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电解水实验考点【推荐20篇】

浏览

7132

文章

1000

篇1: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6.默写。(10分)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10)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答案】6.(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0)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评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小题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及理解性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小题(9)注意“奉命””的写法。小题(10)注意“馨””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解析】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

一、准确审题:首先,静下心来读题,读完题,切忌浮光掠影,切勿心浮气躁,未读完就做,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实为大忌,应严谨细心。

二、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

三、注意筛选联想,调动积累感悟运用。在遇到“运用性默写”时,这类题目取材于现实生活,设置了具体情境,考察考生从情景中筛选有用信息,作为学生,看到某诗人,就该想到他们写过的名句……这种名句意识应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2017·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①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到,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②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现在,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来源:学科网ZXXK]

③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2007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巴黎诞生。Velib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自行车”(Velo)与“免费”(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目前,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22.43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次数达1.3亿次。

④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⑤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2013年5月27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300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6000辆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

⑥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建立起来。

⑦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0增至1900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行。

(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来源:学科网ZXXK]

8.根据相关内容,给第①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分)

9.请写出第③段中加点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2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40%的市民选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的“小黄车”和“Velib”,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典型案例。

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24小时不停歇运营。使用者在相距15分钟车程的两个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

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式也更加绿色、健康。

11.国外的哪些做法,使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正完善?请梳理概括。(4分)

答案:

8.起源发展成熟

9.免费(或:租用自行车免费)

10.B

11.①发展城市自行车专用道;②建立自行车指路系统;③采用会员卡制度;④应用高新技术;⑤践行“免费”理念;⑥规范租赁停放点的管理;⑦改进设备,提高骑行安全性;⑧实施政府补贴鼓励政策;⑨提高共享程度;⑩服务人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叙事的实验

全文共 5260 字

+ 加入清单

《哥本哈根》是英国剧作家迈克尔·弗莱恩于1998年写的一部戏剧。同年5月,该剧由皇家国家剧院上演,并在伦敦首映。该剧获得了普利策奖、托尼奖和其他奖项,并被评为20世纪50部最佳戏剧之一。早在2003年,王小鹰就指导中国国家歌剧院向中国观众展示它,反响热烈。

哥本哈根诞生于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公共案例——“哥本哈根之谜”。在剧中,已故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以及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再次以灵魂的形式“在场”,讲述了1941年玻尔和海森堡的相遇,并试图找出海森堡为什么来到哥本哈根。他对波尔说了什么,两人之间的父子关系破裂了?

哥本哈根与历史和科学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学术界纷纷将其视为一部严肃的科学剧或历史剧,探讨其历史真实性或所涉及的正义、伦理、国家等科学大课题。当然,也有学者不能从哲学角度理解真理。然而,本文将从这种话语的形式来分析内容与形式的同构关系,从而探索科学与人文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索科学传播的路径。

历史剧的不准确性

哥本哈根以历史为主题,所以许多学者用历史的真实性来衡量它。在国内外学者的严密考证下,哥本哈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逐一暴露出来。

例如,因研究尼尔斯·玻尔而被丹麦女王授予“丹麦国旗勋章”的高先生,结合当时紧张的国际和学术环境,指出哥本哈根有三个主要的不准确之处:第一,海森堡和玻尔相遇的地方应该在玻尔的办公室;第二,玛格丽特不应该出席。第三,会谈持续的时间很短,不应该有“滑雪”和其他回忆。研究维尔纳·海森堡的历史学家卡西迪指出,尽管哥本哈根成功地将一些历史和科学问题公之于众,但作为历史学家,我必须表示一些失望:它没有对“哥本哈根之谜”给出合理的解释

哥本哈根以杰出的著名历史片段为主题,难怪主要历史学家会基于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它。然而,必须指出,哥本哈根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而是一出戏剧。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文学形式,总是需要编剧的原创和虚构。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弗莱恩的天才使这出戏经久不衰,并获得了独特的魅力。此外,当后现代思潮将所谓的精确而独特的历史解决方案打碎时,真相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家指出的哥本哈根的“不准确性”正是弗莱恩的独创性,也是他实现哥本哈根的实验结构和哲学核心所必须做的唯一事情。

作为正式的实验结构

2.1实验室设置

哥本哈根的舞台布景非常简单:三张凳子,两扇门,背景墙上写着微积分草稿,甚至最初的舞台色调也是冷蓝色,几乎没有情感色彩。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海森堡是学生,尼尔斯·玻尔是老师,他的父亲和儿子爱上了海森堡,还有玻尔的妻子玛格丽特。从一开始,剧本的作者就通过波尔的口说,“现在我们三个都死了,难道我们不存在吗?”。由于他已经不在人世,他自然不需要考虑那些令人不安的因素,比如1941年成为谈话障碍的生命安全。剧作家对“天堂”的设置排除了一切可以忽略的因素,为历史叙事的反复实验提供了最有利的平台。

然而,这个天堂平台的设置非常符合现代西方科学实验的内在逻辑——通过控制变量、消除干扰情况和为实现实验目的建立最方便的环境。正是由于这种“实验室”的设置,历史的重复“重建”才有可能。

2.2粒子碰撞

如果舞台是一个实验室,那么三个主要人物将获得一个更抽象的身份,正如戏剧中反复暗示的那样:

海:听着!哥本哈根是一个原子。玛格丽特是它的核心。规模相似吗?一万比一?

