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股(最新九篇)

浏览

2417

文章

9

篇1: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大全

全文共 5064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大全

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熔断电阻器的检测。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4?电位器的检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5?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检测时,用万用表R×1挡,具体可分两步操作:

A?常温检测(室内温度接近25℃);将两表笔接触PTC热敏电阻的两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

B?加温检测;在常温测试正常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第二步测试—加温检测,将一热源(例如电烙铁)靠近PTC热敏电阻对其加热,同时用万用表监测其电阻值是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

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

(1)、测量标称电阻值Rt ??用万用表测量NTC热敏电阻的方法与测量普通固定电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据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挡可直接测出Rt的实际值。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故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Rt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Rt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B?测量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以免电流热效应引起测量误差。C?注意正确操作。测试时,不要用手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2)、估测温度系数αt ??先在室温t1下测得电阻值Rt1,再用电烙铁作热源,靠近热敏电阻Rt,测出电阻值RT2,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敏电阻RT表面的平均温度t2再进行计算。??

7?压敏电阻的检测。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

8?光敏电阻的检测。

A?用一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此值越大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烧穿损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B?将一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明显减些?此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C?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

二、电容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些?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三、电感器、变压器检测方法与经验??

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A?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B?检测绝缘性能??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

(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_电子元器件知识详解

全文共 5052 字

+ 加入清单

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阻流圈,电视机永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电子元件基础小知识

电感线圈的使用

(1)磁场辐射的影响电感线圈装在线路板上有立式与卧式两种方式,要注意其磁场的辐射对邻近器件工作的影响。如卧式电感器的引线是从两端引出,装在线路板上多是横卧着,它的线圈都绕在棒形的磁芯上,它工作时,磁力线在周围散发,见图(a)。不仅有效导磁系数低,而且其磁场辐射会影响邻近部件的工作,特别在高频工作时影响更大。所图(b)示。

感线圈的磁场辐射

立式电感器无此缺点,其线圈都绕在“工”形或“王”形磁芯上,甚至绕在很薄的“工”形的磁芯上,工作时磁力线很少散发.有效导磁系数较高,磁场辐射小,对邻近部件影响小。同时占空系数小,分布电容也小。如图(b)

(2)工作频率与磁芯材料的关系

由于电感器的基体是铁氧体磁芯,其工作频率自然要受磁芯材料工作频率的限制,必须慎重选择。

有关术语及定义

1.初始磁导率μi

初始磁导率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B/H)在磁化曲线事始端的极限值,即

μi=1/μ0 lim:H→0 B/H

式中为μ0真空磁导率(4π×10^-7H/m)

H为磁场强度(A/m)

B磁通密度(T)

2.有效磁导率μe:

在闭合磁路中,如果漏磁可忽略,可以用有效磁导率来表征磁芯的性能。

μe=L/μ0N2*Le/Ae

式中L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

N为线圈匝数

Le为有效磁路长度(m)

Ae为有效截面积(m^2

3.饱和磁通密度Bs(T):

4.剩余磁通密度Br(T)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见图1。

5.矫顽力He(A/m)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磁芯继续被反向磁场磁化,直至磁通密度减为零,此时的磁场强称为矫顽力。见图1。

6.损耗因素tanδ

根据因数是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者之和

tanδ=tanδh+tanδe+tanδr

式中tanδh为磁滞损耗因数

tanδe为涡流损耗因数

tanδr为剩余损耗因数

7.相对损耗因数tanδ/u

相对损耗因数是损耗因数与磁导率之比:

tanδ/ui(适用于材料)

tanδ/ue(适用于磁路中含有气隙的磁芯)

8.品质因数Q

品质因数为损耗因数的倒数:

Q=1/tanδ

9.温度因数αu(1/K)

温度系数为温度在T1和T2范围内变化时,每变化1K相应的磁导率的相对变化量:

αu=U2-U1/U1*1/T2-T1(T2>T1)

式中U1为温度为T1时的磁导率

U2为温度为T2时的磁导率

10.相对温度系数αur(1/K)

温度系数和磁导率之比,即

αur=U2-U1/(U2)^2*1/T2-T1(T2>T1)

11.居里温度Tc(℃)

在该温度下材料由铁磁性(或亚铁磁性)转变顺磁性。

12.减落因数DF:

在恒温下,完全退磁的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衰减变化,即

DF=U1-U2/logT2-T1*1/(U1)^2(T2>T1)

式中U1为退磁后T1分钟的磁导率

U2为退磁后T2分钟的磁导率

13.电阻率ρ(Ω/m)

具有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磁性材料的电阻。

14.密度d(kg/m3)

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即

d=W/V

式中W为磁芯的重量 (kg)

V为磁芯的体积(m3)

15.功率损耗Pc(KW/m3、W/KG)

磁芯在高磁场密度下的单位体积损耗或单位重量损耗。该磁通密度可表示为

Bm=E/4.44fNAe

式中E为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有效值(V)

Bm为磁通密度的峰值 (T)

f为频率(Hz)

N为线圈匝数

Ae为有效截面积(m2)

目前。功率损耗的常用测量方法包括乘积电压表法和波形记忆法。

16.电感因数AL(nH/N2)

电感因数定义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磁芯上每一匝线圈产生的电感量,即

AL=L/N^2

式中L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H)

N为线圈匝数。

看过“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入门

1 固定电感器 :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10-22000uh之间,Q值控制在40左右。

2 阻流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

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电感116-194uh频率:2.52MHZ

4 行振荡线圈: 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

(1)电感量及精度

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

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o.2-o.5%。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靠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

(2)线圈的品质因数

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300。对调谐回路线圈的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Q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一般均希望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

线圈的品质因数为: Q=ωL/R

式中:

