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百叟宴的来历(汇编20篇)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叟宴的来历,欢迎阅读和分享。目录

浏览

1603

文章

1000

篇1:祭灶节的来历和意义

全文共 2027 字

+ 加入清单

祭灶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祭祀活动中,它的地位仅次于祭祖。关于祭灶节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祭灶节的来历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祭灶节的习俗

民间称为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祭灶节是什么意思

祭灶节,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要放鞭炮。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面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麻糖,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祭灶节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宗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端午节挂艾草的来历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挂艾草是为了防病治病以及祈福。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在端午节,将艾草挂在门上,预示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有关艾草能够治病的传说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大家每到端午节这天,便会在家门口挂上艾草来驱邪、祈福。《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糖不甩名字的来历 糖不甩名字怎么来的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道光年间,广东广东东莞一带吸食鸦片的人很多,流毒泛滥,赶往东坑过“卖身节”的男丁面黄肌瘦,吕洞宾听闻打制了灵丹,但良药苦口,又不能私自下凡,于是他将仙丹藏于糯粉丸里,配上糖浆煮成了美食,变成老翁挑担叫卖,众人吃后赶走了流毒,恢复了体力,于是这道”糖不甩“名扬天下。

糖不甩名字来历

糖不甩的来历据传还跟八仙有关。清朝道光十九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

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世界残疾人日的来历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残疾人日的来历,供大家参考!

由于生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1976年,为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并确定了“全面参与和平等”的主题。1982年12月,第37届联大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宣布1983年至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享有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大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dayofdisabledpersons)。

1992年10月14日,联合国第47届大会通过决议,该决议的主要内容是:

(1)请所有会员国和有关组织加强努力,为改善残疾人的状况采取持续而有效的措施;

(2)宣布其后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

(3)敦促各国政府以及全国性、地区性和国际性组织在执行“国际残疾人日”决议中进行充分合作。

确定“国际残疾人日”的目的是:持续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促使各国政府将残疾人事业放在优先地位,采取更有力、更广泛的行动和措施,在“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之后全面实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实现“人人共享的社会”这一目标。决议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采取更积极和广泛的行动与措施,以求实现“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和《关于残疾人和世界行动纲领》的改善残疾人的处境,以期建立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联合国的这一决议是在该届联大就残疾人问题举行两天特别会议后作出的。特别会议审议了1992年结束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中国代表团特别顾问、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年12月3日,正值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动亚太残疾人十年会议在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又名“忙种”,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关于芒种的来历风俗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芒种的来历和风俗,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芒种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芒种的节气是一个很繁忙的,农作物大多数都已经到了收成的时候,也有一些农作物处于最后生长期,在这个节气中的温度是比较高的,雨量也有很多,因此,对于一些地区一定要注意降雨量,防止过多的水对农作物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一些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来说,一定要不要错过时间,不然成活率就会变低,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其实,芒种也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是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就是芒种节气的由来。芒种有送花神、打泥巴仗、安苗、煮梅等风俗。

芒种即“忙种”,意味着夏季农忙的开始。农民们将麦苗种入土地,自然会希望这麦苗能平安长大,到秋天能获得丰收。所以在芒种节气时,许多农业区都有“安苗”的习俗。绩溪安苗节起源于南宋时期,安苗,顾名思义就是祈盼禾苗平安,五谷丰登,这是一个祈求丰收的节日。在绩溪当地,流传着一首据说非常古老的民谚:“芒种端午前,点火夜种田;种田种得苦,图过安苗福。”表达了当地百姓对丰收的祈愿。

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

1、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

1.1、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1.2、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1.3、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气候特点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人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鱼肠剑的来历,鱼肠剑有什么故事?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部《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除了剧情、画面、历史背景,很多人也一定对鱼肠这个人物有很深刻的印象,虽然剧中的鱼肠是一个人,但是在历史上,“鱼肠”这个名字指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把名剑,并且在现在的十大名剑谱上也赫赫有名。究竟历史上鱼肠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上的鱼肠剑,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把剑被放在鱼腹之中,因此得名,不过好好的一把剑为什么要放在鱼腹里?这就跟荆轲刺秦的时候,把匕首藏在地图里面是一样的了。《史记刺客列传》里面记载有一位刺客,是春秋时期人物,名为专诸,屠户出身,虎背熊腰的,一看就是一个标准的屠夫形象,他还是当地有名的孝子。

当年伍子胥因为自己的父兄都被楚国所杀,到了吴国之后,伍子胥就特别想要说服吴王进攻楚国,但是却被公子光拦住了,说他这样做只是因为要报私仇。伍子胥后来得知公子光想要杀了吴王僚,才知道原来公子光的目的在这里,他听闻吴国人专诸的名声,于是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想要助他完成杀吴王的计划。

果然在王位权势面前,没有几个人会顾及血脉亲情,公子光后来找准时机,假意宴请吴王僚,将匕首藏在鱼腹之中,专诸就用这把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不过他自己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所杀,他也是《刺客列传》里面的一位主角。而后公子光继位,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吴王阖闾。

虽然说现代人不能理解,专诸为了别人去刺杀别人的思维,公子光对自己的厚待,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去杀人,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自己本来做屠夫又不缺什么,可偏偏有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为了让自己帮他完成计划而厚待自己,自己就要去帮他,自己为此而死,那么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呢?

而鱼肠剑的来历,相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和若耶溪之铜,经过雨洒雷击,得到天地精华,一共制成了五口剑,这五把剑在后世都非常的有名,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鱼肠剑得名是因为它的剑身上面刻有鱼的花纹,因此叫做鱼肠。

鱼肠剑在十大名剑上面排名第八,是勇绝之剑,也是专诸刺杀吴王僚的勇绝,但是以专诸为代表的古代刺客,为了别人去杀另外一个人,不管是夺位还是复仇,这样的思维方式,始终太过浮于表面,只因为别人给过自己小恩小惠就拼上自己的性命,那自己的家人又怎么办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压岁钱的来历故事 压岁钱的故事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压岁钱又名压崇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故事为:

相传很久以前,有种叫“崇”的小妖怪,常在除夕深夜出来,去摸小孩的头,小孩往往被吓得哭起来。有户人家夫妇俩五十多岁才生了一个儿子,有位神仙路过此地,算到这家孩子有难。于是变成一枚铜钱,守在小孩身边。孩子入睡后,夫妇俩用红纸把铜钱一包,放在孩子枕头旁边,并吹灭灯上床。到了半夜,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一道道闪闪金光,吓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左邻右舍,以后家家效仿,逐渐就演变为“压岁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二生肖排序的来历 十二生肖对应的十二种动物是怎样选定的?

