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焦距越大越好嘛汇编20篇

浏览

4006

文章

42

篇1:焦距,光圈,视角,景深之间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在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范围越小。

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相同焦距的镜头在不同规格Sensor上,Sensor size 越大,视角越大,Sensor size越小,视角越小。

镜头是什么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由多片透镜组成。各种不同的镜头,各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它们在摄影造型上的应用,构成光学表现手段;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镱头。一指和二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

影视中所指的镜头,并非物理含义或者光学意义上的镜头,而是指承载影像、能够构成画面的镜头。

镜头是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场面,若干个段落或场面构成一部影片。因此,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叙事和表意的基础。 在影视作品的前期拍摄中,镜头是指摄像机从启动到静止这期间不间断摄取的一段画面的总和;在后期编辑时,镜头是两个剪辑点间的一组画面;在完成片中,一个镜头是指从前一个光学转换到后一个光学转换之间的完整片段。

镜头的主要功能为收集被照物体反射光并将其聚焦于CCD上,其投影至CCD上之图像是倒立,摄像机电路具有将其反转功能,其成像原理与人眼相同。

镜头分类

根据镜头的产地分类主要是日系镜头和德系镜头。日系镜头主要是色彩的还原性比较好,德系镜头的层次感比较强。市场上中国的镜头也逐渐占领一定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比较低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变焦镜头-变焦范围及焦距详细资料

全文共 2498 字

+ 加入清单

变焦镜头-变焦范围焦距详细资料

变焦镜头通常使用一个诸如“21×7.5”的二元数组来加以说明,前面的数字“21”是变焦范围,是该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后面的数字“7.5”是以毫米为单位的最短焦距,可以表明该变焦镜头的最大视角。懂得这个含义便可以很容易知道,这个21×7.5的变焦镜头可以从7.5毫米(可以得到的最大视角的焦距)变换到157.5毫米(可得到的最长焦距)。

知道了镜头的焦距(f)和所拍摄景物的距离(d),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摄像机所能拍摄的景物大小x(水平方向)和y(垂直方向),这可以帮助摄像师有目的的选取使用不同变焦范围的镜头。下面就介绍一下计算方法:演播室摄像机所用的CCD是2/3英寸的,其成像尺寸为8.8×6.6mm, x=8.8(d/f)mmy=6.6(d/f)mm 。

随着镜头制造水平的提高,现在的摄像机广角镜头最短焦距已经达到了4毫米(能摄取距摄像机1米远的身高1.8米的人全景),而长焦镜头的最长焦距能够达到1100毫米以上(能摄取距摄像机300米外身高1.8米的人全景),这是非常惊人的,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另外,对于变携式镜头,根据调焦组镜片在调焦时的移动状态可分为内聚焦镜头和外聚焦镜头。内聚焦镜头调焦时,调焦组的前三片镜片中的最前面一片固定不动,只有中间一片或后面一个镜片移动,因而固定在其套筒上的遮光罩不随调焦转动,允许遮光罩做成方形口,能更有效的减少杂散光,提高图像质量。但内聚焦镜头要求双层套筒结构,对机械精度要求较高。外聚焦镜头调焦组的几片镜片和遮光罩都固定在一个套筒上,几个镜片同时移动,遮光罩也随之移动,因而只能安装圆形遮光罩,减少杂散光效果不如方形遮光罩,但是机械结构简单。

变焦原理图

变焦镜头-镜头变焦原理 变焦原理图光学变焦就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镜片来改变焦点的位置,改变镜头焦距的长短,并改变镜头的视角大小,从而实现影像的放大与缩小。上图中,红色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就是相机的焦距。当改变焦点的位置时,焦距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将焦点向成像面反方向移动,则焦距会变长,图中的视角也会变小。这样,视角范围内的景物在成像面上会变得更大。

变焦镜头-镜头的调节 变焦距镜头的日常操作是调光圈和变、聚焦,但为了保证变焦距镜头正常工作,后焦距的调节、倍率镜以及超近摄镜的使用、中性滤色片的使用技巧和光圈跟踪的调节就很重要。

