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山西村古诗节选译文(最新20篇)

关于描写谷雨的古诗有哪些?描写谷雨时节的古诗其实有很多,郑板桥的《七言诗》,描写的就是谷雨时节的气候,有关谷雨的古诗你还知道多少?下面问学吧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描写谷雨节气的一些古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浏览

444

文章

1000

篇1: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描写洞庭湖的古诗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描写洞庭湖诗句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玲珑骰子安红豆的翻译 玲珑骰子安红豆的译文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玲珑骰子红豆翻译如下:玲珑精巧的骰子上那一点点红色就像是红豆一般。这句诗出自温庭筠的《新添声杨柳枝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深刻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相思之情。

《杨柳枝》全诗翻译

在井底点上灯,深深地嘱咐你,我可以与你长路同行,但是不能一起下围棋。因为玲珑精巧的骰子上有着颗颗红点,就像是红豆一般,代表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思念之情。

《杨柳枝》的作者

《杨柳枝》的作者是温庭筠,温庭筠原名为温岐,又叫温飞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杨柳枝》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具有浓艳精致的风格,诗的题材多以闺情为主,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

《杨柳枝》的全文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古诗简单20首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们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古诗简单20首,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重阳节古诗篇1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重阳节古诗篇2

《送别》

现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重阳节古诗篇3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阳节古诗篇4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重阳节古诗篇5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重阳节古诗篇6

《踏莎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重阳节古诗篇7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重阳节古诗篇8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重阳节古诗篇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重阳节古诗篇10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古诗篇11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重阳节古诗篇12

《采桑子》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古诗篇13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古诗篇14

《别董大》

之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之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重阳节古诗篇15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节古诗篇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古诗篇17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重阳节古诗篇18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重阳节古诗篇19

《九日》

唐·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重阳节古诗篇20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诗夜书所见全文解释 夜书所见古诗译文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秋风瑟瑟,吹动着梧桐树的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吹来,使人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想必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次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与愁思。尾句中的“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的古诗 关于农民繁忙的古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乡村人们劳动繁忙古诗有《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乡村四月》、《锄禾》、《田上》、《归园田居》、《农父》、《题农父庐舍》等,这些古诗都展现了乡村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1、《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翻译

春雨已经下得很充足了,导致高处的田里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农民们为了抢种,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到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都没有力气了的时候,天都还远远未亮呢。

2、《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

半夜里就将孩子们叫起来,趁著天刚亮,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就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3、《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的草木茂盛,稻田里水的颜色和天光交相辉映;杜鹃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啼叫。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才结束蚕桑的事便又要开始插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山西冬虫夏草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冬虫夏草又名冬虫草,中药材。《本草纲目》称它有祛风寒之功能。在晋城主要产于阳城鳌背山、大乐岭一带。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冬虫夏草(藏语:压扎梗布)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味珍贵的中药药材,常常把它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

其滋补和治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冬虫夏草(藏语:压扎梗布)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味珍贵的中药药材,常常把它与人参、鹿茸列为三大补品。

其滋补和治疗功用在人参、鹿茸之上,价格十分昂贵。 虫草之所以称为“冬虫夏草”,其成因是雪域高原盛夏冰消雪化之时,蝙蝠蛾产在草甸花草树叶上的虫卵,经自然孵化后变成小虫钻进士里,靠汲取植物根茎的营养长大,这时,盛夏季节开始活跃的虫草又潜入虫体寄生繁殖、萌发菌丝,从夏至冬,慢慢将地下的幼虫蚕食而死,形成“冬虫”。次年夏天,虫草菌在虫体内抽出子座,露地形成一株4——10厘米的紫红色小草,其顶端有菠萝状囊壳,这便呈“夏草”,夏草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囊孔射出,随风飘游、侍机又钻入别的虫体繁殖,循环下一轮“冬虫夏草”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敕勒歌古诗四野的意思 敕勒歌的四野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敕勒歌》中的“四野”是四方的意思。《敕勒歌》是敕勒人唱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原来是鲜卑文,如今的版本是人们从鲜卑语翻译而来。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北方雄奇壮丽的风景,语言自然朴素,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将北方的自然特点表现了出来。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突出了画面的广阔与恢弘。同时,作者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最后一句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墨梅古诗赏析 墨梅的诗词大意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 过零丁洋古诗意思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汗青是宋代文天祥的诗作,创作于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赏析: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庐子闻而笑曰的译文 杞人忧天 长庐子的翻译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长庐子闻而笑曰”的翻译是:长庐子听到后,笑着对他说。“长庐子闻而笑曰”出自文言文《列子·天瑞》,与之相关的典故是杞人忧天。“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嘲讽的是那些总在忧虑不切实际的事物的人。

