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理凸透镜画图题(经典20篇)

夏季天气炎热,蚊虫也开始增多,那么大家知道安全有效的物理驱蚊方法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这篇指南将告诉你答案。

浏览

7226

文章

908

篇1:孩子发烧怎样物理降温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发烧物理降温有哪些有效方式

在孩子发烧的时候首先要测量一下孩子的体温情况,一般孩子体温不是特别的高,没有超过38度5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选择物理降温的方式达到一定的改善效果,在物理降温的时候方式比较多。

1、温水浴通过温水浴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温作用,一般水温不需要太高,大概37摄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对于孩子身体发热能够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温水浴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10分钟到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2、适当的使用湿毛巾擦擦孩子的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以及颈部这些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反复的进行擦拭,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在清洗毛巾的时候要选择温水清洗。

3、退热贴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的,在使用退热贴的时候可以贴在孩子的额头或太阳穴部,能够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同时退热贴也不会给身体造成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用于设计电脑怎么配置?能满足设计画图及ps等软件要求的设计组装电脑配置推荐

全文共 160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朋友咨询用于设计电脑怎么配置?对于画图设计这类电脑来说,一般不需要太高端的配置,尤其是像ps这类平面图形处理软件,两三千元的预算就可以组装一台性能不错的平面画图设计电脑主机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能满足设计画图及ps等软件要求的设计组装电脑配置推荐。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套能满足设计画图及ps等软件要求的设计组装电脑配置推荐,并附上各个配件搭配的讲解。

1、cpu

很多人认为既然是图形处理,那么肯定和显卡关系比较大,然而平面画图设计其实和显卡没多大关系,例如photoshop这类平面图形处理软件,cpu更多核心数量、更高频率的处理器,在大尺寸画布、多图层的Photoshop编辑中会更流畅。 当然现在的Photoshop也确实可以利用显卡来作一些3D字体、模糊、锐化效果的渲染加速处理,但其实现在英特尔处理器内置的HD Graphics核显,已经完全足够大多数的使用了,根本不需要额外独显。只有当需要处理复杂的效果,或者外接高分辨率显示器时,高端独显才会突显出高性能的价值,至于Quadro和Radeon Pro这类专业卡,除非你要用到10-bit显示器和大量效果渲染工作,不然也很难接受那高昂的价格。

因此对于平面画图设计来说,选一颗高性能的cpu才是首要考虑的。由于Adobe类的软件,英特尔的处理器要比AMD的优化更好,所以我建议用英特尔的处理器。这里推荐的cpu型号是intel 酷睿i5 8400,自带集成显卡,可以为你省去一笔显卡的费用。

2、内存

平面设计除了cpu很重要外,内存也是在Photoshop里面有比较高需求,具体用多大内存根据你所处理的图形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8G内存就够了,除非你所处理的图片体积非常大,像一般几十兆几百兆大小的图片,8G内存就可以应付,要是再大的话那就得适当增加内存容量了。

另外要说一下,由于我们的配置用的是集成显卡,而集成显卡本身不具备缓存功能,此时就需要借助内存来为显卡提供缓存,因此内存用双通道的话会对集成显卡的性能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这套配置里我们用了两根4G内存来组成双通道。

3、主板

对于图形处理、ps设计的电脑,主板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功能,一切以稳定为主,尽量选择大品牌主板,比如华硕、技嘉、微星。需要注意的是主板的内存插槽数量,尽量选择带有4个内存插槽的主板,因为前面我们说过,为了充分发挥集成显卡的性能,我们用的是双通道内存,双通道就意味着要占用两个内存插槽的位置,主板上更多的内存插槽可以为我们以后升级内存提供便利。

4、硬盘

硬盘在图形编辑过程中都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它会影响载入和导出时的速度,比如你在打开比较大的psd文件时就会发现,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的打开速度截然不同,这就是因为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远比机械硬盘快。

目前的硬盘速度最快的是nvme固态硬盘,所以我建议用nvme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组合,因为在数据安全性方面,机械硬盘会更好一些,这样的组合既能保证速度,又考虑到了容量和数据安全性。

5、显卡

前面已经讲过,平面画图设计对于显卡的性能要求不高,一般的集成显卡就ok。当然个别用户可能还会考虑到玩游戏或者3D图形设计,那么你也可以在这款配置的基础上增加独立显卡。

