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露食疗养生【精彩四篇】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处暑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欢迎大家来阅读。

浏览

967

文章

4

篇1:白露节气养生进补食疗_白露的风俗禁忌

全文共 325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露节气养生进补食疗_白露的风俗禁忌,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露的风俗禁忌

1、白露日宜祭蜀王

白露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2、白露日宜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3、白露时节宜天炙

白露这天,上海的人们会将取来的露水和墨水抹在小孩的额间、背心,说是能祛除百病,当地人称为“天灸”。家里有孕妇的,会在这天清晨割~些苦草并储藏起来,给孕妇煎汤,以保证其顺利生产。

4、白露时节宜“秋兴”斗蟋蟀

在白露农闲的时候,农村的人们就会玩斗蟋蟀的游戏,称为“秋兴”。从宋代开始民间就流行白露斗蟋蟀,当时主要盛行于王孙贵族之间。明清时期,此风更盛。清顾禄的《清嘉录》对此就有详细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

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白露时节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斗前挑选蟋蟀很有讲究,“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正良为优。”蟋蟀选好后,“大小相若,铢两适均,然后开栅门。”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日‘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门’。分筹码,谓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的彩,不胜者输金,无词费也。

直到现在,斗蟋蟀仍是平民百姓的一大娱乐活动,北京尤其盛行。进入白露,人们就会拿上自己精心养育的蟋蟀,来到开阔场地参斗,观众也是兴致高昂,聚精会神观战,场面十分热闹。

5、白露日忌刮风下雨

在民间,白露日忌刮风下雨。人们认为白露日见风雨将会对农业收成造成不利影响,谚语说道:“白露日落雨,到一处坏一处”,“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还有谚语说:“处暑雨甜,白露雨苦。"农民认为白露的雨水是苦的,雨水会使蔬菜变苦;收割的稻子沾上白露的雨水之后也会生虫被蛀空。

此外,白露时节刮风会造成危害,有“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的说法。

白露节气养生进补食疗

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滋阴安始。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注意:感冒时及胸闷腹胀、纳呆苔厚腻者,不宜服。

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注意:外受风寒及发热饮冷、舌红苔黄、便结尿黄等实热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大枣乌梅汤

原料:大枣20克,乌梅2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乌梅洗干净,人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应用: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

猪肺虫草汤

原料:猪肺250克,冬虫夏草1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肺除去血污,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猪肺与冬虫夏草同入沙锅,

加水适量炖汤,待猪肺熟烂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肺。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肺肾、止咳喘。

应用:肺肾气虚、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干咳、胸痛咯血、气短喘促、不相接续、动则尤甚、声音低怯、腰膝酸软、尿随咳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癌咳喘咯血而属肺肾两虚者。

鲫鱼红糖甜杏汤

原料:鲫鱼1条(约500克),甜杏仁12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鲫鱼去掉鳞、腮,剖除内脏洗干净,切成几块,将鲫鱼与杏仁、红糖一并熬汤,鱼熟后即可饮汤食鱼(可稍拌酱油)。

用法:食鱼喝汤,适量。

功效:益气健脾、滋阴理肺。

应用:慢性支气管炎,症属气阴亏虚型,症见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咳嗽痰多、气短声低喘促、咳剧或痰中夹有少量血丝者。

贝母甲鱼

原料:活甲鱼1只(约500~1000克),川贝母5克,料酒、细葱、花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先将甲鱼放人温热水中,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头,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将甲鱼放入蒸钵中,加水适量,放人贝母、料酒、花椒粉、细葱、味精、精盐,以武火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补肺、化痰止咳。

应用:阴虚所致久咳痰多、气短喘促、夜卧盗汗、心烦口渴、低热不退等。

南沙参煮蛋

原料:南沙参50克,鸡蛋2个。

制作:将南沙参与鸡蛋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待蛋熟后,取出剥去壳,再放入药汤中稍煮即成,饮汤食蛋。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降火、止痛。

应用:阴液亏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牙齿疼痛、红肿不显或无红肿、口龈干燥等。

双参酒

原料:西洋参30克,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黄酒800克。

制作:将西洋参、沙参碎成小段,麦门冬碎细,共装入小坛内,将黄酒全部倒人药坛内,置炉上用文火煮鱼眼沸,取下待冷,加盖密封,置放于阴凉干燥处,每日摇动数下,经7天后开封,加凉开水200毫升,搅拌匀,再用细纱布过滤一遍,收入干净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用开水送服10-20毫升。酒服尽后,将药渣爆干为末,每次用开水送服5克。

功效:滋阴益气、生津润燥。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烦体倦、气短汗出、口渴多饮、咽干唇焦、舌燥无津、小便短少、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大便燥结,以及热性病后期形消体瘦、饥而不欲食、烦躁夜卧不宁等。