《杞人忧天》的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

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译文

杞国有个人忧虑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无处藏身,因此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一个担忧那个怕天塌地陷之人的人,因此去向他解释, 说:“天是气的积聚,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如同你弯腰挺身、呼气吸气,全天在空气里活动,为什么要担忧它崩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果真是气的积聚,那日月星辰不 会掉下来吗?”向他解释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起来的气中有光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呢?”

解释的人说:“地是土块的积聚,充满了四方空间,无处没有土块。就像你停走踩踏,整天在地上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陷裂下去呢?”那人放下心来,十分高兴;那个为他 担心的人也放下心来。

长庐子听说后笑着说:“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在天上积聚而形成的。山岳呀,河海呀,金石呀,火木呀,这些是有形 之物在地上积聚而形成的。知道它们是气的积聚,是土块的积聚,为什么说它不会毁坏呢?天地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物体,但却是有形之物中最巨大的东西。难以终结,难以穷究,这是必然的;难以观测,难以认识,也是必然的。担忧它会崩陷,确实离正确的认识太远;说它不会崩陷,也是不正确的。天地不可能不毁坏,最终 总会毁坏的。遇到它毁坏时,怎么能不担忧呢?”列子听到后,笑着说:“说天地会毁坏的意见是荒谬的,说天地不会毁坏的意见也是荒谬的。毁坏与不毁坏,是我 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即使这样,毁坏是一种可能,不毁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来不知道去,去不知道来。毁坏与不毁坏,我为 什么要放在心上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江上渔者译文 江上渔者的翻译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江上渔者》的译文:江岸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只喜爱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片片像树叶般漂浮在水上的小船,在江浪里时隐时现。

《江上渔者》的赏析

《江上渔者》首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展现了一幅江岸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热闹画面,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人只爱鲈鱼的鲜美,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这是世道之不公平。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渔者》的创作背景

《江上渔者》创作于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深知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因此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的全诗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题西林壁古诗带拼音的全诗 题西林壁古诗带拼音的全诗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横看成岭侧成峰,hēng kàn chēng lǐng cè chēng fēng

远近高低各不同。yuǎn jìn gāo dī ge bù tóng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只缘身在此山中。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清明节古诗10首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清明节古诗你知道有哪些呢?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清明节古诗大全10首,以供大家参考!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1

长安清明

作者: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2

清明

作者: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3

清明日对酒

作者: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4

折桂令客窗清明

作者: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5

壬戌清明作

作者: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6

清明即事

作者: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7

朝中措清明时节

作者: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8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作者: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9

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描写清明节古诗篇10

清明日

作者: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诗八阵图的诗意 古诗八阵图的诗意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

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枫船夜泊的译文 枫桥夜泊古诗的意思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月亮已经落下去了,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的枫树与船上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张继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张继的诗并不多,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代表作有《枫桥夜泊》、《闾门即事》、《宿白马寺》等。

张继作品

1、《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2、《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和解释 火树银花不夜天全诗译文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1、全诗: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蹁跹,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2、诗意:到处灯火通明、烟火灿烂,黑夜也像是白天一样;兄弟姐妹们翩跹起舞,歌声响彻夜空,月儿圆圆地挂在天上;如果不是那人的领导,怎么能有现在各族同聚的盛事,大家共享良宵盛会,从未这么欢喜。

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出处

“火树银花不夜天”出自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柳亚子《浣溪沙》,原词作于十月三日之夕。当时柳亚子先生在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让柳亚子先填词,纪念那一晚团结之盛况!毛主席也和了一首,词牌名为《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的原诗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山西景点大全 山西十大景区分布图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地方都会有每一个地方的标志点,任何一座城市都会有著名的景点,而在山西这个城市里,有着这样十大景区,一生一定要去游玩一次,才不会让未来的你后悔,那么山西十大景区都分布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山西文化。