1. 后焦距的调节 在镜头新安装到摄像机上或在变焦距时图像清晰度随着焦距变化的情况下,需要调节后焦距。调节方法如下: 拍摄一幅具有不同细节的图像(最好是专用的测试卡),物距为3米~5米,调节光圈到合适位置,使得寻像器上得到清晰的图像。

在最长焦距下用调焦环将图像调到最佳清晰度。

在最短焦距下调节后焦距环,使图像清晰度最佳。在调节后焦距环时,要先将锁定螺丝松开,然后才能转动后焦距环。

重复前两个步骤,直到焦点准确跟踪,在变焦距时图像清晰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拧紧后焦距环的固定螺丝。

2. 倍率镜的使用 一个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其连续调节的范围是有限的,比如一个21×7.5的变焦镜头可以从7.5毫米(可以得到的最大视角的焦距)变换到157.5毫米(可得到的最长焦距),它的变焦距倍数为21,若将倍率镜(EXT)选择开关从×1档换到×2档,其变焦倍数仍然是21,但是焦距变化的范围改成了2×(7.5~157.5)=15毫米~315毫米。

使用倍率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加入倍率镜后,镜头的相对孔径减小,到达像面的光通量将减少到原来的1/4,因此,光圈需要加大两档。在光照较暗的时候不宜使用倍率镜,否则拍摄的图像将发暗。

使用倍率镜后,所拍摄图像的透视畸变和几何畸变将变大。

3. 超近摄镜的使用 各种镜头的近摄距离都在60厘米以上,对近摄距离以内的物体是不能聚焦的。为了能拍摄贴近镜头的物体,变焦距镜头在镜头后部都安装了超近摄镜,标有“MACRO”的字样。超近摄镜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超近摄镜环上的锁钉提起或松开(视具体结构而定),转动超近摄环向标有MACRO字的白线方向推去,直到推不动为止。

转动镜头的调焦环到最近距离上。

对准拍摄物,用聚焦环调节清晰,进行拍摄。

拍摄完毕后,将超近摄环及锁钉恢复原来状态。

4. 景深的控制 每当镜头为一个被摄物调好焦点后,在该被摄物前后一段范围内的所有物体也是清晰的。这个调焦清晰的范围就叫做景深,它作为镜头的一种重要的光学特性可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当主被摄物体连同周围所有被摄物体都能聚焦清晰的空间很大时,就说这个镜头的景深大;如果该主被摄物体周围的这种空间不大,则称这个镜头的景深小。

无论从艺术还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景深都是很重要的。从艺术上说,景深在创作镜头的整个透视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技术上说,一个景深大的镜头,跟拍比较容易,如果景深小,那就要随着摄像机或被摄物体的移动而不断的调焦。

决定一个镜头的景深的三个要素是焦距、光圈和摄像机与被摄物的距离。

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景深随焦距的增加而减小。

镜头的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

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越大,景深就越大。

此外,景深在主被摄物后边的距离大于前面的距离,也就是说,位于主被摄物后面的那些被摄物体的清晰聚焦范围大于其前面的范围。

变焦镜头-镜头透光度与焦距

变焦镜头F是镜头的透光度。F越小,镜头的透光性越好。f是镜头的放大比率。如,f=1.4时,就是说,在一固定的位置上,画面可放大1.4倍。镜头的光圈是用数值来表示的,一般从1.6-2.0,为使用方便,一个镜头设置多档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都用数值标在镜头的前方。

焦距也是用数值来表示的,通常从50-210,分为短焦、标准和长焦,还有超短和超长焦的。数值越小焦距越短,数值越大焦距越长,投影机对镜头焦距的要求正投一般在50-140,背投一般在35左右,焦距决定了打满预定尺寸时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焦距越短,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就越近,反之就越远。如果要在短距离投射大画面就需要选择短焦镜头的投影机,反之则需要选择长焦镜头。一般的投影机都为标准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知识点:凸透镜测量焦距点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测量焦距

器材

光具座,光屏,刻度尺,凸透镜

步骤

①将凸透镜正对太阳

②让光屏与凸透镜在另一侧承接光斑

③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④当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固定。在白纸与凸透镜的位置,用刻度尺(或利用圆规张角测出凸透镜中心与光斑之间的距离,截取圆规张角间长度)再测量出此时凸透镜中心与光斑之间的距离,此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注意

1.在阳光下有效,阴雨天气放大镜有可能不能形成光斑!

