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优秀20篇】

浏览

6886

文章

1000

篇1:宪章运动的时间 性质 意义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在19世纪的时候,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因为在这个时候,英国非常注重发展工业,并且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也是宪章运动发生的客观原因,那么,宪章运动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性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宪章运动时间

英国虽然得到了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国家的称呼,但是也同样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一个国家要快速的发展工业,必须需要很多的工人。并且,英国的资产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这些人都是官员或者贵族,因此,压迫工人的事情就出现了。但是,英国政治高层正处于工业革命胜利的喜悦中,根本就没有重视这些问题。故而,英国就爆发了工人运动,也就是所谓宪章运动。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英国爆发宪章运动是在工业革命成功以后,故而,可以推测出,宪章运动开始的时间为1836年,而且,这场工人运动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工人运动之一,对当时的英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工人们都奋起反抗,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整个国家的工人阶级都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英国政府的统治。这场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对整个英国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都非常大,很多人都评价说,这场工人运动是非常具有历史性的,而且更是历史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人群发生的独立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

宪章运动前后历时12年,虽然结局失败了,但是非常是具有历史性。故而,确切的说宪章运动时间为1836到1848年之间。

宪章运动的性质

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独立领导的全国范围性的_运动,它是第一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与资产阶级做斗争的一次伟大运动。它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借鉴。宪章运动的教训,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的共产党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和意义,更加促进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虽然这场工人运动失败了,但它在英国的历史上,以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上,都具有极深刻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宪章运动还是为英国工人阶级赢得了些许胜利。当局政府为了不让宪章运动再一次发生,也对这些工人阶级做出了一些让步。而且,有很多参加过宪章运动的工人在运动失败以后,他们迁居到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他们把这个民主思想的种子,带到了这些地方。现在西方的普遍价值观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与这些人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英国的这场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为世界民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意义深远。

宪章运动的意义

1858年工人们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上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果实也享有优先权”。这次在请愿书上签字的有一百九十七万人,在英国各大城市的工人,都举行了示威游行,当第三次全国宪章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马车上,向国会驶去的半途中却遭到了宪兵的镇压。起初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有自主的普选权,要求工人阶级可以参与国家的管理,工人们希望通过政治上的一些改变,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虽然最终这次运动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宪章运动的意义却是十分深远。因为这次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做斗争的运动,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宪章运动的失败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理论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依据,宪章运动的意义还在于英国的工人阶级在社会上的地位慢慢提高了,英国的选举开始变得民主和全民化,相对来说比较公平公正,而这也对世界其他各国的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电子管

全文共 2375 字

+ 加入清单

1906年,一个贫穷的美国发明家德·福里斯特在试图开发一种用于无线电探测的电子管时,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想法,在电子管上加了一根电线。

然而,正是这种细小的金属线影响了20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因为德福雷·特斯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效应,从而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真空三极管首次使人类能够放大电信号,为无线电话通信奠定了基础。当时,德福雷·特斯自豪地宣称:“我发明了空中帝国的皇冠。”德·福里斯特的“空中国”指的是无线电,而皇冠是一个真空三极管。它的出现也真正标志着人类科技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电子时代。

小时候,德·弗雷斯特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机械技师。但是很快,他受到了19世纪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启发。1893年,德·福里斯特获得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学院的奖学金,在该大学学习。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认为它是“学校里最平庸、最神经质的学生”。由于奖学金很少,他不得不经常工作来赚钱。同年,他参观了芝加哥世博会。

当时,著名的爱迪生和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年轻电气工程师特斯拉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优点的争论。在这次博览会上,特斯拉只用了12台交流发电机就让90,000盏彩灯闪闪发光。随着交流电的胜利,比赛结束了。这也给德·福里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电学产生了非凡的兴趣,并决心把电学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1899年,德·弗雷斯特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阀门

1899年秋天也举行了一次改变生活的会议。德·福里斯特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介绍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发明者马可尼的文章,非常钦佩他。同年,马可尼应邀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国际快艇比赛,并用他的电台报道了快艇比赛的实际情况。在五个小时的比赛中,马可尼向该报发送了4000多字的新闻报道。

为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马可尼在港口为公众进行了现场表演。德·福里斯特被马可尼的无线电设备迷住了,他自然也是旁观者之一。当马可尼的表演结束后,德·弗雷斯特仍然不愿意放弃,他盯着话筒想弄清楚。马可尼对德·弗雷斯特的一举一动非常感兴趣,并问他是否也从事无线电研究。德·弗雷斯特谈到了他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的强烈愿望,但他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他还问了马可尼一些无线电技术方面的难题,马可尼一一回答了。他还告诉德·弗雷斯特,要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关键是要创新当前的金属芯片检测器。然而,他自己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改变它。

与马可尼的会面给迪福·福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非常兴奋,相信通过努力工作,一个新的探测器可能会在他手中诞生。他很快辞去了芝加哥西部电力公司研究所的工作,在纽约时代街租了一间破旧的小屋,开始研究如何改进探测器。由于没有正常收入,他去了一家餐馆工作,并做了一名家庭教师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为了做检测测试,他省吃俭用,省下钱买无线电设备。尽管困难重重,但没有人能动摇他的信心和决心。

到1900年底,在一个严冬的夜晚,实验设备被分散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蹂躏者号用一个线圈和一把电钥匙把两个自制电池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发射器。只要按下按键,线圈就会打开电源,发出火花并辐射电磁信号。在桌子的另一端,有一个接收器,它是由金属芯片检测器和检流计连接而成的。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更换金属碎片,从未在电流计指针上看到任何明显的变化。这一天,当他在观察探测器的反应时按下了电键,他突然发现他头顶上的灯闪得又亮又暗。起初,他以为是窗外的风。然而,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光线的明暗有规律地变化,这似乎与按下电键有关。蹂躏者号反复按下电键,煤气灯的火焰不停地闪烁。他突然想到:这种现象能用于无线电探测吗?

阀门

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他发明了一种“气体探测器”,并成功地实现了船舶的无线电通信。然而,由于检测效率不高且使用不方便,蹂躏者号并不满意。他进一步从火焰探测中获得灵感:既然热火焰会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灯泡中的热灯丝也应该受到影响。因此,他开始使用“灯泡”来探测无线电波,并开始开发真空管。

但是就在蹂躏者号的研究深入的时候,1904年的一天,有消息称弗莱明发明了真空二极管。对他来说,这就像是晴天霹雳。经过短暂的犹豫和思想斗争,他决定继续朝这个方向探索。他找到了介绍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的报纸和文章,反复研究,最终找到了突破。他发现弗莱明的二极管比金属芯片检测器领先一步,但它只能用于全波和检测,不能放大电信号。因此,德·福里斯特决心通过改进弗莱明的真空二极管来做出一项新发明。

他请灯泡厂的技术人员帮他制作几个真空管,用铂丝做灯丝,并在灯丝附近安装一个小金属屏。德·弗雷斯特把它安装在无线电接收器上,而不是老式的金属芯片探测器上,这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然后,他将一片锡箔密封在真空管中,并将其置于灯丝和金属屏之间,成为第三个电极。在另一次尝试中,奇迹出现了:只要一个小信号被加到世界的屋顶上,金属屏幕上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规律与所加的信号是一致的。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电极,它可以控制屏幕电极的电流。只要屏幕电极的电流变化大于信号的变化,该信号就被放大。

