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试卷七年级下册月考(推荐20篇)

浏览

4106

文章

1000

篇1: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昆虫和有关病害会损害农作物。对作物的损害不利地影响该作物的产量。已知损害作物的一种所述病害是蜜虫。存在许多类型的蜜虫病害,其中一种蜜虫是已知损害大豆植物的亚洲大豆蚜,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下面来看看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吧?

1.利用天敌: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

2.抗性作物:抗性作物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

3.不育防治:将大量有害昆虫培养成为不育个体,释放出去与野生害虫交配,使后代失去繁殖能力。

4.遗传防治:通过改变有害昆虫的基因成分,使它们后代的活力降低,生殖力减弱或出现遗传不育。

5.耕作防治:耕作防治就是改变农业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蜜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一旦出现这种虫害可以使用生物方法来进行治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激素调节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激素调节

内分泌腺指的是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位于大脑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激素等)、甲状腺(位于颈的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胸腺、性腺等。

激素就是由内分泌腺的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期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人生长激素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能够生长发育和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小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患呆小症;分泌过多患甲亢;人体中缺碘,也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材料。

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糖的代谢,即加速血糖分解,使血糖合成为糖原,从而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一般的,血糖的正常值大约是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葡萄糖0.1克。

化学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叫做体液调节。新陈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也能进行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生物入侵的例子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外来生物一旦入侵,要彻底根除非常困难,而且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

我国生物入侵现象十分严重,已遍及34个省级行政区,近年来仍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我国,其中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植物如紫茎泽兰、豚草、水葫芦、喜旱莲子草、刺花莲子草、飞机草、大米草、微甘菊等;害虫如美洲斑潜蝇、美国白蛾、松突圆蚧、稻水象甲、马铃薯甲虫等;动物有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等;病原微生物有造成马铃薯癌肿病、甘薯黑斑病、大豆病、棉花黄萎病的致害微生物等。

近10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20世纪30年代,入侵我国的生物有豚草,空心莲子草,飞机草等。豚草包括普通豚草和三裂叶豚草,为菊科豚草属植物,原产北美。空心莲子草又叫水花生,苋科莲子草属植物,原产巴西,该草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上海及华东一带,50年代后南方很多地区将此草作为猪饲料人为引种扩散种植,后逸为野生。飞机草原产中美洲,大约于解放前后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我国云南南部。

今天小编对中国生物入侵的例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细胞

细胞(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组织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称为组织。在高等动物体(或人体)具有很多不同形态和不同机能的组织。通常把这些组织归纳起来分为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器官

器官是动物体或植物体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器官一起组成各个系统(动物体)或整个个体(植物体)。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器官是生物体中自己具有一定功能,承担生物体一定的工作,是生物结构层次中比组织高一级,比个体低一级的层次。器官由各种组织构成(关于组织的知识请参见词条“组织”)。

植物的器官比较简单,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其中茎、叶、根为植物的营养器官,而花、果实、种子则为植物的生殖器官。而其他的植物并不一定都有这六大器官的。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只有茎、叶,无根;而大部分的藻类植物根本没有器官的分化,一些单细胞藻类仅仅只是一个细胞而已,连组织都谈不上。植物的五大类就是根据拥有器官的数量来分高等与低等的。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是生物体中自己具有一定功能,承担生物体一定的工作,是生物结构层次中比组织高一级的层次。器官由各种组织构成。

植物的五大类就是根据拥有器官的数量来分高等与低等的。

动物的器官十分复杂,数不胜数,很难具体地列出有哪些器官。不过,很多不同的器官有相似的功能,它们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消化、神经、运动、呼吸、循环、泌尿、生殖、内分泌这八种功能。这也就是人体的八大系统。

系统

能够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叫做系统。

系统一词创成于英文system的音译,对应外文内涵加以丰富。系统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加工、变换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由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系统是在指定的时刻或时序对信号进行加工运算,所以这种系统被看作是离散时间的,也可以用基于时间的语言、表格、公式、波形等四种方法来描述。

从抽象的意义来说,系统和信号都可以看作是序列。但是,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是不同的。人们研究系统还要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系统还需要其它方法进一步描述。描述系统的方法还有符号、单位脉冲响应、差分方程和图形。

