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爱因斯坦造了什么精彩20篇

浏览

2571

文章

73

篇1: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与常人的区别有哪些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成就很多,那么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常人的区别有哪些呢?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与常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他对所有快速成功都会产生怀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常人却不会,觉得成功了就已经结束了,是完美的,并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怀疑,反而会觉得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

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与常人的区别还有:敢于抛弃惯性系的概念,而我们常人却往往不会这样,觉得那些概念已经总结出来了,我们只需要适当的运用就可以了,不会选择抛弃那些惯性系的概念。

3

爱因斯坦擅于从总结出来的旧理论出发,然后再以研究,从而得出新的理论,而我们常人却往往不会这么做,往往是从一些从未研究过的领域进行出发,从而得出以往他人没有的出来的理论,这个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4

爱因斯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他往往能够对看似天然的东西刨根问底,然后思考其原理和本质,这是我们常人不会去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看似天然的东西就就是天然的,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而爱因斯坦却恰恰相反,他更愿意去研究这些看似天然的东西。

5

爱因斯坦的洞察力比我们常人要更强一些,当他看到一些东西后,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东西的原理是什么?是怎么进行运动的,而我们常人往往看到一些东西后,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东西可以拿来做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因斯坦是LIGO的“总设计师”

全文共 2019 字

+ 加入清单

LIGO团队如何合作

——访引力波论文作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陈延北教授

2月13日晚,美国引力波论文作者之一、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学合作组织核心成员、加州理工学院陈雁北教授接受了《科学技术日报》记者的专访,首次揭示了发现引力波的科学家团队LIGO在科学研究中的合作情况。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引力波探测器

世界“超级大脑”旗舰团队

众所周知,LIGO项目小组宣布了美国引力波的发现结果。事实上,这是一个“超级大脑”旗舰团队,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其中一些团队位于LIGO总部,一些位于外围。他们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优势。

美国拥有最集中的研究团队,包括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它们在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很突出,佛罗里达大学提供大量光学技术支持,威斯康星大学对数据分析做出了特殊贡献。英国大学对LIGO后视镜悬挂系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德国研究机构提供激光技术;澳大利亚大学已经使用了光学压缩态的实验方法。法国和意大利已经发射了VIRGO处女座探测器。

根据一系列复杂的规定,LIGO通过委员会组织这些小组开展工作。委员会成员的数量是根据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来分配的,而更高一级的执行委员会由更资深的科学家组成,以决定更重要的问题。此外,还有实验室主任,他们负责就实验室仪器和重要事项做出决策,还有发言人,他们负责协调内部和外部关系。

如有需求或问题,各团队将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联系,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会议,并定期回顾各团队的研究进展。如果他们做得不好,就会受到警告。

碰撞的火花永无止境。

去年夏天,第一个看到“引力波事件”的人是一名在德国工作的博士后研究员,他正在运行一个实时监控程序。在自动扫描数据分析期间,程序会提示一个强信号。

为了验证结果,LIGO迅速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协作行动,允许每个人分工合作,从各个方面进行批准,例如检查其他传感器以查看是否是其他因素导致的,或者识别是否有其他人注入的恶意信号等。

陈雁北指出:“国际合作太重要了!因为大型项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有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推动科研进步,碰撞的火花才会层出不穷。”

陈雁北的团队曾经遇到过美国西北大学的光学和原子物理学教授,他说有一种方法可以提高N倍引力波的探测精度,这听起来不可靠。尽管有怀疑,团队还是将他吸收到了研究中。然而,几年来没有重大进展。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个系统来判断其研究的对错。然而,在随后的合作中,该团队突然发现,可以从其方案中提取出一些优秀的理论思想,即用于提高具有不稳定光学系统的仪器的灵敏度的实验设计方案。多亏了这次合作碰撞。

科学家开会熬夜做实验

“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物理学家一起工作时,我经常看到他们预约熬夜做研究,因为他们的实验对地面振动很敏感。”陈雁北说。

为了倾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大多数探测引力波的实验都需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许多科学家不得不在深夜做实验,而且经常有几个人预约一起熬夜并相互合作。甚至,也有不同国家的科学家聚在一起成为夜猫子的时候。

“我认为一个人熬夜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几个人预约熬夜做实验,这就意味着经常熬夜仍然很难。如果你今天不想忍受,恐怕你会耽误你同事的实验进度。就像找到一个搭档。”陈雁北叹了口气。

LIGO的会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电话会议时间。然而,由于欧洲和美国的成员众多,会议和交流的时间将主要在这些地区。因此,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的参与者倾向于更加努力地工作。

就在引力波的发现被证实的时候,当LIGO项目小组聚集在一起时,一些科学家叹了口气,“啊,即使这个敏感的仪器也能看到黑洞,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陈雁北解释说,这意味着观测仪器的灵敏度在设计上还没有达到所谓的高精度。如果实现了这一点,我们将来将能够看得更清楚,听到更多的黑洞碰撞。这一发现无疑是一个开始。当然,这也意味着科学家们会做更多的事情,更兴奋地见面,一起熬夜。

爱因斯坦是“首席设计师

一百年前,爱因斯坦以超人的洞察力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然而,他自己不知道如何观察它。

然而,通过科学事实来验证预测并不容易。陈雁北说:“人类对引力波的观察已有近50年的历史。由于宇宙中引力波源频率的不确定性,研究人员不可避免地在心理上准备“不去探测它”。在这条路上还有一些人改变了他们的研究方向或者离开了。”

那么,科学家们依靠什么样的支持来进行几乎没有前景的研究呢?陈雁北说:“玩游戏很有趣。”例如,实验物理学家喜欢制造激光,就像孩子们玩高积木一样。理论物理学家喜欢寻找一些问题来思考并解决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所有想加入研究的伙伴都真的想做点什么。"

最后,陈雁北意味深长地说:“我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已经17年了。就像我一直坚持研究的同伴一样,我仍然相信爱因斯坦的预测,直到引力波被发现,至少达到99.99%。否则,我们就不会在半夜这么执拗地见面‘玩游戏’。在某些方面,爱因斯坦是LIGO的“首席设计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三章时间使爱因斯坦受挫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6 岁的时候,就把有 300 年历史的绝对时间观念摧毁了。他推翻了牛顿物理学的整个基础,对现实进行了革命性的重新评价,赋予时间和空间全新的意义。这就是“相对论”。它给出了许多完全新颖的结果,其中有“时间膨胀”(即一个人的时间相对于另一个人变慢),时间经过空间“蛀洞”的行进,以及“新生儿自谋杀”的异乎寻常的景象,即时间旅行者回到出生时刻从而“谋杀”了他们自己。爱因斯坦粉碎了几乎所有关于时间的常识。但是,如我们将要看到的,时间问题中有一个基本方面被他避开了。他没有考虑时间箭头。

如果我们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发表的一夜之间改变的,那就错了。摧毁绝对时间观念的种子,早在十七世纪就被丹麦人罗耶默(Ole Roemer)播下了。确实,按照爱丁顿的说法,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时间,是被罗耶默发现的。当他 1675 年在巴黎天文台研究木星卫星的不规则运动时,首次指出光信号具有速度。他告诉一些科学院院士说,由于光线不是瞬时地而是逐渐地传播——这种看法持续至今——离木星最近的一个卫星下一次的掩食时刻,将比根据以往观测推算出的要晚十分钟。

一旦人们开始去想,光线从蜡烛或电灯泡传到眼睛需要时间,而不是瞬时地传播过来,就会搞清楚了,当我们注视天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很远的恒星或星系,是它们很久以前的样子。直到 1728 年,罗耶默的看法才被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JamesBradley)所证实。这以后,光的有限传播速度的概念才被广泛接受(现代的光速值大约是

