0

海康威视硬盘存储(汇集20篇)

浏览

4361

文章

1000

篇1:移动硬盘的存储介质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移动硬盘存储介质存储介制是指移动硬盘内部所采用硬盘介制的类型。目前移动硬盘内所采用的硬盘类型主要有三种:3.5寸台式机硬盘;2.5寸笔记本硬盘;1.8寸微型硬盘。其中3.5寸台式机硬盘,就是DIY市场内最为广泛的硬盘产品,专门应用于台式机系统,是三种硬盘中尺寸最大、重量最大的一个。而且因为是设计给台式机使用,对于防震方面并没有特殊的设计,此类产品应用于移动硬盘内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的安全性,而且携带也不大方便,不过在价格和容量方面还具备一定的优势。2.5寸笔记本硬盘则是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在防震方面也有专门的设计,抗震性能不错,尺寸、重量都较小,在目前移动硬盘中应用最多。1.8英寸微型硬盘,也是针对笔记本设计的,抗震方面不成什么问题,而且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其价格还处于较高的层次,普及还比较困难,更适合特殊需要的用户,而且容量也比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选购SSD固态硬盘 选购SSD固态硬盘技巧介绍

全文共 7390 字

+ 加入清单

SSD固态硬盘简单就是多个闪存芯片,在一个主控的支持下组成的超级磁盘阵列。晶圆的稀缺,导致SSD价格持续走高。市面上大品牌SSD太贵,小品牌SSD太乱。一些小厂的SSD存在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品质差的SSD轻则掉速,掉盘,重则变砖。面对乱象纷呈,花样百出的SSD市场,我们如何去选择一款好的中低端SSD呢?其实, SSD 固态硬盘选购时最重要的就是挑选闪存和主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方便 SSD 固态硬盘选购 中对SSD不太了解的朋友。

SSD的概念和构成

SSD,是Solid State Drives的缩写,简称固态硬盘。SSD是由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它实际上是一个NAND FLASH闪存的阵列,这个阵列在主控的管理、调节下发挥高效的读写、储存作用。它的基本构成部分为:闪存、主控、固件、缓存。SSD是HDD机械硬盘的继任者。

既然是SSD是由四大重要部分组成,为何我们单讲主控和闪存呢?对于个人消费级SSD,固件一般都是和主控配套的。再来说缓存,缓存只是SSD的一个暂存区。电脑快,硬盘慢,所以需要个缓存区。好的缓存是SLC,当然不好的就MLC、TLC了。一般SSD都有缓存,512M、1G的缓存是常见的。一般知名的厂家都不会连这点容量的缓存也省了,或者滥竽充数的。一般正规的SSD采用SLC,用MLC和TLC作缓存的小厂,真的会没有朋友的。 因此,ssd固态硬盘选购主要说的就是主控和闪存这两大重点。

一、SSD固态硬盘选购时的两大要点——NAND FLASH闪存

SSD的NAND FLASH闪存,它是整个SSD的主体、躯干、血肉,是SSD读写的介质。闪存的好坏,决定了SSD的读写性能和使用寿命。

1、现在主流的闪存分为2D NAND和3D NAND。

①、2D NAND:SLC、MLC、TLC。

②、3D NAND:3D MLC NAND、3D TLC NAND。

说到主流的闪存,当然我们要先说一下非主流的。eSLC、eMLC、eTLC就是非主流闪存,其实它们和SLC、MLC、TLC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加了个“e”,是因为它们是在各自类型的晶圆里精选的,并且还通过了更多更严格的测试。它们的特点是读写和同类差别不大,但是寿命更有保证,价格更贵。eSLC、eMLC一般用于服务器SSD,这么贵的成本给消费级,是没有可能的。eTLC倒是可以用于消费级SSD,但是随着3D NAND的到来,3D TLC NAND完爆eTLC,所以eTLC也变得食之无味了。

总之,请大家记住了,加e的非主流闪存,切勿上车,在选择SSD上,一定要注意了。

2、2D NAND作为现在主流的NAND,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SLC、MLC、TLC。

上图是闪存结构,SLC和MLC、TLC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充电值位数不同,储存密度不同。

①SLC 是Single-Level Cell的简写,即1bit/cell,1个储存单元,单层式储存,2个充电值。电荷充电,简单、扎实、快捷。SLC读写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SLC因为太昂贵,一般用于工控级别的SSD,或者用于做SSD缓存。很少用SLC作闪存的个人消费等级的SSD,太奢侈了。

②MLC,2bit/cell,2储存单元,4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更高,成本更低,速度比SLC慢,寿命比SLC短。

③TLC,3bit/cell,3个储存,8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比MLC高约1.5倍,成本比MLC更低,速度,寿命比MLC更差。

我们不难看出,对于2D NAND来说,充电值越多,储存密度越大,寿命就越差,读写速度就越差。而且储存密度大,还可能导致容易写入集中,写入放大,甚至绝缘击穿造成坏块或写入错误。所以闪存的好坏是决定SSD性能基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随着电脑和手机等行业对闪存颗粒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闪存颗粒出现短缺,闪存价格上涨。为了降低产品成本,3D NAND来了。降低成本是3D NAND的主要目的。所以,3D SLC NAND对于消费级市场没什么必要,3D MLC NAND也很稀少,市面上基本以3D TLC NAND为主。

以前的2D NAND晶圆结构是平面的,3D NAND是一个立体堆栈的多层的结构,这使得3D NAND拥有了更加高的储存密度。因此3D NAND的成本就降低了。另外3D NAND堆栈的寿命也大大超过了同类型的2D NAND。比如说3D TLC NAND寿命就比TLC长,甚至达到了MLC的水平。而且,3D TLC NAND在速度性能上也略比TLC有优势。但是要说3D TLC NAND的读写速度超过MLC,那是无稽之谈。记住,3D NAND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有利于造更大容量的SSD。

综上所述的市面上的主流闪存,大概是MLC、TLC、3D TLC NAND。在性能上我们基本上可以给它们排个序:MLC>3D TLC>TLC。当然这是理论上来说。

3、晶圆颗粒有“原片”、“白片”、“黑片”之分

①原片:品质,合格率都过关,经过原厂严格检测,封装才出厂,都打着原厂LOGO。原片,好但是贵,用于高端产品当中,供不应求,量少,难得。

②白片:白片就是封装后的原片中再检测到有瑕疵的颗粒,然后淘汰下来的,也是有厂家信息的。而SSD厂家即使重新打LOGO,也会保留其原厂的重要信息。其实白片并不可怕,只是稍有瑕疵。白片在个人消费中低端产品市场相当普遍,性价比比较高。

③黑片:黑片是原料阶段就彻底淘汰的晶圆。

那如何区分原片、白片、黑片呢?

一般原片和白片都是可以通过物料号在官网上查询到的,而黑片则是无法可查。这些性质恶劣的黑片到底流向何方?一个可能是做了U盘;也有可能,一些小厂把黑片打上LOGO做了SSD。虽然我们选SSD的时候,无法知道厂家宣传的闪存颗粒是否属实。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完全可以拆开SSD验证一番。或者用SSD-Z,如果有问题,可以进行维权。但是注意了,想保修就不要轻易拆开SSD最好用SSDZ。

二、SSD固态硬盘选购时的两大要点——主控

1、SSD的重要性

SSD就相当于一个RAIDO的NAND阵列,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主控提供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管理着TRIM、GC(垃圾回收)、磨损平衡、NCQ等等功能。

我们来通过SSD原理说说主控的具体作用。我们可以把SSD的内部储存想象成一张表格。SSD的写入并非从头到尾依次写的,而是杂乱无章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刚开始这样还蛮快的,因为SSD空白很多。但是随着写入的增多,主控不仅要去为需要写入的数据找到空白位置,而且还要把无效的数据标记出来交给GC来垃圾回收。因为SSD的读写是通过电荷实现的,无法覆盖,不像磁盘HDD。如果SSD主控运算差,效率低下,那么读、擦、写就都很慢,而且会造成SSD空间浪费,写入集中,写入放大等等问题。另外主控问题,还可能导致SSD掉速,掉盘,变砖。

