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络会给人带来哪些心理疾病危害【合集7篇】

浏览

5383

文章

7

篇1:网络会给人带来哪些心理疾病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会给人带来哪些心理疾病

心病一:振动幻觉

手机充电时不停地跑过去看看,走在路上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响了或者振动了一下,你可能有振动幻觉。研究发现,68%的手机用户存在不同程度的振动幻觉问题。紧张和繁忙的工作是导致这种幻觉的主要原因,不能完全放松,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让人变得敏感而神经质,稍有动静就会反应较大。

建议:有这种情况的人,平时放下手机多做运动放松心情,多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

心病二:错失恐惧

手机不关机,QQ、微信等社交软件24小时在线,消息列表中朋友的信息交相闪烁,不断更新着周围人的状态……社交软件俨然成为人们观察朋友生活一举一动的“根据地”。人们得到的信息越多,不想错过的事情就越多。这种只要有空就看信息,看到手机信息没有更新就会焦虑、紧张的状况即是错失恐惧。虽然他们被信息包围,却也害怕错失信息。

建议:有这样症状的人,在吃饭和聚会时学会暂时远离手机。

心病三:消息梦游

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前一秒还在发着微信消息,后一秒就睡着了,消息来了的提示音突然将自己吵醒,又继续发。一个晚上,自己就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梦游”着。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属于消息梦游,使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可能引发梦游、夜惊等睡眠障碍,并增加患肥胖、心脏病的危险。

建议:晚上睡前半小时远离手机,更不要将手机放在枕边,手机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

心病四:电子产品依赖症

吃什么、去哪儿玩统统“交给”手机,无论走到哪儿,电子产品都不离手。现在不少人将重要信息记录在手机中,一旦手机没电,就会焦虑不堪、手足无措,导致学习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电子产品各种功能确实让生活便捷不少,但用它代替大脑工作会让记忆力受到严重影响。

建议:不要过分依赖电子产品,可以试着去记忆常用电话号码,偶尔提笔写写字,让自己逐渐从被电子产品“奴役”的状态中走出来。

心病五:信息收集瘾

坐在电脑前不断地逛贴吧、刷微博了解新闻趣事,这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这些看似正常的对碎片化信息的渴求,背后却是信息收集瘾。信息收集瘾主要体现在男性身上,他们总是像海绵一样在网上收集各色信息,甚至一天不上网看消息就会有与世隔绝的感觉。如果是青少年,可能是猎奇心理在作祟。若是成年人,则多出于孤独感和对现实的厌倦感造成。当然,出于人际交往的需求,男女老少都需要“触网”来获取话题和知识,一旦超过6小时,则可定义为网络成瘾。

建议:有意识地减少上网时间,可以通过看书、看新闻来获取新的信息,减少碎片化阅读。

心病六:淘宝瘾

淘宝成瘾的人群主要是女性,虽然整日喊着“剁手”,但面对海量商品终究还是停不下来。淘宝网等购物网站占有尽可能多的物质商品,随心所欲地选择性,能给心理带来极大满足感,同时有减压、降低焦虑的作用。当“剁手党”的众多需求都能够在网购中得到满足时,通宵达旦的淘宝也显得是“情理之中”了。

建议:购物之前先想好实际需要,价格贵的东西最好到实体店购买。不要轻易被优惠和折扣迷惑双眼,量入为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心理疾病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难以控制情绪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旦对别人有些不满就会显示在脸上,因此,容易跟别人起冲突。

2

心理困惑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有可能会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上面纠结,而且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可能做不好,甚至饱受心理问题的折磨,有可能会丧失活着的希望。

3

人际问题

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不仅总是对自己不满,而且别人也有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满,从而严重地影响人际关系。

4

自杀行为

如果心理问题很严重,甚至产生一些自残、自杀的行为,则应该及时去看心理医生,勇敢地面对心理问题,否则有可能会引发自杀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预防职场压力带来的心理疾病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日益忙碌,随之而来的焦虑,高压,急躁等时常伴随着我们,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长期这样是导致许多心里疾病的根源,而在我们的显示生活中有很多人分不清心理疾病和不知道怎么预防心理疾病。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讲这方面的职场心态小知识-如何预防职场压力带来的心理疾病,希望能帮大家了解到更多职场常见心理疾病与预防有哪些。

预防职场压力带来心理疾病的方法:

第一步,保持乐观心态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树立正确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生活的态度,是预防心理疾病最基础的部分。同时应锻炼自己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现实,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第二步,善于自我调节

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比如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的奇山秀水来震撼你的心灵,这些美好的感觉往往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欣赏音乐、多接触阳光同样会使你心情愉快。

第三步,扩大社会交往

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减轻心理冲突。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悦他人,也能放松自己,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

第四步,培养业余爱好

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以缓解紧张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运动锻炼,养心健体。因为运动能有效地增强肌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且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工作效率,延缓大脑衰老。

好了,关于如何预防职场压力带来的心理疾病的问题,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的朋友,不要错过每天的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年轻时在社会叱咤风云的精英,往往到了老年赋闲在家,无法接受巨大反差和失落,日积月累就会对精神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发生,老人生理特点对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同年、同在一岗的同志相比较显示出较大反差,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童稚心理,下面来看看老年人心理疾病对健康危害有哪些吧?