300,000,000 每秒米)。然而罗耶默的工作还标志着,最质朴的绝对时间的概念开始终结。绝对时间设想,我们看到的宇宙深处所有角落发生的事件,都和地球上的时间同步。爱因斯坦表明,即使考虑到在把这些事件的信息传过来时,光具有速度,绝对时间也不能够成立。处在不同运动状态的观测者,他们测量的时间不再彼此相同:相对于一个不动的观测者,一座钟所显示的时间决定于它的速度。如果还要考虑引力的话,那么这个时间还要与钟在空间中的位置有关。

公众对爱因斯坦的传统印象是,一个白发苍苍,为人和善的古怪老头。但实际上,当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里震撼科学世界时,他是一个干净利索的年轻人,黑色卷发并留着胡须。一个传记家曾这样写过爱因斯坦:“显而易见,他看来特别乐于与女士们交际。这种感觉常

常是相互的。这个刚成名的年轻人,有一头浓密的、乌黑发亮的波浪式美发,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和不拘礼节的风度,明显地具有迷惑力。”这也是一个身负重大使命的年轻人。爱因斯坦的梦想是,创立一个与实际世界相符的描述,它不受人为偏见的影响,在它描述的世界里,客观存在是至高无上的。他抱负的志向是,使物理学规律完全摆脱观测者的影响,为此他坚持认为,所有的观测者,不论他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如何,必须同等地看待。任何个别的观测者或“参考系”都不具有特殊的地位——物理学规律必须与这些琐事无关。爱因斯坦远征的第一个阶段是狭义相对论,它建立在一个新的原理之上,即光的速度对所有的观测者都是相同的,不论他们自己的速度如何;后来这个理论扩展到对引力的解释,也就是广义相对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墨子、悟空”后,中科院启动爱因斯坦探针等项目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7月4日,在“悟空”、“墨子”、“颜回”和“实践10号”等科学卫星相继取得重大科学成果和社会影响后,中国科学院宣布在北京怀柔科学城正式启动“空间科学(二期)”战略试点科学项目

该项目的第二阶段旨在研究宇宙和生命起源和演化的两个科学前沿,以及太阳系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卫星开发将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和爆炸之间的关系、太阳风和磁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定律以及引力波电磁对应物等方向上进行。此外,该项目还部署了一些项目,如概念研究、高级研究、背景模型、科学卫星任务规划和数据分析。

在卫星工程方面,爱因斯坦探测器将在软X射线波段对宇宙物体进行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并有望在发现和探索宇宙中无声黑洞的耀斑、探索引力波源的X射线信号以及发现宇宙中X射线剧烈变化的物体方面取得科学突破。

爱因斯坦探针

高级天基太阳观测台是中国第一颗专门观测太空太阳的卫星。它将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一磁两暴)的形成和相互关系。

高级天基太阳观测台

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是由中国和欧洲科学家共同提出和研制的。它在地球磁层顶部、极地和极光的阳光面上进行全景成像,同时对地磁场和等离子体进行现场测量,以提高人类对太阳活动和地球磁场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

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

引力波爆发高能电磁对应全天监视器(GECAM)是引力波研究方向提出的一个“机遇”项目。卫星和地面引力波探测器的联合观测可以更全面地发现引力波γ暴和新的辐射现象。

引力波爆发高能电磁通信全天监视器

在背景模型中,增强型X射线时变和极化空间观测台(eXTP)以“一个奇(黑洞)两颗星(中子星,Kwak Kek)三个极端(重力、磁场、密度)”为科学目标,是由中国牵头的一个涉及20多个国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此外,将围绕探测空间引力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太阳系的诞生以及探测系统外的可居住行星开展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和验证。该专项新增任务概念研究以原创科学理念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为该专项发展提供源动力。科学卫星任务规划和数据分析项目支持首席科学家领导的核心科学小组开展任务设计和深入数据研究。空间科学建筑的优化和完善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空间科学(第二阶段)”试点项目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驰表示,按照Xi总书记“全面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发展”的指导精神,中国科学院已开始实施“空间科学(第二阶段)”战略试点科技项目,重点是最具优势和重大科学发现潜力的热点。本次特别活动将汇聚国内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团队,不断探索浩瀚宇宙的未知奥秘,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实现科学重大突破,推动相关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航天科学领域尽快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因斯坦的三大预言是什么?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的三大预言是:人类将重返石器时代、人类永远无法离开太阳系、人类可以实现时空旅行。这三个预言对人类非常重要,其中第一个预言了人类的未来。

第一个预言:人类将重返石器时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爱因斯坦曾经接受过记者的采访,爱因斯坦在采访中表示,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不会彻底终结战争,未来人类还会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而由于人类已经拥有了核武器,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以核武器为主的一场战争,而当这场战争结束后,人类将重返石器时代。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核战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人类文明也会因此全球大规模的核武器爆炸而被摧毁,这样一来,人类文明停滞不前,幸存者只能重头开始,所以,在人类文明重建的过程中,人类也将再次经历漫长的石器时代,而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如果人类世界还有第四次世界大战,那么,使用的武器只能是石头。

第二个预言:人类永远无法离开太阳系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到过,人类是永远无法实现光速的,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人类如果有一天可以实现光速,那么,人类就有希望离开太阳系,至少去往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爱因斯坦对于光速的预言是正确的,人类永远没有办法实现光速,自然人类离开太阳系所需要的时间,就要比人类的寿命还要长,自然,速度就成为了将人类束缚在太阳系中的“枷锁”之一,让人类永远无法脱身,文明只能在太阳系中延续。

第三个预言:人类可以实现时空旅行

虽然爱因斯坦说人类永远飞不出太阳系,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进行时空旅行,因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爱因斯坦认为,宇宙中一共存在着三种彼此连接的神秘天体,分别是黑洞、虫洞和白洞,它们和时间旅行的关系,就是黑洞是入口,虫洞是通道,白洞是出口,拿人类来说,想要实现时空旅行,只需要从黑洞进入,经过虫洞,最后再由白洞出来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因斯坦有发现宇宙的秘密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爱因斯坦发现宇宙的终极秘密,可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终极秘密是啥,没人了解。爱因斯坦可以说从人类发展到今日世界最杰出的生物学家,爱因斯坦对人们科技界的奉献是现阶段全部生物学家不可以媲美的,那样的一位杰出奇才,在1955年也始终的离开人世间,可是对爱因斯坦发现了宇宙终极秘密的谣传沒有终止。

一、有关爱因斯坦发现宇宙终极秘密的猜想

在爱因斯坦临终时,爱因斯坦以前对自身的临床医学护理人员讲过一些话,可是因为爱因斯坦早已濒临死亡,说的一些话,护理人员却不可以了解,因而这种话却变成了世间历史时间始终的一个谜,许多生物学家猜想,爱因斯坦一定是发现了今日的宇宙终极秘密,可是很多人辩驳,说到为何爱因斯坦要将宇宙终极秘密在临终以前才要说,显而易见不符客观性的逻辑性。

也是有很多人猜想爱因斯坦一定讲出了物理优秀的专业知识,假如说可以真实的了解爱因斯坦在死前常说的一些话,有可能人们的物理便会提早发展趋势几十年,自然也是有一些人觉得爱因斯坦讲过有关地球上和将来世间的迈向,有可能人们就跟爱因斯坦死前预测分析的那般,在2060年会由于自身的缘故造成地球上的摧毁,可是到迄今为止还没人了解爱因斯坦死以前说的话究竟是什么含意。