2、主流的SSD主控

①SSD主控

SSD除了Marvell、慧荣SMI、群联(PHISON)、SF(SANDFORCE)、JMF这些公开的主控外,还有一类是SSD厂家自己研发的封闭的主控。像INTEL、三星、东芝都有自己的主控,而且都只用于自己的SSD产品,主控不对外销售。这样的主控,能见度很低,比如说三星从不对外公开它主控的详细参数信息。所以好坏,只能看厂家能力和良心了。

总得来说,现在可供选择的三大主力SSD主控是:马牌,慧荣,群联。马牌是第一阵营,高端。慧荣和群联是第二阵营,中低端。

②市场上的中端SSD的几种闪存、主控组合。

1.马牌+3D TLC NAND(中端)

2.马牌+TLC(低端)

一些中低端SSD,针对“唯主控论玩家”,采取了马牌配TLC NAND,做SSD。用马牌做中低端,你得看看它是大厂还是小厂。因为厂家得自己开发固件,成本和难度都很高。小厂这样做的话,其中必有猫腻。尤其马牌加TLC,低端SSD,根本不需要去看。低端用马牌,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一定要谨慎。

3.慧荣SMI+TLC(低端)

4.慧荣SMI+3D TLC NAND(中端)

5.慧荣SMI+MLC(中端)

这三个组合的SSD性价比非常高,性能稳定。慧荣SMI加3D TLC NAND一般用在入门级NVME SSD。慧荣SMI加MLC的SSD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都是非常优秀的。

6.群联PHISON+TLC(低端)

7.群联PHISON+MLC(中端)

用群联主控的中低端SSD完全是冲着成本低廉去的。大多为群联加TLC的SSD,即使群联加MLC的SSD也不咋地!

当然不同的主控版本性能不同。马牌一样也有低端的。我们上面的说法是建立在这些主控的整体水平上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和认识,仅供参考,切勿当真。

好的主控和好的闪存配合SSD的性能才会得到更多发挥。总之, SSD 固态硬盘选购时,第一要看闪存;第二,要看主控。毕竟中低端产品,厂家要节约成本,如果我们单看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被忽悠了。

SSD固态硬盘简单就是多个闪存芯片,在一个主控的支持下组成的超级磁盘阵列。晶圆的稀缺,导致SSD价格持续走高。市面上大品牌SSD太贵,小品牌SSD太乱。一些小厂的SSD存在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品质差的SSD轻则掉速,掉盘,重则变砖。面对乱象纷呈,花样百出的SSD市场,我们如何去选择一款好的中低端SSD呢?其实, SSD 固态硬盘选购 时最重要的就是挑选闪存和主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方便 SSD 固态硬盘选购 中对SSD不太了解的朋友。

SSD的概念和构成

SSD,是Solid State Drives的缩写,简称固态硬盘。SSD是由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它实际上是一个NAND FLASH闪存的阵列,这个阵列在主控的管理、调节下发挥高效的读写、储存作用。它的基本构成部分为:闪存、主控、固件、缓存。SSD是HDD机械硬盘的继任者。

既然是SSD是由四大重要部分组成,为何我们单讲主控和闪存呢?对于个人消费级SSD,固件一般都是和主控配套的。再来说缓存,缓存只是SSD的一个暂存区。电脑快,硬盘慢,所以需要个缓存区。好的缓存是SLC,当然不好的就MLC、TLC了。一般SSD都有缓存,512M、1G的缓存是常见的。一般知名的厂家都不会连这点容量的缓存也省了,或者滥竽充数的。一般正规的SSD采用SLC,用MLC和TLC作缓存的小厂,真的会没有朋友的。 因此,ssd固态硬盘选购主要说的就是主控和闪存这两大重点。

一、SSD固态硬盘选购时的两大要点——NAND FLASH闪存

SSD的NAND FLASH闪存,它是整个SSD的主体、躯干、血肉,是SSD读写的介质。闪存的好坏,决定了SSD的读写性能和使用寿命。

1、现在主流的闪存分为2D NAND和3D NAND。

①、2D NAND:SLC、MLC、TLC。

②、3D NAND:3D MLC NAND、3D TLC NAND。

说到主流的闪存,当然我们要先说一下非主流的。eSLC、eMLC、eTLC就是非主流闪存,其实它们和SLC、MLC、TLC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加了个“e”,是因为它们是在各自类型的晶圆里精选的,并且还通过了更多更严格的测试。它们的特点是读写和同类差别不大,但是寿命更有保证,价格更贵。eSLC、eMLC一般用于服务器SSD,这么贵的成本给消费级,是没有可能的。eTLC倒是可以用于消费级SSD,但是随着3D NAND的到来,3D TLC NAND完爆eTLC,所以eTLC也变得食之无味了。

总之,请大家记住了,加e的非主流闪存,切勿上车,在选择SSD上,一定要注意了。

2、2D NAND作为现在主流的NAND,我们有必要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SLC、MLC、TLC。

上图是闪存结构,SLC和MLC、TLC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充电值位数不同,储存密度不同。

①SLC 是Single-Level Cell的简写,即1bit/cell,1个储存单元,单层式储存,2个充电值。电荷充电,简单、扎实、快捷。SLC读写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SLC因为太昂贵,一般用于工控级别的SSD,或者用于做SSD缓存。很少用SLC作闪存的个人消费等级的SSD,太奢侈了。

②MLC,2bit/cell,2储存单元,4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更高,成本更低,速度比SLC慢,寿命比SLC短。

③TLC,3bit/cell,3个储存,8个充电值。储存密度比MLC高约1.5倍,成本比MLC更低,速度,寿命比MLC更差。

我们不难看出,对于2D NAND来说,充电值越多,储存密度越大,寿命就越差,读写速度就越差。而且储存密度大,还可能导致容易写入集中,写入放大,甚至绝缘击穿造成坏块或写入错误。所以闪存的好坏是决定SSD性能基本的,最重要的因素。

随着电脑和手机等行业对闪存颗粒的需求日益增大,市场闪存颗粒出现短缺,闪存价格上涨。为了降低产品成本,3D NAND来了。降低成本是3D NAND的主要目的。所以,3D SLC NAND对于消费级市场没什么必要,3D MLC NAND也很稀少,市面上基本以3D TLC NAND为主。

以前的2D NAND晶圆结构是平面的,3D NAND是一个立体堆栈的多层的结构,这使得3D NAND拥有了更加高的储存密度。因此3D NAND的成本就降低了。另外3D NAND堆栈的寿命也大大超过了同类型的2D NAND。比如说3D TLC NAND寿命就比TLC长,甚至达到了MLC的水平。而且,3D TLC NAND在速度性能上也略比TLC有优势。但是要说3D TLC NAND的读写速度超过MLC,那是无稽之谈。记住,3D NAND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有利于造更大容量的SSD。

综上所述的市面上的主流闪存,大概是MLC、TLC、3D TLC NAND。在性能上我们基本上可以给它们排个序:MLC>3D TLC>TLC。当然这是理论上来说。

3、晶圆颗粒有“原片”、“白片”、“黑片”之分

①原片:品质,合格率都过关,经过原厂严格检测,封装才出厂,都打着原厂LOGO。原片,好但是贵,用于高端产品当中,供不应求,量少,难得。

②白片:白片就是封装后的原片中再检测到有瑕疵的颗粒,然后淘汰下来的,也是有厂家信息的。而SSD厂家即使重新打LOGO,也会保留其原厂的重要信息。其实白片并不可怕,只是稍有瑕疵。白片在个人消费中低端产品市场相当普遍,性价比比较高。

③黑片:黑片是原料阶段就彻底淘汰的晶圆。

那如何区分原片、白片、黑片呢?

