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火星就是枯竭后的地球(汇集20篇)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不过地球上的水是怎么来的呢?以下就是问学吧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5418

文章

1000

篇1:地球上“三极”臭氧层为什么破坏严重?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臭氧有很强的吸收有害紫外线的功能。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含氯氟烃,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严重危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察,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即北部的极端地区、南部的极端地区和青藏高原上空。然而,地球上的“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当地人释放到大气中的含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的臭氧层反而遭到严重破坏?

最初,地球周围的厚大气层可以垂直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最低层。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首先进入这一层。它的高度是这一层空气对流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所以它的高度随纬度和地形而变化。由于更多的太阳辐射和强烈的空气对流,赤道地区的对流层更高。由于极地地区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比北极冷,所以它的对流层较低。虽然青藏高原的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其地势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其地表温度较低,空气对流也不够强烈,因此对流层也很低。正因为“三极”区域上空的对流层也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降低了。随着大气环流运动,排放到对流层的含氯氟烃将到达“三极”区域的上部。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含氯氟烃才能到达平流层并破坏臭氧层。实际观测结果也是最低的,臭氧层破坏最严重,臭氧空洞已经出现;北极地区的臭氧层破坏比南极地区轻,青藏高原地区的臭氧层破坏比北极地区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上平均多长时间消失一个物种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科学家宣称,大规模的小行星群或者彗星群与地球相撞,产生世界范围的尘云,遮住了阳光。致使气温下降,导致了物种大灭绝,然而地球上平均多长时间消失一个物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一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泛指植物或动物的种类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坏,称为物种灭绝。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到了1681年,渡渡鸟(Dodo),便在地球上消失了。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中国犀牛、南极狼等物种已不复存在。白暨、苏门答腊虎、北部白犀牛、.奥里诺科鳄鱼、小嘴狐猴等动物也濒临灭绝。

提醒您:为了防止物种灭绝,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然后可以参考一下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问题,另外也要多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位置 我国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为2万多千米。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什么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

中国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99万亿元。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被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果这项研究是真的,我们可能没法移民火星了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如果最新的研究是可信的,它不太可能火星上发现外星生命。目前,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含有一种叫做高氯酸盐的有毒化学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在紫外线下杀死细菌。

这项研究认为,火星可能不像以前认为的那样适合生命,这可能会对人类探索火星产生影响。未来的太空任务必须深入地下,以发现可能的古代或现代生命形式。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火星表面检测到高氯酸盐,从而质疑火星的可居住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了它们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是宇宙飞船中最常见的细菌。

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将枯草芽孢杆菌暴露在短波紫外线下,条件类似于火星表面。他们发现高氯酸镁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这意味着它们有可能杀死所有的细菌。只要高氯酸镁存在,枯草芽孢杆菌就会在几分钟内失去生存能力。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火星表面的另外两种物质,氧化铁和过氧化氢,与高氯酸镁结合,将它们的杀菌性能提高了10倍。尽管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怀疑火星表面存在有毒效应,但这一发现表明火星表面对细胞非常危险。

这一发现可能会对行星保护产生影响,尤其是机器人和人类对火星潜在污染物的探索。该研究的作者珍妮弗·沃兹沃斯说:“高氯酸盐对人体有害,所以我们只需要确保高氯酸盐镁从生活区被清除。我们不知道紫外线辐射的范围。高氯酸盐可能会渗透到火星表面,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

如果处理过的高氯酸盐(如亚氯酸盐或次氯酸盐)分散在环境中,可能会扩大不适合居住的区域。为了发现火星潜在的可居住环境,我们可能需要深入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住一回看得见地球的房间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年时间里,地球上已有两个普通人做过太空游客,第一个是花甲之年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第二个是28岁的南非小伙子马克·沙特尔沃思,他俩先后从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登上“联盟号”宇宙飞船,进入到距海平面385公里高的国际空间站(ISS)生活了几天。两人都为自己的太空之旅花费了将近2000万美元。为蒂托策划太空之旅的“太空探险”旅行社的负责人说:“蒂托的创举为普通人的太空旅行奠定了基石。”面对令人神往的太空旅游前景,人们看到,让未来的太空旅游更加安全,让太空旅游的费用降到更多人能承受的水平,这将是开启太空旅游这座黄金宝库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球最干净的地方是哪里?科学家发现地球上最干净空气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5月份,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州立大学的一些研究者们发现了如今世界上最干净地方,因为这里拥有着做清洁的空气,可以说这里的空气跟人类几乎没有关系,而这个地方就位于南极洲南大洋的上空。地球上的气候与天气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将世界上每一块区域都连接了起来,互相影响。不过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了气候发生了突变,于是科学家们就来是在地球上努力寻找着没有受到人类活动所影响的净空。

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的索尼亚·科瑞邓维斯教授推测,位于南极洲的偏远南大洋上方的空气是受到人类与大陆尘埃影响做小的地方。经过研究考察后发现,南大洋上空的大片区域确实与人类的活动没有关系,因为在这里上空的边界层空气中就已经未发现因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气溶胶颗粒物,同时也没有发现通过其他区域而输送过来的气溶胶颗粒物。

气溶胶颗粒物是一种通过化石燃烧、庄家种植或是废水处理等方式形成的产物,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那么肯定就会有气溶胶颗粒物。