ω——工作角频;

L——线圈的电感量;

R——线圈的总损耗电阻线圈的总损耗电阻,它是由直流电阻、高频电阻(由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介质损

耗等所组成。"

为了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Q,可以采用镀银铜线,以减小高频电阻;用多股的绝缘线代替具有同样总裁面的单股线,以减少集肤效应;采用介质损耗小的高频瓷为骨架,以减小介质损耗。采用磁芯虽增加了磁芯损耗,但可以大大减小线圈匝数,从而减小导线直流电阻,对提高线圈Q值有利。

(3)固有电容

线圈绕组的匝与匝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多层绕组层与层之间,也都存在着分布电容。这些分布电容可以等效成一个与线圈并联的电容Co,如图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个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工作频率受到限制,Q值也下降。图示的等效电路,实际为一由L、R、和Co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称为线圈的固有频率。为了保证线圈有效电感量的稳定,使用电感线圈时,都使其工作频率远低于线圈的固有频率。为了减小线圈的固有电容,可以减少线圈骨架的直径,用细导线绕制线圈,或采用间绕法、蜂房式绕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4)线圈的稳定性

电感量相对于温度的稳定性,用电感的温度系数αL表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式中:L2和L1分别是温度为t2和t1时的电感量。

对于经过温度循环变化后,电感量不再能恢复到原来值的这种不可逆变化,用电感的不稳定系数表示

式中:L和L1,分别为原来和温度循环变化后的电感量。

温度对电感量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导线受热膨胀,使线圈产生几何变形而引起的。减小这一影响的方法.可采用热法(绕制时将导线加热,冷却后导线收缩,以保证导线紧紧贴合在骨架上)温度增大时,线圈的固有电容和漏电损耗增加,也会降低线圈的稳定性。改进的方法是,将线圈用防潮物质浸渍或用环氧树脂密封,浸渍后由于浸渍材料的介电常数比空气大,其线匝间的分布电容增大。同时,还引入介质损耗,影响Q值。

(5)额定电流

主要是对高频扼流团和大功率的谐振线圈

电感器、变压器检测方法与经验

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A、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B、?检测绝缘性能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

(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

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

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大功率片状绕线型电感器主要用于DC/DC变换器中,用作储能元件或大电流LC滤波元件(降低噪声电压输出)。

它以方形或圆形工字型铁氧体为骨架,采用不同直径的漆包线绕制而成,如图所示:老式DC/DC变换器的工作频率仅几十kHz(如30—50kHz),如今新型DC/DC变换器的频率高于200kHz,老式低频电感不适用了。在铁氧体底部沉积导电材料,经烧结后形成焊接的电极。

大功率片状绕线型电感器型号不统一,尺寸也不相同,这里仅介绍一种圆形工字形铁氧体骨架构成的电感器,其尺寸、电感量范围及直流电阻范围如表所示:由表可以看出,同一尺寸的骨架可以采用不向直径漆包线来绕制、绕的匝数不同,故其电感量及直流电阻值是一个范围 电阻越小,线径越大尺寸也越大,这是个矛盾。

标准的大功率电感量基数为1 2.2 3.3 4.7 5.6 6.8 8.2。常用的电感量范围为1——330uH。有时需要在试验中调整电感量,以获得最佳数值。作为大功率片状电感器还有下列两个主要参数:最大电流及工作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静电对电子元器件危害 静电放电机理介绍

全文共 2396 字

+ 加入清单

1、静电的产生机理

通常,静电的产生是由于摩擦或感应而产生。

摩擦静电是由于两个物体接触摩擦或分离过程中产生电荷的移动而产生。导体间的摩擦留下的静电通常比较弱,这是由于导体的导电能力强,摩擦产生的离子会在摩擦过程中及终止时很快运动到一起而中和。而绝缘体摩擦后,可能会产生较高的静电电压,但是电荷量却很小。这是由于绝缘体本身的物理结构决定的。绝缘体的分子结构中,电子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自由移动,所以,摩擦结果也只能产生少量的分子或原子电离。

感应静电是物体处于电场之中,受电磁场的作用,物体中的电子发生移动而形成电场。感应静电一般只能在导体上产生。空间电磁场对绝缘体的作用可以忽视。

2、静电的放电机理

220V的市电可以打死人,可人们身上上千伏的电压却打不死人,是何道理?电容两端的电压满足下列公式:U=Q/C。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知道,当电容量很小时,很少的电荷量,就会产生很高的电压。通常我们的身体、身边的物体,电容都非常小,当产生电荷后,很少的电荷量,也会产生很高的电压。由于电荷量很少,放电时,形成的电流非常小,时间非常短,电压不能维持,极短的时间就降下来。由于人体不是绝缘体,所以,身体各处积累的静电荷,在有放电通路的情况下,都会汇集过来,所以感觉电流大些,有电击的感觉。人体、金属物品等导体在产生静电后,放电电流会比较大。

对于绝缘性能好的材料,一个是产生的电荷量非常小,另一方面,产生的电荷,很难流动。电压虽然高,但某处有放电通路时,只是接触点及附近极小范围内的电荷可以流动放电,非接触点的电荷则不能放电(谁叫它是绝缘体呢)。故而,就是有上万伏的电压,放电能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如图8所示。

所以,虽然塑料周转箱、包装泡沫上、化纤地毯等的静电电压非常高,其实放电能量非常小。

3、静电对电子元器件危害

静电会对LED有危害,并不是LED独有的“专利”,就是用硅材料制造的常用的 二极管 、 三极管 ,也都会受到威胁。甚至建筑、树木、动物都可能被静电损害(雷电就是一种静电,我们这里就不去考虑它了)。