一般原片和白片都是可以通过物料号在官网上查询到的,而黑片则是无法可查。这些性质恶劣的黑片到底流向何方?一个可能是做了U盘;也有可能,一些小厂把黑片打上LOGO做了SSD。虽然我们选SSD的时候,无法知道厂家宣传的闪存颗粒是否属实。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完全可以拆开SSD验证一番。或者用SSD-Z,如果有问题,可以进行维权。但是注意了,想保修就不要轻易拆开SSD最好用SSDZ。

二、SSD固态硬盘选购时的两大要点——主控

1、SSD的重要性

SSD就相当于一个RAIDO的NAND阵列,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主控提供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管理着TRIM、GC(垃圾回收)、磨损平衡、NCQ等等功能。

我们来通过SSD原理说说主控的具体作用。我们可以把SSD的内部储存想象成一张表格。SSD的写入并非从头到尾依次写的,而是杂乱无章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刚开始这样还蛮快的,因为SSD空白很多。但是随着写入的增多,主控不仅要去为需要写入的数据找到空白位置,而且还要把无效的数据标记出来交给GC来垃圾回收。因为SSD的读写是通过电荷实现的,无法覆盖,不像磁盘HDD。如果SSD主控运算差,效率低下,那么读、擦、写就都很慢,而且会造成SSD空间浪费,写入集中,写入放大等等问题。另外主控问题,还可能导致SSD掉速,掉盘,变砖。

2、主流的SSD主控

①SSD主控

SSD除了Marvell、慧荣SMI、群联(PHISON)、SF(SANDFORCE)、JMF这些公开的主控外,还有一类是SSD厂家自己研发的封闭的主控。像INTEL、三星、东芝都有自己的主控,而且都只用于自己的SSD产品,主控不对外销售。这样的主控,能见度很低,比如说三星从不对外公开它主控的详细参数信息。所以好坏,只能看厂家能力和良心了。

总得来说,现在可供选择的三大主力SSD主控是:马牌,慧荣,群联。马牌是第一阵营,高端。慧荣和群联是第二阵营,中低端。

②市场上的中端SSD的几种闪存、主控组合。

1.马牌+3D TLC NAND(中端)

2.马牌+TLC(低端)

一些中低端SSD,针对“唯主控论玩家”,采取了马牌配TLC NAND,做SSD。用马牌做中低端,你得看看它是大厂还是小厂。因为厂家得自己开发固件,成本和难度都很高。小厂这样做的话,其中必有猫腻。尤其马牌加TLC,低端SSD,根本不需要去看。低端用马牌,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一定要谨慎。

3.慧荣SMI+TLC(低端)

4.慧荣SMI+3D TLC NAND(中端)

5.慧荣SMI+MLC(中端)

这三个组合的SSD性价比非常高,性能稳定。慧荣SMI加3D TLC NAND一般用在入门级NVME SSD。慧荣SMI加MLC的SSD在速度和安全性上都是非常优秀的。

6.群联PHISON+TLC(低端)

7.群联PHISON+MLC(中端)

用群联主控的中低端SSD完全是冲着成本低廉去的。大多为群联加TLC的SSD,即使群联加MLC的SSD也不咋地!

当然不同的主控版本性能不同。马牌一样也有低端的。我们上面的说法是建立在这些主控的整体水平上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和认识,仅供参考,切勿当真。

好的主控和好的闪存配合SSD的性能才会得到更多发挥。总之, SSD 固态硬盘选购时,第一要看闪存;第二,要看主控。毕竟中低端产品,厂家要节约成本,如果我们单看任何一方面都有可能被忽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硬盘坏道怎么修复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坏道怎么修复

硬盘坏道怎么修复?mhdd是专业硬盘检测及维修工具软件,比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有更丰富强大的功能。mhdd修复坏道需要工作在DOS环境下,可以访问到137G以上的超大容量硬盘。mhdd运行时是没有“菜单”可供选择的,它的功能都是在DOS环境下通过指令输入的方式实现的,或者通过组合键自动输入命令。那么硬盘坏道怎么修复?

mhdd修复坏道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硬盘接口,但要注意不要在被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被检测硬盘最好作为从盘。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写保护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下面详细介绍硬盘坏道怎么修复。

在DOS环境下运行mhdd软件界面图:

关于硬盘坏道怎么修复的问题,屏幕第一行的左半部分为状态寄存器,右半部分为错误寄存器。左边的状态寄存器显示的是硬盘的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BUSY 硬盘忙且对指令不反应

IDNF 扇区ID没找到

UNCR 不可纠正的错误

BBK 校验错误

DREQ 硬盘需要和主机交换数据

DRSC 硬盘初检通过

WRFT 写入失败

AMNF 地址标志出错

T0NF 0磁道没找到

ABRT 指令被中止

DRDY 找到硬盘

ERR 上一步的操作结果有错误

当ERR指示闪烁时,注意屏幕的右上角,错误类型显示在那里,其含义如下:

在这两个区域之间,有一块空的区域,如果硬盘被密码加锁了,这里会出现一个加亮的“PWD”字样。如果使用了HPA功能修改过容量,那么这里会出现加亮的“HPA”字样。在屏幕第二行就是硬盘参数行,左边显示的是硬盘的当前参数,当扫描时右边显示的是当前的磁头位置。执行“help”命令或按“F1”键可以查看MHDD的具体命令及用法,如图下图所示:

MHDD工具体命令使用帮助

用“port”命令可以选择待测的驱动器,如下图所示:

用port命令可以选择所需检测的磁盘

硬盘坏道怎么修复的问题总结,按数字键选择待修复的硬盘后,执行scan命令,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scan命令检测修复磁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hdat2硬盘检测工具如何使用 hdat2硬盘检测工具使用方法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它,而在工作中有些数据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们都会比较注意其安全性,但计算机硬盘使用久了就会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错误,那么出现硬盘坏道、硬盘坏扇区等错误时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教大家使用u启动u盘启动hdat2硬盘检测工具来防范于未然。

首先制作一个u盘启动盘,大家可以参考“ 下载安装u启动v6.0版并制作u盘启动盘详细教程 ”;

1、把制作好的u启动u盘插入计算机usb接口,重启计算机,在出现开机画面时用一键u盘启动的方法进入u启动主菜单界面,并选择 【07】运行maxdos工具箱增强版菜单 选项,按回车键确认选择, 如下图所示:

2、接着再选择 【02】运行maxdos9.3工具箱增强版G 选项,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3、在内存组合模式界面中将光标移至 K.xmgr 模式选项,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4、进入到工具主菜单选择窗口后,将光标移至 7.进入..命令行模式 ,按回车键进入, 如下图所示:

5、此时,在工具列表选项中我们找到其中的hdat2,接着在屏幕下方光标处输入 hdat2 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6、随即进入到硬盘选择窗口界面,我们找到并用光标选中相对应需要检测的硬盘,按回车键确认执行, 如下图所示:

7、接着将光标移至“ Device tests menu ”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8、随即再将光标移至“ Detect bad sectors menu ”按回车键执行, 如下图所示:

9、最后在选择“ Detect with READ ”, 如下图所示:

10、完成上面的操作后,耐心等待工具检测硬盘即可,下图中红色框中 blocks 表示坏道, sectors 表示坏扇区, 注意: 硬盘越大检测时间越长, 如下图所示:

等待工具完成检测后,如果有坏道或者坏扇区时就可以按回车键来修复硬盘,到此使用hdat2硬盘检测工具检测修复硬盘就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台式电脑双硬盘怎么安装 台式电脑双硬盘正确安装方式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计算机用户来说普遍都会在电脑安装两个硬盘,SSD(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固态读写速度是真的快,但如果配一个大一些的固态用来储存数据,成本又太高,所以买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固态,用来装系统和长用软件,既可以做到系统运用流畅,又可以让常用软件运用流畅。再外加一个机械盘用来储存数据。简直就是中低端玩家既可以炫耀又运用的一种做法。

相对于之前来说安装双硬盘容易的太多,在硬件安装时,只需要把硬盘放在机箱该有的放硬盘的位置,同时接上电源和硬盘的数据线SATA线,那么在组装上就已经OK了。

机械硬盘

1:将硬盘安装到电脑上之后,开机,在电脑桌面,选中我的电脑点击右键-“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界面。

“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界面:

2:选择“磁盘管理”,系统会弹出检测到新的硬盘,并要求初始化硬盘,如图,点击:“确定”初始化。

系统会弹出检测到新的硬盘

3:记住磁盘的序号,如这里是磁盘0,选择这块磁盘,点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新建简单卷”。

弹出菜单,选择“新建简单卷”

4:点击:“下一步”创建磁盘分区。

创建磁盘分区

5:设定你的第一个分区容量大小,如你这个分区是用来放游戏安装目录的,一般给一个400G足够了。设定好之后,点击:“下一步”。

设定你的第一个分区容量大小

6:为这个分区指定盘号,如有C盘了,系统会按顺序默认指定为D盘。也可以手工指定,设定完成,点击:“下一步”。

这个分区指定盘号

7:格式化分区,这里有分区格式设置,大容量只有NTFS的分区格式才支持。同时可以自定义盘的名字(卷标)。运用快速格式化。点击:“下一步”,第一个分区完成。

大容量只有NTFS的分区格式才支持

8:重复以上3到7步骤,创建下一个分区。注意需要选择未划分的容量点击右键新建分区。所有建立完之后,如图所示。

重复以上3到7步骤,创建下一个分区

9:现在打开我的电脑,可以看到新建立的分区每个盘,现在就可以运用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储存文件了。