博:是的,是的。

海:玻尔是一个电子。他在城市的某个黑暗的地方徘徊,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他在这里,他在那里,他无处不在,而不是无处不在。我去了人民公园,去了卡斯伯格,穿过市政大厅,来到了港口区。我是光子,是光的量子。我被派去在黑暗中寻找玻尔,我成功了,因为我设法见到了他...但是,发生了什么?听着-他减速了,转向了。当我遇到他时,他不再做那种让我发疯的事情。(P68-69)

玛格丽特是原子核,玻尔是电子,海森堡是光子。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玻尔家的三人会议也是微观世界中的粒子碰撞,并没有违背编剧的初衷。弗莱恩不仅把舞台设计成一个实验室,还巧妙地将活生生的宏观世界与量子世界进行类比和联系。

应该注意的是,玻尔、玛格丽特和海森堡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等同于原子核-电子-光子的关系。德克尔认为,这是因为玛格丽特是玻尔的妻子,而且她与玻尔的关系显然比海森堡更密切。这种说法自然站得住脚。但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戏剧的动态发展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不可避免地随着语言和逻辑的进步而改变,从而使情节能够进步。尽管弗莱恩曾多次使用粒子碰撞来比较戏剧中的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子世界中存在的粒子关系是三者之间唯一的关系。更常见的是,玛格丽特作为一个原子核,有多重身份,如观众和观察者。

2.3观察员

事实上,哥本哈根会谈是在玻尔和海森堡之间进行的,正如高格证实的那样,玛格丽特可能没有出席。然而,弗莱恩从一开始就把玛格丽特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无论是记忆还是历史叙事实验,第三方都必须在场——倾听、观察甚至判断。所以就在玻尔和海森堡相遇时,弗莱恩为玛格丽特安排了这样的台词:“尽管发生了所有的事情,他们还是非常希望见面。但是现在,他们都避免看到对方的眼睛,所以他们几乎看不到对方。”(P12)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玛格丽特所说,“如果海森堡在宇宙的中心,他看不见的一小块宇宙就是海森堡(P58)”。她作为一个相对的局外人站在一边观察,不停地询问、推动甚至质疑“实验”的持续进展。尤其是当海森堡和玻尔意见相左时,玛格丽特的片面立场尤为重要。这就像当同等质量的重量放在天平的两端并保持静止时,需要外力一样。此外,这种外力也必须偏向一侧。如果外力以不偏不倚的方式施加到天平上,静态将继续保持冻结状态。相反,如果外力向一侧倾斜,对平衡状态的影响越大,反应就会越强烈。争论越激烈,情节越紧张,故事就越精彩。

此外,玛格丽特的出席也是外部公众的代表。

波:只有玛格丽特。我们会让玛格丽特明白整件事。你知道我有多坚信我们不是为自己学习科学,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向他人解释事物。

海:用日常用语解释一下。(P37)

玛格丽特的出现使得玻尔和海森堡之间的辩论能够用日常语言进行。看来我们应该感谢弗莱恩违背历史事实的安排。她的怀疑、她的顾忌和她的非科学地位无疑让这两位科学家更接近外部公众。

3同构的哲学核心

当然,弗莱恩建立实验平台和设计粒子碰撞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科学形式。科学形式和哲学意义的同构是这部戏剧的突出特点。其中,最容易发现的是“不确定性原理”与历史真实性的同构表达。

“哥本哈根”试图通过科学和谨慎的实验手段寻求终极和独特的真理。这并非不恰当,甚至是现代人面对问题时想到的第一个方法。然而,问题是这个真理不是客观物质世界的隐藏规律,而是历史的秘密。哥本哈根的真相似乎注定无法向在场的任何人清楚地解释。它只能面向未来并被“解释”甚至被构建或重建。从“解释”到“解释”的微妙转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开创性的宣言,即寻求真理的实验注定要失败。在后现代意义上,历史是一套语言和文字的叙事手段,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虚构性,与小说和戏剧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确定性原理”指的是这样的规则:如果一个粒子的一个变量被精确地测量,就没有办法测量另一个变量。这条规则似乎也“主宰”了被测试历史的命运。

虽然三者在实验装置中一次又一次地接近可能的真理,但历史叙述实验未能还原所谓的真理。但故事还没有结束,真正不可知的只是第一层表达。观众刚刚摆脱了“不确定性原则”的泥潭,进入了互补原则的多领域。