德·福里斯特并不急于宣布他的发现,而是继续他的实验,改变小锡箔的形状及其在两极之间的位置,以提高控制的灵敏度。最后,发现最好的效果是用金属丝代替锡盒。所以他把一根铂丝缠绕成一张网,并把它包在灯丝和金属网之间。由于三极管的控制很像一个栅极,德弗雷特称之为“栅极”。因此,他的电子管有三个“极”——灯丝(阴极)、屏幕(阳极)和栅极。其中,栅极就像一个非常灵敏的控制栅极,它根据施加信号的变化有规律地改变屏幕电流的大小。真空三极管的屏幕电流比栅极电流大,所以微小的电信号通过真空三极管放大许多倍。

一个划时代的电子管,世界上第一个真空三极管,就是这样诞生的。1906年6月26日,德·福里斯特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专利。后世把这一天作为真空三极管的诞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汉族海洋文化的代表,妈祖文化的意义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妈祖文化自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内容丰富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信众遍布世界各地,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妈祖文化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都有什么样的意思呢?

1、精神财富

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

2、历史文献

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

3、涉及领域

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4、学术影响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

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

5、旅游文化

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

6、信仰文化

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汉族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

你可能也喜欢:

神圣信仰,妈祖文化的祭典流程

海上护航女神,妈祖的生平简介

重要文化瑰宝,妈祖文化的文化内涵

万众敬仰的海上女神,妈祖的历朝封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语知识点之现在完成时功能及意义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功能意义

1.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过去,对现在仍有影响,但没有具体的过去时间修饰。

常由下列副词修饰:

ever曾经

never从不

already已经

yet还(未)(yet只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

just刚刚

recently最近

lately近来

sofar迄今为止=untilnow,uptonow,

before以前

例:HaveyoueverbeentotheGreatWall?

你曾经去过长城吗?

Ihaveneverheardofsuchaman.

我从没有听说过那个人。

Wehavejusthadlunch.

我们刚刚吃过午饭。

Ihavealreadyreturnedyourmoney.

我已经把钱还给你了。

Ihaventfoundmybookyet.(否)

我还没有找到笔记本。

Haveyoudoneyourhomeworkyet?

(疑)你做作业了吗?

Haveyouheardfromhimrecently?

你最近收到他的来信了吗?

Sofar,noonehasmadeanymistakesyet.

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犯错误。

Ihavenevertraveledbyplanebefore.

我以前从来没有乘飞机旅行过。

2.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刚刚结束或者仍在继续。常常与下列时间状语连用:

→for+一段时间

IhavelearnedEnglishfor8years.

→since+过去的一个时间点

IhavelearnedEnglishsince2001.

→since+一段时间+ago

IhavelearnedEnglishsince8yearsago.

→since+时态为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从句

IhavelearnedEnglishsinceIwas5yearsold.

→inthepast/last+时间段

Greatchangeshavetakenplaceinmyhometowninthepasttenyears.

近十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脑神经生物学研究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有何意义?

全文共 2180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使用了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和设备,如神经成像、分子生物学、光遗传学等。,对人脑进行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人脑是目前已知的物质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器官。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类无法理解的秘密。对大脑的研究可能很遥远,也可能永无止境。

神经生物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发现,许多大脑区域的异常,如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ACC)、杏仁核、伏隔核、海马、神经回路及其神经递质、神经电活动、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机制,与脑功能和精神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异常还与脑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纤维方向、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甚至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使用PET和其他工具进行的研究还发现,精神障碍可能是由神经回路中新陈代谢的增加或减少引起的(有大回路、小回路和微回路,它们形成神经网络)。然而,许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心理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调节神经回路中的代谢异常。

对大脑区域和神经回路的研究越来越精细。例如,对扣带回的研究发现,扣带回与皮层之间的联系非常广泛,如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并且还与纹状体、胼胝体、海马和杏仁核广泛相连。因此,它被认为是大脑网络的中心。特别是,前扣带回参与许多复杂的躯体、内脏运动和疼痛反应。手术的这一部分可以治疗焦虑、强迫、妄想、妄想和幻觉。最近的研究发现,背侧部分属于“认知亚区”,而头侧和腹侧部分属于“情绪亚区”。前者侧重于调节认知功能,而后者侧重于调节情绪。另一个例子是内囊的前肢与大脑的额叶、丘脑和边缘结构有广泛的联系,并且是治疗幻觉、强迫症、紧张和抑郁的重要目标。另一个例子是杏仁核,大脑的杏仁核形状的核,只有11-13毫米大小,但是被科学家分成3个子区域,现在又分离出11个核。这个小核的神经纤维广泛分布在大脑的许多区域,并与这些区域有重要的功能联系。杏仁核参与情绪、行为、内脏活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是调节情绪尤其是恐惧的重要核心,包括恐惧的识别、恐怖行为的反应和产生以及恐惧的记忆。比喻正常人的高潮体验假设是1,吸毒成瘾可能产生的快感是高潮的40倍,所以吸毒者会追求这种高峰体验。吸毒后,这种经历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相反,这是戒断症状,即停药后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无法忍受的。他们把它描述成像一百支刺穿心脏的箭,或者像毒蛇和昆虫撕裂他的内脏。他们还将吸毒期间的腹泻描述为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旦药物被注入体内,洪水就像闸门一样停止,所有的疼痛都消失了。因此,在药物使用的后期使用药物是为了防止疼痛的戒断症状。这些经历,包括愉快和痛苦的经历,将深深地埋藏在他们的大脑中。当他们看到毒品甚至与吸毒有关的场景,如注射器和针头,白色粉末就更不用说了。反复强化了药物滥用的体验,并在脑神经细胞中形成了永久的记忆,这就是药物滥用者的“心瘾”。这种“心脏上瘾”不能通过药物和其他治疗来消除。只有通过外科手术部分摧毁这种“心脏上瘾”的物质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心脏上瘾”。这就是为什么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物质依赖最有效的方法。另一个例子是,精神病患者脾气非常暴躁,一看到他们的亲属就打架,他们不顾家庭关系,拼死搏斗。其他病人敏感而多疑,其他人无意中看着他或无意中朝他吐唾沫,他认为他对他怀有敌意或认为他是故意针对他的,等等。这可能是由于前额叶和杏仁核的异常功能,这将人际现象的正常判断(由于前额叶的异常功能导致的错误判断)视为敌意,并做出攻击性行为(杏仁核对正常现象做出过度的恐惧反应)。我们正常人有两条神经传导路径通向外界听到和看到的声音和事物。一个是直接路径,它直接通向杏仁核。在病理条件下,我们会对刺激和暴力攻击做出可怕的过度反应。另一条路是首先到达大脑皮层。正常人会通过判断和分析做出理性反应或避免过度反应,在病理条件下无法正确理解和判断。此外,杏仁核产生的恐惧识别会导致暴力攻击。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精神病人的暴力攻击会产生非常严重和可怕的后果,甚至是残酷的,而且药物治疗是无效的。然而,如果手术破坏了产生恐惧的部分神经细胞,效果是显著的,这是药物根本无法实现的,并且是永久性的,而药物治疗是短期的,即使有效也容易复发。总之,杏仁核手术对躁狂症、冲动、攻击行为、解毒和消除“心脏成瘾”非常有效。此外,我还想提及精神病理学具有“神经毒性”的功能,即只要患者有症状,甚至有一种症状,如幻觉、异常行为或自笑等。,而且一个症状不消失,它就会起到腐蚀和破坏神经细胞的作用。其原理可能是,由于病理原因,神经递质将继续异常亢进,神经突触将继续形成并破裂,细胞膜功能和结构将缓慢受到影响,导致疲劳和退化直至破坏,逐渐从功能异常转变为结构异常,从功能性疾病转变为器质性疾病,导致慢性、进行性和难治性疾病。因此,如果精神疾病得不到彻底治疗,它们将几乎成为慢性和难治性疾病,而外科手术可能消除这种“神经毒性”,从而阻断其发展为慢性和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在实际病例中,许多术前容易复发的患者术后很少复发或没有复发,但这并不意味着“断根”。目前,我们并没有说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愈“根性骨折”。如果福州有一个病人已经患了22年的病,问他的父亲,这个病人患了多少次病?他的父亲说,我根本不记得有多少次复发,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我患病的22年中,至少有22次住院治疗,因为我几乎每年都有复发,有时一年几次,基本上每次复发都需要住院治疗。术后随访5年,无一例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 性别教育的意义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别,构建正确的性知识,不产生性别角色的错位,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能让孩子模仿同性个体的行为;会根据自己的性别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以性别为基础选择活动的伙伴。

