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皇木厂村的历史故事(精品20篇)

浏览

861

文章

1000

篇1:焦作历史上有几次地震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焦作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辖区内的盘谷寺---新乡断裂和凤凰岭断裂横贯东西,武陟断裂、马坊断裂、九里山断裂、平陵断裂纵横交错,加上煤矿采空区的存在,焦作市被中国地震局确定为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全国52个重点抗震设防城市。

由于华北地壳处于一个一致性良好的统一应力场中,且目前正处于第四活动期的剩余释放阶段,估计焦作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发生大于7.0级(破坏级)地震可能性较小。

焦作市地震历史记录:

1、以焦作市区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自公元元年至2002年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89次,其中4.7-4.9级地震28次,5.0-5.9级地震38次,6.0-6.9级地震19次,7级和7级以上地震4次,分别为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洞8级地震、1695年5月18日山西临汾7.5级地震、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7.5级地震、1937年8月1日山东菏泽7级地震。

2、以焦作市区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范围内,自公元元年至2002年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1次,即1587年4月10日修武5.5级地震。自1970年以来,发生最大的地震为1979年3月20日修武4.0级地震。

3,2009年12月20日22时21分,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武陟县和新乡市获嘉县发生3.6级地震。

今天小编对焦作历史上有几次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历史上最短的朝代排名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王朝排名不知道大家理解多少,自己心目中又有多少这个人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短朝代排名吧,看看中国历史上最短王朝分别有哪些吧,对这个比较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

1、李自成的王朝-大顺-1天

2、袁世凯的王朝-83天

3、十六国-冉魏-2年

4、五代-后汉-4年

5、十六国-西蜀-8年

6、五代-后周-9年

7、五后-后晋-11年

8、十六国-南燕-12年

9、五代-后唐-13年

10、秦-15年

11、北朝-东魏-16年

12、五代-后梁-16年

13、十六国-后凉-17年

14、十国-前蜀-18年

15、十六国-西凉-21年

16、北朝-西魏-21年

17、十国-楚-21年

18、十六国-后燕-23年

19、南朝-齐-23年

20、十六国-胡夏-24年

21、十六国-汉赵-25年

22、北朝-北齐-27年

23、十国-北汉-28年

24、十国-后蜀-31年

25、十六国-后赵-32年

26、十六国-北燕-32年

27、南朝-陈-32年

28、十六国-前燕-33年

29、十国-吴-35年

30、十国-闽-36年

31、隋-38年

32、十国-南平(荆南)39年

33、十国-南唐-39年

34、三国-蜀汉-42年

35、十六国-北凉-42年

36、十六国-成汉-43年

37、十六国-前秦-43年

38、三国-魏-45年

39、十六国-西秦-46年

40、十六国-后秦-47年

41、西晋-52年

42、十国-南汉-54年

43、南朝-梁-55年

44、三国-吴-58年

45、南朝-宋-59年

46、十国-吴越-71年

47、十六国-西燕-100年

48、东晋-103年

49、金-119年

50、北朝-北魏-14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孔雀鱼名字的历史及由来

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孔雀鱼是目前在我国非常普及的热带鱼,由于孔雀鱼的体色绚丽,体型也非常优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孔雀鱼的别称有凤尾鱼、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而对于孔雀鱼这个名字由来并不是非常单纯的由它们的体型来的,小编就为你整理了孔雀鱼名字的由来及演变。

孔雀鱼(详情介绍)

1861年,西班牙的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来自巴巴多斯(Barbados)的孔雀鱼标本,由于他没看到Peters曾经做过的描述,而误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鱼种。Senior Filippi也发现这种鱼看上去和花鳉(Poecilia)属的鱼十分相似,于是将它称作Lebistes poeciloides。

几乎是与此同时,1866年,英国生物物种收藏家、传教士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1836-1916)从特立尼达(Trinidad)向伦敦博物馆寄运了一些孔雀鱼的标本,经大英博物馆的Albert Gunther博士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将它们命名为Giradinus guppyi。有趣的是,A。 Günther并没有承认先前Peters的命名,因为Peters只是给出了雌鱼的生物学描述。为表彰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的功劳,遂以Guppy作为该鱼的英文俗名。由此,孔雀鱼的名字便在欧洲大陆流传开了。

在柏林博物馆,当年Gollmer先生寄去的孔雀鱼只有雌鱼被命名为Poecilia reticulata,而同时装有雄鱼的两个标本瓶则最终贴上了Giradinus guppyi的标签。很明显,这些标签是在1866年以后被人贴上的。世人一直无法了解Peters迟迟不对雄孔雀鱼进行生物描述的确切原因。众所周知,Gollmer先生是将孔雀鱼的雄鱼和雌鱼装在同一个瓶罐中运回德国的。按一般推理,由于Gollmer先生并不是鱼类专家,当他捕获这种鱼时,他理应注意到雌雄鱼的明显的体色差异而很容易误认为它们是不同种类的鱼,进而会用不同的瓶子分装雌雄鱼。可Gollmer先生的做法却刚好相反。且不说孔雀鱼的雄鱼和雌鱼被装在同一个瓶罐中这一事实,以Peters这位受过鱼类学高等科班教育的生物学家,也肯定应该知道花鳉(Poecilia)科鱼的同种异态性,因为早在1848年,Heckel就已经对绿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的雌雄异态性进行过生物学上的描述。Gollmer先生在运输瓶上的标签、Gollmer先生与柏林方面的缺乏沟通以及Peters根本就不知道雄鱼也属于卵胎生鳉鱼的推测可能都使得这个本来就很容易混淆出错的鉴别工作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至于孔雀鱼是卵胎生鳉鱼这一事实,直到后来水族爱好者们开始饲养此鱼后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到1853年为止,英国、法国、德国和许多其它国家的动物园都兴建了水族馆,这些水族馆逐渐演变为动物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1853年到1859年的数年间,很多人都声称首次“发现”了孔雀鱼,众多稀奇古怪的由这些发现家们命名的孔雀鱼的名字也就随之而来。

孔雀鱼(详情介绍)

1908年,Siggelkow首次将活体孔雀鱼以Giradinus guppyi鱼的名义进口至德国。随后几年中,孔雀鱼及其俗名Guppy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了。

到了1913年,当Regan开始将孔雀鱼的所属科修正为Poecilidae时,在柏林和伦敦的那些鱼标本也被确认为属于同一种鱼,并被重新命名为Lebistes reticulatus,并承认Peters的工作为第一次有效的生物学鉴定。

1963年,Rosen和Bailey对孔雀鱼的分类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正,变更其种属名为Poecilia reticulata,他们也对Peters于1859年对该鱼的生物学描述的有效性再次给予了承认。

不幸的是这个命名故事还没完。没隔多久,Poecilidae的名字再次受到重新核定,并“返古”般用回以前的Lebistes reticulatus,对于孔雀鱼,这一名字似乎更加贴近。但是谁又知道,孔雀鱼命名的命运就是那么扑朔迷离,一些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们竟然鬼死神差地又将孔雀鱼重新命名为Poecilia Gollmer,据称此举是为了纪念Gollmer先生最初的贡献。

不管怎样,网纹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这个最初的学名直到今天还在使用。Gollmer先生被公认是孔雀鱼的发现者,他生前恐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发现的这种美丽小鱼在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居然会产生那么多形态各异的变种,而且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热带观赏鱼品种之一。

孔雀鱼的名字来源是一段比较复杂并且很长的故事,不过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只是为了帮助我们能更深入的了解孔雀鱼,最重要的还是饲养出健康漂亮的孔雀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三历史美国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历史美国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使用,人类进入“蒸汽世代”。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革命纲领:《人民宪章》)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利马历史中心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利马城正式成立于1535年,由于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利马历史中心成为西班牙在拉丁美洲早期重要的殖民城镇建筑和城市发展的典范。历史上利马担负着政治、宗教、行政管理等职能,现为秘鲁首都。

利马历史中心的大部分建筑古迹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许多宗教和民用建筑体现了巴罗克风格,是西班牙与美国独创和统一的建筑艺术的典范。经过雕琢的大门和木雕阳台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华丽独特的风格。除了这些非常重要的建筑古迹之外,这一历史中心还拥有殖民地时期以前的一些遗迹,著名的有佛罗里达庆典中心。正如规划中所设计的城市网格布局是对整个建筑古迹的选择和统一的结果,大部分重要的建筑古迹在阿尔马斯广场,也是殖民地城市中心,较古老的居民区位于南面。

利马城中心相互垂直的网格状布局仍保持原样,仍在发挥着原来的功能。古镇的城市布局大部分没有受到19世纪下半叶在世界其它地方发挥作用的现代化影响。

Historic Centre of Lima

必去理由:巴罗克风格的最典型代表

景点所在大洲: 南美洲【Sou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秘鲁[Peru]

景点所在省、州:利马省 [Lima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利马 [Lima]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国际联盟诞生记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民意为国联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支持,但没法明确指导它的形态。它该扮演警察的角色,还是教士的角色?它的工具是武力,还是道德说教?

