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被称作什么的奇妙的化合物(推荐20篇)

浏览

2168

文章

1000

篇1:万圣节前夕,科学家拍摄了一张可怕的骷髅头星云照片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在漆黑的夜空中,有什么东西在看着我们,我们看不见它,但它能看见我们。

欧洲南方天文台(EOS)最近发布了一张令人毛骨悚然的新照片——NGC 2467,它是一个活跃的恒星形成区,被称为骷髅星云和交叉骨星云,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这个星云既美丽又危险。受重力波动的影响,尘埃、气体和一颗明亮年轻的恒星形成了一幅奇怪的画面,即一个咧着嘴笑的头骨,一张空心的脸和一只热眼睛。就像统治南方天空的海盗。

这足以让你的老虎身体颤抖。这张照片是在一个难得的空闲时间由欧洲天文台的超大型望远镜(VLT)拍摄的。这不是一个科学的追求,而是天文学家对天体美的狂欢。

“这张明亮的图像可能不会给天文学家提供任何新的研究内容,但它让我们所有人都能看到天空的变化,欣赏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奇迹,”欧洲太空组织网站写道。

这也是我们度过万圣节的好方法。

如果你仍然试图在上面的图像中找到头骨,那么2005年ESO天文学家发布的一个不同的甚至更可怕的图像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在下图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黑眼圈,这是一个聚集了大量灰尘的区域,不能被内部恒星发出的光穿透。

不同于它们的名字,这两个星云不是单一的星云,而是以不同速度运动的星团。

虽然它看起来很完美,但这个天体的骨架不会总是潜伏在宇宙的墓地里。事实上,它像恒星婴儿一样位于托儿所(就像一个头骨可以是“活着的”)并且最多只能在这里生存几百万年。

事实上,托儿所非常活跃,新的恒星将从大量的尘埃和气体云中诞生。

“因为这些星云是沿着地球的视线偶然排列的,所以恒星和气体看起来像人的脸,”ESO在图像的声明中解释道。

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星云位于普皮斯星座的南部,距离地球13000光年,靠近银河系的英仙座。

普皮斯星座来自法语,意思是船的尾部。它是以航海为主题的三个星座之一。它的主题是“在天空的南方航行”。

三个星座——帆、船尾和龙骨——以希腊神话命名,被称为阿尔戈纳维斯、杰森和阿尔戈纳茨。

由于杰森因偷金羊毛而出名,他在宇宙中的角色似乎是驾驶一艘挂着真正海盗旗的船的最合适的角色。

骨骼和交叉骨骼星云的新观点是欧洲太空组织宇宙宝石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教育和向公众宣传这些幽灵星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在这里,科学家给老鼠立了个碑……

全文共 375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科学家会为他们竖立一座纪念碑。然而,科学家不是纪念“过街老鼠”,而是纪念实验动物老鼠。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纪念碑的蓝色中英文铭牌上写着“纪念致力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张,,2013)

早在本世纪初,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就开始建造“实验动物纪念碑”,并于2013年元旦公开揭幕。早些时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1997年的校园墙上钉了一个黑金的“记住”标志,2003年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也在大门前建了一个“敬礼”球。此外,北京、南京、Xi、重庆、扬州等著名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单位。也相继建立了这样的纪念碑。

中国各地设立实验动物纪念碑

动物实验历史悠久,实验动物有“国家标准”

从中国的《黄帝内经》、神农的《本草》、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验和伊拉斯谟的“活体解剖”可以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动物作为身体的替身来探索生命、身体结构和医疗保健的奥秘。以前,实验动物,从猴子、狗、兔子、鸟、青蛙、鱼到昆虫(如果是苍蝇),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曾经很普遍。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逐渐发现所用动物的来源、遗传质量、生理状况、生活环境、饲养管理和微生物携带状况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科学和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运动开始了。

目前,“实验动物”特指“专门用于科学技术实验的动物,这些动物是人为饲养的,以控制它们携带的微生物,并且具有明确的遗传背景或明确的来源。”如果实际使用的是普通的家养或野生动物,它只能被称为“实验精神动物”。标准“实验动物”从先天遗传性状、后天繁殖条件、微生物携带条件、营养需求和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既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一致性、重复性和可比性,又能保护接触和使用实验动物人员的健康。

合格的“实验动物”有“国家标准”(GB 1492GB 14925等。),这只能由遗传和育种专家来确认。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种类的老鼠、兔子、狗、猫和小型猪被真正净化成高级和常用的。其中,标准化水平最高,最常用于各个领域,种类和剂量均为啮齿动物,通常占我国实验动物总剂量的95%以上,有的地区甚至达到99%。因此,也可以说这些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实验老鼠。

实验鼠首当其冲,贡献良多。

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医学领域,从传染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到生殖生理学研究、营养学、药理学、遗传学、免疫老年学研究、外科手术、器官移植技术开发等。,都需要应用实验动物。实验鼠总是首当其冲。用老鼠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极其美妙的。

在军事医学中,动物的身体加倍甚至更需要用于实验,如核爆炸和生化武器的战争创伤预防。

在国民经济领域,在化学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生产领域,如药物、生物制品和化妆品的筛选、质量控制和安全验证,以及疫苗和疫苗的开发;动物医学、饲料开发、农药毒性测定、工业三废、高温、粉尘检测等。,也离不开实验室老鼠的使用。

在尖端科学领域,航天器的首次太空飞行是实验室老鼠和狗登上仓库代替人类进行失重、辐射和其他空间环境影响的生理和基因测试的一次冒险。尽管基因工程主要是在含有细胞、细菌和噬菌体的试管中进行的,但它并不是完全没有动物。例如,单克隆抗体研究要求首先用抗原免疫小鼠,进行细胞杂交以制备抗体。对于一般的基因定位,所用的细胞系也取自实验动物。至于在生物学、医学、畜牧业和兽医学的教学中的应用,如动物解剖学、生理机能和生化实验,我们有很多知识,无需赘述。可以说,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部分主要成就都包含了实验动物的贡献,其中许多起着直接的作用。

根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项目,2014年、2007年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和2012年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对“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是用实验小鼠和大鼠进行的。在上世纪末的获奖成果中,1975年的“逆转录酶”、1980年的“组织相容性基因”、1984年的“单克隆抗体”和1996年的“细胞介导的免疫保护特性”也是用小鼠取得的显著发现。朊病毒在1997年“新蛋白质致病因子的发现”中首次从患病的仓鼠大脑中被鉴定出来。因此,实验动物常常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甚至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动物的能力无疑是其科学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其科学研究成果可靠性的基础。如果在目前研究的动物实验中没有使用合格的实验动物,结果将不会得到国际认可,纸张将成为废纸。

实验小鼠有突出的优势,并且经过精心培养。

在实验动物中,灵长类猴子和猩猩在生物进化和解剖结构上与人类非常接近,非常适合医学研究。然而,无菌是非常困难的,数量有限,繁殖缓慢,饲养和管理成本高,价格高,许多伦理约束和有限的使用。然而,牛、羊、鸡、蛙、蛇等已经被消毒,但经济性、适用性等较差,应用较少。目前,实验动物主要是由老鼠繁殖而来,通常是首选。