那么,静电是怎么对电子元件损害的呢?我也不要扯得太远,就只讲半导体器件的问题,而且就局限于二极管、三极管、IC、LED方面。

电对半导体元器件的破坏,最终是有电流的参与。在电流的作用下,由于热而破坏器件。要有电流,就要有电压。但是,半导体二极管有PN结,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PN结都会有阻挡电流的一个电压范围。正向势垒低,反向势垒则要高很多。在一个电路中,哪里的电阻大,电压就在哪里集中。但就来看LED,电压正向加给LED时,当外电压小于二极管的阈值电压(大小与材料禁带宽度对应),没有正向电流,电压所有加在PN结上。电压反向加给LED时,当外电压小于LED的反向击穿电压时,电压也是所有加在PN结上,此时,LED的虚焊点也罢,支架也罢、P区也罢、N区也罢,统统都没有电压降!因为没有电流。当着PN结击穿后,外电压才会由电路上的所有电阻分担。哪个地方电阻大,哪个部分承担的电压就高。就LED而言,自然是PN结承担了大部分电压。在PN结上产生的热功率就是它上面的压降乘以电流值。若是电流值不加限制,过高的热量就会将PN结烧坏,PN结失去作用而穿通。

IC为什么会比较怕静电,因为,IC中的每个元件的面积非常小,每个元件的寄生电容也就非常小(往往电路功能就要求寄生电容非常小),所以,少量的静电电荷就会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而且每个元件的功率耐量通常也很小,所以,静电放电就很容易破坏IC。但是通常的分立元件,如普通的小功率二极管、小功率三极管都不是非常怕静电,因为它们芯片的面积比较大,寄生电容也比较大,一般的静定不容易在它们上面积累高电压。小功率的MOS管,由于栅极氧化层很薄,寄生电容小,所以很容易遭静电破坏,通常会在封装完成后将三个电极短路后出厂。运用中也常要求在焊接完成后再去掉短路线。而大功率的MOS管,由于芯片面积大,一般的静电也不会破坏它们。所以你会看到,现在功率MOS管的三个电极是没有短路线保护的(早期制造厂还是将它们短路后出厂的)。

LED实际就是有个二极管,它的面积相对IC内的每个元件来讲,是非常大的。所以LED的寄生电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一般场合的静电并不能破坏LED。

一般场合的静电,尤其是绝缘体上产生的静电,电压会很高,但放电电荷量极微,而且放电电流连续时间很短。而导体上感应的静电,电压可能不是很高,但是放电电流却可能很大,而且往往是连续的电流。这样对电子元件的危害就非常大。

4、为何说静电对LED的损害不常发生呢

先来看一个试验现象。一块金属铁板上带有500V的静电,将LED放到金属板上(放的方式要注意,避免下述的问题发生),大家说LED会被破坏吗?这里,LED要被破坏,通常应该是被加上大于其击穿电压的电压,也就是说LED的两个电极要同时接触金属板,并具有大于击穿电压的电压。由于铁板是良导体,其上各处的感应电压相等,所谓500V的电压是相对于地而言的,所以,LED两电极间是没有电压的,自然也就不会受到任何损伤了。除非,你将LED的一个电极接触铁板,另一个电极你用导体(未戴绝缘手套的手或导线)连接到地或其它导体上。

上面的试验现象提示我们,LED在静电场中时,必须是一个电极接触静电体,另一个电极要接触地或其它导体才可能受损。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以LED那么小的体积,很少有机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尤其是批量发生那样的事情。偶然的事件是可能的。比如,LED处于静电体上,且一个电极接触到静电体,另一个电极刚好是悬空的,此时有人去触及了悬空的那个电极,就可能损伤LED。

上面的现象告诉我们,静电问题也不是可以忽视的。静电放电是要有导电回路的,不是有静电就有损害。当着仅有极少量的漏电问题发生,可以考虑静电偶然破坏问题。若是大量发生,则更多的可能是芯片沾污或应力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全文共 3452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你对电子元器件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1、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

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

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

4、常用的1N4000系列二极管耐压比较如下:

型号 1N4001 1N4002 1N4003

1N4004 1N4005 1N4006 1N4007

耐压(V) 50 100 200 400 600 800 1000

电流(A) 均为1

2、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 472 表示 47×100Ω(即4.7K); 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

四色环电阻 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

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颜色 有效数字 倍率 允许偏差(%)

银色 x0.01 ±10 金色 x0.1 ±5

黑色 0 +0 棕色 1 x10 ±1

红色 2 x100 ±2 橙色 3 x1000

黄色 4 x10000 绿色 5 x100000 ±0.5

蓝色 6 x1000000 ±0.2 紫色 7 x10000000 ±0.1

灰色 x100000000 白色 9 x1000000000

例如,红,黄,棕,金 表示240欧

3、变容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是根据普通二极管内部 “PN结” 的结电容能随外加反向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原理专门设计出来的一种特殊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在无绳电话机中主要用在手机或座机的高频调制电路上,实现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并发射出去。

在工作状态,变容二极管调制电压一般加到负极上,使变容二极管的内部结电容容量随调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变容二极管发生故障,主要表现为漏电或性能变差:

(1)发生漏电现象时,高频调制电路将不工作或调制性能变差。

(2)变容性能变差时,高频调制电路的工作不稳定,使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发送到对方被对方接收后产生失真。

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就应该更换同型号的变容二极管。

4、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

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

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

符 号 F G J K L M

允许误差 ±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5、晶体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电话机中常用的PNP型三极管有:A92、9015等型号;

NPN型三极管有:A42、9014、9018、9013、9012等型号。

2、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见电路中有三种接法。

为了便于比较,将晶体管三种接法电路所具有的特点列于下表,供参考。

名称 共发射极电路 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 共基极电路

输入阻抗 中(几百欧~几千欧) 大(几十千欧以上) 小(几欧~几十欧)