一起参与进这项研究的科学家托马斯·希尔表示,他们利用了南大洋上空空气中的细菌作为诊断的工具,然后推断底层大气的属性。控制云属性的气溶胶与海洋生物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然而南极洲似乎与南方大陆的微生物南向散布于营养物质沉积隔离。这也就说明了南大洋的上空这一大片区域是极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是世界上少有的干净之地,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地方之一。

这项发现和研究成果在5月底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一度被世界各地科学家称之为“真正原始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表示,空气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最大危机之一,每年都会造成高达700万人的死亡。空气的浑浊和污染,会增加人类患心脏病、肺癌、中风等一些疾病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因为二氧化碳不够,火星环境很难地球化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埃隆·马斯克一直称火星是一个需要改进的星球。他认为火星经过改造后,可以适合人类居住。但是根据美国宇航局发起的一项新研究,用“拆卸”来描述这个过程可能更合适进行这项研究项目的科学家说,我们绝对不可能把火星地球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它的环境变成一个没有生命支持系统的人类可以生存的状态。

创造新的氛围。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如果人类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停留在火星表面,他们很快就会死亡。最有可能的死亡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大气压力来防止你的器官被撕裂。如果你活得久一点,你也可能会缺氧窒息、低温冰冻和紫外线辐射过量。

这项研究发表在周一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考虑了将火星上的大气压力增加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水平有多困难。大气压力的增加使人类能够在火星表面行走,而不需要穿加压太空服或呼吸设备。

根据最新的研究,火星上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将大气压力提高到地球的大气压力水平。研究人员说,火星的大气压力只能从地球大气压力的0.6%增加到最多7%。但是那种大气压力不能保证你的器官不会受损。

研究人员基于20年来对火星的观察做出了这一推断,但这项研究所传递的信息不足以让马斯克退缩。周一晚上,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火星土壤含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制造火星地球。然而,他没有详细说明他的言论的科学依据。

然而,正如美国宇航局的报告所述,我们还没有实现火星地球变化的技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来不会有这项技术。马斯克的计划是到2024年将人类送上火星。六年足以做出许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荒凉的火星世界

全文共 2313 字

+ 加入清单

火星的赤道半径是 3332 公里,只有地球半径的一半,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 1/7,质量为地球的 1/9;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 2/5。在火星上,以每秒 5 公里的速度抛出的物体就能脱离火星。由于火星上物体的脱离速度小,火星难以束缚住许多大气分子,因而火星大气非常稀薄。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 95%,其余是氮、氩、一氧化碳、氧、臭氧和氢;水汽的数量很少,平均约为大气总量的 0.01%。表面大气压为 7.5 百帕,相当于地球 30~40 公里高处的大气压。

火星上受到的太阳辐射只有地球上受到的 40%,因而火星的表面温度比地球要低 30℃以上,昼夜温差超过 100℃。在火星赤道附近,中午的温度也只升到 20℃左右,晚上又下降到-50℃以下;在两极地区的夏季气温只有-70 ℃,冬季可下降到-139℃。望远镜发明以后,17 世纪,荷兰学者惠更斯发现火星的南北两极都有白色的极冠,其大小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当北半球是冬天时,北极冠增大;此时南半球是夏天,南极冠减少。当北半球到了夏天,北极冠的面积也随之缩减,和地球上的冰雪在夏季融化的情况一样。

100 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乔·斯基亚巴雷利在观测了 1877 年火星大冲后宣称,他在望远镜中观测到火星表面有几百条“河流”样的黑暗条纹,并发表了手绘的火面图。在将意大利文的“河流”翻译成英文时,被译成了“运河”。在以后的几十年内,观察火星表面的“运河”成了火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世纪 50 年代,前苏联有位天文学家从颜色变化上认为火星表面一些地区的光谱从地球上高寒地带某些植物的分光特征相似,从而推论火星上有耐寒植物。这些都曾使科学幻想作家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在他们的笔下,栩栩如生的怪物——“火星人”跃然纸上。

为了探测火星的真面目,1962 年以来,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发射了 15 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发射了 8 个,前苏联发射了 7 个,对火星进行了就近观察、就近探测和实验,取得了许多珍贵的科学成果。

1965 年 7 月 14 日,美国的“水手 4 号”飞掠火星,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就近一瞥红色近邻的夙愿。“水手 4 号”在离火星 9600 公里处拍摄了 22 幅电视图片。它发回来的图片显示出火星表面分布有许多环形山、火山和沙漠。 1969 年飞临火星的“水手 6 号”和“水手 7 号”不仅把地貌电视图片扩大到全球表面的 10%,还用紫外分光仪器和红外分光仪器设备分析了火星的大气成分和表面结构。1971 年发射的“水手 9 号”于 11 月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成为火星的人造火星卫星,在环绕火星的轨道上观察火星及其卫星。1975 年 8 月和 9 月,美国的“海盗 1 号”和“海盗 2 号”相继上天。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上的生命之谜。

前苏联从 1962 年 11 月至 1973 年 8 月共发射了 7 个“火星号”探测器,并依次编号为“火星 1 号”、“火星 2 号”、  “火星 5 号”等。“火星号”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及其周围空间以及行星际空间。“火星 2 号”曾把刻有前苏联国徽图案的金属片投掷在火星表面;“火星 3 号”放出着陆舱,首次实现在火星表面软着陆;“火星 2 号”、“火星 3 号”和“火星 5 号”都先后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成为火星的人造卫星。

