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潇湘书院出名作者【热门20篇】

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成为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5446

文章

813

篇1:荷花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荷花课文表达的感情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课文荷花表达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以及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文通过对荷花各种姿态的描绘,赞美荷花的婀娜多姿与生机活力,抒发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荷花》的主要内容

《荷花》一文记叙了作者到公园观察荷花一事,作者看到满池荷花是的景象,从观赏荷花而渐渐入迷,从刚才的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为整个荷花池中众多荷花的一员,变身为荷花的作者也乐在其中了。在陶醉中,作者“过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的原文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上真有九阴真经吗?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真有其人吗?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九阴真经》作为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系列当中的武林绝学,一直都被武林各界人士所追寻,而这本武林绝学的作者,一开始被设定为达摩祖师,后来则改成了北宋宋徽宗时期的黄裳,说是黄裳在刻录《万寿道藏》的时候领悟出来的,写成一本书流传于世。那么,这本《九阴真经》是真实存在的吗?它的作者黄裳,又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小说里面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虚构出来的,所以并不具备什么历史价值,但其实并非如此。《九阴真经》的确是作者虚构的,但是它的作者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我们先来看看《九阴真经》,作为一本武功秘籍,它出现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部小说当中,这三部小说一直都是金庸的代表作,也是经历过很多次的翻拍。

在小说中,先后接触过《九阴真经》的人有作者黄裳、王重阳、周伯通、黄药师、陈玄风、梅超风、郭靖、一灯大师、洪七公、黄蓉、欧阳锋、杨过、小龙女、周芷若、黄衫女子、张无忌等等,但是在这么多高当中,除了原作者黄裳,就只有郭靖、周伯通和黄衫女是修炼了全部的真经,其他人有的只是修炼了一部分,有的是修炼错的,还有是藏书人。

而它的作者,在金庸的设定中,是一个朝廷的文官,原本与武功秘籍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但是在宋徽宗年间,皇帝搜寻天下的道家书,雕版印行,被称为《万寿道藏》,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当时的黄裳,38岁才考取状元,是一个实打实的文官,他被派去刻书,而且这个时候他已经67岁了。皇帝任命的人物,黄裳不敢不小心,生怕错了字被治罪,于是刻书的时候非常的细心,逐字逐句,绝不肯出一个差错。

而正是这样的细心,最终竟然让黄裳对天下道学无比精通,从而悟出了武学中高深的道理,可以说黄裳是无师自通,只是从这些书中,内功外功兼修,竟然成了一位武林高手,而且后来还在于波斯明教传入中土的时候,对抗明教,杀死了不少明教高手,遭到报复,自己家里人都被杀光了。黄裳躲了起来,当时那些人的诏书招数他已经记下来了,于是苦苦思索对抗的办法。

终于等他寻找到与他们对决的招数的时候,黄裳再一次去寻找他们,谁知道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连原本与他交手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都已经成了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太婆了。黄裳积攒了几十年的深仇大恨,突然之间烟消云散,他将自己悟出来的这些招数悉数记录下来,写成了《九阴真经》藏起来,几十年之后才终于又重见天日。

而历史上的黄裳,的确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也有一些作品流传于世,但是至于他刻书习得武功的事情,就纯属是虚构的了,而且关于黄裳的资料并不多,南宋时期也有一个黄裳,是一个制图学家,两人相差了近一百岁,或许金庸是将这两个同名同姓的人融合在一起了也说不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时四园杂兴其二十五的意思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25的中心思想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意思是:在梅子金黄、杏子成熟的时候,麦穗扬着雪一样的白花,油菜花快要落尽了。白日漫长,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 〔宋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一首田园诗歌,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的乡村田园景色。全诗不仅刻画了夏季南方农村的景物,也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全诗最后一句“惟有蜻蜓蛱蝶飞”以动衬静,从侧面衬托出农村午后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作者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范成大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其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蝉》一诗咏物言志,借蝉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高洁清远的志趣。全诗描绘了蝉在形体、习性和声音上的特点,表现出蝉栖高饮露、鸣声高远等特点,将蝉人格化为高标逸韵的高洁之士,实际是诗人在以“蝉”自况。

《蝉》

虞世南 〔唐代〕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样在晋江发表作品成为作者?

