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家庄古墓群【通用20篇】

浏览

1250

文章

213

篇1:山普拉古墓群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山普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该墓的年代为战国至三国之间,公元前217至283年。

墓葬分东、西两部分,分布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群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二是菜刀形棚架式墓。前者为单人葬与合葬,后者为多人丛葬。己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国家文物局)

山普鲁镇:山普鲁乡地处昆仑山南麓,洛浦县湖东南缘,总面积53.87 平方公里,全乡有 25 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乡总人口6131户24960人,其中维吾尔族占99%,全年粮食总产量14959吨,耕地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1139元。山普鲁乡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民风古朴。乡集市距和田市中心19公里,距洛浦县城约9公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普鲁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山辽代古墓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关山辽代古墓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关山辽代古墓,位于关山种畜场附近的王坟沟、马掌洼、三道沟等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山辽墓群已发掘九座,均为辽太祖淳钦皇后宗室先茔之地。其规模、大小、繁简不同,均为砖筑,平面作八角形,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耳室、主室组成。在辽墓内发掘的文物、壁画是研究辽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萧德温墓:位于关山东南山麓。萧德温是辽代丞相陈王萧知足(阿刺)之子,辽道宗宣懿皇后之侄,辽道宗的“左金吾卫上将军” ,是辽国祚兴之功臣。辽大康元年三月十九日,逝于辽水西之行帐。卒45岁。据1926年出土的墓志铭记载,其兄弟五人,分别以“温、良、恭、俭、让”顺序为名。其高祖萧阿古只为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后)之弟,是辅佐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大辽国的开国元勋,曾任北府宰相。曾祖父萧和,祖父萧穆。其家庭自高祖以下各代,先后任北府宰相者17人、封王者13人、招为附马都尉者20人,女辈中有5名皇后、2名皇妃,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

萧和墓:2001年5月出土于关山马掌洼。萧和是辽代天雄军节度。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修国史、魏州大都府长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并获“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之勋。

萧德恭墓:萧德恭墓与萧德温同茔地。萧德恭是萧德温的三弟,曾获“银青崇禄大夫”称谓。曾任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和刺史兼侍御史、上骑都尉等职,为兰陵县开国子之勋。病逝于松山州近郊行帐,卒年38岁。

萧知行墓:2001年出土于关山王坟沟。萧知行是萧和之孙、萧孝诚的第五个儿子。曾任职防御使。一生乐善好施。逝于山兔岈山别所,卒年44岁。

朋友们,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萧和墓,因为其它墓葬已回填。

在这些辽代古墓中,发掘出大量文物。有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瓷瓶、瓷器及陶器,有栩栩如生的镇墓之宝兽戗首,有极为珍贵的“黄肠题凑”。同时,还发掘出了一块重达500公斤、近似于正方形的萧德恭夫妇墓志铭,其规模之大、刻工之精、书法之遒劲(大小契丹文字与汉字并存,既有颜体,又有欧体)堪称一绝。长达十多米的入墓甬道还绘有祥云、松树、驼驾辕的花轱辘车、奔马、翱翔的凤凰、僧人、契丹及汉人的彩色壁画,历经千余年仍美艳如初,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阿克塔木古墓群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阿克塔木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阿尕尔森乡阿克塔木牧业村村西土岗两侧,有众多小型土墩墓.有的几如平地.当地人称加勒托别,意为马鬃一样众多的土堆.推测可能为塞人至乌孙时期古墓.

阿尕尔森镇:阿尕尔森乡位于巩留县中部地区的特克斯河和巩乃斯河交汇处。东、北隔特克斯河、伊犁河与新源县、尼勒克县相望,西同东买里乡、阔斯阿尕什羊场接壤,南与特克斯县相连。总面积107. 1万亩,约714平方公里,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其夏草场分布在莫乎尔乡东南部的库尔德宁以东一带。乡辖阿尕尔森、头道湾、达尔特、二道湾、阔斯阿尕什、萨尔乌泽克、别斯萨拉、阿克塔木8个行政村,4。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日本最大的古墓是什么?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仁德天皇陵

全长约486m,后圆部直径约249m,高度约35m,前方部分宽度约305m,高度约33m,由3层建成。是日本最大的陵寝,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

仁德天皇陵的全名是百舌鸟耳原中陵,位于日本堺市大仙町。墓主实际身份不明,日本传统上将之比附为仁德天皇。这座前方后圆的古坟异常地巨大,它前方朝南。全长约486m,后圆部直径约249m,高度约35m,前方部分宽度约305m,高度约33m,由3层建成。是日本最大的陵寝,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前方后圆坟。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和调查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坟德天皇陵。

皇陵规模

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就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这些皇室坟地中,古坟大多利用天然地形造坟,建于山顶、山腰位置。根据古坟堆土的形式,有圆坟,方坟,前方后圆坟,上圆下方坟等等的区别。其中以前方后圆坟的规模最为雄伟,形状也十分优美,再加上它是国外没有而日本独具的形式,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日本高冢式古坟的代表。

根据古坟外形的发展演变,一般又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它恰好同日本国家开始统一、大和朝廷昌盛、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相一致。

墓制形式

早期古坟主要以圆形、山形为主。5世纪以后是古坟的中期,此时古坟结构以前方后圆为主,这一时期,高冢林立,形象地反映着当时大和政权的兴盛和大王的权威。仁德天皇陵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6世纪以后,随着薄葬思想和佛教的盛行,古坟规模逐渐缩小,平安时代末期开始,天皇驾崩后改为火葬,骨灰、头发、牙齿、手臂等存放在寺院的方形堂、多宝塔和石塔里。自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后,再次改为土葬,陵墓的形状变为圆形或上圆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常山古墓群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常山古墓群为滁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常山古墓群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常山村,时代为汉—宋,类别为古墓葬,面积为500000平方米。为滁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滁政[1993]53号。

保护范围:以常山街道为中心,东、、西、南、北各5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200米。