输出阻抗 中(几千欧~几十千欧) 小(几欧~几十欧) 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

电压放大倍数 大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大

电流放大倍数 大(几十) 大(几十) 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功率放大倍数 大(约30~40分贝) 小(约10分贝) 中(约15~20分贝)

频率特性 高频差 好

应用多级放大器中间级,低频放大 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用 高频或宽频带电路及恒流源电路

6、电感

电感在电路中常用“L”加数字表示,如: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制成。

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

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

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与电阻类似。如:棕、黑、金、金表示1uH(误差5%)的电感。

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H)

换算单位有:1H=10^3mH=10^6uH。

7、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

1、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较高输入阻抗和低噪声等优点,因而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尤其用场效管做整个电子设备的输入级,可以 获得一般晶体管很难达到的性能。

2、场效应管分成结型和绝缘栅型两大类,其控制原理都是一样的。

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

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2)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3)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4)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看过“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8、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ZD”加数字表示,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1、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2、故障特点:稳压二极管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开路、短路和稳压值不稳定。在这3种故障中,前一种故障表现出电源电压升高;后2种故障表现为电源电压变低到零伏或输出不稳定。

常用稳压二极管的型号及稳压值如下表:

型 号 1N4728 1N4729 1N4730 1N4732 1N4733 1N4734 1N4735 1N4744 1N4750 1N4751 1N4761

稳压值 3.3V 3.6V 3.9V 4.7V 5.1V 5.6V 6.2V 15V 27V 30V 75V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子元器件怎么识别 电子元器件识别方法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元器件种类成千上万,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就连行业人士也未必能够认全的,做电子工程不认识电子元器件肯定不行,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器件知识学习的三大重点是:识别、特点掌握和检测。

首先,我们要学会识别元器件,如果面对电路板上众多形状“怪异”的电子元器件都不认识,面对各种电路图形符号也不熟悉,那就无法识图和检修。

1 、电子元器件的五项识别内容

电子元器件的五项识别内容见下表

2.电子元器件的外形识别方式

电子元器件外形识别就是实物与名称要对应, 其目的是拿到一种电子元器件能知道它是什么元器件,知道它的电路图形符号。

图1-1所示是3种电子元器件实物图。

对于初学者,如果有机会能走入电子元器件专卖店进行实物识别,收获一定很大。

3.电路图形符号识别信息

理解电路图形符号中的识别信息,有助于对电路符号的记忆,对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也十分有好处。关于识别电子元器件电路图形符号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电子元器件的电路图形符号中含有不少电路分析的识图倍息,最基本的是通过电路图形符号了解该元器件有几根引脚,如果引脚有正、负极性之分,在电路 图形符号中也会有各种表达方式。

(2)元器件电路图形符号具有形象化的特点,电路图形符号的每一个笔画或符号都表达了特定的识图信息。

(3)电路图形符号屮的字母是该元器件英 语中词的第一个字母,如变压器用T表示,它 是英语Transformer的第一个字母。如果懂专业英语也有助于识别电路图屮的电路图形符号, 这对一些电路的识图非常有好处。

4.引脚识别和引脚极性识别方式

许多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有极性,各个引脚之间是不能相互代用的,这时就要通过电路图形符号或元器件实物进行引脚的识别和引脚极性的识别。

引脚识别和引脚极性识别方式有两种情 况:一是电路图形符号屮的识别,二是电子元器件实物识别。

5.从电路板上识别元器件

这一步的元器件识别最为困难,需要有较扎实的元器件知识和电路知识基础,还需要运用许多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手机维修电子元器件有哪些 手机维修电子元器件简介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手机维修人员,常见的手机维修过程中,要跟电子元器件打交道,今天,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手机内部经常看到摸到和需要更换的电子元器件。

第一种 电子元器件 ,是电阻。

第二种 电子元器件 ,是电感。

第三种 电子元器件 ,是电容。

第四种 电子元器件 ,是 二极管 、 三极管 、双栅 场效应管 。

第五种 电子元器件 ,是集成电路和印刷电路板。

第六种 电子元器件 ,是磁棒。

第七种 电子元器件 ,是中周、滤波器。

第八种 电子元器件 ,是晶振。

第九种 电子元器件 ,是开关、连接插座。

第十种 电子元器件 ,是线圈。

林林总总有十五六种之多。看起来挺多的,多接触,多看实物,对照图片,做标识贴是个很好的办法。

电阻,是一个限流 电子元器件 ,接在电路中,限制通过它所连之路的电流大小,它是来分压、分流的。它容易发热,手机过热,一部分原因就是电阻的分布不合理,或者电阻材料、外界温度干扰、自身散热造成的。

电感,是一个把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存储起来的 电子元器件 ,相当于电流稳压器,主要功能是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滤波,或者与电阻、电容等组合成谐振电路。

电容,就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的 电子元器件 ,应用广泛,用于耦合、滤波、高频消振等等。

二极管,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只要应用于整流、阻燃等。

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用于把微弱信号放大,或者当成是无触点开关。

双栅场效应管,由一个源极、一个漏极和两个栅极组成,在金属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二氧化硅绝缘层,用作高频放大器、混频器、解调器及增益控制放大器。

磁棒,由内部的磁芯和外面的包层组成,一般放在传送线路中,过滤各种细小粉尘和液体。

中周,是中频变压器的简称,是一种具有固定谐振回路的变压器,用来把弱信号放大。

晶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切下薄片,在封装时添加IC组成的晶体元件,用来产生、稳定脉冲信号等。