2.在强光下注意火苗,远离可燃物,以防引发火灾。

3.要使凸透镜,光屏中心和蜡烛焰心在同一直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焦距怎么调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相机对于焦距的调节尤为重要,因为焦距的一个小小变化就会改变整个拍摄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阳光的射入方减小焦距。而如果是顺光,则增大标准焦距,逆光则减少标准焦距。一般相机上模式就为标准焦距。对于拍摄的主要物体,我们直接增大焦距,对于周围则反向减少。

当我们需要整体感的照片时,只需让焦距在标准焦距之间稍微调动一番即可。在调焦距时,要端正相机,在拍照过程中,缓慢调动焦距,直到照片的人物达到高清点。在抓拍时,先把照片焦距调到标准位置左右,判断物体远近。当拍摄物出现时,根据事先的调整直接拍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焦距变换比率是什么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大多数单反相机采用APS-C画幅的传感器,由于其影像面积小于菲林的影像面积(即小于35mm),所以当同一镜头安装于APS-C数码单反后就会因为视角变小而变成更长的焦距镜头,令原来的镜头焦距和视角数值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因此,相机生产商便通过“焦距变换比率”来让用家可以了解镜头的实际视角与等效焦距。

焦距变换比率可以由CCD面积与菲林面积的比例来进行计算。举例说,与35mm菲林的成像面积比较起来,当CCD的成像面积是8.45.6mm时,其边长仅相当于35mm菲林的1/4。因此,50mm焦距的镜头,当安装上去就会变为200mm的长焦镜头。

以下是焦距变换比率的计算公式:

菲林边长/CCD边长=焦距变换比率

镜头原焦距×焦距变换比率=镜头于数码机身上的等效焦距

以变换比率为1.3的佳能EOS 1D MARK IV及一支17-35mm的镜头为例,镜头于机身上的等效焦距将会变为22.1-45.5mm。

当然,最理想的CCD面积应该与35mm传统相机所产生的影像面积(36mm× 24mm)一致,而这也正是为什么现在全画幅DSLR受到热捧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为什么50mm焦距的定焦镜头最受青睐 50mm焦距的定焦镜头优势介绍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50mm镜头,你可能会想起最便宜的定焦镜头——小痰盂50mm F1.8。实际上50mm定焦镜头不但是最便宜的定焦镜头,但确实最受青睐的镜头之一。为什么50mm焦距的定焦镜头最受青睐?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为什么50mm焦距的定焦镜头最受青睐?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云课堂自由职业摄影师)镜头。一般视角在45-50度,换算对应的镜头焦距就是135画幅全画幅下的40-60mm。标准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目视接近,因此称为标准镜头,也是所有镜头当中最基本的一种镜头。

因为具有代表性的缘故,各厂商都在标准镜头上作了深入的开发,往往推出不止一个规格,而且即使是类似的规格,也会开发多款。到底是为什么吸引了厂商对标准镜头如此热衷地开发呢?这要从50mm标准镜头的特点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镜头按其焦距的长短分为几类

全文共 1268 字

+ 加入清单

镜头根据其焦距长短,也即拍摄时的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 长焦距镜头等。

标准镜头的视角约50度左右,这是人单眼在头和眼不转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视角,从标准镜头中观察的感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景物基本相同。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多为40mm,50mm或55mm。120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一般为80mm或75mm,相机片幅越大则标准镜头的焦距越大。而数码相机由于其成像介质(CCD或CMOS)有大有小,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致。为了方便直感,说起DC镜头时经常采用等效于35mm相机的所谓等效焦距,这个等效就是指视角上的等效。以下就只说35mm相机的镜头,其他片幅的相机以及数 码相机可以类推。

广角镜头,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有时用来刻意夸大前景表现,强烈远近感以及透视。35mm相机的典型广角镜头为焦距28mm,视角为72度。常用的还有比28mm略长一些的35mm,38mm的所谓小广角(多见于傻瓜机)。比一般广角镜头视角更大的是超广角镜头(如焦距为24mm,视角84度)以及所谓的鱼眼镜头,其焦距为8mm, 视角可达180度。