全文共 8364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根据十二地支衍生出了相匹配的十二种动物。相当于每12年一轮,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对应的属相。那大家比较好奇的是,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序还有确定这十二只动物的,其实这里面惨咋了很多神话故事,光是起源就有四种说法,排序从佛教、五行阴阳、民间传说等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如果大家想弄清楚的话,可以把这几个故事都看看,然后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一个。那这次就简单的跟大家讲讲十二生肖排序的来历,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十二生肖陶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36.5-42.5厘米

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

陶俑的造型为兽首人身,兽首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形象。人身直立,身穿交领宽袖衣,长垂至足,两手笼袖拱于胸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十二生肖陶俑正在展出、正在展出、正在展出——

▲展览现场

1955年3月26日,陕西省文管会第一文物清理工作组在西安市东郊韩森寨附近工地发现一座唐墓。该墓系一中型土洞墓,分墓道、甬道及墓室三个部分。

经发掘,出土随葬品极为丰富,其中以一套表涂红绿彩绘,呈顺时针排列的十二生肖陶俑最为引人瞩目。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合而谓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是我国传统的纪时、纪月、纪年的方式。

十二生肖自起源之时始便与农耕文明紧密相关,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作为随葬品的十二生肖俑就是其中较具特色的一种,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资料。

一、十二生肖的文化源流

事实上,十二生肖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传统纪时、纪月、纪年的习俗,更主要的还在于由此衍生、发展出许多同人生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事象。考辨十二生肖的文化源流,亦即搞清这些文化事象的来龙去脉。

十二生肖从起源到最后完善,历经的时间应该较为漫长。文献中最早涉及生肖动物与地支相配是在西周时期,《诗经?小雅?吉日》有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庚午马的对应,与今之生肖午马完全吻合。

生肖出现最早的实物资料,是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和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墓发掘的简书,两批秦简均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均记于《日书》中。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盗者》:

“子,鼠也。盗者兑口……丑,牛也。盗者大鼻……寅,虎也。盗者壮……卯,兔也。盗者大面……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蟲也。盗者长而黑……午,鹿也。盗者长颈……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圜面……酉,水也。盗者而黄色……戌,老羊也。盗者赤色……亥,豕也。盗者大鼻而票行……”

其中 “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已与现今所传生肖相一致。又据考证,蟲即虫,《说文?虫部》段注“虫,一名蝮”,蝮是一种毒蛇,因此,巳与蛇相对应。环,读猨,猨即猿,与猴接近。“酉,水也”,“水”古读为雉,雉为山鸡,今酉鸡当属酉雉发展而来。

《古今注》有记“狗一名黄羊”,据此推测“老羊”为狗也是有可能的。这样,睡虎地秦简所记录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巳蛇、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九种生肖,与今所传生肖相同。而“午,鹿也”、“未,马也”所配属与今有异。地支“辰”后无生肖所配,应是漏记兽名。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亡盗》:

“子,鼠矣。以亡盗者中人取之……丑,牛矣。以亡其盗……寅,虎矣。以亡盗从东方入……卯,兔矣。以亡盗从东方如,复从出,臧野林草茅中,为人短面,出不得。辰,虫矣。以亡盗者,从东方入,有从出,取者藏溪谷内中,外人矣。其为人:长颈,小首,小目。女子为巫,男子为祝名。巳,鸡矣。……午,马矣。……未,羊。……申,猴矣。盗者从西方……酉,鸡矣。戌,犬。尔在贵薪蔡中……亥,豕矣。……”

其中,“巳鸡”与“酉鸡”相重,疑为“巳蛇”之误。这一组生肖,比睡虎地秦简所记更接近流传至今的十二属相。

上述秦简中的十二生肖虽然与今传生肖不尽相同,却已基本完整。

由此可见,十二生肖的配属在先秦时期已基本成形了。而且,这两处秦简发现地一南一北,相距甚远,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广为流传。

现存传世文献中最早系统记载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论衡》,《论衡·物势》曰: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水胜火,故豕食蛇;火为水所害,故马食鼠屎而腹胀。”

曰:“审如论者之言,含血之虫,亦有不相胜之效。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猕猴者,畏鼠也,啮猕猴者,犬也。鼠,水也,猕猴,金也;水不胜金,猕猴何故畏鼠也?戌,土也,申,猴也;土不胜金,案猴何故畏犬?”

这段记述中独缺地支“辰”,但在同书《言毒》篇有载:“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十二动物及与十二地支的相配关系,已经和后代的十二生肖基本相同。

另外,东汉蔡邕的《月令问答》也有十二生肖记载,只是不全,其文曰:

“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豕而已,其余龙、虎以下,非食也。……寅虎非可食者……冬水王,水胜火,当食马,而礼不以马为牲,故以其类而食豕也。”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中有言:

“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卯日称丈人者,兔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巳日称寡人者,社中蛇也。”

在此,十二生肖动物被用于纪日,且被赋予人格化的形象。

南梁沈炯曾作《十二属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自此,始有“十二属”的称谓。

南齐永元年间,有一则用人的属相来讽刺政局的童谣:“野猪虽嚆嚆,马子空闾梁。不知龙与虎,饮食江南墟。”当时的识者解释道:“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梁王属龙,萧颖胄属虎。”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母亲托人给他传书:“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说明在南北朝时,用生肖指代人的出生年已经很普遍。

二、十二生肖俑的演变

十二生肖俑,亦称十二支神俑。古代人们拿十二生肖与人的命格相结合,并将其神化为生肖俑,在墓葬中按一定方位排列。因其有镇墓辟邪、保护墓主亡灵平安之说,所以被广泛用于陪葬。

作为随葬明器的十二生肖俑,一般为陶瓷制品,亦有少数为石制或金属质,常见于隋、唐、五代及宋墓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文化特色,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十二生肖的起源应不晚于西周时期,到汉代时已形成了完整的十二生肖配属。而考古发现的众多汉墓中,都出土有大量的鸡、狗、猪等动物俑。

目前学术界多认为它们是家庭圈养的家禽、家畜,是墓主人生前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至于其中是否有表示十二生肖意义的动物俑存在,尚需进一步的论证或考古新材料的证实。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十二生肖俑最早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墓葬中应是南北朝时期。山东临淄北魏崔氏墓葬群中的10号墓出土有十二生肖俑,为陶质,形象较为写实。

此时,生肖俑以独立的动物形象被置于相配套的龛台中。因该墓在早期遭到严重破坏,仅发现有虎、蛇、马、猴、犬及生肖已失的龛台一件,这是有关十二生肖俑年代最早的实例。

灰陶生肖俑:马%20、蛇、虎、猴

北朝(公元六世纪左右)

高约21-23厘米

1983年山东临淄北朝崔氏墓M10出土

皆为泥质灰陶,且为动物原形,伏卧于龛台之内,龛台呈莲瓣状,有底座与背靠,背靠略向内凹,呈弧形,衬托出生肖俑形体。

从隋代至初唐时期,十二生肖俑的常见形象已演变为坐姿的兽首人身像。如湖南湘阴隋大业六年墓两壁的十二个小龛中,出土了一套兽首人身生肖俑,着右衽大袖长袍,双手置于腹前,盘坐。

武汉武昌桂子山隋大业年间墓葬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兽首人身,宽衣博带,拱手盘膝而坐。重庆万州唐代冉仁才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兽首人身,盘坐于底板上,身穿折领宽袖袍,两手持笏板拱于腹前。长沙黄土岭初唐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兽首人身,身穿宽边披胸服,大袖,两手向胸前作拱礼状,两膝就地盘坐。