法国人倾向于认为,国联应该具备武力制止侵略的能力,这里的原因很明显。而律师,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律师,则相信法律和法庭。

对和平主义者来说,应对战争行为还有另一种方法:大规模裁军,并让国联所有成员国承诺不发动战争。

国联该以什么面貌出现呢?某种超级国家?各国首脑的俱乐部?一发生紧急事件就召开的大会?不管是什么形式,它都要有成员资格、规章制度这方面的考量,还要有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在战争期间,威尔逊这个将国联置于协约国和平进程核心地位的人,对此类具体细节神秘兮兮,一言不发。

他只说大概,当然都是些令人振奋的事情。他心中的国联要很强大,因为它要代表人类的有组织的意见。

他在"十四点计划"中指出,国联成员国要保证彼此的独立与国界不受侵犯。国联可以用武力来保护这类权利,但应该没有这个必要。

战争已经表明,普通人渴望有这样一个组织,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在战争就要结束的时候,威尔逊在纽约大都市剧院对公众发表演讲: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老百姓的忠告要比世故的公务员的忠告更简单直白,也更统一,后者给人的印象还是在搞玩弄权力、下赌注那一套。"

威尔逊认为,赶在战事未平的时候谈论细节是个错误。这样做只会导致协约国内讧,或许还会给敌人留下一种国联要针对他们的印象。

他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合理,是大家都需要的,因此可以自己健康地发展成形。

即便是国联公约文件正在巴黎起草的时候,他也会抵制那些在他看来过分细致的内容。他告诉国联委员会里的同事:

"先生们,我敢自信地说,下一代人会和你我一样聪明;我也觉得我们该信任国联,它能管好自己的事情。"

即便是威尔逊的支持者也对他这种随便的态度感到担忧,不过好在还有几个详细的方案出炉了……不过在这之后直到战争结束,华盛顿方面再未给出具体的方案。

编辑推荐:国际联盟诞生记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风起霓裳库狄琉璃历史原型是谁 库狄琉璃结局怎么样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电视剧《风起霓裳》可是非常的火热啊,这部剧的背景也是发生在唐高宗永徽年间。虽然是根据小说《大唐明月》改编的,不过这个剧中的人物肯定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或者就是有一些相似的历史人物。那么关于这个剧中古力娜扎饰演的库狄琉璃历史人物原型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风起霓裳库狄琉璃历史原型是谁

在小说中库狄琉璃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人,但是历史上也确实是有库狄这个姓氏的,历史中记载裴行俭是有两个老婆的。

原配:陆氏,兵部侍郎陆爽之女。

继室:库狄氏,拜御正,封华阳夫人,可见就是《风起霓裳》中的库狄琉璃。

历史上库狄氏也是很了不起的女人,史书里关于她的记载只是寥寥数笔,库狄氏后来被武则天召入言中,拜为御正,并封为华阳夫人,开元时期加封为晋国夫人,与裴行俭有一个儿子,名叫裴光庭,至于其他信息就不清楚了。

在剧中库狄琉璃和裴行俭一路走来要面对无数考验,同时还有很多危险在等着他们,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害怕,他们携手并进,迎难直上,用智慧和谋略一起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同时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开花结果,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2、库狄琉璃结局是什么

库狄琉璃的原型是华阳夫人库狄氏,库狄氏是武则天时期的女官,拜为御正,她能够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必定是有强于别人的地方。库狄氏跟丈夫裴行俭都是大唐的功臣,不过武则天与库狄氏的关系更加亲密,开元年间,库狄氏被加封晋国夫人,按照当时的规制,这对于一名女子来说是莫大的殊荣,至于库狄氏结局是什么不是很清楚,应该是寿终正寝。

因库狄氏被武则天视为亲人,所以库狄氏和裴行俭的儿子裴光庭也累迁太常丞,这是武则天爱屋吉屋,可见库狄氏在武则天那里地位非常高,《风起霓裳》里库狄琉璃在武则天还没进宫时就认识她的,而且两人关系很好,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反目成仇,毕竟历史上武则天贬过裴行俭。

3、风起霓裳大结局是什么

首先,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唐高宗永徽年间,极具制衣天赋的胡女库狄琉璃与少年登科却多年蹉跎不遇的裴行俭相遇,两人联手破案,最后在一起了。在这部剧里,女主琉璃是胡女,以医官的身份在宫中不禄院长大成人负责宫中防疫工作,并且继承了母亲出神入化的制衣天赋。就在即将年满出宫之时,受到奸人猜忌,陷入危机。

幸好裴行俭帮助了她,琉璃不断调查安氏案件真相,不惜蛰伏。这时太宗病重,时局敏感,琉璃与裴行俭共同辅佐明君太子李治。两人一同谋划,共历困境,也暗生情愫。最后,这两人选择了远离皇宫,矢志不渝地守护他们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

全文共 226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题中,经常会遇见一些考察历史的题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历史知识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相关阅读:世界历史知识重要考点

一、两次世界大战

提到世界历史,两次世界大战是人们磨灭不掉的记忆。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以1914萨拉热窝事件作为导火线,参战方同盟国(德意奥)、协约国(英法俄)。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一战以德国投降而结束,欧洲列强势力下降,美日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参战方同盟国、轴心国,凡尔赛和约为导火线,1939年以德国突袭波兰为标志,二战在欧洲爆发。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苏德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1945年8月15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

二、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

13世纪末,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佛罗伦萨兴起,蔓延至整个欧洲,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其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代表人物有“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其中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另外,“美术三杰”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拉斐尔的圣母画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都是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

2.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启蒙运动首先发生在英国,十八世纪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因其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中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卢梭《社会契约论》,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

三、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在棉纺织业中开战,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是其主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主要的发现有: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拉瓦锡发现质量守恒定律;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的发明有西门子制成电动机、爱迪生的白炽灯、马可尼无线电报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主要成绩有1957苏联发射了第一课人造卫星、1945年美国爆炸了第一课原子弹,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等。

四、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为标志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权力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史的开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了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反对特权等级,1789年7月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革命由此开始,并于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开始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历史上有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为独立战争和南北内战,这里主要说的是第一次革命,由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殖民压迫等原因,1773年发生波士顿倾茶事件作为导火线,1775年莱克星敦枪声打响了第一枪,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等重要文件。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

公共基础知识之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中国历史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

【建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建国十大将】粟裕、黄克诚、徐海东、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上的杨丽华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朝历代后宫女性当中,被降格的大有人在,比如太皇太后降格为太后、皇后、王后,甚至是被贬为庶人的都不乏其例,但是被直接降格为公主的,唯有隋文帝之女、北周宣帝的皇后杨丽华一人。

杨丽华是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长女,因其性格柔顺、端庄淑丽,年仅12岁时便被纳为北周皇太子宇文赟的太子妃。等到宇文赟继承皇位后,便册封杨丽华为皇后。

宇文赟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物色了大量美女入宫并滥封徽号,最后出现五位皇后并立争宠的局面,创下帝王届的神奇纪录。到最后宇文赟的昏庸暴虐更加严重,他还曾无故责备杨丽华,赐杨丽华死罪。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闻讯后,急忙进宫为杨丽华求情,杨丽华才免于一死。不久后,宣帝更是下诏传位于年仅6岁的长子宇文衍,自己则躲到后宫享清福。

纵欲过度的宇文赟生了一场大病,随后命令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到宫中侍候陪伴。等到宇文赟病危时,刘昉、郑译等人乘机假传旨意任命杨坚辅佐朝政。杨丽华担心大权落入其他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此消息后心中也安稳了。没过多久,年仅22岁的宇文赟就在天德殿驾崩了。

开皇元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杨丽华一时无法接受现实,对篡位的父亲十分气愤。之后隋文帝便册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并为其另选夫婿,杨丽华坚决不同意,于是此事就此作罢。

杨丽华与宇文赟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宇文娥英,到了婚嫁的年龄,其外祖父隋文帝便下旨为她选婿。幽州总管李崇之子李敏很快被杨丽华相中,选为女婿,在杨丽华的要求下,李敏被隋文帝封为柱国。

大业五年,四十九岁的杨丽华跟随弟弟隋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在河西去世,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丽华与宇文赟合葬于定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宁夏历史地震概括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宁夏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资料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2次。地震造成严重伤害的有:1561年中宁南地震;1622年固原北地震;1709年中卫南地震;1739年平罗、银川地震;1920年海原地震。后三次地震简况如下:

1.宁夏中卫地震

1709年10月14日(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中卫南发生一次7.5级地震,震中烈度达9—11度。波及破坏宁夏南部和中部地区、甘肃和陕西邻区。有感范围及广,东到河北邢台、河南郑州,南到陕西汉中等地。房舍倒塌压毙人口两千多人。

2.宁夏平罗、银川地震

发生于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级估计为8级,震中烈度为10度强。这次地震波及六省区。破坏范围半径达380公里。银川平原内“压死人口十之四、五”,加之火焚、水溺冰冻而死者,累计五万人左右。

3.宁夏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晚7点,宁夏的海原、固原、隆德及甘肃的会宁、通渭、靖远等地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震级为8.5级,震中烈度12度。这次地震波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山东、江苏、内蒙古、青海、四川等地。这次地震直接死亡人数23万多。

今天小编对宁夏历史地震概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地震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欧洲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何说欧洲衰落是历史必然

全文共 2057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已经有着几千年历史,发展出了多种文明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文明形式,分别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以及移民文明。这四种不同的文明形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个文明形式的区别,这也诠释了西方欧美的衰落是历史必然