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的 电子元器件 组成。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 电子元器件 ,是晶体管等元件链接封装在一个管壳,具有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连接的提供者,是一块布置元器件连接的板。

开关,连接插座,线圈,就不用讲了,很简单,就是平常所见的开关等的缩小版的元器件。

这些常见的 电子元器件 ,是非常容易老化、腐蚀、损伤、烧毁的,这些元器件即脆弱又精细,在维修过程中,要细心对待,对它们的功能和位置,要认真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笔记本主板上电子元器件怎么识别

全文共 2490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笔记本电脑的后壳,主板上布满了许许多多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 二极管 等等,它们在电脑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而且主板上这些元器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主板的整体性能,面对密密麻麻形状各异的元器件怎么去识别呢?上一篇我们认识了电阻、电容和电感的识别,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笔记本主板中其它的几个常用的元器件。

一、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在它们的交接面上形成一个界面,这个界面就称PN结。在P型和N型半导体上各加一根引线,然后再进行封装,便构成一个二极管。其P型半导体引线称正极,N型半导体称负极。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A、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例如:D39表示编号为39的二极管。

B、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种类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

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和平面型二极管。

C、二极管的作用

二极管的特性主要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有以上特性,一般应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电路中。

①、正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高电位端,负极接在低电位端,二极管就会导通,这种连接方式,称为正向偏置。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很小时,二极管仍然不能导通,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十分脆弱。只有当正向电压达到某一数值以后,二极管才能真正导通。导通后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②、反向特性:

在电子电路中,将二极管的正极接在低电位端,负极接在高电位端,此时二极管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此时的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反向偏置。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时仍然会有微弱的电流流过称为漏电流。当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反向电流会急剧增大,二极管将失去单向导电性,这种现象叫做击穿。

D、二极管的测量:

①将二极管拆下后,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笔接负极,若测得一组数(100-800),为正常;

②反之,红表笔接负极黑笔接正极,测得数值为无穷大(有些表显示为“1”,有些显示为“OL”),若有数值说明该二极管是坏的。

二、 三极管

三极管,全称为半导体三极管,也叫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A、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代表字母Q 、PQ或VT。

B、三极管的类型

三极管按结构分NPN型和PNP型三极管两种,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

看E极箭头指向着B极的为PNP型三极管,箭头指向外面的为NPN型三极管。主板中使用NPN型比较多。

C、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

1、NPN三极管导通条件: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截止。

导通:当Vb大于Ve 0.7V的时候,三极管C、E之间单向导通;

截止:当Vb小于等于Ve 0.7V时候,三极管C、E之间截止。

2、PNP三极管的导通条件:低电平导通高电平截止。

PNP三极管的内部结构特征(体二极管)、导通条件、电路符号特征(E极箭头方向)与NPN型完全相反。

导通:当Vb小于Ve 0.7V的时,EC之间单向导通;

截止:当Vb大于或等于Ve 0.7V的时,EC截止。

D、三极管类型的判别

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是P型材料还是N型材料即可。

当用万用表R×1K档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1、NPN三极管的测量:

①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位测量;

②红表笔放B极、黑表笔放C极,正向数值300-800表示正常;黑表笔放B极、红表笔放C极,测得反向数值无穷大表示正常。

③红表笔放B极、黑表笔放E极,正向有数值300-800表示正常;反过来,红表笔放E极、黑表笔放B极,反向无穷大表示正常;

④红表笔放C极、黑表笔放E极,数值为无穷大,反过来,红表笔放E极、黑表笔放C极,数值为无穷大,都表示正常。

①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位测量;

②黑表笔放B极,红表笔放C极,数值为300-800表示正常;反之,红表笔放B极,黑表笔放C极,数值为无穷大表示正常。

③黑表笔放B极,红表笔放E极,数值为300-800表示正常;反之,红表笔放B极,黑表笔放E极,数值为无穷大,表示正常。

④红表笔放C极,黑表笔放E极,数值为无穷大,反过来测,红表笔放E极,黑表笔放C极,数值为无穷大,都表示正常。

MOS管是一种电压控制电流的元件。 场效应管是较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晶体管的电流,因而得名。它的外型也是一个三极管,因此又称场效应三极管。

在测量MOS管的导通值时,应该先将其G极和S极之间先短接,进行放电。

A、MOS管在电路中的代表字母 Q、PQ、VT、U。

B、类型判断:

G极和S极之间先短接放电,把万用表调到二极管档位,黑表笔接D极、红表笔接S极有数值,那么该管就是N沟道,反之,红表笔接D极、黑表笔接S极有数值,那么该管就是P沟道。

C、MOS管好坏的判断:

先短接G和S极对MOS管进行放电,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位,测D/S极正向有值300-800欧,反向无穷大“1”;G/D和G/S正反向都为无穷大“1”就是好的。

D、工作状态:

1、N沟道工作状态: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截止。

导通:Vg大于Vs 4.5V以上时,MOS管的D极和S极之间双向导通。

截止:Vg小于等于Vs时,MOS管的D极和S极之间截止。

导通:Vg小于Vs 4.5V以下时,MOS管的D极和S极之间双向导通。

截止:Vg大于等于Vs时,MOS管的D极和S极之间截止。

通过以上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它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好多人分不清场效应管和三极管,一般是从型号和电路图中去分辨,在维修中使用替换法就可以了.真正去测量它好坏的时侯并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

全文共 4052 字

+ 加入清单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陶瓷绝缘子封装外壳,属于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1

16、FP(flatpackage)扁平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QFP或SOP(见QFP和SOP)的别称。部分半导体厂家采用此名称。

