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绷带包扎固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精彩20篇)

宴请客人,一定要请客人先进、先入席。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宴请客人要注意的礼仪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浏览

6469

文章

38

篇1:绷带止血法注意事项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绷带止血带,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医疗用品,根据不同种类和多种包扎方法,需要根据受伤的部位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包扎方法。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绷带止血法注意事项,请各位认真阅读下文。

绷带止血法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包扎部位伤口必须覆盖上无菌的或者干净的敷料,受伤者体位要舒适,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

2、根据不同的肢体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包扎时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方向包扎,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

3、包扎时应该先环形绕2圈,以固定起点,后面每一圈压力均匀、松紧度要适度,如果太松容易脱落,过紧容易影响血运。

4、包扎时肢端(如手、脚或者手指,脚趾)最好暴露在外边,以便观察肢体血运的情况。

5、绷带每圈缠绕时应该压着前面绷带的一半宽度,可以起到充分固定的作用。绷带的来回与交叉应当成一条直线。

6、包扎完毕,需要环形再次缠绕两圈,再用胶布或者撕开绷带的尾部打结固定。固定处保留在肢体的外侧为宜,不能留在伤口、骨突或者容易受压的部位。

7、去掉绷带时,先松解固定的结或者取下胶布,然后再交替松开绷带。紧急的情况下或者绷带被伤口的分泌物浸透干结时,可以用剪刀剪开绷带。

8、使用绷带包扎伤口时每周的压力要均等,且不可太轻,以免脱落。亦不可太紧,以免发生循环障碍。

小编个人认为还是使用止血带来止血,以上是关于使用绷带包扎伤口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请大家收藏好哦。如果各位还想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紧急止血产品有哪些,那就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肋骨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肋骨共12对,平分在胸部两侧,前与胸骨、后与胸椎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脚廓。胸部损伤时,无论是闭合性损伤或开放性损伤,肋骨骨折最为常见,需要及时的固定,那么肋骨骨折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小编在文中为您具体介绍。

肋骨骨折是十分危险的,需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后,应将肢体抬高约30度,以利血液回流及肢体肿胀消退,可用支架或枕头将患肢抬高;

(2)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特别是整复后1—4天内,应注意观察伤肢末端动脉搏动、肿胀程度、温度、颜色感觉及主动活动情况等。若发观肢端肿胀、皮肤发凉苍白、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解除外固定和来院复查,以防发生肢体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3)注意有无固定性痛点。若肢体夹板固定外或小夹板两端出现固定性疼痛,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压迫性溃疡或神经,血管损伤;

(4)寒冷季节应注意伤肢的保暖。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通风,要保持夹板、石膏的清洁,尤其是儿童应避免尿湿、大便浸湿等污染。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骨折固定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这就需要平时多掌握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才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很多的知识尽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持续牵引固定方法的选择注意事项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那么持续牵引固定方法的选择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脊椎牵引疗法根据使用外力牵拉的部位不同,分为脊柱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调整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和增加椎管容积,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制动和复位作用。

牵引注意事项:应充分注意个体差异,牵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并密切观察牵引时患者的感受及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一般身体整体状况好、年青者,剂量可大些,体弱、老年人,牵引的时间要短些,重量也要轻些。牵引过程要了解患者反应,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治疗,寻找原因或更改治疗方法。

以上这些知识是小编为您整理介绍的,希望您能够采纳这些知识,对您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关于更多的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可以登录查询,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外伤止血包扎注意事项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包扎止血法可用于出血情况的保守救治,防止大量出血。常用的包扎方法有环形法、蛇形法、螺旋形法和螺旋反折法。那么外伤止血包扎注意事项是什么呢?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外伤止血包扎注意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门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min,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mm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min,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6、包扎伤口,不适当地移动患者,也可造成难以挽救的损伤。例如,造成长骨完全骨折患者的骨折端刺伤重要血管、神经,造成脊柱骨折的患者脊髓损伤而发生截瘫等。因此,包扎时必须讲究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骨折石膏固定后的6大注意事项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骨折后肢体会非常痛苦,所以,除了必要的自救之外,还爱及时拨打120去正规医院骨科进行固定复位治疗。目前,骨折外固定的材料比较广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用哪一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骨折石膏固定后的6大注意事项