6、电源

电源主要考虑的是稳定、静音。稳定就不用多说了吧,要是图便宜用杂牌电源的话,当你刚完成的作品还没来得及保存,突然电脑重启,那就凉凉了。静音方面,我想应该没有哪个设计师能忍受工作的时候旁边的电脑主机嗡嗡响吧。

所以电源千万别图便宜,好点的电源也贵不到哪去,不该省的地方千万别去省。

这套3000元价位的能满足设计画图及ps等软件要求的设计组装电脑配置推荐,主机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平面图形设计的用户,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加装独立显卡,另外这套配置的主板选用的是四条内存插槽的,以后升级内存也比较方便。300W功率的安钛克电源带起这款主机很轻松,而且质量、静音效果都非常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历史地理组合可报哪些专业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在选科时,如果选了物理地理历史三科,大学能够报考的专业范围是哪些呢?可选专业有哪些呢?

物理历史地理组合可报哪些专业

高中如果学了物理这科,大学能学的专业就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一些理工科类专业,比如工程类、实验班、自动化专业、数学类、统计类、土木类、建筑类、材料类以及部分医药类专业等等。很多名牌大学的理工科专业都是要求同学们选考物理这科的,所以学物理很有优势,倘若物理是拉分科目,那么也不必勉强去学。

其次是历史这科,它属于文科中的优势学科,选了历史和物理组合,就能把文科和理科大部分专业都包揽,所以选专业在分数够的前提下就能自由挑选了。学历史报考的专业不太多,但是文科类相关专业很多都可以学,比如历史学、考古学、汉语言、电子商务、建筑学、护理学、城乡规划等,但是有的专业是不限专业,有的专业是需要符合两门或以上选考科目的,具体每所大学都有不同要求。

地理这科大学能考的专业有环境类。气象预报类、地理科学类、交通管理类、建筑学等等,也是需要按照当年各高校选考要求报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QQ画图红包猫头鹰怎么简单画出来领取红包奖励

全文共 136 字

+ 加入清单

qq画图红包猫头鹰该怎么画呢?其实可以快速画出来领红包,而且很简单

操作方法

1

要画红包里的猫头鹰,先画一个圆脑袋。

2

然后画上两只耳朵,尖一点圆一点无所谓。

3

两个眼睛要大又圆,中间画上眼珠子。

4

最后画一个拱形当嘴巴,虽然看起来像沙皮狗的感觉,但是确实画出来可以开红包了,说明猫头鹰画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压缩图片大小,用电脑系统自带画图工具即可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文件夹上看到图片详情,大小是1280x800的图片,

2

画图打开这张图片,并点击菜单栏上的‘重新调整大小’按钮

3

弹出窗口,先选中‘像素’选框,并选中‘保持纵横比’选框,这个是为了调整大小时,图片不变形。

4

然后在水平输入框里输入800,垂直方向会自动调整大小,因为选中了‘保持纵横比’选框。

点击下方的‘确定’按钮。

5

从画图上看,图片大小已经压缩变小了。点击菜单上的保存按钮,把图片保存就行了。

操作方法2

1

点击开始 — 程序 — 附件 —画图

2

点击右上角黄色方框内的“向下还原”

3

出现如下窗口

4

将鼠标放在画图窗口上部蓝色部分(黄框内部分),将其拖至电脑屏幕右侧。

打开存有图片的文件夹,找到要压缩的图片,用

2 中的办法点击“向下还原”(此目的为缩小窗口),结果如图。

然后将要压缩的图片拖入画图窗口(黄色箭头所示)。

5

此时效果如下(看黄色大框内的图片),然后点击“文件”(小黄框内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上挑眼线怎么画图解 清爽又美貌的眼线教程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上挑眼线十分有女人味,可以让平淡无奇的眼睛变得有内容起来,上挑眼线也是流行很多年了,这种眼线通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特别是宫廷剧,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日常款的画法--上挑眼线怎么画图解。