长焦距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主体突出。35mm相机长焦距镜头通常分为三级,135mm以下称中焦距,如85mm,视角28度,105mm,视角23度以及135mm,视角18度。中焦距镜头经常用来拍摄人像,有时也称为人像镜头。135-500称长焦距,如200mm,视角12度,400mm,视角6度。500mm以上的称为超长焦距,其视角小于5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如球场上的特写以及野生动物的拍摄,因无法靠近被摄物,超长焦距镜头就大有用武之地。

镜头是什么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由多片透镜组成。各种不同的镜头,各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它们在摄影造型上的应用,构成光学表现手段;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镱头。一指和二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

影视中所指的镜头,并非物理含义或者光学意义上的镜头,而是指承载影像、能够构成画面的镜头。

镜头是组成整部影片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场面,若干个段落或场面构成一部影片。因此,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叙事和表意的基础。 在影视作品的前期拍摄中,镜头是指摄像机从启动到静止这期间不间断摄取的一段画面的总和;在后期编辑时,镜头是两个剪辑点间的一组画面;在完成片中,一个镜头是指从前一个光学转换到后一个光学转换之间的完整片段。

镜头的主要功能为收集被照物体反射光并将其聚焦于CCD上,其投影至CCD上之图像是倒立,摄像机电路具有将其反转功能,其成像原理与人眼相同。

镜头分类

根据镜头的产地分类主要是日系镜头和德系镜头。日系镜头主要是色彩的还原性比较好,德系镜头的层次感比较强。市场上中国的镜头也逐渐占领一定的市场,主要是价格比较低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索尼TX55焦距多少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索尼TX55

这款相机的焦距是27-130mm的镜头,已经足够家里使用了。这款相机的整体找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索尼TX55参数

这款相机是2011年7月上市的一款卡片机,索尼的相机还是不错出的还是不错的。成像效果,还原度等都是不错的。

1、机身特性:消费、卡片、广角

2、操作方式:全自动操作

3、传感器类型:Exmor R CMOS

4、传感器尺寸:1/2.3英寸

5、最大像素:1680万

6、有效像素:1620万

7、光学变焦:5倍

8、影像处理器:BIONZ Engine

9、高清摄像:1080i全高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单反镜头焦距是什么意思 如何选择单反镜头

全文共 112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单反相机而言,最重要的除了机身以外还有镜头,甚至可以说镜头比机身更重要,镜头是光线进入数码单反的必要通道也是唯一的通道,如果镜头不够优秀那么再好的相机也不能拍摄出好的照片。当然在镜头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焦距,焦距没有选择好一样拍不出好的照片,所以今天小编就是教大家如何选择单反镜头的。

单反镜头聚焦什么意思

单反镜头的聚焦,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镜头的划分

镜头的划分可以分为很多类。比如可以按焦段划分,按照定焦和变焦划分,按照最近对焦距离划分,也可以按照品牌和卡口划分,或者是按照等级划分。听起来比较复杂,但解释起来其实并不困难。

镜头聚焦范围介绍

先来说镜头的焦距。我们在了解或者选择购买一支镜头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因素就应该是镜头的焦距,这个参数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视角,也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的题材。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35mm、85mm、105mm等等。焦距越短(数字越小),视角就越宽;而焦距越长(数字越大),视角就越窄。除了视角的宽窄,焦距的变化还跟我们另一个直观的感受:焦距越短,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远;焦距越长,被摄物体离我们显得越近。所以大家该明白了,消费类数码相机上的变焦功能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拉近拉远”的感觉,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的。

焦距选择

各个焦段的镜头究竟该如何使用呢?广角镜头的视角宽,所以适合拍摄风景,尤其是超广角镜头,视野宽广,拍摄出来的风景特别有气势。标准镜头的视角跟人眼的视角接近,因而得名。标准镜头的应用十分广泛,风景、人像都可以胜任,但也相当难以驾驭。普通人用标准镜头拍摄出的照片可能千篇一律,但是有经验的摄影师完全可以利用标准镜头跟人眼视角类似的这种特点,拍摄出很多具有现场感的照片。85mm~135mm的中长焦镜头一般用来拍摄半身人像,利用这种镜头很容易拍摄出背景虚化的照片,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2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通常就用来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等。因为焦距长,可以把很远的物体拉近到我们的眼前,所以不必离被摄物体很近就能拍出来清晰的画面。在拍摄昆虫、生态、舞台和体育的时候,我们显然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看了上面介绍的大家明白了吗,当然,焦距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场景不同光线下焦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用广角来拍摄人像会很不好看让画面变形,可是用来拍摄风景就有另外一番体验了,上面小编教大家那么多,大家都可以自己试着选择焦距来拍摄出很不错的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掌握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的作用及相关性能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之下,许多人开始通过业余爱好来放松生活,其中摄影便成为很多人钟情的方式。但是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对如何掌握镜头焦距成为很多人的难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掌握镜头焦距等相关问题。