中国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近100年灭绝的生物 中国有哪些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每当想到这首诗的时候,总会想到那些曾经栖息在华夏打的上的野生动物,而这些动物中其中一部分也像奔流到海的河水那样,永远的消失在了华夏大地之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我国近100年来灭绝生物

1、白鱀豚

被誉为“长江女神”、“风暴晴雨表”、“生命古化石”、“长江大熊猫”等等一系列头衔美誉的白鱀豚,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漕运、经济发达、非法捕捞等多种灾难后,于2006年宣告灭绝。

2、中国白犀牛

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各河流及林地,然而,清朝末年,民国初期的战乱,导致白犀牛被猎杀殆尽,1922年宣告灭绝。

3、普氏野马

曾经广泛生存于新疆,蒙古等地区,科技的进步和野外狩猎的兴起,让野生普氏野马灭绝,解放后,从德国动物园引进个别种群,然而,基因的单一性让它们不在强大。半依赖饲养生存。

4、高鼻羚羊

曾经草原上驰骋数千年的生灵,上世纪六十年代灭绝,主要是由于人类数量的暴增。和对草原养殖的规模扩大,侵占了高鼻羚羊的生存空间。

5、新疆虎

又称里海虎,1916年灭绝,伴随楼兰古国的发现,里海虎被同时发现,但也加速了它的灭绝,狩猎活动和皮毛,骨骼交易让这种仅次于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的世界第三大虎灭绝了。

6、直隶猕猴

人类活动和对经济发展的无数,让这种生存于中国最北方的猕猴灭绝了。1960年后基本没有再现。

7、镰翅鸡

2000年宣告灭绝,曾经在云南边境森林中到处都是。

8、嗔池蝾螈

1970年灭绝,森林的砍伐和环境的污染,让这种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的动物灭绝了。

9、白头鹳

曾经广泛生存于长江中下游,泛洪区等地区。1950年后由于农业发展,这种笨拙鸟类逐渐消失,具体年份没有记载。正是由于它的消失。人们对朱鹮的保护开始重视。

10、海南叶猴

又称白臀叶猴,仅在海南岛生存。70年代灭绝。

11、中国豚鹿

上世纪七十年代灭绝,森林里的精灵,南方地区生存,经济发展导致生存空间压缩。

12、异龙鲤

异龙湖1951和1972年两次放水。导致异龙鲤鱼生存空间压缩,急剧减少。1981年灭绝。

13、冠麻鸭

1950年前后灭绝,农业发展和猎杀让本来不大的种群灭绝。

14、长江白鲟

2005到2010年间灭绝,上一次有记录是16年前,2020年正式宣告灭绝,在长江流域生存了1.5亿年之久,有长江活化石之称。

15、中华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是唯一一种因为药用需求被灭绝的动物,由于中医上长期以来认为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包括阑尾炎等疾病都被广泛使用穿山甲。但实际上其是否具有药效并未确信,从理论成分上来看,穿山甲的鳞片就是角质层,与我们的指甲并无二至。

说到灭绝动物,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龙、猛犸这些史前动物,然而,更多的动物都是在近现代灭绝的,据统计,每天有75种物种灭绝,每小时3种动物灭绝,相当于每二十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灭绝了的动物虽然不再存在,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它们的灭绝大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可以对我们人类作为一个警醒,让我们重视环境的保护,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肾与饮食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肾与饮食