幼儿性别教育重要性有哪些?

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对孩子性别教育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带给孩子心灵的扭曲和伤害。

家长从孩子3岁前就该正确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回给孩子“反串”,给男孩子穿裙子、系蝴蝶结当成女孩养,有些家长把女孩子打扮成“假小子”,容易使孩子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混乱,在他们年龄较大时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挤或捉弄,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决定孩子行为模式

对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在了解了自己的性别后,孩子在外形上会模仿同性个体的行为,父母就是孩子一个绝好的性别角色榜样,孩子可以从妈妈身上认识女性角色,从爸爸身上认识男性角色,从父母身上发展对异性的新任,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身上的性别特征,甚至是性格特征、衣着打扮。

在活动上孩子会将一些活动的特征与自身的性别联系起来,有偏好性的根据性别特点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

在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孩子性别的不同,会使其以性别为基础选择一起玩的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五一劳动节的意义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那么五一劳动节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劳动节的习俗

1、中国劳动节的习俗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 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49 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2、美国劳动节的习俗

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所以美国人的劳动节不在5月,而在9月。

每逢9月的劳动节,美国人可以放假一天,全美各地的民众一般都会举行游行、集会等各种庆祝活动,以示对劳工的尊重。在一些州,人们在游行之后还要举办野餐会,热闹地吃喝、唱歌、跳舞。入夜,有的地方还会放焰火。

3、俄罗斯劳动节的习俗

自国际上设立劳动节以来,俄罗斯一直比较重视这个特别的节日。“五一”这天,俄罗斯全国放假,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及群众性游行。

一般来说,“五一”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3劳动节的意义

五一劳动节,始于美国工人在19世纪90年代为争取8小时工作日而进行的斗争。自那以后,世界人民便开始庆祝这一天 - 国际劳动节。这个日子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体现了它的力量:正是在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工人们宣布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视儿童交通安全的意义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掌握交通安全常识,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当今机动车逐步进入千家万户,道路交通川流不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代,学习掌握交通安全常识,对于确保个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加强孩子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加强孩子交通安全,不仅仅是家庭和学校的事。

美国和加拿大,也有校车,号称“黄色移动堡垒”,坚固厚实车头像卡车,侧面像公共汽车,全身呈警告黄色。车子拥有交通特权,车头车尾布满大灯,跟在它后面的车都特别小心。美、加的交通规则做出了一些特别规定,驾车者在遇到“校车”时必须敬而远之,比如,只要校车停在路边上下乘客,它身后、身边以至对面车道上的车辆就一定要停驶(防止有孩子突然一时兴起穿越马路),而且要保持距离;校车不动,其它所有车辆就不能动。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校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安全重要性,校车司机也都是安全驾驶多年无差错的“功勋司机”。

12月23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中心幼儿园一辆面包车,在送10名幼儿放学回家的途中,突然失控,撞断一座桥的护栏后,坠入河中。幸亏住在附近的村民迅速赶到,救出了10名孩子,避免了悲剧。经查,包括这辆撞桥车子在内的当地30多辆“校车”,都没有营运资质,而且时常超载,安全状况非常让人担忧。

其实,盐都区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的。各地“校车”中有已经报废的中巴车,有农用改装车,还有电瓶改装车。央视便曾报道,在吉林白城的郊区,孩子们坐一种由毛驴拉的车上学,当地人把这种驴车叫做“驴的”。那画面真叫人心酸和担忧,21个孩子挤缩在一个小毛驴拉的“加宽板车”上,歪歪倒倒、抖抖呵呵地在公路上与呼啸而过的汽车并行,孩子每天要在寒冷的“驴的”上呆3个小时。

孩子的交通安全隐患,不仅农村有,城市也随处可见,比如,起交通警示作用的“小黄帽”,现在孩子们早已不戴了,学校和交警也没有要求了;尽管现在私家车多了,但仍有许多孩子上学回家要独自跋涉,平均每天要“穿过十几个红灯”的中小学生大有人在。在全国近2万非正常死亡的中小学生中,交通事故已占到20%左右。

因此我们说全社会都要重视儿童交通安全的意义,家长要为孩子科普交通安全知识,学生出行要掌握一些交通安全规则,司机们出行要懂得了解交通安全,这样我们才可以共同努力尽可能的保障孩子出行的安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区块链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区块链有哪些应用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这个概念是2009年才被人提出的,之前它不过是几种底层技术的集合而已。但是区块链发展到现在,区块链的社会意义巨大。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区块链的社会意义,但它确实为社会经济带来了促进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而且区块链除了运用到数字货币创造方面,还运用到诸多行业,影响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接着为大家讲解区块链的社会意义,以及它的各种应用

一、区块链的社会意义

区块链不但是去中心化技术,还是建立在去信任化基础上的。区块链技术之前我们购物不仅需要买家和卖家,还需要第三方中介机构, 但现在有了区块链技术,不需要经过第三方也可以完成交易。除去了第三方中介机构后,不但可以节约费用,而且还可以让交易速度更快。而且区块链技术现在除了运用到金融行业,还运用到交通、医疗和运输服务等行业,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着影响着时代的发展。从区块链在各个行业的运用可以看出区块链的社会意义重大,能够带领着我们进入时代的进步。

二、区块链的各种应用

除了上面说的区块链在金融、医疗和运输方面的运用,其实区块链还有着很多具体的大用处。比如我国一直困扰的纸质发票带来的环保问题,电子发票难易辨别真伪的问题,皆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加入解决的。区块链电子发票替代了纸质发票,而且它具有防篡改特性,不能恶意更改和攻击。另外区块链技术还被运用到互联网中,不但让数据具有可追溯性,而且还能更好的保护身份信息。正因为区块链的社会意义如此大,所以我国大肆发展区块链技术,大力支持各类区块链技术公司。