章广镇:一、自然环境区位:章广镇位于滁州市南谯区西部边陲,与肥东、全椒、定远三县毗邻,与南谯区施集镇、大柳镇,定远县岱山、藕塘、界牌,肥东县古城,全椒县西王、石沛等乡镇相邻,是四县交汇点著名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史有“鸡鸣闻四县”之美誉。著名的江淮分水岭从境内东西贯穿蜿蜒而过。岭上人家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农家房舍时常出现“后椽之水归淮上,前檐之雨去长江”之画面,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旸里店古墓群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旸里店古墓群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旸里店古墓群,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2015年6月23日,旸里店古墓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松赞林寺

界石镇:界石镇位于东经122°19′,北纬36°52′,地处文登市西北部昆嵛山区,镇政府驻地大界石村。辖65个行政村,1.37万户,人口3.38万人,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3326公顷。境内交通发达,生态良好,风光秀丽,环境清新,旅游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有石材、泉水、玩具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发展到60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3家,民营企业32家,个体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火山古墓群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古墓群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火山墓群位于山东省微山县两城乡南薄梁北村西1000米处,火山四周。当地村民传说称“九女坟”。其中一组汉墓位于火山西南脚下,北依火山,西傍白马河堤,东与南薄堂台遗址相连。另一组位于微山县皮肤病防治站内,其中一墓较大,原有3米多高的封土,现已夷为平地。院内还发现墓石、墓碑等,有的已被砸碎。

两城镇:两城镇位于南四湖之一的独山湖畔,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1万亩,耕地4.3万亩。辖48个行政村、7.5万人。两城因战国时期的匡城、矛城而得名,历史绵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境内出土的属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南薄村西北堂台遗址、战国时代的姬家林遗址、汉墓群及汉画像石,证明自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居住生活。秦时在两城置橐县,汉初改为高平县南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古墓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古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和田策勒乡拖万加依村麻扎阿勒迪,距县城直距4.5公里,占地379.5亩,长550米,宽460米,是现存的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比较完整的—处古迹。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三大建筑物:艾提喀美其特寺院、主麻美其特寺院、斯-墓。

相传,伊庥木加帕尔特合兰同伊斯兰教圣穆德为堂兄弟,于回历八年在夏木(今叙利亚国)作战阵亡,死亡后飞至此地。未见尸体,仅有葬墓,因而得名伊麻木加帕尔特合兰麻扎。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

此地是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会礼之处,每逢肉孜节及古尔邦节,除本县各乡教徒外,还有上万人从外县赶来。

新疆和田

策勒乡:一、自然地理状况 策勒乡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环绕策勒县周围,离县城仅0.5公里,总面积319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811亩,人均耕地1.7亩,粮食面积28050亩,其中小麦面积14025亩,玉米面积14025亩(套种),经济作物面积4800亩,林地面积19125亩,草地4500亩,荒地3000亩,其他面积7861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胭脂沟妓女坟古墓群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胭脂妓女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莽莽林海,大山深处,至今保留着清朝末年单独为伎女建造的墓地,俗称“伎女坟”。

顺着胭脂沟的沟系,向西北行至209国道719路标,岔路口处,立有“伎女坟”标牌,按标所指,沿岔路行驶400多米,便到墓地。旅游部门在此建一栋仿古式房屋。院内顺山坡筑起了一道墙壁,雕刻着《伎女图》:苗条俊秀的江南女子,秀发飘逸,扬头举目,是对黄金之梦的企盼,是对悲惨命运的哀怨。

山坡上,亭亭玉立的樟子松,黑裙黄衣绿冠。它们根根相连,枝枝相挨,清风徐来,松枝摇曳,散发着馨香。林荫下,舒软的腐殖质,铺着青绿矮小的牙格达秧,无边无际,结着一串串牙格达,称为“北国红豆”,它由唐朝王维“红豆生南国”的诗句演化而来。林地间,用板方在原址上,按原来榫卯穿带,围成长宽350米的围栏,围栏里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荒冢,便是伎女的墓群。没有墓碑标记,更不知姓名。“洼坑下面是墓穴”,因此人们都选择高处行走,踩成了弯曲的小径。在墓地的东北角有两个棺木被撬开,两个棺木间隔两米左右,几乎一个标准,大约宽40厘米、长180厘米,像只窄小的木箱,散乱地堆放着伎女纤细的白骨。棺木板是很普通的薄板,已经腐朽,被随意散扔在周围。伎女墓被盗仅有两处,可见盗墓者一无所获。如果伎女满身饰物,金银随葬,盗墓者收获丰厚,可能这里的墓地早已被翻个底朝天,洗劫一空了。所以历经百余年,仍能保持原形。

19世纪80年代随着淘金热的浪潮,众多国内外伎女涌入胭脂沟。1888年李金镛来胭脂沟开办金矿,从上海、杭州等江南各地招请了一大批伎女。当时伎院大约30多家,很具规模,还有日本、俄罗斯等国伎女。众多伎女每天卸妆后,洗浴的水流入金沟河,水面上漂浮一层胭脂,香飘数里之外。这也是“胭脂沟”得名的又一传说。她们被万名矿工众星捧月,百般呵护。在漠矿官员中,经常出入青楼,也是一种时尚,有人甚至纳伎为妾。翻译韦肇康出资纳一名叫阿育桑的日伎为妾。胭脂沟的伎女为漠河严寒奇荒,带来了一丝温柔的0,她们中间也有不少人病死这里,深得李金镛同情,划了一块墓地,安葬远离亲人故土的胭脂女。也有非正常死亡的。两名沙俄商人到“百花楼”,与矿工刘闯等人争风吃醋厮打起来,楼内众多女子劝解,结果被俄商飞起的木棍击死两人。总办察明原因后,严惩了俄商,当即决定为两名伎女举行隆重的葬礼,各院伎女倾楼而出为其姐妹送行,矿工们也几乎停工来助势送葬。

任世人品评、褒贬的特殊的-,陪伴着矿工们经历了胭脂沟的兴衰,她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尸骨被掩埋在林海深山之中。虽然没有香火,没有墓志铭,却吸引了众多探寻者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蔡氏古墓群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蔡氏古墓群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墓群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时代为宋-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自墓群围墙向东延伸21米、向南延伸13.4米、向西延伸9.6米、向北延伸22.3米和11.1米为文物保护范围。