实验小鼠(小家鼠)(网络图片)

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是体积小,便于实验操作和管理,易于纯化,体内微生物可控性高;其次,它们种类繁多,基因多样性丰富,容易发现和复制各种与人类疾病相似的模型。第三,它们的遗传背景大多清楚,模型特征显著且稳定,质量和规格可以随意选择。第四,大鼠生长快,世代短,有利于加速实验观察。一些疾病的病程在人类中需要十几年,在老鼠中只需要几个月。第五,对人体的观察很难超过3代,但在老鼠身上可以观察到几十代。此外,啮齿动物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它们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远远超过其他动物。

实验室里有很多种老鼠,最常见的是老鼠。实验小鼠的祖先是小家鼠,通常是白化小鼠,即小白鼠,还有其他颜色,如黑色、棕色、肉桂色、斑点等。老鼠和人类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相当高。美国科学家在2002年对小鼠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人类和老鼠各有超过30,000个基因,其中80%相互对应。此外,小鼠体型极小,繁殖率高,生长代谢快,内脏结构与人类相似,易于饲养。因此,小鼠在世界实验动物中排名第一,占中国实验小鼠总数的70%以上。

其次,通常使用大鼠、豚鼠和仓鼠。老鼠的祖先是褐家鼠。豚鼠来自南美,金黄仓鼠来自叙利亚,而中国仓鼠是由产于中国北方的条纹仓鼠繁殖而来。

几种常用的实验小鼠(前五只来自互联网,第六只金黄地鼠面具由徐平教授提供)和几种常用的实验小鼠(前五只来自互联网,第六只金黄地鼠面具由徐平教授提供)

除了4类5种“常用实验小鼠”外,长爪沙鼠、棉鼠、欧洲仓鼠、灰仓鼠、旱獭和田鼠也进入了实验动物的行列。也有一些小鼠物种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而被纯化,并用于特定项目的实验。例如,一些外国已经使用丝鼠进行听力研究,使用白尾鼠进行糖尿病研究,使用多乳头鼠进行鼠疫诊断和腺性胃癌实验。在我国,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对血吸虫病具有天然抗性,可作为一种纯草食动物模型。类兔高原鼠兔由于其极高的红细胞数,可用于高原生理学和低气压特性的研究,正在进行实验动物化。此外,还有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造”物种,如裸鼠和裸鼠。它们是由实验小鼠和大鼠中具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怪胎”培育的,在肿瘤学、免疫学、药物筛选和其他实验中具有特殊价值。

基因突变品种-裸鼠基因突变品种-裸鼠

根据不同的需要,同一种实验动物也培育了几个种类和许多品种和品系。根据微生物控制的净化程度,我国实验动物分为4类5类:①普通动物CVA,②清洁动物CLA,③无特殊病原体的动物SPFA,④已知细菌动物GNPA和无菌动物GFA。其中,GFA、GNPA和SPFA现在被统称为著名动物(GNA)。

根据遗传控制方法,实验动物根据基因纯合程度分为近交系、突变系、封闭群(远缘系)和杂种群。新开发的胚胎和基因工程动物可以被视为另一种基因控制的实验动物。小鼠实验动物化程度最高,形成的品种和品系最多,分别有3000个近交品系和3000个突变品系,远远领先于所有实验动物,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机会。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实验小鼠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物医学领域和工农业生产领域。目前,中国大陆每年约有1500万只实验动物用于科学研究和测试。他们每天为别人生病,为别人而死。他们的牺牲和贡献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实际上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纪念碑的建立首先是为了表达对那些献出生命的人的纪念和尊重,培养人们的感激和善良,并有助于净化社会气氛。

纪念碑的建立也是为了培养人们尊重生命和文明工作的意识和技能,以及理解如何善待动物和与自然和谐相处。许多种类的实验室老鼠的祖先是有害的老鼠,但是他们已经被转化为人类服务。他们应该受到珍惜和礼遇。他们不应该因为“出身贫寒”和“地位卑微”而被视为蔑视和虐待。现代精细分析发现,动物的实验条件、微环境和状态都是通过活体动物的生理生化应激反应来影响实验结果的。在科学实验中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受试动物的痛苦不仅是道德需要,也保证了实验本身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验动物的治疗和动物实验的操作中,应积极实践“动物福利”的原则和技术,以保证实验的质量和效果。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研究,应该是宗教的和谨慎的。

总之,科学家建立实验动物纪念碑是对国际先进潮流的积极回应,必将激励人们的良知再次焕发,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科学家找到灭活HIV病毒方法,但离治愈艾滋病还很远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日本神户大学的一组科学家在自然组织旗下的开源在线期刊《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中发挥作用,并可能为将来寻找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基因编辑技术目前相对成熟。最常见的基因编辑技术是基于CRISPR,一种最初存在于细菌中的基因组,它可以识别病毒的基因片段并攻击破坏病毒的基因。科学家将CRISPR用作基因编辑技术的载体,因为它可以有针对性地攻击特定的基因组,从而能够修饰特定的基因组。

只要能找到触发特定生理功能的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就能发挥作用。这一次,神户大学的科学家瞄准了HIV-1基因中的tat和rev基因。“在病毒被激活后,HIV-1的成功转录高度依赖于tat和rev的早期表达。”这意味着tat和rev基因在HIV-1病毒的增殖中起着关键作用。

神户大学的科学家立即设计了一种基因编辑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破坏tat和rev基因的表达。通过实验,他们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HIV-1病毒感染正常细胞后的活性和繁殖能力,并且不会影响其他正常细胞的功能。因此,他们认为“对HIV-1病毒的有效治疗可能很快就会实现”。

然而,他们也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艾滋病已经被治愈。“我们现在需要研究如何将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导入患者的感染细胞...我们希望公布的研究能为我们提供足够有用的信息,找到彻底治愈HIV-1病毒的方法。”

从发现治疗原理到真正的大规模临床应用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在神户大学发表他们的研究论文之前不到一个月,香港大学医学院也宣布发现了一种能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毒的中和抗体。

香港大学的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这项研究不能转化为人类可以使用的药物,除非经过多次临床试验。神户大学的科学家也面临这个问题。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大规模临床应用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2017年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种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截至5月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只批准了18种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

2018年5月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基因变化,无论大小,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例如,镰状细胞病和囊性纤维化都是由一个核苷酸的变化引起的。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我们计划采用一种灵活但基于风险的方法来评估基因编辑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磁北极移动太快,科学家提前更新磁场模型地图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声称地球的磁性北极移动非常快,地球物理学家必须更新地球磁场模型图。

追踪地球磁性北极运动的地球磁场模型地图于2015年更新。根据原计划,地图将在2020年更新。然而,由于目前磁性北极的快速移动,地图必须提前一年更新。研究人员称,磁性北极开始意外地从加拿大北极移动到西伯利亚,速度比预期的要快。

2018年1月,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CEI)的地球物理学家阿诺·丘利亚特说:“我们定期与最新数据进行比较,以评估地图模型的质量和准确性。我们发现数据误差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北极地区。在不到5年的地图发布期内,数据误差超过了标准值。”

诺阿的科学家们立即开始与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同行合作,更新地球磁场模型地图。科学家们收集了近年来的磁场记录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模型地图中,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推断出未来磁性北极的位置。