现在就可以运用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储存文件了

创建分区完成,多一个大容量储存盘有没有感觉很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存储系统中加入固态硬盘的技巧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将原来所有的硬盘全部替换为固态硬盘,那存储系统肯定会出现问题。存储控制器刚刚适应固态硬盘,系统可以使用多少个固态硬盘?客户应该听取厂商的建议。

下面是四种常用的在存储系统中增加固态硬盘的办法:

1.增加固态硬盘来代替传统硬盘

2.在存储控制器中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

3.在服务器端使用NAND flash

4.使用所有硬盘都是固态硬盘的阵列

增加固态硬盘来代替传统硬盘

可以通过光纤,SATA或者SAS接口来增加固态硬盘,这是迄今为止最方便的方法。部署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大量严格的测试,不过不用担心,供应商通常会协助你来完成这个过程,所以对用户来说,这种方法很简单。

这种方法有两个最大的缺点:无法自动的将数据从传统的硬盘上转移到固态硬盘上和存储控制器的性能会受到限制。尽管如此,这种方法仍被多家厂商所采用。EMC Corp。, Compellent, Fujitsu, Hewlett-Packard (HP) Co。, Hitachi Data Systems, IBM, LSI Corp。, Pillar Data Systems, Sun Microsystems Inc。和一些小的阵列供应商都提供固态硬盘。大部分厂商都是使用STEC Inc生产的固态硬盘作为他们的第一代固态硬盘,因为STEC的固态硬盘是第一个能够满足企业存储需求的固态硬盘。Seagate Technology LLC也在向这个领域进军,STEC的统治地位有可能会动摇。

在存储控制器中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

NetApp和Sun公司使用NAND flash作为cache来解决从固态硬盘到传统硬盘迁移数据的问题,它改变了存储的架构,消除了固态硬盘数目的限制。采用了NAND flash后,不只是固态硬盘,前端传统硬盘的性能也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NetApp发布了性能加速模块(PAM),它适用于任何NetApp设备,直接插在PCI Express插槽上就可以使用。每个设备由于控制器的不同,最多可以使用5个模块。现在最大的cache是80GB,今年年底会有高密度的512GB 的PAM卡面市。

跟NetApp不同,Sun公司在Sun Storage 7000 Unified系列的存储上使用的是flash memory。这个系列的机器在X86平台上运行Solaris系统,使用ZFS文件系统来支持DRAM cache、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的混合存储池。

固态硬盘适合放在基于DRAM的ARC和SATA硬盘之间。当系统出现故障时,ZFS Intent log负责向固态硬盘写入日志。被优化过的固态硬盘可以作为L2ARC cache来扩展基于DRAM的ARC cache;L2ARC cache 大小可达几百个G,它可以减少读取硬盘的次数。据Sun公司介绍,使用混合存储池的Sun Storage 7000 Unified存储系统可以支持高达800,000的IOPS。

在服务器端使用NAND flash

Sun Storage 7000 Unified存储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存储系统,不过它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服务器上使用flash memory而不是在存储控制器上。Fusion-io。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David Flynn称:“跟L2 cache可以扩展CPU的内存,DRAM扩展L2 cache原理相同,flash memory可以用来扩展DRAM。”这家公司向服务器端提供flash memory卡。Sun公司也同意在服务器端使用flash memory这种办法。Sun公司的Cornwell称:“flash memory对服务器的架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下一代服务器将会采用flash memory来扩展DRAM cache。”

所有硬盘都是固态硬盘的阵列

如果使用的存储阵列中只有固态硬盘,就会省去很多麻烦。Texas Memory Systems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它不但提供DRAM和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阵列,也直接销售或者向其他厂商OEM RamSan系列的产品。这种阵列的价格较高,而且这种阵列跟其他存储架构的兼容性也有问题以及如何在固态硬盘阵列和其他的存储层之间迁移数据也是一个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固态硬盘怎么安装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固态硬盘的发展及普及,固态硬盘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为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演变出了多个接口规范,其中体积更轻巧的mini固态硬盘更实用,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价格与传统机械硬盘一样采用SATA接口,不过STATA接口硬盘普遍较大,安装方法与普通硬盘安装无区别。而迷你固态硬盘采用MSATA接口,广泛应用于笔记本以及台式电脑主板中,更加简洁易用,安装方面与传统硬盘安装有点不一样,下面教大家如何安装固态硬盘。

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接口为SATA与mSATA,其中SATA是最常见的,而mSATA则主要适用于笔记本,不过现在新台式电脑主板也开始支持mSATA接口了,下面一起来详细介绍下吧。

最常见的SATA接口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固态硬盘摒弃传统硬盘的机械架构和瓷存储介质,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突破平台在存取性能上的瓶颈,拥有极高的存储性能,速度方面大幅提升,因此如果未来用户需要考虑升级电脑什么的,固态硬盘值得选用。目前我们最常见的标准的SSD固态硬盘,采用SATA接口规范,安装方式与一般的SATA接口硬盘一样,下面简单介绍下。

新安装固态硬盘的时候,目前很多新机箱都会设计固态硬盘仓位,尤其是一些尺寸较小的SATA固态硬盘安装在传统机械硬盘的仓位上很多都不太合适。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一些2012年生产的主板,以便更好的安装固态硬盘。但如果是2.5英寸与传统硬盘大小相同的固态硬盘,那么可以直接安装在传统固态硬盘仓位即可,由于很简单,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下,只要将固态硬盘安装在主机硬盘仓位,然后使用螺丝固定,之后连接好硬盘数据线与电源线即可,如下图:

接下来再来看看板载的mSATA接口固态硬盘如何安装吧。

板载迷你mSATA固态硬盘安装方法:

由于mSATA接口规范在制定之时,之前主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主板,安装如无线网卡,固态硬盘等设备。不过今年台式机主板也开始支持MSATA固态硬盘接口了,只是用户鲜少接触,不少人并不知道这种接口规范的存在,更别提如何安装使用,随着固态硬盘技术成熟,未来固态硬盘在电脑中也将逐渐普及起来。

其实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使用其实并不难,mSATA接口规范的SSD固态硬盘安装甚至只需三步就能完成,详情如下:

步骤一、首先找到主板中的对应接口(主要今年的一些新主板才有,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与咨询清楚),然后将mini固态硬盘呈45°角插入mSATA接口,如下图:

步骤二、将mini SSD固态硬盘轻轻往下下压,使硬盘金手指与接口触角紧密接触,如下图:

步骤三、使用螺丝,将mini SSD固态硬盘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迷你版整合更高的mSATA接口规范插槽,采用52pin板载主板设计,能将mini SSD固态硬盘直接安装并固定在主板上,且安装步骤简单,仅需将mini SSD固态硬盘呈45°角插入mSATA接口,并将硬盘下压固定在主板上即可完成安装步骤,比之普通的2.5寸硬盘,在固定和连接线路上,省却了诸多麻烦。

采用mSATA接口规范的mini SSD固态硬盘,体积更轻巧,使用更方便,同时在设计结构和运行原理依旧与普通的SSD固态硬盘一样,采用电子存储介质进行数据存储和读取,因此在性能上与普通的SSD固态硬盘一样,同样具备快速读写,性能比原始的机械硬盘高出2倍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固态硬盘损坏会出现哪些现象 固态硬盘损坏现象分析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一样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那么固态硬盘损坏出现什么现象?这里给大家介绍下,一起来看看。

第一:文件无法读取

当你发现系统中有文件无法读取,这说明了系统已经检测到数据在坏快中,无法写入也无法读取。这种情况也分为两种,无法写入不会对数据造成影响,可以将文件数据更改保存位置。无法读取的数据就需要专业恢复人员帮助了,这种时候如果数据不重要,就直接换硬盘吧。