1、限制含钾高的饮食

含钾最高的有:冬菇、紫菜;其次:马铃薯、黄豆芽、藕、菠菜、韭菜、芹菜、菜花、鸡等;中等量:丝瓜、苦瓜、藓蘑菇。

含钾量高的不吃,中等量的少吃,最好是在大量水中浸泡30分钟后再煮,把汤弃之,再食用,水果宜每天少量,不宜过多。

2、执行低磷饮食

含磷高的食物有:麦片、黄豆、冬菇、紫菜、奶粉、肉松、鱿鱼干、动物内脏(猪心、脑、肝、肾)等

不宜多吃

肉类的含磷量高于植物,为减少肉类中的含磷量,可把肉切成片,用开水煮一下,只吃肉而不吃汤。

3、减低钠含量

少用含钠高的调味品,如:食盐、味精、蚝油、酱制品、梅菜、咸菜、榨菜等。

多用低钠调味品如:醋、糖、酒、胡椒、花椒、五香粉、八角、葱、姜、蒜、辣椒、陈皮等

4、增加热量

如冰糖、块糖、葡萄糖、汽水、果汁、高淀粉食品如粉丝、西米。

5、减轻口渴

不进或少进高盐食物,饮品中加入薄荷叶、柠檬片。将饮品制成冰块含化,嚼口香糖,不用或少饮浓茶、咖啡。

6、增加纤维素

多吃蔬菜,但要适当烹调以降低钾、磷含量后再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态系统与食物链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生物入侵的政策与立法规制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入侵的途径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生物入侵会产生很多危害,例如: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那么有相关的生物入侵的政策立法规制吗?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早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中国),这是有关生物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约。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公约》第8条明确规定:“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公约》还要求每一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公约》所规定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有关使用和安全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的缔约国。

此外,与控制外来物种密切相关的两个国际规则:SPS协议(即《关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及TBT协议(即《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也都明确规定,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为保护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设置一些技术壁垒,以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的政策与立法规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1.毒箭蛙

毒箭蛙有着有毒的皮肤,而且分泌物也是有毒的。当地部落数百年来都用它制作毒飞镖和毒箭头。尽管它们的体型非常小,但是这种热带青蛙仅释放一次毒液就能杀死数十人。

2.非洲树蛇

非洲树蛇主要生存于南非地区,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蛇类之一。它们的视力超过大多数蛇类。它的毒液含有一种血毒素,能在几小时内杀死猎物。

3.鸡心螺

鸡心螺出现在这里是非常出人意料的。致命的鸡心螺所含有一种名为芋螺毒素的神经毒素会让你出现暂时性麻痹和严重的呼吸问题。

4.长吻海蛇

长吻海蛇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蛇类之一,但是它和许多毒蛇一样致命。它们通常不攻击人类,除非你靠的太近。它的毒液类似于眼镜蛇的毒液,据说一滴毒液就能杀死三个成年人。

5.蓝图章鱼

蓝图章鱼是一种美丽的动物,一般潜水者看到它们就会被吸引住。但是它含有的毒素会让你在5分钟内出现麻痹,而且存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心脏复苏术。

6.林鵙鹟

林鵙鹟是动物王国中仅有的几种有毒鸟类之一。它的皮肤和羽毛含有毒液,最可怕的是这种毒液是已知鸟类当中对人类伤害最大的。

7.河马

虽然河马通常都是平静的,但是这些4吨重的动物具有非常强的领土意识。它们每年平均杀死的人类数量超过非洲全部动物的总数。

8.致命毒蝎

许多人都认为它的黄色色彩使它看起来像一个玩具,因此它对一些孩子来说不像是一种威胁。它的刺痛是非常剧烈的,而且据专家所说,它的毒液能在几小时内就杀死人类。

9.河豚鱼

有趣的是,河豚鱼死后比活着的时候更致命。河豚鱼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被当做一种美味。它的毒液如果不能准确的清除,就会导致人类死亡。

10.毛毛虫杀手

人们之前就知道这种生物,但是最近才了解它是剧毒的。到目前为止,过去的20年里它已经导致了数百人死亡。它的毒液能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且能攻击人类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红蜡蚧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红蜡蚧在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为盛期;若虫6月上中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盛期。雄若虫8月中、下旬老熟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两性成虫出现,并交尾,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看看如何用生物方法防治红蜡蚧吧?

红蜡蚧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种子和果实携带。必须杜绝疫区带虫植株进入新的园林区域。调运苗木等繁殖材料应严格进行检疫,一旦发现有红蜡蚧等蚧壳虫,必须立即消灭。

1、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红蜡蚧的寄生性天敌较多,常见的有红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扁角跳小蜂、蜡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赖食软蚧蚜小蜂等。

2、初孵若虫分散转移期喷洒40%氧化乐果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有什么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还具有抑制沙漠化进程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有助于调控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 维持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如果生物越多样,群落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环境就越稳定。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实行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可以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

为了保护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可以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种子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种子的结构

1.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2)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

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等双子叶植物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2片,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

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种子子叶1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二)种子的成分

1.种子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无机物包括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

2.各种植物种子的基本成分都一样,但不同植物的种子中,各成分的含量比例是不同的。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的胚芽与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同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经转化,容易被胚吸收和利用。

(2)萌发的初期,各部分生命活动旺盛,种子不停地进行呼吸,需要较多的氧气,复杂的有机物要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以供利用。