这一时期,出土有同类十二生肖俑的墓葬还有湖南长沙牛角塘唐墓等。可见,此时期墓葬中随葬十二生肖俑的现象多出现在两湖、四川等南方地区。

青釉生肖牛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18厘米

1978年重庆万州唐代冉仁才墓出土

牛首人身,昂首立耳,双眼圆睁,神情庄重。身着折领宽袖袍服,腰部束带,双手持笏板,置于胸前,盘腿端坐于方座之上,遮盖了双腿和足。通体施青釉,釉面布满均匀的细开片,座底有一洞。造型制作精美、生动。为唐代青瓷中的佳品。

青釉生肖龙俑

唐(公元618年-907年)

高15.4厘米

1986年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冯营村出土

龙首人身。龙首平直前伸,头上有角,双目圆睁,长嘴。人身着交领长袍,宽袖下垂,腰系袍带。双手执笏于胸前,盘坐于矮长方座上。灰白胎,施青釉,釉色均匀。

大致在唐高宗、武周时期,两湖地区已出现站立的兽首人身,着宽袖大袍的十二生肖俑,并逐渐取代了坐姿俑。而在北方地区,一直到了盛唐时期,在墓葬中随葬生肖俑才为常见,但已不见坐姿俑了,大多数为拱手站立的兽首人身文官俑。

河南偃师唐开元二十六年李景由墓出土的十二生肖铁俑,形制与陶俑相仿,兽首人身,着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站立,无底座,是俑类中较少见的。

陕西西安唐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墓、天宝三年史思礼墓以及本文所论述的天宝四年韩森寨墓中都出土有十二生肖俑,也均为兽首人身,着交领宽袖大袍,立于圆形台座之上。

五代十国时期,承袭唐代,在墓葬中仍然常发现有随葬十二生肖俑的现象。

到了宋代,由于当时很多偶人明器皆用纸扎糊的原因,北方宋墓一反唐代用大量陶俑等明器随葬的习俗,仅有少数碗、罐之类。但此时的四川、闽赣等地区的宋墓,其随葬器仍以陶俑为主。

而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在这些地区的宋墓中仍为常见。此时期十二生肖俑多以人像为主,动物像退居次要地位,仅以较小的形象点缀于人像身体的不同位置,并且生肖动物所处的位置也存在着一定的演变规律,随年代的推移而不断地下移。

最初,动物像塑于人像的头冠上或幞头之上,各生肖俑的区别主要在于头冠或幞头上所塑生肖动物形象的不同,如四川威远县永利村宋墓、福建连江宋墓等。

之后,生肖俑常表现为文官俑双手捧不同生肖动物于胸前,如四川蒲江北宋宋燧墓、四川蒲江北宋魏忻与魏大升墓、江西进贤县宋墓等。这两类表现形式的生肖俑,其出土墓葬的相对年代都在北宋时期。当然,在少量的隋唐墓葬中也发现有将生肖动物塑于人像头部或持于胸前的情况。

但值得我们认真区别的是,隋唐时期的生肖动物个体较大,地位明显突出,而北宋时期的生肖动物形象个体较小,仅以点缀、附属的方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肖鸡俑

高19厘米

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

1972年江西进贤县池溪公社北宋政和八年吴公谨夫妇合葬墓出土

生肖俑12件,形态相同。肥头大耳,面容丰腴,大眼高鼻,形象端庄。头戴筒形帽,帽前端刻一“王”字,身着交领宽袖袍服,下着裙裤,脚穿尖靴。腰束革带,前垂大带,双手各捧一生肖动物或动物头像于胸前,分别为鼠、虎、兔、龙、蛇、马、羊、猴、狗,另外3俑的生肖动物已缺失。俑模制成型,中空,素胎,胎呈灰白色,胎体坚致。

青白釉褐彩生肖瓷俑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高21-23厘米

1970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郊新平公社洋湖大队北宋夫妇合葬墓出土

此为一套人捧十二生肖俑,缺少牛和兔,只存十件。每件生肖俑都为人形,手捧不同的生肖动物于胸前,身着褐彩长衫。

宋代生肖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生肖动物直接塑于文官俑的器座一侧。

如四川遂宁的宋宜人墓曾出土有残存的六座生肖俑,十二生肖动物中的马、牛、羊、龙等动物俑分别塑于不同的文官俑的器座右侧。这座墓葬还出土有较多的三彩人物俑和生活用具等,出土器物的器型、釉色等与四川地区南宋时期器物的风格都极为相似,此墓葬的年代应为南宋时期。

到了南宋晚期,生肖动物的形象逐渐消失,仅是在文官俑器座部位书写“子”、“丑”、“亥”等十二地支字样来表现十二生肖,如江西临川发现的宋墓就存在这种现象。

南宋以后,尽管有些地区的元墓、明墓仍承袭宋墓的葬俗而随葬陶俑,但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在墓葬中出土的现象就极为少见了。

青白釉十二生肖俑

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

高17-21.2厘米

1983年湖北省罗田县古庙河汪家桥M4出土

俑做直立状。头戴“王”字高冠,身穿交领宽袖长袍,足着云头履,下置底板。分别手捧生肖头像,其中鼠首、猴首、猪首残缺。均为瓷土作胎,青白釉脱落。造型生动形象,完整的一组,在南宋时期颇为难得。

综上所述,作为墓葬随葬品的十二生肖俑自南北朝开始至宋末逐渐消失,其演变规律相当清晰。

即从南北朝时期独立的生肖动物形态,到隋、初唐时期的兽首人身坐姿俑,再至盛唐时期的兽首人身站姿俑,到北宋时期演变成生肖动物点缀于人像不同位置的文官俑,终至南宋以后生肖俑消失。

此外,众多的考古资料显示,在隋至唐初时期,十二生肖俑大量在南方的墓葬中作为随葬品出土,而在北方直至盛唐时期,十二生肖俑才在墓葬中多见。它表明在墓葬中随葬十二生肖俑应是南方地区一种固有的葬俗,而后才传播至北方地区。这也充分说明了当时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影响的高度融合关系。

总之,作为传递农耕文明的一种载体,十二生肖历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先人们无穷的智慧和美好的愿望。

三、生肖文化与农耕文明

十二生肖系统是中国古代农耕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出的,是农耕文明多元文化的聚焦点,它至少具有动物图腾崇拜、五行学说影响、堪舆思想浸染的印记。

1.动物图腾崇拜

不可否认,农耕先民的动物图腾崇拜势必会影响对于十二生肖的确定,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

早在农耕文明初期,人们为了对不同的氏族进行更好的区分,将某种动物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并进行崇拜祭祀,图腾便应运而生。

首先作为图腾来崇拜的是人们惧怕的虎、蛇以及想象中的龙等动物。

▲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 山西博物院藏

▲红山文化玉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高26厘米

龙是鹿、驼、兔、蛇、蜃、鱼、鹰、虎、牛这九种动物的组合体,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种虚拟动物,是远古时期人们理想化、神秘化的产物。在农耕文明里,人们认为龙可以行云布雨,故将其供奉为神。

随着人们开始定居,诸如马、牛、羊、鸡、狗、猪、兔等用来营生的动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人们把这些动物选入了图腾。马、牛、羊、鸡、狗、猪是人们常说的“六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是非常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