上挑眼线怎么画图解

Step1:画眼线的时候眼睛往下看,镜子放眼睛的下方在眼尾画一条线,这样画眼线看的更清楚,更容易控制长度。

Step2:在接近眼尾的地方延长一点点,再拉一条线出去与刚刚那条延长线交汇,这里需要注意眼线不能太粗,也不要过细。

Step3:最后使用眼线液笔将空隙的地方填满就可以了仙女们要是担心画的时候手抖的话可以在画的时候把小拇指按在脸上。

上挑眼线的技巧

首先,概念要弄清楚,在我个人定义,眼尾上扬的意思是,做眼头和眼尾的连线,这个线是斜向上的。事实上,因为我们传统审美都是喜欢略微上挑的眼睛,所以有观点认为,中国人认为好看的眼睛,眼头和眼尾的角度应该在10°左右。因此,如果你的眼尾和眼头连线大于10°(太挑)的话,不妨根据下面的方法把眼睛画平一些。如果小于10°的话,不妨借鉴周冬雨那篇把眼尾略微画挑一点看看效果。

女明星示范上挑眼线

范爷的这个复古烟熏红唇妆,让人觉得不刻板,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严选在眼尾并没有上下在眼尾汇合,而是上眼线微微上挑,显得很有亲和力,眼带桃花的感觉。

杨幂现在红的发紫,别看她年纪轻轻,但是女王范十足,这个眼妆很简单,只是强调根根分明的睫毛,而非常出彩的就是眼尾的那一挑,俏皮极了。

Angelababy的巴掌脸搭配棕色小烟熏妆显得成熟优雅,褪掉稚气的感觉。上眼线在眼尾画长了1CM左右,然后微微上扬,眼睛显得更加有神靓丽。

新手如何画上挑眼线

第一步眼线部分如图2所示,在眼睛眼皮三分之一末尾处,双眼皮线下面一点点的地方,先用眼线笔拉出来一条上挑的线,紧接着从眼睑末尾出也拉出一条线来与上面那条线汇合,如同画出一个三角区一般,再用眼线笔填满。这个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双眼皮,一定在双眼皮下面,留出一定的空隙,让你的双眼皮明显一点,这样显得眼睛大。

第二步是沿着第一步的末尾三分之一眼线处慢慢往前画,逐渐画出图2中第2线部分的轮廓,这样慢慢画不仅仅避免了手抖,更是让前面也看起来很顺畅。同时把眼线轮廓中的空隙填满。第三步是图二中3线部分,也就是内眼线,一般情况我会把睫毛轻轻用手拉起来,这样比较好画内眼线部分。内眼线让整体的眼线看起来与眼妆融合,并且眼球与眼线之间没有空隙,会显得眼睛更大,眼线也看起来更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厨房有哪些物理知识

全文共 43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2、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三)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厨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

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当砂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内层温度略高于100℃。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的锅的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请同学们自己分析)。

三、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

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四、冻肉解冻用什么方法最好?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冻鸡,如何将其解冻呢? 用接近0℃的冷水最好。因为冻肉温度是在0℃以下,若放在热水里解冻,冻肉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其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升到0℃以上,此的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传递热的本领也就下降,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热解冻而形成硬核。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则因冻肉、冻鸡吸热而使冷水温度很快降到0℃且部分水还会结冰。因1克水结成冰可放出80卡热量(而1克水降低1℃只放出1卡热量),放出的如此之多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肉外层的温度较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0℃。如此反复几次,冻肉就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二)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厨房中暗藏物理学

打翻的牛奶与II型超新星

如果不小心在厨房里打翻刚刚打开的瓶装牛奶或果汁,一般人只会觉得有些懊恼。而对于澳洲昆士兰科技大学物理专业高级讲师史蒂芬·休斯来说,他由打翻的液体瞬间联想到的,是和II型超新星爆炸有关的物理学——当一颗大质量恒星接近演化末期时产生剧烈的爆炸,就产生了II型超新星。

爆炸由恒星中心的铁核突然塌缩而引发,星体的其余部分随之向反弹的铁核猛烈撞击,形成一股自内而外的冲击波。当冲击波到达表层时没有可以再冲击的物质,星体的外层就向太空猛烈喷出。