全文共 163 字

+ 加入清单

怎样在晋江发表作品成为作者?下面就这个话题跟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吧。

操作方法

1

首先登录到晋江文学的官方网站如下图

2

然后你要做的就是注册你的账号,如下图。注册完毕之后登录到里面去。

3

之后首页的读书界面找到我要成为作者这一个对话框,然后点击进入,如下图。

4

进入之后根据提示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之后然后在读书里面就可以找到我要发文了,那么你就成为作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作者作品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学府儒学里书院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儒学里,又名“孔庙”,“学宫”,位于现乐平市委大院。唐朝在此地(古名长乐坊)建先庙,北宋熙宁五年正月知县范锷在庙上始建学宫,历朝因战乱多次被焚毁,亦多次修复。

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王德明,重修大成殿。同期九年,又造戟门,名宦祠、乡祠、灵星门。同期十年,知县索景藻建启圣祠。康熙十年(1671),知县王道隆建造明伦堂,两侧房屋以及学舍走廊,四周墙垣,并修建大成殿,启圣祠,名宦乡圣祠。二十三年(1684),将颁发的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大成殿。二十五年,将颁发御制《至圣先师赞》、《四配先圣赞》依原文刻在石上,悬挂在大成殿。雍正元年(1723),诏封孔子五世王爵,改启贡祠为崇圣羽,同期四年,将颁发御告《生民末有》匾额悬挂大成殿,又将《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刻在儒学里石壁上。

儒学里,历尽历史沧桑,几兴几修几废,至清代乾隆元年(1736),由大成殿、崇圣祠、文昌阁、尊经阁、魁星阁、乡圣祠、名宦祠、戟门、灵星门、启圣祠等形成儒学里建筑组体,声名赫赫,-空前,后历代颁发的御书、碑文均悬挂,铭刻儒学里内。此为盛期,至道光年间,逐年衰败,再也没有修建。1921年,此地曾设文昌门小学。1928年拆大成殿建新屋,创办乐平县初级中学。建国初在此办县委训练班。1957年后旧建逐步拆除,改建为0乐平县委员会。现存有原“大成殿”前宫殿式盘龙墀台及石阶级、四周雕花石栏和一对石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罗峰书院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罗峰书院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前身是敷文书院.清道光初年县城贡生唐士柬捐银建修,院址下学(时县署左,今老干局宿舍楼),木瓦房一栋五间。书院建成,随即推举山长(书院掌教人),开科讲课授生。县儒学学官教谕、训导每月亦到院讲课。道光十六年(公元1835年),江苏嘉定举人冯子龄(绍彭)任知县,捐钱五百千文(每一千文为一吊),迁敷文书院于城东门之右山麓(今县中心幼儿园),并购置学田.收取租谷给养师生,名“课读”费,包括教师薪金,学生的生活补贴、纸笔、灯油、炭火费等。凡在读生员(秀才)、童生均可享受。同时制订“励学规章”,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学上进。书院授课以生员自学研读为主,学官、山长定时开讲,月课、岁考一式遵朝廷制度。

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广西象州人郑汉任知县,题楹联一副于书院礼堂,联曰:

池临香墨,山对菠萝,尽东抹西涂,肯学南能皆北秀;

地划三图,岩题万卷,采春华秋实,闲分夏课笑冬烘。

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钦加同知署务川县事遵义知县上杭罗庆春将敷文书院扩修,鼎建奎星阁,改名为罗峰书院。其礼堂、讲堂、会客室、过厅、宿舍、校门、厕室、活动场所及围墙皆一一构建,配套整齐。