什么是镜头焦距

在了解如何掌握镜头焦距之前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镜头焦距,镜头焦距主要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距的距离,这是镜头成像的一个重要性指标。镜头焦距大体分为为两种,主要是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两种焦距在功能上各司其职,像方焦距是指像方主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而物方焦距则是指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

如何掌握镜头焦距的距离

在拍摄的照片中物体的大小和拍摄距离的关系是成正比,焦距越长,能够保证在画面上被拍摄物体是同样大小,拍摄距离也就越长。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值带入来调节把握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同时可以通过场景的变化灵活运用,在拍摄不同的物体上镜头焦距也是不同的,在拍摄室内和室外不同的场景上可以选择不同的镜头来达到合理的拍摄效果,尤其是针对拍摄人像距离可以根据镜头的大小调节不同的数值,大体和拍摄3米之外的人像采用200MM镜头基本一致,具体数值可以通过拍摄人像推倒得出。

如何选择镜头

提到镜头焦距难免就会提到镜头,镜头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的选择镜头是视觉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小编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些选择镜头的方法。

一、根据工作波长、变焦、定焦选择

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多数是在可见光范围内,并且由于镜头的工作距离和放大倍数是不变的,因此镜头焦距也是固定的,所以在特殊的工作距离发生变化后扔需要保持放大倍数稳定的情况下应选择变焦镜头

二、根据靶面大小、分辨率

因为镜头成像面必须大于相机配套的CCD相机的靶面才能正常使用,因此在镜头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分辨率和自身相机的原件配比,这样才能充分利用CCD相机的分辨精度,达到理想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码多能一体机的焦距/ 影像分辨率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数码多能一体机的焦距/影像分辨率

HP一体机M4345x数码多能一体机的焦距 焦距即数码多能一体机能清晰成像的范围,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cm--无穷远”,而且大部分数码相机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Macro),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如有些机种具有支持1厘米近拍的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影像分辨率 影像分辨率为数码多能一体机可选择的成像大小及尺寸。数码多能一体机的像素数越高,所拍摄的图像分辨率也越大,相应的图像的面积也越大。常见的分辨率有640×480、1024×768、1600×1200、2048×1536等。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镜头焦距是什么意思 镜头焦距相关介绍

全文共 1990 字

+ 加入清单

镜头焦距是什么意思?当将摄影镜头调整到无限远时,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焦距。在设计上,是将透镜的主平面与底片或成像传感器的距离调整为焦距的长度,然后,远离镜头的影像就能在底片或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那么,标准镜头焦长是多少?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的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 成像平面的距离。如果相机的英文规格书上看过"f=",又或者有留意相机镜头上的焦距,那么后面接的数字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相当于传 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 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cm近拍的神奇能力,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

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

我们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镜头焦距

与人类的眼睛一样,数码照相机通过镜头来摄取世界万物,人类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现误差(近视眼),则会出现 无法正确的分辨事物,同样作为数码相机的镜头,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镜头的焦距值。镜头的焦距不同,能拍摄的景物广阔程度就不同,照片效果也迥然相异。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对于同样焦距的镜头而言,成像面积越小,镜头的视角也越小。35毫米相机的成像面积等于135胶卷的感光面积——标准的36×24毫米,数码相机使用CCD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面积却有好几种规格,从高档专业相机的18.4×27.6毫米到普通数码相机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