第二:无法访问或者运行缓慢

从硬盘读取或写入文件时,如果有错误信息,那也就说明了磁盘出现坏块,这种情况下大型应用或者游戏运行卡慢或者直接崩溃都有可能。当你发现自家的硬盘读取速度有问题,不妨试试磁盘检测工具,看看是否磁盘有损坏,及时更换,防止重要数据丢失。

第三:多次出现蓝屏死机

运行电脑时蓝屏死机可能性有很多种,磁盘损坏是其中之一,如果在启动过程中崩溃,那么必将是磁盘问题。这种时候可以就干脆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换个新硬盘为时不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u启动装机版u盘启动硬盘基准测试工具使用方法介绍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基准测试是u启动装机版u盘启动win8pe系统中一个硬件检测工具,用户可以利用它来对电脑硬盘进行检测,然后判断硬盘是否符合自身需求,下面就让我们教大家如何使用u启动装机版u盘启动硬盘基准测试工具。

首先,制作一个u启动v6.2装机版u盘启动盘,制作方法可以参考“ u启动v6.2装机版u盘启动盘制作使用教程 ”;

1、把制作好的u启动u盘启动盘插在电脑usb接口上,然后重启电脑,在出现开机画面时用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进入到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 【02】运行u启动win8pe防蓝屏版 ,按回车键确认选择, 如下图所示:

2、接着点击左下角 windows图标——硬件检测——HDTune硬盘检测 , 如下图所示:

3、在打开的HDTune硬盘检测工具主界面,展开磁盘选择下来菜单,单击选择需要检测的硬盘,再单击选择“ 基准 ”应用,接着单击选择读取测试还是写入测试,然后点击“ 开始 ”按钮进行硬盘基准测试, 如下图所示:

4、耐心等待HDTune硬盘检测工具对硬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即可, 如下图所示:

5、测试完成后,在主窗口界面右下方我们就可以看到传输速率、存取时间、突发速率以及cpu使用率, 如下图所示:

硬盘基准测试的使用方法就介绍到这里,操作方法十分简单,相信大家只要看过一遍就能够使用,希望今天我们分享的u启动装机版u盘启动硬盘基准测试使用教程能够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检查硬盘里是否有比特币?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区块链是一套账本,记录了从全世界第一笔比特币到现在的所有比特币的所有权,以及所有的比特币的交易记录。目前这个账本数据量占硬盘空间已经超过68G了,而且一直在增长,平均10分钟加1M。

每个人的比特币,都是记录在区块链里。

怎么记录,有怎么能找的存着的币?

支付宝的服务器是以账号的形式来登记用户存了多少钱,而用户拥有该账户的密码就可以在任意终端动用自己账号上的钱。

可以这样理解,支付宝服务器将一定金额的人民币锁定在你的账号上,你可以用密码解锁,并发往别的地方。

比特币区块链的记录方式也是类似,比特币地址就类似支付宝账号,比特币私钥类似支付宝密码。你拥有的比特币在区块链是被锁定在你的地址上的,而只有你拥有的私钥才可以解开锁定并发往别的地址。

比特币的地址是私钥通过某个加密函数推导出来的,但地址是无法逆过来推出私钥。所以只要你记住了私钥,你就可以到任意比特币钱包恢复你的比特币。

如果你的装有比特币钱包的手机丢了,只要你还保留好私钥,你就可以在别的手机恢复你的比特币。

任何比特币钱包一般会有一个叫“导入私钥”的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就可以让你的比特币在各个钱包和各种终端上显示。

运行比特币客户端,看上面的余额就知道有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SSD固态硬盘怎样维护 SSD固态硬盘维护方法介绍

全文共 3531 字

+ 加入清单

SSD固态硬盘作为个人电脑不可或缺的性能提升组件,几乎在所有新出货的PC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同时大量的老电脑也通过加装或者升级SSD固态硬盘,焕发了“第二春”。不过,作为一种全新的存储介质,SSD相对于过去的HDD(机械硬盘)在工作原理方面完全不同,这也就造成了SSD在日常使用中必须要有意识地去进行维护。否则,轻则使用时间一长就严重掉速,重则缩短磁盘寿命,造成资料丢失、数据损坏甚至是整盘报废。

看到这里你一定被吓到了,那SSD固态硬盘日常应该怎样正确地维护呢?别怕,只需要记住,哪些错误的操作特别“伤SSD”,而哪些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SSD固态硬盘有积极的意义,想要用好SSD就很简单了。要想让SSD用得好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经常断电,或是非正常关机

大家都知道SSD固态硬盘没有电机和磁碟等机械部件,所以它遇到跌落时远不似过去的机械硬盘那么脆弱,但是SSD固态硬盘也有一个巨大的软肋那就是害怕突然掉电。这是因为SSD一般都有较大的缓存空间(类似电脑的内存)。当写入大量数据时,数据并不是直接写到SSD的闪存上的,而是会先暂时存放在缓存里。此时一旦遭遇停电,或是用户通过长按电源键强制关机,那么存放在缓存里,实际上并未真正写入到SSD上的数据就丢失了。万一弄丢的刚好是特别重要的部分(比如文件分配表FTL),那么甚至可能导致整盘的数据都变得无法读出。

长时间不通电使用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果你把一块SSD固态硬盘从机箱里拆出来、长时间放置,它上面的数据甚至都有可能发生丢失,这是和闪存的工作机制有关的。在闪存上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叫做“晶格”,它就像一个个小电池,内部封有电子。而闪存读取数据时,就是通过判断每个晶格内是否有电(准确来说是电压的高低)来读出“0”或是“1”的二进制数据。

和干电池一样,闪存的晶格也存在漏电现象。放着不通电一段时间,晶格里的电子就可能会“逃逸”,电子跑得太多了,晶格里的电压就不够了,原本是“1”的数据就可能会错误地被识别为“0”,最终造成数据错乱、丢失。

现代的SSD主控都具备对晶格电压的智能检测和纠错算法,正常地开关机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晶格内电压稳定,偶尔长时间关机几天或者数周问题也不大。但是要是数月不使用SSD固态硬盘,建议还是隔一段时间将其通电一次(可以断掉数据线而只连接电源线),每次约半小时就足以维持SSD内数据的完整性了。

当做下载盘进行重负载下载

过去,笔者常听一些朋友劝告:不要在SSD固态硬盘上使用迅雷等下载软件,尽量使用机械硬盘作为下载盘。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SSD固态硬盘,延长其使用寿命。

机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中间的电机一直在转动,控制磁头的伸缩悬臂也一直在动作,所以大多数机械硬盘坏掉其实都是电机坏了而不是盘片损坏。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部件,只有在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其闪存才会有大电流经过,这就是为什么机械硬盘的寿命一般用小时表示,而固态硬盘的寿命要用写入的数据量衡量。

现阶段的廉价家用SSD多半使用的TLC闪存,此类闪存的写入寿命约为本身容量的300次上下。换句话说,250G的SSD,写入(包括删除加起来)75TB数据就差不多会挂掉。即使是一贯厚道的Intel,其TLCNVMeSSD600p在外媒的暴力写入测试中,正常使用写入106TB就挂了。如果是高负载4K随机写入,更是只坚持了50天就寿命终结。

所以,对于经常使用迅雷的朋友们来说这个寿命显然是不够用的,为了电脑里其他重要数据着想,还是不要拿SSD固态硬盘做下载盘了吧!

未开启AHCI、4K未对齐、使用xp系统

这三个可以放在一起说,因为它们都更接近系统安装时的注意事项而非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首先是AHCI,它是SATA硬盘的一种传输协议。虽然AHCI现在已经很落后,虽然它对于SSD固态硬盘的小文件读写性能优化很渣,但是它对于SATASSD而言还是足够用的。

不过,AHCI协议的开启与否要在安装系统之前进行,否则会直接导致蓝屏或无法进入系统,现在的NVMeSSD虽然不再需要AHCI协议,但对于那些具备SSD+HDD双硬盘设计的电脑来说,开启AHCI仍然有提升传统硬盘性能的正面意义。

第二条“4K对齐”想必大家都听过对SSD固态硬盘有好处。但是什么是4K对齐?简单来说就是让硬盘从准确的初始位置开始写入,这样尽量减少数据在硬盘上被“拆分”的概率,能有效提升性能和延长磁盘寿命。

虽然4K对齐在系统安装完成之后也可以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但是风险较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空的SSD和干净的系统镜像安装系统,这样系统在分区过程中就自动是4K对齐的了。记住!千万,千万不要使用如Ghost那样的旁门左道安装系统,因为Ghost装好的系统,4K几乎不可能实现对齐,会对SSD固态硬盘的寿命造成很大影响。当然,盗版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这里就不表了。

最后,如果你的电脑使用了SSD固态硬盘,那就不要再抱着Windowsxp系统不放了。很简单,因为xp系统不支持当今SSD所必备的TRIM指令。没有了TRIM功能,SSD固态硬盘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出现显著的掉速,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同理的,如果电脑配备了NVMeSSD,那么系统也要至少从Windows8起步(建议直接使用Win10),因为Win7也没有原生的NVMe驱动,如果厂商不提供专门的基本驱动的话,用户甚至无法在NVMeSSD上安装Win7系统。

那么,如何才能用好SSD固态硬盘,让其长保健康快速呢?