根据玻尔的说法,“我们签订了和平条约。不确定性和互补性已经成为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两个中心原则”(P71)。互补性理论不仅和不确定性理论一样重要,而且是必要的补充。根据玻尔的互补理论,海森堡可以将他的多重身份定义如下:“我是你的敌人,我是你的朋友。我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险,我也是你的客人。我是粒子,我也是波”(P78)。结果,通常的科学确定性在量子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里科学的多元性与历史的许多重建有点相似。没有一个答案,但每个答案都是正确的。真相不仅是未知的,在哥本哈根推导出的每一个真相的可能性都是合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弗莱恩的实验性历史叙述是最明智的。然而,各种不符合历史事实并存在于闲聊中的小故事只是许多哲学表达的例子。

“不确定性”和“互补性”似乎足以说明科学原理和哲学意义的同构,但弗莱恩并没有就此止步。如果我们继续进行粒子碰撞的实验,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和人文内核。

既然玻尔、玛格丽特和海森堡可以是电子、原子核和光子,毫无疑问,量子世界的中心原则——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也适用于它们。由于不确定性,海森堡来哥本哈根的意图不为人知。因为我们找不到轨迹,我们只能通过粒子的“外部效应”找到答案。尽管互补原则支持每一种可能性,但我们找到答案的唯一方法是猜测或想象。

弗莱恩安排粒子碰撞实验来突破可见和不可见的障碍,连接宏观世界和量子世界,让玻尔、玛格丽特和海森堡的真实意图通过宏观话语逻辑和微观粒子碰撞来“互文”。令人惊讶的是,当不确定性原理消除了科学的确定性,互补原理消除了科学的唯一性时,量子力学世界中的人和粒子有多相似。然而,当实验室提供的手段只能通过“外部效应”来推断或想象时,探索个人意图的旅程注定要失败。

科学形态存在,人文内涵显现。当我们把弗莱恩的整个设计放在微型实验室时,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终于出现了。正如弗莱恩所说,“这出戏是关于我们是否能确切地知道我们的意图”。人们不理解他们行动的意图。与科学、历史、伦理、正义等小而深刻而永恒的问题相比,这似乎是他煞费苦心建立的实验室、设计的实验和进行的类比所追求和试图证明的。面对哥本哈根揭示的认知困境,或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呼唤剧中人:我们的时代需要一种新的伦理——量子伦理,以及一种新的认知范式——量子哲学。

4科学与人文的共谋双赢

尽管“哥本哈根”因未能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而受到批评,但如上所述,“哥本哈根”呼吁从一小段历史中建立一种新的认知和伦理范式,这不仅显示了对历史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判断,也唤起了观众对科学伦理和历史真相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宏观世界和量子世界、历史和实验、人文科学和科学看似分开的轨道最终保持同步,两者相互冲突,共谋双赢,统一在戏剧中。

科学在寻求真理,人类在寻求美,两者都把更伟大、更根本的善作为自己的愿景。玻尔和海森堡之间纠缠的所有问题都离不开不同层次的“善”——我们是否可以从科学家、国家认同和人类整体的考虑来制造核武器?人类能使用核能吗?在两者激烈的语言对抗和内心冲突下,我们看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的温度。最终,哥本哈根通过科学和历史分享的片段来讨论和思考人类问题。人性是哥本哈根的真正核心。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哥本哈根确实相当有效地传播了科学原则、现象、历史和伦理。这无疑给科学传播路径带来了新的启示。

科学内容,甚至哥本哈根的实验环境都不是与内容相分离的。相反,哥本哈根的科学成分在情节的发展和哲学意义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量子世界的科学原理阐明并解构了宏观世界中三个人物的言行,这与人文表达密不可分。不仅如此,量子世界似乎并不要求科学的唯一正确性,其模糊和宽容的状态符合人类的多元性。进入量子层次,人为划分的科学和人文科学神奇地融合在一起。

如果我们把内容和形式分开,哥本哈根无疑是一本涵盖人类核心的科学书籍。这种“表达科学”的工作并不少见。例如,《生活大爆炸》将谢尔登和其他四位科学家作为他们专业领域中“高智商”和一些“低能”的卖点。《黑客帝国》的科幻元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应该注意的是,“表达科学”的成功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文化来支持和促进科学形式。

谈到“科学交流”,最常见的思维方式是:鉴于科学的枯燥本质,我们需要将科学包装成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使其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然而,在当今社会,科学以其“高中”的精英形象,已经成为一个流行的传播点。相反,科学作品的“文化空洞”是科学传播的失败。明亮的衣服掩盖不了人性的空虚和苍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的科学交流可能不是花哨的包装盒,而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文化核心。

也许从表面上看,这种交流策略似乎有意无意地放弃了科学交流的首要地位,这需要引起注意。然而,随着科学及其传播也走向未来,其动机迟早会被历史的尘埃淹没。我们只能通过“外部效应”进行演绎和重构。“哥本哈根”以其成功的效果有力地证明了偏离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①迈克尔·弗雷恩。哥本哈根——海森堡和玻尔·[的会议。葛葛,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葛葛和胡都翻译了哥本哈根。这两个版本各有优势。总的来说,胡的翻译比较生动,但采用的是意译。葛的翻译过于直译,以至于许多欧洲句型都被保留了下来,但它们在科学上更为准确。本文采用高格先生的翻译。原始引用的脚本都是普通的脚本,页数用括号而不是一页一页地标出。