探测器发回的探测结果表明,火星随季节变化的极冠既有水冰,又有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北极冠大部分由水冰构成,南极冠则是由冻结了的二氧化碳构成。据估计,极冠中大约保存有大气中 20%的二氧化碳,而保存的水则比大气中的要多得多。极冠中的水冰,如果全部融化并均匀分布在火星表面,就会形成一个 10 米厚的水层。

火星大气中常有一种形状像黄云的尘暴。局部的尘暴经常出现,大的尘暴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可观测到;特别大的尘暴(如 1971 年的尘暴)能笼罩火星全球,并持续数月之久。尘暴是由火星低层大气中卷着尘粒的大风构成的。据估计,每次大尘暴覆盖在火星南半球的尘埃达 108~1010 吨之多。

火星表面的 75%布满了沙漠,成分是硅酸盐、褐铁矿等铁氧化物,所以远远看去,火星是一个橙红和棕红的世界。火星的表面被划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半球,被一个大约倾斜于赤道 30°的大圆所分开。大圆的南部半个球面崎岖不平,且布满环形山;最大的环形山直径约为 1600 公里;某些地区环形山的密度可以和月面相比;大圆的北部半个球面比较平坦,但也是满目荒芜,石块、沙丘和酷寒的山峰装点着它的表面。火星上还有一些火山和峡谷。最大的火山是一座称为“奥林匹斯之雪”的火山,其底部的直径约 500 公里,火山口的直径也有 72 公里,大约有 25000 米高,几乎是珠穆朗玛峰的 3 倍。火星上最大的峡谷是“水手 9 号”发现的水手谷,峡谷绵延 5000 多公里,宽 200 公里,比周围地面低 6~7 公里,谷壁十分陡峭,它比地球上最大的峡谷——科罗拉多河峡谷(长 46 公里、深约 1.8 公里)大得多。火星表面不存在液态水,但探测到数千条干涸的河床,最长的达 1500 公里,宽约 60 公里。主要的大河床分布在赤道地区,是由比熔岩流更少粘带性的液体造成的,说明火星从前曾有过水,美国“海盗号”探测器选择了生命存在可能性最大的地方着陆,对采取的土样进行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火星表面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其微小。

火星是一个冷酷的、没有生命的世界。其内部构造与地球相似,有核、幔和壳。核中含有硫,几乎全部的铁都成了硫化铁。核的半径约 1300~2000公里。外壳由大量硅和铝及少量镁等所形成的较轻的岩石组成,厚约 50 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待破译的火星生命之谜

全文共 3574 字

+ 加入清单

火星闪耀着红色的光芒,高悬于夜空之中。它反射出来的似火一样的红光,使人联想起战争中的流血,因而人们赋予它罗马神话中战争之神“玛尔斯”的名字。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来排列,它排行老四,亦位于地球轨道以外的第一颗行星。火星比地球小一些,直径为 6700 千米,是地球直径的一半多一点,体积是地球的 15%,质量是地球的 11%。火星和其它行星一样,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它有时候离太阳比较近,有时候离太阳又比较远。平均说来,火星离太阳 22800 万千米。火星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需 687 天,相当于地球的 1.88 年。火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24 小时 37 分 23 秒,比地球上的一天稍长一点。

火星和地球虽然都同是绕着太阳旋转,但由于它们旋转的速度不相同,所以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地变化着。如果地球在太阳的一侧,而火星在另一侧,恰好隔着太阳遥遥相对,那时候的火星离地球最远,相距约 4 亿千米。如果火星和地球同在太阳的一侧,地球恰好在火星和太阳之间,那时候的火星离地球最近。这种情况,在天文学上叫做“冲”,火星和地球相冲,平均每隔 2 年零 49 天出现一次,而每次相冲,远近也不一样,大约每隔 15 年或 17 年出现一次“大冲”,那时候的火星跟地球靠得特别近,为 5600 万千米。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的轨道高度约为 6600 千米,火卫二的轨道高度约为 19000 千米。这些数据,对制定飞往火星的计划,选择有利的发射窗口,安排飞行轨道,都极为有用。

火星有许多地方与地球相象,仿佛是一个小型地球。比如,火星也象地球一样侧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它们的自转轴和轨道平面形成的倾角几乎相同。地球的倾角约是 23 度半,火星的倾角约是 24 度半,因此火星也象地球那样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表面也随气候变化而改变颜色,南、北极亦戴着白色的“冰帽”——称之为极冠。因此,一些富于幻想的人们想寻觅地球的朋友和人类的知音,想到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地球的近邻——火星。科学家们老早就在猜想:火星上也可能存在生命吧?!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或者火星上是否没有生命,人类对这一问题已争论了几个世纪。早在天文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这样一些概念,认为智慧生命不仅存在于我们地球这颗行星上,而且还广泛地遍布于其它很多世界上。这些概念的根源看来是来自于原始的祭祀仪式,在宗教的传说中就有关居住世界多重性的一些模糊的想法。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关于可居住世界多重性的想法变得更加具体和科学。大部分希腊哲学家,不管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我们地球决不是智慧生命唯一的居住地。