给电脑留出“休息”的时间

笔者观察到家中老人看待电脑,如同其他传统电器一样,不用的时候就立刻关机,认为这样可以省电。电确实是节省了,但这样对于SSD固态硬盘来说却并非正确的操作。

传统机械硬盘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部的数据排布会变得混乱,需要通过“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来进行维护;而SSD由于其工作原理,实际上会产生比HDD更多的“碎片”,但是SSD的“碎片整理”靠的不是应用软件,而是固化在SSD主控内部的“垃圾回收”算法。

大部分SSD为了避免日常使用发生卡顿,会在读写操作不剧烈的时候才自动运行垃圾回收,这样一来,如果有意地在用完电脑之后不关机,或是中途让电脑“休息”一段时间,显然有助于SSD进行自我维护。

给SSD预留OP空间

大家看到“OP空间”可能不理解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说,就是分区的时候要故意在SSD固态硬盘上留出一部分不格式化的区域。这个范围最大可以到达SSD总容量的50%,最少建议也应该保留17%-20%。

这可不是在浪费SSD固态硬盘的空间。首先,预留的这部分容量会被SSD的主控作为“后备”使用,如果整个SSD中有部分闪存区块出现损坏,主控会自动使用未分配空间代替,这样就变相延长了SSD的整体寿命。

其次,刚刚说到的SSD的“自我维护”,也就是垃圾回收操作,需要将整盘的数据进行重排,这自然需要有用于复制暂存的空间。如果一个SSD全部写满,那么垃圾回收将无法再正常工作,SSD的性能也就会大幅下降。

最后,现在不少SSD都支持“SLC工作模式”,即在SSD空余容量较多时,只使用多层闪存(MLC、TLC)的第一层,将它当做SLC闪存来工作。这种模式下SSD的寿命和性能都会有很大提升,但是如果剩余空间少于某个数值,那么SLC模式就会失效,SSD固态硬盘也就出现掉速。这个比率对于MLC来说是50%,对于TLC来说则是33.3%。也就是说,如果将一个1TB的TLCSSD预留667GB的空间作为OP,只使用其中的333GB,那么它的性能和寿命将会大幅提升。这当然有些浪费,但如果你很在意SSD固态硬盘的性能和稳定性,这样的做法也不失为一种取巧。

安装官方驱动工具箱

如果在意性价比的话,OEM型号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OEM型号相比零售版,除了名称不同职位,其实还是有一个“短板”的,那就是大多不能支持官方的驱动工具箱。

事实上,如闪迪(西数)、OCZ(东芝)、Intel、英睿达(镁光)、三星这几个闪存大厂,都有给自家消费级SSD配套的工具程序,二线厂商中浦科特的工具箱也算是做的不错的。

这些软件工具箱大多都具备固件更新、SSD固态硬盘寿命监控、分区管理、擦除、加密等功能,实用性和易用XD很棒。有的厂牌甚至在工具箱里集成了大幅提高SSD性能的各种内存加速算法——实际使用中有没有用不好说,但是至少测试中的速度确实是大幅提升了。对于用户来说,没有额外花钱,装个软件,自己的SSD就能更快,何乐而不为呢?

总的来说,SSD固态硬盘确实是当今电脑高性能好体验不可或缺的部件,但是也得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来让其发挥出最大化的性能。懂得技术、正确选购、然后,通过正确科学的使用,享受高速、轻量的计算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硬盘如何进行重新分区 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方法介绍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电脑硬盘重新分区该怎么操作呢?相信很多用户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让自己方便归类操作,会重新划分硬盘分区。硬盘重新分区时又该注意哪些细节呢?今天小编就教大家使用u启动u盘启动盘diskgenius进行硬盘重新分区 ,并为大家介绍分区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制作一个u启动u盘启动盘,具体制作方法可以参考“ u启动v6.1一键u盘启动制作使用教程 ”;

进行重新分区时,先把硬盘中需要的文件备份,以免丢失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把制作好的u启动u盘启动盘插在电脑上,然后重启电脑,在出现开机画面时用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的方法进入到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 【02】运行u启动win8pe防蓝屏版 选项,按回车键确认选择, 如下图所示:

2、进入到win8pe桌面后,双击打开 分区工具diskgenius , 如下图所示:

3、随即会弹出工具主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图形图像的分区列表,单击选择其中的软件磁盘,点击“ 删除分区 ”应用, 如下图所示:

4、此时会弹出一个提示窗口,点击“ 是 ”按钮,确认删除分区, 如下图所示:

5、使用以上同样的操作方法把剩余的其它磁盘也删除,删除的分区会集合成一个绿色空闲图形图像表示的磁盘,单击选择它,再点击“ 删除分区 ”, 如下图所示:

6、当图形图像磁盘为灰色空闲时,再点击“ 保存更改 ”应用, 如下图所示:

7、在弹出的确实要保存分区表操作更改的提示窗口中,点击“ 是 ”按钮,保存更改, 如下图所示:

8、完成以上操作后,再点击“ 快速分区 ”应用, 如下图所示:

9、在弹出的窗口中,先设置下图中左侧红色框中的分区数目,在设置右侧红色框中的分区属性,然后再点击“ 确定 ”按钮, 如下图所示:

10、接着耐心等待硬盘重新分区完成即可, 如下图所示:

11、硬盘重新分区完成后,会返回到工具主界面,我们可以看到已经重新分区好的磁盘分区图形图像, 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红菜苔怎么保存?红菜苔的存储方法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红菜苔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等成分。经常吃对身体有好的作用。不少人困惑,红菜苔怎么保存呢?关于,红菜苔怎么保存?红菜苔的存储方法。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红菜苔怎么保存

把菜薹树立放在盛有浅水的容器中,菜薹花朝上。浅水的深度维持在菜薹切口可以接触得倒它。然后连容器和菜薹一起放在冰箱里。冰箱的温度保持在2度左右。偶尔给菜薹表面洒点水。如果是室温不高,可以不放在冰箱里,也是和上面一样放在容器中,折掉菜薹花,偶尔洒点水就行了。

红菜苔的存储方法

1.购回的新鲜红菜苔,如果太脏,把虫叶、烂叶、脏叶大致清理一下,千万不要浸泡;如果是在菜市场买的菜可以将水稍微甩甩,但不要甩太干;如果是在超市买的菜,菜本身会非常干,就必须为它点点水,水不能点太多,多了容易烂;

2.然后将其放入保膜袋或食品袋中,封口不要封得太死,留点呼吸口,让它能呼吸,如果能够产生对流是最好的,分几处多扎几个小口就可以达到对流。这样可以保持蔬菜大叶菜里面的水分不会那么快地蒸发,而且得到呼吸,以达到保险效果。

3.另外红菜苔在冰箱里面存放的位置非常重要,根部朝下放入冰箱冷藏室,可有效延长保存时间,留住新鲜。

红菜苔的购买事项

1.挑选红菜苔:

宜挑选断面没有白心,看起来是半透明的淡绿色,捏起来比较硬实,少叶,没开花的红菜苔,粗短的菜苔相对比较嫩。2.红菜苔农药重,浸泡后再烹饪:

红菜苔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新鲜清甜的口感深受大家的青睐,不过购买红菜苔时要多留心农药含量。买回来的菜苔最后在盐水里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再食用。红菜苔可清炒、醋炒,亦可麻辣炒,最最有名的就是红菜苔炒腊肉。趁着腊月里的腊肉还没吃完,赶紧配上红菜苔这个时令菜为家人做一道可口营养的佳肴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脑硬盘如何分区 电脑硬盘分区注意事项