尽管区块链的社会意义普通人看不见,但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能亲身感受。现在区块链的价值被发现,发展和研究区块链就变得异常有价值。若是你想要快速感受和了解区块链,想通过区块链技术赚钱,你可以下载OKLink浏览器学习行业知识,了解区块链创造的各大数字货币的行情,然后通过投资数字货币赚钱。现在的比特币、以太币和莱特币都是发展稳定的主流币,已经有不少人靠投资它们赚了钱,若是有这方面想法的朋友,现在就可以去OKLink上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浅析黄金男戒指的戴法及意义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男士佩戴钻戒不仅是品位的象征,更是绅士的代表,只有了解钻戒如何佩戴才能显示出你的内涵,你的文化底蕴,所以男士一定要留心看看你手上的钻戒是否带错了没?今日团贷网小编带大家来浅析黄金戒指戴法意义是怎样的。

浅析黄金男戒指的戴法及意义:

戴纯银戒指表示性情温和,易迁就他人,容易沟通。

戴金戒指者较重视利益,往往会有精明的生意头脑。

戴翡翠玉石者有实力,注重品味素质,处事严谨。

对女士来说——.喜爱粉红钻或粉红色珊瑚者,感情丰富而浪漫。

喜爱红宝石或红碧玺者,热情似火。

喜爱蓝宝石或海蓝宝者,较内向冷淡。

喜爱祖母绿或土耳其石者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能体现与性格有关的心理含义。

喜戴在食指者,性格较偏激倔强。

喜戴在右中指者,心理平衡,态度客观;崇尚中庸的人生观念。

喜戴在左中指者,有责任感,重视家庭。

喜戴在小手指者,有自卑感。

喜戴在无名指者,无野心,随和,较不计较得失。

以上是关于“浅析黄金男戒指的戴法及意义”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的黄金知识敬请关注团贷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安全裤有什么用 安全裤存在的意义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裤就是女性朋友们穿裙子防止走光的打底裤,安全裤是死角短裤,但是不能贴身穿,里面还要穿内裤,材质与内裤是不一样的,能确保女性的隐私安全。

安全裤有什么用

物理作用和心理作用。

安全裤在物理上可以防止在穿裙子时不小心走光,使很多女性摆脱了一些因为走光而产生的尴尬,在心理上可以给女性一种宽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安全裤是一种形似内衣的外衣,起源于灯笼裤和体育短裤。安全裤的材质多为氨纶或棉,可以贴身穿着。安全裤的出现使很多女性摆脱了一些因为走光的产生的尴尬,但其形似内衣的设计能否为女性能提供的足够的保护也受到了很多人争议和质疑。很多人认为安全裤比起物理上的保护,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

安全裤存在意义

安全裤的意义是观念造就的,尽管和内裤没实质性区别,但“看见安全裤等于偷窥失败”这个观念成功普及了,让偷窥这事失去了快感。非接触的性问题很多都是观念铸就的。打个比方,一个不穿衣服,在满身涂满衣服彩绘的人走在大街上,算不算暴露?然后,一个人穿着印刷裸体图案的紧身衣走在路上,算不算暴露?偷窥的快感是观念赋予的,击破观念后偷窥其实根本没任何性快感。安全裤是击破观念的简单方法。

什么时候要穿安全裤

在外面穿裙子时穿安全裤,不仅可以防止走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细菌。如果不穿安全裤的话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公共物,都是十分不卫生的。所以我们女性要多了解安全裤。女生平安裤是得到心理上的平安感罢了。从女生角度,穿裙子内裤外露是为难的,以是多穿一件平安裤挡着,如许能够得到所谓的“平安感”。但话说回来,穿裙子显露平安裤就不为难了吗?显露平安裤就不算走光?答案是否定的,平安裤的外形设计注定它和外穿的短裤热裤是有区别的,说直接一点,外露平安裤其实很丑,远不如外穿的短裤美观。以是平安裤外露也是为难的。并且原来炎天就热,穿裙子、短裤的初志之一都是为了风凉,多穿一条平安裤会更热。

怎样穿安全裤才是最安全的

一、安全裤长度要合适

很多女孩子害怕走光就穿很长的安全裤,其实穿短裙的话,安全裤就很容易漏出来,特别是我们坐下的时候,裤子的长度一定会比裙子还要长,就会很尴尬啦,所以安全裤的长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哦

二、不要太紧身

大部分女孩子会选择很贴身的安全裤,这样炎热的夏天真的穿着又热又闷,还会很显得大腿粗壮,而现在比较流行的这种宽松荷叶边或者是木耳边的安全裤反而会舒服一些呢

三、安全裤的颜色要和内裤颜色搭配

穿安全裤就是为了避免走光的风险,但是即便是穿在里面,也要讲究美感,内裤如果是深色的,那么安全裤也要选择深色,相反就选择浅色的,总而言之,不要让小内内的颜色很明显就对啦

四、安全裤的颜色和裙子颜色搭配

夏天到了,很多宝宝都会选择白色或者是浅色的裙子,就算裙子有内衬,夏天的款式也不会太厚呢,如果穿颜色很明显的安全裤,色彩就会透出来,那样就不好啦,所以安全裤和裙子的颜色一定要搭配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意义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对于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由小编来为你详细介绍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重要意义吧!

营改增的背景分析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大多覆盖所有货物和劳务。我国1979年引入增值税,最初仅在襄樊、上海、柳州等城市的机器机械等5类货物试行。

1984年国务院发布增值税条例(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对机器机械、汽车、钢材等12类货物征收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到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征收营业税。2009年,为了鼓励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机器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的意义

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前期试点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1、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2、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3、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是财税领域打出“降成本”组合拳的重要一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持续发展势能的“增”,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4、创造了更加公平、中性的税收环境,有效释放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活力,在推动产业转型、结构优化、消费升级、创新创业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后,各类企业购买或租入上述项目所支付的增值税都可以抵扣。特别是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减税规模较大、受益面较广,通过外购、租入、自建等方式新增不动产的企业都将因此获益,前期试点纳税人总体税负会因此下降。同时,原增值税纳税人可抵扣项目范围较前期试点进一步扩大,总体税负也会相应下降。

相关链接:

中国增值税的沿革

1、1979年开始试点引入增值税制度

1979年我国引进增值税并在3个城市的5类货物中试点。1984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草案)》,标志着增值税作为一个法定的独立税种正式建立。

2、1994年建立覆盖所有货物的增值税制度

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对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统一征收增值税,而对其他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

3、2009年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准予抵扣新购进设备等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

4、2012年开始营改增试点

为了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消除重复征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国务院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海实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此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已覆盖“3+7”个行业,即交通运输、邮政、电信3大类行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7个现代服务业。

5、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

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营改增试点方案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税制改革目标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思想原则

(一)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设计、分步实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全面推行改革需要和当前实际,科学设计,稳步推进。

2.规范税制、合理负担。在保证增值税规范运行的前提下,根据财政承受能力和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合理设置税制要素,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