(3)温度要适宜,若温度过低,种子吸水、种子的呼吸、有机物的转化、胚的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都会降低。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的胚要完整:干瘪的种子和被害虫咬坏胚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2)没有活性的种子不能萌发。

(3)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种皮坚硬,胚未发育成熟,果实中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种子的休眠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3.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胀大,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

(2)种子的胚吸收营养物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发育,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逐渐消失;胚芽逐渐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土壤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施人土壤的植物残体和土壤有机质及其它有害化合物的分解、生物化学循环和土壤结构的形成过程起调节作用。土壤生物学性质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评价土壤质量不可缺少的指标。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吧。

据小编了解,由于土壤生物学方面的指标繁多,加上测定方面的难度,因此下面的相关评价标准只供选择参考。

①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十分复杂,地球上存在的微生物约有18万种之多,其中包含藻类、细菌、病毒、真菌等,1g土壤就含有10000多个不同的生物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能敏感地反映出自然景观及其土壤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破坏)或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微细的变化及程度。因而是一个评价土壤质量的良好指标。

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MB)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微生物量碳或微生物量氮转化迅速。因此,微生物量碳或微生物量氮对不同耕作方式、长期和短期施肥管理都很敏感。

③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④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绝大多数来自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已发现50-60种酶,它们参与并催化土壤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水解酶和转化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结构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它可作为反映人为管理措施和环境因子引起的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变化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实例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乱砍乱伐

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由于植被被破坏,动物得以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动物将迁居或死亡。

(2)乱不滥杀

受利益的驱使,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导致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虫害,危害农作物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3)植物入侵

生物入侵指的是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

损失。

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作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适宜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害虫的入侵,每年危害我国森林的面积达150万公顷。豚草、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水葫芦等恶性杂草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大肆蔓延,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生殖发育

一、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完全变态: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青蛙发育过程: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蛙的卵块(体外受精)→蝌蚪→青蛙

2、青蛙发育的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和种类少的原因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生活在水中,幼体经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4、环境变化对两栖动物繁衍的影响:导致两栖动物生殖和繁育能力下降。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水受到污染。

四、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鸟卵的结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卵黄、卵黄膜、胚盘是一个卵细胞。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物入侵的有利影响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当外来物种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就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者有利也有弊,下面以外侵物种紫茎泽兰为例,介绍一下它的好处:

紫茎泽兰生物入侵的有利影响

1、作为能源资源:可以制造成沼气、碳棒,或粉碎后作为燃料。

2、作为饲料资源:紫茎泽兰经过复合菌种处理,好氧发酵后,能显著降解其有毒物质,作为饲料原料配成饲料喂猪。

3、作为纤维板: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刨花板,有利于生态及环境的保护。

4、制作染料、香精和木糖醇:用紫茎泽兰染黄色布料,染出来的颜色鲜艳明亮、不易褪色,而且紫茎泽兰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用它染出的布料有特别的驱除蚊虫功效;紫茎泽兰的香气能够成为制造香精的香料源;紫茎泽兰经过几种酵母发酵后,可生产木糖醇。

5、制作杀虫剂:紫茎泽兰提取液对天敌无害,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6、培养食用菌:利用紫茎泽兰作为食用菌培养料,可栽培出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木耳、猴头等七种食用菌。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的有利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近年来生物入侵的影响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入侵影响面很广,包括生态影响、社会影响,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1.生态影响

(1)对个体的影响

入侵种对于本地种个体具有着快速而显著的影响。例如,个体在面临入侵的捕食者或竞争者时,生长或生殖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生物个体的形态在面对入侵者时也会产生改变。个体也会由于入侵者的捕食或竞争而产生行为学上的反应,例如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模式。

(2)对遗传的影响

入侵种和本地种之间可以通过直接的基因交流--例如杂交和基因渗透,对本地种的遗传产生影响。

(3)对种群的影响

种群的分布、结构(年龄或大小)以及增长率等,都会严重受到入侵种的影响。

(4)对群落的影响

入侵种会严重的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尽管入侵种的大量迁入可能会增加总体的物种丰富度,但由于入侵种竞争力强,本地种往往被其取代,甚至群落的建群种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生境,导致其他的本地种的消失,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5)此外,入侵种还可能通过对本地种的捕食、寄生等作用,影响到本地种的生存,进而改变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2.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1)入侵种对一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可发生在:1.资源库或供应速率;2.动植物对资源的获取率;3.干扰体系。