罗马唯物主义哲学家卢克莱修·卡尔,在他著名的《关于物体的本性》一首诗中写道:“这整个可见的世界决不是自然中唯一的世界。我们应当相信,在其它空间区域还存在着另一些土地,住着另外一些人们 和另外一些动物。”伟大的俄国学者,星际航行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曾是这个住有智慧生物的世界多重性思想的热烈拥护者。对于这一问题,他也曾提出一些看法:“难道欧洲可能有人居住,而世界其它部分却无人居住?难道有可能一个岛上有居民,而另外一些岛上却没有  ?”“  可以在不同的行星上看到生物发展的所有各个阶段。在几千年以前人类曾经是什么样子的,在几百万年以后人类将是什么样子的,这一切全可在行星世界中找到  ”。

生命本质是什么?这是自然科学长期探索的问题,也是哲学上的一大问题。关于生命起源虽然有各种科学研究成果,但至今仍存在形形色色的猜想。有人断言,在很久很久以前,彗星可能以“仙女散花”的方式将有机化合物洒落在地球上;还有人推测,“地球上生命的种子,是通过生活在其它星球上的智能动物,由太空船送到地球上的。”

火星一直是颗神秘的行星,在宗教传说中早就存在火星人的想法。在 19 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只能用肉眼在望远镜中对天体进行目视观测。在行星研究领域的漫长岁月中,目视观测甚至到 19 世纪末还在沿用。著名“火星运河”和“火星人”的争论,就是那个时期由对火星的目视观测而引起的。于 1877 年火星“大冲”之际,正好它处于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上,火星彻夜高挂天际,是观测它的最好时机。意大利米兰天文台台长贾帕雷利,用一架口径 22 厘米的折射望远镜,进行了连续观测,他隐约看到火星表面上有一些条纹,纵横地分布着,其中较长者纵横数千千米,把这些线条定名为火星上的“水沟”,并根据长期观察结果绘制了火星图。然而,“水沟”在翻译成英语时,被误译为“运河”,于是,这一称呼便引起了种种有趣的猜测。

美国天文学家洛威尔听到有关“火星运河”的消息后,立即着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了一个私人天文台,先后用口径分别为 46 厘米和 61 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对火星进行目视观测,孜孜不倦地研究火星十几年,拍摄到几千张照片,宣布看到了 500 多条火星运河,并且详细地绘制出火星河网图。其他一些天文学家,也根据自己的观测结果纷纷绘制成图册。尽管每个人绘制的火星河网图各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都认为这些河渠是火星上高级智慧动物开凿的水道,为的是引极冠之水去灌溉沙漠里的农田。

1897 年,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士使“火星人”具体化、形象化,他写了一本《宇宙战争》的小说,书中将“火星人”描绘成长着章鱼一样触手的怪物,极端聪明而又十分残忍,他们在入侵地球时,用各种新式武器到处烧杀,引起一场星球大战。“火星人”的种种传说和故事,既让人可怕,又令人神往,但更多的是激起人们对火星探测的热情。

原苏联天文学家吉霍夫用了几十年时间专门研究火星气候条件下可能出现的低等植物。而另一位史克洛夫斯基甚至大胆设想火星所拥有的两颗微小的卫星,可能是智慧的“火星人”发射的人造卫星。直到人们具备了航天手段,火星生命还一直被列入重要的探测课题。1959 年 9 月,原苏联什克罗夫斯基曾发表过一种说法:“火星的月亮是古代繁荣的、 有智慧的生物们发射的人造卫星。火卫一的内部一定是中间空着的。” 1965 年美国水手 4 号探测火星,发回了大量的传真照片,1967 年 9 月加利福尼亚工业大学的勒维特·雷东等人,十分仔细的分析了上述照片,发现火星表面有一条长达 160~280 千米较为直的线,或许就是人工运河。人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长 165 千米,巴拿马运河 81.5 千米,如果在火星上有高等生物,这样长的运河是可以建成的。1967 年 9 月前苏联科学家库普列皮奇对火星上是否有智慧的生物存在,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老早以前的火星是一个文明的世界,之后虽已衰退,但某种生物至今仍有可能保留下来。

1975 年美国发射“海盗? 1”和“海盗? 2”两个火星探测器,它们的着陆舱于 1976 年到达火星,进行了生物探测实验,并向地球传送所拍摄的火星表面图象,表明火星上是不存在生命的,按照人类的一贯思维进行推测,火星上不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从而使火星上不存在生命几乎成了定论。

然而,热衷于寻找外层空间生命的人,对此并未丧失斗志。近几年人们重新对海盗号照片做深入的研究分析时,发现火星上有人面石画像,从头发到下巴达 1.6 千米,经电脑分析,这幅巨型的人面石画像有非常对称的眼睛。在距大型石画像 9 千米远的地方,还有 4 座大型建筑物,看上去很象地球上的埃及金字塔。此外,还可从最近公布的原苏联拍摄到的火星表面照片得到证实,人们必需重新认识火星。这些照片清楚地表明,火星上的一个区域内,存在大规模的、呈倒塌状的规则结构。据有关专家推测,这是一个大型城市的遗迹,它表明至少若干年前火星上存在过高级智能生命。至于现在这些生命是否存在或者存在与否的原因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迄今为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仍是一个待破译的谜。空间生物学家认为,假如发现的不是“火星人”,哪怕是岩石上的任何细菌甚至是单细胞细菌,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成果。可是,火星上哪儿有它们的踪迹呢?俄罗斯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人员对它作了肯定的回答:“有”。他们认为,火星上唯一可能有的生命,是甲烷生成的厌氧细菌。地球上也有这样的厌氧细菌,它们在海底吞食海洋沉积物,吸收并呼出轻碳? 12,而在沉积物中却存在重碳? 13 同位素。经研究火星陨石,发现陨石中碳酸盐同位素的成分,结果表明,其中明显地有重碳? 13,认为火星上确有过厌氧细菌的活动。如果在火星上能找到这样的碳酸盐,火星上存在单细胞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