注意:脾胃阳虚、寒湿内阻之脘腹胀满、冷痛泄泻、食少苔腻者,不宜服;勿与藜芦同用服,服用时若感味苦,可加适量冰糖。

白露节气的含义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白露养生食疗方推荐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在食物的属性中,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白露养生食疗方,欢迎大家阅读。

白露养生食疗方七、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滋阴安始。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白露养生食疗方五、柚子鸡:

[配料] 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 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 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白露养生食疗方三、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白露养生食疗方四、莲子百合煲:

[配方] 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 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 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白露养生食疗方六、银杏鸡丁:

[配料] 银杏(白果)1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做法] 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去油。再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绍酒、高汤、食盐、味精,把加工过的白果鸡丁倒入锅内翻炒,用湿淀粉勾薄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 补气养血,平喘止带。本方可作为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妇女带下证患者之膳食。

白露养生食疗方二、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白露养生食疗方一、香酥山药:

[配方] 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实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 山药洗静,上锅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等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 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露的食疗方法及养生水果

全文共 2410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说白了,就是天气渐渐变凉,早上的时候地面和叶子上会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白露的食疗方法养生水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白露节气养生粥

1、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2、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3、菊花粥

原料:菊花60克、梗米100克。

做法:先将菊花煎汤,再同梗米同煮成粥。

功效:散风热、清时火、明目,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功效。

白露养生的食疗方法

1、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滋阴安始。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注意:感冒时及胸闷腹胀、纳呆苔厚腻者,不宜服。

2、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3、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注意:外受风寒及发热饮冷、舌红苔黄、便结尿黄等实热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4、大枣乌梅汤

原料:大枣20克,乌梅2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乌梅洗干净,人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敛汗。

应用: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

5、猪肺虫草汤

原料:猪肺250克,冬虫夏草1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肺除去血污,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猪肺与冬虫夏草同入沙锅,

加水适量炖汤,待猪肺熟烂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肺。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肺肾、止咳喘。

应用:肺肾气虚、气阴两虚所致的久咳干咳、胸痛咯血、气短喘促、不相接续、动则尤甚、声音低怯、腰膝酸软、尿随咳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癌咳喘咯血而属肺肾两虚者。

白露的养生水果

一口流水的秋梨

冬季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秋梨中丰富的水分正是肌肤所需。

一天3个苹果

苹果的好吃还用多说嘛?不但可以吃,也可以切成片贴在脸上.对皮肤有好处,富含果胶、纤维素、维生素C等,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日食苹果3个,皮肤不但水润而且还很有弹性!

生吃黄瓜

生吃黄瓜可以充分补充皮肤所含的水分,将新鲜黄瓜去皮切片,立即贴于刚洗净的脸部,再用手指轻按黄瓜片,使其不脱落,20分钟后揭下。此法可供给皮肤营养,并使其嫩滑细腻,可以常敷用,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季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

鲜食葡萄

葡萄为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又名草龙珠、水晶明珠、蒲桃、蒲陶、李桃、山葫芦。葡萄被人们视为珍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而且果实、根、叶皆可入药,全身都是宝。

人见人爱胡萝卜

胡萝卜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之功效,适宜于皮肤干燥粗糙,或患毛发苔藓、黑头粉刺、角化型湿疹者食用。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B、C,并有轻微而持续发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肤色红润,胃肠畅通,对美容健肤有独到作用。最好空腹喝胡萝卜汁,这样更利于胃肠吸收,促进血液循环、疏泄和消除汗腺污垢、调整体温,从而使皮肤清洁健康、细嫩光滑。

酸酸甜甜的大石榴

颗粒饱满的石榴最是惹人喜爱,口感酸酸甜甜的非常不错。它性温,具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津液不足、咽干、烦渴不休的人,可以把石榴作为食疗佳品。石榴捣成汁,或者煎汤饮,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

天然水果罐头柚子

在众多的秋令水果中,柚子可算是个头最大的了,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成熟,皮厚耐藏,故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称。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健胃、润肺、补血、清肠、利便等功效,可促进伤口愈合,对败血病等有良好的辅助疗效。此外,柚子还可以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对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鲜柚肉由于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露节气养生食疗食谱

全文共 2397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之一,白露是处暑过后的节气,处暑表示的是炎热的结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露节气养生食疗食谱,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露养生推荐食谱

1、阿胶糯米粥

制作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1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阿胶研碎备用。将糯米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研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再煮开后加入红糖,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眩晕、心悸、面色萎黄,阴虚火旺之心烦剡眠、咯血、吐血、衄血、肺燥咳嗽、尿血、便血、崩漏者。