Joliet表示,最新的地球磁场模型地图将仅在2019年使用,最新的2020年至2025年地球磁场模型地图将在今年年底发布。

虽然这种地图更新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但它对世界各地的航海家至关重要,对军事行动、潜艇行动、飞行导航、商业飞行、搜救任务和北极周围的勘探项目也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美国航天局、联邦航空管理局、林业局和其他机构也根据模型地图进行测绘、卫星和天线跟踪以及空中交通管理。即使是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公司也需要一个精确的模型地图来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地图、指南针应用和全球定位系统服务。

事实上,自19世纪以来,研究人员就知道地球的磁性北极不是静止的,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磁性北极的变化加速了,从每年15公里增加到每年55公里。2018年,磁性北极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出现在东半球。

有趣的是,磁性北极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向正北方移动。朱丽叶说:“如果磁性北极继续朝同一个方向变化,它将穿过并远离地理北极,向俄罗斯靠近。”

NCEI说,地核中不可预测的流动是异常磁性北极状态的来源。今年1月,英国利兹大学的地磁科学家菲尔·利弗莫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科学家们仍在试图理解这一运动,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拿大地下高速液态铁的喷射将逐渐减弱。

利弗莫尔在接受《自然》采访时表示,磁性北极的位置似乎由两个大磁场控制,一个位于加拿大的地下,另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地下,这两个地方目前处于有利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科学家呼吁用碰拳取代握手以减少病菌传播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威尔士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握手比其他握手方式传播的细菌更多。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双橡胶手套进行了消毒,然后将其中一只放入细菌培养基中,使其表面覆盖上大肠杆菌。研究人员戴着这两只手套进行了一系列问候动作,包括以不同的力度握手、握拳和拍手。

英国科学家说握手会传播大量细菌,所以人们应该广泛使用拳击来互相问候。

惠特沃思博士和他的博士生梅勒妮参加了这项研究。

研究表明,握手传播的细菌是握拳传播的细菌的10倍,而拍手在两者之间传播。研究人员认为接触面积越小,接触时间越短,传播的细菌数量越少。因此,科学家呼吁人们用握拳问候来代替握手,尤其是在流感季节。

结果发表在《美国传染病控制杂志》上。

参与这项研究的戴夫·惠特沃思博士说,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它包含了一个严肃的信息。

他说,在流感大流行期间,人们应该考虑握手是否必要。在医院里,握手也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传播。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表这样的声明了。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曾经建议医院应该禁止握手。

英国公共卫生局的一名专家半开玩笑地说,维多利亚式的鞠躬和行屈膝礼甚至比拳击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外星生物是如何生存的?科学家:靠辐射分解氢气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人员可能离定位外星生命又近了一步。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和西南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研究了一种自然发生的辐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分解其他星球上的水分子,并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支持。这一发现表明许多行星上可能有外星生命,如土卫二、欧罗巴、冥王星、冥王星、谷神星等。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辐解”。岩石行星核心释放的辐射可以将水分子分解成氢,从而为微生物提供能量。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亚历克斯·布凯特博士说:“辐射分解引发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会释放分子氢,这是天体生物学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地球上,我们发现了几种在极端环境中依靠氢分子生存的微生物。例如,在南非的一个金矿地下近3公里处有一种微生物,它完全依赖氢气生存。类似的微生物也存在于海底的温泉中。研究人员认为,这增加了海洋行星如土卫二和木卫二表面微生物的可能性。

参加这项研究的丹尼尔·怀里克博士说:“我们知道在冰冻的行星上有放射性元素,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系统地研究太阳系中的辐射分解反应。结果表明,太阳系中有许多探索目标,这使人们兴奋不已。”

虽然地热活动可以产生大量的氢,但专家认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辐射分解反应是氢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辐射分解反应不仅能产生氢气,还能产生氧化物。专家认为,这些氧化物可以与矿物质反应,为外星生命提供营养。Boukhette博士补充道:“海洋行星外核的辐射分解反应可能对生命至关重要。由于水和岩石在太阳系外无处不在,这大大增加了在这些行星上发现外星生命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美科学家合作研发出高效抗MERS病毒抗体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MERS病毒

来自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的蒋世波团队和来自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迪米特洛夫团队已经成功开发了一种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具有高抑制活性的全人类单克隆抗体(m336)。这种抗体是目前对抗MERS病毒最好的治疗药物之一,并且具有极强的病毒中和活性。

该结果发表在领先的国际病毒学杂志《病毒学杂志》上。最近,该团队还发现m336抗体在狨猴和兔子动物模型中有显著作用,其活性远高于恢复期动物的血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6月15日呼吁尽快进行m336抗体的临床试验。

蒋世波的团队在2012年开始关注MERS病毒的发展。非典期间,该团队在顶级国际医学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病毒抗体的报告。

相关链接:解读MERS的图片及其与SARS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木卫一告知科学家有关地球诞生信息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木卫一告知科学家有关地球诞生信息

研究木星卫星木卫一表面熔岩湖的科学家会叙述怎样看待处于自己生存最初阶段的地球,美国布法罗大学天文学家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专家证实,“很可能,当我们观看木卫一时,我们见到了地球在其历史上刚诞生时的最初阶段状况。”

木卫一上一座名为“火魔”的火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这是太阳系中最强烈的一座火山。科学家对火山感兴趣是由于争论它是否是一个活动熔岩湖,湖中的熔岩是否处于经常与木卫一地壳中大量岩浆相接触。

利用为研究地球上活动熔岩湖温度而建立的模型时,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火魔”的表现与地球上的熔岩湖完全不同。于是研究作者提出,木卫一上的“火魔”与其他熔岩湖更像地球上的海底山脉。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海底山脉又长又窄是地球上大地构造板块的特点,从另一方面看,木卫一上没有这样的大地板块,类似的热量和岩浆喷发更充分,就像观察到的“火魔”一样。木卫一上的熔岩湖也像地球上海底山脉一样向地表喷发大量岩浆,岩浆流会形成新的山脉。在“火魔”最强烈的喷发周期里,它每秒可向近千平方米面积喷发岩浆。

在木卫一上没有大地构造作用过程,因为木卫一处于木星与木卫二之间的变化轨道上。但是地球上的大地构造作用只是在地球诞生后的 2~5 亿年才开始,因此现在的木卫一非常像年轻时的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科学家:让人工智能帮助我们寻找外星人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90年代初,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从那时起,科学家已经发现了3400颗系外行星。今天,科学家想确认是否有外星生命,但是研究人员只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来分析一颗外行星。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计划于2018年发射,届时它将返回大量科学家无法处理的信息。由于大量的数据积压,新的研究将被推迟,甚至完全不可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了名为罗伯特(RobERt)的人工智能,它可以扫描深空数据来寻找可居住行星的线索。罗伯特处理数据的速度比人类快得多。

对于来自附近恒星的光,行星只反射一小部分。这是因为系外行星的空气中有许多气体。当光通过时,这些气体只允许特定波长的光通过,而其他波长的光将被吸收。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光谱来确定一颗行星的空气成分,以及该行星的空气是否能维持生命——是外星生命还是未来可能着陆的人类。

