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累觉不爱是成语吗(汇编20篇)

出门在外,想要握紧自己的钱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多数人在眼花缭乱的情况下,都容易对当地的物价产生错觉。以下几招虽然保证不了你的钱包去时什么样回来还什么样,但至少可以提醒你,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不至于太忘乎所以。

浏览

383

文章

528

篇1:乒乓打一成语是什么

全文共 186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乒乓两字像一个对称的文字,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兵”字。

2

那么可以说这个成语必定与兵有关系,然后发现乒乓两个字的那一横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就是与连接有关系了。

3

其次乒乓两字对比兵字都是少了一点,这个共同特征也必然是解题的重要点。

4

综合以上三步,搜索我们看到过的成语,就是“短兵相接”这个成语了。

特别提示

看图猜成语一定要有丰富的联想力,当然玩这个小游戏也是可以增加我们成语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安身立命等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34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4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

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什么八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1

“七什么八什么”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七上八下、七扭八歪、七拼八凑、七颠八倒、七嘴八舌、七手八脚、七零八落、七死八活、七上八落、七弯八拐、七言八语、七慌八乱、七青八黄、七零八碎、七足八手、七拱八翘、七穿八洞、七七八八、七横八竖、七损八益、七口八嘴、七折八扣、七步八叉、七纵八横、七长八短、七开八得、七搭八扯、七病八痛、七子八婿、七老八倒、七高八低、七嘴八张、七断八续、七湾八扭、七满八平、七窝八代、七穿八烂、七推八阻、七了八当、七男八婿、七零八瓣、七拉八扯、七破八补、七损八伤、七捞八攘、七搭八搭、七大八小、七疮八孔、七事八事等等。

它们的意思也各不相同,与之相近的词语也有很多,举几个例子:

2

七上八下

形容一个人心里面非常不安,一颗心悬着。与之相近的词还有:忐忑不安、心神不宁等;

3

七扭八歪

形容人或者物体不端正。相近词语还有: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等;

4

七拼八凑

意为胡乱凑合,把东西很凌乱的凑到一起。相近词语有:东拼西凑、东拉西扯等;

5

七颠八倒

形容东西十分凌乱。相近词语有:七零八落、颠三倒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成语凿壁出自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匡衡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的经学家,官位做到丞相。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常常用来激励学生,要刻苦读书,那么凿壁偷光是出自什么典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2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

3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

5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夕情人节成语句子

全文共 2679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情人节”,你知道七夕情人节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你介绍的七夕情人节成语,欢迎阅读。

1夕节经典语录

1.、天有牛郞织女,地上金童玉女,唯吾与尔。

2、七夕如愿盼今朝,红叶香残怨可消。朝朝暮暮图永久,缠缠绵绵诉心焦。

3、上天又给我一个约你的借口,相爱的人儿,与你共渡,天天都是情人节。

4、七夕之夜星麻麻,看着水里鱼双双。想到了你心一酸,唯有想着当初情?

5、很感谢你给我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祝我们俩永远相爱,白头偕老!深深的吻你!!

6、亲亲你我, 私守楼阁,鹊桥之夜永定今生!

7、月影光如昼,银霜茫茫;七夕会鹊桥,情意绵绵。仙花团锦簇,美景交融;仙鹊聚天桥,好生幸福!

8、天上牛郎织女相约鹊桥,地上一群傻瓜约会断桥。试问:今夕是何夕?答曰:中国情人节!

2夕情人节成语

【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伯劳飞燕】

《玉台新咏·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以“伯劳飞燕”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劳燕分飞】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以“劳燕分飞”比喻别离。劳,伯劳,鸟名。

【东劳西燕】

喻离别。劳,伯劳。鸟名。语本《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亦以“东劳西燕”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

【牛郎织女】

① 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 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 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各民族七夕风俗习惯

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鸟的成语大全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1

1、鱼溃鸟散:比喻军队溃败。

2、蚕丛鸟道:指险绝的山路。

3、凤毛麟角:形容世间少有。

4、鸟啼花落:形容凄凉的情景。

5、鸾翔凤集:比喻贤才之聚集。

6、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7、鸠占鹊巢:比喻强占他人所有。

8、鸟覆危巢:比喻处境极端危险。

9、鹄形鸟面: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10、龟文鸟迹: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11、鸢飞鱼跃:比喻放任於自然之乐。