人们一方面依赖于它们,另一方面由于认识能力的有限,对它们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崇拜。以猪为例,商代就有玉猪出土,而且在此前的墓葬中常发现有猪的遗迹,这一时期的猪是财富的象征,对农耕先民的生活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它进入生肖也是毋庸置疑的。

人类产生动物崇拜的原因颇为复杂,不同的民族因所处人文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形成各自的崇拜对象。

即或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民族的信仰中,亦会存在不同的认识、寓意和情感。 但是,所有动物崇拜均有其特定的功利性意识,决非无缘无故的崇奉。

如“牛马年,好种田”,是农耕社会中一则流传甚广的农谚,意思是说牛年和马年,风调雨顺,稼穑可获丰收。

此说的缘由,显然在于牛、马自古以来就是农事生产活动中耕耘、运载的主要畜力工具,是关系春种秋收成败的重大要素。“牛马年,好种田”无疑是农耕文明动物图腾崇拜的遗风,同时也反映了农耕民族渴盼丰收的切实心境,毕竟是“民以食为天”。

生肖文化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动物图腾的崇拜,是农耕先民寻求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一个契合点,表达了当时人们在顺应自身生存的天地自然环境的理解与认知,包括蒙昧时期的揣度、歪曲性理解与迷信。

2.五行学说影响

动物图腾崇拜,仅仅是生肖文化给予我们比较直观的印象。事实上,它还明确反映着五行学说的影响。如前文提到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有关十二生肖的记载,就具有五行学说的深刻印记。

十二生肖是由十二种动物组成,每一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将生肖动物与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十二地支相结合,是受当时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普通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难以用“地支”来记住所生年份,这就促成了人们用熟知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来纪年。

这种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方便,以至于流传至今,广为人们所用。

表面上看,十二生肖只是古人为了便于纪年,或者说是为了便于记住自己的出生年份而构想出来的十二种对应动物。然而,从其深层含义剖析,远非如此简单,其中的神秘化意味及其所包含的天人感应倾向也是相当明显的。

同样,干支纪年的产生与流传,本来显示的是古人对时间观念(如日月运行、昼夜消长等)认识的程度逐步深化的过程,但却偏要附上与时间概念本不相干的十二生肖,给时间硬配上形象具体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二种动物,这里面应该也蕴涵着某种特定的意义。

此特定意义,在于古人当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所包含的“天人同类”的思维方式,把十二种动物与人的出生年份对应在一起,使时间具有了与人相类似的灵性。

按古人的思维逻辑,如果把动物与人相对应,而人又与天象是相感应的,那么,十二生肖与代表时间之一的干支纪年也就可以互相感应了。

这种以“人”作为中介,使天象与动物间可以产生沟通或感应的神秘感的逻辑思维,与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化倾向并没有本质区别。

要说有区别的话,那也只是范畴的大小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代表的是古人总体思维定势,而人形生肖俑现象反映地是这种总体思维定势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具体折射。

也就是说,尽管十二生肖的起源与阴阳五行观念的起源一样,具有原始思维特征,但十二生肖自始至终只是属于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延伸形式,而阴阳五行说则是从原始崇拜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哲学思维原则和哲学体系。

概言之,十二生肖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它能够在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中得以正式确立并流传至今的内在动因,就是受到了来自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刻影响。

3.堪舆思想浸染

堪舆即古代的“风水”之术,是农耕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居环境学。堪舆之术在汉时已有,晋以后此风大兴。

到了唐代,堪舆术不仅参与墓地的选择和墓区地面建筑的规划,而且还要顾及葬式和随葬明器的安置。

因为对堪舆思想的深信不疑,唐人对墓葬的营造和随葬明器的配置尤为重视,于是丧葬渐趋功利化。再加上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厚葬明器的现象自然不能避免。

人们希望通过随葬明器,既能够保护墓葬,使死者灵魂得到安慰,同时也能够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多福、升官发财。正是由于随葬明器寄托了人们的这种美好希望,所以才催生了唐朝墓葬中十二生肖俑的大量出现。

堪舆术虽然脱胎于古代朴素的鬼神思想,但却更加趋于复杂化、系统化,因为它更加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与阴间世界鬼怪之间的交互影响。各类随葬俑的制作与放置,都是古人信仰世界的物化反映。

因此,有学者认为堪舆思想对于随葬俑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制约力量。按照堪舆思想制作和放置的随葬俑,在反映死者阴间需求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对阳间吉祥的扶正,对于邪恶、凶煞的破除。

面对阴间世界的复杂性,古人一方面力图求得吉利,得到神灵的庇护,使死者灵魂得以早升天界;另一方面,也要对地下的鬼怪加以镇压驱除,所以在墓葬中才会出现“压胜”“辟邪”的内容。

以往的学者们多认为墓葬中的十二生肖俑主要用于“压胜”“辟邪”,这种看法原则上没有问题,但是考虑到墓葬中已经普遍设置有“压胜”“辟邪”的镇墓兽和镇墓俑,成系列存在的十二生肖俑应该具有更为专门的作用。

大多数情况下,墓葬中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均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并往往和四神图案一起出现,共同构成了墓葬中的“四神十二时”。此举虽有装饰作用,但更重要地还是表示方位和记载岁月,体现了时空循环往复之意。

四神图案表示“四方之神”,目的是“以正四方”。但与四神相比,十二生肖表示的方位更加精确,它在四个大方位的前提下又细分为十二个小方向,每个生肖都是一方标志。

▲十二生肖镜 隋,直径18.2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样,时间上的“十二生肖”与空间上的“四方之神”紧密结合,构成了一道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护系统,以确保墓葬的安全,使死者的地下生活能永远安宁、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探索踏青的来历

全文共 3052 字

+ 加入清单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等。我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仿佛只有行了这种仪式,才真正拥有了春天。“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着、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唐宋,更是盛行。到效外大自然中去,翠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碧绿如茵的草地,浩瀚的林海、蔚蓝的海水以及悠久的灿烂历史文物古迹,日新月异的建设新貌,都会使人尽情地邻略大自然的温馨,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烦愁顿消。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游踏青不仅能使人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开阔心胸,陶冶情操,而且能增长知识,强身健体,对健康极为有益。当您置身于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阳光和煦、鸟鸣雀跃,处处充满生机,会使您顿感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备添青春活力。如果您平时缺乏活动,或长期伏案工作,或成天在闹市中奔波忙碌,此时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会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得到更多的阳光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因繁重劳作而引起的气机紊乱状态必然有所改善,疲乏忧愁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离去,人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得到充分调节,创造性灵感也可能突然间纷至沓来,这对于养生保健是大有益处的。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春游》一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时到野外郊游踏青,是极富情趣和养生意义的雅事。

