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现在可以提前多久预测地震(合集16篇)

浏览

7251

文章

16

篇1:哪些动物可以预测地震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物理现象包括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化学变化包括水化学,水氡含量异常,有时会从地下产生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由于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能够提前感知生活环境中这些物理、化学的变化,因此可以提前预测地震的发生。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1.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2.猪、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3.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4.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5.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6.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7.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8.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9.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10.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今天小编对哪些动物可以预测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动物可以预测地震吗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预测是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是动物最敏感的,那么,动物可以预测地震吗?

在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英国生物学家格兰特女士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了监视。她当时亲眼看到近百只蟾蜍3天之内胜利大逃亡。后来他们的研究团队把观察到的拉奎拉蟾蜍的前临状态记述在了《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上。谈到这项实验观察和地震预测,格兰特作出如下解释。

格兰特: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些蟾蜍的消失会和随之而来的地震有关。如果我们看到四五个同类的信号,了解如何连接所有这些信号,我们才可以说这即将发生.但这次我们亲眼见到那些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之内全部消失,的确充满了戏剧性。我非常的惊讶。

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她的小组将这一发现发布之后,美国宇航局和她取得联系,他们希望确定蟾蜍的撤离确实和化学变化存在联系,也就是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

格兰特:美国航天局的专家一直在研究极端压力下岩层的化学变化。他们想知道的是,这些蟾蜍的大规模出走是不是确实和化学变化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也就是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最终我们的设想是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于是我们在论文当中就描述了这样的现象,就是可能在岩层断裂、地壳当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了带电粒子和地下水发生了反应。而相连的,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生活的环境里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的敏感,它们会预感到地质正在激烈的变化。

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不足以打消外界的疑虑。也许蟾蜍的集体消失另有其他原因?对此格兰特这样回答了这个问题:

格兰特:这个结论是基于我们众多的研究和实验室为基础的测试,证明这种可能性很大,就是地壳变化直接影响了蟾蜍生活和繁殖的时间以及它们生活的池塘水质的化学变化。当然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动物行为出现某种异常的首例。历史上记录的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报告是不再不少。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看到四五个同类的信号之后,然后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变化连起来,而我们这一次的发现应该说是目前为止通过实验观察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日媒称地震预测研究获突破:有望提前20分钟预警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外国媒体称,日本京都大学通信工程教授梅的研究团队在9月30日出版的《美国专业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称在日本东部里氏7.0级以上地震前后20分钟至1小时内,成功探测到300公里高电离层的电子数异常。

据共同社9月30日报道,据说计算机分析目前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速度能加快,就有可能成功预测地震。

电离层是电子广泛分布的大气层,也会受到火山活动和太阳耀斑的影响。

电子号码的确定需要使用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以前,只使用一个全球定位系统观测站的数据。然而,该小组调查了当时几十个观测站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在里氏7.0级地震发生之前,电子的数量异常地从20分钟增加到1分钟。

根据目前的研究,已知当里氏8.0级地震发生时,电离层电子数将增加,但需要进行地震前后的比较。

该小组的方法不需要比较地震前后的数值,与正常值的差异可以识别异常。叶眉说“它将来可能应用于地震预警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震海啸可以预测吗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海啸的壮观景象,从可怕的海啸灾难中侥幸逃生的人们肯定会想:要是能早点发现海啸就好了,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大海啸提早得到预报。那么地震海啸可以预测吗?

地震海啸预测上是非常困难的,下面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

海啸为什么不容易被预测?

因为大多数的海啸都属于本地海啸或称局部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距离较近,通常仅有几十分钟,短的只有几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想判断出海啸强度,继而发出预警,甚至让接到警报的居民立刻撤离,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海啸难以预报还因为它的主要源头——地震预报技术首先不过关。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以太平洋地区为例,仅有1/4左右的海底强震(震级大于6.5级的)会产生海啸。同时,海啸发生时,因为过程很快,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获取其初始状态的地震参数和海啸源参数。

还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隐形海啸威胁更大,更加难以发现和预警。

2006年7月,印尼发生了一次这样的隐形海啸,造成600多人死亡。由于当时几乎没有地震的迹象,所以当海啸一点没有预警地到达爪哇南部的海岸线时,人们惊慌失措,大量没有任何防备的在海边游玩的人就此被海啸无情地吞噬。

这类隐形海啸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因此事情看起来并没有像“地震引发海啸”那么简单。很明显,除了海底地震以外,水下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深谷坍塌等地质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比如,海底滑坡易发于地质岩层较软的区域,导致海水瞬间涌入因滑坡而陷落的海底,使海面发生剧烈变动,就可能引发较大海啸。如果人们只盯住海底地震,可能会顾此失彼,忽略了其他的严重灾难。2006年7月,发生在印尼的隐形海啸可能就是巨大的海底滑坡造成的。