这是弗莱恩在2009年英国电影《哥本哈根》中说的一段话。原文是“这出戏是关于什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101.【2018浙江省金华、丽水市】

一、积累(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lǚ)▲(jī)▲荡

(1)缕激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辨B.辩

(2)A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B.mó

(3)B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84.【2018四川巴山市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个体心灵、民族精神、民众心智,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启迪引领安顿振奋

C.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启迪安顿振奋引领

【答案】3.A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杜鹃花开的光雾山,像穿着盛装的仙女,巧夺天工,让人流连忘返。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闻一多先生“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D.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窜跳。

【答案】4.A(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不能形容天然的杜鹃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96.【2018四川省宜宾市】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溪流潺湲。

C.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D.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3.A(B望文生义;C谦敬错位;D错用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用实验证明广义相对论的人——爱丁顿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1882年12月28日,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爱丁顿出生。

一、爱丁顿的成就

爱丁顿是第一个用英语宣扬相对论的科学家。1919年,爱丁顿通过星光偏转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爱丁顿认为这是他在天文学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1923年爱丁顿出版了《相对论数学》,爱因斯坦认为这是“用所有语言表达这个主题的最佳版本”。

爱丁顿写了大量的科学专著和通俗书籍,其中《膨胀的宇宙》再版一版。著名的“无限猴子理论”是他在1929年阐述的,他说:“如果许多猴子任意敲打字机的键,他们最终可能会写出大英博物馆里所有的书”。

此外,自然界中致密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称为“爱丁顿极限”。

第二,爱丁顿的乐趣

爱丁顿非常喜欢骑自行车。据说,为了炫耀他的骑术,他还定义了一个“爱丁顿数”E,它是一个最大整数E,可以满足连续五天超过五英里的骑术。据说爱丁顿自己的E等于87。

因为他太相信自然的完整性,当时微结构常数α的数值测量值接近1/136。他坚持认为应该是1/136。后来,更精确的测量被证明接近1/137。他还声称一定是1/137。然而,最精确的测量证明是1/137.035 999 76(50)。这个学生给他起了个绰号“加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丁顿率领一个观察小组前往西非的普林西普岛,观察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并拍摄日全食期间恒星在太阳附近的位置。根据广义相对论,太阳的引力会使光线弯曲,恒星在太阳附近的表观位置也会改变。爱丁顿的观察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立即被全世界的媒体报道。

那时,有一个传说:一个记者问爱丁顿,世界上是否只有三个人真正了解相对论。爱丁顿回答,“谁是第三个人?”

然而,当前的历史学家认为爱丁顿的数据在当时并不准确,但他偶然宣布了相对论的正确性。

第三,爱丁顿的名言

在物理学上,爱丁顿有一句名言:“我相信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所有自然法则中的最高法则。如果有人指出你的宇宙理论不符合麦克斯韦方程——那么麦克斯韦方程可能是错误的;如果你的宇宙理论与观察相冲突——嗯,观察者有时会在事情上犯错误;但是如果你的理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我敢说你没有希望。你的理论只会蒙羞和崩溃。”

2008年,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影《爱因斯坦和爱丁顿》上映。这部电影主要回顾了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的过程以及他和爱丁顿的友谊。

爱丁顿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数学家绝非巧合——天文学和数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下次我们有机会,我们将继续讲述天文学和数学的故事。

参考:

1.爱丁顿。大学科学。2009年,(4):28-29

2.百度百科

历史上的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司法民法考点之专利申请的提出、修改与撤回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专利权的获得,要由申请人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申请,经国家专利机关批准并颁发证书。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专利申请的提出等的相关司法民法考点知识。

专利法类

专利法的主体有两种:执行公司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公司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公司;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本人。英国于1474年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美国于1790年、法国于1791年、荷兰于1817年、德国于1877年都先后颁布了自己的专利法。

世界上有自己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50多个,而且专利法也日益国际化,如1884年生效的《巴黎公约》,1970年签订的《专利合作条约》,1971年签订的《专利国际分类协定》,1973年签订的《欧洲专利条约》,1975年订立的《欧洲共同体专利公约》,1975年签订的《卢森堡公约》以及1977年签订的《非洲专利组织》等。

司法民法考点2

专利申请的撤回

A.专利法允许申请人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随时撤回其申请。

B.撤回其申请时,应当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要求撤回的书面文件。

C.后果:

a、申请被撤回后,该申请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b、如果专利申请是在专利公开以前提出的,在撤回之后,申请人可以重新提出申请,其他人也可以就相同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

c、如果撤回是在专利公开以后提出的,则该发明创造已丧失新颖性,任何人就此发明创造提出的申请都会被驳回。

相关阅读:

司法民法考点3

专利申请的提出

A.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权利要求书等;

△关于权利要求书:

a、内容:记载的是申请人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b、作用:专利授权后,权利要求书是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范围的根据,也是判定他人是否侵权的根据。

c、与说明书的关系:

(a)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而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来解释权利要求书。

(b)说明书中没有阐述的事项,不能写入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

司法民法考点之专利申请的提出、修改与撤回

B.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照片或图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司法民法考点4

专利申请的修改:

A.专利申请的修改分为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要求修改和申请人自愿修改两种。

B.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6.默写(5分)

(4)《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______,______。

【答案】凄神寒骨;悄伧幽邃

【解析】(4)凄神寒骨,悄伧幽邃(重点字:邃);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冰十八”可在极端环境下形成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经典科幻小说《猫的摇篮》中,主人公意外地接触到一种独特的水,那就是室温下的固态冰。在小说中,作者声称任何与冰九接触的液态水都会立即冻结,最终导致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变成冰。令人震惊的是,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创造了像小说描述的那样狂野的“超级冰”。

(照片来源:marius millot/federa copari/Sebastien hamel/Liam krauss)

研究人员称之为“冰18”(第十八章),但它只是冰的一种极端形式,不能像想象中的冰9那样冻结整个世界,因为冰18必须存在于极热的温度(约5000℉/2760℃)和极端的大气压力(400万倍)下。

显然,水(H2O)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具有非常奇怪的性质和不可思议的分子结构。在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详细描述了制造冰18的方法。

根据这份报告,LLNL团队使用了六组巨大的激光束来产生极端强度的冲击波和“速冻”微量的水。

该报的主要作者马里乌斯·米洛特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我们设计了将水压缩并冻结成固体冰的实验,但是我们不确定在保持这种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冰晶是否真的能在数十亿分之一秒内形成

根据构成水分子的氢和氧原子的不同排列,冰有许多不同的构型。此前,该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证明了冰的存在,但现在他们首次在地球上制造了冰18并记录了它的图像。

马里尤斯·米洛特补充道:计算机模拟已经为超级冰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潜在冰晶结构,我们的研究为它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测试。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形式的冰可能在整个宇宙中广泛存在,例如锁定在像海王星和天王星这样的冰行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真题考点--说明文阅读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2017·泸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身为现代人,你已经习惯于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便利,然而,在你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你也已经身陷网络带来的危害之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大脑正不断被网络影响,变得越来越笨。

②2015年,微软通过抽样调查和脑部扫描研究了2000名加拿大人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结果发现,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陡然缩短了。2000年的时候,人们专注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平均时间还有12秒,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就缩短到了8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海量网络资讯的出现,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查看手机、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使用其他智能设备。而且,由于上网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游戏、新闻、聊天、购物等多窗口频繁地切换操作让人更加容易分心。

③调查还发现,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201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美国和波多黎各2000多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科技让这一代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上一代;64%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扰乱学生注意力上的负面作用远胜于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

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将老鼠放在机关重重的小箱子中,老鼠在箱子中如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撞,无意中触到了杠杆,这时一颗食物便会从天而降。不一会,老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联,开始自己主动按起杠杆来了。接下来,老鼠吃到食物的条件开始变难,比如加入两盏灯﹣﹣红灯和蓝灯,当红灯亮起按下杠杆时,掉食物;而蓝灯亮时,随便怎么按都不会出食物。过了一段时间后,条件继续升级,但老鼠仍然乐此不疲地玩这种“游戏”,直到死于疲惫。

⑤科学家发现,在斯金纳的实验里,按下杠杆可以刺激老鼠的伏隔核(伏隔核被认为是大脑的快乐中枢,对诸如食物、毒品等刺激有反应,负责生产多巴胺).人类痴迷于玩电子游戏而忘记吃饭睡觉的时候,比如一个韩国人就曾因连续不停玩游戏50个小时之后死亡,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老鼠的类似。而在2012年的另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与那些因毒瘾或者是酒瘾造成的大脑病变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网瘾者或者是酒瘾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和意志力)容量都会减少。因此,英国网瘾研究专家鲍登?琼斯表示,网络上瘾是种病,它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大脑。

⑥以往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不那么普及的时代,人类都习惯记忆大量知识,比如英文单词以及小说的内容,但是,科技的进步扼杀了这样的需求,这也就让人类的记忆力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因为当我们知道某某知识或者信息只需上百度查一下就好了,自然就会认为不需要记在脑子里,所以,当今的网络就好比人脑的外接硬盘﹣﹣我们将越来也多的信息“外包”给了它。

⑦人类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大脑所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转存”,才能变成长期记忆。任何打断这项转存工作的行为,都会破坏原先想要记住的信息,比如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去读短信,或是阅读文章的中途去查看电子邮件。新科技所带来的过量信息和干扰,让人脑难以形成长期记忆。另外,因沉迷手机和网络导致的睡眠过差也损伤了大脑的记忆能力。

⑧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的时间不少于两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上网期间,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相同或者类似的动作,如敲击电脑键盘、拖着鼠标点击左右键或滚轮、用指尖在触摸屏的各个图表或者模式之间来回切换等等。这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很难将一段时间内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加以筛选和集中,以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在使用数码设备浏览网络时,常常不知不觉地采用略读和跳读,感受不到传统书籍带来的那种良好阅读体验,比如,能够结合语境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内涵,或者努力读懂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所以,科学家建议,如果你想要真正静下来思考,就必须远离那些数码产品。

