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登革热怎么治疗(经典三篇)

浏览

3121

文章

3

篇1:登革热会传染吗?登革热如何治疗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登革热

这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潜伏期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被传染。因其潜伏期大约为5~8天,又被称为“五天热”,潜伏期过后,患者迅速表现出异常症状,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登革热会传染吗?

登革热是会传染的。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两种花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清除积水,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对成蚊可喷洒灭蚊剂。

登革热如何治疗

1、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2、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裕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3、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4、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5、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6、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登革热的预防

1、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2、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3、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4、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5、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6、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7、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登革热治疗预后有哪些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欢迎查阅。

关于登革热疫情,人们该如何预防?

1、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5、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6、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

大部分登革热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重型病人会出现死亡。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什么样的?

1、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什么样的: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和埃及伊蚊

2、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预防登革热要注意什么?

小心白天咬人的蚊子。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伊蚊喜欢白天活动,所以,预防登革热尤其要提防白天咬人的蚊子。

雨季是伊蚊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这种蚊子喜欢将卵产在不清洁的缸罐、花瓶、废弃轮胎、竹节、石洞等小积水中,居室内外2.5厘米以上深的积水都是伊蚊理想的产卵、孵化场所,因此倾倒积水是一个很好的防蚊措施。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轻型登革热病人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轻,一般无皮疹及出血;病程一般为1-4天;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人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型登革热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病例可以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登革热怎么治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那么登革热怎么治疗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登革热怎么治疗

登革症状一般是发热、皮疹、出血、淋巴肿大、全身疼痛等。热潜伏期3~14日,平均为4至7日左右。临床上将登革热分为典型、轻型和重型。初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发热头痛,当成普通感冒容易延误治疗,这就是它阴险的地方,但有不同就是会出现关节痛肌肉痛,三天左右后会有明显的皮疹,面色发红等很容易看出的表征。中后期的登革热病相当吓人。

治疗方法如下:

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