地震海啸预测其实是很困难的,这是目前很多国家都无法完成的事实,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海洋灾害小知识,对其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吗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地震后,为人们及时知道发生地震和确定地震大体位置有一定的作用。地动仪由青铜铸成,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仪体外部周围铸着八条龙,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信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衔有一粒小铜珠。地上对准龙嘴处,蹲着八个铜蟾蜍,昂着头,张着嘴。当某处发生地震,都柱便倒向那一方,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张嘴吐出铜珠,落到铜蟾蜍嘴里,发出“当啷”声响,人们就知道哪个方向发生地震。

历史实证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今天小编对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可以预测吗 怎么预测地震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答案是令人失望的不能。地震是测不可测的,或者说现代文明还没发展到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地步。人类对地壳的了解太少了,难以有数据支撑来进行地震预测。

2

但是我们通常会有地震预警,一般能提前几秒,这是通过远地方地震了,计算出地震到达此地的秒数而得来的。这几秒,意义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工业中。工作人员可以关掉核电站,可以关闭一些会放出毒气的设备...

3

很多人都觉得既然地震不能预测,地震局的存在就没有价值。其实不然,地震局发布官方消息,提供震级,震源消息,对救灾有很大作用。地震局也能对一些地震虚假消息做澄清。培养专业的地震救援队也是地震局的工作之一。

4

虽然我们还不能预测地震,但是我们可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经常举行消防演练,建筑抗震的建筑,将损失降到最低,尽力保障人民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猫可以预测地震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猫不能预测地震,因为地震没有任何可预测的规律。人类不知道地震的确切原因或地壳。人类对地壳的了解还不如人类对太空的了解。人类从未成功预测过地震,也从未有科学家声称预测过地震。 猫在地震前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猫在地震前会出现一些异常行为现象,如跳跃、尖叫等,很多人会将这种现象与地震联系起来。然而,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就对动物异常反应和地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没有相关联系。虽然地震的前震可能会干扰那些对振动敏感的动物。但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的卡车,都会引起类似的动物反应。也就是说,动物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行为异常,而不仅仅是因为地震。 猫的异常现象预测地震说法不成立第一,并非每次地震前都有动物异象。第二,不是每次动物变化后都有地震。第三,有可能合理解释,地震P波传播最快,可达6至7公里/秒,S波和面波的传播要慢得多,但地震的破坏效应主要是由面波引起的。猫可能感觉到早期到达的P波,所以有异常。就像雷雨一样,有些人看到闪电,有些人听到雷声,看到闪电的人比只听到雷声的人早知道雷声的发生。只是早点知道,而不是提前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现在能提前多久预测地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地震预测主要是基于震前的异常事件,例如地下水位、动物行为或前震等等。50年来,我国成功预报地震的案例有: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5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青龙奇迹-唐山大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7.2级地震;1976年11月7日四川盐源6.7级地震;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9年11月29日的海城岫岩地震。

我国地震工作者在地震预报方面取得过较为成功预报的喜悦,但更多的是虚报、错报、漏报的挫折与痛苦。地震预测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①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10~20km处,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人们对地下震源的研究,仅能依靠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从地表间接地探测。

②地震现象的复杂性。由于孕震过程是非线性的,其演化途径和结果不是唯一确定的,它存在多种可能性,至今仍未找到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

③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一般而言,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远远超过了现代仪器观测时间,限制了对已有预报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检验。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客观的说,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

今天小编对中国现在提前多久预测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现在的地震仪能预测地震吗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仪能客观而及时地将地面的振动记录下来,只能用于测量地震的强度、方向,并不能用于预测地震。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地震仪由意大利科学家卢伊吉·帕尔米里于1855年发明,它具有复杂的机械系统。这台机器使用装满水银的圆管并且装有电磁装置。当震动使水银发生晃动时,电磁装置会触发一个内设的记录地壳移动的设备,粗略地显示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强度。

第一台精确的地震仪,于1880年由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在日本发明,他也被誉为“地震仪之父”。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詹姆斯·尤因和托马斯·格雷的帮助下,约翰·米尔恩发明出多种检测地震波的装置,其中一种是水平摆地震波检测仪。今天大部分地震仪仍然按照米尔恩和他助手的发明原理进行设计。

