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秦西巴纵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热门20篇

浏览

500

文章

30

篇1: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注释 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不识自家》的翻译:从前有个愚蠢的人,经常把鞋子悬挂在门外作为标志。一天他出门,到了中午,突然下起暴雨。他的妻子收起鞋子。到了快傍晚的时候,这个愚蠢的人回到家,却没有看见鞋子,惊讶地问:“我家搬走了吗?”他一直在门外徘徊不进去。他的妻子看见了,说:“这是你的家,为什么不进屋呢?”

愚蠢的人说:“门口没有挂鞋子,这就不是我家。”妻子说:“你难道不认识我了?”愚蠢的人仔细察看了他的妻子,这才恍然大悟。

《不识自家》的原文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释

曩:从前。

县:悬挂。

履:鞋。

志:标记。

及:等到。

暴:又猛又急的,大

薄暮:临近傍晚。

薄:临近

讶:惊讶。

徙:搬迁。

是:这。

汝:你

识:认识。

审视:察看。

熟:仔细

悟:恍然大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望梅止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望梅止渴全文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魏武帝在行军路上,找不到取水的道路,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命令道:“前面有一片梅子林,果实丰饶,(梅子)味道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魏武:魏武帝,指曹操。失:丢失,找不到。饶子:果实很多。

望梅止渴全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选自《世说新语·假谲》)

全文注释

魏武:魏武帝曹操,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追尊他为武帝。

行役:行军。

汲(jí)道:取水的道路。

汲:原指取水于井,这里指水。

饶子:果实很多。

饶:丰富,多。

甘:甜。

乘此得及前源:借此机会终于在前边找到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吕某刺虎文言文翻译 吕某刺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吕某刺虎》的译文:有一个姓吕的人,自称是勇士,爱好佩戴刀剑,曾经宣扬自己有万夫不当之勇。一天,南山有老虎跑来,全村人都很惊慌,关门不愿意出来。吕某说:“一只老虎罢了,有什么好惧怕的!我马上就绑住它!”他于是提剑离开了。不一会就见到老虎在前面百步左右。

老虎大吼一声,怒目而视。吕某两腿发抖,看左右没有人,往回跑,惊慌失措。过了一会,村民们打开门出来,见他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人们紧急抢救他,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有人问:“老虎还在吗?”吕某却说:“被我赶跑了!”大家都互相看着笑了起来。

《吕某刺虎》的原文

吕某自谓勇夫,好带刀剑,尝扬言万夫莫当。一日,南山有虎驰来,一村皆惊,闭门不敢出。吕某曰:"第一虎耳,何惧之!吾即缚之!"遂持剑而去。俄见虎,距百步许。虎大吼,眈眈相向。吕则两股战栗,顾左右无人,还走,五色无主·少顷,村民启户出,见其仆地,不省人事。急治之,良久乃醒。人曰:"虎安在?"吕乃曰:"为我所逐矣!"众人相视而嘻。

注释

1、当:通“挡”,抵挡。

2、许:左右。

3、相:代指吕某

4、两股战栗:两腿发抖。

5、还:迅速,立即。

6、启:打开。

7、仆:倒。

8、良: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董遇三余读书文言文翻译注释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全文译文如下:

有个想要跟从董遇学习,董遇不愿意教他,只是说:“在此之前必须先读书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董遇三余读书的原文

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注释

1、从:跟从。

2、学:学习。

3、遇:董遇,三国时人。

4、言:此指董遇说。

5、义:意思。

6、见:通“现”,显现。

7、苦:极为,极力。渴:苦。苦渴:苦于

8、无日:没有时间。

9、或:有人。

10、言:说。

11、时:时辰。

12、以:是、用。

13、岁:年(这里指一年)。

14、之:的。

15、善:善于、喜欢(这里指对……有研究)。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鞭书生的文言文翻译 不鞭书生的文言文翻译注释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不鞭书生》的译文:王安期担任东海郡守时,天下混乱,他就下令:夜晚不能私自出行。差役抓了一个在夜晚出行的人。王安期问:“你从哪里来呀?”回答说:“从老师家听课回来,没发觉天黑了。”

差役问:“要鞭打吗?”王安期说:“鞭打书生而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放了他,并命令差役把这个人送回家了。

《不鞭书生》原文

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业书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启发