首先是释放压力,放飞心情。置身山水之间,从心理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自然让人的紧张和焦虑得以释放,心灵得以休复,并获得积极迎接挑战的信心和智慧;其次,激发思维,萌发创新。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看,春游有利刺激人脑的“快乐中枢”,从而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润滑思维,激发创意;第三,自然教育,潜移默化。人为的教育多有斧凿、压抑之嫌,缺乏人性关怀,而从大自然获得心灵启迪、获得经验智慧,其形如春雨润物,其效也快乐而又实效。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尤其必要和适宜;第四,激发爱心,增加审美。春游,最易使人生发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情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绝妙结合,最易激发人的审美情趣,唤起爱心,热爱生活和工作;特别当人的梦想与春之美景在刹那间碰撞时,往往使人的心灵顿悟和升华;最后,启人反思,催人奋进。春之贵在于其绝美而短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正因其时光短暂,人们在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之余,更易反思生命,从而更加热爱工作,追求效率,永无止境。

随着天气的转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周末和家人一起春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的呼吸,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春游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要注意卫生保健,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外出春游时定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以防雨淋,伤风感冒。

春游时,如在外野炊野餐,要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不要坐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以免受潮致病;野炊时要注意风向,不要随便丢弃火种,余火熄灭。有过敏病史的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

适当预备一些常用成药,如黄连素、避瘟丹等治疗腹泻及消炎的药物。

要避免过分劳累,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春游时要量力而行。

要注意卫生保健,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外出春游时定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以防雨淋,伤风感冒。

春游时,如在外野炊野餐,要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不要坐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以免受潮致病;野炊时要注意风向,不要随便丢弃火种,余火熄灭。有过敏病史的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

适当预备一些常用成药,如黄连素、避瘟丹等治疗腹泻及消炎的药物。

要避免过分劳累,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春游时要量力而行[1]。

春季花木繁盛,有过敏病史的人要远离花粉等过敏源或在春游前服用抗过敏药物;四处观光自然要走很长的路,放弃细而尖的高跟鞋,把自己的脚放在一双舒服的平低鞋里,这样才能保证愉快的春游不会被意外打断。

春游都会遇上低温阴雨、浓雾、强对流天气以及雷电的气候状况,正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以,游客要注意穿着适当,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来说,一定要提前取得旅游当地的气候资料,记得随身带件保暖的外套。

雨具是春游必须随身携带之物,最好带一把小小折叠伞或雨衣。

鞋一定要舒适,女士出游不要穿高跟鞋。如果走到脚部红肿了,就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疏通一下经脉。

春季是一个潮湿多雨水的确良季节,蚊虫和细菌特别容易滋生,因此应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和吃不卫生的食物。

若有晕车、晕船、晕机的病史,出游前不应吃得太饱,而且预先服用晕浪片等药物或不停咀嚼口香糖和含葡萄糖的食物,挑选一些通风透气的位置坐,如有不适应马上进行治理。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户外摄影的好时机。在出外旅游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相机的性能,以免到时候浪费胶卷又浪费美丽的景色。拍照后相机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千万不要让相机受潮,这样才能保证拍出来的相片完美无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的来历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三潭印月是西湖的十景之十,但是三潭印月却是西湖最大的岛屿。那里景色清幽,风景秀丽。三潭印月又被称为小瀛洲。在西湖,小瀛洲,湖心亭与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可以想象出那壮观的画面。那么三潭印月的来历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杭州文化吧!

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当空,人们喜欢在石塔的圆洞里点上灯烛,把洞口糊上薄纸,水里就会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丽。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

那么,这三座石塔是哪里来的呢?

有一年,山东的能工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了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来拜师的人就络绎不绝。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下作为徒弟。

鲁班兄妹的手艺好极了,真是鬼斧神工:凿成的石狗会看门,雕出的木猫会捕鼠。一百八十个徒弟经他们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

一天,鲁班兄妹正在细心给徒弟们教手艺,忽然刮来一阵大风,顿时天上乌云翻滚,原来有一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祟。黑鱼精一头钻进西湖中央,钻出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潭里吹吹气,杭州城里就满城的鱼腥臭;它在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这一天,湖边的杨柳折断了,花朵凋谢了,大水不断往上涨。

鲁班兄妹带着一百八十个徒弟,一起爬上宝石山。他们朝山下望望,只见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里,男女老少四散奔逃。湖中央,有一个好大好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只很阔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鱼头,鱼头往上一挺,飞起一片乌云,乌云飘飘摇摇落到宝石山顶上,云头落下一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后生转动着圆鼓鼓的斗鸡眼珠,朝鲁妹瞟瞟:“哈哈,漂亮的大姑娘,你做的啥行当?”

鲁妹说:“姑娘我是能工巧匠。”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会绫罗绸缎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裳。”

鲁妹理也不理他。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我看你苗条身材纤巧的手,想必有描龙绣风的好针线。走,跟我去绣棉被。”

鲁妹厌恶地别转头。

黑后生猜来猜去猜不着,心里想了想,眯起眼睛说:“漂亮的大姑娘,不会裁剪不要紧,不会刺绣没关系,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乐得享清福。”说着,伸手拉鲁妹。

鲁班一榔头隔开他的手,喝道:“滚开!”

黑后生仍旧咧着大嘴,嬉皮笑脸:“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榔头!大姑娘嫁给了我,什么都好说,要是不嫁,再涨大水漫山冈。”

鲁妹心里想,倘若再涨水,全城百姓的性命都保不住。她眼珠儿一转,有办法了。对黑后生说:“嫁给你不能急,让阿哥先给我办样嫁妆。”

黑后生一听,开心了:“好姑娘,我答应。你打算办什么嫁妆?”

“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阿哥把它凿成一只大香炉。”

黑后生高兴地拍大腿:“好好好,天上黑鱼王,下凡立庙堂。有个你陪嫁的石香炉,正好拿它来收供养。”

鲁妹拉过阿哥商量了一阵。鲁班对黑后生说:“东是水,西是水,怎么办?你先把水退下去。”

黑后生张开阔嘴巴一吸,满城的水都倒灌进他的肚皮里去了。

鲁班指着山上一块悬崖问后生:“你看,把这半座山劈下来作石香炉怎么样?”

“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凿,凿得越大越风光。”

“香炉大,香炉高,重重的香炉你怎么搬呢?”

“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脚,身后就会刮黑风。小小的石香炉算什么,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动。”

等到避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鲁班他们就爬上那倒挂的悬崖。鲁班轮起大榔头,在悬崖上砸一锤,他的一百八十个徒弟,跟着砸一百八十锤。“轰隆”一声,悬崖翻下来了。——从此,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就留下一道峭壁。

这块悬崖真大。这边望望白洋洋,那边望望洋洋白,怎么把它凿成滚圆滚圆的石香炉呢?鲁班朝湖心的深潭望望,估计好大小,就捏根长绳子,站在这块悬崖当中,叫妹妹拉紧绳子的另一头,“啪嗒啪嗒”跑两步。鲁妹的脚印就在悬崖上画了一个圈。

鲁班先凿了一个大样,一百八十个徒弟按照样子凿。凿了一天又一天,七七四十九天,这块悬崖变成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石香炉。圆鼓鼓的香炉底下,有三只倒竖葫芦形的尖脚,尖脚上,都有三面透光的圆洞。

石香炉凿成了,鲁班朝黑后生说:“你看,我妹妹的嫁妆已经做好了,现在,就请你搬下湖。”