1、农耕文明

华夏、印度、巴比伦、埃及、希腊、印第安……

很多人感觉农耕文明都比较弱小,毕竟现在的农耕文明,除了中国华夏文明,其他坟头草都换好几茬了。

但守土固疆的概念,只存在于农耕文明中。在多次世界战争中,不论是雅利安东征,还是大航海殖民,还有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都是游牧文明、海洋文明在四处劫掠,农耕文明就是个受。

不容忽视的一点,农耕文明占据的地盘儿都是山肥水美的地方,比如华夏文明占据的河南、山西一代。你又不能说农耕文明没有扩张性,当年黄帝先祖带着华夏文明四处征战,然后炎帝跪了蚩尤跪,蚩尤跪完百越苗疆一个个接着跪。

2、 游牧文明

提到游牧文明,很多人只知道大元朝,其实,匈奴人在中国被汉武帝打跑后,到欧洲横扫一片,形成了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后来折磨全世界的第三帝国,也有他们的影子。

而今天依旧兴盛的普京大帝,也是游牧文明并不衰落的最直观体现。欧洲是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集合体,著名的雅利安、奥斯曼、斯拉夫都是典型的游牧文明后裔,而现在风头正盛的盎格鲁萨克逊人跟北欧的维京人其实都是海洋民族,维京人横着走的时候盎格鲁萨克逊可能还不会造船。

相比较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生存区条件稍微差点,但至少还有草甸牧场。所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都存在广域王权形成的可能。有名的广域王权,包括最早的奥斯曼帝国、后来的大元蒙古帝国、再后来的沙俄帝国等。相比较再往西走的那些城邦领主贵族王权,可以说是具有碾压的实力。

3、海洋文明

西欧北欧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外加一个日本。

今天的地球是海洋文明刚刚衰落,移民文明刚刚兴起的过程。因为欧洲人不怎么待见北欧人,当年称霸大西洋的丹麦、挪威咱就不多说了,今天的丹麦可能还是殖民地保有面积最大的国家。后来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都没有引领地球人太长时间。毕竟你坐着船去某地,插个旗立个桩就觉得占领了,有殖民地了,这种统治很难长远。

工业革命和大航海,外加奴隶三角贸易,是当年风帆战舰时代的典型表现。今天,航空母舰时代都快过去了,星际殖民也已经开始操作落地了,那个时代虽然只过去不到百年,但总感觉已经成为历史了。

海洋文明国家的崛起,其实主要有两个契机:

第一是城邦领主贵族王权向教权的转化。梵蒂冈大教皇成为世界领主,各个城邦成为他的藩镇封国,让西欧可以形成名义上的广域王权,这就有了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叫板的实力。毕竟你拿一个村去打一个国,无异于鸡蛋碰石头。8次十字军东征也体现了这一优势。

第二是大航海、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技术代差。可以说,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文化沉淀相比,海洋文明的整个历史就是抢劫过程,整个哲学就是试图证明抢劫有理的理论体系。拿着冲锋枪开着坦克冲进一个轻兵器限于菜刀重兵器限于锤子的小村村里面,可以让抢劫变得更加顺利。

4、移民文明

从史观角度来看,形成移民文明的根本不在于大航海,也就是说,大航海能让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而且把印第安文明清理干净,但如果没有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移民文明就不可能实现。

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最后一个海洋民族,他们给世界留下了诸多历史遗产,比如流放重刑犯形成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如被挤兑出去的小教派信徒形成的美国、加拿大。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连捡两个漏,让他从一个被2000人攻陷首都的弱鸡快速成长成当前世界主导,标志着移民文明搞定海洋文明的时代。特别是前两年美国人拆毁哥伦布雕像,标志着移民文明正式与欧洲划清界限。

哥伦布雕像倒下以后,美国仍然存在一个主体文明,就是其民族基因里面对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崇拜。就好像大金毛成为流浪狗以后,仍然会记得主人的好。美国的白人至上主义和美国优先理论,其实根源还在当年五月花上的那一群盎格鲁萨克逊人留下的精神遗存。

四大文明的关系

其实可以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解决这个困惑:

一个村里面只有三户人家:老姬家是个地主,村里的好地儿都归他,种了不少东西,出门也基本不跟另外两家人打招呼;老金家占了后山,养了一堆牛羊鸡鸭,也算是天天有肉吃,但就是看老姬家的人不顺眼,他时不时赶着牛羊去啃老姬家的庄稼,老姬敢管就揍他;老海家被老姬家和老金家挤兑地没地儿蹲,也没啥生活来源,天天睡在小船上,就在村口河湾里面捞鱼吃;但老海家的儿子小海不想受穷,去偷老金家的鸡被老金打了一顿,又一把火烧了老姬家四分之三的房子;老姬去找老海算账,老海没办法,大义灭亲把这不孝子捻出村去;结果这小海跑到河对面,把老姬的一个远房表侄子给宰了,占了他的房子、田地和山头;因为小海害怕老姬家报复,就暗地里联合老海,偷偷给他送粮送肉送酒,毕竟那是亲爹。小海还在家里备足了家伙事儿,随时提防着老姬家,关键还时不时去老金家挑拨下关系。

上面故事里面,这三家人,外加那个捣蛋的小海,哪一家是村里的长期话事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秦朝为什么被称为暴秦 秦国历史上就没有仁君吗

全文共 4212 字

+ 加入清单

秦国强盛以后,他们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国君被成为虎狼之君,意指秦国的凶狠。当然,这在当时肯定不是什么好的形容词,等秦朝建立后,又被贴上了一个“暴秦”的标签,那秦国真的只有“暴”没有”仁“吗?我们还是要弄清楚暴秦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这次就准备和各位简单介绍下秦国历史上的仁君,以及为何在古人眼里秦朝最突出的还是这个”暴“字,想了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1、秦国历史上的仁君

那篇让笔者不淡定的文章所及的秦国历史上的五位仁君,说的是:开国君主襄公、春秋五霸之一的穆公、倡导并遂行商鞅变法的孝公、鼎定战国后期霸主地位的昭襄王,和,最终实现大一统的始皇帝。

襄公立国,但凡知晓相关历史,就会明白,那是通过战争手段实现的——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独宠褒姒、废储另立,激出变乱,致宗庙崩摧;紧邻的“天子附庸”、“行政级别”仅为“大夫”(不是诸侯)的“秦邑”首领也就是后来的“襄公”,率本族子弟兵“勤王救驾”,又护送周平王东迁,周平王论功行赏、投桃报李,将其封为“伯爵”诸侯……整个过程中,“智”、“勇”,都当得;“仁”在何处,却不易察;非要拉扯,恐怕“忠”字会更贴切——对周王室的“忠”。战争、开国,就算能跟“仁”扯上关系,该也不在主流;用“仁”来形容任何一位开国君主,就我国历史而言,不敢说“谬”,但至少算不得“全面”,更说不上是褒扬。

再说穆公——“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这是经典史籍《史记》借其后世之口对其人历史功绩的形容。平、霸……这样的词汇,跟公共认识的“仁”,能扯上关系?三置晋君,不管出于何等缘由,都肯定是“干涉别国内政”,且是即立君位这样的顶级干涉;何谈“仁”?秦晋之好,让一个女子为政治需要先后嫁给一对亲侄叔,简直有悖人伦,“仁”在哪里?还有,未必人尽皆知的——死后多达一百七十七人的殉葬!

在“人殉”早已普遍成为“遥远历史”的公元前七世纪后期(秦穆公卒于公元前621年,历史上全面废除“人殉”最晚也是在四百多年前的周王朝建立之初)!这能叫“仁”?!

孝公,就是用“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形容穆公的后世传人,或许相比前面两位,个性上更趋于“仁”;但其所着力推动、坚决践行的“商君之法”(商鞅变法),却是在史册上尽书血泪、当世乃至后世都谈之色变的“严刑峻法”!其在位二十余年间,倚仗这套令人发指的严刑峻法短期促发的国力、军力激增,多次对外用兵,攫取大片土地……战争!又是战争!还是战争!!战争与“仁”,是怎样的关系?能够怎样“辨证”?把战争换成亘古未有的严刑峻法及其铁血践行呢?或许,嬴渠梁,作为一个人,可谓“仁人”;但秦孝公,却很难对等地认为是“仁君”吧。

昭襄王(宣太后之子),在位五十六年(纪年),以“会盟”为名扣押楚王(怀王),并长期囚禁,致其困死于秦国——使诈行强、破坏外交诚信、践踏别国尊严,说“耍流氓”都不为过,使秦国背上了“虎狼”之名……这叫做“仁”?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俘虏,没有君主的允准或默许,哪个将领敢为之?这也叫“仁”?对打赢长平之战这么大这么决定性战役的将领(白起)一撸到底、诋毁迫害,及至逼死,也是“仁”?要说“就是”、“就是就是就是”,会不会觉得是脑子进水?

始皇帝,千古一帝、皇帝之始,持续十来年、死亡人数过百万的平灭“山东六国”战争的总指挥;对被征服国家的都邑及人口密集城市大规模、有组织屠城的决策人,跟“仁”字怎么“搭”?别说什么“历史必然”。历史的必然,指的是“大一统”趋势;但实现大一统,是否除了战争、屠城,战争加屠城,再无他法?血腥悲怆的大一统之上,透支民力、铁血压服、焚书坑儒,都是“仁”?除了“就是”和“就是就是就是”之外,还可能的另一个答案,恐怕也就是让《大秦赋》的“创作情结”洗脑了。2、暴秦的由来

纵观历史,凭着今人的见识,品咂下来,觉得“暴秦”之“暴”,有两层含义:

一是“现象层面”的,即形容作为诸侯国的“秦”和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大秦”的军国式“暴性”——好战逞强、法令严苛、崇信武力、扩张野心,还有,很重要一点——敌视天下。由所有这些作用、化合而成的“国家性格”,就算非要结合所谓“历史局限性”和“大趋势”,以“暴”喻之,稍嫌刻薄,却也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仁”吧!