遵谭镇:遵谭镇位于海口市南部,地处羊山腹地,是海口市的边远乡镇之一。东邻龙泉镇,南邻新坡镇,西邻东山镇,北邻永兴镇。全镇有7个村委会,87个自然村,75个经济社,4640户,总人口21655人。是一个拥有35个老村庄的农业镇,全镇总面积66.6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9093亩,其中水田5846亩,坡地2347亩。 遵谭镇是一个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4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找古墓口诀 找墓口诀与技巧

全文共 795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古墓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人非常的感兴趣,那么这个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找古墓的口诀技巧,电视剧小说里面的说的都不记得了,所以在查询一下,看看到底有没有,下面小编帮忙到网上去收集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

提醒:盗墓违法,文章仅供娱乐。1、常用的招募方法

1.1、“望”即看风水,看草木。经验丰富的盗墓者大多擅长风水之术,每到一处必先察看地势。由于古人迷信风水,因而多数古墓都建在“风水宝地”上,如依山面水之处,尤其是古河道的拐弯处,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围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盗墓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庄稼的长势会比旁边的差一些。

1.2、“闻”即闻气味,依照气味的不同来分辨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时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银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这些特殊物质散发的气味,一般人难以察觉,而寻墓者总能敏锐地辨别。“闻”的另一层含义为听声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较大震动如空中打雷时,就能向地表传出不同于别处的声响。

“清朝时期的焦四,就善于通过声音来找墓。他曾在打雷时寻找墓地,根据回声能准确判断出墓葬位置。明朝时期的墓大多在山岭的阳面,并且与土层、山崖接触的地方。

1.3、“问”就是踩点。寻墓者一般都能说会道,尤其善于与老人谈古论今。每到一处,他们便会以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的身份,拜访当地的老人,通过交谈,从当地传说中获取有关古墓的信息。有时他们也会通过当地史志搜罗信息。

1.4、“切”,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是指发现古墓后,根据地表的地势等情况,准确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穴;二是打开墓中棺椁后,没有遗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宝物;三是触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断其为哪个朝代的文物、价值有多大等。

清郑观应《望气寻龙诀》引丘延翰《天机素书》注:“龙来十里,气高一丈,龙来百里,气高十丈。

气正,则从中落而穴正;气偏,则从侧落而穴偏。干龙雄健高大,支气卑小清弱,是故辨气高低,识龙长短,别山弱。

,究气旺衰。春属木,其气青;夏属火,其气赤;秋属金,其气白;冬属水,其气黑;每季属土,其气黄。

四时之色不宜驳杂,一有驳杂,即有生克制化之异,吉凶祸福之殊。春冬地气不升,夏时炎蒸混浊,独秋气清亮,俟中元之候,或清晨雨後,日落未落,日出未出,丑寅酉戌之际察之,

可见富穴气如嶂,色而浊,贵穴气如张盖,色青而奇。初吐一,上结华盖,如旃冕重旒,五色备俱,似龙蟠,似云腾者,曰龙气,帝王之地。毫光明灿,如虹,如日,如凤舞者,曰喜气,后妃之地。或曰白外青,青复紫,青如牛者,赤如虎尾者,猛将之地,公候之地。若云,终如鼎沸,中青外红,如流星烛地,如龙腾凤翥者,宰相之地。初吐一,终盘宝盖,五色俱备,轻清上浮,有纹不杂,如宝塔,如摇旌,如幛幡,耀日烛星者,为异气,神仙之地。大抵类禽者出文,类兽者出武,白黑之气多武而凶,红赤之气多文而吉,余仿此。盖凡阴阳二宅气数旺盛之地,入其乡,则是其禽哭繁衍,草木畅茂,风气和暖,山谷腾辉,水深土厚,景色清奇,晨昏子半之时,祥光掩映,淑气灿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风吹火,此旺盛之气也,寂寞萧条即退矣。但山川作福之气,上大下小,远尔则有,近尔则无,或有钟鼓破竹和乐之声者吉,战伐之声者凶。”古代史传及笔记有关“望气寻龙”的记载颇多。2、比较专业的找墓方法

2.1、行度寻龙

风水上把山脉比喻为龙,所谓寻龙,实际为通过龙的走向,而找到结穴之地。凡龙都有一来源发龙之处,人们称之为太祖山。太祖山一般气势雄伟,崇山峻林,巍峨万仞,其山形粗恶,且风吹气散,一般不结穴。太祖山下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祖山。祖山又分数枝山脉延伸出去,到再起顶分脉处成为少祖山。如此级级分脉,级级延伸,直到结穴之处称为父母山。如同大树一样,有树干到树枝,再到更细的枝叶。不过,山脉的分脉,每次分枝所分出的山脉形态都不相同,丑美不一,真假各异。真美者会前去结富贵之地,丑者假者则不会。

在行度寻龙过程中,首先要会分辨龙的真假,真龙居于局内,强健有力,有护龙护砂跟随。一般来说,要结出美地,真龙也要经过分脉,过峡,剥换,束气等不断起伏,将煞气脱掉,有粗老变得细嫩。但无论怎么变,都有护龙护砂跟随,直到山环水抱,朝案相应的结穴之处。行度寻龙必须寻着真龙的走向去寻找,直找到结穴的地方。

2.2、星峰寻龙

为了省时省力,我们必须有选择的去寻龙,不能漫山遍野乱走。经云:“千里来龙,但观到头一节。”我们在远处看到山峰星体端正,展肩开面,落脉优美,则有可能是真龙经千百里行度,到此落脉,可能有结穴的迹象,可到此山峰下求证。如在山峰下求得龙虎环抱,朝应相对,明堂端正,则是有穴之地。

2.3、抱水寻龙

《葬经》云:“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次间。”每到一个地方,如果河流反弓或直出,一般不须找眼;如果河流屈曲环抱,则可向环抱方配合方法二去追寻。因龙的行度,有可能界水即止,龙止则有结穴的可能。