在厨房,饮料掉落后瓶子底部受到挤压并冲击液体,也形成了一股冲击波。当冲击波到达瓶口时没有可以再冲击的液体,液体也就随之溅出。

烤箱里的小宇宙

厨房里的烘焙过程也有类似宇宙演变的现象。天体物理学家经常用“葡萄干面包”比喻宇宙扩张——做面包的面团相当于宇宙,葡萄干就好比星系。

想象一下烤箱正开着,自己坐在面团中央的一颗葡萄干上,当面团膨胀时,你可以看到周围其他的葡萄干在向远处移动。同样,在宇宙中,从银河系观察,几乎每一个星系都在向远处移动。发现这一现象的是发现“哈勃定律”的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玻璃杯中的日落

孩子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很多父母都不知怎样回答,其实可以在厨房里做个简单的小演示。

装一玻璃杯的水(最好杯子侧壁是直的),在水中滴入一滴牛奶并搅拌一下。用一个LED手电筒向水里照射,就会看到光束末端是黄色的。如果看不到光线,那就需要把加了牛奶的水稀释一下。光束末端之所以是黄色的,是因为蓝光被分离,就是通常所说的散射。如果晚上做实验,把厨房里的灯都关掉,从侧面观察这杯水,就会看到淡淡的蓝光,那就是被牛奶散射的光。

现实中,大气层里的空气分子反射阳光中的蓝光,人的肉眼从各个方向接收到蓝光,因此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

看过“厨房里的物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物理上什么是原子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种。[1] 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的质量极小,一般为-27次幂,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跃迁产生光谱,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所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元素,每种元素大多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

原子最早是哲学上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抽象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原子逐渐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科学的理论。原子核以及电子属于微观粒子,构成原子。

原子:可以视为全能量载体,对光子、热、电子具有逻辑作用。

中子(neutron)

中子是原子中质量最大的亚原子粒子,自由中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8.683662(40)倍,为1.6749286(10)×10^-27kg。 中子和质子的尺寸相仿,均在2.5×10^-15m这一数量级,但它们的表面并没能精确定义。

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两种夸克的电荷相互抵销,所以中子不显电性,但,认为“中子不带电”的观点是错误的。

而对于某种特定的元素,中子数是可以变化的,拥有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被称为同位素。中子数决定了一个原子的稳定程度,一些元素的同位素能够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

质子(proton)

不同同位素中,将核子连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

不同同位素中,将核子连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

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152701(37)倍,为1.6726231(10)×10–27kg,然而部分质量可以转化为原子结合能。拥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3] 。

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量子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的定义与公式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密度定义公式

(1)、密度:在物理学中,把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的体积之比,叫做该物质的密度(亦可记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着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同的物质,数值一般不同。密度符号为:ρ

(2)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复合而成,常用的有:kg/m^3和g/cm3,要记住它们之间的换算:1g/m^3=103kg/m^3,在计算中经常用到。

(3)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直接写出求密度的公式:

Ρ=m/v公式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或克;V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或立方厘米,要根据对象注意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生花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三生花防晒霜是属于物理防晒,三生花防晒霜是属于百雀羚推出的品牌,是中国的老品牌了,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三生花防晒霜主要是采用天然的植物提取而制作出来的护肤品,专门为敏感肌肤和干性皮肤而制作的防晒霜。

三生花防晒霜的效果

近几年国产品牌都在突飞猛进,质量很好价格便宜,是很值得入手的,三生花防晒霜的效果是很值得肯定的,防晒效果很好,而且比较的轻薄,涂在脸上可以很轻松的涂抹开,不会感到很干,不容易起皮,适合干性皮肤使用。

涂在脸上不会有泛白的现象,在脸上很快的形成保护膜,可以抵抗紫外线对外部皮肤的侵害,然后再给脸部上底妆的时候,也不容易出现搓泥的现象,所以大可放心就行,防晒霜的喷头是按压的,外观设计比较的新颖时尚,干净卫生。

三生花防晒霜里面有花的提取物,闻起来会有淡淡的自然香味,是很好闻的,这种防晒霜适合季节性的敏感皮肤使用,脸部敏感的可以尝试一下,但是这款防晒霜的防晒系数是比较低的,不适合长期在太阳底下暴晒。

三生花防晒霜每天都要使用吗

三生花防晒霜在夏天每天都要使用,冬天可以少用一些,减少使用的频率,但是夏天的紫外线是很厉害的,出门一会最好也要涂上防晒,特别是那种易黑体质的,更需要注意,三生花防晒霜可以解决夏天变黑的烦恼。

在夏天会出现阴天的天气,这种天气最好也要涂上防晒霜,防晒霜不仅可以隔离紫外线,还可以保护皮肤不被外界的细菌感染,可以在脸上形成保护膜,在家不出门可以不涂抹,让皮肤放松一下,在家也要做好对皮肤的保养,给面部皮肤补充营养可以让皮肤变得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物理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A

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V3分别测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压特点可知电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试题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V3分别测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I1=I2,故CD不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U2=U1+U3,故A正确,B不正确.