黑后生急着要新娘子。鲁班说:“别忙!你先把嫁妆搬下去摆起来,再打发花轿来抬。”

黑后生高兴死了,一个转身就往山下跑,他卷起旋风,竟然把那么大的石香炉骨碌碌吸得向后滚。黑后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就变成黑鱼,钻进深潭,石香炉滚呀滚呀,滚到湖中央,在深潭边的斜面一滑,“啪”一声倒覆过来,把深潭罩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闷得透不过气来,往上顶顶,石香炉动也不动,想刮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它越往下,石香炉就越往下陷……黑鱼精终于闷死了,石香炉也陷在湖底的烂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芦形的脚

你可能也喜欢:

佛山九层糕的来历,你知道吗

美味水果,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美味小吃,蛋散是什么意思

粤菜中的一品佳肴:龙虎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芒种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的由来以及来历是什么?下面让小编来告诉你芒种的来历。

芒种的民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4]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的来历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的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

芒种的农事活动

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

东北区

冬、春小麦灌水追肥巴。稻秧插完。谷子、玉米 ,高粱 、棉花 定苗。大豆,甘薯完成第一次铲耥。高粱、谷子,玉米两次铲耥。棉花打叶,水稻锄草,准备追肥,防治病虫害,做好防雹工作。

华北区

一般麦田开始收割。夏收夏种同时抓紧。加强棉田管理,治蚜,浇水,追肥。

西北区

冬小麦防治病虫。春玉米浇水,中耕,锄草,追肥。谷子中耕锄草,间苗,糜子播种、查苗,补苗。

西南区

抢种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抢晴收获夏熟作物。

随收、随耕,随种。

华中区

抢晴收麦,选留麦种。抢种夏玉米、夏高粱、夏大豆、芝麻等。中稻追肥,发棵末期结合耘耥排水烤田。加强单季晚稻管理,认真除杂。

北部地区

麦茬稻、江淮之间单季晚稻开始栽插。双季晚稻育秧。防治稻田病虫害。林地培土锄草。

华南区

早稻追肥,中稻耘田追肥。晚稻播种,早玉米收获,早黄豆收获,晚黄豆播种。春、冬植蔗,宿根蔗中耕追肥,小培土、防治蚜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百五的来历 二百五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话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二百五”,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人们在觉得对方有点“傻”,完全不能明白自己所说的事情、道理的时候,可能会这样说。但是虽然说的人很多,却可能没什么人知道,“二百五”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句骂人的话的。二百五本来只是一个数字,但是为什么会成为一句骂人的话?一起来看看这句话的发展吧。

二百五指的是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从这点来看,二百五虽不是什么褒义词,但贬义的成分不算太重。

二百五的历史并不悠久,《说文》、《尔雅》、《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等全都无载,《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也很简略,不知出处。

而关于二百五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各自有各自的趣味性。1.战国苏秦的故事

苏秦是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列国合纵抗秦而受到各国国君赏识,领六国相印,权势可谓一时无两。

所谓树大招风,苏秦在齐国活动的时候,遭遇刺客袭击,重伤而亡。

明目张胆在齐国杀人,这是对齐国的蔑视,齐王很生气,但他却没有下令捉拿凶手,而是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城门口,张榜公示苏秦是内奸,死有余辜,齐王要奖励出手的义士千金。

告示一出,很快就有四人来领赏,四人都一口咬定苏秦就是自己杀的,于是他们被带到齐王面前。齐王问他们千两黄金怎么分,四人还高兴得回答四人平分,每人二百五。

齐王毛了,怒喝道:“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被用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2.老秀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可是始终不曾中举,最后终于放弃了,开始培养下一代。

老秀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成事,小儿子叫败事,老秀才此后的主要事务就是教他们,指望他们能够考上。

一天,秀才要出门,吩咐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结果秀才回来之后一问,发现两个儿子都只写了二百五十个,于是感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3.银两的故事

据说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除夕的来历和风俗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那么除夕的来历风俗你都了解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夕的来历和风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除夕的禁忌

1、除夕的禁忌有不能说“不要”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2、除夕的禁忌有忌讳有人来串门

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3、除夕的禁忌有不能大声喧哗

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除夕的风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

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2贴年红

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3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

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

除夕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4守岁

除夕夜守岁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

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除夕的来历

除夕守岁,始自南北朝.古时又称:除夜、除日、除岁、岁暮、岁尽,民间俗称“年三十”或“大年三十”或”三十夜”。

除夕起源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种“逐除”活动。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

全文共 2959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你知道元宵节来历风俗吗?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元宵节不是法定假期

国家法定节假日

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1、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3、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4、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5、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

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

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为什么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元宵节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一部分意见建议将其也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对此进行了认真研究。考虑到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不宜再增加,而元宵节距离春节较近,中秋节虽然也与国庆节相邻,但相比之下中秋节影响更大,因此此次暂不将元宵节增设为法定假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的由来简介_有什么来历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吗?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关于端午的由来介绍吧。

端午节的由来介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端午节祝福语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 让俺的祝福乘坐汨罗江的龙船船,飞过洞庭湖的岸边边,溜过蒿草的叶尖尖,钻过荷包的彩线线,透过白砂糖的软绵绵,品尝端午节的香甜甜!愿端午快乐!

2. 把思念做成绿豆,加上牵挂的糯米,配上真诚的红豆,用关心来包裹,把它做成一只好运的粽子。在端午节到来的时候送给你,愿你开心过端午,好运没尽头。

3. 端午节,岁月为你“端”来一生的平安健康,请你“捂”住;生活为你“端”来一世的快乐如意,请你“捂”住;我为你“端”来真诚的祝福,请你“捂”住!

4. 端午节就到,提前送你“金钱粽”:解开好运金丝线,你的“钱”途会无限;剥开聚财黄金叶,你的“钱”景很灿烂;咬咬千万黄金粒,你的“钱”程走不完。

5. 端午节到了,送你一颗幸运什锦粽。里面包着健康米、快乐蛋、长寿菇、幸福虾、美好栗,和一条祝福你的短信。许一个美好心愿,祝你快乐连连,端午快乐!

6. 端午到来人欢笑,家家户户佳节闹。粽子香飘千万里,浓情厚意全送到。美酒佳肴桌上摆,欢声笑语桌边绕。漂亮香囊随身带,祛病消灾少不了。激动人心观龙舟,呐喊声声直呼妙。愿你开开心心过端午,健健康康幸福抱!

7. 亲,如果老板端午节不给发过节费,那要记得给他送粽子哦,要到淘宝网去挑选最贵的,然后记得选择货到付款哦,亲!哈哈,预祝端午节快乐!

8. 绿绿粽叶包吉祥,欢欢喜喜过端阳;长长丝线绑健康,无病无灾身体棒;甜甜粽馅溢飘香,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祝福来送上,愿你平安又舒畅!

9. 加一勺蜜糖,褪去昨天的苦涩;撒一把芝麻,调制生活的醇香;添几粒绿豆,消去夏日的炎热;缠一根丝线,将情意来捆绑;寄一个粽子,祝你端午快乐徜徉!