2.4、交水寻龙

此法寻龙很简单,记住一句话:但凡两水一交会,则有立穴的可能。“干水流行地中,而无支流以界其际,则地气不收而立无据矣。”我们在寻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小水与大水交会,则要留意附近的星蜂,可能结地就在附近。当初我和师傅寻龙走山的时候,遇到小水交逆大水之处,师傅就跟我说,一两里地之内必有良穴没地。屡屡验证都没错。大家可配合以上三点,定能很快的入眼。

2.5、水口寻龙

《秘诀千金赋》云:“但凡寻地,先观水口城门,周聚关拦,内有着龙格结;落星龟蛇狮象,中藏上格之龙;华表捍门。定结富贵之地,北辰镇守,禁口勿言......”可知从水口寻龙也是一种捷径。大凡所到之处,遇到水口关锁紧密,水口内又成一堂局者,均可在局内寻找龙穴。水口有砂比无砂好;关锁周密比不周密好;乱石守水口,易于发富;龟蛇狮象守水口,易于发贵;华表,捍门守水口,则可能出王侯;北辰守水口,乃帝王之地,禁口勿言。古语:“入山观水口”,高明的地师一入水口,村场坟地的富贵程度已知其半矣。

2.6、龙水交界

今人寻找龙穴,喜欢往大山里行,他们认为大龙大脉的大局势则能大富大贵。其实不然。雄踞一方的高山,一般作为发脉的太祖山,山形往往粗老恶劣,经过过峡,换剥,煞气未消,且在山颠之上,风吹气散,有违藏风聚气的风水原则,甚难结出美地。龙在大山之中勇猛非凡,就算有龙有虎,也很容易抱不完满而被真龙泄胎而出。其实龙在行进过程中,必须经过过峡,剥换,将粗老之躯层层脱去,龙身变得光滑细嫩,直行至平洋龙水交界之处,阴阳冲合才结美地。“但看古来卿相地,平洋一穴胜千峰。”真正的好地不结穴在大山之中,而多结在江河边龙水交界的地方。

2.7、寻龙点穴

古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1]是言点穴之难。寻龙点穴为地理上层功夫,有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应是不难的。万物皆有法度与规律。古人所受教育程度不过“四书五经”而已,远不比今人所受教育程度丰富,智商也不一定比今人高。古人在风水上寻龙点穴造诣很高。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师承,并由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又心专。寻龙点穴为风水上最高层功夫,古往今来,所有发族旺族,名门公卿,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将军王候等等大贵人,以及天子无不是阴宅龙穴所催荫发。而单纯靠祖宅、祖祠催发力量有限。可见龙穴之重要。得地灵龙穴,即是得龙脉生气。晋风水鼻祖郭璞在《葬书》中云:“葬乘生气”。有生气则阴人骨骸暖而起作用,这样才会福荫后人。风水包括阴宅与阳宅两部分。而在古时阴宅与阳宅是不分的。人们才称风水师为阴阳先生。在现供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中,人们研究阳宅多了,阴宅却疏忽了。故而有看到有研究阴宅与阳宅两派学者之分。在古时学风水,是先从阴宅山水功夫下手,最后是房子祖宅风水。阴宅山水精通后,阳宅风水也自然通了或旁通。因为阳宅理论离不开阴宅山水体系。仅学阳宅是达不到地理上层功夫,也是起不到理想中富贵功名程度。阳宅与阴宅风水各影响人比例为三比七。阳宅占三,阴宅占七层。或祖宅风水占尽龙脉穴位好的,阳宅可以占四成,但不会有更多,其力度不会超过阴宅是可以肯定的。先拿阳宅来说,今人一日千里,或有几处房产居住,或今日出差东京,明日又到纽约。这样房子的环境场,气场,磁场就会很削弱地影响着人。也就是说房子的风水影响人,随着现代环境变动变得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并不是受着单一环境场能影响。而阴宅始终在影响着人。因为血统不会变,不论你今日居住北京还是明日住在纽约的家里,都是先人的骨骸风水始终在起作用。

没有穴位,或不是龙穴,可以说基本说上与大富贵、大功名、大成就无缘。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线位,收纳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峦再好,亦只不过是小丁财小富贵,保一时安康而已。大富贵、大功名须要大龙穴大地。中等富贵、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龙穴大地。小富贵、小功名亦要小等龙穴地,方才得地灵之办,从而根深蒂固,福力绵绵不休。有地力方有地气,才是发福根本。足见龙穴之重要。寻得龙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发。古时常见战乱时马革裹尸,草草葬于穴位,同样发达。亦有穷人买不起棺木,买不起碑,死后堆个黄土堆,或不做坟墩土堆一样发。又或见尸身零散,破碎不齐,尸骨散乱,后人寻得后收拾放于穴坑,照发无误。亦常见有金坛装骨,无向,或者不起坟堆不立碑,也发。古时很多偷葬人家山头大地风水有这种情况。因怕人家发现所以碑也好,坟墩土堆也好,哪还能立,盗得地脉龙气也发。当然这种偷葬是极为不道德的。但是得地气同样发达。所以有地气才会穴暖受荫骨暖才有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吉祥地往往是一块区域,而“穴”则是这块区域中最吉祥的那个点。风水学认为,生气就是在这里从地下冒出来的。“点穴”就是指在综合考虑了山水状况之后,准确地找到山环水抱的这块区域中“龙”、“砂”、“水”种种景观意象最完美的那个点。站在这个点上,人们能得到最丰富的心理感受。风水术认为点穴非易事。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先看龙脉明堂,再确定穴位。差之毫厘,谬诸千里。黄妙应《博山篇》云:“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风,低宜避水,大宜阔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阴阳相度,妙在一心。”

“穴”被点中之后,将成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如城镇主街道的十字交叉处、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厅、宅舍的中堂等。定穴法点穴

定穴法点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穴场,二是穴位。穴古意为土室,是人类防风避雨的地方,所以点穴的核心就是寻找藏风聚气的地方。