“暴秦”之“暴”的另一层含义,可以说是只能从今人角度“审视”而见的“深切层面”或说“本质层面”,便是或许很多人不能接受而却铮铮存在的历史悲剧——野蛮战胜文明。顺着《大秦赋》的热度而涌现出的众多说法、论调中,就有人发出“野蛮战胜文明”的“异声”。

其具体语境,大致是说《大秦赋》及其“背靠”的特大长篇历史小说巨著《大秦帝国》,因为这样那样的理据、情由,刻意把“秦”描画成“先进者”,甚至将其托高到华夏文明的“高峰”甚至“源头”,是在推崇“成王败寇”思想、“唯胜利论”,是本质的错谬和大大的误导;进而接续到“野蛮战胜文明”话题,举出蒙元灭宋、满清代明等实例,不无道理。

那稍后就出现的秦国五位“仁君”的文章,或许多少含着之于这番“不无道理”的针对辩驳意味,无外乎想说“秦并不野蛮”或“秦不应归于野蛮之列”;进而又有说法称,后世,尤指秦朝紧后的汉代,更尤指西汉贾谊之辈,“暴秦”、“暴秦”地说,“天下苦秦久矣”地叹,是“余痛未消”之下,出于褒扬“汉”而刻意“妖魔化”秦的政治目的;细品品,还是“唯胜利论”——西汉胜利了,所以……

贾谊那时候(汉文帝时期),秦、大秦帝国,在“官方政治语境”下,是不能提的,是禁忌;个中原因,多重而复杂,涉及汉王朝开立的诸多历史细节,绝非一言以蔽之的“窃取历史成果”,也并不是“抚天下恸、予民休息”这么冠冕堂皇;而在复杂且严厉的大环境下,贾谊的《过秦论》,一把揭开“黑盖子”,精到而生动地辨析当时还“热乎”着的历史,该是冒着被“封号”风险的,而不大可能是什么“为现实政治服务”。

如果说,贾谊的“智勇”及笔者上述推想,不足信;那就再多看一眼《史记》。司马迁老爷爷,是宁受宫刑不改著述的“驴脾气”;怹老人家著书还有个后世所有史书都没有的特点,就是把怹认为相似度高的人物,打破年代甚至朝代界限,放在一块儿说;其中突出一例,便是《屈原贾生列传》——将屈原和贾谊这两位相隔数百年、既不同朝也毫无“乡里牵带”的人物,写在了一篇文章里,是因为这老俩位都是既睿智又“驴性”的“敢言者”。至少,司马迁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说贾谊“不可信”,那屈原呢?司马迁呢?都不可信?

不反对怀疑。甚至不反对“抬杠”。可借着上述五位“仁君”来怀疑,来抬杠;拿一部满眼“不可知细节”、充斥“唯胜利论”以及至少也可以说是“有欠考究”的乡土情怀的当代文学作品来怀疑、来抬杠,就……怎么说?不说了吧——说粗话不好。

至于“野蛮战胜文明”,诸多原因、禁忌,也不多说,只提两点:

一,历史的“胜负”,无论如何,都是“必然”和“偶然”相遇、相合而成。

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文明”和“野蛮”!过去、现在、将来,皆然!3、仁与君的悖论

仁君,作为我国历史对某些君主的形容,早在国人的认识中成了“惯用词”;并由于国人普遍的思维与认识模式,长久以来,具备了相当的甚至是颠簸不破的合理性。但细究起来,这可以说是个逻辑悖论——仁、君,仁慈、仁爱、宽容,和,君主、帝王、执国者,作为两大“组”概念,本身相互间是缺乏契合性的,可以说,不宜这么去组合。

仁,是咱们汉语独有的字眼、词汇。按笔者浅见,其意,有两个层次,即“个性”的层次和“社会”的层次。

其中“个性”层次,应该主要是指善良、温和、公允、悲天悯人之类的品格、秉性,更倾向“天赋”、本真,但并不属纯然天性,须后天引导、塑造。亦即:仁,作为个体的一种品性特征,既须遗传这类生物性本源,也须后天主体环境和“大环境”的作用。好像用词重复了——后天主体环境和“大环境”——主体环境、大环境,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

往清楚说——对于一个简单自然人的个体而言,后天的主体环境,想要指代的是其自幼生长的、密切的,周边小环境,比如:家庭、最亲近长辈和共同成长者(兄弟姐妹、玩伴)、启蒙教育,等等。相对应,大环境,更指诸如所处时代的主流社会特征、所属族群和局部区域的公共性格特征、所处国家或较大地域的社会总体状况,等等,其实已渗透“个性”层次与“社会”层次的界限;对普通人来讲,所谓“社会”层次,大抵也就到这程度。

君,在这儿是指独裁或具有明显独裁特征的集权统治者,不涉及“君子”之类其他指代含义;是“天地君亲师”的“君”,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君”。

为“君”者,大抵两类人——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强者,和,他们的血亲后代。强者、开拓者、创立者、侵略者、投机者、掠夺者、权谋者……必定与众不同,无论角度、侧重、善恶;其后代,多多少少会从生物学意义上继承其类似特性,而其中,关于“仁”的因素,不能说没有,但该不是“显性”的、主流的。就是说,凡为“君”者,骨子里,都不太可能会“仁”字当先。

至于“后天”,上述“主体环境”里,即便有“仁”,也多半会显得刻意、做作——自古帝王家,教育子女时,大多总体会往“仁”、“逊”、“礼”的方向倾斜,而针对众多子女中既定的唯一继承者,则会在“适当时候”,施以特别的教育和示范;而那些特别的教育和示范,诸如“帝王术”,跟“仁”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表面化、刻意化、说教式的“仁”,在“双重标准”下,配以与表面刻意灌输的那些截然相反的周边现实,但凡有点儿志向和相应才具的“君”或其圈定的“储君”,只要不向“昏”的方向滑,再“仁”能“仁”到哪儿去!

可见,所谓“仁君”,最多只是寄望、愿景般的形容或以偏概全的“盖棺定论”。

历史上,谥号里带“仁”字的帝王,多出现在封建社会中期和晚期,虽不乏其例,但真正称得上“有做为”的,却乏善可陈。中古以前以至上古,因为“大环境”相对更险恶、“君家”的“主体环境”尚不健全以及“盖棺定论”还比较诚实等情况,被誉“仁”字的君主,几乎没有。

或许,历史长河中,有过不少波的“仁政”,但基本都是阶段性、非本质、出于特定政治诉求的,跟“君”的品性,并无直接的、贯通式的关联。

简单而武断地说,“君”的“本质”是“不仁”。在此基础上,“仁君”,就是不成立的概念。即:“仁”与“君”之间,存在逻辑性的相悖特征,实事求是的话,是不能放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布尔日大教堂的建造历史及景点评价