3.全面协调、平稳过渡。妥善处理试点前后增值税与营业税政策的衔接、试点纳税人与非试点纳税人税制的协调,建立健全适应第三产业发展的增值税管理体系,确保改革试点有序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健身的意义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老年是人生的一个美好阶段,有着与少年、青年和中年一样的魅力。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深入人心,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更是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而老年健身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老年人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老人健身的意义是什么呢?和大家看一下。

运动可以消耗掉摄入的过多的热能,促进脂肪的分解供能;运动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而增加热能的消耗;

运动可以降低血脂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运动可增强老年人的肺功能,坚持打太极拳的老人吸入氧量较不打太极拳者多,肺活量大;

运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及其血液循环,改善胃肠血供。经常体育锻炼可使脑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脑细胞代谢,保持智能不衰、精神饱满,有助于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可以消除或预防肥胖病的许多并发症。

运动疗法减肥必须要持之以恒并有规律地进行,否则达不到效果。适应中、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一般消耗热能不多,所以体重下降缓慢。由于运动可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在运动初期肌肉逐步发达,体重下降不明显,锻炼二个月后肌肉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基本平衡,此时体重才开始下降。

老人健身的目的是什么呢?家人一定要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保护老人健身安全,时刻保护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文读懂区块链治理与 Polkadot 链上治理的意义

全文共 9369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的治理结构包含了决策和沟通的过程,对区块链特别是公链生态具有隐形但长远的作用。上一世代的公链发轫于链下治理,新一代的公链对链上治理持更加开放的态度。我们认为链上和链下治理有各自的适用边界,Polkadot等公链针对链上治理的模式做出了很多改进,长远来看链上治理符合区块链的开放内涵,是不应放弃探索的方向。

区块链治理的意义和作用

治理是一个组织决策过程的描述,包含责任人、参与者(投票者)选拔、决策流程、部署过程、执行过程等几个模块。区块链的治理是区块链参与者就改变区块链特性所做出的决策过程,尤其针对于共识和经济分配,可以说是“关于共识的共识”。

Vitalik 认为治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决策模块(decision),一部分是协调模块(coordination)。决策模块类似一个函数,所有的 stakeholder 把意见集中起来,通过决策模块,形成决议。

协调模块类似建立在决策模块上的一层,处于协调模块的行动者通过各种形式的交互影响决策模块,使其做出更偏向于自己的决策。

治理的作用在于使得区块链系统进入一个更加长久、有序的发展过程,如 Matt Corallo(Blockstream 的 co-founder)认为比特币最重要的治理意义在于使其保持去信任的状态。而也有人认为其目的在于使得 stakeholder 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两点似乎可以调和,即一个去中心化系统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一种去信任的环境,使得用户只需信任开源软件,就可以使该去中心化系统的价值最大化。所以治理的意义在规则层面,是一套完整有效的分布式参与系统,而反映在结果上,是使 stakeholder 甚至外界对系统产生信任,从而提升系统价值。治理的对象是去中心化系统,更具体地说,是去中心化系统的一套规则,使得所有 stakeholder 按照这一套规则去展开活动,包括共识、参数、激励、惩罚、数据结构、资源分配规则等。因此治理的意义大概是:对区块链系统一套规则的改变,使其有利于 stakeholder 更有效地开展经济活动,提升整个网络的价值。

与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不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的治理,其参与者来自全球,而怎样从全球的参与者参与决策和协调的过程中抽象出一套合理治理过程,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比特币诞生开始,所有的区块链都在摸索自己的治理模式,可分为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两种模式,以及两者的混合。链下模式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模式,比如开发者在 bitcointalk 上讨论,比如在以太坊 GitHub 上提交 EIP,社区非常熟悉这种模式。但是区块链的特性在于所有的这些功能都可以搬到链上。于是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似乎都形成了可行的模式,且相互都有很多支持者、怀疑者和反对者。链上模式,是部分区块链自发的模式,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下面我们就简要回顾一下历史上一些著名公链的治理模式以及特点,以归纳出一个治理发展脉络,来看一下区块链治理在链上治理和链下治理之间的踟蹰如何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区块链治理发展概述

比特币

作为第一个公链,比特币的治理模型相对简单,主要是链下治理推进,由核心开发者 Bitcoin core 进行协议的升级。从历史经验来看,比特币的链下治理是比较分裂的,核心开发者和矿工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也是 PoW 型币的缺点:矿工相当于资本家,但缺乏治理权,一旦矿工和开发者利益不一致,协调过程会非常复杂。记账权相对中心化,治理权也中心化,但两个中心并不一致,这就是比特币治理的现实。也在于两个中心关注点不一样,矿工关注经济利益,核心开发者则关注代码、技术和治权,但二者都依赖比特币系统的繁荣。

比特币的治理结构是上一个时代的产物,设计者也没有预料到比特币的生态会发展成如此规模。况且比特币的经济功能也开始偏离设计者的初衷,只做渐进式的优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问题也不大,因为大部分参与者并不去关心如何治理,反而对分裂对币价的影响更为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的链下治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非常顺畅的,几个重要的 BIP 也是通过链下完成,如分层确定性钱包协议。

以太坊

以太坊的治理主要是围绕 EIP(以太坊改进计划)进行,如何提出,如何讨论,如何实现,以及合理包含核心开发者的意见。由于 Vitalik 和 Ethereum Foundation 的存在,链下治理相对集中,即便因为 DAO 事件的存在,以太坊社区在分叉以后仍然具有向心性。

Vitalik 和 Vlad 是反对链上治理的,Vlad 认为链上治理剥夺了全节点是否参与分叉节点的自由。Vitalik 的意见则是链上治理会最终变成持币大户控制的局面。但是持币大户其实更在意币价,反而是开发者在意治权。阿剑曾提出,开发者通过链下治理获得了声誉和影响力,这种收益(benefit)的流动性非常低,因此开发者更在意让系统繁荣,而不是短期投机者更在意经济利益。这种声誉和影响力则通过 EIP 的实现不断地扩充。

目前所谓的链上治理,也只是尽可能地把链下的部分功能搬到链上,链下的个人影响力其实是无法消除的,比如再如何链上治理,该区块链发起人的声音几乎不可能被忽视。投票者的任何信息都来源于链下以及核心开发管理团队,是一个中心-外围的扩散过程。

Dash-第一个链上治理PoW链

Dash 是最早的主打隐私保护特色的公链系统,其基本特征和比特币很相似,但有两点不同,一是增加了混币机制,可以匿名发送 Dash,另一个是增加了主节点 Masternode 设置,使得一个以 PoW(X11哈希算法)作为共识基础的网络,变成了双层网络,即一层以 PoW 为算力底层,而另一层以 Masternode 撑起治理决策层。

Dash 采用双层网络的原因在于,一是认为比特币的全节点非常重要,如帮助用户发送和同步信息,二是全节点的激励不够,导致全节点负担过大,从而会选择减少提供服务或变成轻节点,影响网络安全性。于是 Dash 的双层网络提出,Masternode 就类似比特币的全节点,但是会给予更多激励,45%的挖矿分配给主节点,45%分配给普通节点,10%分配给项目开发者支持基金。然后每个主节点可以对链上的治理提案进行一次投票,由于主节点全球分布,可以相对地去中心化。