2.7.1、穴场

穴场是穴位的外围。穴是核,穴场是保护层,是肉是皮,穴位最大为2平方米,而穴场就大得多了,构成穴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来龙要生动,活泼;

b、要有峰腰鹤膝(束气的地方);

c、穴星要完美,秀丽;

d、要选择在有龙气的地方定穴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龙气到的地方,最美也是假的穴下若无真气脉,面前空有万重山。

e、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面八方,好象一座城堡一样,层层护卫,层层关键,藏风聚气,固若金汤,古人叫回应;

A、初落山祖近山来,局势必须宽,

B、腰落余技作城郭,

C、吉气族斯泊分落后龙擘脉去,贯穿还可取,

D、脉落曲曲尽是龙,气势最豪雄。

也即是初落穴的后面,环抱穴位,未落位于穴位前(龙虎砂外),分落位于穴左右,山近祖山落脉,环抱穴位,腰落环抱在末落的外围,还有认好四势;

(1)详前观后,防空旷面吹胸劫背:

(2)观左盼右,忌凹缺面割耳射肓。站在穴星顶上,眺望四周,前面平整开阔,锅钳,有九曲水,玉带水流过,或水聚的地方,有龙虎砂护卫,有斜坡由穴星一直延伸到水边附近,穴位就在这一斜线上,在穴星的斜坡上,不能点在顶部(怪穴除外)。

2.7.2、穴位

a、太极定穴法站在外围看,发现有一个园晕,隐隐约约,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细看无影,远看似有近看似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这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穴。

(1)太极晕的上部,有半月型的形状,有分水道向左右分流左右分水,向下部中间流去,叫做合口,而且合一般对正穴位的中线。

(2)太极动而生阳,园晕肥起为阳。中心突起,故为动中之静,即窝中有泡,窟中突起的地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浅不宜深。

(3)太极静而生阴、园晕瘦陷为`阴,中心有窟,故为静中之动,即泡中有窝,突中有窟的地方就是穴位,开莹时宜深不宜浅。

b、两仪定穴法两仪就是阴阳,地理以山为阴,水为阳,阴阳之中又有阴阳,龙行龙的阴阳,穴有穴的阴阳。两仪定穴的形状基本上和太极晕相似,不同的是,在太极晕中间有上半部瘦,下半部肥,或上半部肥,下半部瘦。左半部瘦,,右半部肥,或左半部肥,右半部瘦,瘦而下陷为阴;肥而突起为阳,在点穴前先把太极晕周围的草木除去,才能分出肥瘦和凹凸;一半肥,一半瘦,一边凹,一边凸,这是阴阳二气交媾的地方,天地交媾,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即是阴阳之道,所以我们在定穴位时,一定要定在阴阳交合的合缝线的中点上,才为正确,偏左偏右,都不能化生。

c、三势定穴法三势就根椐人的立、坐、睡三种姿势演变过来的,所以在穴场确定之后,穴星高大时,就特别注意,观察穴星的形态,是站,是坐,还是睡,观察错了就全盘皆错。立势:山势如人站立,头俯身耸,气往上浮,这时出脉,结峻忿,左右低下,穴宜取低处而点。

d、加减定穴法加减定穴法,主要针对左单堤和右单堤而言,而且必须有左、右水过堂,收左右砂水到堂顾穴。如右单堤右山先到,虎抱龙,穴向右,枕左加龙减虎,水要从左来往右去,过堂,右山逆水,方合局。

e、聚散定穴法气聚则吉,气散则凶。所以点穴一定要选聚气的地方点,但聚散有三种,一是大局这聚散;二是穴场之聚散。首先选取大局聚气,这样从山团聚,众水相汇,罗城周密,风气融结,不隐不跌。其次选取穴场聚气的地方,观穴星周围,龙气所到的地方,有否窝面,或垂乳,开口,或吐后,或钳,或泡,四山拥从,有这些地方点穴,才是气聚之处。

还有真气融结,必有界水分明,上有分,下有合,前有应,后有乐,明堂之水自然来会,或湖泊,或池沼,或溪涧,或田源,不是融注,定得特朗。但真气聚处,明堂决不宽旷,若明堂旷,局势大,必须穴前有内堂,或低田,或小水,或灵泉,或池湖注聚,才是真气融聚的地方。如果阴堂宽阔必须有阴州关栏束住内气,而元辰之水聚于明堂,外水或远湖,或横带,如此明堂宽阔无过无妨。

f、向背定穴法向背定穴法主要看穴位周围的山形是否对我有情,向我者为有情,有情则吉,背我为无情,无情则凶。所以点穴时一定注意,宾主是否对我有情,向我他顾和往外之态,水城抱身无斜走,堂气归聚无倾泻,毯褥铺展无徒峻等等,这样才是气聚融结,和山水之情相向也。所以古云一个山头下十坟,一坟富贵九坟贫,共山共向共流水,只看穴情零点不真就是这个道理。

g、耳角定穴法枕龙耳角定穴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有没有夹耳峰,夹耳峰在穴后的左右两旁,主要起挡风的作用,所以定穴位时,不要随便的移上、移下,就选在夹耳相对,藏风聚气最佳的地方,也就是说:安龙头枕龙耳隐而不露,两畔取用耳烁照穴,穴即在翼厚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角,角耳之下,随山之大小,依十分之一比例,取其相对称。古人云:安龙尜枕龙耳,隐而不露而不隐穴当划,左右乐山不照穴,扦之定主家消乐。所以这种方式也是以藏风聚气不露为准则。3、多角证穴法证穴

就是用一定的办法和物证,来证实你所点的穴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平常所用的证穴方法有朝山、明堂、水势,乐山、鬼星、龙虎、缠护、唇毯等八种方法。

3.1、 朝山证穴

当你确定穴位的位置时,站在确定的地方:(1)看对面的案山是否符合高不过眉,低不过胸的距离;(2)取近案为准(3)案山是否有情,有情的标准是水城必美,后乐必对,四围必无缺陷,不必考虑外洋、外洋千重,不如近案