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知县陈葆恩奉令改罗峰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又改高等小学堂为高、初两等小学堂。

民国建立以后,1941年书院内设立务川初级中学,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务川中学迁芭蕉湾新校为止。之后,复办务川实验学校于院内。

现在,罗峰书院虽然废置,但屋宇之主体部分仍保留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鹗书院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金鹗书院位于湖南岳阳。书院所处金鹗山面洞庭湖而襟带邕湖及近郭诸山,湖光山色互相掩映,为“灵秀之区”。清道光间邑人吴敏树谋建书院于此,未果。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载:清金鹗书院仿照白鹿洞书院规模建造,光绪十年(1884)知县刘邦华捐资倡建,光绪十一年(1885)竣工。《巴陵县志》载:“院仿鹿洞规模,筑石层累而上,山额旧有‘文昌亭’,茸而新之,与院之藏书楼相望。楼下为讲堂,两廊舍各二十有六,循右廊上,涉为院长居室;左有小阜,环以桃李,平地数亩,筑小圃,艺湘兰。自辅沿石级数十武,历讲堂,抵书院,前有石栏,上有牌坊,额曰‘金鄂书院’。院外,左建楼曰‘稻香’,右建轩曰‘知味’。山下泉月清澈,浚之可供汲饮。山背有穴,名桃花洞,洞阔可容坐憨,并种桃以实之,面俯君山,螺环十二,两旁襟带邕湖及近郭诸峰,吐纳苍翠,灵秀之区于斯为盛。”绿净迥环,流水击石,生机盎然,亭阁映霞,层次分明,纵横林立,凭栏远望,佳景如画,后成为江南著名书院,亦是有口皆碑。到民国初年,由于南北军阀混战,兵祸连绵,金鹗山成为军阀争战之地,金鹗书院变成了兵营。再之兵匪交掠,书院学生逃散,山上荆榛茂密,虎狼昼行,人迹稀疏。到民国七年(1918)以后,书院所有房屋全被战火焚毁。

20世纪90年代,香港孔教院院长汤恩佳捐资100万元港币在原址上重建书院。金鹗书院在金鹗山翠绿的怀抱中,依山坡梯级而建,门前匾额用金色大字书“金鹗山庄孔子书院”,金鹗书院大门依然禁闭,门联“循礼明道;养士尊师”系邹先成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华商书院是干嘛的?主要做什么的?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华商书院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只为董事长、总经理开放的全国游学的国学研修书院。书院成立于2006年9月,由聚成资讯集团与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创办,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作办学。书院以“尊德问学,修己安人”为院训,以“育商海领袖,铸中华商魂”为宗旨,聚集商界杰出领袖品读国学经典,探讨治国之道,同时兼修现代营销和企业治理体系。

华商书院的学制一年半,主要课程是:

1、七大国学:《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菜根谈》、《人物志》、《论语》、《禅宗智慧》另加《货殖列传》;

2、研究七大领袖级人物诸葛亮、汉武大帝、唐太宗、康熙大帝、曾国藩、毛泽东、胡雪岩;3、还有企业家必备四大系统(识人驭人理论系统和实操技术、价值连城的现代营销、企业实战管理8大步骤和24个管理工具、企业家强大心灵力量锻造。

以上三点是华商学院课程中的重要部分,说白了就是企业家和高管学习经商并且管理公司的学习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岳麓书院本科是几本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岳麓书院本科是一本,岳麓书院属于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拥有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共有86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此深造。

1986年湖南大学宣布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5年湖南大学正式恢复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

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千年学脉再次延绵,千年学府再添光辉。

岳麓书院宋明理学、中国书院史、湖湘文化史、中国礼制史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并致力于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中国书院研究基地、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鼓山书院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鼓山书院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年代为清。

鼓山书院,位于新昌县七星街道鼓山东南坡,北倚鼓山,西峙磕山,系明、清时期的书院,坐落于新昌县城西隅的鼓山西南坡,是新昌乃至绍兴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书院建筑,是江南形制布局较为规整的书院,原占地面积有5328平方米。