第一台电磁地震仪,于1906年由俄国王子鲍里斯·格里芩发明,在这台机器的设计中,他利用了19世纪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原理。在此基础上,格里芩制造出一种仪器,可以在感受到震动时将一个线圈穿过磁场,产生电流并将电流导入检流计中,检流计可以测量并直接记录电流。这个电子装置的优点在于记录器可以放置在实验室里,而地震仪可以被安放在比较偏僻的的可能会发生地震的地点。

今天小编对现在的地震仪能预测地震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震预测可以提前多长时间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地震预测应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预报不准会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但可靠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类至今对地震的成因和规律还认识得很不够。地震学家不能直接观测地球内部,以致对地震的孕育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种种因素缺乏观测数据。因此,尽管地震预测问题提出很久,但进展缓慢。各国科学家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至今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计。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1.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2.中期预报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3.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4.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地震预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3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

1.地质方法是以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宏观地估计地点和强度的一个途径。可用这种方法在大面积上划分未来地震的危险地带,确定不同强度的危险地区。。

2.统计方法是从地震发生的记录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统计规律,估计地震的危险性,求出发生某种强度的地震的概率。

3.前兆方法是根据前兆现象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与强度的方法。

今天小编对地震预测可以提前多长时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现在出了个 “心灵机器人”,可以预测你的行为意图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最近开发了一种能够预测人类行为意图的“精神机器人”。

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工程副教授詹姆斯·巴顿的助手贾斯汀·霍洛维茨也是该项目的负责人,他说这实际上是一种计算机算法,但每个人都称之为“精神机器人”。

假设机器能够理解人类的意图,甚至提前预测行为,它们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在驾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险可以让汽车回到安全的轨道。或者,智能假肢可以帮助中风患者锻炼。

这个应用的想法很好,但是机器人不可能提前预测它的行为。人们不能互相交流。机器人能做到吗?

当然,这项研究的目的不是让机器人窥探你的大脑意识,而是通过你的身体运动来预测你的下一步行动。例如,通过仔细观察一个人的手臂,系统将分析这个人的手臂的运动意图,是否要抓住什么或什么。

例如,如果你想拿一张纸,你的眼镜需要时间来调整,你的神经需要时间来获得更多的信号,你的大脑也需要时间来理解发生了什么。这些可以被记录为数据来指导机器人操作。

在概念测试中,Horowitz和他的同事构建了一个虚拟桌面。它由一面半透明的镜子组成,这产生了一种错觉,即物体被反射到镜子上方的显示屏上,而测试物体的真手在镜子下方的同一空间内。机器人可以测量自己的运动和力量,并抓住真手。

这表明,通过比较力和轨迹,研究人员可以设计一套能够有效预测人类意图的计算机算法。然而,UIC的研究小组也发现机器人仍然有十分之一秒的适应障碍,但是计算机的执行速度可以提高。

然而,对于那些抵制机器人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地震可以提前预测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预测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为此,它应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预报不准会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但可靠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类至今对地震的成因和规律还认识得很不够。一般只能预测到在今后哪里会发生地震,地震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

地震的难以预测由三方面因素决定。

第一是地球的不可入性。震源都在地下最浅几十公里深的几百,以现在人类的科技和地震研究设备是不能深入地底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地方。人类对地下发生的变化,目前只能靠地表的观测进行推测,而这种推测很不唯一。

第二是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

第三是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非常困难。

今天小编对地震可以提前预测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震可以准确预测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预测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为此,它应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预报不准会引起居民不必要的恐慌,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但可靠的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类至今对地震的成因和规律还认识得很不够。地震学家不能直接观测地球内部,以致对地震的孕育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种种因素缺乏观测数据。因此,尽管地震预测问题提出很久,但进展缓慢。各国科学家为此作了很大努力,但至今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很粗略的估计。

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实现地震预测的基础是认识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在此过程中地壳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状态的变化。有些动物也本能地具备预知地震的能力,沈阳法库地震台就尝试运用动物来预测地震。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地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今天小编对地震可以准确预测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地震可以提前预测吗 地震预警app如何使用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能不能提前预测,如果遇到地震了怎么办?这时候你就需要一款能够提前预警的地震app了,尤其是位于震区的用户,提前预警地震能够救命哦。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很多朋友都会问这个问题——特别是这两天突然发生了两次大地震。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08月09日07时27分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北纬44.27度,东经82.89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两天两个强震,再次让地震这个自然灾害成为了热门话题,祈祷灾区人民平安。地震的预测一直是世界难题,现在能做到的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如何快速的将消息传播给周边人们,与地震抢时间,为周边人们抢出几秒甚至十几秒的逃生时间。

智能手机的普及,就给了这个预警通知一个很好的通知方式。一款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手机应用,就可以实现地震预警,关键时说不定能帮上大忙。“地震预警”指的是监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可提前向周边地区发出地震信号,是预警而非预测!