3.2、明堂证穴

法对明堂的要求,必须完整、开朗、窝钳、洁净、团聚,若明堂皇不正,不聚而倾泻,则真气不融结,纵有美穴亦湎弃置。小明堂:于圆晕下最为紧要,要平正,可容人侧卧,则真穴居此,不可左右上下,如误扦则为凶穴。中明堂:在龙虎里,立穴要使其交会否则失纳顺畅之机。大明堂:在案山内,立穴要向融聚处为真,否则立穴不真。

3.3、水势证穴法

山属阴,水属阳,砂交水会真气才能融结,所以得水为上,杨公说未看山先看水,凡有真龙和正穴,必有潮源水合聚,山随水走曲抱湾湾,有穴分明在此间。所以我们登山点穴一定要看水势,如水聚于左堂,或水城弓抱在左边,则穴一定在左边,若水势聚右堂,或水城弓抱右边,那穴位一定在右边。若正中水潮,或正中溶注,或正中水城围抱有情,则穴位居中,若潮源远,明堂宽,穴宜高,或元辰长,局势顺,则穴宜低,此是水势走穴之大法。

3.4、乐山证穴法

所谓乐山,就是穴星后面左右的山,他起着挡风的作用,所以有无乐山则穴真不真的说法,如果贴穴的乐山,成星体,如屏、如帐、如华盖、三合、玉枕、帘幕、覆钟、顿鼓等形状者,穴是非常贵的,但是乐山不能太高大雄耸,有欺压之势,嵯峨可怕之感,有此,当避开立穴,要切记,犯之必主凶败。

枕乐山之法如下;乐山在左,则穴在左。乐山右,则穴居右。乐山在中,穴居中。如左右俱枕乐山。可能结双穴,或结一穴居中,乐山近则依近,短则取长,少则枕多,以乐而推,一定不易。如果乐山高大压穴,就左山压穴,则穴居右,右山压穴,则穴居左,前山压穴,则穴归后,后山压穴,则穴居前,四周山背均平,穴居中心。

3.6、鬼星证穴法

鬼星证穴法 其实鬼星和乐山,没有多大的区别,在形态上区别鬼星尖些,乐山园些,都是穴星后面左右,与乐山相互对照,显映。横落偏斜之穴,穴后一定要有鬼星,直来撞背结穴的,不必要论鬼,以鬼证穴的法则如下:鬼在此止,穴在此住,鬼在此生,穴在彼处。立穴不能有误差,否则鬼夺去气,穴不能收,则为失穴。主败祸立至,所以鬼高,穴也高,鬼低穴也低,鬼出左,穴居左,鬼在右,穴居右,鬼不可太长,太长,则夺我之真气。

3.7、龙虎证穴法

龙虎证穴法,主要是讲龙虎的护从,曲手之好坏。强弱与美恶,龙强从龙,虎强从虎,这是定穴之大法;还有龙山逆水,则穴依龙,虎山逆水则穴依虎,左单提,则穴挨左,右单提则穴右,龙虎山高,穴亦高。龙虎山低,穴亦低,龙山有情,穴在左,虎山有情,穴在右。龙虎皆有情,不高不低,穴居中,龙山欺穴避其龙而依虎,虎山欺穴避其虎而依龙,龙山先到,则收龙,虎山先到,则收虎,无龙要水绕左宫,无虎要水绕右畔。

3.7、缠护证穴法

缠护比喻贵人和侍卫的关系,既然是侍卫,就不可随便离开主人,也不敢近迫主人之身,所以守护在此。穴也在此。立缠在此,其穴在此,实质上是指护送之砂,多少和有情,无情,护送之砂多且弯抱有情,送短,穴在内,送长,穴在尽,送偏,穴亦偏,送尽穴即止。

3.8、唇毯证穴法

唇毯象人的嘴唇,是穴下余气发露的特征,大的叫毯,小的叫唇,如果真龙结穴,一定有余气吐露而为唇毯,故毯在此铺,穴在此住,唇在此吐,穴在此定,是天造地设,自然的现象,无此,不是真结穴也,特别是横龙结穴,必须有此特征,不可忽视。杨公说;贵龙落处行毯唇,毡唇之龙富贵局。问君毯唇如何分?穴下有坪如鳖裙。譬如贵人有拜席,又如僧道毯具伸。真到到穴有实唇,便是假龙也富足。

3.9、天心证穴法

即是以穴位为中心,配合前、后、左、右四周之星峰,有情与否,天心十道的穴法则是前有照山,后有盖山,左右有夹峰而且对应,拱护,不可有一位空缺,否则,不是天心十道,就是以此来证穴,点穴时一定要详细审视,不得偏脱,即是夹耳峰,不可脱前,不可脱后,前后照山,不可偏左、偏右。

3.10、分合证穴法

我们在点穴时,首先看(1)有否八字水分流;(2)大八字内又有小八字水;(3)两两旁还要有虾须水,金鱼腮水分流,交到穴位下方合口,流去方为真穴,这叫阴阳交度,上有分下无合,则是阴阳不交穴是假穴,三分三合是点穴之秘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狮子山古墓群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山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狮子山古墓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悬慈村。1973年,当地村民挖土时发现墓葬二座,并在其中墓内甬道口出土青瓷盖罐和钵二件文物。1984年6月-物普查考察,该古墓均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发现刀形砖上印有“宁康二年作”纪年字样(宁康二年即东晋孝武帝时期,公元375年)。墓葬两侧尚隐现众多墓穴,其范围约1000平方米。2005年5月被公布为鄞州区级文物保护点,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悬慈村:悬慈村位于镇建成区南面,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地域面积6.6平方公里,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住户1657户,总人口4100人。农村在册户数1189户,在册人口2765人。山林面积4969亩,实有耕地面积3190亩。有党员88名,分20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59人。2009年农业收入2187万元,村级集体收入747万元,村可支配收入45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东吕古墓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东吕古墓为东营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吕古墓位于广饶县大王镇东吕村东北约300米处。西距东青高速公路约20米,北距大王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南与青州市相邻。该墓封土近似圆形,封土高约5米,直径约60米,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该墓是战国时期的大将军吕丘亮之墓。封土为夯筑,夯层清晰,夯面平整,结构坚硬,夯层厚约15厘米,夯层上有一层铁锈。墓主体保存完好,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2005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大王镇:大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2004年底,辖97个自然村,97个村民委员会;有27638户,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农业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3‰,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48%.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000万元、260000万元和4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张家古墓群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家古墓群位于张家镇东南面的曙光小学至和村东南面的大岭~带,全长约7公里,可见封土堆百余座,其中较集中的有荒头岭、大穴岭、莲花岭、大岭、银山岭等处。