RobERt是“系外行星自动识别技术”的缩写,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系外行星的光谱分析。RobERt的发展灵感来自于深层信念网络。这种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与人脑的思维方式相似——当输入数据在硅“神经元”层之间传输时,它会被一步一步地过滤掉。在传输过程中,每一层“神经元”都可以进一步处理数据,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对RobERt来说,这个过程是通过已知的光谱分析外行星的空气成分。

伦敦大学学院的首席研究员英戈·瓦尔德曼说,DBN像人脑一样,可以通过训练和犯错来学习。为了训练RobERt,研究人员向他展示了85,000多个模拟光谱。在训练结束时,RobERt分析空气成分的准确度仍然高达99.7%,即使研究人员故意使用不完整的光谱和有噪声的光谱来加以掩饰。

找到一个新的可居住的星球只是开始。RobERt的高速数据分析能力也能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系和其他类似行星系统的诞生过程。瓦尔德曼说:“我们对行星的形成知之甚少。目前,我们只能通过研究类似太阳系的大量行星来理解这一过程。”理论上,RobERt可以被称为“盒子里的天文学家”,它将是我们的重要助手。瓦尔德曼的研究团队可以把RobERt卖给国家航天局,让他们使用有经验的RobERt来检查他们的外行星观测数据。瓦尔德曼说:“运气好的话,我们可能会找到一颗适合居住的小行星。不管花多长时间,我们都会找到它。幸运的上帝一定会关心我们的!”

蝌蚪工作人员从popsci编译,翻译在夏夜和夜晚,转载必须得到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科学家揭示埃博拉古老家族史,有助研发疫苗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线性病毒有很长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远远超出科学家的预期。科学家指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找到开发埃博拉疫苗的新途径。此外,这一发现还改写了埃博拉的家族史。研究发现,线形病毒可能出现在中新世,当时进化分支最终导致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的形成。这一发现发表在9月份的《时代》杂志上。

埃博拉病毒

这项新研究加深了科学家对线形病毒的理解。专家们曾经认为线形病毒出现在大约10,000年前,大约与农业的兴起同时出现。新的研究将线性病毒的历史追溯到类人猿的崛起。布法罗大学的首席研究员兼生物学教授德莱克·泰勒博士说:“线性病毒的历史远远超出了以前的预期。几百万年前,线形病毒与哺乳动物相互作用。”

根据发表在《经济学人》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进一步了解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的比较进化可以影响针对新兴病原体的疫苗和计划的设计。然而,这项研究并没有确定现代埃博拉病毒的历史。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是线性病毒家族的成员。他们的共同祖先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1600万到2300万年前。在研究过程中,泰勒和他的合著者、布法罗大学的生物学教授杰里米·布鲁恩博士分析了病毒的“基因化石”。所谓基因化石是指受感染动物和其他生物的一组遗传物质。

埃博拉病毒的首次爆发是在1976年。科学家们一直对这种病毒的历史知之甚少,马尔堡病毒也是如此。1967年,科学家首次在人体内发现了马尔堡病毒。10月,一名乌干达医务工作者死于马尔堡病毒。泰勒说了解病毒的历史有助于预防疾病。如果研究人员想开发一种能有效预防埃博拉和马尔堡感染的疫苗,他们需要了解病毒的进化史,这一点非常重要。

VERO E6细胞上的丝状埃博拉病毒(蓝色)(黄色)

泰勒指出,更好地理解线性病毒将有助于锁定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相关的未发现病原体宿主。“在第一次寻找埃博拉病毒宿主时,科学家选择了雨林来关注哺乳动物、昆虫和其他生物。我们对线性病毒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化了解得越深,就越能理解可能影响系统的因素。”

科学家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指出,他们在各种啮齿动物中发现了类似线形病毒的基因残基。在4种不同啮齿动物——2只仓鼠和2只田鼠——基因组的相同位置,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VP35”的基因化石。这一发现意味着遗传物质可能出现在中新世或更早,即1600万至2300万年前,当时这些啮齿动物的共同祖先进化成不同的种群。换句话说,已知的线性病毒家族的历史至少和仓鼠和田鼠的共同祖先一样长。

泰勒指出:“这些啮齿动物的基因组有数十亿个碱基对,病毒基因在不同时间被植入不同人群基因组的同一位置的可能性极低。这些啮齿动物的共同祖先可能有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

VP35基因化石中的遗传物质与埃博拉病毒的关系比马尔堡病毒更密切,这表明导致这些病毒的进化路线在中新世开始分支。这项新研究是基于泰勒之前与布伦和其他生物学家的研究。使用化石病毒基因来评估整个线性病毒家族,可以得出结论,该病毒已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这些研究只使用与埃博拉和马尔堡病毒“远亲”的基因化石,这使得研究人员无法确定这些病毒的历史。泰勒等人的研究成果填补了这种病毒的“化石空白”,有助于科学家研究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之间的历史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长寿的原因 科学家揭开女性更长寿原因

全文共 4477 字

+ 加入清单

长寿是大家的愿望,影响长寿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有些人会发现,女性比男性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是有什么科学依据,还是一些个例呢?而且还发现,身体长存在一些缺陷也是长寿的原因,估计很多人都存在疑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文是如何讲解的吧。

科学家揭开女性更长寿原因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要长寿一些?出现的这种情况有没有科学依据?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免疫系统衰老速度比男性要慢得多,这就成为女性比男性更加长寿的优势了。

男女免疫系统存差异

关于男女性别的差异,无论是大脑处理问题的方法,还是机体骨骼的健康程度,经科学研究都证实了确实存在差异。但是关于免疫系统,还鲜少有听说存在性别差异的。然而一组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女性的免疫系统要比同样年龄的男性衰老得更慢一些。

日本研究人员15日在英国《免疫与衰老》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356名年龄介于20至90岁之间的健康女性和男性志愿者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人血液中与免疫有关的白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参加研究的人发现,虽然人在衰老的过程中白细胞总是都是会下降的,但是男性白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减少速度比女性的快的多,而这两种细胞都和抗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女性在衰老过程中,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等其他几项免疫参数的表现也优于男性。男性还会出现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红细胞下降情况,但女性不会。

免疫参数成年龄指标

领导这项研究的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广川胜郁说,雌性激素有助于淋巴细胞的产生和调控,从而影响到免疫力,这可能是女性免疫系统衰老速度比男性更慢的原因之一。

“男性和女性出现不同的衰老进程,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女性在更年期之前会分泌更多的雌激素,这可能会保护她们的心血管系统,避免患上心血管疾病。性激素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特别是一些淋巴细胞。由于每个人衰老的速度都不同,因此个人免疫学参数也许能作为真实生理年龄的一个指标。”他说。

其实长寿不仅仅就是内部原因的,也和外部原因有关系,也可能有一些特殊技能的人更加容易长寿,但是从基本上来讲,学会养生,平时多锻炼,这才是延年益寿的做好办法。

十个身体缺陷反而寿命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陷”,让你看上去不太符合大众审美。然而,英国《每日邮报》和美国健康生活网等国外媒体最近发表多项研究,证实身体的某些“缺陷”反而预示着健康。