2

12、只鸡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13、鹑衣百结:比喻衣服破旧,满是补钉。

14、羊肠鸟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15、轻徙鸟举: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16、鸟枪换炮: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

17、鹏程万里:祝福别人前程远大,如鹏飞万里。

18、莺啼鸟啭:鸟宛转地鸣叫,鸣啭之声不绝于耳。

19、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20、鸦雀无声:比喻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

3

21、鸟面鹄形: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22、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又作唧唧喳喳。

23、凤凰于飞:比喻夫妇唱和相乐;多用为婚礼之祝词。

24、笼鸟槛猿:笼中鸟槛中猿。比喻受拘禁没有自由的人。

25、寒蝉僵鸟: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26、莺声燕语:用以形容鸟鸣。或比喻女子声音宛转流利。

27、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28、鱼溃鸟离: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29、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30、卵覆鸟飞: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31、笼中之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4

32、双宿双飞: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33、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34、鸟穷则啄: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35、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6、池鱼笼鸟: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37、木干鸟栖: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38、长颈鸟喙: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39、一石二鸟: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40、笼鸟池鱼: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41、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42、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3、穷鸟入怀: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物外貌的成语,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外貌基本释义为外表,容貌,外部形象,那么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有哪些呢?具体如下:

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有:文质彬彬、玉树临风、倾城倾国、一表非凡、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威风凛凛、一表人才、出水芙蓉、衣冠楚楚、美如冠玉、国色天香、秀色可餐、英姿飒爽、貌比潘安、落落大方、和蔼可亲、仪态万方、冰清玉洁、冰肌玉骨、道貌岸然、气宇轩昂等等。

形容头发的成语有:容光焕发、鹤发童颜、雾鬓风鬟等等。

形容面容的成语有:面红耳赤、面黄肌瘦、满面春风、淡妆浓抹、粉白黛黑、花容月貌、愁眉啼妆、心慈面善、螓首蛾眉、梨花带雨等等。

形容嘴巴的成语有:齿白唇红、明眸皓齿、唇如胭脂、尖嘴猴腮等等。

形容眼睛的成语有 :目光炯炯、炯炯有神、双瞳剪水、眉清目秀等等。

形容身材的成语有:膀大腰圆、小家碧玉、高大魁梧、环肥燕瘦、肩宽腰圆、娇小玲珑、婀娜多姿、大腹便便、亭亭玉立、千娇百媚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九年级下册成语解释麻痹大意等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蓬荜增辉发音:péngbìzēnghuī释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麻痹大意mábìdàyì【解释】: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奴颜婢膝núyánbìxī【解释】: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孝顺的成语 关于孝顺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孝顺成语主要有彩衣娱亲、卧冰求鲤、寸草春晖、慈乌反哺、老莱娱亲、芦衣顺母、入孝出悌、孝悌力田、移孝为忠、孝子贤孙、孝悌忠信、扇枕温袭、菽水承欢、怀橘遗亲、刻木事亲、哭竹生笋、父慈子孝、王祥卧冰、伯俞泣杖等。

孝顺的成语

1、彩衣娱亲——也作“老莱娱亲”,出自汉·刘向《列女传》,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来,该成语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卧冰求鲤——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3、寸草春晖——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该词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慈乌反哺——慈乌反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5、入孝出悌——入孝出悌,亦作“入孝出弟”,意思是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该词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虫二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谜题一虫二的谜底就是“风月无边”,读音是fēng yuè wú biān,感觉还是比较不容易联想到的~还是有点儿考验个人能力。

2

从官方的解释我们可以知道,风月无边的意思就是风景极佳的意思,形容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十分好!