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面包发霉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面包发霉化学变化,解释:面包发霉即面包上滋生霉菌,面包发霉涉及霉菌的生长繁殖,故涉及生物化学变化。面包发霉过程中霉菌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养分,物质的种类发生变化,故属于化学变化。

食品出现霉变是因为微生物繁殖,食品含有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霉菌和虫卵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和暖和的温度。水分活度值低于霉菌和虫卵不能吸收水分,而在受潮后水分活度值升高,霉菌和虫卵就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进而分解和食用食物中的养分。

这些霉菌包括黄曲霉、黑曲霉、米曲霉、红曲霉、黑根霉等,有益霉菌包括酿造用的红曲霉、米曲霉等,纯粹导致食物腐烂的是黑根霉,还有可能产生毒素的黄曲霉、赭曲霉、寄生曲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中物理正确学习方法

全文共 2496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物理,难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同学对于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是非常没有头绪的!说到底,还是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所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高中物理正确学习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高中物理正确学习方法1

课前预习。就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对第二天所要学习的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点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课前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专心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常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一直保存。

及时复习。要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如果有矛盾就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能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对于完成作业要有如下的五点要求:①书写工整;②作图规范;③表达清楚;④推理严密;⑤计算准确。还有作业批改完发下去以后,有错的要认真订正并装订保存好,留待以后复习时用。

解决疑难。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要随手拿专门的本子记下,然后通过再思考琢磨或请教老师和同学来解决。专门的本子命名为“疑难问题记录本”,记完一本要再换一本,每本都要编号保存着。

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板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课外学习。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实践表明,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无不阅读了适量的课外书籍。这是因为,不同的书籍,不同的作者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述问题,阅读者可以从各方面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学到很多巧妙简捷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见识一多,思路当然就活了。总之,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做,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

看了“高中物理正确学习方法”的人还看:

高中物理正确学习方法2

要重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课标中,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高一新生,注重把这两种实验做好,对于演示实验,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引导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听众”;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步骤,认真做实验,仔细记录数据,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小实验(如“悬挂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主动积极地去动手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要善于观察

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绪言课中,我们演示了小铁球的碰撞现象,有的同学不仅单纯地观察到了一个球碰撞另一个球的现象,而且提出如果两个球碰撞两个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个球碰撞两个球又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才能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当我们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就应在平时观察生活中接触物体接触面的情况(物质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赛车与平常汽车的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有什么不同,使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学习了惯性后,当看到汽车启动或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倾倒,或者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向弯外倾斜,看到这一现象就应当与惯性联系起来,这样观察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大脑中必然存储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要勤于思考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联系实际多,灵活性强,学好物理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做物理题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满足的条件,从而正确地选用物理规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在高一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较多,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公式,要力图搞清: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

和其他公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首先审题要清晰,研究对象是谁?物理情景是什么?选取哪个物理过程进行研究?该选用哪个公式去解题?将物理规律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物理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滑动变阻器作用

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R两端的电压大小;保护电路,使电路中的电流不至于过高。

注意事项: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像来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控制变量法

该实验中,第一步是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第二步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观察阻值和电流之间的变化规律。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内眼线怎么画图解 超实用的眼线画法技巧

全文共 1261 字

+ 加入清单

眼线是很常见的一种眼线画法,内眼线比较自然心机,很适合日常化淡妆的时候画,我们学化妆一定要学会眼线的画法,那么内眼线怎么画图解?超实用的眼线画法技巧

内眼线怎么画图解

隐藏在睫毛根部的眼线,就叫内眼线,画好后能让眼睛看起来比较精神,妆感很自然甚至看不出来!然后我们俗称的“纹内眼线”,也是纹在这个位置哦!