效果如何呢?像 Robert Greenfield 提出的质疑:1)1000个 Dash 抵押成为主节点,需要约市价7.7万美元,一般个人难以承受;2)主节点的激励到位以后,运营者更在意收入的分配,以及币价,参与治理与否都并不影响收入,如果币价大幅上升,就更少关心;3)对于形成决议的提案,执行缺乏约束机制。4)大部分提案还是 Dash Core(即 Dash 的开发公司)提出,比较中心化。

的确,Dash 的做法是 PoW 链向链上治理迈出的一大步,但是机制设置还存在缺陷,特别是 Dash Core 的影响过大(当然这在各类区块链都存在),无论是表面的还是潜在的。所以 Dash 网络有局限性,其主网络节点数量最高也只达到5000多个,低于比特币的1万个左右,另外1000个 Dash 的抵押也限制了去中心治理的进程。节点数量并不能成为去中心化的标准,实际也可以看到,小节点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后期的区块链投票系统已经开始做了改变。

Tezos-第一个链上治理PoS链

Tezos 是 Arthur Breitman(AB)在2014年创立的区块链项目,旨在解决比特币系统中硬分叉、成本和中心化、治理包容性、智能合约缺失和 token 创造的问题。这些改进如同 AB 在立场书中所提到的,其他的所谓 altcoin 生态体系,多多少少也都有涉及。但是能区分 Tezos 和其他去中心化公链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在立场书中提出的“自修复”理念。

Tezos 对于硬分叉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对于区块链功能创新,其认为直接硬分叉将降低整个系统的价值。所以其提出的自修复理念,是一种不断地通过系统内的投票、反馈以达到更改系统共识、甚至治理规则的功能。AB 提出分叉链并不都会繁荣,必然有一条分叉链胜过另一条链,既然如此,不如将争端解决,即通过协调博弈促进 Tezos 的不断升级,以便在区块链整体技术成熟时,Tezos 可以更好地吸纳,而非分裂成多个阵营。自己探索自己的道路,这会极大地降低网络价值。

Tezos 的投票规则并不复杂,难点在于有一个极大的参与(投票)阈值,即80%。按照一套修复规则全流程三个月的时间长度,四个子“季度”分别进行提交-批准-达到 quorum 阈值(80%或者根据投票情况调整)-实现。然后将在第三“季度”进行测试。对于通过测试的提案,验证者(Tezos 称烘焙师 baker)将会对该提案进行投票,需要通过率和参与人数都超过80%两个强规定,若通过,就激活新协议;若不通过,则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共识调整参与规则。

根据 AB,Tezos 还能使治理规则更加智能化,如通过对“shell”的改进,帮助其理解代币、余额、公钥等概念,加入更多表达用户利益的语义。另一方面是引入预言机,和链上治理结合起来(已经在2020年4月实现)。

单独谈 Tezos 的链上治理不过是一套简单构成的描述,但深入展开是反映其“自治理”的理念以及链上功能实现的一整套逻辑,其链上治理是实现理念的必要步骤。由于本文只谈治理,其他方面就不过多展开。这里要提到的是,我们看到链上治理是理念态度的反应,是手段而非目标。

Cosmos

Cosmos Hub 的治理需要通过链上进行。参与者需要 stake 至少512个 Atom,并成为验证者节点。普通用户没有成为验证者节点的能力,大部分 Atom 持有者可以委托给验证者节点进行投票。

Cosmos Hub 的治理过程也非常简单明了,如 Chorus 所给出的示意图,一共分成四个步骤:1. 抵押阶段 deposit;2. 投票阶段 voting;3. 清点投票阶段 tallying;4. 实施阶段 implement or reject。需要注意:1. 只有质押过得代币才可以参与投票;2. 质押数量决定投票结果 ;3. 委托人可以自己投票覆盖验证人的投票。

和 Tezos 相比,一个提案获得接受的门槛似乎并不高:1. 40%的 token 参与;2. 50%投票支持;3. 低于33.4%的票行使否决权。行使否决权门槛提升了委托人的权利,即更少的 token 数量可以表达更大的否决权。尤其是委托人可以覆盖掉那些不同意自己意见验证者的投票,增加了直接参与感和话语权。

对于验证者节点代表用户参与治理的情况,社区也有过更深一步的思考。Figment 的研究员 Gavin Birch 曾提出,验证者节点如果降低费率,或者以声望以吸引更多用户,很容易因为经济利益吸引大量大用户转移,利用了客户更关心代币的经济利益而放弃治理权利的特点。Cosmos 的研究员 Sunny Aggarwal 也同意,要将治理权分散给所有人,而不是只有验证者的做法,是非常可行的。验证者的节点更多保证安全,社区治理交给全社区,激励代币持有者进行投票,或许是更好的模式。但这仍只停留在讨论阶段。

Polkadot链上治理的探索

Polkadot的链上治理理念

Polkadot 的治理,我们认为是和整体设计理念结合的。如前面所提到,在早期的区块链系统如比特币或者以太坊中,社区普遍还是通过链下治理的形式去形成决议,这种模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因为彼时的区块链的重心在于去中心化、点对点、智能合约系统功能的实现,以及更好的底层改进,所以通过多数开发者的决议,去快速实现某些功能是最重要的。

但是去中心化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理念的表达,所以忽略治理的事件(影响)开始慢慢浮出水面,像2016年以太坊的 DAO 分叉,以及源自2016年“香港共识”的比特币分叉等。并不是说分叉不好,分叉本身就是一种治理自由的表现,但是分叉以后,社区、矿工、用户被分裂了,而且更中心化的力量被引入(如中心化交易所开始对经济价值开始施加影响力),拉低了整个网络的价值。

进入 PoS 时代,分叉会被当做一种恶意攻击,也就是无利害攻击(nothing at stake)。而且在非攻击的情况下,即便少数选择退群(进行分叉),在另一条分叉链上还是没有相应的表达权利(分叉的币还是少数)。所以这种无谓的损耗是非常有破坏性的。

因而波卡早期的设计理念,实际上包括了无分叉理念(never fork again),如波卡核心开发者 Jack Fransham 就提到:No upgrades, only forks. This has been the paradigm for as long as there have been blockchains.

区块链进化到现在,可以考虑从底层设计一个链上治理的机制了(之前的底层不成熟),这就是 Polkadot 要做的,在 Web3.0 时代用 Web3.0 的形式来实现治理(当然有点理想化,链下活动是始终存在的,协调也是一种治理),相当于实现 Vitalik 提到的决策的链上化。

关于链上治理的优点,Polkadot 的 Phil Lucsok 曾明确提出大概有几点:1. 透明、治理过程公开; 2. 整个过程可以追溯,找到责任人; 3. 强绑定,治理决定和执行之间不会有摩擦成本,不会出现根本不执行的情况。

Polkadot的链上治理内容

Polkadot 的链上治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议案与公民大会;2. 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3. 平行链卡槽的分配;4. 国库管理。

日常提案由理事会提出,理事会成员的选举过程和验证人(Validator)的选举过程一样,遵循顺序弗拉格曼(Phragmen)方法,详情可见 NPoS 选举办法,一共有13个席位(后期逐步扩大到23个席位),任期为2*理事会成员数量*周,后固定在1年。治理过程依赖代币 DOT,DOT 的主要作用:1)提交议案;2)为议案背书或者提前决议某议案;3)对所有活动议案投票;4)成为理事会的选举成员;5)对成员进行选举。