二、爱因斯坦是不是真实发现宇宙秘密

听说爱因斯坦在临终以前规定后代将他全部的物理图稿所有损坏,因而就会有许多人猜想是不是爱因斯坦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有可能这一秘密是有关人们秘密的不良影响,爱因斯坦不愿这种这种秘密公布于众,不然会产生许多焦虑,可是爱因斯坦的确是一个十分有聪慧的生物学家,爱因斯坦对人们的确作出了成千上万的奉献,但爱因斯坦应当沒有发现很多将来的秘密,假如爱因斯坦真实的发现了宇宙秘密,一定会公布于世,给人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因斯坦的大脑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想说的是,爱因斯坦在死后,其大脑被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而且为了方便研究,爱因斯坦的大脑被切成了240片,所以慢慢很多科学家发现了一些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奥秘所在

2

科学家一致认为在爱因斯坦的大脑顶叶部分有山脊状还有凹陷状的部分是爱因斯坦异于常人的关键。这决定的是爱因斯坦在物理领域突出的成就。

3

还有就是爱因斯坦大脑的运动皮质中有球状的一个突起,这让科学家引起了猜想,一致认为这个突起决定了爱因斯坦在音乐上过人的天赋。

4

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的大脑越大一定会越聪明,比如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但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却小于正常人的,这也是一个异于常人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尔斯特兰德:因为他,爱因斯坦差点丢了诺贝尔奖

全文共 2242 字

+ 加入清单

医学之路诺贝尔系列:挖掘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经验,向我们展示自1901年以来医学领域丰富多彩、起伏跌宕的科学图景,见证现代医学在改变人类历史中的每一次进步。

古勒斯特兰德因其在眼科的研究而被誉为“人类的眼睛”,但他对物理学的狭隘理解使他错过了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瑞典著名眼科医生阿尔瓦尔·古尔斯特兰德因推广光学成像的一般定理而获得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理论到实践,他对眼科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无数人因为他而再次看到了世界。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没有授予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相对论的原因,也可以说是由于古尔斯特兰德。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网络图)

学习之旅一帆风顺

古尔斯特兰德于1862年出生在瑞典一个眼科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市政卫生官员。可以说,古尔斯特兰德的人生道路是在他出生的时候铺就的——他的父亲希望他的长子能继承他的家族事业,而古尔斯特兰德就是喜欢这个主题。

18岁时,古尔斯特兰德在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学习。五年后,他毕业并在维也纳呆了一年。然后他回到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继续深造。获得医疗执照后,他回到了父亲的眼科诊所。他很快发现散光患者的角膜经常生长不均匀。为了深入研究这一课题,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光学内容。1890年,他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对散光理论的贡献”

上图显示正常眼,下图显示散光眼(网络图)

两次谢绝诺贝尔奖

毕业后,古尔斯特兰德博士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二十多年来,除了临床工作,他还刻苦研究眼球的工作原理。他不仅亲自解剖了眼球的精细结构,而且从理论上研究了几何光学原理。他是一个医学和物理学交叉的人才。目前,我们对眼球屈光系统的认识大多来自于食道,包括眼球内部的屈光结构和调节机制。他还发明了一种方法,让病人盯着他移动的手指来检测眼部肌肉的异常,并更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角膜翳去除手术来恢复病人的光线。

鸥弦很快获得了很高的声望。瑞典人亲切地称他为“人眼”。从1905年开始,他被任命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成员。在1910年和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他认为自己是医生而不是物理学家,所以他拒绝了。就在191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他,他欣然接受了。古尔斯特兰德是世界上唯一拒绝诺贝尔奖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古尔斯特兰德有很高的声誉和声望,他不仅没有因为生意繁忙而放弃研究,还继续发明裂隙灯。这种简单无创的小型仪器是目前眼科检查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它能使医生清楚地看到病人眼球前半部分的精细结构。

裂隙灯(网络图)

裂隙灯观察患者眼球(网络图)

他否认了诺贝尔相对论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1909年,这一理论得到了欧洲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可。同年10月,爱因斯坦首次被提名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因为当时仍然有许多反对相对论的人,爱因斯坦没有获奖。后来他被提名多次,但每次都没获奖。十年很快过去了,人们逐渐观察到相对论中一些预言的证据。相对论的支持者越来越多,包括普朗克、汤姆森、洛伦茨和其他人都强烈推荐他。就连曾经建议爱因斯坦不要浪费时间的普朗克也在他的推荐信中写下了这个理由:“爱因斯坦迈出了超越牛顿的第一步。”然而,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成员太保守了。他们仍然犹豫不决,害怕犯错。

1921年,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爱因斯坦获奖。诺贝尔委员会迫于压力,决定让古勒斯特兰德写一份关于相对论的评估报告。虽然古勒斯特兰德精通几何光学,但它只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小领域,他的研究内容使他相信“眼见为实”,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嘲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认为爱因斯坦从来没有做过实验,所有的理论都是闭门编造的。过去,科学界非常重视实验结果,但这种观念在20世纪初逐渐开始改变。然而,古尔斯特兰德仍然持有如此狭隘的观点。因此,他强烈反对爱因斯坦的获奖。由于无休止的争论,1921年,诺贝尔奖根本没有颁发。这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1922年,古尔斯特兰德再次写了一篇贬低相对论的报告。然而,因为有那么多人为爱因斯坦“叫屈”,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绕过有争议的相对论话题,直接将诺贝尔奖授予因光电效应定律而做出贡献的爱因斯坦。这一举动实在太惊人了——法国科学家布里渊评论道:“想象一下,如果爱因斯坦不在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上,50年后人们会怎么想。”

1921年,爱因斯坦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发表了演讲(网络图)

古尔斯特兰德是一位成就极高的伟大科学家。然而,由于他的狭隘、保守和固执,相对论,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从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当爱因斯坦获奖时,他甚至被提醒不要提及相对论,以免引起另一场骚乱。这提醒我们,我们不需要盲目相信权威,与此同时,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更勇敢的人。

个人简介: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阿拉·古尔斯特兰德(1862年6月5日-1930年7月28日)

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阿尔瓦尔·古尔斯特兰德,“因为他在眼睛屈光方面的工作”。

获得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是:古尔斯特兰德将光学的物理原理应用于研究光的折射和眼睛中的其他现象。他通过推广光学成像的一般定理对眼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欲了解更多故事,请点击:

贝林,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演绎“可怜的孩子袭击的故事”罗斯,第二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误入歧途的梦想家,第三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芬森,追求阳光的日子,莱佛兰,第七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疟原虫的发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爱因斯坦预言三个重要效应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爱因斯坦预言三个重要效应包括:蜜蜂消失论、时空纽伦、弯曲时空,这些理论现在还有着争议。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科学家等,他的许多科学理论改变了我们的历史进程,对现代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中包括爱因斯坦预言三个重要效应。

详细内容

1

蜜蜂消失论

蜜蜂主要靠传播花粉bai采集食物,同时du它们也植物的媒介zhi,因此植物才结果产出果实,dao如果蜜蜂灭亡了,那么地球上会有80%的植物会不能结果,这样的话,人类的粮食也会大大减少,因此人们在那种情况下,自然会因为没有吃的便慢慢消亡。