也就是说,同样的镜头,在有的数码相机上是广角效果,但在别的相机上可能就变成了标准镜头。我们不难看出,对于相同的成像面积,镜头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对于同样焦距的镜头而言,成像面积越小,镜头的视角也越小。35毫米相机的成像面积等于135胶卷的感光面积——标准的36×24毫米,数码相机使用CCD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面积却有好几种规格,从高档专业相机的18.4×27.6毫米到普通数码相机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同样的镜头,在有的数码相机上是广角效果,但在别的相机上可能就变成了标准镜头。

看来,我们要依靠焦距值来区分数码相机镜头的视角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数码相机厂家通常都会提供一个容易比较的相对值,也就是标出与数码相机镜头视角相同的 35毫米相机镜头焦距,这样的对应焦距值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像富士MX-500的镜头焦距是7.6毫米,对角线视角70度,相当于35毫米镜头,是个小广角;富士的MX-600装有相当于35-105毫米的小广角变焦镜头。

我们在评价与选购数码相机时,也只要参考换算到35毫米相机的镜头焦距就可以了,镜头具体的实际焦距是多少,与我们基本无关,您也无法去具体核算,其实数码相机得光学变焦的倍数就基本上能够反应这个指标,虽然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不会太大,如果您不是很刻意的追求具体的相当于35毫米相机的对应焦距,参照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的倍数,一般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相机的等效焦距是什么意思 相机的等效焦距详解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相机等效焦距是什么意思,数码相机因为其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具体见图)。举个例子来说,50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相机上,其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c画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是135胶片的2/3)的DSLR上(如nikon的D90、D300等),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而这50mm镜头在APS-c的机器上的拍摄视角大概与75mm焦距的镜头在的135胶片机的底片上成像的视角相当,都是大约3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焦距是什么 什么是焦距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焦距也称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在照相机中,焦距是从镜片光学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离。

相机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像方焦点的距离,同样,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点的距离。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物体在成像平面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被摄物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物体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所形成的影像的放大倍率就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相机焦距怎么应该 相机焦距应该技巧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在摄影学里,焦距是拍摄环节里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想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好好了解焦距的意义和实际使用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7个实用的相机焦距应用技巧,一起来看看。

(一) 先明白甚么是「实际焦距」

如果你在购买镜头时够细心,会发现有些镜头网站上的规格会标明 「18mm(实际焦距 28mm)」等,这是因为镜头的真正焦距会受感光元件的大小影响,看看以下表格:

镜头显示实际焦距

全片幅 (1x)实际焦距

APS-C (1.5x)实际焦距

M4/3 (2x)

18mm18mm27mm36mm

50mm50mm75mm100mm

200mm200mm300mm400mm

由此可见,如果你是用全片幅 (FF) 的 18mm 镜头,在 APS-C 的相机上便会变成 18×1.5 = 27mm 的视觉了!这样在拍摄广角相片时便有机会不够广,但在远摄上反而更有优势(200mmx1.5 = 300mm)。

(二) 广角镜能包含更多景物

广角镜因为可视范围更广,你可以拍摄更多的景物,这样在拍摄广阔场景,或是当场地太小时便可以大派用场了。但在使用广角时需小心相片内有太多元素,令相片变得杂乱,缺少焦点。

(三) 长焦镜能排除不要的元素

长焦镜拍出来的视角比较窄,相片不会包含大范围的景物,排除不要的元素,这样可以让读者集中焦点在一样东西(主角),适合拍摄特写相片,或是背景很杂乱的时候使用。

(四) 广角镜拍出深景深

要拍出浅景深(前清后蒙)有 3 个元素,其中一个便是「焦距」了,焦距越长,拍出来的相片越容易产生浅景深效果,因此如果你用的是广角镜,焦距很短(例如 16mm),这时即使使用了大光圈(例如 f/2.8),只要小心选择对焦点(离相机远一点),拍出来的相片也会有深景深,全部景物也会清晰锐利,适合拍摄大范围风景之用。

(五) 长焦镜拍出浅景深

另一方面,如果你使用了长焦镜(如 200mm),即使你的光圈变小(如 f/8),相片也很容易产生浅景深,因此在使用长焦距时需小心留意景深的问题;而又因为很容易做到浅景深,长焦镜也适合拍摄特写、人像等题材,不过手持使用时要留意安全快门,以免相片因手震而变模糊。