所有的议案都要经过全民大会(referendum)公投,议案类型如下:

大众公开议案(由大众提出)

理事会经过大多数成员或者所有成员提出的议案

前次生效公投中的部分议案

由技术委员会提交,并由理事会通过的紧急议案

理事会类似代议制的下院,负责日常议案的提出,为了避免议员垄断理事会,大众也可以直接进行公开提案,需要大众质押代币。当然这也不能完全避免议员垄断理事会,所以成员的任期是有时间限制的,这继承了 proportional justified representation 的优点。同样地,成员的选举仍可以施加线下影响力。理事会提出的议案需要全民投票(referenda),这也是一个可以避免理事会操纵的方法。

重要设计制度1:Turnout biasing - 增加投票率,主动和被动投票者的平衡

Polkadot 设计了一种重要的 Turnout biasing 机制,用以平衡在不同类型投票中的提案者、投票者和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大众公开议案

适用正向偏向投票机制(positive turnout bias)。参与率低时,倾向于反对投票;参与率高时,倾向于通过投票。

反对/sqrt(参与数)

多数理事会投票

对参与率不做 bias 判定(neutral turnout bias),按照正常的简单比例投票进行。

反对

全员理事会投票

适用负向偏向投票机制(negative turnout bias)。即由全部理事会成员支持的投票,和正向相反,参与率低的时候,倾向于通过投票,参与率高的时候,倾向于反对投票。

反对/sqrt(全体数)

下图描述了 Turnout biasing 机制的作用过程:

该制度的分析:

对于一个大众投票,Polkadot 倾向于维持现状,比如一些无关紧要的、甚至比较恶意的改变,需要更多的参与率才可以进行改变,有利于维持系统稳定性,并调动更多投票结果,比如一些比较容易引起大众争议的议案。

对于只有大部分理事会成员同意、但并非全部统一的情况,代表理事会内部有歧义,这样使用简单大多数投票就可以了,不会涉及财阀贿赂。

对于一个理事会全部同意通过的议案,需要更多的大众投票去否定,也就是说大众可以否定理事会的决议,但需要非常高的参与率。

当参与率都达到100%时,则三种都变成简单多数原则(simple majority principle)。

重要设计制度2:锁仓制度 - 体现大众参与信念

另外还有一个促进参与度的设计,就是所谓的最高票数会加入投票参数作为一个乘数,投票参数就是投票者锁定 DOT 时间的一个简单映射:Max votes = tokens * vote_multiplier

为了让投票者对于自己的意愿和提案有更多的承诺, 这不失为提升参与程度的一个方法,投票者付出了真实的经济利益(流动性)去促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实现。

重要设计制度3:技术委员会 - 紧急措施

技术委员会的设定来自 Kusama 网络的三院制模式(tricameral model),三院制的三个 Chamber 分别是 Referendum chamber、Council 和 Technical Committee。在最初版的 Polkadot 的治理架构中,该架构并不存在。

技术委员会由之前在 Polkadot 或者 Kusama 参与过协议实现或讨论(Polkadot/Kusama runtime 或 Polkadot Host)的队伍组成,由理事会简单大多数原则选出。如 Joe Petrowski 所述,技术委员会是防止系统出现问题最后防线。其对各种安全问题将做出防控和提交紧急全民决议。全民决议需要3/4理事会成员同意和2/3技术委员会成员同意方可提交,之后的全民投票机制和普通流程一样。由于技术委员会的选举可能不那么民主,所以在涉及政治敏感性或战略重要性的紧急情况,其决议可能不会生效。

Polkadot 的治理机制小结:

Polkadot 的治理机制并不复杂,只是众多 Polkadot 精妙设计的一小部分,但是反映了 Polkadot 的设计初衷,即以 Web3.0 的模式实现 Web3.0 的治理。实际运行起来,也需要各方真实的支持并遵守链上的行为准则。当然在目前 Web3.0 和 Parity 的强大领导下,Polkadot 的治理机制也很难看出问题,预计考验会出现在“真正”的去中心化之后,但彼时的治理结构也会更加不同。

未来治理的发展

从目前公链治理的发展来看,对于 onchain 和 offchain 没有一致结论,而且两边都有公链支持。在实际行动上,我们看到新一代的公链基本就是三个态度:1. 链上治理为主;2 .反对链上治理(如以太坊2.0);3. 采用链下治理,但是对链上治理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分布比较均匀。几乎所有的意见都没有完全放弃另一方的意思,链上和链下治理的问题是天然存在的,每一个链只能选择链上或者链下,但普通参与者可以选适合自己的去参与,无论治理模型多么的精妙,最终的选择权仍然在大众和市场。

比如 Near 就认为:“一些公链依赖链上治理,协议中的一些决策由链上投票决定。虽然过程很透明,但需要仔细对待每一件决议,而且也面临一些常识错误所牵动的攻击可能。”

Solana 也持类似的观点:“我们对链上治理比较谨慎,自动改变会成为一种安全攻击向量。” 但对于链上治理,他也觉得需要探索,“链上治理最终会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特性,我们一开始会从比较小的事件起步,比如交易费的决策。但最终目标非常清晰,即治理模式不可以影响性能。”

也有比较中性的,像 Nervos:“…研究了大量关于治理方案,但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 Nervos Network 的治理方案会持续迭代。在早期,Nervos 基金会将会担任项目的治理主体。随着时间发展和 Nervos 社区的壮大,我们希望社区成为治理的主体。”

链上治理被攻击的特点常遭诟病,特别是普遍提到会产生一些脱离实际需求的改进例子。而链下治理则主要在于透明性和决策是否是正直的,但是如我们之前提到,实际上也没有完全的链上治理, 大部分的线下影响力仍然持续,Polkadot 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如何让协议更加有效和健壮。

除安全问题外,链上治理还有一个财阀政治(plutocracy)问题,即 token 数量决定了决策过程的走向。支持的人认为因为持有多数 token 的人会更加关心网络的发展,所以赋予他们更多决策权是正常的。反对者认为这会造成财阀政治,即由大户说了算,因而链下治理更优越。

社区曾有意见认为分叉是一项链下治理赋予的重要权利。但其实硬分叉和退出网络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大部分议题,总有一部分人反对,一部分人支持,小部分议题,可能会造成分裂,无论是链上还是链下。所以把分叉作为一种优越的手段,或许没有考虑到,所谓“无分叉”的链上治理也可以:退出所有 token, 源代码复制一遍另起炉灶,全节点照样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个新的“分叉链”。

不可否认,区块链还处于早期,还在升级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紧急问题,需要各种链下的决议。但相对成熟后,链上治理的占比应该会提高。比如2016年 DAO 问题经常被各种文章引用指摘链上的不足,和最终靠链下来解决,但技术社区也在改进,所以不能说 DAO 那样的问题不会出现,但是可能性在减少。

区块链治理的有效性关乎五点:透明、正直、有效、协作、安全。在这五个品质中,链上显然是透明的,链下是有效的,而对于正直、协作和安全则不那么明显。链上和链下不存在一方绝对能胜过另一方的情况,优劣点是天生的,取决于分布式系统自己的选择倾向。