3

那么风月无边的出处是哪里呢?在宋代诗人朱熹的《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中写道: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4

从结构和用法方面来说,风月无边是属于主谓成语,用法的话可以用作宾语或者是定于,主要是用来形容风景。

5

风月无边的近义词比较少,只有“风月无涯”这一个近义词,当然如果你觉得有意思相近的成语也可以补充哦。

6

那么风月无边的近义词风月无涯又是出自于哪里呢?在同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世上吟》中写道: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

7

另外还有和“虫二”相关的碑刻,那就是在西湖湖心亭的位置,在这里有一个乾隆亲笔手书的“虫二”,这里也被称之为“清喜阁”

8

此外在金代诗人侯克中的《过友生新居》也有提到:西湖风月无边经,都在诗翁杖履中,这也是风月无边的出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节祝福成语 春节祝福的四字成语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1、恭喜发财 财源广进 生意兴隆 财源滚滚;

2、一帆风顺 事事顺心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3、家庭和睦 阖家欢乐 百年好合 永结同心;

4、寿比南山 寿与天齐 蒸蒸日上 日新月异;

5、意气风发 好事连连 花开富贵 稳定吉祥;

6、岁岁平安 大展鸿图 大展经纶 同业楷模;

7、缘定三生 大吉大利 丰财聚宝 必定如意;

8、步步高升 富贵逼人 日进斗金 腰缠万贯;

9、珠联璧合 美梦成真 万事大吉 苦尽甜来;

10、四季平安 五福临门 红红火火 事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夏日炎炎是成语吗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炎炎,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 rì yán yán ,意思是夏天时阳光强烈,十分炎热,烤的人喘不过气,出自《四时不读书乐》。

骄阳如火

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也做骄阳似火、皎阳如火。古人以五行与四季相配,夏天恰与火配合,再加一个骄字,夏天那炎热的景象立马就浮现在眼前了。皎是白而亮的样子,按说用以形容夏日也很贴切,但它也常用来形容月亮,比如皎洁、皎月,显然比起骄阳来就容易产生歧义。

赫赫炎炎

古人大概觉得一个火字难以描摹夏天,就以炎炎二字四把火来坐镇。含炎炎的盛夏成语不少,像夏日炎炎、赤日炎炎、烈日炎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夕节的成语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情人节”,你知道七夕节的成语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七夕节的成语,一起看看吧!

1夕成语推荐

情真意切,柔情密意,情意绵绵,纸短情长,怡情悦性,爱屋及乌

男欢女爱,相亲相爱,谈情说爱,甘棠之爱,心有灵犀,魂牵梦萦

青梅竹马,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一而终,惊鸿一瞥,若即若离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含情脉脉,眉来眼去,情意绵绵,山盟海誓

执子之手,与子谐老,举案齐眉,鸾凤和鸣,琴瑟和鸣,睹物思人

触景生情,潸然泪下,魂牵梦萦,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不思茶饭,刻骨铭心,历历在目,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天作之合,心心相印,永结同心,相亲相爱,百年好合,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宜室宜家,白头偕老,百年琴瑟,百年偕老,花好月圆

福禄鸳鸯,天缘巧合,美满良缘,郎才女貌,瓜瓞延绵,情投意合

2夕节的成语

金风玉露

泛指秋天的景物。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 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后用... 见唐·冯翊子休《桂苑丛谈·史遗》。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

调良稳泛

马匹调良,行船稳泛。指路途平安。 清·朱之瑜《与锅岛直能书》之二:“七夕前,盛使遥临,捧读翰教...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 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关于七夕的成语:描写浪漫爱情

一见钟情,情有独钟,比翼双飞,长相厮守,白头相守,情比金坚

浓情蜜意,花好月圆,山盟海誓,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天长地久

百年好合,相濡以沫,一心一意,一生一世,意乱情迷,情投意合

如胶似漆,郎才女貌,早生贵子,恩恩爱爱,莺莺燕燕,郎情妾意

夫唱妇随,永结连理,多情多义,风情月意,含情脉脉,伉俪情深

两厢情愿,厚貌深情,眉目传情,情非得已,情窦初开,情不自禁

情真意切,柔情密意,情意绵绵,纸短情长,怡情悦性,爱屋及乌

男欢女爱,相亲相爱,谈情说爱,甘棠之爱,心有灵犀,魂牵梦萦

青梅竹马,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一而终,惊鸿一瞥,若即若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狐狸的成语 跟狐狸有关的词语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狐狸成语有狐假虎威、狐奔鼠窜、城狐社鼠、狐死首丘、集腋为裘、狐媚魇道、狐朋狗友、豺狐之心、满腹狐疑、狐死兔泣、狐疑不决、狐鸣篝中、狐鸣鱼书等。