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夜不得私行”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案,至于书生学而迟归,当另行对待。王安期不一概而论,不鞭打书生,做得对。要让国家太平,不能只靠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及启示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愚人食盐》的译文:过去有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做客。主人和他一起吃饭,他嫌弃食物淡而无味。主人听到了,又为他在菜里添加了些盐。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菜之所以味道鲜美,是加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美味,何况量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盐。吃过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愚人食盐》

僧伽斯那 〔南北朝〕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食:食物。

闻已:听罢。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经。

空:空口。

口爽:口味败坏。

所以:……的原因。

复:再。

爽:差、败坏。

智:智慧。

故:缘故。

反:反而。

患:祸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鸣惊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翻译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一鸣惊人文言文翻译: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又喜好彻夜宴饮,淫乐无度,陶醉其中,不治理国事,把政务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原文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盛行三十六年。

喜隐:喜欢说隐语,隐语即谜语。

沉湎:指陶醉于饮酒之中。不治:不问政事。

并侵:都来侵犯。

说之以隐:用隐语来游说齐威王。说,劝说,说服。

蜚(fēi):同“飞”。

县令长:县的行政长官,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人口不及万户的县,称长。

奋兵:举兵。

振:通“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 割席断交原文及注释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管宁割席》的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仍旧挥动锄头,跟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了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的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的启发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刻苦读书,排除一切私心杂念,才能学有所成。也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这样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 蒙人遇虎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蒙人遇虎》的译文:蒙地的人穿着狮子皮做的衣服来适应旷野(的风寒),老虎看见他便跑了。他认为老虎害怕他,回去后就很自负,自以为自己了不起。第二天,他穿着狐狸皮做的衣服前往(旷野),再次与老虎相遇。老虎站那看着他。老虎不逃跑而激怒了他,(便)呵斥老虎,结果被老虎吃了。

《蒙人遇虎》原文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注释

蒙:春秋时期鲁国的邑名

狻猊:狮子

圹:野外,旷野

返而矜,有大志:回家后便骄傲起来了,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矜:骄傲

睨:斜眼看。

《蒙人遇虎》的道理

《蒙人遇虎》告诉我们正确分析事物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事物的表面之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要认真探究时候背后内在的真正原因,去分析处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覆巢之下文言文翻译 覆巢之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覆巢之下》的文言文翻译:孔融被判死刑后,朝廷内外惶恐惊惧。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有九岁,小的有八岁。两个儿子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脸上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

《覆巢之下》的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收:逮捕,拘禁,这里是被判死刑的意思。

琢钉: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

了:全,完全。

冀:希望。

全:保全(性命)。

不(fǒu):通"否",表疑问语气,能否。

收:这里作名词,指抓捕他们的差役。

寻:不久。

身:身体,这里指限于自己一人。

寻:不久。

冀罪止于身: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已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属。

复:助词,表反问语气。

故:依旧;仍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犀怪原文注释及翻译 《犀怪》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犀怪原文

余乡延溪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麦,被邻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己,乃故言曰:“早见收儿,吉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译文

我的家乡有一头石犀牛,它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近年来乡村里的人种植了很多小麦。夜里,小麦几乎被吃光了。牛的主人因为害怕被邻居告,就故意说:“(我)早就把牛关起来了,石犀牛像喘气一样流汗流很多,而且嘴巴里还有青草。吃了别人的小麦,就是这样子的吧?”大家都相信了他,说石犀牛年代久远成妖怪。于是种植小麦的人家就拿着石块,断了石犀牛的脚,不再怀疑邻居的牛。哎,邻居的牛吃了小麦,石犀牛被抨击。石犀牛的外形,一旦被破坏,它的坏名声也就被人们口口相传。凡事有什么不可以考察它的原理呢?

注释

1、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

2、艺:种植。

3、讼:诉讼,打官司。

4、揆:度量,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师旷论学》的译文:晋平公向师旷请教,说道:“我到了七十岁的年纪,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身为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国君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蜡烛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师旷论学》

刘向 〔两汉〕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于:向。

吾:我。

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恐:恐怕,担心,害怕。

暮:这里指“晚,末”。

何:为什么。

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安:怎么,哪里。

戏:作弄,戏弄。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闻:听说,听闻。

而:表并列,并且。

阳: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铸砚示志文言文翻译 铸砚示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铸砚示志》译文:宋朝有个人叫做桑维翰,他的长相丑陋、形貌怪异,身子很短但脸很长。他经常看着镜子,对自己感到惊奇,说道:“七尺长的身躯,还不如一尺长的脸(看起来这么长)呢。”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考官讨厌他的姓与“丧”同音,因此不录用他。