全文共 1864 字

+ 加入清单

布尔日大教堂,全称布尔日圣埃蒂安大教堂(CathedraleSaint-tiennedeBourges),位于法国巴黎南部大约200公里远的谢尔省布尔日市。布尔日大教堂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布尔日大教堂,位于法国中部,距首都巴黎以南约200公里。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布尔日大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以设计协调和比例均衡而令人称羡的布尔日·圣·斯蒂芬大教堂建于12-13世纪,是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它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除了建筑的美观性外,它还显示了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性。 布尔日大教堂位于巴黎南部大约200公里远的地方。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与沙特尔大教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布尔日教堂是具有风格独特的、典型法国哥特式建筑的起点。唱诗班的席位于1214年完成,中心广场于1225-1250年之间建成,但西面的正面建筑直到13世纪70年代才告竣工。北面的塔楼于1505年倒塌,1542年又得以重建。教堂设计风格俭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型翼部。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巴黎的兰斯大教堂。但教堂的内部与兰斯教堂的风格迥然相异。中心广场的面积几乎同沙特大教堂的一样大,15米宽,37米高。但是拱廊的高度达20米,这比沙特尔大教堂的高度要高出6米,因此在视觉上收到了更好的效果。由于没有十字型翼部,广场的空间获得了侧面的透视效果和紧凑感。 第一个回廊的天花板的高度是21.3m,第二个是9.3m。两个回廊天花板高度的不同使得第二个回廊也能像第一个那样修建三拱式拱廊和天窗。第一个回廊、小型化处理第二个回廊和中心广场的空间构成了独特的金字塔空间形式。大门上粘贴的图画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题画。其后右侧大门上的是"圣艾蒂安"主题画,左侧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主题画。当地下室还处于建筑中时,还没有制定修建后殿的计划。当地下室完成后,后殿也将被建筑。因此后殿因该很小,并且建筑在地下室的基座上。 布尔日大教堂尤以其设计协调和比例均衡而引人称羡不已,它的门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引人注目,不仅仅具有建筑上的美观性,大教堂的存在同样显示了法国基督教的权力性。 大教堂坐落在一个花团锦簇的花园中,厅堂的四周环绕着间隔整齐的高大扶壁,格外引人注目。看起来仿佛是在腾飞跳跃。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布尔日大教堂堪称其中的典范。 布尔日大教堂景点评价一种在13世纪早期罕见的华丽彩色玻璃装饰着三层唱诗班,也使光照在石头上形成五彩的光斑。布尔日大教堂的花窗表达了对“光的连续性”的追求,伴随着12世纪精神的澎湃浪潮。光线效果和内部空间体现了整体设计。 教堂的彩绘玻璃教堂的大约是这样的:末日审判的基督和启示录、圣母玛丽亚和圣埃蒂安由行会人员侧面侍立,平行的画面有新约旧约故事以及圣徒和殉教者、布尔日大主教、先知和使徒的生平。教堂内部15世纪和17世纪造的附属的礼拜堂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它们的装饰玻璃窗是由布尔日的显贵代办,其中最好的是在雅各·科尔礼拜堂(lachapelleduPalaisJacquesCoeur)关于天使报喜的彩色玻璃。 在雕有末日审判主体的门楣上,大天使圣米迦勒、死而复生的少年、裹着长袍的上帝的选民带着微笑仰视着基督,而地狱里则满是魔鬼和受痛苦折磨的生物。该石雕位于西侧正面的正中入口处,生动表现出上帝的仁慈。这是哥特式雕刻在1240年代的杰作。雕刻于同一时间的圣坛屏在1757年被移走,其残片目前在一个低级的教堂中被展出。在1160年左右完成的侧门入口处的石雕是罗马式雕刻的杰作。整个教堂有这个时代的许多雕塑精品。 在牧师会礼堂的圣器收藏室发现了一幅有象征意义的壁画,这幅画由雅各·科尔为纪念查理七世而装饰。在此之后,又在杜·布吕尔礼拜堂发现了一幅更意想不到的壁画,这幅壁画作于1475年左右,以海为背景描绘了基督的受难和复活。布尔日大教堂的高大倩影俯视贝里香槟区,方圆几公里都可以看到。教堂里的天文钟的钟面上绘有黄道十二宫的图案,由让·奥尔良(JeandOrleans)绘制,现已修复。机械原件是加农·夫索利(CanonFusoris)的作品,现保存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九章时间——一部更简明的历史

全文共 10321 字

+ 加入清单

“迈克罗夫特兄长就要来啦。”

引自《布鲁斯一帕廷顿计划》①

关于时间的真正属性,存在着一个历时久远的难题。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许多不同文化的思想家们都面临着这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应该将时间想象为超越任何事物的亘古不变的背景舞台——种种事件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抑或它本身就是那些事件,所以要是什么也没有发生的话,那么时间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之所以对这种差异感兴趣,那是因为第一种图景将迫使我们谈论物理宇宙在时间上的创生。另一种图景则设想时间与物理宇宙同时诞生。宇宙开端“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从前并不存在时间。

我们关于时间的日常经验,是用一系列自然事件来量度的:在地球引力场中摆的运动;太阳光在日暑上投下的影子随地球自转而移动,或者是铯原子的振动。除非说出我们是怎样测量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谈论时间“是”什么。时间经常是用事物变化的方式来定义的。如果这种想法的确接近于事情的真相,那么当我们遇到存在于大爆炸后最初时刻的那些非常条件时,我们就可以预期时间的本质会出现某些相当不寻常的情况。

17  世纪,牛顿的宇宙图景给时间以超越任何事物的地位。时间均匀而无情地流逝,完全不受宇宙中的事物和事件的影响。爱因斯坦的时间图景与此根本不同。空间的几何学和时间流逝的速率均为宇宙中的物质成分所决定。爱因斯坦的时间观还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任何人观测到的宇宙与他人相比都不占有特殊的优越地位。无论你在何处,无论你如何运动,你都应该从实验中演绎出相同的物理学定律。你看到的事件也许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你从它们之间推演出来的因果关系链却必须服从同样的自然定律。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不同的观测者,这意味着在宇宙中不存在优先的计时方式。谁都没有测量过被称为“时间”的那些东西。他们测量的是宇宙中某些物理变化的速率。它可以是蛋形计时器中沙子的下落,可以是钟面上指针的移动,或者是水龙头的滴水。存在着无数种可能的变化,皆可用以定义“时间”的流逝。例如,在宇宙的尺度上,散布于宇宙各处的观测者皆可用正在下降的背景辐射温度来计时。在测量变化的种种不同方法中,似乎哪一种也不比其他方法更具有根本性。

在考察一个完整的空间与时间(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这称为一个“时空”)的宇宙时,有一种富于启发性的方法,那就是将它看作一大摞空间的切片(为了直观起见,我们想象空间是 2 维、而不是 3 维的),这一握中的每一个切片各代表在不同时刻的整个空间。时间是识别这一摞中每一个“时间一切片”①的标签。但是,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这整块时空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它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切成一叠“时间一切片”。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将这块东西(时空)切成片。每种可能的切片方式都给出一种定义时间的不同方式。这块时空混合物不受所选择的时空切片方式影响,

①    参见第三章章首引文译注。此处引文系福尔摩斯接到其兄迈克罗夫特告知行将来访的电报后所语;此处

比喻极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译者

①    “时间一切片”,原立“timeslice”— — 译者所以这块时空乃是我们需要潜心考察的、比单独的空间或时间更为基本的实体。

在爱因斯坦对空间和时间的描述中,时空的形状是由寓居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决定的。这意味着“时间”可以用每块切片的某种几何属性(诸如曲率之类)内在地定义,因而又可以用每块切片上的物质密度和分布来确定,于是,我们开始看到,将时间(包括它的开端和结束)与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某种属性联系起来是有可能的。

尽管广义相对论对于时间的属性有这些精言要义,但它却未能取消具体说明宇宙初始状态的要求。我们的时空切片堆始终有一块第一片,它决定了摞于其上的其他切片看来是何情状。

在量子理论中,时间的状况就更神奇了。如果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利用宇宙的其他属性来定义时间的话,那就会间接地受到我们对于量子不确定性了解得如何的限制。因此,对整个宇宙作出某种量子描述的任何尝试,对于我们的时间观念都可能具有极不寻常的后果。人们已谈及的最不寻常之处是:可以将量子宇宙学解释为描述了一个从无创生的宇宙。

忽略实在世界之量子属性的简单宇宙学模型,可以从过去某一确定的时刻开始,而这一时刻又可以利用某种类型的钟来确定。决定那个宇宙的全部未来行为的起始条件必须在一开始就予以规定。为了描述当量子力学对于整个宇宙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时的宇宙状况,人们已经发展了这些模型。但是,如果我们打算在接近普朗克时期的条件下使用这些模型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计入量子效应后会对时间的描述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量子宇宙学中,时间概念并不是很清晰地出现的。时间乃是宇宙中的物质成分及其位形的构成物。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的方程式:它们可以描述顺次观看一块块空间切片时物质的位形如何变化,所以在这里要是再有什么叫做“时间”的东西,那就是多余的了。这种情况和摆钟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钟面上指针的位置完全保留着钟摆晃动了多少次的记录;并不必要再提及被称为“时间”的任何东西——除非我们想这么做。与此相似,在宇宙学的舞台上,我们利用为“时空”堆中的每块切片“造型”的物质位形作标签,而将这些切片互相区分开来。量子理论只是从统计上告诉我们有关物质分布的这种信息。当我们进行测量时,我们将会发现它可以处于无穷多种可能的状态之中。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发现它处在每种状态下的概率有多大。这些概率包含在某种数学实体之中;这种数学上的东西现在已被大家称为宇宙波函数,我们在后文中将简称它为 W。

目前宇宙学家们相信,他们有了一条发现 W 的具体形式的可能途径。正如我们早先着重指出的那样,将来说不定会证明这是一条死胡同,或者是将真实情况简化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但比较乐观的想法是,我们希望它至少有可能是通往某种新的更好的近似的一块指路牌。这条拟议的途径用到了美国物理学家约翰·A. 惠勒(John A. Wheeler)和布赖斯·德威特(Bryce DeWiit)首先发现的一个方程。这个惠勒一德威特方程描述了 w 的演化。它是统辖普通量子力学波函数的著名的薛定谔方程在这一问题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纳入了广义相对论的弯曲空间特征。如果我们知道了目前 W 的形式,那么该方程就会告诉我们:人们发现所观测到的宇宙具有特定的大尺度特征的概率应该有多大。我们希望最终将查明,对于某些特定的状态,这种概率大得就象日常生活中的宏观事物那样,具有确定的特征而不必考虑其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如果最大概率值正好对应于在我们的宇宙中观测到的情况(例如,预言某种特定形式的星系成团性,或微波背景辐射的某种特定的温度变化),那么许多宇宙学家将会因我们的宇宙乃是所有可能的宇宙中最“可能的”之一而感到满意。然而,为了将惠勒—德威特方程用于求出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冷而低密的宇宙之 W,仍然要求我们知道当宇宙具有极大密度和温度时——也就是它“开始”时——W 是什么情况。

在处理和研究 W 时,所涉及的最有用的量是跃迁函数,它告诉我们宇宙的状态可能发生什么样的特定变化。我们将跃迁函数记作 T,于是

T[X1 ,t1 ® X2 ,t2 ]

便给出“若宇宙在早先某时刻 t1 处于某状态 X1,则它在此后的某时刻 t2 处于某状态 X2 的概率,此处“时间”由宇宙的某种状态特征具体指明,例如由宇宙的平均密度来表示。