当然,要真正揭开火星生命的奥秘,还必须依靠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力量。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必须通过实验来证实,而揭开这一谜底的最好办法,就是飞向火星,派人到火星上实地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行星包括地球是由恒星演变形成

全文共 1854 字

+ 加入清单

行星包括地球)是由恒星演变形成

深邃星空中那些绚丽多彩的云雾状“星云”,拖着长尾的“彗星”以及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太阳、月亮,它们虽然形态各异,却都是由相同的物质(元素周期表中 100 多种元素)构成的。之所以有不同的形态,是由于各星球正处在演变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元素的构成比例不同。

当一个星球主要由氢、氧类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元素构成时,星球的原子核反应剧烈,这个星球就处在天体演变的初期--恒星阶段;当一个星球中硅、铁类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所占比例变的较大时,原子核反应逐渐变弱,便处在天体演变的后期--行星阶段。

“行星”正是由“恒星”演变形成的,而“彗星”、“小行星”又是由“行星”演变而来。宇宙中每个星球的演变都要经过“黑洞”、星云、恒星、红巨星、白矮星、行星、彗星、小行星几个阶段。星球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即使处于同一演变阶段也没有形态完全一样的。根据已知的天文资料对宇宙星球的演变过程阐述如下:

宇宙由不断运动的物质组成,物质运动时由于方向、速度、密度的差异,会产生无数大小不一的磁场旋涡(即“黑洞”),当恒星级“黑洞”中的物质凝集向一个方向以极快速度作有序运动时,产生的能量和引力会吸引宇宙中弥漫的氢、氧类气态物质和硅、铁类物质,形成围绕“黑洞”的圆形气体尘埃环,原始的有形天体--“星云”便诞生了。

“星云”是由稀薄气体和尘埃凝聚成的呈环状或团状天体,随着不断吸引吞噬周围物质,“星云”的体积、密度达到一定临界值,具备了发生氢原子核聚变反应的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天体达到相当大体积;二是天体中氢元素达到一定密度)时,在天体运动产生的巨大摩擦作用下,“星云”内物质密集的中心区域(星核)的氢原子开始发生聚变反应,爆发出巨大能量,“星云”就演变为可以发出强烈光和热的--“恒星”。

“恒星”的体积庞大,氢元素占绝大部分,原子核反应剧烈,能量大、辐射强,产生强大的磁场和引力,能吸引一些质量相对较小的天体,形成以它为中心的星系。“恒星”阶段的演变过程起码要持续上百亿年,太阳就是处在恒星演变的中间阶段。随着恒星中氢元素逐渐消耗减少,恒星的原子核反应越来越弱,最后演变成为--“红巨星”。

“红巨星”的基本特征是,由于星球内部引力减小,构成物质向外膨胀,体积变的非常大,表层氦、氧元素比例增大,所以发光发热程度比恒星低,但还没有形成固态外壳。当“红巨星”的表层物质在“超新星”爆发中散失后,星核表面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那些原来在超高温环境中呈气态和液态的硅、铁类元素,由于温度降低凝结成固体状态,在最先冷却的星核外层开始形成固态的外壳,就逐渐演变成不能从自身向外发射光辐射的天体--“白矮星”

“白矮星”由于固态外壳的冷却收缩,体积大大缩小(可以缩小几十万倍),大量氢元素被压缩在外壳之中,因此,“白矮星”虽然体积较小但相对质量却很大,内部物质密度高,磁场和引力仍很强,之后随着与其它恒星等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力和离心力平衡的改变从而进入--“行星”阶段。

从“白矮星”到“行星”阶段是一个星球固态外壳不断膨胀,由氢、氧类元素组成的呈气态、液态的表层物质不断减少的过程。初期的行星是像木星那样表面有极厚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形态。演变到地球这样的行星中期,由于表层温度继续降低,大气层中氢、氧、氮元素比例和温度等适宜条件,这时期的行星上就会有生命出现和存在。因为“行星”内部原子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会逐渐积聚起很大压力,所以,每隔一段时期,当外壳承受不住时,内部能量冲破外壳形成爆发,大量氢、氧类元素散发到宇宙中,同时行星的体积扩大,固态外壳变厚,表层环境会发生巨变。在经过多次爆发后,行星的氢、氧类元素进一步减少,内部原子核反应越来越弱,就进入火星那样的行星晚期。

现在火星表面虽然有稀薄大气层,地表还有少量固态水(白色极冠)存在,但已不具备维持生命的环境。近年的探索已发现火星上有从前的河流痕迹,今后的探测中极有可能找到生命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

当星球的氢、氧类元素基本消失,原子核反应基本结束,自身吸引力逐步减弱,星球组成物质的离心力超过其吸引力时,内外结构间平衡被打破,星球便开始四分五裂成碎块,进入了星球演变的最后阶段-- “彗星”就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形态。