(六) 广角镜夸大空间感

广角镜除了可以保持深景深外,其中一个特性便是夸大空间感,令「远的东西变得更小,近的东西更大」,也会产生夸张的变形,我们只要好好利用这些特点,便可以拍出更具张力的相片,是风光摄影、建筑物拍摄时常用的镜头种类。

(七) 长焦镜压缩前后景

使用长焦镜头,除了之前提及到的浅景深,也有着另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压缩前后景」,在长焦镜头下,背景跟主角的大小和距离的分别会减少,相较使用广角镜,远处的景物不再变得小小的一点,反而变得大了和看起来距离更接近主角,这样可以令整体相片也变得丰富紧密起来,各位同学应多加利用。

后记

初学摄影的同学一定要清楚明白以上的知识,这样在真正拍摄时便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甚么效果,而且也不会花钱错买不用的焦距镜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富士s1500焦距怎么调 富士s1500焦距调节方法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各位相机发烧友都知道,富士s1500,全称是FinePix S1500,它是富士公司在2009年推出的一款拥有12倍光学变焦的高端数码相机。此相机具有多重防抖功能、自动对焦功能、智能场景识别等多种功能,拥有1000万有效像素,2.7英寸显示屏,可以预设多种拍摄场景,有超强的电池续航能力。另外,其小巧的机身,更是方便携带。

富士s1500焦距怎么调

小编个人认为,富士S1500的对焦速度确实有点慢,有时候也会不准,这个事相机本身的性能和配置问题,我们没办法改变这个,但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善它的对焦问题。当我们身处光线暗的地方的时候,可以通过降低快 门 速度,增大光圈或者闪光灯,或者感光度来改变曝光,这样可能会得到好一些的效果。

另外,拍摄时,手要拿稳相机,不要抖,最好可以找个支点,光线暗尽量近距离微距模式拍摄,光圈调到F2.8,快门降低至10之内。

假如要用到长焦时,此时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因此3-4倍是最合适的。除此之外,当我们需要拍摄近景时,则需要调微距。拍好微距,我们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用三角架建立支点,因为手持不稳,放大之后会总是看到成片模糊,所以必须要用三角架。然后,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三角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成片依旧模糊,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启动自拍机。

富士s1500的价格

目前富士s1500已经停产,停产前的最后报价约为1280人民币。结果它的功能,我们可以得知,s1500的性价比很高,尽管相机的对焦功能速度慢,这方面的功能有所欠缺,但是s1500胜在很省电,这大大提高了相机的待机时间。并且相机本身小巧,携带也很方便,有些摄影爱好者可以出去外拍的时候需要用到好几部不同类型的相机,这也大大方便了摄影者本身,容易携带。

因为富士s1500也已经停产了,小编想向新入门的摄影爱好者推荐,看来有兴趣的摄影师们得去向其他人买,只要机身本身无明显刮花等痕迹,配置没有太过老化,用二手的相机,练练手,提高摄影水平,也是不错的选择。富士s1500的价格合理,不失为是一部性价比极高的好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了解焦距变化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焦距变化带来的面部和背景的变化的方法如下:

使用EOS 5D Mark II(35mm全画幅相机),均使用F4拍摄。

脸部印象和背景随着焦距的不同而改变

镜头焦距的差异会让照片的气氛为之一变。其中视角的差异如上图。照片中的被拍摄者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背景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焦距趋向远摄区域,视角变得狭窄,于是背景的范围也渐渐变窄。另外,镜头的焦距不同,被摄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使用广角镜头时,由于它有着近大远小的特性,所以人脸的形状发生了扭曲。和焦距较长的镜头相比,使用广角镜头时的拍摄距离较短,所以相对距离镜头较近的鼻子和脸颊部分就像是突出来一样,发生了膨胀。相反,在使用焦距较长的远摄镜头拍摄时,拍摄距离变长,脸的各部位的距离差随着拍摄距离的变长而相对缩小,和广角镜头相反的脸部成像效果逐渐呈现出来。如上所述,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不同,拍出人物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究竟使用怎样的焦距拍摄出来的才是标准成像,这随拍摄者的主观喜好有很大不同。如这次的拍摄,使用的是35mm全画幅相机, 50-70mm左右的带有轻微变形的照片。适当的变形强调出了立体感,突出了被拍摄者脸部的抑扬感,看起来更加精致漂亮。但是,也不能单纯地说焦距越长越好,因为在使用远摄区域拍摄时,脸部整体会给人很平坦的感觉,有时还会让人看起来显胖。所以应该仔细观察被拍摄者脸部的特征,选择最合适的镜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尼康S6150焦距多少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这款相机的焦距是28-196mm的焦距,这个焦距足够家里使用的。每个相机在出厂的时候,厂商都会考虑到相机的焦距是不是足够家用,所以不用担心焦距不够用。要是是个摄影爱好者,那么肯定是不够用了。毕竟在拍摄风景的时候,这款相机就比较吃力了。要是拍摄人像,简单拍一下风景这款相机已经足够使用!