禁忌: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胃脘不适者少食。

本粥用糯米,取其温中补脾胃之功,抵消阿胶性质黏腻不易消化的副作用,同时助阿胶以补养阴血亏损,还能加强阿胶补肺之功。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用药法象》说其“止血安胎,兼除嗽痢”。《本草求真》中也提到“阿胶气味俱阴,既人肝经养血,复人肾经滋水……为血分养血润燥,养肺除热要剂”。

阿胶人肺经能润燥,人肝经能补血,人肾经能滋阴为疗阴虚血亏之良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分为胶原物质,水解后可得到多种氨基酸,另外还含有钙、硫等。阿胶有加速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长的作用;能抗创伤性休克;阿胶还能促进钙的吸收,改善动物体内钙的平衡,有助于血清钙的存留。它还能防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本粥是秋季饮食养生佳品,又能治虚劳咳嗽,有很好的补血、止血之功,妇女最宜。

2、参麦甲鱼

制作原料:甲鱼1只重约500~1000克,瘦火腿100克,生板油25克,葱节20克,生姜片10克,食盐6克,鸡汤500克,绍兴酒150克,浮小麦20克,茯苓10克,人参5克,鸡蛋1只,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水和甲鱼,烧沸后,用文火煮约半小时捞出,放在温水内,剔去背壳和腹甲以及四肢的粗骨,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块,摆入碗内。火腿切片,板油切成丁,盖在甲鱼上面,将所用调料一半兑入适量清汤。注入碗中。把浮小麦、茯苓用纱布包好投入汤中,人参打成细粉撒在面上,湿棉纸封口上笼蒸至烂。甲鱼出笼后,拣去葱、姜,滗出原汤,把甲鱼扣入碗中。原汤倒在手勺里,用剩下的一半调料及味精调味。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打1只鸡蛋在汤内,略煮后浇在甲鱼上面,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神疲短气等虚弱者。秋季食用,可防止和治疗燥邪伤阴。具有滋阴、益气、补虚的作用。

3、白果鸡丁

制作原料:白果(银杏)1000克,无骨嫩鸡肉250克,蛋清2个,高汤、白砂糖、绍酒、淀粉、味精、香油、食盐、油、葱各适量。

制作方法:白果去壳,在油锅内煸炒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待用。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食盐、淀粉搅拌均匀。炒锅烧热放油:量要多些),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勺划散,放入白果继续翻炒,至熟后连油一同倒入漏勺内沥油。然后在锅内倒入少量油,将葱段煸炒,随即烹入芡,出锅前淋入香油,搅拌均匀,起锅装盘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者。有补气养血。平喘止带的作用。

白露进补养生食疗

1、贝母甲鱼

原料:活甲鱼1只(约500~1000克),川贝母5克,料酒、细葱、花椒粉、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先将甲鱼放人温热水中,使其排尽尿,然后剁去头,剖除内脏,清洗干净。将甲鱼放入蒸钵中,加水适量,放人贝母、料酒、花椒粉、细葱、味精、精盐,以武火蒸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补肺、化痰止咳。

应用:阴虚所致久咳痰多、气短喘促、夜卧盗汗、心烦口渴、低热不退等。

2、南沙参煮蛋

原料:南沙参50克,鸡蛋2个。

制作:将南沙参与鸡蛋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煎煮,待蛋熟后,取出剥去壳,再放入药汤中稍煮即成,饮汤食蛋。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滋阴、降火、止痛。

应用:阴液亏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牙齿疼痛、红肿不显或无红肿、口龈干燥等。

3、双参酒

原料:西洋参30克,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黄酒800克。

制作:将西洋参、沙参碎成小段,麦门冬碎细,共装入小坛内,将黄酒全部倒人药坛内,置炉上用文火煮鱼眼沸,取下待冷,加盖密封,置放于阴凉干燥处,每日摇动数下,经7天后开封,加凉开水200毫升,搅拌匀,再用细纱布过滤一遍,收入干净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用开水送服10-20毫升。酒服尽后,将药渣爆干为末,每次用开水送服5克。

功效:滋阴益气、生津润燥。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烦体倦、气短汗出、口渴多饮、咽干唇焦、舌燥无津、小便短少、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大便燥结,以及热性病后期形消体瘦、饥而不欲食、烦躁夜卧不宁等。

注意:脾胃阳虚、寒湿内阻之脘腹胀满、冷痛泄泻、食少苔腻者,不宜服;勿与藜芦同用服,服用时若感味苦,可加适量冰糖。

白露节气养生注意要点

1.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

2.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脯容易着凉。

3.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

4.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5.在白露一节气中要预防秋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