(1)网络给人类大脑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概括回答。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作答。

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的时间不少于两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

答案:

(1)网络分散人的注意力;“网瘾”危害人的大脑;网络影响大脑的记忆力;网络阅读难以让人深入思考。

(2)举例和列数字。用美国201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说明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

(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大部分”限制了对象范围,“不少于”对时间范围做了限制,准确说明了大部分人的上网时间比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物理考点例题:压强的简单计算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固体、液体压力和压强简单计算

如图甲所示,在高为1m的容器内装满水并密封,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1×104Pa。若将该容器倒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图甲相比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如图丙,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g取10N/kg)

方法点拨:这类题目是压强这一部分的难点,也是常见的考查点,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时,直接应用p=ρgh和F=pS即可;在计算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和压力时,要考虑液体的重力、容器的重力及容器与受力面积,然后利用公式p=F/S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55.【2018江苏省南京市】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

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5.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2分)

3.(2分)C

4.(10分)①在水一方②日月之行星汉灿烂③大漠孤烟直④飞流直下三千尺⑤甲光向日金鳞开⑥斜晖脉脉水悠悠⑦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5.(2分)示例:彩霞似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学校实验楼灭火器配置标准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实验楼即进行试验的场所,是科技的产出地,所以国家对试验室投入非常大。现如今很多学校的实验楼都是老师与研究生日常工作研究的场所。实验室要做好防火措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学校实验楼灭火器配置标准

实验室的灭火器的话一般使用的都是二氧化碳的灭火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完之后就是挥发掉,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也不会影响实验器材的正常使用。但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想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话一定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否则可能会造成冻伤的危险。

一般来讲的话,现在很多地方配备的灭火器都是干粉的灭火器。这是一种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廉的灭火器,但是实验室一般都是高精密仪器场所。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完之后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清理起来比较麻烦,可能还会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想要知道学校哪些地方需要配置灭火器请到,更多的校园火灾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司法民法考点之有价证券

全文共 2199 字

+ 加入清单

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证明持有人有权按期取得一定收入并可自由转让和买卖的所有权或债权凭证。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有价证券的相关司法民法考点知识。

司法民法考点1

有价证券的类型

1、依有价证券所设定的财产权利的性质不同,可将有价证券分为:设定等额权利的有价证券,如股票;设定一定物权的有价证券,如提单、仓单;设定一定债权的有价证券,如债券、汇票、本票、支票等。

2、依有价证券转移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1)记名有价证券,是在证券上记载证券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记名的票据和股票等,记名有价证券可按债权让与方式转让证券上的权利;

(2)无记名有价证券,是证券上不记载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和无记名股票等,无记名有价证券上的权利,由持有人享有,可以自由转让,证券义务人只对证券持有人负履行义务;

(3)指示有价证券,指在证券上指明第一个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指示支票等。指示有价证券的权利人是证券上指明的人,证券义务人只对证券上记载的持券人负履行义务。指示证券的转让,须由权利人背书及指定下一个权利人,由证券债务人向指定的权利人履行。

3、常用的有价证券

(1)票据

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约定由自己或委托人于约定时间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有价证券。依照我国票据法的规定,票据可分为汇票、本票、支票。

A.汇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有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之分。

B.本票,又称期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五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C.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又分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定额支票三种。

(2)债券

债券是国家或企业依法发行的,约定于到期时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它可以分为公债和公司债。

A.公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如国库券就是一种公债。公债不能当做货币使用,但可以自由转让,可以在银行兑现和设定质押。

B.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债券,也称企业债券,公司债可以转让、设定质押。

(3)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发行的表明股东权利的有价证券。股票上表明的权利为股东权,表征股息和红利收取权、股东表决权以及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等(4)提单

提单是指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提单中载明的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提单既是货物运输合同成立的证书,也是承运货物的物权凭证(5)仓单

仓单是仓储保管人应存货人请求签发的证明存货人财产权利的文书。仓单属要式证券,应依法律要求记明有关事项。仓单以给付物品为标的,属物品证券;仓单记载货物之移转须移转仓单始生效力,故仓单又属物权证券。存货人凭仓单提取仓储的物品,也可用背书形式并经仓库营业人签字将仓单上所载明的物品所有权转移给他人。

相关阅读:

有价证券的法律特征

(一)有价证券与证券上所记载的财产权利不能分离。有价证券需由支付人依法定程序作成政权并交付持券人,持券人行使有价证券所载的权利必须提示并交付证券。可抓让的证券转让时,证券上所载权利随着交付而转让给受让人。要享有证券上所代表的财产权利,就必须持有证券。权利人一旦丧失证券,就不能行使证券上的权利。

(二)有价证券的债务人是特定的,即证券的权利人只能向证券上记载的债务人请求实现债权。而有价证券的债权人则可因证券的转让而发生变更,持券人的合法更换不能影响债务人对债务的履行。