尼康S6150参数

这款相机是2011年8月上市的,这款相机采用的是CCD传感器。

1、机身特性:消费、卡片、广角

2、操作方式:全手动操作

3、传感器尺寸:1/2.3英寸

4、最大像素:1644万像素

5、有效像素:1602万像素

6、光学变焦:7倍

7、数码变焦:4倍

8、最高分辨率:4608X3456

9、图像分辨率:16M(优质影像):4608×3456(精细)、16M :4608×3456、8M :3264×2448、5M :2592×1944、3M :2048×1536、PC :1024×768、VGA :640×480、16:9 :4608×2592

10、高清摄影:720P高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焦距是什么意思数学椭圆 焦距是什么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焦距通常是在光学中应用,焦距是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数学中的焦距应用于椭圆,椭圆焦距是指椭圆两端两个焦点的距离。

椭圆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椭圆可以被定义为到两个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这个常数称为椭圆的离心率,它决定了椭圆形状的“扁平程度”。当离心率接近于1时,椭圆变得越扁平,而当离心率接近于0时,椭圆接近于圆形。

考虑椭圆焦距时

一个重要的性质是椭圆的焦点和直线的对称性。特别地,如果从椭圆上选取一个点P,那么从该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将始终等于椭圆的焦距。这个性质可以用来构造椭圆,并且在物理和工程应用中经常使用。

抛物线反射器中

抛物线反射器是一种特殊形状的镜子,将平行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上。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望远镜、卫星天线和车灯等设备中。在抛物线反射器中,焦距决定了光线聚焦的效果,因此正确理解和计算焦距对于设计和优化这些设备至关重要。

椭圆焦距

例如,在地球上,行星和卫星的轨道通常是椭圆的,焦点则代表了太阳或者地球的位置。通过精确计算椭圆焦点的位置,我们可以预测和控制行星和卫星的运动。

椭圆焦距有许多深刻的性质

关于椭圆焦距的一项著名结果是,椭圆上每个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始终等于椭圆的周长。这个结果揭示了椭圆形状的重要信息并且在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椭圆焦距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性质

可能忽视了一些微妙的方面,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面临测量和计算椭圆焦距的挑战。由于椭圆形状的复杂性,精确计算椭圆焦距可能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或近似算法。

此外还需要注意椭圆焦距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的关联性。虽然椭圆焦距在数学上是一个几何概念,但它在物理世界中有许多重要的现象和应用。从天体力学到无线通信,椭圆焦距的理解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焦距越长越好吗 微距镜只适用于微距摄影吗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微距镜头,人们常常对其抱有误解,微距镜只适用于微距摄影?微距镜头很昂贵?其实不然,这里给大家带来有关微距镜头的常见误解盘点,一起来了解下。

微距镜只适用于微距摄影?

虽然,微距镜头的主要功能确是拍摄微距照片,但其实它同时可以用来拍摄人像作品,而且镜头质素、对比与饱和度亦相当不错,不要让它的名字,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啊。

微距镜头很昂贵?

这要视乎你买哪支镜头吧?例如 Canon 的 100mm f/2.8L Macro IS (防震百微) 及 Nikon 的 Micro NIKKOR 60mm f/2.8G ED,这些镜头的价格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就需要考虑一下。但如果是 Sigma 或其他副厂微距镜,质素不错之余,价格还可以便宜一半左右,这还是没有考虑二手镜头的情况。所以价格其实不算很严重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