今存书院东侧部分建筑,约有1200平方米左右,院门以内,总体布局为纵轴线上三进,横轴线上三进。纵轴线上由南向北有前厅、讲堂、藏书楼,逐进递升;两侧为学舍。前厅一层三间,明间作通道;讲堂、藏书楼、学舍均为两层楼房。院落曲房别院,纵横有序;以天井相隔,用作采光排水;房舍间以廊互连,结构紧凑联系方便。东侧书房建筑部分,虽经1995年落架大修,仍保持了旧制原貌。

书院西侧部分建筑,建国后直至“文革”时尚存,然而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已成危房,被水泥厂作职工宿舍时拆毁一部分,后石城中学在此又建起了极不协调的钢筋水泥教学大楼。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街道: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七星街道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在2006年9月份乡镇区划调整中由原城关镇的西郊、西岭两片和凤山、七星两个居委会合并而成,地处新昌版图西北角,东临南明街道,南濒城南乡,西靠梅渚镇,北联嵊州市,区域面积52.5平方公里。新昌江横贯境内,104国道、上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内设5个办公室,机关干部75名(其中行政编制47名,事业编制2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观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观潮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观潮》通过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可以从作者的赞美之情中体现出作者宽广的胸襟。

《观潮》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梅州东山书院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梅州东山书院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书院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城东山状元桥畔,是广东名校——东山中学的前身。梅州东山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当时嘉应(今梅州)知州王者辅任内所建,距今已有二百六十余年历史。建筑占地16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55.5平方米。书院由主体建筑大门楼,前堂、中堂、后进共三重,两横栋屋组成。

东山书院是梅州古老的书院之一,由王者辅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创建,已漫越了二百六十多个春秋。东山书院为“三进二横”的建筑结构,其前吸周溪水之清新,后袭东山岌之灵秀,邻傍状元桥之重彩。乾隆年间,梅城境内共建有九间书院,城中有四,即培风书院、东山书院、崇实书院和周溪书院。如今梅城仅存东山书院。从古老的书院到现在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是梅州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东山书院脉承着嘉应州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厚实的门墙青瓦传承着灵动的历史,录载着梅州人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爱国诗人、外交家、教育家黄遵宪先生,在书院创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培养了众多爱国兴邦之士。爱国名士丘逢甲先生亦曾讲学于东山书院,在东山书院撰写了嵌“东山”长联,楹联含蓄地道出东山书院虽僻处山城,亦足承载客家人不凡之志。

梅州自古崇文重教,送子上学蔚然成风,其中梅县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而最具代表的地方当属坐落于梅州城区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东山书院是清代梅州最高学府,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它也是如今享誉海内外的重点学校——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前身,东山中学培育了一大批有功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1913年,“既是精英桃李,又为创校勋贤”的叶剑英元帅,率一批有志青年,参与创立了东山中学,由此揭开了古旧书院新的华彩乐章。一批批国家栋材从古书院中走出,其中有为冲决历史桎梏、挽救国家危亡、振兴民族命运壮烈牺牲的东山英烈;有运筹帷幄,为民族独立、中华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叶剑英元帅;有骁勇善战的原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肖向荣将军;有原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叶选平、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及曾毅院士、曾宪梓博士等众多英才。代代青年才俊从书院中走出,成为遍布海内外的东山校友,他们在各条战线上的频频捷报,更生动、更深刻地延续着书院的辉煌。

2004年书院作为梅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梅州”的八大工程之一得以重修,于2005年10月15日完成。修复后的东山书院,随着人文内涵的不断充实,已成为文化梅州建设的新景观,百年书院正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在历经百年孕育无数英才后,如今已回归宁静,成为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儿女。2008年,东山书院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随着人文内涵的不断充实,东山书院将逐步与其附近的状元桥、黄遵宪公园等景点连成一体,真正形成一个彰显“文化梅州”旗帜的人文历史大观园。