2

当时爱因斯坦说这个话的时候,还有什么转基因技术也没有什么嫁接技术,当时农作物完全是按照自然规律生长,因此蜜蜂作为当时农作物开花结果的最要媒介,如果一旦消失,对于这些植物来说是灭顶之灾,当然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不过爱因斯坦说这个话的时候,也是假设的前提,更多是让人们爱护环境,告诉人们在自然界中,人也是其中一员,如果不能做到准守自然法则,人类也是为受到自然的责罚的。

3

时空纽伦

由于重力的作用 ,(例如)地球这样大质量的物体在时空构成的框架结构中的存在本身,就会使时空框架发生扭曲。通俗地说,时空框架就像一个床垫,而地球就像放在床垫上的一个小钢球,钢球使床垫凹陷成一个“小酒窝”样子的坑。

4

弯曲时空

地球这样的大质量物体在时空结构中的转动,会使时空结构与它一起运动。就像一个落入篮筐的篮球,在筐中转动时也带动篮筐一起运动。这两个预言构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5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物质和时间(时空)会发生弯曲,时空弯曲的是质量(能量)造成的结果,万有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爱因斯坦用太阳所产生的空间弯曲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中一直无法解释的43秒,以及遥远恒星的光线经过太阳时所产生的偏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不是发明家,所以没有发明什么,但是提出了很多理论。比如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能量守恒、宇宙常数,等等。

一、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二、能量守恒

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因斯坦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是是患病而死的。爱因斯坦被诊断出患有主动脉瘤,1955年4月18日午夜在睡梦中感到呼吸困难,主动脉瘤破裂导致大脑溢血破裂,而逝世于普林斯顿,遗体被火化了,骨灰撒在永远保密的地方,目的是不会令埋葬他的地方成为圣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乌尔姆市,现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那些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提供肩膀的巨人们

全文共 1712 字

+ 加入清单

在所有的物理理论中,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无疑是最美丽和最深刻的理论之一。从1919年5月对爱因斯坦著名世界恒星偏转的验证,到2015年9月直接探测到的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再到2019年4月发布的第一张黑洞直接图像,100年来人们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这个伟大的理论是正确的。

然而,正如奠定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一样,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他在不同时期用不同巨人的肩膀看得更远。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位全面发展的数学家”,庞加莱,也被翻译成庞加莱,是第一个对爱因斯坦产生深远影响的巨人。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但在此之前,洛伦茨和庞加莱得到了许多类似的结果。特别是庞加莱,几年前在他的著名著作《科学与假设》中总结了他早期论文中提到的几个假设,如“同时相对论”;这一假设后来由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论文中提出。作为两个基本假设之一,另一个假设是麦克斯韦的结论,“光速不会随着发光物体的速度而改变”。

事实上,庞加莱先前已经获得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大部分结果。尽管爱因斯坦可能无法及时看到庞加莱在这一领域的全部工作,但他至少读过庞加莱的《科学与假设》——他曾回忆起大学毕业后读过这本书的德文译本,并被这本书深深吸引。然而,庞加莱似乎并不重视他得到的结果背后的惊人画面,也没有踢出门外。尽管如此,由于庞加莱的许多贡献,他仍然被称为“相对论的先驱”。

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是影响爱因斯坦的第二个巨人。他曾在大学教爱因斯坦数学。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闵可夫斯基用他高超的数学技巧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为平面四维“时空”中的物理学。时间作为维度和空间的结合是由庞加莱在1898年首次提出的。只有当爱因斯坦想把引力和他的相对论结合起来时,他才意识到闵可夫斯基描述的平面四维时空的重要性:他想研究的引力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弯曲的四维时空,只要闵可夫斯基弯曲了时空。

紧接着,爱因斯坦意识到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他没有描述弯曲时空的数学工具。爱因斯坦找到了格罗斯曼,一个好朋友,以前的同学,然后是同事和数学教授,并请求格罗斯曼帮助。格罗斯曼搜索了大量的文献,发现爱因斯坦新理论所需的数学已经被几个数学家开发出来了。

事实证明,早在1827年,被誉为“数学王子”的伟大数学家高斯就摆脱了研究曲面时对外部空间的依赖,直接研究曲面的距离和曲率——曲率。他证明了只要曲面的结构不被破坏,曲面的曲率就是一个常数。高斯把这个结果命名为“奇妙定理”。1854年,高斯最喜欢的学生黎曼将高斯研究的曲面扩展到三维、四维甚至任意维的曲面空间。黎曼因病去世后,他推广的几何几乎被忽略了,只有少数数学家补充了一些细节。

格罗斯曼告诉爱因斯坦,弯曲时空所需的所有数学工具都准备好了。现在需要的是把四维空间变成四维时空,然后把这些数学工具应用到新的理论中。1913年,爱因斯坦和格罗斯曼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两年后,爱因斯坦独立前进,并于1915年底成功构建了自己的新理论——广义相对论。

1919年5月,爱丁顿的团队测量了日全食期间太阳造成的时空弯曲导致的遥远星光的偏转角,这与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高度一致。消息公布后,爱因斯坦立即登上神龛,被世界视为第二个牛顿。尽管爱丁顿的测量结果有些偶然,但接下来几十年的连续测量证明,太阳附近星光的偏转角确实是广义相对论预测的值。

当我们感叹广义相对论的美丽、深刻和精确时,我们不仅应该钦佩爱因斯坦非凡的智慧,还应该认识到科学巨人如高斯、黎曼、庞加莱和明科夫斯基的伟大贡献。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伟大的科学变革往往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突然变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积累和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而渐进的变化过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将把他们的才能奉献给巨人,为巨人提供肩膀。

爱因斯坦认为,在影响广义相对论的巨人中,高斯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晚年,爱因斯坦承认了庞加莱在相对论领域的先进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说:高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是爱因斯坦脚下最高的巨人;庞加莱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在去世后的100多年里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爱因斯坦脚下第二高的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因斯坦诞辰140年:回顾科研一生

全文共 3928 字

+ 加入清单

上月14日是爱因斯坦诞生140周年。140年前的今天,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德国乌尔姆出生。他已经“相对”离开我们60多年了。他之所以说“相对”是因为他的“物质”身体已经死去,但他留下了科学和文化的“精神”财富,但他却无休止地保持“活着”。他的“相对论”和光量子的概念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当地时间3月6日,为庆祝爱因斯坦140岁生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公开展示了爱因斯坦的110份手稿,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展出的手稿包括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论文和未发表的科学文章。这些手稿现在已经成为希伯来大学Givat Ram校区爱因斯坦档案馆的收藏。档案馆还收藏了大约80,000件公共收藏品,包括奖牌、证书和照片。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所以今天,让我们走进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生活。

来源:百度百科

1905年的奇迹

从1900年到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一篇论文,并发表在《德国物理杂志》上。前两篇文章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试图给化学一个力学基础。后来,人们发现道路被堵塞了,于是转而研究热力学基础。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是在1901年提出的,从1902年到1904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1904年的论文认真讨论了统计力学预言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依赖于玻尔兹曼常数。它不仅把这一结果应用于机械系统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把它应用于辐射现象,得到辐射能的涨落公式,从而导出韦恩位移定律。波动现象的研究使他在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1905年,爱因斯坦创造了科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今年,他写了六篇论文。从3月到9月的半年时间里,他在专利局利用每天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项划时代的贡献。他发表了四篇关于光量子理论、分子大小测定、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的重要论文。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理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1905年3月,爱因斯坦把他认为正确的论文交给了德国年度物理报告编辑部。这篇论文被称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思辨观点”。本文将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扩展到光在空间的传播,并提出光量子假说。据信,就时间平均值而言,光线会出现波动。对于瞬时值,光是粒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物体的波和粒子性质的统一,即波-粒子二象性。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只是开始。爱因斯坦在光、热和电物理学三个领域携手并进,形势失去了控制。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确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并以此论文获得了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5月,他完成了“热分子运动理论要求的静态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长篇论文《论运输体的电动力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并完整地提出了他的狭义相对论。这是爱因斯坦10年深思熟虑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危机,改变了牛顿的时空概念,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等价性,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现代物理学的最大革命。狭义相对论不仅能解释所有经典物理学能解释的现象,还能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预测许多新的效应。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它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还有其他更常提到的时钟慢标度,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态质量为零等等。然而,经典力学已经成为低速相对论力学的极限。这样,力学和电磁学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了。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与它所包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推论。质能等效是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来源:百度百科