眼头眼中

用手指轻轻拉起眼皮,用眼线笔来回填充睫毛根部。

眼尾

眼尾也是一样的拉起眼皮,把睫毛根部的空隙用黑色填满。

超实用的眼线画法技巧

SETP1:一只手提拉上眼皮,另一只手从内眼角向外眼角分四五段,紧贴着睫毛根部反复描画上眼线。

SETP2:完成图,可以看到眼睛两端的眼线比较细,中央部分粗一些。有增大黑眼球宽度的效果。

SETP3:眼睛向上看,从外眼向内眼球中央画下眼线,也分3段画。在外眼角的地方要与上眼线连接自然。

SETP4:闭眼后,用棉签来回晕染上眼线,一般要擦拭4到5下,尽量在眼中央晕染的宽一些。

SETP5:晕染下眼线很重要。向前看,用棉签来回擦拭4到5下,稍微向眼线外晕染出深浅感。

眼线膏画法

SETP1:用眼线刷取一点眼线膏,在手背上涂抹均匀,并调整刷毛方向及眼线膏用量。

SETP2:从外眼角上眼线的终端起笔,描画到黑眼球中央部位,通常需要反复描2~3次,描出立体感。

SETP3:将笔立起来一些,将多余的眼线膏擦掉一些,用眼线刷的竖面快速描画,立体感顿生。

SETP4:眼线刷刷头扁平状,在下眼线描绘处的外围来回涂抹,画出深浅不同的层次感。

眼皮内双怎么画眼线图解教程

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是女生的迷人法宝,双眼皮女生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就算不贴双眼皮,不画眼线也能放大双眼,迷死人。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内双和单眼皮女生就注定要与迷人的大眼妆失之交臂了,其实一支眼线笔就能解决内双女孩拥有大眼妆的问题。那么眼皮内双怎么画眼线呢?怎么能让眼角的妆不晕染?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内双画眼线教程,助你轻松拥有迷人大眼!

内双画眼线步骤一、上眼线画宽

首先我们先贴好假睫毛,在贴好假睫毛后,用眼线笔沿着上睫毛根部,将睫毛根部间的空隙填满。然后从眼头到眼尾画出一条较粗的眼线。眼线的宽度以睁开眼后,与上眼皮褶皱重合为准。

内双画眼线步骤二、加重眼头眼线

内双眼睛在睁开后,眼角睫毛根部眼线会被眼皮褶皱遮盖,所以眼角眼线要特别加重,宽度也比眼睛中间部分的眼线略宽。

内双画眼线步骤三、拉长眼尾眼线

用眼线笔顺着睫毛的根部将眼尾处的眼线平行拉长,拉伸长度根据眼形的不同,可在1~2mm之间进行调整。然后,从眼线上边缘自然过渡至尾端。

内双画眼线步骤四、加重眼线防花妆

用精细眼线刷沾取防水不晕染的眼线膏,在刚刚画好的眼线上重新描绘一遍。这样既可以加重眼线浓度,弱化上眼皮褶皱,又可以防晕染。该步骤用眼线液也可以。

内双画眼线步骤五、用眼线液开眼角

内双的眼角多是倒勾状,用碳黑色的眼线液将眼角处的眼线略微向前化出一点点并延至眼角下侧,就好像开了眼角的效果。

内双画眼线步骤六、眼影晕染眼尾弧线

用眼影刷沾取深棕色眼影,在手背轻扫几下,顺着眼尾延长线的上边缘微微上扬轻扫,然后再过渡晕染至眼皮中间与眼线衔接。这样可提拉眼尾,放大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物理知识点物态变化:"三步"解决物态变化分析题例题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三步"解决物态变化分析

例1[2006青岛]夏天,刚从游泳池中出来,让风一吹感到很凉,为什么?