“彗星”由于彗核还有一些吸引力,可以形成围绕恒星运动的组团形式天体(如哈雷彗星),最终“彗星”将完全分散成单个大小不等的天体碎块--“小行星”。据观测,这种天体碎块在宇宙中大量存在。当宇宙中分散的物质在宇宙磁场旋涡(黑洞)吸引下凝聚在一起时,新一轮天体演变又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哪里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洋。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分布在哪里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老岩石勾画地球起源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2002年12月,加拿大一个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境内发现了一块有38.25亿年历史的岩石。这是科学家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地球起源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魁北克自然资源部和西蒙·弗雷瑟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该小组发表新闻公报说,他们研究的岩石样品取自魁北克省北部地区的火山沉积岩。对岩石的年龄测量主要采用放射性元素蜕变计算法。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速度很稳定,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生成多少新物质都是固定的。因此,科学家可以根据岩石中现在铀和铅的含量算出岩石的年龄。

此前,科学界已知的最古老岩石位于丹麦格陵兰岛的伊苏阿地区,测量年龄为38亿年。

科学家说,对地球岩石的研究有助于推算地球年龄以及研究地球早期的演变过程。由于地壳由岩石组成,测出岩石年龄就可获得地壳年龄。但地壳年龄并不等于地球的实际年龄,因为在地壳形成前,地球还要经过一段表面处于熔融状态的时期。目前,科学家们估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臭氧层对于地球的作用是什么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在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O₃)的含量极少,仅占空气的几百万分之一,主要集中在离地面10~50km的平流层,臭氧和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构体,呈淡蓝色,因有一种鱼腥臭味,故名臭氧。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是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一部分UV—B(波长290~300nm)和全部的UV—C(波长

第二是加热作用,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换为热能加热大气,由于这种作用大气温度结构在高度50km左右有一个峰,地球上空15~50km存在着升温层。正是由于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而地球以外的星球因不存在臭氧和氧气,所以也就不存在平流层。大气的温度结构对于大气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现象的起因也来自臭氧的高度分布。

第三为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极其重要的。

由此可见臭氧层对整个地球都是至关重要的。更多大气臭氧层有哪些作用,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科学家分析后大胆推测:火星有黑生物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分析大胆推测火星有黑生物

日前,匈牙利科学家在分析“火星全球勘探者”拍摄的照片后,宣称在火星南极有活的生物体存在,其生存类型类似地球南极附近生物。

匈牙利的科学家小组表示,照片显示在火星冰雪覆盖的南极环形山有几千个黑色沙丘点,“这些点显示,在冰层下面的地面有生物体,它吸收太阳能,可以融化冰,为自己制造生存的条件。在地球南极冰覆盖的湖,也曾发现同样的机制。问题是在火星严酷的条件下,这一机制是否运作良好”。

“匈牙利科学家的大胆假设还未获得足够科学依据来论证,只有通过降落在火星上的探测器进行化学实验,才能最终证明匈牙利科学家的猜想。”对照片中显示的黑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表示,“那也可能是风吹出来的陆地,因为,火星南极的冰很薄,有风时,很可能暴露出陆地。”

“1976 年,两艘‘海盗号’无人探测飞船在火星两个存在生命可能性很大的地点着陆,并利用携带的小型生命化学实验室对火星地表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连有机物都没有发现,生命就更别说了。”王研究员认为火星地表存在生命可能性较低,“火星的温度极低,而其南极的紫外线强度很高,这些都不利于生命存在。”

不过,王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还不能确认火星不存在生命,“从目前发现的一些证据来看,火星地表存在过液态水的可能性在 70%以上,所以在火星地表深处可能还有水,因此也就可能存在生命,但这都需要探测器降落后深挖才能断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球上暴风最多的地方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风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每年有8级大风吹138天。这是因为海峡就像一个风口,岛屿非常平坦,海上气流的阻力很小,风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由于岛上常年强风,土地变得贫瘠,甚至树木也很稀少。

南极洲有越来越多的风暴,被称为“风暴王国”。几十年前,澳大利亚探险家毛·孙参观了南极洲东部,并描述了那里的景象:“这是一个可怕的、空旷的、暴力的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无情的暴风雨咆哮着,撕裂着,冻结着。刺骨的雪使人们失明,使他们渴望呼吸空气...我们来到了风暴王国,这是一个该死的地方。”毛孙只到过沿海地区,而在南极洲的阿德尔地区的丹尼森角是一个巨大山谷的口,是真正的“风之都”。一年有340场风暴,年平均风速为每秒19.4米,相当于一年一度的大风。

1912年5月,测得的平均风速相当于每天10级风。5月15日的平均日风速相当于刮了一整天后的12级(每秒33米)或更高的强风。1951年2月22日,在丰都测得的平均日风速为45米/秒,阵风为92.6米/秒。

最高风速的世界纪录是1958年4月12日在美国东部1916米高的华盛顿山测得的。最大风速为每秒103米(每小时371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何样的?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在此之前,尽管“维京”、“先锋”、“航海”和“好奇号”宇宙飞船探索过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存在并做出了新的发现,但它们无法解释这些行星上确实存在生命。“维京”号宇宙飞船在火星表层土壤上做了极其详细的化学性质标本实验,但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实验发现了一种化合物的存在。然而,如果没有生物过程,这种存在完全可以通过化学过程来证明。

