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焦距越大是不是范围越大(2篇)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行政赔偿的相关法律知识。

浏览

7898

文章

2

篇1:变焦镜头-变焦范围及焦距详细资料

全文共 2498 字

+ 加入清单

变焦镜头-变焦范围焦距详细资料

变焦镜头通常使用一个诸如“21×7.5”的二元数组来加以说明,前面的数字“21”是变焦范围,是该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后面的数字“7.5”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最短焦距,可以表明该变焦镜头的最大视角。懂得这个含义便可以很容易知道,这个21×7.5的变焦镜头可以从7.5毫米(可以得到的最大视角的焦距)变换到157.5毫米(可得到的最长焦距)。

知道了镜头的焦距(f)和所拍摄景物的距离(d),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摄像机所能拍摄的景物大小x(水平方向)和y(垂直方向),这可以帮助摄像师有目的的选取使用不同变焦范围的镜头。下面就介绍一下计算方法:演播室摄像机所用的CCD是2/3英寸的,其成像尺寸为8.8×6.6mm, x=8.8(d/f)mmy=6.6(d/f)mm 。

随着镜头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摄像机广角镜头最短焦距已经达到了4毫米(能摄取距摄像机1米远的身高1.8米的人全景),而长焦镜头的最长焦距能够达到1100毫米以上(能摄取距摄像机300米外身高1.8米的人全景),这是非常惊人的,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另外,对于变携式镜头,根据调焦组镜片在调焦时的移动状态可分为内聚焦镜头和外聚焦镜头。内聚焦镜头调焦时,调焦组的前三片镜片中的最前面一片固定不动,只有中间一片或后面一个镜片移动,因而固定在其套筒上的遮光罩不随调焦转动,允许遮光罩做成方形口,能更有效的减少杂散光,提高图像质量。但内聚焦镜头要求双层套筒结构,对机械精度要求较高。外聚焦镜头调焦组的几片镜片和遮光罩都固定在一个套筒上,几个镜片同时移动,遮光罩也随之移动,因而只能安装圆形遮光罩,减少杂散光效果不如方形遮光罩,但是机械结构简单。

变焦原理图

变焦镜头-镜头变焦原理 变焦原理图光学变焦就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镜片来改变焦点的位置,改变镜头焦距的长短,并改变镜头的视角大小,从而实现影像的放大与缩小。上图中,红色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就是相机的焦距。当改变焦点的位置时,焦距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将焦点向成像面反方向移动,则焦距会变长,图中的视角也会变小。这样,视角范围内的景物在成像面上会变得更大。

变焦镜头-镜头的调节 变焦距镜头的日常操作是调光圈和变、聚焦,但为了保证变焦距镜头正常工作,后焦距的调节、倍率镜以及超近摄镜的使用、中性滤色片的使用技巧和光圈跟踪的调节就很重要。

1. 后焦距的调节 在镜头新安装到摄像机上或在变焦距时图像清晰度随着焦距变化的情况下,需要调节后焦距。调节方法如下: 拍摄一幅具有不同细节的图像(最好是专用的测试卡),物距为3米~5米,调节光圈到合适位置,使得寻像器上得到清晰的图像。

在最长焦距下用调焦环将图像调到最佳清晰度。

在最短焦距下调节后焦距环,使图像清晰度最佳。在调节后焦距环时,要先将锁定螺丝松开,然后才能转动后焦距环。

重复前两个步骤,直到焦点准确跟踪,在变焦距时图像清晰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拧紧后焦距环的固定螺丝。

2. 倍率镜的使用 一个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其连续调节的范围是有限的,比如一个21×7.5的变焦镜头可以从7.5毫米(可以得到的最大视角的焦距)变换到157.5毫米(可得到的最长焦距),它的变焦距倍数为21,若将倍率镜(EXT)选择开关从×1档换到×2档,其变焦倍数仍然是21,但是焦距变化的范围改成了2×(7.5~157.5)=15毫米~315毫米。

使用倍率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加入倍率镜后,镜头的相对孔径减小,到达像面的光通量将减少到原来的1/4,因此,光圈需要加大两档。在光照较暗的时候不宜使用倍率镜,否则拍摄的图像将发暗。

使用倍率镜后,所拍摄图像的透视畸变和几何畸变将变大。

3. 超近摄镜的使用 各种镜头的近摄距离都在60厘米以上,对近摄距离以内的物体是不能聚焦的。为了能拍摄贴近镜头的物体,变焦距镜头在镜头后部都安装了超近摄镜,标有“MACRO”的字样。超近摄镜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超近摄镜环上的锁钉提起或松开(视具体结构而定),转动超近摄环向标有MACRO字的白线方向推去,直到推不动为止。