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时间里,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前所未有的”。即使他放弃了对物理学的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项成就中的任何一项,爱因斯坦也会在物理学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印记。爱因斯坦驱散了“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开创了一个更加辉煌的物理学新时代。

支持“广义相对论”背后的数学工具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满足。他试图把相对论的应用范围扩大到非惯性系统。等效原理的发现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愉快的想法,但他后来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他绕道而行。1911年,他分析了一个刚性旋转圆盘,发现引力场中的欧几里德几何并不严格有效。同时,还发现洛伦兹变化不是普遍的,等价原理只对无穷小区域有效...爱因斯坦当时有广义相对论的想法,但他仍然缺乏必要的数学基础来建立它。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他在苏黎世的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学格罗斯曼(他母校的数学教授)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和引力理论概述》,提出了引力规范场理论。这是重力和度量第一次结合起来,赋予黎曼几何真正的物理意义。

科研创新的第二个高峰

从1915年到1917年,爱因斯坦进入了他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第二个高峰。就像1905年一样,他也在三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除了最终于1915年建立并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之外,引力波理论于1916年在辐射量子中提出,现代宇宙学于1917年创立。

1915年7月以后,经过两年多的弯路,爱因斯坦回到了宇宙共变的要求。从1915年10月到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场方程,并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得到了满足守恒定律的万有协变引力场方程,但增加了不必要的限制。在第三篇论文中,根据新的引力场方程,估计穿过太阳表面的光的偏转是1.7弧秒。同时,据估计水星近日点每100年的进动为43秒,这成功地解决了天文学60多年来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他1915年11月25日的论文《引力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不必要的限制,建立了一个真正普遍的协变引力场方程,并宣称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1916年春天,爱因斯坦写了一篇总结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同年年底,他还写了一本流行的小册子《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简介》。

1916年6月,当爱因斯坦研究引力场方程的近似积分时,他发现当一个机械系统发生变化时,它必须发出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从而提出了引力波理论。1979年,爱因斯坦去世24年后,引力波被间接证明存在。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宇宙的时空结构,并发表了他的开创性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研究宇宙》。本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间中是无限的”这一传统概念,指出它与牛顿的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不相容。他认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一个封闭连续的区域,空间体积有限,并通过科学论证推断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和无限的。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大胆的开创性工作,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的猜测,进入了现代科学领域。

统一场论的漫长而艰难的探索

广义相对论完成后,爱因斯坦仍然不满意。他想把广义相对论扩展到不仅包括重力场,还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探索统一场论。在最初的几年里,他对胜利在望非常乐观。后来,人们发现有许多困难。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是不够的。1928年后,他转向纯数学。他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物理意义的结果。从1925年到1955年的30年间,除了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引力波和广义相对论的运动之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所有的科学创造力都投入到统一场论的探索中。

1937年,在两位助手的合作下,爱因斯坦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上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就统一场论而言,他从未成功过。他从未气馁,总是充满信心地从头开始。由于他当时远离物理学研究的主流,攻击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他晚年在物理学方面非常孤立,这与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相反。然而,他仍然无所畏惧,坚定不移地沿着他所决定的道路走下去,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那时他还躺在床上,准备继续统一场论的数学计算。

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小提琴

爱因斯坦热爱音乐。面对许多音乐大师,他只喜欢莫扎特。对于音乐,爱因斯坦可以说是一架竖琴。这把小提琴是小提琴。他留下了许多照片,包括一张来自张亮的。这个“目标”是人们看到大科学家拉小提琴。“耳朵”是观看场景时,音乐涌入耳朵的声音。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新闻

爱因斯坦和小提琴感情深厚。在他流浪的生活中,他总是伴随着小提琴。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场合,这架钢琴都在附近。即使在严肃的学术会议上,钢琴盒也离椅子很近。他每天都弹钢琴,并在柏林、德国和美国为慈善机构表演。他甚至认为他的演奏天赋可以与科学成就相媲美。当演奏音乐时,爱因斯坦经常思考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她的妹妹玛雅回忆道:“有时他在表演中突然停下来,兴奋地宣布我找到了!”这个“它”不是莫扎特琴弦上的音符,而是物理学的发现。可以想象,在悠扬的音乐中,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仍然有着神圣的灵感和灵感。看似无聊的公式数字和天书般的解释,在汹涌澎湃的完全走调的音符中展示了这个世界。或许,他心胸宽广的“相对论”并非没有声音。

作为物理学革命中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超人。他意识到他所走的道路是他的前辈所走道路的延伸,新的科学时代是在他们前辈的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感激和钦佩他们的贡献。今天,怀着同样的感激和钦佩之情,让我们祝愿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生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因斯坦为什么会研究相对论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爱因斯坦为什么会研究相对论呢?现在请阅读小编整理的一些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的内容。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研究相对论:绝对时空观

时空观,即是有关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性质的认识。伽利略变换是力学相对论原理的数学描述。它集中反映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1.时间间隔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

若有两事件先后发生,在两个不同的惯性系中的观测者测得的时间间隔相同。

2.空间间隔也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

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

我们可以看出,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坐标和速度是相对的,同一地点也是相对的。但时间、长度和质量这三个物理量是绝对的,同时性也是绝对的。这就是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研究相对论:证明“超光速”

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与参照系的选择无关。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区别是,前者讨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之间的物理定律,后者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领域。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爱因斯坦在1915年末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工作,在1916年初正式发表相关论文)。

由于牛顿定律给狭义相对论提出了困难,即任何空间位置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整个宇宙中不存在惯性观测者。爱因斯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说明了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也可以用来解释核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但它不是导致原子弹的诞生的原因。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与有些天文观测到的现象符合。

根据质能方程,人们很容易推出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 ”。因为,当物体达到光速时,其质量将变得无穷大,与事实不相符。然而,还有人提出,存在着两种宇宙,即 “快宇宙 ” 和 “ 慢宇宙 ”。所有基本粒子在快宇宙中比光速快,即快子,因此,他们所组成的物质也比光速快,反之亦然。此外,有天文学家惊人观测到超光速现象,包括星系相离的速度、类星体膨胀的速度等等。 但是,至今没有一种说法令人信服,也没有一种说法推翻相对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因斯坦和诺贝尔奖的“恩怨”

全文共 4035 字

+ 加入清单

1955年的今天(4月18日),伟大的爱因斯坦永远停止了思考。无论在他去世之前还是之后,许多人仍然对诺贝尔委员会未能授予爱因斯坦相对论奖而耿耿于怀,甚至认为这是对诺贝尔奖的一种遗憾。对爱因斯坦本人来说,诺贝尔委员会对相对论的态度也令他不快。

作者|董(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人们经常听说有人获得了比他自己更多的诺贝尔奖。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他没有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答案是诺贝尔委员会不会给一个人两个奖项。你看,爱因斯坦没有也没有赢得两个奖项。