在非量子物理学中,自然定律预言过去某个特定的状态将导致未来某个确定的状态,而不必谈及什么概率。但是在量子物理学中,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告诉我们,未来状态是由历史在空间和时间中前进时,有可能走过的所有路径取某种平均而决定的(见图 9·3)。这些路径中可能会有一个得天独厚地受非量子的自然定律管辖。我们称它为经典路径。在某些情况下,量子描述具有一个主要由经典路径决定的跃迁函数,其他跃迁函数则互相结合,并像位相互相错开的波峰和波谷那样互相抵消。

有一个很深刻的问题,那就是:对于一个密度极高的量子宇宙而言,是否所有可能的起始状态都会导致一个与我们自己这个宇宙相类似的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膨胀得相当大时,其中的量子不确定性就变得很小,因而人们在日常经验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人们也许会查明,这乃是一些非常苛刻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存在有生命的观测者所必须的。它们从所有可能的世界中,将我们的宇宙作为特例标示出来。如果这正确无误的话,那么它就意味着只有凭借研究其宇宙学后果,我们才能完整地理解量子力学。

实际上,W 取决于在这堆时空的某一特殊切片上宇宙中全部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位形,并取决于这一切片形状的某种内在特征(例如它的曲率)——后者有效而唯一地标记了它的“时间”。这就一一区分了这堆时空中的每块切片。于是,惠勒-特威特方程就告诉你:内在时间取某值时的波函数,与另一内在时刻的波函数形式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当我们在经典路径附近时,这样发展起来的波函数可直接解释为对通常的经典物理学的小小修正。但情况并非永远如此,当最可能的路途远离经典路径时,要在任何意义上将量子演化说成出现在时间之中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这就是说,惠勒- 德威特方程给予我们的空间切片集合并不堆垛得看上去像一个时空。尽管如此,仍然可以找到告诉我们宇宙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概率的跃迁函数。这样,寻找宇宙起源就可以类比为量子理论中的初态波函数问题了。

跃迁函数告诉我们宇宙从一种几何位形(物质因在其中具有某种特殊的布排而区别于其他位形)发生一次跃迁的概率。图 9·4 是从一种位形发展为另一种位形的图解。

我们可以设想从一个点而不是从某个初始空间切片开端的宇宙。它们看起来像圆锥而不像如图 9·4 所示的圆柱。图 9·5 展示了这种情况。

这并不算什么真正的进展,因为非量子宇宙学模型中的任何奇点都将表现为经典量子路径的某种奇异特征,我们似乎只是在挑选某种特殊的初始条件(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明为何要这样挑选),后者正好描述了从事先存在的某个初始点创生出了宇宙。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种重要的路径。应该强调指出,也许今后会查明它根本没有任何物理意义,它是由美学引导的某种信仰上的东西。注意某种初始条件 g1 是如何与“管子”或“圆锥”在 g2,处的空间状态相联系的。也许,我们可以用某种方式使 g1,和 g2 处位形的边界相结合,从而使它们描述某个单一的平滑空间(如图 9·6 所示),后者则不再包含令人难堪的奇点?

我们知道在 2 维情况下(例如球面)这是有可能的;球面是平滑的,不存在任何像圆锥顶点那样的奇点。因此我们可以设想 4 维时空的整个边界不是 g1 和 g2,而是一个平滑的 3 维表面。它好像寄寓于 4 维空间中的一个球面。这些表面具有大小有限却无边缘的有趣特征:球面具有有限的面积(只要用有限数量的油漆就可以漆遍它),但是当你在球面上移动时,你永远也不能走出“边界”、也不会遇到像圆锥顶点那样的尖点。对于球面上的居民来说,它是没有边界的;对于宇宙的初始状态而言,我们也可以想像可与之类比的情况。然而——现在我们到了关键的一步——我们用来作为简单实例的那个球占据着某个 3 维的空间,并具有一个 2 维的表面。对于我们的量子边界,我们需要 4 维空间——而不是 4 维时空——中的一个 3 维表面。因此,斯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和詹姆斯·哈特尔(James Hartle)提出:在这种量子宇宙学的格局中,我们通常的时间概念不再适用,它变成了又一维的空间。

其实,这并不像听起来那样神秘而不可思议,因为在通常的量子力学中,物理学家们也经常使用这种“将时间变为空间”的花招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尽管他们并不想像时间当真就像空间一样。他们在结束计算时仍会回到通常的解释上来:存在着一维的时间,以及另外 3 个在质上不同的维度,后者就是我们所称的空间。这样做就好像暂时使用另一种语言讲话。

现在让我们说几句题外的话。关于这种重要的想法,最令人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在“通俗”的水平上设法讲清楚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是多么地困难。斯蒂芬·霍金所著《时间简史》乃是对此所作的第一次尝试。科学普及曾经意味着用形象化的简单类比图象来解释复杂的数学抽象概念。科学作家们用小球之间的碰撞来描绘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用橡皮筋来描绘超弦,如此等等。事实上,在本世纪初,某些法国数学家对物理学家们作了相当严厉的批评,认为后者直到自己能用滚动的球、轮子、以及弦之类的可怜图景来想象事态如何发展之前,对于自己的理解总是不能感到快慰。科普作家总是利用这样一个事实:在宇宙所做的比较深奥的工作和我们经验中的其他简单事件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类比。但是,时间变成另一维空间看来却找不到什么贴切的通俗类比。人们可以读“时间变成另一维空间”这个句子,可以了解其中每一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这句话想说的究意是什么却无法真正理解。对于《时间简史》的读者而言,缺乏现成的类比可能是造成困难的原因之一。我们曾经以为,宇宙结构的最深刻的方面——在基本粒子的内部空间,或在黑洞和星系的外部空间将会具有局部性的简单类比,其实却可能不然。缺乏类比性也许是一种好的征兆,它可能表明我们正在触及真实宇宙的某些无法比喻的事实,而不只是在调整和简化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老概念。

对时间所作的这种量子处理的根本特征,是把时间当作在大爆炸的极端量于引力环境下当真像空间一样。当你刚刚从宇宙的开端出发时,情况可以想像为:量子效应将开始以某种毁灭性的方式起作用,随着波峰与波谷相遇,人们预期宇宙以越来越高的精度沿着经典路径发展。在普朗克时期之后的一刹那间,“时间乃是有别于空间的概念”这种常规观念开始成型。与此相反,当你朝宇宙的开端回溯时,这种传统的时间图景便消失了,时间与空间变得不复可分。

哈特尔和霍金之所以提出宇宙的原始量子状态无时间,乃是由于其输入假设显得如此之经济,并且避免了起始状态的奇点。正因为这样,所以它被说成了“没有边界条件”。更确切地说,“没有边界”这一点,要求宇宙的波函数由限于下述 4 维空间的那些跃迁取某种平均来确定:这种 4 维空间具有如前所述的球面那样的单一、平滑而有限的边界。

我们关心的是导致这样一个宇宙的跃迁概率:该宇宙的波函数由处于某种空间几何学中的物质所确定,上述“配方”①为存在这样一个宇宙所提供的跃迁概率具有这样的形式:其中全然不为任何先验的“初始”状态留下丝毫的余地。因此,这往往被说成给出了一幅“从无创生”的图景,其中 T 给出从无创生出某种特定类型的宇宙的概率。“时间变成空间”这一假设的效果在于,没有确定的创生时间或地点。

从这类量子开端得到的整体图景是,惠勒- 德威特方程给出描述波函数 W 如何变化的自然定律。空间的几何学可以用来作为时间的量度,当你远离大爆炸时,对此是颇为熟悉的。但是当你往回朝我们称之为零时刻的那一瞬间看去时,时间概念便渐渐淡化了,直至最终不复存在。这类量子宇宙并不是一直存在着的,它也像具有奇点的非量子宇宙学那样出现了,但是它并非始于一次物理量取无限值,并且需要进一步给出具体初始条件的大爆炸。无论是在有奇点的情况下,还是在量子创生的情况下,都不存在有关它们从何而来或者它们“为何”出现的任何信息。

我们应该再次强调,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方案。它有两个要素:第一是“时间变成空间”;第二是再加上“没有边界”,这对于宇宙的状态来说,乃是一帖起着双重作用的处方,它们既相应于传统图景中的初始方程,又相应于自然定律。即使你采纳了上述的第一个要素,即关于“时间变成空间”的想法,也还是有许多不同的选择可以用来代替“没有边界”这个条件,以具体确定一个从无到有的宇宙的状态。

图 9·7 给出在用到“没有边界”这个条件时,宇宙的波函数 W 随宇宙密度(它好比就是“钟”)的变化,也给出了使用阿历克斯·维伦金(Alex Vilenkin)提出的另一种可能的边界条件时的情形,它的行为与前者有相当大的差异。大的 w 值相应于高的概率。于是我们看到,“没有边界”这个条件意味着出现密度很高的宇宙乃是极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在维伦金条件下则非常可能出现密度很高的宇宙。某些批评者觉得,这样的话,“没有边界”这一条件就极不可能导致一个足够密和热、从而得以在后来经历暴胀的极早期宇宙了。