骨折手术治疗后多需要石膏绷带固定,该方法优点是可依据患肢形状塑形并且固定效果坚实可靠,但是也有石膏凝固后形状不可改变、石膏压迫患肢致远端缺血、致关节僵硬等缺点。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发挥其优势杜绝其弊端以促进骨折的尽快恢复。

骨折石膏绷带固定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维持固定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一般情况下,石膏绷带固定24小时后可达到最大强度。

2、搬动、运送患者时应注意避免折断石膏,如折断应找医生及时修补。

3、石膏绷带固定后,要抬高患肢,防止因局部组织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肿胀。待石膏完全凝固后方可进行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4、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如有剧痛、麻木、肢端皮肤温度过低或指/趾颜色发暗等情况,表明石膏缠绕过紧已产生严重压迫症状,应及时复诊,需将石膏纵行全层剖开松解或拆除石膏。

5、石膏绷带固定的患肢肿胀消失后,如石膏固定过松,应及时更换石膏以保证有效的矫形和固定效果。

6、环境温度过低时,要加强石膏绷带固定部位的保暖,防止因受冷患肢远端发生肿胀。

希望大家看过了上面的介绍之后,会骨折石膏固定后的6大注意事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如何正确选择骨折复位固定方法?可以在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中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颈椎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骨折都是很痛苦的,颈椎骨折也是非常的难受,需要及时的固定处理,那么颈椎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关于颈椎骨骨折固定的方法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

2、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

以上这些知识是小编为您整理介绍的,希望您能够采纳这些知识,对您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关于更多的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可以登录查询,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骨折在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骨折是日常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大家都知道骨折对人体的伤害性有多大。因此,患者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骨折在石膏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石膏固定骨折患处是一种比较常规的辅助治疗方法,也是针对相对比较严重的骨折患者,一种康复的必经途径。但是,骨折在石膏固定后也有很多注意事项,这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石膏固定后患者的注意事项

1、患者要注意患肢有无疼痛感,注意指(趾)的颜色和温度,如果发现指、趾苍白、温度降低或不能主动活动,要立即将石膏纵行剖开,避免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甚至是肢体坏死.

2、患者可抬高患肢帮助静脉及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要注意肢体肿胀是否消退,若是肿胀消退会造成石膏过松,从而失去固定作用,这时患者要及时更换石膏.上肢固定石膏后可将远端悬挂;下肢可用软枕垫高.

3、骨折的患者需要选择木板床,避免选择过软的床垫,并且石膏处要用软垫垫好.保证石膏绷带的整洁,在改变体位时,应保护好石膏以避免折裂.

4、患者要时刻注意石膏固定部位是否有压迫症状,避免压迫时间过久引起皮肤坏死或压迫性溃疡,所以,如果出现压迫应立即更换石膏以避免引发其他症状.

5、在过于炎热的夏天或过于严寒的冬天,要注意保持患部的温度,如果没有无调温设备,患者不宜包裹大型石膏,打上石膏的病员如果出现不适的反应,要及时的打开石膏.

温馨提醒:

骨折患者在打石膏之后,一定要耐心休养,正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何正确选择骨折复位固定方法?多了解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比较妥善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外伤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经历过骨折病痛的人都知道,一旦身体出现骨折,不大会特别疼痛,对身体的伤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骨折之后需要打石膏,以固定骨折患处。外伤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在使用石膏绷带包扎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将患肢保持在某一个特殊的位置时,应当让旁人用手掌托着肢体,切不可用手指去按压石膏,否则很容易会因为产生了局部的压迫而造成溃疡。

熟石膏硬结成型需要一段时间,在此之间要始终保持肢体在固定时的位置和状态,以防石膏断裂。当石膏绷带固定完之后,要用不易褪色的笔在石膏上注明患者发生骨折的日期以及骨折的状态情况,便于下次复查时医生能够掌握情况。

包扎完之后,一定要观察一下患肢远端的皮肤状态,主要是看颜色是否会发紫,皮温是否会下降,肢体是否会发麻等。如果有上述症状,说明石膏固定过紧,已经压迫了血液循环,必须马上将石膏绷带切开。固定一段时间之后,随着患者肿胀情况的好转,石膏会慢慢变松,这时就已经失去了固定的意义,必须要及时更换石膏绷带才行。