转动镜头的调焦环到最近距离上。

对准拍摄物,用聚焦环调节清晰,进行拍摄。

拍摄完毕后,将超近摄环及锁钉恢复原来状态。

4. 景深的控制 每当镜头为一个被摄物调好焦点后,在该被摄物前后一段范围内的所有物体也是清晰的。这个调焦清晰的范围就叫做景深,它作为镜头的一种重要的光学特性可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当主被摄物体连同周围所有被摄物体都能聚焦清晰的空间很大时,就说这个镜头的景深大;如果该主被摄物体周围的这种空间不大,则称这个镜头的景深小。

无论从艺术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景深都是很重要的。从艺术上说,景深在创作镜头的整个透视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技术上说,一个景深大的镜头,跟拍比较容易,如果景深小,那就要随着摄像机或被摄物体的移动而不断的调焦。

决定一个镜头的景深的三个要素是焦距、光圈和摄像机与被摄物的距离。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景深随焦距的增加而减小。

镜头的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

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越大,景深就越大。

此外,景深在主被摄物后边的距离大于前面的距离,也就是说,位于主被摄物后面的那些被摄物体的清晰聚焦范围大于其前面的范围。

变焦镜头-镜头透光度与焦距

变焦镜头F是镜头的透光度。F越小,镜头的透光性越好。f是镜头的放大比率。如,f=1.4时,就是说,在一固定的位置上,画面可放大1.4倍。镜头的光圈是用数值来表示的,一般从1.6-2.0,为使用方便,一个镜头设置多档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都用数值标在镜头的前方。

焦距也是用数值来表示的,通常从50-210,分为短焦、标准和长焦,还有超短和超长焦的。数值越小焦距越短,数值越大焦距越长,投影机对镜头焦距的要求正投一般在50-140,背投一般在35左右,焦距决定了打满预定尺寸时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焦距越短,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就越近,反之就越远。如果要在短距离投射大画面就需要选择短焦镜头的投影机,反之则需要选择长焦镜头。一般的投影机都为标准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焦距范围越大越好吗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是一个摄影师,或是摄影爱好者,或平常喜欢玩摄像摄影的话,对于焦距范围应该不陌生。焦距范围的多少是决定着成像的质量,在拍摄的时候可能都会要调整下焦距范围,让拍摄出来的图像画质更好,清晰度更好,拍摄出一张好的照片。但对焦距范围不太了解的人,对焦距范围还是模模糊糊的,自然也不知道焦距范围该多大好。那么焦距范围越大越好吗?

焦距范围是什么意思

确切的叫法应是镜头的变焦范围,是指变焦镜头从广角到窄角(短焦到长焦)的变化范围。是指变焦镜头的最大、最小焦距的跨度。多数数码相机使用变焦镜头,如一台相机镜头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38-114mm(物理焦距可能只有数毫米到十几毫米),38-114就是其焦距范围。关于焦距的“相当于”是因为数码相机的成像面积小,其视角小,为了习惯,折算成相当于35mm相机的焦距。焦距范围越大,使用越方便,但对镜头质量要求高,质量不高的镜头,焦距范围大,成像反而不好。

焦距范围越大越好吗

焦距直接上来说不影响画质。但拍摄景物距离越近,进入 传感器 的光束更多,因此色辨率更大。焦距越小,越可以走近拍。换言之,焦距越小,越走近拍,画质越好。

怎样调整焦距范围

调整焦距范围即是变焦。

通过旋转镜头的变焦环实现变焦。

变焦的同时,镜头可能会伸长或缩短。

镜头焦距短时(也就是镜头广角端),拍摄的纵深感强,背景比较清晰。

镜头焦距长时(也就是镜头长焦端),拍摄的纵深感弱,背景容易模糊。

广角镜头焦距范围

广角镜头是镜头的一种,视角比一般镜头广而焦距短,常用于拍摄面积很大的物体。广角镜头的焦距一般为38-24毫米,视角为60-84度,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20-13毫米,视角为94-118度。由于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所以,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摄影作品的拍摄。

焦距范围越大越好吗?焦距范围太大太小的话都不可以,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看,要是不希望画质太差的话,焦距范围就不能太大了。如发现摄影机的焦距范围太大了,就要及时调整,调整焦距范围的方法文章也介绍了些,玩摄影的人可以学习下。只要对一些摄影技术掌握了,有了摄影的基础知识,那么要调整焦距范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会很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