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说新语作者及资料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1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2

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十卷、《典叙》、《世说》十卷、《集林》二百卷、《幽明录》二十卷、《宣验记》十三卷、《小说》十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八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3

《世说新语》虽撰于南朝刘宋之时,然唐前传本今皆无存。据宋汪藻《世说叙录》可知,其时有陈扶本、激东卿本等版本。又据刘孝标注文中“一本”、“一作”、“诸本”、“众本”等语,可见《世说》在唐前已广为流传。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系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影印之。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罗振玉影印本后有罗氏书神田醇跋、杨守敬跋及罗振玉跋。

4

刘孝标对《世说新语》加注。刘孝标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随例被迫迁到平城,在那里出家,后又还俗。齐永明四年(486)还江南,曾参加翻译佛经。该书的注是刘孝标回江南以后所作。他采用裴松之注《三国志》的办法,进行补缺和纠谬的工作。孝标征引繁富,引用的书籍达四百余种。后人注释该书的,有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龚斌《世说新语校释》、杨勇《世说新语校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微信读书怎么申请作者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随着软件阅读的发展,微信也推出了阅读。有些朋友不知道如何成为微信阅读的创作者。让我们来谈谈成为创作者的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微信官方账号聊天界面,点击点击我,弹出投稿合作,打开投稿合作菜单,获取合作推送文章,打开会议介绍相关投稿注意事项和投稿人zd类型,一般以邮箱地址为主。你现在可以投资你的作品了。也许下次你可以在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你的作品。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个微信官方账号。当然还有很多,比如青年地理杂志、一纸荒原、杂乱无章、花边阅读等。你可以找到合适的微信官方账号投稿。

以上是成为微信阅读创作者的过程,希望能帮助那些不会加入微信阅读创作者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夜书所见的书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夜书所见》的“书”是动词,意思是:书写、写下。这个题目的意思是:在夜晚书写下自己的所见之景。《夜书所见》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借诗人在秋夜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乡愁与羁旅之愁。

《夜书所见》的全诗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的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的写作背景

《夜书所见》写于诗人客居异乡的时候,是诗人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诗人在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技巧:写作者必须知道的五大禁忌

全文共 3055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作者都渴望自己的书被出版,但是出版前反复修改的日子仿佛永远没有头。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只有了解这五大投稿禁忌,你才是真正掌握了出版秘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请读者是否能理解坏蛋的动机?

新手作家们写的恶棍往往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不本身就是个罪恶之源,要不就是一个施虐狂、一个暴怒的杀人机器。在我审过的大部分惊悚类稿件中,恶棍的动机都是贪婪或者渴望权力,并且很多人都是脸上有疤、头发油腻、臭不可闻。关键是,读者根本就不明白这些坏蛋为什么需要,或者想要,或者愿意去干这些卑鄙的勾当。如果读者不理解坏蛋的动机,就不会被真正吓到,而这就摧毁了悬念。

再来想一想,一个英俊博学的恶棍却比谁都肮脏可恨,一个行为莫测的恶棍出现在一个谁都摸不着头脑的故事里面。这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你应该完全相信下面这句话: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都必须是立体的、可理解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物好到你恨不得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但你至少要保证读者能明白人物的来路底细。对于恶棍来说,读者要了解他为什么要作恶,有什么非这样做不可的理由。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在你的故事中为恶棍安排一个童年创伤的阴影、一段历史、一种困境、一个动机,以此解释他在故事中的所作所为。

写作者必须知道的五大投稿禁忌

多年以来,我对接触过的大概90%的作者都给出过这样的建议,那就是他们的故事还需要更多的张力和悬念。当我审稿或者带领一个审读小组工作的时候,有时作者所犯的错误是很容易指出的,不过有些时候,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到故事的某些地方出了问题,但又无法明确地指出潜在的问题。

于是我会去散步,刻意地想象故事尚未展开的部分,就像在脑海里放电影。通常这些散步有助于我找出问题。我会列出故事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看看它们是否已被回答了。我会列出那些乏味的场景,看其中是否引入了新的冲突或麻烦。我还会列出人物表,问问自己是否清楚每个人想要什么。我也总是试着猜出故事的主题,并通篇查看这个主题是否被呈现出来了。你也可以试着应用以上这些技巧来分析你自己的故事。

我建议各位作者,对于以下这些投稿禁忌要做到“刨根问底”。

你的故事是否详略得当?