1.胸部小脊椎好

人们常用“太平公主”形容乳房较小的女性。然而,土耳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乳房较小的女性相比,乳房太大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脊椎弯曲,进而引发背部疼痛。如果乳房尺寸大于D罩杯,危险会更大。

美国整容医师协会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179名乳房尺寸大于等于D罩杯的女性中,有50%的人持续发生上背疼痛、颈脖疼痛、肩部或腰部疼痛。手术之后,仍然有10%的人疼痛症状存在。另外,维也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小乳房的敏感度比大乳房强24%。从理论上说,乳房小,敏感神经从乳头传递至大脑需要的时间更短,因而敏感度更高。

2.油性皮肤皱纹少

与欧洲女性相比,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女性皮肤更好。韩国皮肤科专家分析指出,除了生活方式、平衡膳食和清洁皮肤习惯等因素之外,遗传因素也非常关键。由于油性皮肤的缘故,大多数亚洲女性的皮肤类型更少出现干燥和皲裂。油性皮肤人群出现皱纹的时间也比干性皮肤和中性皮肤者分别迟4年和2年。油性皮肤更容易遇到痘痘等烦恼,不过这也说明皮肤的代谢速度快,真皮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更强。

3.痣多者更长寿

很多人认为,痣是身上难看的“瑕疵”。然而,英美等国研究人员以2000多名18岁~79岁参试者(其中包括900多对双胞胎)进行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人身上的痣越多,衰老进程就越慢。在人均30颗痣的基础上,每增加25颗痣,看上去就会比实际年龄年轻2~3岁。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科学家完成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痣的数量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体长度之间存在关联。端粒体越长,寿命越长。身上痣数超过100的人,其端粒体比身上痣数少于25颗的人,多出相当于6~7岁年龄差的长度。

4.脚踝粗,走路更稳

所谓脚踝粗,是指小腿和脚踝之间胖得没有明显界限。美国足科医生麦克·奥尼尔表示,粗脚踝处是柔软的脂肪组织,表明跟腱更健康,脚部及下肢结构完好,因此更有助于保持身体平衡,走路更加稳健。另有研究发现,下半身脂肪多的女性更健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温迪·柯尔特教授表示,女性通过抽脂等手段减少下半身脂肪可能弊多利少,尤其是更容易导致中腹部脂肪的增加。

5.腿部粗短,骨骼结实

美国芝加哥大学和纽约国际长寿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发现,腿部粗短的人骨骼直径及骨质密度都更大,骨骼更厚实,步入老年后更健康。英国阿伯丁大学骨质疏松症研究专家大卫·雷德教授表示,壮年时期骨质密度与老年时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发病率之间,呈反比关系。腿部粗短的人发生骨折的危险更小。

6.屁股大降低糖尿病风险

据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BBC)报道,美国《细胞代谢学》杂志刊登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臀部皮下脂肪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研究发现,与内脏脂肪不同,皮下脂肪可产生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脂肪激素。实验显示,当臀部皮下脂肪被移植到腹部时,实验鼠体重下降、总体脂肪减少、血糖水平也更低。新研究负责人罗纳德·可汗教授表示,脂肪类型十分关键,臀部脂肪多的确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

7.耳朵大,老了听力好

耳朵大些好,还是小点好呢?这个有趣的问题如今有了答案。英国生物医学家拉尔夫·霍尔姆博士最新研究发现,耳朵大可以克服老年失聪问题。理论上认为,大耳廓收集声波的面积更大,效果更好。因此,人的外耳越大,越能有效收集声音,从而听得更清楚。当我们听不清对方说什么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将手放到耳后,也是因为这个道理。

8.女人腰上有点肉,防骨折

美国《临床内分泌学杂志》刊登澳大利亚悉尼加尔文医学研究所一项新研究发现,女性的腰部如果适当有点赘肉,可以降低骨折危险。这项研究对1126名50岁以上的男女参试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25%腰围最大的女性,骨折危险比其他女性低40%。女性腹部脂肪每减少1公斤,骨折危险就会增加50%。研究人员在男性参试者中并未发现这一现象。这项研究结果足以解释,为什么随着全球肥胖人数的增加,骨折发病率却在下降。

新研究负责人杨舒曼(音译)博士分析指出,较粗腰围可以为骨骼提供额外力量,在跌倒时如软垫一样保护着身体。另外腰围较丰满的女性体内雌激素较多,而雌激素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当然,腰部赘肉并非越多越好,腰部脂肪太多会增加心脏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危险。

9.谢顶男人少得癌

《癌症流行病学》杂志刊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一项涉及2000名40岁~47岁男性参试者的研究发现,30岁前谢顶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大降低。参试者中一半人患有前列腺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开始谢顶以及发际线后退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危险降低29%~45%。科学家分析指出,雄激素较高的男性更容易发生谢顶,而从年轻时雄激素就较高,有助于防止男性患上前列腺癌。

10.鼻子大少感冒

鼻子是抵御粉尘颗粒和空气中病菌进入人体的天然屏障。美国爱荷华大学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大鼻子吸入的灰尘等污染物比小鼻子少6.5%,抵御有害病菌作用更强。新研究负责人蕾妮·安东尼博士表示,这项新研究表明,鼻子大的人感冒或流感发病率会更低,花粉过敏也会更少。

6大秘诀能延长你的寿命

“长寿”是从古到今无数人追求的目标。前沿科学已经逐渐揭开了人类衰老及长寿的密码,这个密码便是存在于染色体上的“端粒”。端粒长则寿命长,端粒短则寿命短。虽然通过基因工程或端粒激活技术,延年益寿还尚需时日,不过通过生活方式的简单改变也能使端粒得到保护或延。

1、少把压力挂嘴边

压力看不到摸不着,殊不知压力真的会影响寿命。美国加州大学在一项针对同龄女性的研究中发现,经常感到压力大的女性,其基因端粒的长度比压力小的女性短得多,差距相当于早衰老10年。而退休女性的端粒则相对更长,这说明压力减轻后,端粒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研究人员表示,研究证明了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现代人的基因端粒长度在日益缩短。不过,平时经常通过练习瑜伽、冥想打坐、与朋友聊天或者听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可以使端粒酶活力提高43%,进而起到延长端粒的作用。另外,研究人员还特别推荐了“扮鬼脸解压法”:面部收缩(仿佛有东西砸到脚上时的面部表情)15秒,然后放松,反复几次后,可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2、让运动成为“朋友”

久坐不动能减寿可不是耸人听闻。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绝经后妇女如果不锻炼,其端粒缩短的危险就会增加15倍。研究者表示,锻炼身体既有助于消除压力,也有助于提高端粒酶活力。如果每天高强度运动14分钟,连续3天后,就会收到效果。在运动方式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更有助于持之以恒,爬山、快步走、游泳、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制订运动目标时,应切合实际,不要急功近利。另外,适当给自己一个奖赏并且找个运动伙伴也非常重要。

3、餐桌上多些粗粮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特别是来自谷物的纤维素)除了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必要角色外,还能延长端粒的长度。研究人员认为,全谷食物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除了全谷物食品,干豌豆、扁豆、青豆等豆类,茄子、菠菜、无花果和梨,都是我们平时忽视的高纤维食物,常吃它们能帮你每天轻松获得25—30克膳食纤维。