这种说法的逻辑显然有问题。将这一逻辑应用于任何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并得出他与爱因斯坦平起平坐的结论,这无疑是荒谬的。此外,上面关于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解释与事实相去甚远。用这种似是而非的方式提升一个人比直接踩他更尴尬。

显然,有些人在历史上不止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比如居里夫人在1903年获得了物理奖,在1911年获得了化学奖。也有人在同一学科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比如1956年和1972年获得物理学奖的约翰·巴丁。由此可见,诺贝尔委员会并没有规定“一人不能得两奖”。

至于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之间的历史纠葛,自50多年以来,包括提名、讨论等细节,诺贝尔奖委员会已经公开,任何人都可以申请阅读这些历史文献。一些传记作者已经完成了这些课程,他们的爱因斯坦传记或多或少涉及到这个故事。

爱因斯坦1921年在维也纳(来源:维基)

诺贝尔委员会的纠结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委员会秘书给爱因斯坦以下通知:“在昨天的会议上,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你去年(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理由是你在理论物理方面的研究,特别是你对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没有考虑到你的相对论和引力理论的价值,并将在确认后考虑这些理论。”这清楚地表明,一旦相对论得到“证实”,诺贝尔委员会愿意考虑再授予爱因斯坦一个奖项。

在爱因斯坦获得1922年的诺贝尔奖之前和之后,许多人因为他的相对论而提名他,但是诺贝尔委员会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他。那么诺贝尔委员会到底在纠结什么呢?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两部分。狭义相对论于1905年完成,而广义相对论于1915年完成。狭义相对论引入了两个原理,即狭义相对论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牛顿的运动学通过洛伦兹变换得到扩展。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关于物质间引力和动力学的理论。它发明了重力场和引力波的概念,建立了等价和广义相对论的原理,然后利用黎曼几何推广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相对论预言了一系列非常有趣的新现象,如水星近日点的异常进动、光的引力偏转、光频率的引力红移、引力波等。水星近日点的异常进动是科学家很久以前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广义相对论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光在太阳附近弯曲的现象是在1919年发现的,所以许多科学家相信相对论是一个可靠的理论。爱因斯坦很快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世界级的学术明星。人们期望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然而,诺贝尔委员会此时仍对相对论保持警惕,认为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不足。一方面,它认为当时现有的证据不够准确。另一方面,它坚持认为“引力红移”现象应该在颁奖之前被发现。

派斯博士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时,与爱因斯坦有过多年的密切接触。他的书《上帝是微妙的》相对权威。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阅读了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爱因斯坦的文件。

佩斯博士认为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理论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是恰当的。量子力学确实是一个革命性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不仅引入了划时代的光量子新概念,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今天的太阳能产业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同时,爱因斯坦奖和诺贝尔委员会的措辞也反映了诺贝尔委员会在公众压力下的妥协。

1911年,32岁的爱因斯坦被布拉格德国大学聘为正教授。上图显示了爱因斯坦在布拉格的住所。(照片:哈佛大学赵平教授,摄于2019年)

爱因斯坦在布拉格经常去的咖啡馆里和同事们讨论问题,那时他正在思考广义相对论。(照片:哈佛大学赵平教授,摄于2019年)

当然,许多传记作者并不为诺贝尔委员会未能授予爱因斯坦相对论奖而烦恼。有人认为诺贝尔委员会不喜欢爱因斯坦的政治偏好,有人甚至认为诺贝尔委员会有种族歧视的倾向。瑞典科技史教授Aant Elzinga写了一本名为《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幕后一瞥》的书。作者发现,从1910年他第一次被提名到1922年他被授予一个奖项,大约60人提名爱因斯坦,主要是出于对相对论的钦佩。

Elzinga教授认为,爱因斯坦有三部著作获得诺贝尔奖,即光电效应量子理论、布朗运动统计理论和相对论。然而,他的问题不是关于爱因斯坦赢得几个奖项,而是为什么诺贝尔委员会一再拒绝授予爱因斯坦相对论奖。

对此,Elzinga教授在研究后的解释如下:1 .诺贝尔奖委员会必须忠实于诺贝尔的意愿,它希望奖励与“发现或发明”相关的科学;2.诺贝尔委员会对一些宏大的科学理论特别警惕和排斥。3.诺贝尔委员会是保守的。他们要求在考虑授奖之前,新理论要经过充分验证。此外,他认为当时的诺贝尔委员会成员也有个人知识的局限和偏见。

我认为埃尔金加教授的结论是中肯的。近几十年来,公众熟知的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据估计,诺贝尔委员会不喜欢这个宏伟的科学理论。然而,英国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给予天才最高荣誉,将霍金埋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永远与牛顿和达尔文联系在一起。

1922年,当爱因斯坦的科学声望达到顶峰时,诺贝尔委员会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对公众负责,这并不容易。

直到爱因斯坦去世前后,“引力红移”现象才开始显示出更有意义(但不准确)的测量结果。2015年,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科学家共同发现了引力波,这是相对论的最终确认。该团队的三名主要成员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奖。这也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致敬。此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已经100多年了,爱因斯坦已经去世60多年了。

爱因斯坦应该对诺贝尔委员会对相对论的态度相当不满。尽管爱因斯坦在1922年环游世界,表达了他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喜悦,但他并没有去瑞典接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1923年的诺贝尔奖演讲是关于相对论,而不是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此外,根据他三年前与米列娃离婚时达成的协议,奖金属于他的前妻。

1921年,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埃尔莎(来源:维基)

多亏了一个知心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在四至五年内从科学界之外的专利局职员变成了世界科学界的顶尖人物。除了他杰出的才能和非凡的成就,马克斯·普朗克是他当之无愧的“贵族”。

后世认为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今年,他成为了专利局的全职员工,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还发表了许多领域的论文,如光电效应量子理论、布朗运动理论、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关系。这些成就现在很显著,但当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

当爱因斯坦的文章发表在著名的学术期刊上时,年轻的专利局第三级技术专家对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读者的雪花来信充满了期待,但这并没有发生。不仅没有大众媒体的报道,而且在同行群体中,很少有人注意到专利局工作人员当时的异想天开。几个月后,他收到了读者普朗克的第一封信。

许多年后,我相信爱因斯坦会感叹“拥有一个知心朋友就足够了”。普朗克比爱因斯坦大20岁,当时是普鲁士科学院的院长。他看到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量子解释符合他自己的黑体辐射理论,但他特别欣赏《狭义相对论》一文。他给爱因斯坦的第一封信是关于狭义相对论的一些问题。普朗克后来提名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成员,后来提名爱因斯坦为德国物理学会主席,并数次提名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同样,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奖,爱因斯坦被提名。确切地说,他们互相欣赏。

1931年11月11日,(从左到右)能斯特、爱因斯坦、普朗克、米利根和劳厄出席了劳厄在柏林举办的晚宴。

最快乐的想法

爱因斯坦如何看待他的几项成就?