地震预警如何使用?

“地震预警”手机应用的使用简单,安装后即可接收警报消息,不过为了能及时收到警报消息,需要给与它后台运行及开机启动权限,当然还少不了联网权限,没有联网可接收不到警报消息。

地震预警在接收到预警中心发来的预警信息时可作出以下反映:(预警系统能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 当在地震预警震级和预估烈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发出声音和震动警报。声音警报里包括了破坏性地震波预计到达手机所在区域的时间和影响大小。

◆ 当预警震级或预估烈度小于阈值时,软件记录所收到的信息,供事后查询,但不发出警报。

◆ 当收到预警消息后,软件会根据地震烈度来发出不同的报警声音及倒计时,倒计时完毕就是地震波到达你所在位置的时间。提供地震信息的说明,预设地点的估计烈度、预警时间和地震发生地点、时间和震级。

“地震预警”应用的不同警报模式:

◆ 破坏性地震警报:倒计时+“滴滴”声

◆ 有感无破坏地震警报:倒计时+“滴”声

◆ 无感或弱敢地震警报:倒计时

用户可以在地震预警科普中熟悉报警声音。也就是说,只要你听到滴滴声,就预示着地震强度较大。

用户可在设置选项中设置震级阀值,也就是需发出警报的地震级别。应用贴心的设置了白天与夜晚两种方案。除了地震预警功能外,“地震预警”还能查询地震记录及对所在地有无影响。“地震预警”还可以实施上传地震灾情,帮助收集灾情。

地震预警科普:

1、不能惊慌,避免拥挤或踩踏。

2、若预警时间大于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则赶紧到安全地点避险。

3、在室内考虑躲避在立柱、承重墙墙角、坚固的桌子等旁边。

4、远离可能发生物体倒塌或坠落的区域。

6、预警信息仅供参考。

6、要把预警信息当成地震触发对待。

7、没搜到警报但感受到地震时仍然需要避险。

地震预警的四大功能:

逃生:当预估烈度大于建筑物抗震烈度时,房屋可能被破坏,紧急逃生!

避险:当预估烈度在4-6度时,家具、吊灯等可能倾倒,紧急避险!

定心:当预估烈度2-4度时,晃动轻微,避免慌乱

告知:当预估烈度2度以下,地震发生,基本无晃动。

善用预警应用,关键时能帮上大忙,位于震区的网友们不妨安装上它们。祈祷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售票厅可以提前买多久的票?售票厅能购买未发车的票吗?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来说列车票可以提前15天购买,汽车客运站的购票时间可以提前5至10天购买,这是为了能让乘客有更宽裕的时间来选择,也为了避免重复购票所带来的不便。具体提前的预售时间,还需要查询当地铁路局以及客运站的相关政策。

购票时的注意事项:

列车及客车的购票方式有三种,通过自动售票机购买,到火车售票厅联网售票处购买,还可以拨打相关的服务热线在线预定车票。

列车及客车均承认旅客身高1.1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半价票,超过1.5米时应购买全价票。每位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

持有相关高校学生证的学生可以享受学生票的优惠政策,在乘坐列车以及客运汽车时均可以使用,但学生证需附加有学校盖章才能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刘嘉麒:火山和地震是伴生关系,火山喷发时间可以预测

全文共 236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新西兰盛丰湾的怀特岛发生了火山爆发。截至发布之时,来自新西兰政府的官方消息显示,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人,仍有两人失踪。受伤的两名中国公民已经恢复知觉。

这场灾难引起了人们对这座火山的关注。2014年,于越火山在日本中部爆发,造成60多人死亡。哥斯达黎加2017年的火山爆发迫使其国家公园关闭,并疏散附近的城镇。

近年来,火山爆发的报道屡见不鲜。这是否意味着地质活动比以前更加频繁?火山爆发只会带来温室效应吗?火山和地震是双胞胎吗?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琦。

现在地质活动更加频繁了?

地球地质作用的正常表达

在新西兰火山爆发灾难之前,许多人仍然清楚地记得去年五月爆发的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

频繁的火山爆发是否意味着更频繁的地质活动?

刘嘉琦告诉记者,火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质现象。火山爆发通常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地下有岩浆;第二,岩浆上方应该有一个通道,即裂缝或裂缝;第三,应该有岩浆上涌的动力;否则,地下岩浆可能不会喷到地表。这种地质条件通常发生在板块俯冲带或大陆裂谷带,如环太平洋地区。

每年,陆地和海洋上大约有50至60次火山活动,其中一些可能被人们察觉到,而海底的一些火山爆发却没有被人们察觉到。

“火山活动是一种地质结构,有时更活跃,有时相对压抑。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表现是不同的。”刘嘉琦总结说,目前,地球的构造活动相对活跃,但并不处于高峰期,“应该说,目前的火山活动是整个地球地质过程的一种非常正常的表现”

火山爆发会带来温室效应吗?