4、经常盯着体重秤

如果你发现肚子上的“游泳圈”又大了一圈,那么你离长寿的目标就又远了一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出现氧化损伤,而端粒对氧化损伤非常敏感。身体超重或肥胖时间越长,身体所受氧化的损伤就越大,肥胖会加速人体衰老进程。

5、多补充“天然维生素”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C、E和B12有助于延长端粒长度,因为它们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保护端粒免受损伤。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的女性的端粒,大约比不补充的女性长5%。研究人员表示,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合理膳食就能够摄入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不需要额外补充。通过天然饮食进行补充更安全,抗衰老效果也会更好。

6、每周至少吃两次鱼

保护心脏和健脑是吃鱼公认的好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有关营养对人体端粒影响的研究发现,吃鱼还能改善并保护端粒。人体在补充鱼中含有的欧米伽-3脂肪酸四个月后,就可以使血液细胞中的端粒更长。三文鱼、金枪鱼等多脂鱼含欧米伽-3脂肪酸最多,可以抵抗炎症和氧化损伤,进而对端粒起到保护作用。研究者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周至少应吃两次鱼。

结语:原来女性真的比男性要长寿一些,这是因为女性的免疫系统衰老的比男性慢,但是长寿不是只和内部原因有关系,和我们平时注意身体保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注重养生的话也会比别人活的久哦。同时,有时候身体上的缺陷真是长寿的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代号902的三线--研制基地在绵阳市梓潼县开工建设,1974年基地基本建成,1992年迁往绵阳科学城。在梓潼旧址的二十余年间,我国-、-完成了武器化、小型化、实战化的进程,将核弹和-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形成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同时完成了中-的研制工作,是我国新一代--研究的重要突破。两弹研制中的--实验共计45次,其中有22次是在三线--研制基地旧址指挥完成的。旧址中的专家宿舍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唯一一个有如此多的专家、院士集中居住、工作过的场所。旧址现在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核科普教育基地。

2019年10月7日,三线--研制基地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同时食用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是你变胖的主因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与仅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相比,大脑奖励中心可能更喜欢同时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意味着人脑比通心粉或奶酪更喜欢通心粉和奶酪。

谁不喜欢通心粉和奶酪?或者冰淇淋、薯条,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混合物。食物和大脑科学家现在知道这种烹饪组合对大脑特别有益。然而,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目前,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对食物的奖赏途径往往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混合物,而不仅仅是碳水合物或脂肪。同时,人们也愿意支付更高的费用来购买。

在最近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观察不同的食物类型,并给食物定价。有些食物主要由脂肪组成,有些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有些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所有这些食物都有相同的卡路里。当研究人员为受试者选择和享用的食物定价时,受试者的大脑活动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仪(fMRI)进行观察。据报道,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随时显示大脑的活动水平。

观察结果表明,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测试者愿意在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上花费更多的钱,而不是只在含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上花费更多的钱。当他们选择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时,控制奖励中心的大脑中枢神经网络将被激活,这种选择的概率比甜食和高热量食物高得多。

正如研究人员指出的,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它们的选择概率比简单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食物高得多。他们强调,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将比提供更多热量的食物更“有价值”,这非常令人惊讶。如果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获得足够的卡路里,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这种食物组合?更准确地说,大脑中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做出选择,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是什么驱使我们选择食物,以及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健康系统。

我们对食物“挑剔”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古代早期人类狩猎和采集水果的时候。很久以前,我们缺少食物,通常会吃现有的食物。因此,我们有时午餐吃肉,有时吃水果或浆果,很少同时吃肉和浆果。因此,研究人员怀疑人体内已经分别形成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的饱腹感机制。一些基因突变的人更喜欢甜食而不是高脂肪食物,而另一些人则恰恰相反,因为他们的基因突变,这可以在人类和啮齿动物身上看到。

当我们种植庄稼、驯养牲畜、开始享用谷物和奶制品时,我们开始享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结合。然而,食物加工是在我们的身体能够适应之前形成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结合与古代人类驯养动物收集食物的时代大不相同。例如,研究人员指出,像甜甜圈这样的食物比牛奶、奶酪或面条每磅含有更多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在数千年的早期人类农业实验中,我们的大脑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成适应我们饮食变化的不同机制。研究人员推测,我们可能进化出不同的食品加工过程来满足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食品的需求。当人类加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结合的食物时,它们可能在大脑中形成协同刺激。进一步认识这些食物的协同刺激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影响人类的饮食。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由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产生的潜在奖励信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机制,基于这一机制,人们更喜欢吃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并容易暴饮暴食。

此外,科学家发现肥胖与大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组合密切相关,这与最新研究一致。美国综合体重控制中心主任路易斯·阿隆(Louis Aronne)说:“如果你想控制自己的体重,这项研究表明,吃蛋白质、蔬菜、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脂肪的组合是可以的,但是当人们吃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他们的体重就很难控制。”

体重增加的过程反映了激素信号不会通过大脑的某些部分。埃洛尼说,使人发胖的食物会改变大脑信号通路,并使大脑的设定阈值变高。此外,碳水化合物会促进脂肪卡路里的储存。因此,通过分析人们体重增加的原因,将有助于分析人们变得肥胖的原因。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效减肥方案。

当前的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回到饮食简单的古代狩猎采集时代。目前,我们的食物非常充足。减少食品中加工食品的数量将有助于降低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如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症。我们可以用富含营养和纤维的食物来代替这些食物,以达到减肥的效果。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了解大脑如何做出食物选择,从而帮助理解如何控制大脑机制,让人们对自己的健康更加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脱发有救了!科学家首证实一种人造檀香可激活毛囊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困扰90后的不是猝死,而是脱发。”

2012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脱发治疗中心团队公布的临床数据就是一个明确的证明:“148名患者中,77%年龄在15至25岁之间。”

拉尔夫·保罗博士也许能保持他浓密的头发。

最近,由拉尔夫·保罗博士领导的德国、英国和美国联合研究小组在著名的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威廉的小王子能逃脱厄运吗?

为什么这种合成檀香木如此神奇?我们必须从头开始。

我想许多读者已经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它是人造檀香木?头皮的毛囊有鼻子吗?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你确实是对的。

人造檀香通过与毛囊中的嗅觉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还会有这个吗?