飞船对金星、火星、木星和木星卫星的探索表明,这些恒星上的环境不适合生命的存在。先锋号访问了土星,但是没有为土星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是否有生命的研究提供任何新的材料。然而,这些实验结果并不表明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没有生命。尽管地球的水、二氧化碳、氧气、阳光、温暖的气候和压力为生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些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必要条件吗?如果我们探测太平洋下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答案——地球表面的条件并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必要条件。

新生命的发现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新的生命形式。这些生物不把太阳作为它们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依赖太阳能来维持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真菌除外)通过光合作用直接吸收阳光。通过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合物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阳光变成了化学能。动物不同于植物。所有的动物都以植物为食。一些动物吃植物。一些动物以吃植物为生。其他人以吃动物为生。但是因为植物靠吸收阳光生存,动物也靠阳光生存。

植物没有动物也能生存,动物没有植物也不能生存。然而,一些动物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寒冷的海底温度、巨大的压力和黑暗的环境中生存。在这种环境下,没有遮光,所以没有植物。这些动物以沉在海里的动物和植物为食。当找不到食物时,它们会互相吞食。这样,尽管阳光不能穿透到海底的这个深度,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水下居民”,阳光仍然是他们生存的基本能源,因为从海面下沉的食物依赖于阳光生长。

一支由俄勒冈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学院的海洋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在厄瓜多尔西部2.5公里深的海底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这些绿洲位于海底板块交界处和加拉帕戈斯摩擦断层之间。各种各样的生物在那里繁衍生息。沿着这个裂缝有许多裂缝。这些裂缝经常导致熔岩喷发。当海水冲进裂缝并喷出时,会产生高热,使周围海水温度达到1 7℃。同时,海水的排放也从地层下的熔岩中带出硫酸盐。在海底的高温高压下,这些硫酸盐会变成硫化氢。

有一种特殊的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长。通过纯化学反应,它们可以依靠硫化氢进行新陈代谢。这些细菌为食品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有了食物,黑暗海洋绿洲中的动物可以生存。在每一次海底熔岩喷发中,都有不同的生命形式。海蚯蚓生长在一个叫做“伊甸园”的绿洲中。牡蛎生长在一个被称为“海浪之家”的绿洲中。生物学家认为,最先到达新的熔岩喷发点的海虫生活在喷发点周围的绿洲中。但是当熔岩口停止喷发时,这些生命就死去了,绿洲里剩下的只有一个空壳墓地。然而,当熔岩口处于喷发状态时,生命是非常繁荣的。盘子大小的蛤蜊和肥大的海虫比比皆是,为生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螃蟹和鱼等高级海洋生物也成群结队,数量众多。

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人类第一次发现了不依赖光合作用的生命之源。加拉帕戈斯绿洲的食物是由细菌开发的,细菌通过纯化学合成过程将硫化氢的化学能转化为代谢能。

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暗示了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它证实了人们早期的推测,即其他生物和代谢能源是可能的。

细菌的进化

这种特殊细菌的发现并不能证明没有阳光也能产生生命,因为它们可能是由光合作用进化而来的细菌变种。然而,这种基于地球内部能量而非太阳能的生命系统的发展显示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如果生物体能在黑暗的海底靠硫化氢生存,那么生命存在的环境不一定局限于地球表面。

在加拉帕戈斯的发现非常吸引人,这些研究结果使科学家在探索太阳系外的生命时有更大的成功机会。特别是,它对探索火星、土卫六和木星的木卫一上的生命有很大的启发。例如,在木卫一(俄罗斯)也有火山。火山释放的气体使环境温度达到25℃。这与加拉帕戈斯海底火山爆发附近的环境非常相似。既然生命可以存在于那里,那么它也有可能存在于欧罗巴。

即使在金星的高温下,由于大量的硫酸和硫化物,生命仍然是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法国专家:火星深层可能还有水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专家火星深层可能还有水

法国国家宇宙科学研究所宣布,法国 6 家研究机构经过初步研究认为,一块于去年底在撒哈拉西北部发现的火星陨石上可能含有来自火星深层的水。他们表示,这一发现如能得到最后证实,将大大推动科学界关于火星“水之谜”的研究。

据主持这项研究的法国国家宇宙科学研究所所长菲利普·吉莱介绍,这块陨石重达 104 克,是法国两名陨石探询者于去年 12 月发现的。由于它在撒哈拉西北部被发现,故被命名为“西北非洲 817”。

这位地质学家说,通过对陨石中所含水中的氘和氢的比例关系进行测量,人们可以判定这些水是来自星球表面,还是来自星球内部。他说,以前发现的 3 个含水火星陨石上留下的都是被火星表面的水侵蚀的痕迹,而“西北非洲 817”不同,它的氘氢比例几乎与地球上的比例相近,这表明,它所含的水是来自星球内部,而不是星球表面。

他强调说,目前最困难的是很难判定这个陨石上的水究竟是火星上的还是地球上的。因为火星陨石在坠落到地球后,可能与地面的水发生了接触,特别是当这个陨石上的氘氢比例与地球上的几乎一样时,更是难以判定它的真正来源。但他同时表示,许多迹象表明这枚陨石没有受到地球物质的“污染”。如果能最终证实陨石上的水不是地球上的,那就能说明火星内部还有水,这些水还保持着最原始的形态。