他认为量子力学是真正革命性的。普朗克是这场革命的发起人。他自己提出了一些原创的经验理论,包括光电效应的量子理论和量子比热理论。事实上,爱因斯坦一生中花了很多时间思考量子力学,许多基本概念(如波粒二象性)困扰着他。像苏格拉底一样,他不停地问问题,挑战自己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他仍然相信量子力学是缺乏基本原理的经验理论的集合,希望用“统一场论”将相对论、电磁学、量子力学等编织成一幅伟大的科学图景。

1935年5月4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条新闻标题(来源:维基)

爱因斯坦认为狭义相对论只是一种有趣的运动学,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的完善,包括牛顿、麦克斯韦、玻尔兹曼、洛伦茨、庞加莱等理论物理学家,以及迈克尔逊等实验物理学家。这不是太谦虚,而是他对前辈和同时代人的真诚认可。他为自己创造的广义相对论感到非常自豪,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想法。”

我还认为广义相对论确实确立了爱因斯坦在科学技术史上一千年的地位,从狭义相对论走向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是一只引领人类思想飞翔的“雁”。不幸的是,诺贝尔委员会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一代成功者还是爱因斯坦,都没有活着看到相对论的所有预言成真。结果,诺贝尔奖和仅在数百年后才出现的伟大理论因错误而永远消失了。

当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时,如果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就会逐渐从巨人的肩膀上下来,在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成为巨人。

主要参考资料

1.《上帝是微妙的》,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

2.Aant Elzinga。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闭门一瞥。科学历史出版物。2006.

本文从严肃的科普媒体fanpu2019开始。范普2019由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普专家组成。在任何媒体上转载时,必须保留《重返公园》的名称、微信号和作者信息。未经允许,严禁进行任何更改,包括标题。如需重印、授权和合作,请联系fanpu2019@outloo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因斯坦7大预言都是什么?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的7大预言分别是引力波的预言、宇宙学常数的预言、引力透镜的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预言、时空扭曲的预言、2060年世界末日预言、蜜蜂预言。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比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而这些科学家依托自己庞大的知识储量,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往往喜欢做一些预言,其中爱因斯坦就有流传甚广的七大预言。

爱因斯坦的7大预言分别是引力波的预言、宇宙学常数的预言、引力透镜的预言、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的预言、时空扭曲的预言、2060年世界末日预言、蜜蜂预言。

其中前4个预言已经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了,最后就时空扭曲的预言、2060年世界末日预言、蜜蜂预言这个三个预言还没有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因斯坦的名言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1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2、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

3、这世界不会被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毁灭,而是冷眼旁观、选择保持缄默的人。

4、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而把其他一切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会使自己远离要点的一切。有舍才能有得,轻装才能高速前进。

2

5、有时人用尽心力也是一无所获。

6、我现在的生活没有动物脂肪、没有肉、没有鱼,但我感觉这样很好。几乎在我看来,人类并非天生就是肉食者。

7、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8、推动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推动你。

3

9、我的信仰包含对透过我们愚弱的心智可察知的细节显露自己,那无量智慧的谦恭敬服。

10、崇高精神常会受到庸弱世俗的蹂躏。

11、科学是个美妙的东西——如果无需靠它维生的话。

12、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

13、有一个不可知的世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它的存在并不取决于我们人类的主观意愿。尽管它是一个高深而永恒的迷,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人类至少可以部分的用观察和思维触及到它。这个世界深具魅力,有如争取自由、得到解放一样,吸引我们的凝视深思。

4

14、人极少夸赞别人的聪明才智,除非他是你的敌人。

15、那我只能对亲爱的主表示遗憾。相对论是正确的。

16、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17、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式,一种是生活不存在奇迹,另一种则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因斯坦不敢相信的物理“幽灵”效应被拍到了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格拉斯哥大学

科学家捕捉到了世界上第一张量子纠缠的真实照片。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甚至称之为“远方的幽灵”。

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物理学家拍下了这张惊人的照片。

虽然它看起来像一幅灰色的图片,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粒子的相互作用,这是量子计算的基础。

量子纠缠意味着当几个粒子形成不可分离的联系时,不管它们相距多远,一个粒子发生的一切都会立即影响另一个粒子。

这张特殊的照片显示了两个光子之间的纠缠。它们不仅相互作用,而且在短时间内共享物理状态。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保罗·安托万·莫罗说:“这张照片优雅地展示了自然的本质属性。”

莫罗和其他物理学家开发了一个系统,利用他们所谓的“非常规物体”来发射纠缠光子流。

实验实际上捕获了四种不同相变下的光子图像,如下图所示:

照片:莫罗等人,科学顾问,2019年

你最终看到的图像实际上是光子经历一系列相位变化后的多个图像的合成。

物理学家分离纠缠光子,让一束光通过一种叫做β-硼酸钡的液晶材料,从而引发四个相变。

同时,研究人员拍摄了纠缠光子对通过相同相变时的照片,不管它是否通过液晶材料。

如下图所示,光束从左下角开始,分成两半,通过四相滤波器,其余部分直接经历相同的相位变化。

照片:莫罗等人,科学顾问,2019年

相机拍摄的图像显示,即使光子束被切割,它也以同样的方式移动。换句话说,它们是纠缠在一起的。

当量子纠缠理论因爱因斯坦而闻名时,已故的物理学家约翰·斯图尔特·贝尔帮助完善了量子纠缠的定义并建立了贝尔不等式。基本上,如果贝尔不等式能被打破,真正的量子纠缠就能被证实。

研究人员说:“在这个实验中观察到的图像相当于打破了贝尔不等式。”

这一结果为未来的量子成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蝌蚪工作人员从sciencealert编译,翻译狗Gege,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爱因斯坦“脑子”疑问?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从来没有一位科学家像爱因斯坦那样著名。他彻底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科学概念。公众很难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相反,他增加了他的传奇,使他更有吸引力。

难怪当他死时,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活下去了,想潇洒地走一走,并下令将他发臭的皮肤火化,将他的骨灰撒在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偏偏他的大脑还活着,不仅延续了传说的生命力,还创造了新的传说。

事实上,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科学界对他的大脑非常好奇。他们想知道他的大脑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甚至提出了悖论,比如“运动速度越快,时间过得越慢”

1951年2月,他去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进行了最新的脑电图检查。在研究人员测量了他的脑电图背景值(通常称为“脑电图”)后,他们让他思考科学问题,让仪器描述他大脑的活动模式。爱因斯坦在脑子里解出了二次方程,仪器的指针剧烈地上下晃动。研究人员赞赏他们有幸目睹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天才的大脑活动,指针突然平静下来。研究人员立即走近他,问他在想什么,但仪器无法检测到。爱因斯坦回答说,当他听到雨声时,他记得他把雨鞋盖忘在家里了。

第一个与爱因斯坦约定进行大脑研究的学者是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院长齐默曼。齐默曼是神经病理学家。他发起了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病理学研究。爱因斯坦一口同意了,但有一个条件:研究结果不得发表。只是后来的发展,两者都无法预测。

1955年4月18日凌晨1点1分,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医院去世,享年76岁。早上,病理学家哈维博士进行了尸检。爱因斯坦的好朋友兼执行人内森在场,证实爱因斯坦的死亡是由腹主动脉破裂引起的。

此外,哈维还做了一件事。他得到了爱因斯坦长子汉斯的同意,并把爱因斯坦的大脑拿出来进行科学研究。汉斯和内森的条件是,研究成果必须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根据哈维的记录,爱因斯坦的大脑重1.23公斤,低于人类的平均值,并不突出(数学王子高斯的大脑更符合我们对天才的期望,重1.492公斤,略高于平均值)。哈维简单地测量了大脑后,除了拍照片来保存真相,他还邀请了一位画家来画草图。然后他把整个大脑切成240块,每块都有详细的位置记录。最后,他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值得信赖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那里,进一步处理这些大脑块,并选择代表大脑不同部分的大脑块制作一组切片,固定在玻璃板上进行显微观察。

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装进10个装有组织切片的盒子和两个大玻璃瓶。哈维将切片分发给他认识或信任的研究人员。齐默曼得到了一个盒子,因为哈维在耶鲁医学院上课。

齐默曼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非常正常。不同寻常的是,他的大脑比同龄的人更健康,显示出更少的退化迹象。至于其他人,即使爱因斯坦的名字让他们震惊,他们也不知道如何研究他的大脑标本。原因是,对于天才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大脑之间的区别,从来没有任何明确的结论。

直到1985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戴蒙教授领导的第一份爱因斯坦大脑研究报告才发表。她的团队检查了4块爱因斯坦的大脑皮层,分别代表左侧和右侧的上前额叶和下顶叶,另外11个人作为对照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特斯拉和爱因斯坦临终前,为什么都要烧掉手稿?

