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简述各年龄阶段儿童保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汇总五篇)

随着夏季的到来,溺水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攀升。若遭遇儿童不幸溺水,如何进行急救?

浏览

1177

文章

5

篇1:预防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意外危险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宝宝烧伤、烫伤的事故,很多都是因为宝宝的好奇和爸妈的疏忽导致的。小编看了十分痛心!因此今天小编特来讲解,如何预防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

婴儿时期

婴儿时期的孩子是极为无助的,面对的危险也较大,例如热水的烫伤,从睡床跌下的意外,甚至进食了不宜婴儿吃的食物,而发生窒息意外等,都是需要父母处处留神的。

婴儿意外危险的预防:

切不可让婴儿单独留在家里,就算拿一条毛巾那么短的时间也不可尝试。

当婴儿放在换片的椅上、床上或浴盆内时,也切不可留下婴儿离去数秒。

注意婴儿玩具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要把细小的物件,如钮扣、钱币等收藏起来,以免婴儿能随地俯拾,而放进口里。

一岁时期

这年纪的孩子刚刚学步,对周遭事物富有探索精神,而且行动相当快捷,一不留神,他们便已爬上椅子,或开门、或拉椅布,甚至已把在地上拾到的东西,放进口里了。而这年纪的孩子,还未能明白父母所教导的安全规则,因此,是全赖父母对他们的照顾的。

一岁幼儿意外危险的预防:

切勿让幼儿独留家中。

把杯柜子、药柜或放有危险物品的柜(如洗涤精、杀虫剂等)锁好。

电源应用安全盖或绝缘物遮盖。

在厨房或梯级前,放置安全栏。

把垂下到台脚旁的台布移去,电线、风扇、台灯和有尖边的家俱,要移离孩子可触摸的范围。

两岁时期

二岁的孩子是充满好奇、独立和充满精力的,他们还是未到能学习规则的年龄,但他们却能从父母的行为表现上,学到哪些,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做,因此,身教在这时期是很重要。

两岁幼儿意外危险的预防

开始让幼儿认识,并遵行一些安全的生活习惯。

切勿让幼儿单独在街上行走。

当幼儿与年长的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幼儿安全,尤其儿童在玩刺激的游戏、打羽毛球、骑单车等,对幼儿都能构成危险的。

对孩子来说,危险真的无处不在,希望家长能够时刻警惕,保护好自己的宝宝!有关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的常识还在持续更新中,敬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不同年龄有哪些口腔保健法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虫牙”),据统计,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家长必须重视儿童在不同年龄时期的口腔保健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不同年龄有哪些口腔保健法吧?

胎儿期。

由于乳牙的牙胚是在胎儿6~7周开始形成的,因此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必然和孩子的牙齿有关。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多进食肉类、鸡蛋、豆制品,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另外,某些药物会影响牙胚发育,还有可能造成唇腭裂等畸形,因此,孕妇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药。

婴幼儿期

婴儿由于各种饮食中含丰富的糖类与碳水化合物,因此提供了容易患龋齿的环境。家长应特别注意喂养方式,切忌让孩子含奶瓶睡觉。最好在每次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由妈妈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市售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洗乳牙的牙面,清除食物残渣及菌斑。

幼儿期及学龄前期

孩子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此时家长就应教孩子刷牙,建立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卫生习惯。正确刷牙方法是,采用竖刷法,将牙刷放在牙龈部位,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刷牙,从后向前,从左到右,刷完牙齿外侧,刷内侧,再刷咀嚼面,刷完上牙刷下牙,每个牙面刷8~10次,刷完全口牙齿需要3分钟。

学龄期。儿童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此时要特别注意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最好的方法就是带孩子去医院做窝沟封闭的防龋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保健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保健重点不同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自出生后,各年龄期有其解剖、生理和心理等生长特点。根据上述特点开展保健工作,可使儿童茁壮成长,并可防止不必要的疾病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不满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为。

(1)保暖: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应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调节室内温度和更换衣着。一般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宜维持在16~20℃,湿度保持在50%左右。

(2)母乳喂养:出生后即开始吸吮,早吸吮有利母乳的分泌。

(3)加强护理:尤其对脐带及皮肤的护理。脐带残端要保持清洁,防止粪便污染。脐带脱落前不可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洗澡。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尤其是皮肤皱折处。