(三)有价证券的债务人的支付是单方义务,债务人不得请求权利人支付相应对价。债务人一旦履行了证券上规定得额权利义务,就可收回有价证券,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

有价证券的特殊性表现为以下特征:

(1)有价证券与证券上所记载的权利不可分离。

(2)有价证券的持有人只能向特定的义务人主张权利。

(3)有价证券的支付义务人有单方的见券即付的履行义务。

有价证券的种类:从有价证券所代表的权利性质上分类:

(1)代表一定货币的有价证券(本票、汇票、支票)

(2)代表一定商品的有价证券(仓单、提单)

(3)代表一定股份的有价证券(股票)

(4)代表一定债券的有价证券(债券)

从有价证券所代表的权利的转移方式分类:

(1)记名有价证券。

(2)指示有价证券。

(3)无记名有价证券。

司法民法考点3

有价证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1、概念

有价证券是指设定并证明持券人有权取得一定财产权利的书面凭证,有价证券所代表的一定权利与记载该权利的书面凭证合二为一,权利人行使权利,原则上不得离开证券进行。

司法民法考点之有价证券

2、有价证券具有下列特征:

(1)代表财产权利。有价证券券面所记载的财产价值就是证券本身的价值;

(2)证券上的权利行使,离不开证券。有价证券属于特定物,证券与所记载的财产权利不能分离,享有证券上所代表的财产权利,就必须持有证券。权利人一旦丧失证券,就不能行使证券上的权利;

(3)有价证券的债务人是特定的,即证券的权利人只能请求证券上记载的债务人履行债务,有价证券的持有人转让证券,不影响债务人对债务的履行;

(4)有价证券的债务人的支付是单方义务,即债务人在履行证券义务时,除收回证券外,不得要求权利人支付相应对价,必须“无条件给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9月5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9月5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桌会议9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论坛共同主席国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分别主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会议。会议通过《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习近平强调,我们一致同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将中非合作论坛建设成为中非团结合作的品牌、国际对非合作的旗帜。我们将加强政策协调,推进落实论坛峰会成果,并把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非洲发展振兴提供更多机遇和有效平台,为中非合作提供不竭动力和更大空间。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9月4日在北京宣布,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的特别代表将率中国党政代表团于9月8日访问朝鲜,并出席朝鲜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

上半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累计支出1648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其中,中央本级支出607.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地方支出1587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

截至2018年6月末,广东(不含深圳)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506.74亿元,与2012年末的10789.62亿元相比翻了一番,连续多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较上年同比增长。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7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云南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47.97%增长至62.83%,实现了连续增长。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修订后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办法》要求,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应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生态环境领域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生态环境管理的效能大幅提升;拉动有效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生态环境部最大限度减少环评审批,大幅减少编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数量,将登记表由审批改为告知性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真题考点--仿写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12、【2013年·湖北省仙桃市】

【试题】8.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答案】8.示例一: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示例二: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审判权,或称为司法管辖权,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的相关司考宪法考点

审判权的宪法规定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中国的 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 审判权。执行权主要包括执行 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包括了司法性和行政性两种关系,执行权的运行模式对执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审判权的范围与限度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的解释权,二是 裁量权。法律赋予了法官审判权,就意味着法官如何运用审判权,法官运用审判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法律的解释权和裁量权,法官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对法律进行解释,并在合法的范围内对案件进行公正裁决。

审判权作为一种权力存在,它的限制与范围只能起决于它的赋予者和实施者,那就是法律和法官。要对审判权限制和范围作划分和辨认只能通过分析对审判权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才能确定。法律解释权,裁判权是审判权实现的表现形式。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制度

1.两审终审制。一个案件经过任何连续两级的人民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其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另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案件、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

2.合议制。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除一审案件中的简单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以外,一般应由3人以上单数的审判员或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判决或者裁定。

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

3.审判委员会制度。审判委员会成员包括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各庭庭长及审判业务骨干,成员由人大会任命。主要任务是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分析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检查执法情况,提出本院审判工作中的改进办法;讨论其他有关审判工作问题等。审判委员会以少数服从多数表决原则作出决定。

4.审判监督制度。宪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这表明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宪法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各级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进行审判。

5.回避制度。在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是自己或其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或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等情形下,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可在这些情形下申请其回避。是否回避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1.依法独立审判原则。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公民适用法律一律平等的原则。人民法院对一切案件中的当事人都必须平等地依据法律规定进行适用,不得考虑法律以外的其他因素,既不得对当事人进行歧视,也不得给予任何一方特权。

3.公开审判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除了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公开进行,允许旁听、采访和报道。当然,所有案件均须公开宣判。

4.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被告人除自己进行辩护外,有权委托律师为他辩护,也可以由人民团体或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为他辩护,还可以由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为他辩护。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

5.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全文共 3693 字

+ 加入清单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宪法的相关司考考点

宪法的原则

1.资产阶级宪法

(1)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2)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近代分权学说是英国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孟德斯鸠所完成的。