全文共 200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我们购买的电脑时会帮你装上系统的,这个时候都是装机人员帮你设定的磁盘分区数目以及设置分区大小的。但是分区不合理的话有时候并不是你想要的大小,所以需要重新调整硬盘分区大小了,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硬盘分区的一些注意事项,下面跟着小编的步伐来了解下详细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运用电脑。

硬盘分区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C盘不宜太大

我们将c盘设置为系统盘,所以硬盘读写会多一些,从而会产生一些磁盘碎片以及容易产生错误,所以我们在平时做好扫描磁盘和整理碎片是有必要的,而这两项工作的时间恰恰跟磁盘的容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的c盘容量过大的话,会让你的这两项工作变得超级慢,所以建议大家除了安装系统的容量,可以在预留10GB~20GB的空间出来就够了,其他的重要文件都存放在别的盘为好哈。不懂的问题请关心快启动头条号询问小编哦。

2、除了C盘外尽量运用NTFS分区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将c盘设置为系统盘,主要用来安装操作系统的,所以我们需要选择FAT32和NTFS两种格式。所以快启动小编建议大家运用NTFS要更加方便一些,产生的磁盘碎片比FAT32的少很多,执行磁盘碎片整理也比FAT32的快,而且NTFS的安全稳定性也更高。不但可以支持达2TB大小的分区,而且支持对分区、文件夹和文件的压缩,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磁盘空间。

对局域网用户来说,在NTFS分区上可以为共享资源、文件夹以及文件设置访问许可权限,安全性要比FAT 32高得多。所以,除了在主系统分区为了兼容性而采用FAT32以外,其他分区采用NTFS比较适宜。如果在其他分区采用FAT32,我们甚至无法在硬盘上虚拟DVD光盘(文件大小限制)镜像,无法为文件夹和分区设置权限,自然也谈不上保存动辄数十GB大小的HDTV文件了。

3、双系统乃至多系统好处多多

由于现在木马病毒、流氓软件太多了,所以使得系统变得缓慢、没法上网、进不去系统是很容易遇见的事情,所以当出现这个情况,就需要重装系统,或者全盘查杀病毒,让你的工作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面,所以建议大家安装个双系统,方便开展工作,而另一个系统可以慢慢查杀病毒等。所以说安装双系统的好处是很多的,分区中除了C盘外,再保留一个或两个备用的系统分区很有必要,该备份系统分区还可同时用作安装一些软件程序,容量大概20GB左右即可。

4、系统、程序、资料分离

由于windows习惯性把“我的文档”等资料数据文件都默认放到系统分区中,所以我们一旦想要重装系统又没有备份的情况,数据很容易遗失找不回,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将系统文件夹和注册表中拷贝文件和写入数据的程序都安装到系统分区里,仅仅靠安装文件夹的文件就可以运行的程序放置到程序分区之中;各种文本、表格、文档等本身不含有可执行文件,需要其他程序才能打开资料,都放置到资料分区之中。一旦系统崩溃想要重装就不会出现数据遗失的情况了。

5、保留至少一个巨型分区

应该承认,随着硬盘容量的增长,文件和程序的体积也是越来越大。以前一部压缩电影不过几百MB,而如今的一部HDTV就要接近20GB;以前一个游戏仅仅几十MB,大一点的也不过几百MB,而现在一个游戏动辄数GB。假如按照平均原则进行分区的话,当你想保存两部HDTV电影时,这些巨型文件的储存就将会遇到麻烦。因此,对于海量硬盘而言,非常有必要分出一个容量在100GB以上的分区用于巨型文件的储存。

6、给BT或者电骡在磁盘末尾留一个分区

BT和迅雷下载这类点对点的传输软件对磁盘的读写比较频繁,长期运用可能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的损伤,严重时甚至造成坏道。对于磁盘坏道,我们通常用修复的办法搞定,但是一旦修复不了,就要用PQMaigc这类软件进行屏蔽。此时,你会发现放在磁盘末尾的分区调整大小和屏蔽坏道的操作要方便得多。所以给BT或者电骡在磁盘末尾保留一个分区运用起来更加方便。

了解完注意事项之后,我们来了解电脑硬盘重新分区的操作过程吧。

电脑硬盘重新分区操作:

1、要是我们制作好了u盘启动盘,就可以将u盘插到电脑usb接口上,然后开机直至看到logo图标后按一键u盘启动快捷键进入快启动pe系统中,如图所示:

2、进入到win10pe系统桌面后,双击桌面上的“更多工具” 文件夹,在文件夹中找到并双击“分区工具DiskGenius”图标,打开工具,如图所示:

3、当硬盘为空闲状态时,点击“快速分区”按钮,进行硬盘分区操作,

4、分区列表类型默认MBR格式,接着根据自己所需设置一下分区数和分区大小,然后点击“确定”,

5、耐心等待硬盘分区完成即可,如图所示:

6、硬盘分区完成后,返回分区工具Diskgenius主窗口界面,此时我们就可以看到相应设置的分区,可以直接返回快启动pe系统桌面,点击快启动一键装机工具直接装系统哦,如图所示:以上是硬盘分区需要注意的事项,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想要重装或者直接分区的话,可以运用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重装系统,操作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减少硬盘坏道发生的机率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在工作时盘片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断开电脑的电源。如果突然遭到断电,一般情况下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下次启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磁盘扫描一下就可以。但在这个机率下也有可能会发生以下的情况:轻则操作系统丢失文件,进不了系统;重则很有可能会引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磨擦而损坏硬盘。

影响硬盘正常运作的另一个"杀手"就是灰尘,对于电脑使用时候较长、机箱加装的抽风系统,特别是针对硬盘而设计,有固定底盖的硬盘风扇盒,日子久了,机箱环境内灰尘较多,很容易积累在硬盘的内部(底部)的电路元器件上,影响散热,不造成元件损坏也降低硬盘的使用寿命。而且硬盘的盘片上粘有非常轻微和灰尘,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运转时划伤盘片),所以不要自己拆开硬盘盖。

此外在日常使用中,如果有经常的软件或游戏的安装、卸载,删除电影文件等,这样会产生大量碎片,时间长了,不但影响系统运行的速度,还有可能损坏磁道。所以大家应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现在的硬盘容量普遍都比较大,接近或者大于200G,磁盘整理起来可能花的时间比较长,其实大家可以借助第三方磁盘扫描软件,如:诺顿的磁盘扫描程序“Speedisk”等。

在平时日常电脑的使用和维护中,只要多加注意一下,搬动硬盘的时候不要碰撞或掉下,并且保护好硬盘底部的集成电路。还有一样值得一提的是,要经常备份自己认为重要的资料,不慎中毒后,软件查杀不能根治的话直接重装系统(或还原Ghost备份)比较实在,如果是中了硬盘病毒的话(这类病毒会破坏分区表,严重会侵蚀磁盘空间),建议升级杀毒软件,在纯DOS下查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固态硬盘无损4K对齐操作步骤介绍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SSD最小的读写单位是4K。因此大家都知道运用SSD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4K对齐”。否则会严重影响SSD读写性能。那如果我们在安装SSD时,忘记了“4K对齐”,并且SSD里连系统都装好了,已经开始运用了。怎么办?能不能不重新格式化分区、重装系统,“无损4K对齐”呢?