(4)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有感染的病人接触。

婴儿期出生到不满1周岁的称为婴儿。此期的保健重点是。

(1)母乳喂养,满4个月后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品。

(2)加强母婴之间的接触(包括皮肤的感知觉、视觉、听觉)促进动作、语言等发育。

(3)按计划完成各种预防接种。

(4)预防婴儿时期的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佝偻病。

幼儿期从1周岁到不满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动作及语言的发展。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及意外事故。

学前期从3周岁到入学前为学前期。此期应重视口腔卫生和服的保健,预防龋齿及视力异常。更多地利用游戏活动促进小儿的心理发育。已经建立的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应予以巩固。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及中毒。

学龄期从入学到青春发育前为学龄期。在此期间应教育孩子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并重视社会主义道德的品质教育,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类劳动。定期做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更要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饮食阶段,每个阶段的饮食都有一定的忌吃食物,爸爸妈妈要记住的就不只是一点点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吧?

3个月内不要盐:

3个月内的婴儿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就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克以下。

1岁之内不要蜜:

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故食蜂蜜无妨。

3岁以内不要茶:

3岁以内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5岁以内不要补: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10岁以内不要腌:

10岁以内的儿童不要吃腌制食品。

原因1: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

原因2:是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研究资料表明:10岁以前开始吃腌制品的孩子,成年后患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饮食上有哪些禁忌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乘车需注意什么?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节假日,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很多家长会趁着如此大好时机带着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出去游玩是一件快乐的事,安全问题却是大家首要关注的。那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乘车注意什么?

由于中国家庭普及车比国外晚,很多用车常识还没有得到提高,特别是儿童乘车安全愈加值得关注,在很多欧美国家,安全座椅将陪伴孩子一直到12岁前后,然而在我国,很多孩子上学以后甚至会走路以后就不再使用安全座椅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超过一定高度以后使用安全座椅会不太方便,不过在孩子没有自主行为能力之前,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

比如,车辆在40km/h状况下紧急制动时,一名体重为5.5kg的儿童所产生的冲击力相当于110kg的物体,这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后果可想而知。

不同年龄段儿童如何乘车

婴儿:婴儿最安全的乘车方式是使用婴儿座椅。市面上有很多婴儿座椅,但现在绝大部分家长都是习惯把婴儿抱在怀里乘车。其实,这是很不安全的,如果前方一个紧急刹车或大转弯即可能把婴儿甩出去,造成严重的伤害。

据了解,在婴儿座椅市场共同设计标准多是采用后向乘坐设计,以避免冲撞时的撞击力皆集中在颈部,如此设计可将撞击力分散到骨骼较为强壮的部分(如腰、背、肩)。另外也有部分产品采用横向安装的卧床式设计,这种设计保护装置主要是不希望婴儿在乘车时有任何闪失。

学步期孩子:最安全的乘车方式是安置在较大的面朝后儿童固定装置上,这时段的孩子颈部十分脆弱,其可托住颈部并有助于将正面碰撞力分散到更大的区域。同时获得全部支撑,就算孩子蜷起腿或脚接触到座椅靠背都没关系。

据悉,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可将伤害减少90%。同正向座椅相比,后向座椅可将撞击力和对儿童头颈部的伤害减少一半。幼儿乘车时,坐在前向座椅里要比坐在后向座椅里的丧生或受重伤的几率要高。

幼儿园小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上都比较皮,尤其是男孩子,喜欢在父母的车里蹦来蹦去,喜欢打开天窗吹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坐不住固定的座椅,市场上有一种叫增高坐垫的,他会将孩子的身体垫高,有效的保护孩子的安全。系安全带时,安全肩带也应贴胸部而过且必须拉紧,应紧贴骨盆,尽可能贴近大腿而不是腹部软组织。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身高在90厘米到150厘米左右,体重一般在30至45公斤左右,低年级的孩子除了选择儿童座椅外也可以选择儿童安全坐垫,但由于低年级孩子本身身高还不够高,因此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安全带,有可能会使安全带越过儿童的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高年级的孩子身高超过1.5m,体重超过45kg可以使用安全带。

总之,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乘车需有不同的注意事项,温馨提醒大家:为保障儿童乘车安全,需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大大降低危险!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乘车的安全方法有哪些,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