宇宙波函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完成这一理论之前,有关它的种

①    “上述‘配方’”,仍指哈特尔和霍金提出的“宇宙原始量子态无时间”——译者种想法无疑还会以种种方式发生改变。“没有边界”这一条件也还有不少缺点。它包含的信息也许太少,因而不能描述真实宇宙——它包含着诸如星系那样的不规则性——的全部观测特征。它必须补充有关宇宙中的物质场、以及它们如何分布的附加信息。它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半对半错的,还可能是错的。现在谈论这些为时尚早。悲观论者甚至可能会说我们将永远无法谈论它,因为宇宙有可能以某种方式变革翻新,而不留下对于我们今天的观测,从而对检验我们的想法是否符合实际十分重要的量子起源的痕迹。

我们思考宇宙演化的传统方式,总是要谈到起始条件,而这些起始条件则受到变化定律的影响。我们从前述分析能够得到的重要教益是,考虑宇宙演化的这种传统方式有可能错误到了何等地步。它有可能是我们从一个量子引力效应小得微乎其微的自然王国获得的经验导致的假象。如果某种关于自然界的理论真正实现了统一,那么我们也许可以预期,它会利用由宇宙的物质组成来计时这样一种可能性,这样,就可以将大自然的组成成分连同统辖其变化的那些定律,都与时间本身的性质结合到一起了。然而,我们还可以选择边界条件,它将对诸如宇宙波函数之类的东西施予制约性的影响。无论“没有边界”这一条件究竟有多“经济”,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它和各种与之竞争的方案因其简单性或便于计算而被挑选出来了。就我们所知,人们尚未追究它们是否有悖于量子宇宙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起始条件独立于自然定律的见解,在讨论整个宇宙的初始状态时,必须重新予以评估。如果宇宙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逻辑上一致的唯一可能性——那么初始条件便是唯一的,从而它们本身就变成了一条自然定律。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相信存在着许多可能的宇宙——甚至可能确是许多实在的宇宙,那么初始条件就毋须具备特定的状态。它们可以是被理解为“某种状态”的一切东西。

传统的观点认为初始条件是神学家研究的事情,变化定律则是物理学家探索的内容。现在,这种观念似乎有了疑问——至少暂时如此。宇宙学家们如今正在潜心研究初始条件,以冀发现是否存在着某种初始条件的“定律”,在这些初始条件中,“没有边界”的假说应该只是一个可能的实例。这种思想无疑是带有根本性的,但它可能还不够彻底。人们正在担心,现代量子宇宙学图景中使用的诸多概念和想法——“从无创生”、“时间随宇宙同生” ——也许只是沿袭已久的人类直觉和中世纪神学家们喜闻乐道的种种思想的精制的翻版。自不待言,正是这些历时久远的观念,驱使人们寻找甚至发现了现代宇宙学理论中的许多概念——尽管如今披上了数学的外衣。“时间变成空间”的假说则是一个真正彻底的要素,我们在前人的哲学和神学遗产中全然找不到它的踪影。有人猜测,在真实的图景浮现出来以前,也许还有更多习以为常的概念尚须予以变革。

尽管现代宇宙学的旋风已席卷到宇宙本身的起源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甚至用上了“宇宙从无创生”之类的题目,我们却必须谨慎行事。所有这些理论为了能言之有物地说东道西,都必须在一开始就假设存在着远比人们关于“无”的日常概念更多的事物。必须存在自然定律(在我们的讨论中就是惠勒—德威特方程)、能量、质量、几何学,当然,还有支承所有这一切的东西——无所不在的数学与逻辑世界。对于宇宙所作的任何完整的解释,在能被建立与证实之前,都要有一个庞大的推理结构。大多数现代神学家被问及上帝在宇宙中的作用时,着重强调的都是这种基本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把上帝说成宇宙膨胀的伟大推动者。

试图将宇宙之存在解释成由绝对地无构成的某种先在状态之结果,这整个研究方案与我们对诸如“不存在免费午餐之类的东西”的直觉大相径庭。非科学家都明白,在生活中你不可能做出无米之炊。科学家们发现自然定律(它们描述什么变化是容许的)等价于如下的陈述:世界的某些特征永远保持不变,从而支持了上述的直觉和经验。自然定律在空间的每一个方向上、以及在任何的时刻都相同,这分别等价于在任何物理过程中的总旋转量(即所谓的“角动量”)守恒和总能量守恒。人们已在所有的物理过程中观测到,这两个量以及总电荷量乃是绝对守恒了,它们作为守恒量已与整个物理学的上层建筑深深缠结在一起了。

如果你建议对宇宙之诞生给出某种科学解释,那么立即就可能出现这样的异议:你是在企图从无中得到什么东西,因为你必须突然产生出一个具有能量、角动量和电荷的宇宙。这就违背了自然定律——后者将上述这些量的守恒奉为信条,因此宇宙从无创生不可能是那些定律的结果。

这话当然没错,它相当有说服力。然而当人们开始提出下述问题时情况就不同了,问题是:宇宙的能量、角动量和电荷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如果宇宙具有角动量,那么在最大的尺度上,膨胀就兼有旋转。最遥远的星系在直接退离我们的同时,还应该在天穹上移动。实际上,即使宇宙有显著的旋转,这后一种运动也将因为太慢而使我们无法探测到。然而,还有更灵敏的东西可以指示这种转动。如果我们考虑地球自转的效应,我们看到这导致了地球两极处稍稍变扁,所以地球在赤道处的半径大于两极处的半径。如果宇宙正在其最大的尺度上自转,那么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沿自转轴的方向上膨胀得比其他方向稍慢。结果,来自自转轴方向上的微波背景辐射就应该最热,在与其相交成直角的方向上则最冷。在十万分之一的测量精度上,在所有的方向上辐射温度都相同这一事实意味着:如果宇宙当真具有大尺度的自转,那么这种旋转也必定要比宇宙尺度的膨胀慢一万亿倍以上。这个数值是如此微小,以至于使人想到宇宙的净自转和角动量也许就等于零。与此类似,没有证据表明宇宙具有任何整体性的净电荷。如果任何宇宙结构由于其中的(比方说)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粒子具有正负相反的等量电荷)之间的不平衡而拥有了某种电荷,那么这种不平衡就会产生某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效果,这是因为电的力量要比使这些结构维系为一体的引力强得多。事实上,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有一个很惊人的结果:如果一个宇宙是“闭”的,它最终将会收缩到某个未来奇点,那么它的总电荷就必须为零。它所包含的全部物质携带的各别电荷——正的以及负的,统统累加起来得出的整体电荷一定等于零。最后,宇宙的能量又如何呢?这是人们不能“无中生有”的最直观的熟悉事例。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如果宇宙是“闭”的,那么它的总能量同样必定为零。其理由可循踪到爱国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它提醒我们质量和能量是可以互换的,因此我们应该统一考虑质(量)—能(量)守恒,而不是单单考虑能量守恒或质量守恒。重要的是,能量的形式与质量不一样,它有正的和负的两种。如果我们将一个闭宇宙中的全部质量相加,那么它们就会对总质-能作出很大的正贡献。但是,那些质量彼此间还施加引力影响。那些引力等价于负的能量——我们称它为“位能”。如果我们手中拿着一个球,那么它就拥有了这种位能;如果这个球掉到地上,那么位能就会变成正的动能。引力定律确保了宇宙中所有质量之间的(负的)引力位能,必定永远和与每个质量 m 相关联的(正的)能量 mc2 的总和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因此,总的结果永远准确地等于零!

情况就是如此地令人惊异。看来,阻止我们从无得到什么东西的那 3 个守恒量也许全都等于零。关于这一点的全部含义目前尚不清楚。然而,妙不可言的是,守恒定律似乎并未为宇宙从无创生(或者复归于无)造成什么障碍。

为了结束对宇宙从无创生这一科学流派的讨论,我们还得回到早先的那种想法上来:宇宙始于时空的奇点。量子宇宙学的“没有边界”这一条件设法避免了诸如此类的灾变性开端,因而目前在宇宙学家中非常流行。然而,你应该留心这样一个事实:量子宇宙学的许多研究工作,动机是设法避免密度无限的初始奇点,因此这些研究往往专注于有可能避免奇点的各种量子宇宙学理论,而忽视了也许包含有一个奇点的那些量子宇宙学。值得注意的是,从奇点出现大爆炸宇宙这种传统图景,严格地说,乃是从绝对的无中创生宇宙。它既没有给出任何原因,也未对所出现的宇宙具有何种形式作出任何限制。没有先在的时间,没有先在的空间,也没有先在的物质。量子创生模型则希望从某种不可避免的量子状态出发,通过对某个极可能存在的宇宙所作的跟踪描述,而使我们获知宇宙何以会具有那么多不寻常的特征。遗憾的是,目前的那些特征中有许多似乎起源于某个暴胀的膨胀阶段,而暴胀则似乎是大量不同初始量子状态的结果。

这些研究仿佛侵入了传统的神学领地。在过去,正统的基督教神学家们一直对大爆炸图景给出的全部宇宙学感到满意。有些人已对该传统图景提供的奇点表观开端作了许多发挥。奇点定理指出宇宙需要某种开端,尽管它对为何会出现那个开端、或者该开端是像什么样子根本无可奉告。这诱使某些宗教思想家对此种状况采取了“天堑神司”的朴素信念,即相信宇宙之始乃是科学事业永远无法填平的一道鸿沟。与此适成对照的是,量子宇宙学事业对许多神学家来说似乎并不很有吸引力,因为它试图用科学定律来描述创生过程本身,或是证明在某种意义上它乃是不可避免的。它威胁着就要填平这最后一道鸿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战火频仍的中东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一、战火频仍中东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1)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3)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4)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争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3、中东战争严重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4、四次中东战争: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二战结束以后,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2)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3)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4)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5)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2、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业绩和精神:

(1)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和佩雷斯、埃及的萨达特、美国的克林顿等人物都做出了贡献。

(2)业绩和精神:以色列的拉宾总理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但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埃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林顿努力为巴以双方领导人的会晤牵线搭桥,对中东和平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人物是 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史人物是谁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人物是大禹,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第一次大禹走近家门听到妻子在分娩呻吟声和婴儿的哭声,但是却没进去看望妻子和孩子选择继续治水。第二次大禹经过家门口的时候,他的儿子正在妻子怀中跟他打招呼,但是这时工程进展紧张,他没进去只是挥手打招呼就走了。第三次经过家门口的时候儿子已经长到十几岁了,便想把他拉进屋子,但是大禹只是摸了摸孩子的头告诉他水还没治平就走了。

大禹治水典故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文献记载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答题规律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细数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小人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颇有几个“著名”的小人,虽人物猥琐,职轻权微,却长袖善舞,工于心计,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楚国费无忌,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好色的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夫人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移花接木的费无忌,也成了楚平王的心腹。但他却做贼心虚,因为他知道太子迟早要接班的。于是他对楚平王诬陷说太子要谋反。楚平王遂下令捕杀太子及老师伍奢父子。后来,太子与伍子胥只好逃离楚国。数年后,伍子胥率大军复仇,楚国就这样被灭掉了,寻根溯源,费无忌实在是“功不可没”。

西汉江充,是小人中最有“魄力”的一个。他先是搅得赵王父子不得安宁,为报复私怨,诬告赵太子秽乱后宫,导致赵太子险些被汉武帝判了死刑,虽赦其死罪,太子地位却被废。后又蛊惑汉武帝,挑唆其父子关系,制造大量冤假错案,最后逼得太子造反被杀。这场大乱,史称“巫蛊之祸”,不仅白白死了好几万人,就连汉武帝自己也弄得骨肉相残,国家险些覆亡。

南北朝人鲍邈之,是小人中最阴险的一个。他原来是太子萧统身边的一个太监,颇受信任。太子母亲病故不久要做“生忌”,要一太监值宿一夜,太子便让这个小太监去。不料他竟擅离职守,跑去和宫女鬼混,正巧被太子巡视时撞见。要是别人不杀也得严惩,太子宽厚,没有治他罪,只是不如从前亲近了。哪知这小太监不识好歹,不思图报,反而怀恨在心,探听得皇上身体不适,便跑去密告太子请道士作法,埋蜡鹅咒皇上早死,密谋夺权篡位。太子受此不白之冤,又无法辩解,气急交加,一病不起,不久竟驾鹤西去,时年31岁。须知,此太子是编纂著名的《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文选》烂,秀才半”,就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想不到竟然死于卑鄙小人之手。

龚半伦,也是我们不想提起又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著名”小人。他的父亲龚自珍是清代大名鼎鼎的思想家、爱国诗人,万万没想到,儿子龚半伦却卖国求荣,成了英法侵略军火烧圆明园的帮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取金玉重器而归。”为一己私利,不惜引狼入室,害宗灭族,烧毁“万园之园”,龚半伦死后禁止埋入祖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多少?比特币未来有牛市吗?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是一种非常有名的虚拟币,自从它出现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你知道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吗?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是变动的,每一年每一天的价格都不同,大家只要了解比特币的四次大牛市和熊市就能了解到它的发展史。比特币2008年被中本聪在白皮书中提出,没想到2009年就已经发行,而且经过十年后价格有了突飞猛进的上涨,让很多人都对它充满了信心。下面一起来看看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是多少?比特币未来还有牛市吗?

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多少?比特币未来有牛市吗?

一、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多少?其实比特币历史价格起伏非常大,在2010年到2011年期间,比特币美金直接上涨到31.9美元,价格翻了1.6万倍,这是它的第一次猛烈上涨。到了2012年又跌破了2美元,价值缩水了百分之九十三,也让投资人惊呆了。另外比特币在2013年时有翻倍了132.5倍,且一周暴跌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到了2013年时,最高点达到了1163美元。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在2017年最为竟然,直接上涨到了19660美元,价格暴涨了20倍,这一整年的比特币价格都是呈现的上涨趋势,这是比特币的巅峰时期。那么比特币在过去十年历史价格已经拥有这四次的大涨跌,它的牛市还会再现吗?

二、比特币未来还有牛市吗?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虽然有大起大落,但是比特币经过这十年的发展,价值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所以很多投资人都相信比特币牛市还会再现。因为比特币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币,它的数量只有2100万个,而现在已经挖了百分之八十,所以剩下可挖的比特币非常少。正因为比特币如此稀有,所以大家才觉得它的市值还会继续上涨。而且比特币预计在2140年就会挖完,剩下可挖的时间已经不多,比特币的牛市会在何时出现呢?甚至有人觉得2020年比特币的牛市就会来临。

看完比特币中国历史价格后,你对比特币还充满信心吗?比特币作为一种数量有限的虚拟币,发展十一年价值有了突破性的提升,若是你对比特币感兴趣,那就抓紧时间投资。现在投资比特币只要选择好平台,掌握好投资的度,很少有人出现血亏的情况。而且有了全球技术领先的OKLink浏览器,可以在上面随时查看到比特币新挖区块的信息和比特币发展的状况,能够让大家投资赚钱更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风起霓裳裴行俭两个妻子是谁 历史上裴行俭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风起霓裳》这部剧中的裴行俭,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他的确有一个妻子库狄氏,但这是裴行俭的续弦,裴行俭之前还有一个妻子。那么在剧情中,裴行俭还有没有别的妻子呢?裴行俭娶过几个妻子,各自又分别是什么结局?历史上的裴行俭最终的结局又会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裴行俭纳妾了吗

历史上库狄氏并不是裴行俭的原配夫人,在原配夫人陆氏去世之后,裴行俭才娶了库狄氏,也就是这里的库狄琉璃,这里知道陆氏是朝臣陆爽的女儿,其他资料不多。从这里看来的话,裴行俭并没有纳妾,不管是陆氏还是库狄氏都是他的正妻。

裴行俭在推荐人才方面做的很不错,向大唐朝推荐了不少有用之人,而他自己也对唐朝的发展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裴行俭如此的优秀,库狄氏自然也不会差,她是武则天时期的女官,被封为华阳夫人。历史上关于库狄氏的记载并不多,她是裴行俭娶的第二个妻子,至于什么时候死的,史料中记载的并不详细,尤其是在裴行俭去世之后,关于库狄氏的记载更是没有了。

不过从史料来看库狄氏是在裴行俭之后去世的,据了解裴行俭在迎娶库狄氏的时候年纪就不小了,库狄氏比较年轻,两人之间有十一岁的年龄差。在一些资料中得知,库狄氏去世之后没有和裴行俭合葬,而是被单独安葬在终南山一座塔处。

本剧和历史有部分是相似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经过改编之后整个剧情更加精彩。虽然剧情和历史有所出入,不过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裴行俭和库狄氏的历史也是不错的。

在剧中裴行俭最后和库狄氏在一起,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两人三观一致,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顺利的在一起,就是不知道电视剧会不会演到两人去世。不过在这里提醒大家看剧的同时不要强行认为历史就是如此,经过改编才被称为是作品,不然就是正史了。

2、裴行俭有几个妻子

裴行俭原型是初唐军事、政治、书法家,隋朝大臣裴仁基的次子。裴行俭出身名门,但是命运不济,可以说是从未出生灾难就降临到了他家,父亲和哥哥去世,只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裴行俭才能出众,科举入仕,但运气不佳,前期没有得到重用。后在皇帝要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情上被贬,好在他的能力不错,在自己的努力下逆风翻盘。

裴行俭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多次为朝廷举荐人才,都获得了赏识,得到重用。裴行俭拜苏定方为师,擅长用兵,担任过文职也担任过武职,不过被发现才能还是因为带兵打仗,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

在剧中裴行俭的感情生活备受关注,中间虽然有一些小花出现,但他还是顺利的和库狄琉璃走在了一起,并且相守到老。

在历史上裴行俭一共有两位妻子,一个是原配陆氏,朝臣陆爽的女儿,可惜早逝,后来迎娶库狄氏为妻,育有一子。历史上关于陆氏的记载不多,很明显库狄氏比陆氏要出名的多,入宫为官,被武则天赏识,后被封为华阳夫人。

库狄氏比裴行俭年龄小十一岁,两人年龄差让后人诟病,甚至有传言称库狄氏本是裴行俭儿媳,因为儿子去世才改嫁给裴行俭,不过这都没有证据证明,或许是有人恶意中伤。

3、历史上裴行俭的结局

永淳元年(682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裴行俭又任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准备领兵出征。但还未出师,裴行俭便于四月二十八日在长安延寿里的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高宗追赠他为幽州都督,谥号“献”。又令皇太子挑选一位六品京官管理他的家事,直到子孙能够自立才止。十月,裴行俭葬于闻喜县的东良原。

唐中宗李显登位,又追赠裴行俭为扬州大都督。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加赠太尉。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裴行俭。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裴行俭亦位列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