10. 添一颗相思的红豆,加一块能量的红肉,和一包团结的糯米,包一片清香的竹叶,亲爱的朋友,端午来临,送你端午粽,愿你四季如春的美丽,志在四方的前行!

看过“端午的由来简介”

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图解端午节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国“端午节”名列其中。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你知道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吗?今天阳光网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希望你能喜欢。

重阳节祝福语

1.九月九好兆头,送一坛吉祥酒;喝一口解忧愁,喝两口幸福留。喝三口健康够,喝四口钞票厚。喝完酒园中走,赏秋菊丛中游。祝幸福长久久,重阳节乐悠悠!

2.九月重阳,北雁南飞,游子思乡,登高望远,遍插茱萸。重阳节到了,我希望在外的游子事事平安,也给远方的爸妈报个平安。

3.为答谢各位亲友对本人的支持,特在此佳节举行大派送活动,凡在本人心中具有一定地位的朋友将获得价值一毛的短信一条。祝:重阳节快乐!

4.人生苦短,珍惜时间!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爬山就爬山,想唱歌就唱歌!九月九特别温馨祝福,愿你人生得意须尽欢!

5.床前明月光,祝福要成行,安康福送到,收到就收藏。顺心如意来,留下就吉祥。重阳节快到了,愿你的生活甜甜美美,事业圆圆满满,提前祝你节日快乐。

6.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惫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7.岁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着,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8.重阳佳节到,团聚多欢笑,祝福跟着来,按时作报告:老人身体越发好,妻子身材更苗条,孩子学习上层楼,自己财源滚滚到!

9.重阳节,也是老人的节日,爸妈,我在远方为你们祈祷,祝您们长命百岁,身体康健!

10.岁月匆匆,带不走偶想你的情愫!短信闪闪,传递着偶对你的思念!将万千祝福托付那吉祥鸟,满载深深的问候: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吃的东西

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温食最佳)。硬糍耙又称“油糍耙”,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再入油锅中炸制,成色金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吃柿子

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牛肉面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营养师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3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七夕节的来历和意义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七夕情人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等。七夕节的来历意义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夕节的来历和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夕适合送什么礼物

鲜花

如果你准备和对方发展成为恋人关系,或者已经是恋人了,那么送鲜花是个好选择。一般选玫瑰花,玫瑰花是最直观表达爱意的花朵。

口红

女生没有几个是不爱口红的,但是送口红需要有技巧的,你要平时多留意,多问,自己的女朋友看的是哪个品牌的口红,喜欢的色号是什么。

护肤品

女生相信拥有青春就是拥有了永恒。所以送上关于保湿补水的护肤品或者面膜一定是不会错的。

定制饰品

这类礼物特别有心,可以在项链、手链、吊坠、戒指等上面刻上她的名字。这个能让她永远记得你。

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礼物。送的是什么“品种”的巧克力,也可以反映出你对她的爱恋程度,如果你能够亲自动手制作,那是最好的了。

杯子

杯与辈同音,一杯子,有“一辈子”的意思,男生送女孩一杯子,如果两人之间还未确立关系,则有一种爱慕,追求的暗示;如果已经确立关系,则是情侣之间的一种美好愿望。

2夕节的来历和意义

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

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牛郎织女星象对应地理分野的记载见于《汉书·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

经历史发展,牛郎织女天文星象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美丽传说,以及民间女性向织女星乞巧智慧、祈祷姻缘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七夕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3夕节的习俗

一,乞巧活动。

乞巧活动是七夕节最传统的民俗活动。乞巧,就是乞求智巧,乞求织女能够赐给自己技巧,让自己也变得心灵手巧。

在山东济南一带,人们陈列瓜果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意味着乞巧成功了。或者捉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盒子,如果蜘蛛已经结网,就称为得巧。

曹县、平原等地区有吃乞巧饭乞巧的风俗,也非常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凑集粮食蔬菜包饺子,把一个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针的心灵手巧,吃到红枣的很早就能找到如意郎君。

福建一带的姑娘还有一种活动叫“赛巧”,大家比赛看谁的针线活做得好、做得快,快的就叫得巧,慢的就叫“输巧”,输的一方就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奖励给得巧者。

二,拜织女。

七夕节的夜晚,少女、少妇们“拜织女”。少女、少妇们把自己的亲朋好友聚集起来,一起祭拜织女。人们在月光下摆上桌子,摆上供品,少女、少妇们斋戒一天,沐浴完毕,大家一起到案前焚香礼拜,礼拜完毕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面吃着瓜子、花生,一面向着织女星座的方向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比如长得越来越漂亮、找个如意郎君、早生贵子、丈夫将来有出息等等,一般到了半夜时分才会散场。

三,吃巧果。

浙江杭州、温州、宁波一带,在七夕节这一天,人们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烹炸后称为“巧果”。到了晚上,大家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摆上巧果、水果等食品,亲友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夜色,一边吃着巧果等食品,期盼自己或者亲友都能够变得灵巧起来。

四,青苗会。

七夕节期间,传说乌鲁木齐部分地区,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十天的“青苗会”。“青苗会”是是淳朴善良的农民举办的一种祈祷活动,期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活动非常具有民俗文化底蕴,到了七月七这一天,四面八方、各村各庄的农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潮水般的涌向“青苗会”举办地,就跟过大年似的,各种小商小贩、各种节目表演,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_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来历与传说

全文共 3820 字

+ 加入清单

旧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总爱煮上一锅美味可口的腊八粥。或许很多小伙伴会疑惑,为什么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来历故事吧!

目录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腊八节的寓意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一顿用米、面、豆、蔬菜熬成的粥,叫“腊八粥”。为啥这一天都做这样的粥呢?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老两口和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虽然年过六十。还是天天鸡叫起床,扫地攒粪;天明下地,精心耕耘,八亩坟园地年年五谷丰登。粮食囤年年装得冒尖儿。院里呢?树木成林,瓜棚遮天,菜豆鲜果,四季不断。一家人吃喝以外,还能换回不少银两,日子越过越好。衬里人问他,“你家种有摇钱树,日子过得恁舒坦?”老头笑笑说:“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

老太婆呢?也是个勤俭的治家人。一天三顿饭,精打细算,闲月吃稀,忙月吃稠。邻居们说:“您家囤尖缸流的,恁抠索干啥?,老太婆说:“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丰年想歉季,饱时想饿时。老太婆不仅吃得俭省,穿得也节约。做件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照样穿。一身粗布棉衣能干干净净穿十几年。年年丰衣足食,常常拿出余钱剩米,周济左右邻舍。又有人问:“您家业不大,咋会过得恁滋润,是不是藏个聚宝盆?”老太婆说:“聚宝盆,不算好,勤俭才是无价宝。”

老两口勤俭持家,人人称赞,可惜没养成个好儿子。那娃几十七八岁了,整天饱吃闷睡:怕干活。街坊送绰号叫“瞌睡虫”,是个十足的败家子。

有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知道自己老了,就对娃儿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靠天靠地靠爹娘。都不如自己争气保险哪!你往后甭光睡啦!也得学会种庄稼过日子啊!”瞌睡虫哼哼两声,这只耳朵听,那只耳朵扔,照样睡他的懒瞌睡。