跑题总是不知不觉就发生了,这是因为作者之前研究过这个话题,于是想把相关的知识都写进去,或者是因为作者对这个主题持有自己的观点。跑题等于是把读者从动作场面中拖到一片干巴巴的操场上。来跟我读一遍:我的任务是要娱乐化。

我读到过某个稿子,其中关于家族史详详细细地写了六代,而这一切却跟情节没什么关系;读到过叙述一艘船是如何建起来的,而这艘船却不是故事的核心;读到过描述运河是如何在阿姆斯特丹修凿而成的,而最后只有两个场景是发生在阿姆斯特丹的。所以省省你的力气,别去研究杂志文章了,想想如何解释那些真正需要解释的事情。

一个话题耗费笔墨的多少显示了其在故事中的重要程度。有些作家想要停下来描述每一件机器,每一次日出,每一个角楼、门廊、管家的配餐室或者建筑平面图,这是不对的。故事中的各个部分不应被同等对待。一个历史小说或者科幻小说的读者可能会耐心地允许你慢慢构建故事中的世界,因为这是一个他并不熟悉的地方,但是对于大多数故事,你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印象派画家,而不是一个静物画画家。

你的背景故事出现的是否必要?

在真实生活中,你和我都会设想未来并缅怀过去。在故事中,包括回忆录,我们也能够在时光中自由穿梭。闪回指的是故事时间线展开之前发生的场景。闪回可以丰富故事内容和跨度,重点突出某些事件。然而,你要格外当心太早在故事中加入闪回,因为背景故事只应在必要的时候出现。第一章的作用是唤起读者的好奇心,介绍现状和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并建立冲突。读者不需要知道你的主人公早年生活的大量详细信息——你应该让故事自行发展。同时你还应该确保每一个闪回都富有戏剧性并描述紧凑,充满生动的语言和有力的节奏。

非必要的闪回只能证明在故事开始之前,人物曾经生活过,或有过什么奇遇及创伤。但是作者们,注意了,太多的闪回会干扰故事的时间线。在你故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闪回的出现都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因为故事会因此而停顿(悬念也受到影响),而且闪回会中断一气呵成的状态,因为等讲完背景再回来,事情都已经结束了。

故事中的闪回需要服务于某个目的,最好用于揭示人物的动机,解释关键的影响,并开启重要的事件。闪回需要解释对主人公的人物弧线或者故事高潮有重要影响的事件——而不仅仅是移到另一个时区。所以不要平白无故就回溯过去——闪回应该用来使主人公的选择或结局合理化,或者埋下伏笔。否则滥用闪回就像是脱衣舞女郎干巴巴地站着,从手袋里一件件拽出东西展示给观众,好无聊。

过于巧合

恶棍的出现是否制造了悬念?

通过让恶棍威胁到主人公和主人公所在乎的人,可以制造紧张感并让读者感到害怕。然而,令读者讨厌的是,恶棍刚在故事中露面就被立马认出来了,因为这会破坏阅读小说的乐趣。我读过这样一个手稿,恶棍在第一章被介绍出场,遭遇车祸的他被拖进了急诊室。我们的主人公,是当时的值班护士,立马叫来了警察——因为恶棍的血液中酒精浓度过高。而这一切发生在一场复仇情节中,当时恶棍正要回去找这个护士的碴。