希望大家看过小编的介绍之后,会更加了解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如何正确选择骨折复位固定方法?一定要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多了解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才能下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骨盆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总会出现伤筋动骨等等外伤情况,而这里面也有严重程度不同之分。骨盆骨折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种,虽然它发病的几率并不高,只占骨折病例的1%-3%,但是一旦患上,就有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并且落下残疾,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骨盆骨折的治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骨盆骨折固定注意事项,让大家知道骨盆骨折怎样固定。

首先,因为骨盆骨折往往是在车祸中发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先对患者进行急救,先要尽一切可能抢救患者的生命,可以心脏按摩或者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来进行,等到确认患者的生命特征已经平稳了之后,我们再进行下一步的骨盆骨折的治疗。

一般是采用外固定架和C形钳对患者进行固定,如果没有这么专业的固定器械,我们可以用床单或者其他宽大的布和胸腹带对骨盆进行固定,只要处理及时,手法娴熟,也能起到固定骨盆和止血的作用。以上就是骨盆骨折的治疗中的急救措施。

其次,急救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给患者止血和稳定生命体征,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手术。这里面有几个注意事项。第一,首先最好能在患者手上后七天之内进行手术,如果时间不允许,那么最晚也不要超过14天,否则痊愈的难度就会加大。这个是骨盆骨折的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第二点,手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断裂和移位的骨头进行及时地复位,否则就失去了手术的意义,如果是女性病友,还要注意会阴部污染的开放性损伤第三点,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也很重要,在卧床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尽早下地行走,进行康复训练。

想要知道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请到,更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请大家积极的前来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锁骨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小儿上肢骨折之一,中医学称之为“锁子骨断伤”,“井栏骨折断”,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临床中常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那么锁骨骨折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锁骨细而长,部位表浅,是支持肩胛带与躯干的唯一骨性支架。儿童特点好动,在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或从床上,沙发上不慎摔倒肩部着地,因暴力的传导作用,导致锁骨骨折。一但明确骨折,家中几代人睡卧不安,焦急万分。其实家长不必担忧,小儿锁骨骨折,预后好,余留后遗症者几乎没有,及便是骨折对位不好,畸形愈合,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影响外观,但是功能影响不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这种畸形是可以自行矫正的。

锁骨细长好比秤杆,而上肢的下坠好比秤砣,因此,骨折经复位后很难保持理想位置。幼儿(6岁以下)锁骨骨折,有明显错位者,不需要手法整复,为了减轻骨折断端刺激痛,只需沙巾或三角巾,屈肘90度,前臂功能位,将肘略紧缩(减轻“秤砣”下坠重量)悬吊胸前三周。仰卧睡眠时,患肩下垫一软垫。骨折错位所产生的较大隆起骨痂,多在10个月内,通过再塑形而消失。6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锁骨骨折成角畸形或重叠移位,复位后用“8”字绷带或双圈法固定5周即可。

我们每期都会推出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这些医疗方面的知识,也是需要多多掌握的,您还可以多多关注我们,下期的讲座中介绍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方面的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骨折固定事情,骨骼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称骨折。在必要是需要固定,那么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1)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做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与神经。

(2)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如上肢受伤,可将伤肢固定于躯干;如下肢受伤,可将伤肢固定于另一健肢。

(3)骨折固定所用的夹板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以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4)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将纱布、三角巾、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5)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p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口出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等状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1新包扎固定。

(6)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端处的上,后捆綁骨折端处的下端。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位。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綁(屈肘状);下肢固定时,i体要伸直绑。

小编为您介绍的这些知识,都是关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希望您能掌握,想了解更多的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的详情,以及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骨折石膏固定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骨折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如果骨折之后没有及时固定,很容易留下后遗症。目前,石膏固定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骨折石膏固定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也是很多人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骨折之后除了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外,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在临床中,除了采取夹板固定以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固定方式是石膏固定。

1)应在石膏下垫置枕头,抬高患肢,以利消除肿胀;

2)包扎石膏绷带过程中,需将肢体保持在某一特殊位置时,助手可用手掌托扶肢体,不可用手指顶压石膏,以免产生局部压迫而发生溃疡;

3)石膏绷带未凝结坚固前,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

4)石膏绷带包扎完毕,应在石膏上注明骨折情况和日期;

5)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的运动。如遇持续剧烈疼痛、患肢麻木、颜色发紫和皮温下降,则是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引起的肢体受压,应立即将石膏全长纵形切开减压,否则继续发展可致肢体坏疽