同学们都有这个经验,但在解释时仍会有一些不足。同学们的回答往往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带走了人身上的热量,这种解释是不够准确的。

下面我们利用"三步"法来分析这一现象。

一、首先来确定研究对象。我们感觉到凉只是身体上的感觉,而刚从游泳池中出来时身上有水,这时我们应当考虑到水的作用,水在蒸发时是要吸热的,从而使人感到凉,所以研究的对象是水。(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风,风在这里只是加速了水的蒸发,而并不是冷的风从人体吸热)。

二、在风吹时有什么变化呢?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使得身上水的蒸发加快。

三、有风使空气流动加快,促进了水分的蒸发,使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水分蒸发加快,而蒸发又要从人体吸热,从而使人感到凉。

答案:风吹加快了空气流动,促进了人身上水分的蒸发,而蒸发吸热,使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了较多的热,所以人会感到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物理学科答题方法技巧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科答题方法技巧指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物理答题的总体要求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不能连续写下去,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平时训练,要有计划性,限时限量,要以考试的状态做题,书写也要符合学科规范,这样做题效率最高。不要一题一对答案,一题一反思,而是全部做完后将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总结。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方法

选择题技巧:

1、由简至难,每道题的用时不超过5分钟;

2、多选题不确定的题先跳过;

3、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和条件,准确快速判断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的章节。

填空题技巧:

1、直接记忆型填空,靠记忆快速准确应答;

2、分析型填空,分析题目所考的知识点;

3、计算型填空,答案要按要求填写。

计算题技巧:

1、确定已知条件和相对隐含条件;

2、确定主要解题步骤;

3、分清各个物理过程,状态及其相互联系。

物理高考答题技巧口诀

力的作用效果

时间积累动量增,空间积累增动能,瞬间产生加速度,改变状态或变形.

动量定理·动能定理

动量动能二定理,解起题来特容易,动量定理求时间,动能定理求位移.

弹簧振子振动

弹簧振子来振动,简谐运动最典型.a随回复力变化,方向始终指平衡,大小位移成正比,位移特指对平衡注,速度与a变化反,这个减时那个增,动能势能互转化,周期变化且守恒.

物理答题注意事项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程度。在审题过程中,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见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常见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win7系统 物理内存8G 虚拟内存设置多少合适?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微软公司的建议,一般虚拟内存设定为物理内存容量的1.5-3倍,8G的内存的一般设置为12GB到24GB之间,建议让系统动态调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1、根据微软公司的建议,虚拟内存设为物理内存容量的1.5-3倍,例如512MB的内存,虚拟内存设定为768--1536MB。如果是8G的内存,那么对应的虚拟内存设定为12288MB-24576MB;

2、建议让Windows来主动分配管理虚拟内存,它可以根据实际内存的应用情况,动态调整虚拟内存的大小。在虚拟内存设置页面下方有一个推荐数值,假如确实不晓得设置几为最佳,建议虚拟内存就设为推荐的数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用画图工具将两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

全文共 1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用画图工具将两张图片合成一张图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操作方法

1

首先在我们的电脑桌面上找到画图并点击它,如下图所示。

2

然后插入一张图片,如下图所示。

3

接着根据我们的需要把图片大小调整好,如下图所示。

4

然后点击粘贴,如下图所示。

5

接着点击粘贴来源,如下图所示。

6

然后双击我们想要的另外一张图片,如下图所示。

7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用画图工具把两张图片合并在一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区别和关系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物理过滤生化过滤是水族箱中最常见的过滤方法,其实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功能上的区别。那么这两种过滤方法又有这怎样的关系呢?

两种过滤方式是一种互补关系,都是为了维持水质符合鱼的生存需要。物理过滤干的是粗活,把住过滤的第一道关,以清除水中杂质微粒为己任,生化过滤干的是细活,干物理过滤干不了的活,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有益物质。

物理过滤的效果越好,过滤后残留的杂质越少,生化过滤的任务就越轻松,所需要的生化过滤材料就越少;相反,需要的生化过滤材料就越多。试想,如果没有过滤棉将杂质过滤掉,硝化菌要全部将不断增多的鱼便等杂质所产生有害物质分解掉,那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水体根本没有增加杂质带来有害污染,那还需要硝化菌干什么呢?

有鱼友会问怎样有效实现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功能。可以采用丝质纤维块(通称过滤棉)、活性炭等把住过滤第一道关,滤除水中杂质颗粒,(当然还要手工清除)过滤棉越厚效果越好;采用生化棉、陶瓷环、玻璃环等材料给硝化菌提供生存附着环境,让硝化菌对水体中残存的有害物质进行硝化分解过程,硝化菌越多,硝化得越彻底,过滤效果就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