链上和链下不是绝对的好与不好的问题,是适用边界的问题。Darcy W. E. Allen 和 Chris Berg 提出链上治理只可能是整个治理协议的一部分,可以链上化的是控制权,但是由于区块链的多边市场、技术生态和企业需求,这些隐性的合约只有在线下进行。同样,链下治理也是整个治理协议的一部分。

一些法律学者也在思考链上和链下的问题,如 Wessel Reijers 等人在 Now the Code Runs Itself 中提出,虽然链上治理是有脆弱性的,但是可以通过宪政专治(constitutional dictatorship)来赋予特定集团有限特权,解决紧急情况下的问题,也类似 Polkadot 的理事会和技术委员的角色。

设想一下,若干年后,早期创始团队退出舞台,届时又需要一个怎样的治理模式来规管这类分布式组织呢?不可否认,如同现实世界中一样,世代的更迭会有一代又一代的领袖出现,也会有各种充满着个人意志的代码被烙印在区块链系统上,无论是外源的还是内源的。那么终归需要有一套相对清晰的制度来限制并流程化这种影响力,这应该是链上治理的终极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区块链系统不应该放弃对链上治理的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文物?殷墟对中国考古有哪些重要意义?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殷墟的发现,又将中国可被证实的历史往后推了几百年,同时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上下有5000年历史,但在这之前,能被出土文物证实的历史可能只有2000-2700年左右,正是有了殷墟里的甲骨文才把后面这段历史又延续到了商朝。而且在商朝晚期又出土了很多青铜器,证明当时就已经有非常灿烂的青铜器文明了。所以说,殷墟的发现对整个中国考古界的帮助都是巨大的,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强有力的证明。

殷墟,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

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

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

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

亚址方尊

1917年,王国维从甲骨文中考释出商代的“先公先王”,证明司马迁《殷本纪》的商王世次并非虚构,然而3000年前的商王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揭露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刻辞卜甲)

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

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1YH127甲骨窖穴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20世纪20年代初,“古史辨”思潮彻底动摇了传统史观。旧的历史观被打破之后,中国上古史该怎样重建?

西方学者在中国的探险和科考活动,将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介绍到中国。1921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发掘和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默默地为考古学在中国落地做着准备。

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

妇好墓

殷墟发掘不同于前:

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

其次,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

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施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

陶罍

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

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

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复殷礼”。

石臼

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

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

有了这些概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

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

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玉璜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

韩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

玉鹿

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

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从大邑商到世界文化遗产,90年的殷墟考古使我们对商文明的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这个消逝的王朝,我们也许还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更贴近它的真实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工信部区块专业委员会成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次会议邀请了许多企业的高管,还包括了一些高层人士,所以充分展现了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成立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成立这样的一个委员会呢?工信部区块链专业的委员会成立对于各领域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这是否说明了区块链技术会在未来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呢?

1、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

区块链技术不断的被大家所熟知,主要就是因为数字货币的发行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数字货币的运行已经充分的将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展现了出来,但是通过我们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了解,可以发现在一些其他的领域都是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所以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能够将区块链技术更多的融入到一些其他的领域当中,充分的去进行区块链技术的发掘。而且如果是一些机构或者是企业自己去进行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的话,其实能够研究的面是比较窄的。但是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将更多的群体聚集在一起去进行相应的交流,这样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2、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阻力

既然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的系统的应用,那么在研究和运用的时候往往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与原始的网络环境是不同的,如果想要将这种新的网络模式融入到一些领域当中,必须要去进行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然而工信部的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能够不断的去解决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真正的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到各个不同的环境当中,而且不断的去进行更改,也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风险。

通过以上我们对于区块链的了解,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的模式,所以也想要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使用,这种模式的话是存在很多的阻力的,必须要真正的融入进去,才能够将不同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工信部区块链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一个大型的交流的平台,这样将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聚集在一起,也能够使更多领域的发展可以更加顺利。相较于一些具有利益关系的企业,这种公开性的平台,对于区块链的发展是具有更好的推动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纯银手链的意义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女生开始佩戴银手链,有些人觉得戴一条手链太单调了。就会选择一只手上戴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手链。那么佩戴银手链有没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种说法是单身女孩戴一条手链表示纯情,也表示对一见钟情的渴望,已经处在恋爱中的幸福小女人戴一条手链表示他一心一意,愿意和他度过一生一世的快乐时光。

一般戴两条手链的男孩女孩表示正处在热恋中,享受两情相悦的甜蜜爱情的滋润,单身女孩戴两条手链也表示此时心情是非常愉快的,生活是非常惬意的,非常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身边有死党的友谊和亲人的关心,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也透露了知足常乐的个性。

当然这些都是一些说法而已,佩戴手链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心意,想戴就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以上内容为纯银手链的意义的相关知识介绍,更多银饰知识请关注团贷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分类垃圾桶意义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市区各大社区内也都有了自己的分类垃圾桶,不同类别的垃圾投入不同的垃圾桶中,那么分类垃圾桶意义是什么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0.6亿吨,其中乡镇企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O亿吨,占总产生量的37.7%,危险废物产生量1077万吨,约占1.0%。199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69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占1.3%。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计堆存量已达65亿吨,占地51680公顷,其中危险废物约占5%。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4亿吨,全国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几年来,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固体废弃物污染来源: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

使用环保分类垃圾桶的真正意义

1,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汞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塑料袋是不易分解的,也会对土壤造成危害导致农作物的减产,而且通常也会被一些小动物误食,而导致小动物的死亡。

2,可以变废为宝:喝过的易拉罐瓶子我们可以做笔筒,花筒等,既环保,又节约资源。而且一吨的易拉罐熔化后还可以结成一吨的铝块,这样我们就可以少开采一定量的铝矿了,所以做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3,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给公民全面普及环保与垃圾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对环卫行业的认知。这样的了解之后我们做好垃圾分类处理还可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让社会充满更多的爱和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际幸福日是哪一天及节日的意义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终生目标,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国际幸福日是哪一天及节日意义是什么?下面让小编来告诉你。

国际幸福日的意义

联大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并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决议说,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具有现实意义,在公共政策目标中对此予以承认具有重要意义。

决议指出,需要采取更包容、公平和平衡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消除贫穷,增进全体人民的幸福和福祉。

决议还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各组织、国际和区域组织以及包括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内的民间社会以适当方式为"国际幸福日"举办活动,包括举办教育和公共宣传活动。

国际幸福日是哪一天

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

国际幸福日的倡议

全世界各民族的朋友们:"国际幸福日"的确立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因为她明晰了"幸福"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数万年的人类进化史、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宗教与信仰,无论是东方的"平安和谐幸福",还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博爱"都是并行的幸福路,目标都是为了"世界共同幸福"。人类文明将在"世界共同幸福"这个人类的普世价值观里融合,社会矛盾将在将在"世界共同幸福"这个人类的普世价值观里化解。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濒危生物相继灭绝,拯救地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然而,利益纷争,弱肉强食,战火和硝烟从未在这里平息过。在这个发展与博弈并存的时代,"平安、和谐、幸福"应该是人类共有的追求:保护环境,维护和平,造福人类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倡议: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杜绝战争,美化地球,创造人类共同"平安和谐幸福"的生活,实现"世界共同幸福"这一全人类最伟大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它的历史意义有: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