吉莱先生透露说,目前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巴黎第六大学和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对这枚陨石进行更深一步研究。他相信,经过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众所周知,今天的火星表面像沙漠一样干燥荒凉。但种种研究表明,30 亿年前,火星上曾有大量的水。长期以来,火星的“水之谜”一直困扰着各国科学家,并被认为是寻找火星生命的关键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移民火星计划是假的??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移民火星计划开始招募志愿者以来,全球已有超过8万人注册,其中包括超过1万名中国人。然而,在几天前的一次采访中,项目负责人放弃了计划的实施,认为项目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2023年很难实施该项目。目前,中国申请人已经为该项目缴纳了超过10万美元的申请费,但一些申请人认为该项目不可靠,无法退款。

你曾经触及过道德问题吗

根据一名记者最近的调查,火星一号,即启动“火星移民”计划的公司,于2011年6月23日注册。它只雇用一个人,注册地址是阿莫斯福德的一栋住宅楼。这也是巴斯·兰斯多普的个人注册地址,他被许多媒体称为“首席执行官”。

当记者来到火星一号的办公室时,他发现没有火星一号的迹象。兰斯多普和他的同事们只在一个大的开放式办公区里占了几张桌子。因此,媒体断定“火星一号”的迁移计划很可能是商业欺诈。

18日,一位中国学者说移民火星的计划不可靠。他对这个计划无法实现并不感到惊讶,因为这个项目是商业投机。

荷兰莱顿大学国际空间法研究所副所长马松·茨万最近说,由于志愿者计划返回火星,这涉及到伦理问题。

中国申请者占八分之一

自从火星一号上个月在世界上启动应用程序两周以来,来自数百个国家的8万多名志愿者已经提出申请,其中仅中国就有1万多名。目前,8万名申请者的申请费已超过100万美元,中国申请者支付的费用超过10万美元。

在记者加入的几个申请人的聊天小组中,许多申请人对移民火星的计划难以实现表示失望。有些人想收回超过10万美元的注册费,但他们做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类有办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吗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从研究地球上的化石,科学家相信,小行星撞地球会导致大量的生物灭绝。碰撞所产生的一连串事件,如大量的火山爆发、海水水位上升、海水的氧气减少及气候急速改变,是导致大量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现今有足够大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将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失,人类有办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吗?

人类阻止小行星撞地球的方法

1.撞击器

其中最简单直接的应对方式被称作“行星台球”。顾名思义,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射一颗质量较重的物体,或者干脆让飞船本身去撞击来袭小天体,目的是使该小天体轨道发生轻微偏移,从而使其错过撞击地球的路线。

2.引力牵引

除了撞击选项之外,还可以利用引力——简单说就是将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或者说飞船本身布置到这类小天体近旁,从而利用飞船或大质量物体本身的引力逐渐地“引导”小天体改变轨道。

3.激光器

激光不会将小行星引爆,而是将造成其一部分表面物质的蒸发。只要时间足够长,即便最微小的改变也将让小行星的轨道发生数千公里的偏离,可以避免碰撞的发生。

4.使用核弹

在距离目标小天体附近空间引爆核弹,和激光方案一样,这一计划的基本设想也是造成小行星表明的部分蒸发,这一过程将产生推动力,并进而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今天小编对阻止小行星撞地球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超未来月球远去,地球自转一周将慢到约47天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一天会一点点变长,月球则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现在地球的一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可是,例如在10亿年后,地球的一天变成31小时,那月球就会变得远在41万公里之外。反之,若追溯过去,我们可以推测地球过去的一天比现在的一天要短,月球也比今天更靠近地球——10亿年前的一天约为19小时,与月球的距离约为35万公里。如果再推至45亿年前月球诞生时,那么地球的一天只有约5小时,月球在距地球约2万公里处。

大概在4.6亿年后,我们无法看到日全食了。当月球进入太阳和地球之间并遮住太阳时,从现在的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和太阳外观的大小几乎相同,因此月球完全遮住太阳时便能看到日全食,部分遮住时便能看到日偏食。将来,月球远离地球,看起来会比太阳小,所以月球变得不能完全遮住太阳,我们自然就无法再欣赏到日全食而只能观测到日环食或日偏食。

那么,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变慢,月球会远离地球呢?在地球上,受月球的潮汐力作用会引起潮涨潮落。面向月球及其相反方向的海面会因潮汐力而发生涨潮现象,这是由月球的引力和离心力作用而造成的,面向月球一侧的涨潮是因引力大干离心力之故,而相反一侧则是因为离心力大于引力的缘故。可实际上,海面要发生变化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涨潮侧会较偏向地球的自转方向而不是月球方向。月球的潮汐力作用于涨潮海面之际,方向是与地球自转相反的,因而对地球的自转有牵制作用。这种牵制力会使地球自转减慢,它的反作用则使月球从地球获得能量,进而远离地球。

那么,地球自转究竟会慢到什么地步,月球又会变得有多遥远呢?目前,月球约以27天绕地球1周,伴随月球的远离,月球公转周期变长,地球的自转周期也会变慢,其减速的比例要比月球的公转速度来得快,因此,最终地球自转周期与月球公转周期应该是一致的。

若以地球上继续存在海洋为前提来计算的话,约140亿年后,地球的自转周期和月球的公转周期都会变成大约47天,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是现在的1.4倍,即大约55万公里。这时的月球从地球上看应该是经常处在同一位置,海面在向着月球的方向涨潮,方向的偏离也不存在了。最后,造成地球减速的原因消失,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不再减慢,月球也不再远离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