全文共 2877 字

+ 加入清单

特斯拉和爱因斯坦,都曾经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科学家,特斯拉更是被人们称作是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但他和爱因斯坦都一样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为全人类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的。但是,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生前都做过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他们临死之前,将自己的手稿烧掉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手稿上面到底有什么内容,为何一定要烧掉呢?1.爱因斯坦和特斯拉为何烧毁手稿

爱因斯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与牛顿被誉为人类科学史的两大巨人,爱因斯坦一生作出很多对人类文明有巨大促进作用的贡献和理论,包括相对论、能量守恒、引力波、黑洞等,爱因斯坦的出现让人类文明至少加速200年,可以说爱因斯坦是一位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科学巨匠。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还有一位科学家可以与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这些科学巨匠相提并论,但是由于他太过于低调,以至于人们总是忽略他,但是他作出的贡献一点都不比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这些人低,现在著名的电动车特斯拉就是以这位科学家命名的,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尼古拉·特斯拉,说到尼古拉·特斯拉可能很少知道他有什么贡献,其实他的贡献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使用的电器都需要电,而特斯拉发明的交流电系统让人类提前进入了电气时代,也让电这种昂贵的必需品得以普及。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特斯拉没有放弃交流电专利,那么他早已经是世界首富,因为我们每用一度电就需要给他缴纳一定比例的专利费,可是同爱因斯坦一样,特斯拉淡泊名利,放弃了交流电专利,一生穷困颠倒,作为科学领域两位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和特斯拉临终前都做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烧掉自己一生宝贵的手稿,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爱因斯坦和特斯拉都被誉为“最接近神的人”,既然他们非常接近神,那么就意味着他们比常人知道的秘密更多,因此有人猜测,在爱因斯坦和特斯拉这两位“神人”的手稿中记录着一些可以改变世界秩序的技术和理论,就拿爱因斯坦时间与速度理论来说,爱因斯坦预言改变物体速度就可以让改变时间,当物体的速度越快,物体的时间就越慢,超越光速时间就会倒流,爱因斯坦只是给出了预言,但是并没有告诉世人如何超越光速,可以猜测爱因斯坦可能把超越光速的方法写在他的手稿里面了,当然爱因斯坦不会把超越光速的方法告诉世人的,因为一旦透露这个秘密,时间概率会瞬间崩塌,世界秩序因此陷入混乱,为了维护世界稳定,爱因斯坦只能把手稿烧掉。

也有人猜测,可能在他们的手稿里面隐藏着超级武器的制造方法,特斯拉曾经研究过球形闪电、反重力飞碟、“死光”等毁灭性武器,有人认为1908年发生在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就是特斯拉实验造成的,这些武器只要一样被制造出来,世界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如果一个国家获得这些武器,那么就会获得压倒性优势,各国实力会失去平衡,从而引发新的世界大战,同爱因斯坦一样,为了世界和平和秩序,特斯拉晚年也把他的手稿给烧掉了。

爱因斯坦和特斯拉深知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不能强行去改变规律,要顺应时代发展,这样才能让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可能是他们烧掉手稿的主要原因,不管怎么样,爱因斯坦和特斯拉对人类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他们值得我们纪念和推崇。2.特斯拉发现了什么

如果要盘点科学界的大佬,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很多人想到的都会是一些被载入史册的伟大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他们的发明以及在科学上的研究,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充足的基础,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实,在众多的科学家当中有一位一直行事比较低调,但是一生却充满了传奇曾经,11次拒绝了诺贝尔奖,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的一生都是充满传奇的,他在24岁进入一家电气公司成为电气工程师之后,就开始了他“开挂”一般的人生。而在26岁,特斯拉更是受邀前往了爱迪生所在的公司工作,而推荐特斯拉的人向爱迪生如此说道“我所知道的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天才有两个人,一个是你,而另一位则是这个年轻人”。在特斯拉正式迈向电气领域的研究之后,这位天才人物发明了世界上首座交流电发电站,此后的两年,他更是带领人类向着电气化时代冲刺。但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临终前却选择烧掉了自己的手稿,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使得特斯拉愿意毁掉自己的心血呢?

因为爱因斯坦曾研究过核武器,但核武器的杀伤力是很巨大的。而特斯拉也曾研究过人造飞船和飞碟,这两样东西若是落入居心不良的人手中对于地球和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两位科学家不愿看到生灵涂炭,所以只好一把火毁掉自己一生的心血了。3.爱因斯坦发现了什么

所谓天才的思想永远是超前于世人的,此话不假,爱因斯坦曾经提出许多关于宇宙的理论,大部分的人连理解都甚是困难,而其他科学家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验证并消化他的奇思妙想。疯子和天才,说的就是他。

然而,一个时代的巨星总是会有辉煌,也会有陨落。爱因斯坦也不例外,于1955年去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未建墓立碑,骨灰被人按照医嘱秘密存放,而且根据《真理报》的报道,他在去世前将他最后一本正在创作的著作手稿全部烧毁,与骨灰混在一起,长眠地下。于是,大家都很惊讶,即便是记载了最先进理论的手稿对人类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不愿意把这宝藏留给世人呢?可惜,答案已经没法揭晓了。

对于此,当然出现了非常多的猜测。一些人根据爱因斯坦的生活经历、以往的理论和目击者的见闻来进行推敲,然而听完之后就会发现漏洞百出,没有多大的可信度。天才的想法哪是其他人看一眼就能记住的呢?更不用说推测了。

爱因斯坦后半生主要研究的是“统一场论”,可以说是相对论的进阶,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方向。但由于他太超前了,他认为当时数学工具不完善导致无法推算出正确的理论,而现代很多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当时的失败是由于方向性错误。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并不知道他毁掉的手稿,和统一场论的重大发现有没有关联?也许我们现在认为爱因斯坦研究统一场论的失败会不会已经成功了呢?

1943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或许与之相关。那就是费城“爱尔德里奇”号秘闻。这个事件也许大家都有耳闻。我们都知道雷达能够检测战舰、军机的位置,那么让己方“隐形”就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于是,通过建立高强度电磁场而将光束推开的理论被渴望用来实现“隐形”效果。而爱因斯坦的理论则是这次研究项目的重要支撑。据称,当时“爱尔德里奇”号上面载满了电子装置,被称为“隐形发生器”。当实验开始时,“爱尔德里奇”号就消失在了雷达画面上。

当大家都以为实验成功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爱尔德里奇”号实体也消失在了视线中。实验马上终止,舰体重新出现,但是上面的人都出现了精神错乱的症状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生理症状。此后,美国海军高层极力辟谣,连船员聚首时都称此事不存在,然而这事儿还是不胫而走,因为有目击者声称确实看到了上述事件的经过。另外一方面,有些人曾发现一些文件,证明爱因斯坦在那段时间服务于美国海军部。那么,这部烧毁的手稿里面或许也有与此事件相关的结论或原因解释?但这件事的真伪尚未可知,至今成谜,所以这也只能是猜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