17、flip-chip倒焊芯片。裸芯片封装技术之一,在LSI芯片的电极区制作好金属凸点,然后把金属凸点与印刷基板上的电极区进行压焊连接。封装的占有面积基本上与芯片尺寸相同。是所有封装技术中体积最小、最薄的一种。但如果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LSI芯片不同,就会在接合处产生反应,从而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因此必须用树脂来加固LSI芯片,并使用热膨胀系数基本相同的基板材料。

18、FQFP(finepitchquadflatpackage)小引脚中心距QFP。通常指引脚中心距小于0.65mm的QFP(见QFP)。部分导导体厂家采用此名称。

19、CPAC(globetoppadarraycarrier)美国Motorola公司对BGA的别称(见BGA)。

20、CQFP(quadfiatpackagewithguardring)带保护环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塑料QFP之一,引脚用树脂保护环掩蔽,以防止弯曲变形。在把LSI组装在印刷基板上之前,从保护环处切断引脚并使其成为海鸥翼状(L形状)。这种封装在美国Motorola公司已批量生产。引脚中心距0.5mm,引脚数最多为208左右。

21、H-(withheatsink)表示带散热器的标记。例如,HSOP表示带散热器的SOP。

22、pingridarray(surfacemounttype)表面贴装型PGA。通常PGA为插装型封装,引脚长约3.4mm。表面贴装型PGA在封装的底面有陈列状的引脚,其长度从1.5mm到2.0mm。贴装采用与印刷基板碰焊的方法,因而也称为碰焊PGA。因为引脚中心距只有1.27mm,比插装型PGA小一半,所以封装本体可制作得不怎么大,而引脚数比插装型多(250~528),是大规模逻辑LSI用的封装。封装的基材有多层陶瓷基板和玻璃环氧树脂印刷基数。以多层陶瓷基材制作封装已经实用化。

23、JLCC(J-leadedchipcarrier)J形引脚芯片载体。指带窗口CLCC和带窗口的陶瓷QFJ的别称(见CLCC和QFJ)。部分半导体厂家采用的名称。

24、LCC(Leadlesschipcarrier)无引脚芯片载体。指陶瓷基板的四个侧面只有电极接触而无引脚的表面贴装型封装。

是高速和高频IC用封装,也称为陶瓷QFN或QFN-C(见QFN)。

25、LGA(landgridarray)触点陈列封装。即在底面制作有阵列状态坦电极触点的封装。装配时插入插座即可。现已实用的有227触点(1.27mm中心距)和447触点(2.54mm中心距)的陶瓷LGA,应用于高速逻辑LSI电路。LGA与QFP相比,能够以比较小的封装容纳更多的输入输出引脚。另外,由于引线的阻抗小,对于高速LSI是很适用的。但由于插座制作复杂,成本高,现在基本上不怎么使用。预计今后对其需求会有所增加。

26、LOC(leadonchip)芯片上引线封装。LSI封装技术之一,引线框架的前端处于芯片上方的一种结构,芯片的中心附近制作有凸焊点,用引线缝合进行电气连接。与原来把引线框架布置在芯片侧面附近的结构相比,在相同大小的封装中容纳的芯片达1mm左右宽度。

27、LQFP(lowprofilequadflatpackage)薄型QFP。指封装本体厚度为1.4mm的QFP,是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根据制定的新QFP外形规格所用的名称。

28、L-QUAD陶瓷QFP之一。封装基板用氮化铝,基导热率比氧化铝高7~8倍,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封装的框架用氧化铝,芯片用灌封法密封,从而抑制了成本。是为逻辑LSI开发的一种封装,在自然空冷条件下可容许W3的功率。现已开发出了208引脚(0.5mm中心距)和160引脚(0.65mm中心距)的LSI逻辑用封装,并于1993年10月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29、MCM(multi-chipmodule)多芯片组件。将多块半导体裸芯片组装在一块布线基板上的一种封装。根据基板材料可分为MCM-L,MCM-C和MCM-D三大类。

MCM-L是使用通常的玻璃环氧树脂多层印刷基板的组件。布线密度不怎么高,成本较低。

MCM-C是用厚膜技术形成多层布线,以陶瓷(氧化铝或玻璃陶瓷)作为基板的组件,与使

用多层陶瓷基板的厚膜混合IC类似。两者无明显差别。布线密度高于MCM-L。

MCM-D是用薄膜技术形成多层布线,以陶瓷(氧化铝或氮化铝)或Si、Al作为基板的组件。

布线密谋在三种组件中是最高的,但成本也高。

看过“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

电子元器件封装知识2

1、BGA(ballgridarray)球形触点陈列,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点用以代替引脚,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装配LSI芯片,然后用模压树脂或灌封方法进行密封。也称为凸点陈列载体(PAC)。引脚可超过200,是多引脚LSI用的一种封装。封装本体也可做得比QFP(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小。例如,引脚中心距为1.5mm的360引脚BGA仅为31mm见方;而引脚中心距为0.5mm的304引脚QFP为40mm见方。而且BGA不用担心QFP那样的引脚变形问题。该封装是美国Motorola公司开发的,首先在便携式电话等设备中被采用,今后在美国有可能在个人计算机中普及。最初,BGA的引脚(凸点)中心距为1.5mm,引脚数为225。现在也有一些LSI厂家正在开发500引脚的BGA。BGA的问题是回流焊后的外观检查。现在尚不清楚是否有效的外观检查方法。有的认为,由于焊接的中心距较大,连接可以看作是稳定的,只能通过功能检查来处理。美国Motorola公司把用模压树脂密封的封装称为OMPAC,而把灌封方法密封的封装称为GPAC(见OMPAC和GPAC)。