一狐之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

狐死首丘:狐狸即将死去的时候,头必将朝着出生的山丘,常用来比喻不忘本或者暮年时期思念故乡。

狐潜鼠伏: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满腹狐疑:像狐狸那样多疑,常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豺狐之心: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狐假虎威:狐狸借用老虎的威信来吓退百兽,用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城狐社鼠: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狐疑不定:形容心中有许多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汇编第五册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蹈蹈辙辙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124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朋友发来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四个字:蹈蹈辙辙。

2

玩猜成语游戏,就要观察图片上的每一个细节了,从图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二个蹈字和二个辙字。

3

那么很容易,我们就得出答案了,那就是:重蹈覆辙,这个成语了。

4

这个成语什么意思?

主要是指不吸取教训,重复着失败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邯郸成语典故苑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邯郸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城邑。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就有邯郸的建制,当时邯郸已是一个人口聚居的城市。战国时作为赵国都城历经158年,秦统一后分别设邯郸县、邯郸郡。当时的邯郸经济昌盛、繁荣发达,与长安、洛阳、开封、成都同称五大都城。悠久的历史产生了邯郸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文明,特别是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成语典故苑将这些古赵精华释其内涵,赋之新意,通过碑刻的艺术手法,园林的表现形式再现世人面前,以古喻今,鞭策后人。这些成语典故不仅故事情节感人,而且内容广泛,寓意深刻,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成语典故苑的展示内容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邯郸古赵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以及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从而激励起人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热情。

如展现赵武灵王为富国强兵提出向胡人学骑马射箭,进行军事改革的“胡服骑”,开改革之先河;展现赵国大将廉颇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主动向蔺相如道歉并承受责罚的“负荆请罪”,兴团结之优风;展现赵平原君门客毛遂自告奋勇,说服楚王的“毛遂自荐”,倡用人之道;展现西门豹割除坑害民众恶俗的“河伯娶妇”,除害民之陋俗;展现贤明君王增加收入,节约开支的“开源节流”,定富民之策;展现赵田部吏赵奢,不畏权势、依法征收租税的“奉公守法”,明安邦之本;展现赵简子放生积德的“邯郸斑鸠”,明生态之重等。这些成语典故对当今生活中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铲除腐败、破除迷信、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不失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欣赏、观摩书法精品的好去处。苑中的每条成语,都是由书法界名人所写,有启功先生、沈鹏先生、黄华先生等等。他们的书-底深厚,字体流畅,令书法爱好者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汇编第六册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论语十则》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论语十则》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宋。晏殊《浣溪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语故事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看到朝政腐败,奸臣当道,已经预感到了潜伏变乱的危机,他送朋友入蜀之时,便借用这个时机写下了《蜀道难》这首诗来揭示现状:“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和出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形容剑门关,释义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出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是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诗中作者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蜀道难》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马的成语 马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有关马的成语主要有马到成功、千军万马、一马当先、龙马精神、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人困马乏、驷马难追、万马奔腾、金戈铁马、马不停蹄、单枪匹马、天马行空、马首是瞻、招兵买马、驽马十驾、指鹿为马、走马观花、一马平川、马革裹尸等。

有关马的成语

马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马的古字形像一头身足尾俱全的马的侧面形象,本义就是指这种动物,马也用作姓氏。除此之外,马还是重要的意符,用“马”做意符的字主要有两类:一类与马的名称和马的性状有关,如骏、驹、骥;二是古时的车靠马牵引,因此许多表示驾车、驱车的字都从“马”,如驭、驰、驶。

除了上述的关于马的成语之外,还有青梅竹马、蛛丝马迹、马齿徒增、塞翁失马、心猿意马、横戈跃马、兵荒马乱、牛头马面、快马加鞭、汗马功劳、鞍马劳顿、五马分尸、信马由缰、马如游龙、悬崖勒马、非驴非马、兵强马壮、马入华山、厉兵秣马、童牛角马、人仰马翻、马空冀北、人欢马叫、风吹马耳、声色犬马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