不久,老两口又给儿子成了家。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日头未落就睡,日出三竿才起,不拿针线,不进灶房,踢倒了油瓶也不扶,整天扔馍块、泼剩饭。人送外号叫“没底锅”。

有一天,老太婆梳着满头白发,自叹土已围着脖子了。就把心里话说给儿媳妇:“初一扎针十五拔,强似挨门求人家。家常便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过日子可得会精打细算啊!”儿媳妇只当耳旁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

过了几年,老俩口同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就把小俩口叫到跟前。嘱托再三:“要想日子常常富,鸡叫三遍离床铺。俭是聚宝盆,勤是摇钱树。男应勤耕耘,女应多织布……”说罢,老俩口咽了气儿。小俩口看看囤有粮食缸有米,男人说:“吃不愁,喝不愁,何必种地晒日头。”再看看满床被褥满箱衣,女人说:“冬有棉,夏有单,何必纺织月西偏。”他俩一唱一和,·谁也没把二老的教诲记心上。

转眼又是一年,八亩坟园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一天少一天,衣服鞋袜,一天烂一天。树叶一青一黄,燕子飞来飞去。一年一年过去了,地里颗粒没收,家里吃空捋尽。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到了腊月初八这天,大雪封门,北风呼啸。小俩口偎在一起“筛糠”,肚里没饭,身上衣单。这时,他们想起了二老说的话,可是已经晚了。他俩东抓西挠,缸底、囤缝、老鼠洞,找了点儿陈谷子烂豆和菜叶,放进锅去煮。没柴烧,把仅有的一把铺草也填进了灶膛里。小俩口一人盛了一碗粥,端起来刚吃了几口,一阵大风刮来,把破房子刮倒了。等邻居冒雪赶来,扒开房子一看,两人已经冻死了,每人身边放着一个盛着粥的破碗。

从此,每年到了腊月初八日,人们就熬一锅粥,和孩子们一边吃,一边讲瞌睡虫和没底锅饿死的故小。这顿饭就叫腊八粥。

为什么要吃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里必备的饮食。

腊八粥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的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中称“法宝节”。

现在吃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腊八粥的配料,主料是米、豆。另外再加各种辅料,如枣、栗子、花生等。民间常见的是以八种配料煮粥,与腊八的“八”相应,寓意吉利。然而,许多地方的腊八粥配料并不局限于八种。

腊八粥营养丰富,具有健脾、补气、安神、养血等效用。然而。民间对腊八粥更是赋予了许多神奇的功效。

一是祈丰收、祈子。即将粥涂抹在果树花木之上,祈祝多产果实、枝繁花盛。在湖北,若有不结果实的果树,人们便用斧子在树上砍个口子,将粥涂在口子上,称为“喂树”,以此祈果。

二是增福、辟邪、避瘟疫。在河北张北,要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以驱邪。

三是祛病。在湖北黄冈、新洲,人们认为此日为翻痢菩萨生日,吃腊八粥可免生癫痢。

四是驱寒。腊八粥温暖滋补,有较好的驱寒之效。在山西和顺。腊八粥也称“防风粥’,说是可以御寒。

〈〈〈返回目录

腊八节的寓意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返回目录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诸如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过年的饺子,以及这腊八节的腊八粥。而这些节日食品,也大多是在商家的促销宣传中,才让年轻的一代好像恍然明白似的。

殊不知,古人对节日,节日习俗、节日饮食,都是很讲究的,绝不是仅仅为了吃而吃,对节日的重视中蕴含着很多的寓意,也才有了种种与节日相关的习俗。

所以,在了解我们传统节日文化之前,请不要将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却推崇圣诞节、情人节等舶来节日的节日文化。

就说这一碗腊八粥中吧,就蕴含了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一、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古时干物称腊。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变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后来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演变成腊八粥。

二、赠送亲友,联络感情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三、舍粥,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穷人是一种享受。

而对施舍者来说,也是一种功德。

四、食材五行俱全,强身健体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莲子、柿子、板栗、蜜饯、......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色彩各异的食材让腊八粥五彩缤纷,令人食指大动。

周易五行理论认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五、特别搭配的八宝粥,增旺五行人运势

有人就根据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腊八粥食材的选择上,特别挑选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将进食这样的腊八粥作为增旺自己运势的一种手段。

六、腊八粥食材汇集全年各季,庆贺丰收

古人是非常讲究吃应季食品的,固然这也和当时的条件有关系。即便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可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却也只局限于应季的时候。

冬季万物萧条,相对而言,没有什么正好应季的食材。但是,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却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只不过,蔬菜水果谷物等都成了干物。

这种食材的大汇总,相当于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庆贺今年的丰收,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七、御赐腊八粥,皇恩浩荡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

八、福寿粥,积福惜福

据说,福寿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称之为福寿粥。

〈〈〈返回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阳节的来历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瘟魔横行,桓景的父母被瘟魔害死。桓景为了除掉瘟魔,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有一天,费长房给了桓景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并让家乡的乡亲登高避祸。桓景离开东南山回到家乡,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和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桓景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桓景独自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了重阳节,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全文共 26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意义十分重要,是文化的代表,也是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长久去了解与保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当五汛: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赶邪佞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的发展过程

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末期之时,春秋楚怀王大臣屈原,倡导以贤能而为之,举国之强劲,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但遭到了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致使屈原失去职位,被赶出都城流放。在流放的途中,他写出了诸多诗篇,但于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屈原爱国之心强烈,于5月5日在汨罗江写下绝笔作,后抱石自尽。后百姓闻讯而至,划船捞救,但最后无果。为寄托内心哀思,人们在江河之上荡舟,发展成为如今的龙舟竞赛,而百姓又害怕江河之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把江米团投入江中,形成了之后吃粽子的习惯。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22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闾大夫,辅佐楚怀王。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他在极度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诗人62岁时)农历五月五日纵身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当时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这位贤臣的死去,闻讯后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

南朝梁时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据说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名叫区曲的人,曾梦遇一位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楝叶和米塞在竹筒里,或用芦叶包裹好,再用五彩丝缠好,因为蛟龙是害怕楝叶、芦叶和五彩丝的。”后来人们改用楝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据说就是这一缘故。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龙舟竞渡是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在汨罗江畔,每年端午都要举行隆重竞渡仪式。人们穿着新装,扶老挈幼,先到屈子庙朝拜,还抬着龙头祭庙,然后才挂灯下水。竞赛以鸣炮为号,一声炮响,船似箭发,雪浪摇空,彩旗飘舞,万人喝彩。

我国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很早就传入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南洋一带侨居的华侨,每到端午,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赛龙舟”活动。近年来更在欧美各国及澳大利亚得到开展。香港从1976年起还每年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使其变成了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比赛项目。

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赛龙舟”的习俗。尤其在南国水乡,每到端午节,总要举行龙舟竞渡的盛会。千百年来,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它起源于人民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怀念。但此外,各地区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传说多达十几种。有一种说法认为赛龙船是为纪念吴国大夫伍子胥的。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1、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3、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来驱赶霉运,带来好运。

端午节的含义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两节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消灾的美好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