2、BQFP(quadflatpackagewithbumper)带缓冲垫的四侧引脚扁平封装。QFP封装之一,在封装本体的四个角设置突起(缓冲垫)以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引脚发生弯曲变形。美国半导体厂家主要在微处理器和ASIC等电路中采用此封装。引脚中心距0.635mm,引脚数从84到196左右(见QFP)。

3、碰焊PGA(buttjointpingridarray)表面贴装型PGA的别称(见表面贴装型PGA)。

4、C-(ceramic)表示陶瓷封装的记号。例如,CDIP表示的是陶瓷DIP。是在实际中经常使用的记号。

5、Cerdip用玻璃密封的陶瓷双列直插式封装,用于ECLRAM,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电路。带有玻璃窗口的Cerdip用于紫外线擦除型EPROM以及内部带有EPROM的微机电路等。引脚中心距2.54mm,引脚数从8到42。在日本,此封装表示为DIP-G(G即玻璃密封的意思)。

6、Cerquad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即用下密封的陶瓷QFP,用于封装DSP等的逻辑LSI电路。带有窗口的Cerquad用于封装EPROM电路。散热性比塑料QFP好,在自然空冷条件下可容许1.5~2W的功率。但封装成本比塑料QFP高3~5倍。引脚中心距有1.27mm、0.8mm、0.65mm、0.5mm、0.4mm等多种规格。引脚数从32到368。

7、CLCC(ceramicleadedchipcarrier)带引脚的陶瓷芯片载体,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的四个侧面引出,呈丁字形。带有窗口的用于封装紫外线擦除型EPROM以及带有EPROM的微机电路等。此封装也称为QFJ、QFJ-G(见QFJ)。

8、COB(chiponboard板上芯片封装,是裸芯片贴装技术之一,半导体芯片交接贴装在印刷线路板上,芯片与基板的电气连接用引线缝合方法实现,芯片与基板的电气连接用引线缝合方法实现,并用树脂覆盖以确保可靠性。虽然COB是最简单的裸芯片贴装技术,但它的封装密度远不如TAB和倒片焊技术。

9、DFP(dualflatpackage)双侧引脚扁平封装。是SOP的别称(见SOP)。以前曾有此称法,现在已基本上不用。

10、DIC(dualin-lineceramicpackage)陶瓷DIP(含玻璃密封)的别称(见DIP).

11、DIL(dualin-line)DIP的别称(见DIP)。欧洲半导体厂家多用此名称。

12、DIP(dualin-line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插装型封装之一,引脚从封装两侧引出,封装材料有塑料和陶瓷两种。DIP是最普及的插装型封装,应用范围包括标准逻辑IC,存贮器LSI,微机电路等。引脚中心距2.54mm,引脚数从6到64。封装宽度通常为15.2mm。有的把宽度为7.52mm和10.16mm的封装分别称为skinnyDIP和slimDIP(窄体型DIP)。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加区分,只简单地统称为DIP。另外,用低熔点玻璃密封的陶瓷DIP也称为cerdip(见cerdip)。

13、DSO(dualsmallout-lint)双侧引脚小外形封装。SOP的别称(见SOP)。部分半导体厂家采用此名称。

14、DICP(dualtapecarrierpackage)双侧引脚带载封装。TCP(带载封装)之一。引脚制作在绝缘带上并从封装两侧引出。由于利用的是TAB(自动带载焊接)技术,封装外形非常薄。常用于液晶显示驱动LSI,但多数为定制品。另外,0.5mm厚的存储器LSI簿形封装正处于开发阶段。在日本,按照EIAJ(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标准规定,将DICP命名为DTP。

15、DIP(dualtapecarrierpackage)同上。日本电子机械工业会标准对DTCP的命名(见DTCP)。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电子元器件采购知识

全文共 3230 字

+ 加入清单

电子元器件采购是电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电子元器件采购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电子元器件采购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电子元器件采购知识1

三、产品种类

产品有多样的,例如:

⑴继电器

| 汽车继电器 | 信号继电器

| 固态继电器 | 中间继电器

| 电磁类继电器 | 干簧式继电器

| 湿簧式继电器 | 热继电器

| 步进继电器 | 大功率继电器

| 磁保持继电器 | 极化继电器

| 温度继电器 | 真空继电器

| 时间继电器 | 混合电子继电器

| 延时继电器 | 其他继电器

⑵二极管

| 开关二极管 | 普通二极管

| 稳压二极管 | 肖特基二极管

| 双向触发二极管 | 快恢复二极管

| 光电二极管 | 阻尼二极管

| 磁敏二极管 | 整流二极管

| 发光二极管 | 激光二极管

| 变容二极管 | 检波二极管

| 其他二极管

⑶三极管

| 带阻三极管 | 磁敏三极管

| 开关晶体管 | 闸流晶体管

| 中高频放大三极管 | 低噪声放大三极管

| 低频、高频、微波功率晶体管 | 开关三极管

| 光敏三极管 | 微波三极管

| 高反压三极管 | 达林顿三极管

| 光敏晶体管 | 低频放大三极管

| 功率开关晶体管 | 其他三极管

⑷电子专用材料

| 电容器专用极板材料 | 导电材料

| 电极材料 | 光学材料 | 测温材料

| 半导体材料 | 屏蔽材料

| 真空电子材料 | 覆铜板材料

| 压电晶体材料 | 电工陶瓷材料

| 光电子功能材料 | 强电、弱电用接点材料

| 激光工质 | 电子元器件专用薄膜材料

| 电子玻璃 | 类金刚石膜

| 膨胀合金与热双金属片 | 电热材料与电热元件

| 其它电子专用材料

⑸电容器

| 云母电容器 | 铝电解电容器

| 真空电容器 | 漆电容器

| 复合介质电容器 | 玻璃釉电容器

| 有机薄膜电容器 | 导电塑料电位器

| 红外热敏电阻 | 气敏电阻器

| 陶瓷电容器 | 钽电容器

| 纸介电容器 | 电子电位器

| 磁敏电阻/电位器 | 湿敏电阻器

| 光敏电阻/电位器 | 固定电阻器

| 可变电阻器 | 排电阻器

| 热敏电阻器 | 熔断电阻器

| 其它电阻/电位器

⑹连接器

| 端子 | 线束 | 卡座

| IC插座 | 光纤连接器

| 接线柱 | 电缆连接器

| 印刷板连接器 | 电脑连接器

| 手机连接器 | 端子台、接线座

| 其他连接器

⑺电位器

| 合成碳膜电位器 | 直滑式电位器

| 贴片式电位器 | 金属膜电位器

| 实心电位器 | 单圈、多圈电位器

| 单连、双连电位器 | 带开关电位器

| 线绕电位器 | 其他电位器

⑻保险元器件

| 温度开关 | 温度保险丝

| 电流保险丝 | 保险丝座

| 自恢复熔断器 | 其他保险元器件

⑼传感器

| 电磁传感器 | 敏感元件

| 光电传感器 | 光纤传感器

| 气体传感器 | 湿敏传感器

| 位移传感器 | 视觉、图像传感器

| 其他传感器

⑽电感器

| 磁珠 | 电流互感器 | 电压互感器

| 电感线圈 | 固定电感器 | 可调电感器

| 线饶电感器 | 非线饶电感器

| 阻流电感器(阻流圈、扼流圈)

| 其他电感器

⑾电声器件

| 扬声器 | 传声器 | 拾音器

| 送话器 | 受话器 | 蜂鸣器

⑿电声配件

| 盆架 | 电声喇叭 | 防尘盖

| 音膜、振膜 | 其他电声配件

| T铁 | 磁钢 | 弹波

| 鼓纸 | 压边 | 电声网罩

⒀频率元件

| 分频器 | 振荡器 | 滤波器

| 谐振器 | 调频器 | 鉴频器

| 其他频率元件

⒁开关元件

| 可控硅 | 光耦 | 干簧管 | 其他开关元件

⒂光电与显示器件

| 显示管 | 显象管 | 指示管

| 示波管 | 摄像管 | 投影管

| 光电管 | 发射器件 | 其他光电与显示器件

⒃磁性元器件

| 磁头 | 铝镍磁钢永磁元件

| 金属软磁元件(粉芯) | 铁氧体软磁元件(磁芯)

| 铁氧体永磁元件 | 稀土永磁元件

| 其它磁性元器件

⒄集成电路

| 电视机IC | 音响IC | 电源模块

| 影碟机IC | 录象机IC | 电脑IC

| 通信IC | 遥控IC | 照相机IC

| 报警器IC | 门铃IC | 闪灯IC

| 电动玩具IC | 温控IC | 音乐IC

| 电子琴IC | 手表IC | 其他集成电路

⒅电子五金件

| 触点 | 触片 | 探针

| 铁心 | 其他电子五金件

⒆显示器件

| 点阵 | led数码管 | 背光器件

| 液晶屏 | 偏光片 | 发光二极管芯片

|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 液晶显示模块

| 其他显示器件

⒇蜂鸣器

看过“电子元器件采购知识“

电子元器件采购知识2

一、概述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

元件:工厂在加工产品是没有改变分子成分产品可称为元件,不需要能源的器件。

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器。(又可称为被动元件Passive Components)

(1)电路类器件:二极管,电阻器等等

(2)连接类器件:连接器,插座,连接电缆,印刷电路板(PCB)

器件:工厂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器件称为器件

器件分为:

1.主动器件,它的主要特点是:(1)自身消耗电能 (2).还需要外界电源。

2.分立器件,分为(1)双极性晶体三极管(2)场效应晶体管(3)可控硅(4)半导体电阻电容

3.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指由电容、电阻、晶体管等组成的模拟电路集成在一起用来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有许多的模拟集成电路,如集成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对数和指数放大器、模拟乘(除)法器、锁相环、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构成电路有:放大器、滤波器、反馈电路、基准源电路、开关电容电路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手动的电路调试,模拟而得到,与此相对应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大部分是通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在EDA软件的控制下自动的综合产生。

4.数字集成电路是将元器件和连线集成于同一半导体芯片上而制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或系统。根据数字集成电路中包含的门电路或元、器件数量,可将数字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集成(SSI)电路、中规模集成MSI电路、大规模集成(LSI)电路、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和特大规模集成(ULSI)电路。小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个以内,或元器件数不超过100个;中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100个之间,或元器件数在100-1000个之间;大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0个以上,或元器件数在1000个之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万个以上,或元器件数在1000-10000之间;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元器件数在10000-10万之间。它包括:基本逻辑门、触发器、寄存器、译码器、驱动器、计数器、整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微处理器、单片机、DSP等。

二、基本词汇

基本信息(BOM):

Brand:品牌

Manufacture PN:原厂编号

Description:物料描述

Spec.:物料特性及指标

Qty per unit:单机用量

Which components could be substituted:允许替代的物料

重要信息:

Project name:项目名称

Appliance:产品应用

Qty(include samples qty ; orders qty ; forecast qty):用量(包括样品用量,订单用量,预计用量)

End customer:最终用户

End country:最终使用地点(国家)

Design location:设计方(国家,公司)

Purchase schedule:采购计划

其他信息:

Appliance environment:产品应用环境

Delivery location:交货地点(大陆某地或香港)

Payment items:付款条件

当然,需要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价格,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Price:价格

MPQ:最小包装

MOQ:最小订购量

Leadtime:交货期

Delivery location:交货地点

Payment items:付款条件#p#副标题#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