2.社会主义宪法

(1)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5.高考政治必备知识考点

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宪法学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宪法。然而,在中外宪法学界、学者们对宪法定义的具体表述却各不相同,对此,有学者正确地指出:“这一方面反映了宪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同文化背景,也反映出在宪法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理念。因此,在确定宪法定义时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而应允许不同宪法认识的存在。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宪法定义只是表明考察宪法现象的不同角度和认识水平。” 概括起来,学者们对宪法概念的定义分为四大类:

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一) 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或者说以宪法调整的内容为根据确定宪法的内涵和外延。

1、从社会学角度和宪法理论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宪法是对其政治权力的划分。

2、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

3、宪法决定和规定最高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机关与公民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5、实质意义的宪法,含有关于国家的组织及作用的基础法之意味。详言之,,凡关于国家领土的范围、国民资格的要件、国家统治组织的大纲,尤其是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机关如何构成、享有什么权利、怎样行使他的职能、各种机关彼此间有如何的关系等的法则,以及关于国家与国民关系的基础法则。

6、宪法是规定国家统治机构的组织规范。特别是近代宪法规定了以权力的分立为中心的国家重要机关的组织及其运行的办法,并以确定国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为目的。

7、《布莱克法律辞典》将宪法定义(Constitution)为:“一国的组织或基本法,可以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其制定者在规定政府的特征和组成,提出国家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政府、调整、分配和限定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及规定主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①8、美国学者安德逊和温德认为:“从这个词的最广义和最正确的意义上说,宪法是全部有关政权的规则的总汇,这些规则规定着国家机关活动的程序、规定着这些机关的职权、规定着个人对于国家机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与其他法律不同的法律形式特征,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

1、《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2、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

3、《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从最广义来说,宪法是一批规则,用以管理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事务。”4、法国学者波若认为:“宪法是据以组织国家管理和调整全体个人或法人的关系的一种根本法。”6、美国学者施瓦兹认为:“宪法是包含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的国家根本法。”7、朱国斌先生认为:“宪法作为国家组织法,是法律的一种,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凌驾于其他任何法律之上的国家基础法。”(三)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于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所反映的阶级意志,以及这种意志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学者分析宪法的基本立场。

1、苏联学者科托夫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一书中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表现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表现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础。”2、宪法就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巩固统治阶级专政,规定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国家根本法。它具有强烈性,是阶级斗争中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宪法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根本法,具有一般法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实质上的特点和形式上的特点。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

5、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四)从综合的角度来定义宪法第一类综合定义的特点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宪法这一事物做一全面的考察后给出一具明确的概念。如:

1、英国学者澳·菲力普斯和保罗·杰克逊认为:“宪法(Constitution)经常在抽象和具体意义上使用。抽象地讲,一国宪法就是法律、习惯和惯例的系统,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调整不同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国家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宪法就是权威性地规定最重要宪法法律的文件。”

2、龚祥瑞先生认为:“宪法就其性质而言,是根本法,这是由它所规定的内容来决定的;宪法就其范围而言,是社会的总章程;宪法就其有效力而言,是最高法;宪法就其作用而言,是国家法或称政治法。”

3、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既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意志或利益是宪法的本质,国家根本法表明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5、张文显教授认为:“人们通常从三种意义上理解宪法。宪法是宣言书,宪法是总章程,宪法是根本法。”6、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它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其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7、宪法是指以特殊程序制定的,规定国际基本制度、国家的政权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8、宪法是以民族政治为本质属性,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类综合定义就是结合宪法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给宪法下定义。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中青年学者通常采用的方法。如:

1、中国学者林纪东认为:“宪法者,规定国家之基本组织、人民权利义务,及其本国策之根本法也。”

2、英国宪法学家戴雪认为:“宪法是规定政府组织,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权利与义务的根本规则与法律。”

3、宪法内容上的本质属性是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宪法形式上的本质属性则指它是国家的根本法。因此,我们以将宪法意义为:“宪法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为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4、宪法是分配社会权利并规定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所谓社会权利,指的是一定社会内一切权利和权力的总和,它由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国家权力两个基本方面构成。“5、宪法就是规定国家权力应如何为公民权利服务的根本法。

6、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7、宪法是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基本关系部门法。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8、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立政一词表示人们参与、组织和争夺国家政权的行为和活动,其相应的社会关系就是立政关系。在立政关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是立政主体(包括公民和公民代表机关)与施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不同的立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职能的施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9、宪法是调整法权关系,规范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法。……法权关系是政治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分别归结为主权归属、国体和政体问题以及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10、宪法是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根本法。

11、宪法概念的揭示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宪法的逻辑起点(人民主权)宪法的基本矛盾(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矛盾);宪法的本质属性(法律最高性)

12、宪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宪法是调整民主政治中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根本法。

13、宪法是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并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国家根本法。其中,以国家和公民关系为调整对象和国家根本法揭示了宪法的法律内涵,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则是宪法的价值内涵。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真题考点--句子衔接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5.(2012北京)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于逍遥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5.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