是的,事实上,嗅觉受体是非常古老的化学感受器。它有多大了?动物在产生嗅觉之前就存在了。

复杂嗅觉受体系统

毫无疑问,人类皮肤细胞中也有几种嗅觉受体。有一种叫做OR2AT4。科学家以前已经发现,人造檀香可以通过皮肤细胞中的OR2AT4受体促进皮肤伤口的愈合。

毛发生长周期

在发育期,毛囊细胞转化成毛发,毛发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将持续7年。随后,毛囊将进入退化期,这是一个过渡期,将持续3周。头发会停止生长,很容易脱落。之后,毛囊将进入休眠期,大约三个月,在此期间毛发将自然脱落,毛囊将准备再生并进入下一个周期。

让我们看看拉尔夫·保罗博士的团队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

研究人员将人体头皮组织浸泡在人工檀香溶液中,发现人工檀香能延长毛囊在最初生长阶段的时间,延缓退化阶段的到来。这意味着头发会有更长的生长时间。

进一步分析发现,毛囊中嗅觉受体OR2AT4的表达显著增加,毛发基质中角质形成细胞的死亡也受到抑制,表明人工檀香能防止毛囊的退化。

基因芯片分析表明,OR2AT4与人工檀香联合使用可增加外根鞘中某些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毛囊生长期的延长,防止毛囊退化。

保罗博士认为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发现(奇点蛋糕对此深表赞同)。这是第一次非常简单和广泛使用的气味化合物可以调节人类毛毛胶囊的重塑过程,并且这种调节完全依赖于受体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3]。

然而,奇异蛋糕并不建议你立即准备檀香口味的枕头。

作者说,只有在研究中使用的人造檀香是有效的。天然檀香气味剂不仅没有预防脱发的作用[9],而且还可能引起过敏[3]。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奇妙的圣经数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文化:美妙的圣经数字

乍一看,153是一个普通的数字,这并不明显,但是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圣经数字,并且有一些有趣的属性,你知道吗?

《圣经》中的典故来自《新约》中的约翰21。相关内容如下:“耶稣对他们说:‘拿一些你们刚抓到的鱼来。西蒙·彼得走过去把网拉上岸。网里满是大鱼,总共有153条。虽然有这么多鱼,但网还没有破。”诸如

如果你从1开始加17个连续的自然数,总和正好是153,也就是说,1+2+3+…+17=153。此外,人们还会对153=1这一事实感兴趣!+2!+3!+4!+5!?

然而,153这个数字最“奇妙”的性质是由以色列人科恩发现的。转换从3的任何倍数开始:将每个数字的立方相加,和就是转换后的数字。在重复上述转换有限次数后,结果必定会达到153。

例如,变换48,结果将是:

48→576→684→792→1080→513→153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蜂王浆是怎么提取的 过程很奇妙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蜂王浆是从蜂巢的蜂王台提取的,营养十分丰富,而且功效也是非常多的,吃蜂王浆对身体很好哦。

蜂王浆是怎么提取的

蜜蜂有哺育蜂王的义务,人类通过蜜蜂的这一习性,人工制造了蜂王台,用移虫针从蜂巢中移取三日龄的蜜蜂幼虫于王台中,蜜蜂就会哺育它们12天直至成为蜂王,但蜂农却在3天后就把蜂王幼虫用镊子给夹出来,然后挖出蜂王浆,三天一个周期重复式掠夺蜂群的劳动成果,为人类提供了高级的营养滋补品。

蜂王浆是什么

蜂王浆是由工蜂从王浆腺中分泌出的一种乳状物质,本是用作饲喂蜜蜂幼虫和作为蜂王的终生食粮,后被人类研究证实具有极好的滋补保健效果和延年益寿功能。像是仅食用蜂王浆几日的工蜂寿命往往在1-2个月,而终生食用蜂王浆的蜂王则可存活5-6年以上。

哪些人不能吃蜂王浆

1、过敏体质者。即平时吃海鲜易过敏或经常药物过敏的人。因为蜂王浆中含有激素、酶、异性蛋白。

2、长期患低血压与低血糖者。蜂王浆中含有类似乙酰胆碱的物质,而乙酰胆碱有降压、降血糖的作用。

3、肠道功能紊乱及腹泻者。因蜂王浆可引起肠管强烈收缩,诱发肠功能紊乱,导致腹泻、便秘等症。

4、手术初期及妇女怀孕时。术后病人失血过多,身体严重虚弱,此时服用蜂王浆,易致五官出血。蜂王浆还能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5、凡肝阳亢盛及湿热阻滞者,或是发高热、大吐血、黄疽性肝病者,均不宜服用蜂王浆。

6、10岁以下儿童不宜饮用。儿童处于发育高峰周期,体内的激素分泌处于复杂的相对平衡状态,而且供应较为充足,蜂王浆内含有极少量的激素,如果饮用,有可能导致儿童微妙平衡的激素分泌失衡,进而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巨人症。但是如果儿童自身发育不全可少量饮用,以促进平衡发育,一旦平衡后即可停止饮用。成人属于激素缺乏状态,同时发育停止,饮用蜂王浆则属于补充不足。

吃蜂王浆注意事项

蜂王浆过量服用不仅不能被人体完全吸收,且易造成代谢紊乱。蜂王浆不能用开水或茶水冲服,因温度过高易破坏其活性物质,茶水中的鞣酸与铁,会降低其疗效。还有一点就是必须长期服用,才能见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日本科学家打造出生物混合机器人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们通过一项令人震惊的实验在实验室里开发了组织和肌肉,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人形机器人设计中,钢板和塑料可能会被淘汰。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声称,在一项令人惊奇的新研究中,他们成功地将肌肉和机器人结合在一起。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所谓的生物混合机器人,其中一层肌肉组织包裹在机器人的骨骼周围,肌肉组织可以存活并正常工作长达一周。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森本裕亚说:“这项研究和开发成果为生物工程师有朝一日在实验室培育成熟的肢体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说:“我们的发现表明,这些机器人可以凭借肌肉的反应特性来模拟人类手指的运动。如果我们用一台机器结合更多的肌肉,我们应该能够复制手、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复杂的肌肉互动。”

实验中使用的组织来自实验室培养,而不是生物提取。这些实验室开发的组织随后与一个混合生物机器人结合,形成了一个与人类手指有些相似的结构。机架包括旋转关节和肌肉附着的转折点。电极传递的微小振动脉冲使肌肉收缩和放松,就像真正的人体肌肉一样。

该研究的合著者竹内正二解释道:“在我们开发出肌肉后,我们已经成功地用它们对机器人进行反作用力操作,也就是说,一个肌肉收缩,另一个肌肉放松,就像一个真实的人体一样。事实上,他们利用彼此之间的反作用力来防止先前研究的收缩和崩溃。”

在实验中,科学家们成功地用机器人手指捡起并放下了一枚戒指。此外,两个机器人手指通过合作成功拾取了一个3D打印的正方形框架。然而,科学家在他们的研究中强调,在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寿命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研究人员发现,用电极刺激肌肉最终会因电解而导致肌肉退化。然而,科学家推断,这一限制可以在未来更复杂的半机器人研究中被克服。研究人员说:“我们相信将来会制造出一个结构更复杂的混合生物机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啥吃得一样多却比别人胖?科学家揪出罪魁祸首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体重管理,每个人都知道六个字的咒语“闭嘴,张开你的腿”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点,并实现热量消耗和摄入之间的合理平衡,不能不知道大脑调节能量平衡的中心:下丘脑。这个小大脑区域负责产生各种激素,监控和调节各种基本生理过程,如食欲和血糖调节。

因此,关注肥胖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关注下丘脑。洛杉矶儿童医院的塞巴斯蒂安·布雷特博士和剑桥大学的萨达夫·法鲁奇博士想探索大脑这一区域的神经发育如何影响体重。他们带领研究小组合作,在下丘脑发现了一组与体重控制相关的重要分子。它们形成的信号通路负责正确形成神经回路和调节能量平衡。相反,当这个信号路径被干扰时,它可能导致严重的肥胖。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顶级科学杂志《细胞》上。