6)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

7)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相信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清楚了骨折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如果想知道如何正确选择骨折复位固定方法?除了要多了解一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之外,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夹板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夹板固定历史悠久,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等,具有透气性强、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下面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些夹板固定术后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抬高伤肢。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颜色、感觉、肿胀等,加压垫部位有无剧痛)。

二、调整布带。一般在复位固定后3—4天内,损伤部位因静脉回流受阻,肿胀加重,夹板内压力增大,可能发生组织变性或坏死,应每天检查布带一次,防止有过紧现象发生,大体上以保持布带能上下活动1厘米左右为宜。

三、同时检查小夹板的位置有无移动,是否影响关节活动,要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四、定期进行骨折对位情况的x线检查,如有断端移位或压力垫移动,都应随时纠正。

五、及时指导伤员进行功能锻炼,充分发挥伤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使伤员自己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选用多品种、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夹板固定技术的注意事项是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部分内容,但是咱们大家也需要了解一下,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常见疾病的急救方法,可以登录查看,海量生活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历史悠久,通过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关节脱位等,具有透气性强、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治疗期间,我们还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2、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特别是固定后3~4天内更应该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如发现肢端肿胀、疼痛、温度下降、颜色紫暗、伸屈活动障碍伴剧烈疼痛者,应及时处理。切勿误以为是骨折引起的疼痛,否则有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危险。

3、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如患者持续疼痛,则应解除夹板进行检查,以防止发生压迫性溃疡。

4、注意经常调节扎带松紧度,一般在4日内,因复位继发性损伤,局部损伤性炎症反应,夹板固定后静脉回流受阻,组织间隙内压有上升的趋势,可适当放松扎带。以后组织间隙内压下降,血循坏改善,扎带松弛时应及时调整扎带松紧度,保持1cm的正常移动度。

5、定期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发生移位,特别是在2周内要经常检查,如有移位,及时处理。

6、防止骨折再移位,伤后保护好患肢,防止外力碰撞或其他原因导致骨折再移位。

7、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并将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及练功方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取得患者的合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8、夹板应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未经医生同意不得擅自改动夹板位置。

9、遵照医生医嘱固定够相应的时间,不得擅自拆除夹板。

10、夹板内皮肤瘙痒,不可用竹筷或木棍等硬物探入夹板内瘙痒,避免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溃疡,可及时就诊寻求医生帮助。

11、夹板外固定期间,应遵照医嘱定期门诊复诊、复查照片及功能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加压包扎止血法注意事项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加压止血法适用于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那么加压包扎止血法注意事项是什么呢?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注意事项:

选择加压包扎的方法,一定要注意动作最好是轻柔,松紧度最好是适宜,不能够太松,也不能够太紧,结头的时候不要打在伤口的部位,应是伤员体位比较舒适,绷扎部位的时候一定要维持原有的功能,包扎的范围应该超出伤口边缘的5到10厘米。另外当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但要注意加压时间不能过长。

加压包扎止血法的操作方法: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当伤口在肘窝、腋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绷带包扎是一种用途最广、最方便的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可固定敷料和夹板,也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和支持伤肢的作用。那么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绷带包扎的注意事项有一下几个方面:

1、包扎部位伤口必须覆盖上无菌的或者干净的敷料,受伤者体位要舒适,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

2、根据不同的肢体选用宽度适宜的绷带。包扎时从肢体远端向近端方向包扎,以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

3、包扎时应该先环形绕2圈,以固定起点,后面每一圈压力均匀、松紧度要适度,如果太松容易脱落,过紧容易影响血运。

4、包扎时肢端(如手、脚或者手指,脚趾)最好暴露在外边,以便观察肢体血运的情况。

5、绷带每圈缠绕时应该压着前面绷带的一半宽度,可以起到充分固定的作用。绷带的来回与交叉应当成一条直线。

6、包扎完毕,需要环形再次缠绕两圈,再用胶布或者撕开绷带的尾部打结固定。固定处保留在肢体的外侧为宜,不能留在伤口、骨突或者容易受压的部位。

7、去掉绷带时,先松解固定的结或者取下胶布,然后再交替松开绷带。紧急的情况下或者绷带被伤口的分泌物浸透干结时,可以用剪刀剪开绷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包扎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一般受伤前期都会包扎,让伤口愈合一段时间,等伤口愈合差不多,直接去掉药布加速愈合,后期也要注意伤口部位的卫生。那么包扎应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我们在对伤口进行包扎时要对以下事项进行注意:

1、包扎伤口时,动作要快、准、轻、牢。包扎时部位要准确、严密,不遗漏伤口;包扎动作要轻,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伤员的疼痛和出血;包扎要牢靠,但不宜过紧,以免妨碍血液流通和压迫神经。

2、如果条件允许,救护员应先戴上保护性手套再处理伤口,包扎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伤口及敷料内侧,以防感染。

3、绷带包扎时需从肢体远侧部位开始。例如,包扎手臂时,应该从腕部开始向肩部方向包扎,包扎腿时应该从踝部开始向大腿方向包扎。按此种顺序包扎的原因是可以避免血液积聚在肢体的末端。

4、处理伤口时,彻底清洁是首要的。这包括清洁伤口,处理人员的双手清洁,所有的器具、材料及所使用的纱布的清洁。但不能用酒精清洗伤口,因为这会引起伤口周围的灼伤。不能用棉棒擦洗伤口,因为这会将棉丝遗留在伤口内并阻碍伤口愈合。

5、如果伤口内有异物,不要试图取出来,也不要从周围向伤口内戳弄,否则会有使伤口恶化的危险。

6、如果纱布被血浸透,将一个新的放在上面,不要拿走原来的纱布,不要在伤口上应用弹力绷带,不要将绷带缠绕过紧,亨绷带过紧的体征,立即松开绷带,重新缠绕(手、足的甲床发紫;绷带缠绕肢体远一已窆肤发紫,有麻感或感觉消失;严重者手指、足趾不能活动)。也不要将绷带缠绕手指圭趾末端,除非有损伤。此处在循环不良时易观察甲床颜色变化。

7、包扎遵循四不原则。不上药,现:涂药;不触摸,手不许碰伤口;不取匕首、利器等;不送,内脏外露、骨折突出部擅自放回伤患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包扎固定注意事项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那么我们在对伤者进行包扎固定的时候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包扎固定注意事项这一外伤止血包扎常识。

(1)维持患者舒适体位,扶托肢体,并保持其功能位置。

(2)选择干燥、清洁、宽度适宜的绷带,潮湿、污染的绷带均不能使用。

(3)包扎部位必须清洁干燥,若有伤口,须先换药再包扎;若为骨突处,应垫以可溶性纱布再包扎;若为肢体应先将肢体抬高后再包扎,且宜露出肢体末端,便于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应松开卷带,重新包扎。

(4)包扎方向一般自下向上、由远及近向心进行。

(5)包扎者应立于包扎部位前方或侧方,包扎时要求用力均匀,松紧适度,动作轻快,双手交错地使绷带转向,达到包扎牢固、舒适、整齐、美观。

(6)包扎起、止部位均需环绕2周;每包覆第2周时,应覆盖前1周的1/3~2/3;需加绷带时,可将两端重叠6cm;包扎完毕用胶布粘贴固定,或撕开末端打结在肢体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包扎止血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常用的急救止血方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包扎止血法可用于出血情况的保守救治,防止大量出血。常用的包扎方法有环形法、蛇形法、螺旋形法和螺旋反折法。那么包扎止血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

伤口止血包扎的注意事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用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骨折固定术后注意事项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骨折固定物,是在中医正骨的基础上,结合西医骨科经验和科研成果总结的一种骨折治疗方法,具用效果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病人痛苦少等诸多优点,并且通过功能锻炼,还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那么骨折固定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

1、注意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出现的情况有:疼痛明显;肢端麻木,针刺反应迟钝;伤肢肿胀,远端活动受限;皮肤瘙痒、水泡等过敏症状;伤肢苍白或发青、瘀黑;伤肢冰凉等表示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应立即报告医生作出处理。

2、注意复查:骨折病人复位前、复位后,第3天、第7天、第21天建议拍片检查,以防骨折移位并及时调整。每隔3~4天换药,调整夹板一次,夹板建议固定1个月以上,不能自行拆除夹板,以免骨折移位或骨折再折,伤后注意保护好患肢,防止外力碰撞或其它原因导致骨折再移位。

3、注意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即可做患肢的功能锻炼,如握拳、肌肉收缩和舒张,关节屈伸等,并配合各种理疗,促进肿胀的消失和骨折的愈合。夹板固定如发生骨折再移位,不稳定骨折建议住院治疗。

以上这些知识是小编为您整理介绍的,希望您能够采纳这些知识,对您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关于更多的常见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可以登录查询,很多的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