1974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银山岭发掘墓葬时,发现各墓排列整然有序,其形体同湖南等地楚墓基本相同。出土的随葬陶器主要有瓮、罐、瓿、杯(樽)、三足罐(盒)等;金属器主要有成套的青铜武器、铁制武器、五铢(钱币)和农业生产工具共1530余件(出土文物已藏于广西博物馆),经考证认定为战国晚期至秦汉时期墓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赵家湖古墓群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赵家湖古墓群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湖古墓群

位于当阳市河溶镇赵湖村东。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赵家湖墓地、金家山墓地、郑家洼子墓地、李家洼子墓地、杨家山墓地组成。1973年至1979年发掘294座中、小型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制有一椁一棺、无椁并棺、无椁单棺、无椁无棺四类?,葬式均为仰身葬。237座墓出土随葬品,按质地划分有陶器、铜器、锡器、铁器、玉器、石器、料器、水晶器、漆木器、竹器及丝麻织品等,以陶器、铜器为主,共计2500余件。墓群时代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晚期。(第三批)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板杉古墓群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板杉古墓群为醴陵市文物保护单位。

板杉古墓群(含大石桥村羊角冲组的狮形山墓群、东冲铺村香草冲组的芳草冲墓群、东冲铺村新屋组的新屋坳墓群、擂鼓桥村潭湾组的潭湾墓群、大屋垅村黄家坡组的黄土坝墓群、耿境坝村李家湾组的李家湾墓群、黄塘村黎下组的黎家墓群、耿境坝村匡家老屋组的凤形岭墓群、流碧桥村白石垅组的桐子坡古墓群、唐家冲村跃进组的学堂岭古墓群和耿境坝村三英组的三英组墓群11个点)位于板杉乡辖区内,年代为汉—晋。

2012年1月12日,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醴陵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各墓室为中心,四向各至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50米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西安工地挖出古墓群 工地挖出古墓怎么办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形成了许多的文化,而大家都知道的西安是一个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在近日,西安发现了一大型古代墓葬群,那么接下来就跟随本期城市文化的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工地挖出古墓

近日,西安市的长沣路一建筑工地,惊现一大型古代墓葬群,工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矩形探坑,大的墓坑差不多有5米多长,小的也有2米多。据了解,该工地属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因发现墓葬已经停工很长时间。据报道,去年3月,当地文物部门在这勘探发现了古墓葬736座,这些古墓葬为战国平民墓葬群,发现位置在战国时期属于杜县,性质相当于公墓,平民都下葬于此。

杜国的遗址在当地杜城村周围,是历史中较早的诸侯国之一,

武王在灭商建立周国后三年去世,十三岁的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少而由周公旦摄政。这引发了周公之兄管叔鲜和其弟蔡叔度的不满,他们联合包括东夷(山东)、淮夷(安徽)、唐国(晋南)等地起来反抗,于是周公抓紧筹建豳师进行东征平叛。

周公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将这场叛乱镇压下去。他将战败的唐人从汾水下游迁到镐京东侧,建立杜伯国城进行管束,让这些人充当京师外围的劳动力。

被迫离开家乡的战俘唐人,千里迢迢,一路艰行,来到镐京城东大路左边一棵高大的杜梨树下定居,杜城从此形成。投诚的唐国君祁聪(有的古文献记为姬聪)忠心效力于周国,故封他为伯爵的臣国,建立杜伯国,继承他的子孙世代称为杜伯,以地名为姓,也是今天杜城村杜姓人的祖先。

工地挖出古墓怎么办

在施工现场发掘的所有文物、古迹以及具有地质研究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化石、钱币或物品属于国家所有。一旦发现上述文物,承包人应采取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任何人员移动或损坏上述物品,并立即报告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同时通知监理人。发包人、监理人和承包人应按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求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由此增加的费用和(或)延误的工期由发包人承担。

承包人发现文物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致使文物丢失或损坏的,应赔偿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西安介绍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许岗古墓群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许岗古墓群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许岗古墓群位于新郑市西南10公里许岗村东部,共4座,每座墓均由2墓道和1墓室组成。另有车马坑陪葬坑,附墓坑,杀殉坑等重要遗迹。4座墓葬,其型制、纹饰与郑韩故城出土的相同。据已掌握的资料判断,许岗4座大型古墓为战国时期的古墓。这一发现不仅为寻找韩国国君陵墓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反映奴隶主贵族宗法关系的公墓制的瓦解,家族墓地制度的形成,以国君陵墓为主体的陵寝制度的确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是怎么回事?墓主是谁有什么文物?