这些分子和体重调节之间关系的线索来自于2012年启动的英国万人基因组计划(英国10K)。该项目当时的计划是收集10,000人的基因组信息,通过测序获得的信息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和疾病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肥胖症已经被纳入调查范围。

在近600名10岁前开始严重发胖的早发性肥胖人群中,科学家们注意到编码分泌蛋白Semaphorin 3(Sema3)及其受体家族PlexinA和NRP的13个基因中有40个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将这些基因突变与成千上万健康人的基因突变进行了比较,并证实,尽管Sema3信号通路中的这组基因突变在整个人群中很少见,但它们集中在重度肥胖人群中。

▲本研究的交流作者是萨达夫·法鲁奇博士(左)和塞巴斯蒂安·布雷特博士(右)(照片来源:剑桥大学和洛杉矶儿童医院官方网站)

有了这条线索,科学家们首次使用斑马鱼,一种模式生物,来验证Sema3信号通路中的基因对体重的影响。在斑马鱼中,通过基因编辑可以相对快速地筛选出具有特定突变的个体。实验结果表明,在Sema3信号通路的许多基因被敲除后,斑马鱼会变胖!小鱼不仅会增加体重,还会增加身体脂肪的百分比。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两个基因被剔除后,斑马鱼的体脂比例可能会降低。似乎这组基因确实与体重有关,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影响它。

▲剔除Sema3信号通路中的基因改变斑马鱼的体重和体脂比(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信号通路受到干扰的基因敲除小鼠在耗氧量、活跃度等多项能耗指标上低于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本研究的说明(图片来源:参考[1))

该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阿加莎·范德克拉奥博士总结道:“我们的工作为调节食欲和新陈代谢的下丘脑神经回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解。”

我们还期望,随着对这些深层机制的新理解,科学家能够尽快带来更好的肥胖症治疗方法,帮助更多人有效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科学家发现了超级病菌攻击人体的“弹药”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还没有疫苗或药物来治疗滥用抗生素引起的高致病性耐药菌。然而,由于以色列研究人员的“突破性”发现,这种情况有望改变。他们发现了攻击人体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弹药”。新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来对付超级细菌。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副教授Metal Lando和他的同事在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通过研究首次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淀粉样蛋白PSMα3的存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分泌这种蛋白质并形成蛋白质纤维链来破坏人类细胞和免疫系统。可以说,淀粉样蛋白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人体的“弹药”。通过对原子量的高分辨率分析,研究人员还成功地获得了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这不是第一次发现“有害的”淀粉样蛋白。事实上,众所周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都与淀粉样蛋白有关。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网状纤维。它整洁和超稳定的结构使蛋白质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普通蛋白质远非匹配。此外,“疯牛病”也是由具有淀粉样结构的朊病毒蛋白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同时,由于其结构稳定,在肉类加工、烹饪和消化过程中不会分解,从而感染食用病牛肉产品的消费者。

研究人员说,以前发现的所有淀粉样蛋白都有β链结构,而新发现的淀粉样蛋白有全新的α螺旋结构。兰多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知道他们发现了新的和独特的物质,并最终通过在法国格勒诺布尔和美国芝加哥的几个循环粒子加速器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型淀粉样蛋白。

兰多相信这项新发现将帮助人们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通过抑制超级细菌分泌淀粉样蛋白,它们将失去攻击的“弹药”。由于新抗生素的主要功能不是杀死细菌,而是降低其对人体的毒性,因此它不会使细菌迅速对新抗生素形成耐药性。兰多认为对付超级细菌的新概念将有助于制药公司加快药物开发和降低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反物质粒子正在撞击地球,科学家也不知道为什么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伽马射线观测站在13,500英尺的高度探测到来自墨西哥皮科-德-奥里萨巴国家公园的宇宙射线,背景中隐约可见塞拉尼-格拉山。(图片来源:HAWC)

许多反物质粒子流向地球,但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墨西哥中部山峰天文台的新研究排除了一个可能的来源,从而加深了这个谜团。

地球不断被来自各种宇宙来源的高能粒子冲走。物理学家维克多·赫斯在1912年用气球首次证明了宇宙射线的地外性质。从那以后,科学家们已经确定并考虑了各种来源类型,但是这些专家仍然不知道这些粒子的一些来源。

11月17日的《科学》杂志详细报道了最新的发现。它包括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物质补充。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合作者周豪说,高能粒子通常是穿过银河系的质子,当它们与太空中的尘埃和气体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正电子和电子对。2008年,PAMELA太空探测器测量到大量的地球正电子。周说,这是他们预期的10倍。

经过多年的努力,密歇根理工大学发表了一份关于新研究的声明,结合了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假说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附近的脉冲星,它们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可以像电子和正电子粒子一样以惊人的速度旋转。另一组为过剩的正电子提供了更奇特的来源,这可能涉及暗物质,一种未知但普遍存在的实体,占宇宙质量的80%。

像带电荷的正电子这样的粒子在地球上很难被探测到,因为它们会被地球磁场偏转。但是科学家有一个解决方案。这些粒子还将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相互作用,后者是宇宙诞生时留下的低能光子流。周说:“高能电子或正电子会反冲那些低能光子,所以这些光子变成高能伽马射线。这些不带电荷的伽马射线可以穿过磁场到达地球表面。”

周的团队对附近两颗脉冲星(葛明加和它的同伴B0656+14)的伽马射线进行了详细的测量。这些伽马射线离地球的年龄和距离也许可以解释那些额外的正电子。为此,科学家利用位于墨西哥城以东约4小时的HAWC伽马射线天文台完成了这项研究。HAWC由300多个超纯水箱组成。当伽马射线进入大气层时,它们会产生一系列高能粒子。当这种粒子通过HAWC的水箱时,它会发出闪烁的蓝光,科学家可以利用这种蓝光来确定原始宇宙射线的能量和来源。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也为这项工作做出了贡献。来自HAWC的数据显示,粒子流出脉冲星的速度太慢,无法解释太多的正电子。周说,为了准时到达这里,粒子必须在脉冲星形成之前离开。

周的同事很快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测量不能解决暗物质的问题,但是任何试图用脉冲星来解释过剩的新理论都需要与新数据相匹配,”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家大卫·古德曼,HAWC的首席研究员和美国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说。

通过观察星系的旋转,科学家已经确定宇宙包含的物质比我们能观察到的更多。他们称这种神秘的额外物质为暗物质。除非从远处看到暗物质的引力影响,否则没有人能直接探测到它。然而,一个流行的材料模型显示,涉及弱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粒子,即具有弱相互作用的重粒子,只能通过重力与常规材料相互作用。周说,如果这些粒子以某种方式衰变或湮灭,他们可以想象下一代的电子和正电子对。

周说,其他天体物理过程也应该考虑,如超新星遗迹和微型类星体。物质向黑洞螺旋运动时形成的极其明亮的物体会产生正电子。然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下粒子相互作用的初始模型是不准确的。“要证明暗物质的发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说。"我们必须排除所有这些天体物理过程."

周的团队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利用非常广阔的视野来缩小这些选择。

蝌蚪工作人员从现场科学,翻译李同信编译,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