还有一个开头,是从恶棍的视角开始的,头几章描写了他之前的罪行,还包括他打算杀死自己母亲的想法。这说得也太直接了。在大多数的故事中,恶棍作为一种“威胁”存在,是需要随着时间推进才显现出来的——读者需要去想象他可能会干什么,而不是在一开始就知道了他的全部计划以及动机。

另外一个问题是恶棍总是在幕后隐身。当然,并没有恶棍在故事中该何时出场,或者人物该何时开始让读者起疑的硬性规定。写小说一般总要误导读者一下,而这并不容易。有时候你需要在头几章巧妙地将恶棍隐藏起来。然而,太多的新手作家塑造的恶棍总是在凶案调查过程中就暴露了自己,或者是始终徘徊在剧情之外。比如一个清洁工在场景中进进出出,携带着可能会用到的杀人工具。或者在另外一个故事中,恶棍在第三章就开始引诱主人公。的确,恶棍并不需要占据中心舞台,因为那是属于主人公的地方,但是读者也需要一个机会去渐渐了解他或她,并由此而害怕这个人。

你的情节设置是否符合逻辑?

巧合和公式化的套路会让悬念失效,无论它们何时出现在故事中。比如,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人物被劫持,劫匪带着她一路向沙漠深处驶去。但问题是那个劫匪,一个嗜血的混蛋,居然允许她随身携带了一个超大号的手袋,里面塞满了各种能使她渡过难关的小工具。

你应该怎么写才是漂亮的一仗呢?假设仍是以上的情境,不同的是人质坐在厢式货车后排的时候瞄到了一幅地图。麻烦在于,地图放在前座上,最后她利用后视镜才看清了地图。

还有一个手稿中的主人公,他窃听了一场关键的对话,同时监视了大量的场景。问题是,人物应该参与在场景当中,而不是靠秘密监视进入故事。这种对事件的间接目睹,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在小说写作中用得很多,然而在当代小说中,这么写则日渐显得业余。

有一个悬疑题材的稿子是这样写的,私立学校里发生了一起凶案,数个小时之后,老师把二年级的学生派到室外,发动大家去查找凶案的线索。我来问你,你愿意让这种荒.唐的老师教你的孩子吗?而且你猜怎么着,孩子们真的找到了线索,因为受害者正好把一本笔记本留在了显眼的地方,于是就被孩子们发现了。同时,受害者在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暗语,给出了谋杀她的凶犯的特征。

这种类型的错误还包括依靠神迹显现和天外救星来解决问题。天外救星(deus ex machina)是一个古希腊戏剧的术语,指的是故事的冲突被以一种不太可能的方式解决。举例来说:一道闪电劈死了恶棍;正当凶犯要瞄准主人公的时候,一阵巨浪把他从船上掀到了海里;主人公收到了一笔意外的遗产从而解决了他的所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乳源观澜书院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乳源观澜书院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观澜书院位于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书房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占地约1500平方米(一说1000平方米)。四进四合院布局,青砖木结构。一进拱秀门(门楼筑成风火墙式,门上方用砖砌成菱形和方形墙棂,镌“拱秀门”3字,拱秀门后面是“紫微门”)二进观澜门,三进明德堂,四进资深堂;有三个院墀,其中之一为芸香院。因当年书院坐落在大桥河畔,正门前方一览滔滔奔流、波澜起伏的大桥河水,故取名“观澜”。

大桥村先后建成“石溪”、“步蟾”、“观澜”三间书院,每间书院约有三十名学生同时就读。观澜书院是其中面积最大,也是至今仍保留完好者。

观澜书院于2005年8月公布为乳源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桥村:大桥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绝句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绝句》这组诗当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次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回到成都再次镇蜀。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绝句表达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绝句四首》一共有四首。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心情;第二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居草堂而对成都局势的担心情状;第三首诗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第四首诗作者虽因严武而重返草堂,但仍担心着“不测风云”,总是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毕竟不是那种忘乎一切的趋炎附势之人。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被今人誉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