有的人劝他改作其它的行当(不要念书了),他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对别人说道:“如果这个砚台穿孔了,我就改行。”最后他在科举考试中以进士及第了。

《铸砚示志》文言文原文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注释

1. 宋:宋代

2. 鉴:镜子

3. 屡:经常

4. 恶:厌恶

5. 或:有的人

6. 业:改变行业

7. 乃:于是

8. 自:亲自

9. 示:给……看

10. 易: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及启示 守株待兔明白什么道理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翻译

宋国时期,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有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注释

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耒(lěi):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守株待兔》的启示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心存侥幸心理,终将会一无所获。我们也不能抱着狭隘的经验死守成规,不知变通,要根据情况变化灵活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塞翁失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塞翁失马古文翻译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有一次,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都前来慰问他,那个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几个月后,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大家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注释

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

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擅长。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算命等。

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故:缘故。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过了。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指经过的时间。

将:带领。

为:是。

富:很多。

好:喜欢。

堕:掉下来。

髀:大腿骨。

大:大举。

引弦:拿起武器。

近塞:靠近长城边境。

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

跛:名词,指腿脚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保:保全。

化:变化。

极:尽。

《塞翁失马》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翻译 郭进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的意思是:若皇上让臣失信于人,那么我以后就没办法用人了。“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出自文言文《郭进请官》,全文体现了郭进重诺守信的品质。

《郭进请官》

太祖时,郭进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赏尔一官。”岁余,其人诱其一城来降。进具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 ”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译文

太祖时,郭进担任西山巡检。有人密报说他暗地里和河东刘继元有交往,将来有可能造反。太祖听后大怒,认为他是诬害忠良之人,下令将他绑起来交给郭进,让郭进自己处置。郭进却没有杀他,对他说:“如果你能帮我攻占河东刘继元的一城一寨,我不但赦免你的死罪,并且还能赏你一个官职。”

一年多后,这个人将刘继元的一个城诱降过来了。郭进将他的这件事上报给了朝廷,请求给他一官半职。太祖说:“他曾经诬害我的忠良之臣,可以免掉他的死罪,给他官职却是不可能的。”下令还是将这个人交给郭进。郭进再次进言:“如果皇上让我失信于人,那我以后怎么用人啊。”于是,太祖就给那人赏了一个官职。君臣之间也是应该守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李密用薄草制成的鞍鞯来骑牛,将一卷《汉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拉住马,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牛角挂书》的原文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黄牛滩文言文翻译注释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黄牛滩讲述了黄牛滩及有关的历史遗迹。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以及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着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

原文内容: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全文翻译

江水又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座滩,名叫黄牛滩。南岸层层的山岭耸立着,最远的高山上有一块岩石,像是人拿着刀,牵着牛,人是黑色的,牛是黄色的,轮廓较为分明;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没有谁能亲自探究。这块岩石本来已经很高了,再加上江水迂回曲折,即使路上过了两夜,还能望见这块岩石。所以过路人的歌谣说:“早晨从黄牛山动身,晚上在黄牛滩过夜。过了几天几夜,黄牛山看起来还是和原来一样。”

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步:古时长度单位)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到了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路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约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必须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这是郭伋做人的方法。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注释

郭伋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

西河美稷:地名

讫:完毕。

别驾从事:部下官吏。

竹马:骑在儿童胯下的竹竿。

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期(先期一日):约定的期限。

期(须期乃入):约定的期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死之药文言文翻译 不死之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不死之药》的译文:有个人向楚王进献长生不老药,通报官拿着药进入宫里,宫中的官员问道:“可以吃吗?”回答说:“可以。”这个官员就夺过药,把药吃了。国王大怒,派人杀宫中的那官员。

宫中的那官员让人对国王说:“我问通报官是否可以吃他说可以,我所以就吃了,我应该是没有罪的,有罪的应该是通报官。况且那客人所献的是不死的药,我吃了因此王杀我,这就是死药啊,那就是客欺骗国王啊。那么杀没有罪的臣,就证明了别人是欺骗国王你啊,不如免我无罪。”国王于是没有杀他。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

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注释

不死之药:传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药。

荆王:即楚王。荆,楚国的别称。

谒者:专门为天子传达命令的官员,守门官。

谒:拜见。

中射之士:指宫廷中的待卫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