全文共 2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也是留下了很多古代的各种文物,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古墓,不同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最近在山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就又挖到了东汉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东汉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这个东汉古墓的墓主人是谁,里面又有哪些出土的文物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

今年5月份,德州市德城区某在建工地内发现古墓。“当时看到挖出来了砖,而且砖上还有彩绘,我们就觉得好像挖掘出古墓了。”工地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记者,看到这一情况,工地赶快停工,将这一消息上报了德城区文旅局。

6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排专业人员现场察看,并提出了后续保护意见。8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勘。9月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

据工作人员介绍,最主要发现两座多室砖墓,年代为东汉晚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座墓葬为中轴线布局,墓向朝南,墓向一致并且并排分布,应为家族墓地。据发掘情况来看,两座墓葬,一座长近20米,宽近6米,另一座长16米、宽4米。

墓门和墓室内有彩绘壁画,颜色有红彩、黑彩、白彩、蓝彩等,纹饰有鱼纹、几何线条纹、植物纹、菱形纹、星宿纹等,多成条带状分布。“以前用的颜色多为自然提取,比如这个红色就是朱砂的颜色,这些纹饰也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文物修复人员韩应勋向记者介绍。

出土随葬品有陶楼、陶碗、陶灶、陶耳杯、陶鸡、铜钱、铜环等,以绿釉陶器最具代表性。“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品来看,墓主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地位,家境比较富裕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负责人赵芳超说。2、考古没有那么玄乎,行业前景不错

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在很多人的眼中,发掘一座古代墓葬,往往伴随着机关、未知生物、解谜等种种危险,考古现场负责人赵芳超笑着说,“考古根本没有那么玄乎,我们在考古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害怕。”

据赵芳超介绍,考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前期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走程序等,发掘时候还要经过请工人、布设探方、编号、记录等工作,后期还有整理资料、出报告(研究成果)等程序。

对于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洛阳铲”,赵芳超表示,在考古中确实会使用到这一工具。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地下有无古代遗存以及遗存的大致范围等情况。

赵芳超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后他一头扎进了考古的世界中。“考古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由于一直在野外,能见到不同的情况,也是一个能带来新鲜感的职业,当我们发现好材料的时候,也很开心,苦中作乐呗。”赵芳超说,很多时候考古工地就在村里,得租住在民房,有时会缺水少电,条件简陋,但工作也要继续。

赵芳超开玩笑地说考古就像“打游击”,他说自己一年近300天都在外“漂着”,对家人很愧疚。“我孩子3岁了,每天都要视频,因为常在外地,家里人常有怨言,但是也没办法,工作性质就是这样。”赵芳超说。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机器不停地拍照。“这是我们从陕西请来的专业人员,他们在为古墓进行三维数字化,这样更能立体的展示古墓。”赵芳超说,考古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多学科合作,虽然考古是比较冷门、小众的行当,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考古队伍及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前景不错。3、跨越千年的对话,文物修复要让文物活起来

此次出土的随葬品有陶楼、陶碗、陶灶、陶耳杯、陶鸡等,时间久远,再加上被盗墓者破坏,很多随葬品已经残缺不全,文物修复师的一双巧手让一件件文物“复活”。

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上满是泥土的工作服,从架子上端过来一小筐碎陶片,拿起其中一块,又拿起一块,慢慢比对,不太匹配,再选一块……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韩应勋都在重复这一个操作。“这就像拼图一样,有时候半天也拼不出来一块,拼出来的时候特别兴奋。最怕的就是墓被扰乱过,碎片的位置被打乱,很难拼好。”提到修复工作,韩应勋侃侃而谈。

据韩应勋介绍,修复文物需要刀子、钳子、刷子、纱布、胶水等工具,将文物拼好后,再经过打磨、调色、绘纹饰等步骤,最终完成修复。和韩应勋一起工作的95后女生刘雨婷不久前刚修复好一件随葬品,修复好这件随葬品用掉了她近半个月的时间。

“文物修复其实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工作条件往往也比较艰苦。”韩应勋说。

一间临时活动房,一盏灯,两张从工地上借来的桌子,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记者看到几个空塑料瓶用胶带缠在韩应勋坐的椅子上。“我腰不太好,绑几个瓶子能缓解一下,我是半路出家,实在是喜欢文物修复这项工作,所以走上了这条道路。”韩应勋告诉记者,现在的办公条件算是好的,很多时候还不如现在。

“这次的考古活动意义很大,出土的陶灶、陶狗、陶鸡、陶楼等向我们展示了东汉的风土人情,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我们也与文物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韩应勋说,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想象史书中记载的事物,而文物让我们有机会了解那个年代,仿佛亲自走进了千年前的世界。

韩应勋表示,文物修复要“修旧如旧”,要让文物活起来,“活过来”就是要挖掘出它的内涵,发挥出它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文明是有根的,做这个工作我一直抱着学习、敬仰的态度。”4、在德州发现东汉古墓很不易,正在确定保护方式

“此次考古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我们一开始以为就是一个小的墓葬,没想到来了之后有了意外之喜。”赵芳超告诉记者,在德州发现东汉古墓很不容易,由于德州位于黄河泛滥区,存在大量的淤积层,这两座古墓又属于东汉时期,时代久远,已经处于地下接近5米的深度。

那么如何判断这两座古墓属于东汉时期的呢?赵芳超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对于古墓年代的判定不是随口一说的事情,需要多角度佐证。”赵芳超告诉记者,首先要判断墓葬所处的地层,还有墓葬的形制,并结合随葬品综合分析。该墓葬属于多室砖墓,中轴线布局,带有较多耳室、侧室。另外随葬品多为绿釉陶器,这都体现了德州东汉晚期墓葬的特点。

“这两座墓葬保存较好,体量较大、形形制复杂,出土多种文物,而且墓内发现装饰性及仿木结构壁画,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此规格、等级墓葬在德州乃至山东都比较少见。”赵芳超说。

据赵芳超介绍,墓葬的后续保护分为原址回填保护、原址展示保护及异地复建保护等,对于德州东汉古墓的后续保护方式,现在还在确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果热古墓群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果热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热帮乡境内,位于涝布湖(即芦布湖)西端南岸一级台地上,其南为东西走向的大山,其紧临湖水,石山和湖水间徒步勉强通过,果热岩画便在此处,山脊上有个不起眼的石构防御工事遗址,古墓群在其西边的山凹内。墓群座南朝北,依山傍水,大体呈东西顺序排列,其下方3座,中间一排为5座。从被人掘过的痕迹看,中间最大的墓室约20平方米,墓葬的修筑方式为向下挖掘约1米深坑穴,用片石砌成墓框,尸骨入殓后用土和片石垒覆,形成方形石丘墓,高约1米左右,其余墓较小,其中下方、上方和两边的9个墓仅有少量石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