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168

文章

4

篇1:青少年心理问题——社交恐怖症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社交恐怖症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期,男女都可能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但有些青少年一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交谈、或者别人与自己打交道,就出现了恐惧反应。表现在不敢见人,遇生人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就是社交恐怖症。它往往会泛化,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工作学习造成极大妨碍。

社交恐怖症的特点是强迫性的恐怖情绪,想象出恐怖对象自己吓唬自己。例如,某大学有一女生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强,处事谨小慎微。她总以为别人时刻在注意她、评价她,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让人瞧不起。后来,他暗暗爱上某男生,但又不敢表露,还怕别人知道这是个秘密。一次,有同学开玩笑说:“我知道你爱上他了,你别藏在心里啦!”她一听就心里就发慌,担心别人对她评头论足。此后,她见人就躲闪,有人与她聊天,她就面红耳赤、心慌意乱、语无伦次,最后以致于见人就害怕。这是社交恐怖症的一个典型例子。

社交恐怖症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制约)反应,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在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定型下来,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于是他在以后遇到新的类似刺激情境时,便会旧病发作,心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情境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自己就会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通过电影、电视、小说、广播、报刊等途径也可以学到这种经验。他们会不自觉地依据间接经验,来预测自己会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1、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事事处处得体,求全责备也是没有必要的。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一分子,谁也不会专门盯住我,注意我一个人的,摆脱那种过多考虑别人评价的思维方式。要记住: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也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

2、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较内向,应注意锻炼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3、转移刺激。即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怖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向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4、满灌疗法。即让人反复接触引起恐怖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5、掌握知识。尽管都懂得开展社交的主要意义,但是有关社交的知识、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知识却掌握得不够。所以应全面掌握有关知识,真正明白道理,这对消除心病是大有裨益的。

6、系统脱敏法。其一般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使行为失常的患者没有焦虑不安瓜在、逐渐适应,最后达到矫正失常行为的目的。引导青少年患者先与家人接触、一步步地引导脱敏,并通过奖励、表扬使其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解决大学生社交心理问题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大学生社交问题我们是不是都会想到,大学生除了学习哪会什么人际交往啊,我们都会叫这样的大学生为书呆子,由于大学生每天在校园,不知道社会人际关系该如何相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学生的社交心理问题,看看大学生是不是我们嘴上说的那种,帮你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社交心理问题有哪些;

1冲动心理,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自制能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

2宽容心理,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

3封闭心理,大学生人际和谐的表现之一是乐于与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则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阻碍其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情感冲动的强度较弱,外露表现不明显,被人误认为封闭。

知道了大学生社交心理问题我们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大学生需全面的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梳理人生发展方向,树立人生的短、中、长期目标,同时制定目标的行动方案。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成长渴望,把挫折当成学习的机会,享受人生进步的过程。帮助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克服性格弱点,逐步建立自信、快乐、勤奋、积极、开阔的心态,从而增加心理资产,走向成功和幸福。

以上是对如何解决大学生社交心理问题做的总结,仅供大家参考,欢迎收藏。如果还想了解大学生有哪些心理特征,就来关注我们的校园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女性参加社交能缓解哪些心理问题

全文共 126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社会,什么事都要讲究团队,若是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交心理的话,是没有办法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得,也没有办法拥有值得信赖得和谐相处的朋友,这样的话在跟人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获得别人的帮助得也不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带来得快乐与满足,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那么女性参加社交能缓解哪些心理问题你知道吗?今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进行讲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相关知识吧!

经常参与有益的社交活动,可以让女性有效的缓解下面的心理状态。

1、自卑心理

有些女性朋侪因为模样、身体、涵养等方面的因素,在与他人的来往中有自卑心理,不敢阐述自己的观念,做事犹豫,缺乏胆量,风俗随声赞许,没有自己的主见。

在交换中无法向别人提供值得小心的有价钱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感伤与之相处是挥霍时间,天然会避而远之。

2、吃醋心理

有人说吃醋是姑娘的天性,尤其在与人的来往进程中,这点女性朋侪要格外留神!在和人的来往往往会出现以下环境,中对别人的长处、效果等不是赞颂而是心怀吃醋,企望着别人不如本身以致遭遇不幸。试想,一个心怀嫉妒之心的人,绝对不会在人际交往中付出朴拙的行为,赐与别人暖和,自然不会讨人喜欢。

3、多疑生理

朋侪之间最忌讳猜疑,无故怀疑别人。有些人老是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没有理由地怀疑被人做了对本身倒霉的事情,捕风捉影,对人缺乏最少的信任。如许的人喜欢挑战长短,会让朋友们认为她是捣乱分子避之不及。

4、自私心理

有些人与人相处总想捞点利益,要么冲着别人的位子,要么想从别人那里得点实惠,要么为了一事之求,如果对方对自己没有实质性的扶助就不肯意和对方交往。这种自私自利的生理,容易危险别人,一旦别人认清其真实脸孔后,就会坚决中止与其来往。

5、游戏生理

在与别人的来往中,缺乏真诚,把别人的友情当儿戏,抱着游戏人生的立场,不管与谁来往都没有生理的深层次交换,喜好做轮廓文章。当别人必要辅助时,每每闻风而逃,这样的人无法结交真正的同伙。

6、冷漠心理

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人中凤、天上仙,是人凡间最棒的,把与人交往看成是对别人的援助或恩宠。自我感觉稀奇优越,老是高高在上,端着个架子,一副自满冷漠的样子,让别人不敢也不肯意接近,自然不会拥有伴侣的。

7、偏见生理

对己自由主义,事事放纵;对人马列主义,事事计较,并且极为刻薄。由于一件事情而对别人挟恨在心,心生悔恨,从此认定对方不值得交往。如许的人,在人际来往中平日容易走死胡同,与事与人琐屑较量,朋友会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永远不出错误的,不分明见谅,就不会长期地拥有友情。

伴侣来往的方针可以说是创建在互爱互惠的底子上的,这种人与人之间感情、心灵的来往,不求款项,不为投契,而是双方企望获得精力上、生理的互动,感情上的支持,让这种滋养友情的相关永世的连续下去。

“施比受更有幸福”,这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特总结人际相关得出的结论。

如何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圣经陈诉我们,“要像爱本身那样爱别人。”、“你乐意人如何待你,那你就要怎样待人!”如是,你就能拥有真正的朋侪。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孩子“社交恐惧”是心理问题 父母应着力预防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是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把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便会产生惧怕心理,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没用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

1.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给予孩子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

2.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让孩子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他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3.孩子在交往中出现上述症状时,教会孩子有意识地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练孩子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他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3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