当然能。而且方式众多。但是我们只选择最简单最快速的方式来对SSD进行“无损4K对齐”。下面分享一个只需要2步,用时10分钟以内的SSD“无损4K对齐”的方式。

软件:Paragon Alignment Tool 3.0

“无损4K对齐”操作步骤

1.选择你要操作的硬盘

一定要记得只选中你需要操作的硬盘。

2.选中过后,点击Align partitions。剩下的交给时间。10分钟以内,“无损4K对齐”就完成了。

是不是非常简单呢?这是最简单,最快速的“无损4K对齐”的方式了!下面再来看看,这个光威Gloway 悍将480G SSD的测验速度。

顺序读写貌似4K对齐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厉害了!以前用的一个金士顿的SSD,4K没对齐,读写速度降低很多。但是这个光威Gloway悍将480G SSD,即使4K没有对齐,貌似对顺序读写的影响都不大。我们再往下看。“4K”这里好像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在“4K-64Thrd”这项,光威Gloway悍将480G SSD“4K对齐”前后的差别就大了。而“4K-64Thrd”的差距直接导致“4K对齐”前后这个SSD的总评分出现了几乎一倍的差距。4K对齐后,光威Gloway悍将480G SSD的总评分从500多,变成了1000多。这才是这个SSD的真实性能。

所以,运用SSD,我们一定要“无损4K对齐”哦。没“4K对齐”也没有关系。用上面的方式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win7系统怎么开启ahci功能提高硬盘性能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电脑用户都只知道ahci功能是intel所主导的一项技术,能够发挥sata硬盘的潜在加速功能,不过有很多电脑用户不知道怎么利用ahci功能提高硬盘性能,那么win7系统怎么开启ahci功能提高硬盘性能呢?今天为大家分享win7系统开启ahci功能提高硬件性能的操作方法。

开启ahci功能操作方法:

1、在桌面状态栏开始菜单中,选择菜单项中的“运行”栏目,接着在弹出来的窗口中输入“regedit”,按住回车键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如图所示:

2、然后在注册表编辑器中,依次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Msahci键值,然后在右边的窗口中双击START项目,即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如图所示:

3、接着在弹出来的窗口中,将默认的数值数据修改为0,再点击“确定”按钮,保存后即可,接着你再重新启动一下电脑。如图所示:

4、重启电脑后,进入BIOS界面,然后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页面中,将项目ATA RAID/AHCI Mode”更改为“AHCI”。此时你保存重启,进入系统界面即会自动安装AHCI驱动程序。安装程序后系统会再重新启动,即硬盘上的AHCI模式就被打开了。

关于win7系统开启ahci功能提高硬盘性能的操作方法就为用户们详细介绍到这边了,如果用户们不知道怎么开启ahci功能,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哦,希望本篇教程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 小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硬盘温度多少正常 硬盘温度过高解决方法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硬盘温度多少算正常?

长时间读取、存放数据,那么硬盘的温度就会升高。只要不出现频繁的重起、死机等现象,在系统不出现报错等情况下我们一般认为温度是正常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硬盘温度过高怎么办。

硬盘的正常工作温度在40-50度之间算是正常温度了,它的工作温度极限应小于70度。当硬盘温度达到100度左右时,硬盘就会损坏引起丢失数据,严重就 会损坏硬盘。在正常情况下。硬盘的工作温度比室内温度会高出10-20度,在夏天可能会达到60-70度,冬天就只有30-40度的样子。而一般IDE硬 盘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0-50度左右。

以上数据是理论的,和实际使用也会有一定关系,如长时间读取、存放数据,那么硬盘的温度就会升高。只要不出现频繁的重起、死机等现象,在系统不出现报错等情况下我们一般认为温度是正常的。而笔记本散热不如台式机,可能温度会比台式机稍高一些。

硬盘温度过高的原因

某个程序频繁读写硬盘

1、在任务栏空白处鼠标右键,打开的右键菜单单击“任务管理器”或直接按“Ctrl+Alt+Del”组合键调用出任务管理器。

2、切换到“进程”标签,观察一下哪个程序占用CPU最大,鼠标右键结束该进程。注:通常防病毒软件是导致硬盘频繁读写的罪魁祸首。

随系统同时登录的程序

1、系统启动时附带过多的启动程序,当系统进入桌面,这些程序也会随之被启动,那么过多的启动程序就会导致频繁读写硬盘,这样也会引发硬盘温度过高。

2、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运行”命令,在“打开”框中键入“msconfig”命令,单击“确定”按钮。

3、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切换到“启动”标签,将下面不需要的启动项目去掉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60安全卫士帮助降温

1、运行360安全卫士程序,切换到“功能大全”标签,单击“添加工具”按钮。

2、弹出“添加小工具”的窗口,找到360硬件大师,单击“添加”按钮。

3、此时在我的小工具就会出现360硬件大师的图标,点击一下就会加载应用。

4、打开的“360硬件大师”界面切换到“节能降温”标签,选择“智能降温”选项。

5、如果想查看各个硬件的温度情况,请切换到“温度监测”标签,可进行“温度压力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将WinRAR常用的密码存储起来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将WinRAR常用密码存储起来

在人们压缩文件的时候,通常要给压缩包添加密码,但是,现在添加密码的种类比较多,很容易忘记密码或者弄混乱,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密码自动保存在winRAR中呢?怎么将WinRAR常用的密码存储起来,方便查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第一步、打开设置窗口,切换到“Compression(压缩)”选项卡,单击“Create default(创建默认设置)”按钮,打开“Set password(设置密码)”对话框。

第二步、打开“Organize passwords(整理密码)”的选项

第三步、单击之后打开“Password text(密码文本)”对话框,单击“Add”按钮,按照提示创建密码,可以在这里依次创建自己经常使用的密码。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以后每次打开“Enter password”对话框,就可以在“Enter password”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已经存储的密码,直接确认即可,不再需要重复键入,是不是很方便?不过,由于这些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密码并没有被加密,如果使用的是公共计算机,或者存在多人共用的情况,那么使用这一功能时,可要慎重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体电脑系统不能访问硬盘或光盘内的信息怎么办

全文共 1184 字

+ 加入清单

一体电脑系统不能访问硬盘光盘内的信息,可按一下方法解决:

1、硬盘:检查硬盘是否感染病毒;注意系统上电自检过程中是否检测到硬盘;最后检查硬盘连接线缆是否松动。

2、光盘:大部分情况是由光盘损伤严重或者光驱光头污损、老化(一年以上)引起;如不是上述原因,请检查光驱连线。

一体式电脑是将主机部分、显示器部分、甚至键盘鼠标整合到一起的新形态电脑。这种产品的创新在于内部元件的高度集成。有些厂商称之为 All In One、AIO电脑或屏式电脑。

背景

一体式电脑又名一体台式机,早在1998年苹果就创造性地推出了首款一体式电脑:iMac G3。索尼、神舟等厂商也早已推出了一体机产品。但是由于技术、成本等诸多原因,这种前卫的电脑形态并没有在市场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随着2009年CES展会的召开,联想、华硕、惠普、方正等厂商都已经推出了新的一体式电脑,这意味着一体式电脑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和酝酿,将在2009年厚积薄发,一体机时代的桌面潮流已经到来。再加上市场上卖的火热的一体式电脑戴尔XPS One、惠普TouchSmart、方正心逸T300-5402等,如今一体式电脑已经登堂入室让概念变为了现实。

一体式电脑的优势:

1, 性能强大:接纳主流台式pc方案。

2, 省空间:体积只有液态晶体显示器大小。

3, 节能环保:接纳低功耗主机板和处置惩罚器为客户供给高品位的环保节能pc产品。

4, 无噪音:接纳进步前辈的热管散热技术,让体系更平静,更不变。

5, 多重电源掩护:接纳高品位pc电源,让客户安心使用。

6, 撑持壁挂:配有国际标准的uesa孔,利便壁挂。

7, 撑持触碰:可配套安装平凡和工业级触碰屏,餍足特殊要求!

8, 扩展性强:除了供给常用pc接口外,还可为特殊范畴的客户,供给特殊功能。

9, 规格齐备:供给19",22",32",42",52",62",63"全系列lcd,lcd tv,lcd tv pc all in one产品!并接纳auo,lpl,sharp,samsung高品位液态晶体屏!

10, 设置齐备:能撑持市面上几乎所有高性能cpu和大容量硬盘。

11,自立预设主板:供给可根据用户需求矫捷定制的能力。

12,周密的实验全集,不变性和兼容性很是强!

13,特有的内置式封闭式电源:防辐射、防触电、防漏电,确保用户安全使用。

14,使用嵌入式预设,预示器内置主机、软驱和光驱,完全机屏合一,用户不必担心病毒的风险.存储安全,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防数据盗用。

15,内置封闭式电源,不必担心不测断电等突发环境.并且能削减硬件被盗危险,有效降低硬件维修的几率。

16, 康健环保 产品系列19寸-63寸全新au a+级液态晶体屏,电磁辐射低。

17, 体积小,约为最小pc的1/3;省电空间,易挪动转移,可“因地制宜”,“随心所欲”。

18, 噪音低 给用户静音的完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