(2)入侵种也可以通过改变生境的物理特性而极大地改变生态系统功能。

3.社会影响

(1)经济损失:新病虫害造成农业损失,外来物种通过改变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从而产生间接经济损失。

(2)健康威胁:引发人类新疾病,外来物种传染病病原体中带有本地不常见的类型,本地物种可能缺乏对于新病原体的免疫力,对人群具有不良影响。

今天小编对近年来生物入侵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失衡的例子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大海和沙漠过去曾是阻止物种扩散的天然屏障,然而随着贸易、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的威胁当地的生态平衡,下面带您了解一下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失衡例子

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失衡的例子

1.200年前,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几只家兔供人观赏,一次突发火灾,家兔逃出木笼成为野兔,不到100年,已遍布澳大利亚大陆,成了破坏庄稼、与牛羊争食牧草、影响交通安全的祸害。

2.源于我国的野生植物葛藤,几个世纪前传到日本,1930年美国从日本大量引进,现今葛藤四季常青,藤缠枝绕,侵吞了美国几百万亩的土地。

3.原产于南美的仙人掌,当初被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澳大利亚,没料到这些植物迅速蔓延开来,飞快地占领了澳大利亚2500万公顷的牧场、田地,人们用刀切、锄挖、车轧,均无济于事。

4.水葫芦原产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

5.近年来,我国松材线虫,温地松粉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逐年增加。豚草,紫茎泽兰,机草、薇甘菊、空心莲子草,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因生物灾害绐农业带来的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0%~15%,棉花产量的15%~20%,水果蔬菜的20%~3O%。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失衡的例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四个特征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体都具有繁殖作用。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物体都能生长发育。4、生物体都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变异特性。6、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生物的概念

生物与非生物相,指的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新陈代谢及遗传是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说明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两个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生理反应过程,并且可以将遗传物质复制,通过自我分裂生殖或有性生殖,交由下一代繁殖下去以避免灭绝,这是类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物的分类

分类等级包括域(总界)、界、门、纲、目、科、属、种。在每一级里,都可插入一个亚级。种是最小的生物单位。生物的相同科、目越多,共同点也越多。域是生物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作为比界高的分类系统,称作“域”或者“总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生物酶宠物消毒液好吗?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宠物在夏日很容易生跳蚤,虱子等寄生虫在身上,而我们除了平时用宠物香波为它洗澡,还要想到的就是为它消毒。那么,现在有一种新型的消毒液叫做生物酶宠物消毒液好吗?接下来看小编怎么解说相关宠物安全小知识的吧!

生物消毒剂为消毒专业基本术语,指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多肽、生物酶等制备的消毒剂。

普通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在病毒快速变异的情况下已收效甚微,不仅难以控制、预防细菌的传播和感染,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或腐蚀性伤害。

据了解,现在的“外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I类新药主要针对抗生素失效的耐药性细菌所引发的各类外部感染性疾病,是对抗MRSA等超级细菌的有力武器。对家畜,包括我们的宠物消毒效果非常好。是新型的宠物消毒药剂。

宠物消毒液怎么用

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宠物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1、消毒饮食器具:将消毒原液按照1:9的比例兑水,调好水后,将需要消毒的器具放入液体中浸泡半个小时。

2、消毒瓜果蔬菜:消毒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30,将需要清洗的蔬菜瓜果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浸泡十分钟之后,用小刷子轻轻刷洗。浸泡后用清水冲洗两次,保证上面不会有消毒液和污渍的残留。

3、消毒家具:宠物的天性是活波好动的,家里的家具难免会有他们“抚摸”的痕迹。这时,我们只需要将消毒原液与清水一1:29的比例调好,待清水与消毒液融合之后,可用抹布或者拖把对家里进行清理。

4、消毒宠物衣物:原液与清水以1:29兑好,请注意,毛巾不可以这样消毒。浸泡二十分钟之后用清水洗净。

5、空气清洁:原液与清水的比例为1:1500兑好,待清水与原液充分融合之后喷洒在空气中。

宠物消毒注意事项:搞好消毒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

错了。消毒预防是疫病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但不是唯一措施。有许多消毒工作存在消毒盲区,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仍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跳蚤等媒介进行传播。同时结合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才能做到宠物不得病或少得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