温室效应或阳伞效应取决于喷发的类型和规模。

火山释放的许多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有人说这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刘嘉琦认为,这种说法有些道理。

火山爆发时经常“冒烟”,尤其是在爆发前。

“在火山爆发之前,岩浆会在从地球深处上升的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因为气体相对来说是流动的和轻的,所以它会先出来,就好像山在“冒烟”,但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冒烟”是不一样的。刘嘉琦解释说,火山释放的气体与火山灰混合,形成了“冒烟”的幻觉。

火山释放的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比重比空气高。它们可以在低海拔形成一个温室层,阻止从地球表面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提高地表温度,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火山爆发还有另一种功能,叫做阳伞功能。所谓的阳伞效应是指火山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在高空形成一层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层就像地球天空中的一把“遮阳伞”,可以阻止太阳能辐射到地球表面,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和雨天增多。

刘嘉琦得出结论,火山爆发有时会带来温室效应,有时会带来阳伞效应。这两种影响完全相反,主要取决于火山爆发的类型和规模。如果火山喷发为基性岩浆,规模较小,爆发力较弱,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较小,不容易产生阳伞效应,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如夏威夷火山喷发。意大利和日本的火山爆发规模相对较大,喷发的火山灰和气体更多,因此阳伞效应的可能性更大,对整个气候的影响也更大。

火山爆发和地震是相互导致的吗?

地震不一定伴随火山爆发。

当火山爆发时,媒体报道经常提到一个相关的词地震。火山爆发和地震之间有因果关系吗?

刘嘉琦说火山与地震有关。不同强度的地震可能在火山爆发或爆发前后发生。但是另一方面,地震不一定伴随着火山爆发。

例如,因为地震并不完全是由火山作用引起的,所以我国许多地方的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而不是火山地震。但是像日本一样,地震和火山经常联系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地质条件。

火山爆发很难预测

这是可以推断出来的,但不能每次都保证准确的时间。

刘嘉琦说,火山爆发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新的火山爆发很难发生在没有火山的地方。所以火山爆发的位置可以基本确定。其次,借助现有的科学方法,如地球物理方法,我们可以探测地下是否有岩浆,岩浆有多深,有多大,然后进一步观察是否有任何动力条件促使岩浆向上喷发。如果条件满足,可能会有火山爆发。此外,火山爆发前会有一些迹象。通过密切监视和捕捉火山爆发的迹象,我们可以判断和推测火山是否会爆发。

怀特岛位于新西兰北岛的盛丰湾地区。它是新西兰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火山活动时间很长。它经常散发出浓烟和气体。它的表面温度很高,景观也很奇特。人们可以乘船或直升飞机参观这座火山岛。怀特岛火山在历史上爆发过多次。早在今年6月和7月,新西兰地球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就警告说,怀特岛火山有明显的即将爆发的迹象。从今年9月底开始,火山口后面的气体和泥浆喷发变得更加频繁。

“但是人们不太在乎。如果他们赶上火山爆发,就会造成损失。”刘嘉琦说,“总的来说,火山的预测是相对客观和准确的。”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能准确预测火山是在10天内爆发还是在半个月内爆发吗?刘嘉琦说,这个时间有时准确,有时不准确。例如,2000年,在日本北海道火山爆发之前,火山在当地居民迁移五天后爆发。“我认为它相当准确。如果预测是在火山爆发前很短的时间内做出的,即使它更准确,我担心现在逃离和疏散都为时已晚。”

他认为,为了实现准确的预测,除了深入了解火山的地质背景外,还应该对火山进行先进、完整和彻底的监测。监测时间应该是连续的,甚至需要全天候监测。同时,应有足够的监测空间和控制点,监测应与全球火山监测联网。

"各国将考虑火山的位置、重要性和危害性."他说,比如说,日本肯定会重点监控富士山,因为富士山位于东京和大阪之间,一旦火山爆发,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相反,偏远地区的火山即使爆发,也不一定对人和社会有太大影响,也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进行监测。

刘嘉琦同时告诉记者,对世界各地火山的统一监测和全面监测尚未实现。我国也有潜在的危险火山,但对火山的监测相对滞后。应该注意并努力加强监测。

原标题:火山爆发和地震是因果关系吗?院士对这个火山谣言有话要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