1、五台山

五台山(Mount Wutai)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最早在五台山弘扬佛法的是光明法师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于公元前710年亲自赴五台山传播佛教。《名山志》记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

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奇特,是中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组段,都是以该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五台山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五台山地质古老,地貌奇特,是着名的国家地质公园。五台山地处华北大陆的腹地,与恒山—太行山连续,相对高差达2400多米,大面积出露了地壳不同层次的岩层和地质构造,完美展示出中国大陆基底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组成,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在漫长的地球演进中,五台山经过了 “铁堡运动”、“台怀运动”、“五台运动”、“燕山运动”,形成了以“五台群”绿色片岩及“豆村板岩”构成的“五台隆起”,具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发育的冰川地貌、独特的高山草甸景观,更有第四纪冰川及巨大剥蚀力量造成的 “龙磐石”、“冻胀丘”等冰缘地貌的奇观。

可以说,五台山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具有世界性地质构造和年代地层划界意义和对比价值,是全球地质科学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的最佳记录,是开展全球性地壳演化、古环境、生物演化对比研究的典型例证。因此,五台山当之无愧地被誉为 “中国地质博物馆”。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山西省最高峰,有“山西屋脊”之称。台顶雄旷,层峦叠嶂,峰岭交错,挺拔壮丽,大自然为其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景观。

你可能也喜欢:

民族盛典:古尔邦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春节什么时候贴春联合适?贴春联的由来

梅州客家春节习俗与饮食风俗

饮食文化:陕西春节吃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诗及作者 海阔凭鱼跃的古诗全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全诗仅两句,作者是阮阅,出自《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原句是“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后人将这两句诗改写为现今版本。

海阔凭鱼跃的意思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思是:大海辽阔无边,可以任鱼儿遨游飞跃,天空广阔无边为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这句话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比如《西游记》第八四回:“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又如于逢《金沙洲》第三部九:“啊!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谁还愿意待在一个村子里呢!”

造句

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又到高考时,千万别紧张。放松心态,沉着应对;冷静分析,机智灵活;先易后难,用心答题;步步为营,心气平和;发挥才智,如鱼得水。愿各位学子高考步步顺。

2.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高考的舞台,秀出你的精彩;一宿好睡眠,精神百倍;一颗平常心,沉着应对;一口长舒气,放松压力;一条短信,祝你金榜题名!

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大显身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西二锅头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祁县六曲香酒厂,始建于1950年,如今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酿造工艺先进,产品质量上乘,综合指标在同行业中居先进水平的国家二级企业,也是全国多微麸曲清香型白酒首创厂和代表厂,祁县县域经济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该厂生产的“麓台”牌六曲香酒,具有“酒液透明清亮,酒质纯正清香,口感醇厚净爽,饮后精神舒畅”的特色,曾连续三次蝉联国家优质酒称号,并获得国家银质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素有“南有五粮液,北有六曲香”之美称。生产的“麓台”牌山西二锅头、山西醇、高粱酒是山西省优质产品。生产的唐酒、888酒、山西春、三晋二锅头、喜洋洋、六曲王、腾飞六曲香等新品牌的优质系列白酒,适应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也深受客户的青睐和欢迎。1999年1月26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检测审查,该厂生产的“麓台”牌六曲香、山西二锅头、特制高粱酒、山西醇、“祁公”牌山西春、“唐”牌唐酒等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1999年,祁县六曲香酒厂,在原粮出酒率、瓶酒产量、瓶酒销量、利税总额、职工收入等多方面,均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企业上交国家税金1339万元,实现利润266万元,职工人均收入7477元。一派兴旺景象。厂址:山西省祁县东风路68号厂长:秦 山党委书记:霍 谦经营厂长:段祥贵电话:0354-52222465222123传真:0354-5223841邮编:030900( 祁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文瀛湖北岸的孙中山纪念馆前,1951年3月7日落成,是建国后太原最早修建的纪念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先烈的纪念性建筑,也是山西省第一个大型室外雕塑。纪念碑高4.03米,由碑身、碑座和碑顶群像组成。碑正面国徽下镌刻着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东侧是徐向前“浩壮高恒吕,泽惠过汾漳”的题词,西侧是薄一波“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的亲笔题词。1995年此碑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