1、孤独寂寞感。

人到老年,生活变化很大,首先是无所事事闲得慌,其次是缺乏情趣闷得慌。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又帮不上忙,心里就会烦躁,就会产生孤独感。

2、枯燥无聊感。

人到老年,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用干,整日在“吃、睡、坐”中轮回周转。这样日复一日,心理上就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感,感到生活无趣、无味。

3、颓废无为感。

有的老年人用颓废无为的心态对待夕阳生活,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蹦不起来了。生活懒散,啥事不干,生活如坐针毯,度日如年,自己的积极形象也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4、累赘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变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再为家里做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和包袱,是“三饱一倒”的“活害”,觉得生活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煎熬,因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

5、黄昏末日感。

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临近了生命的尽头,就像天快黑了那样的冷寂,从而产生惆怅之感。还有的老年人受宿命论的影响,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不唱春之歌,反奏黄昏曲,身心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6、怀旧回归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恋过去,常沉缅于对已往的追求,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怀旧情结。有过多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会集中于过去艰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绪满肠;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则对战争的残酷而伤感悲哀,忧心忡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网络的危害有哪些网络弊端带来的危害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长时间接触网络,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因为人们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会导致视力下降,会特别害怕光,甚至自己适应黑暗的能力逐步的降低。有部分人群长时间的接触网络之后出现腰肌劳损,脊柱疼痛等等。

1

心理受到影响

可能有些人对于网络有很强大的依赖性,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的学习。要是情节比较严重,也会让他们出现比较严重的孤僻倾向。

2

影响学业

很多学生对于网络是十分迷恋的,要是在生活中长时间的迷恋网络之后,会导致自己的成绩直线下降。有些学生会尝试到网吧上网,而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会导致他们频繁的接触一些混杂的人员,也会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不排除有些网吧没有消防,安全等等相关的证明,会存在安全隐患。

3

做违法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沉迷于网络,为了能够达到上网的目的,他们会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或者在网络上做了一些不明智的事情,像网络赌博或者浏览了相关的违规网站等等,最终会给自己的品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理健康 长期高压心理容易带来疾病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长期的生活在高压的状态下,很容易招来疾病。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男性为了养家糊口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中应该如何保重身体,避免高压带来的疾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才能防止疾病产生?

长期高压心理容易带来疾病威胁

很多家庭里,男性都是主力,扮演着养家糊口或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角色。因此很多男性睡眠时间少,无法注重饮食,参加锻炼的时间也少,一句话,男性承受的压力变得更大了,如果再加之不能系统的进行健康检查,男性的健康水平恐怕就难以让人满意了。

疲劳伤身需调节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男性朋友不得不为工作付出更多的艰辛,长时间加班、熬夜破坏性地降低身体免疫力,让病菌有机可乘,引发多种泌尿生殖感染疾病。

疾病根源:临床上的泌尿感染疾病多达20多种,如果治疗不当,极易出现反复,如果患者再迫于工作压力,不注意休息和及时调整,就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比如引起睾丸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导致会阴部、腰部疼痛,还会引起男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等。此外,泌尿生殖感染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增加患者精神压力,诱发其他疾病。

减压处方:白领最好不要长时间处于加班状态,尤其是熬夜。长期加班的男士要注意饮食的均衡,熬夜应注意保暖,要在工高压心理小心“招来”疾病,作之余考虑劳逸结合。平时还要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勤洗衣物,不穿紧身不透气的裤子,不用公共浴池、浴盆等习惯。

重压“招来”疾病

虽然男科病种类比较多,但从大的方面看,泌尿生殖感染、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生理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等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几类,这些疾病大多和“压力”有关系。

据了解,由于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增大,上述几种疾病不仅发病率上升,并且低龄化倾向严重。统计数据显示:青壮年男性15%左右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疾病;高压心理小心“招来”疾病,泌尿生殖感染疾病日趋年轻化,20-50岁男性发病率在65%以上;另外,10%-15%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症;40岁以上的男人,32%患有生理功能障碍(ED);更年期症状也在越来越多的中年男性中出现。

久坐有害健康

久坐会导致前列腺方面的疾病,包括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

疾病根源:白领一族长期坐办公室,加班是家常便饭;精神紧张再加上不注意调节,就可能造成气血运行和血液流通受阻,致使病变部位充血,引发前列腺充血、肿胀、发炎等。

危害多多:一是损害肾脏;二是影响精子的存活及质量;三是男性功能障碍;四是长期炎症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病菌感染机会。

减压处方: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少烟、饮食清淡有营养。长时间工作时注意隔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一下。30岁以上男性,还要定期检查前列腺,在每年体检的时候加上此项目。

上面介绍的就是生活中长期生活在高压环境下,容易导致的疾病。男性朋友往往压力较大,在这疾病往往来自于很多方面,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做好预防,养成好的额生活习惯,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一旦遇到上述疾病,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心理健康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不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健全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网民,有的甚至网络成瘾,本文要分析的是,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该如何规避。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但网络是“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妨碍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景下进行,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方面,网络交友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而交际口才得不到锻炼,羞怯心理得不到纠正,交际行为得不到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2、影响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

情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由于这一话题的敏感性,由于人伦道德的约束,人们在现实社会很少公开谈及,但是网络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发布渠道,一些色情网站以挑逗人们的性心理,刺激网民的感官为能事,其淫秽的画面对处于性萌动期的中学生的吸引力和腐蚀性极大,不少人由此走向心理崩溃的边缘。据调查数据显示70%的上网中学生访问过色情网站,所以网络对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

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互联网的使用与发展是一种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青少年都将成为互联网用户,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抢占至高点,探索新思路,才能打好主动仗,促进新发展。

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有宣传应生动活泼,内容上应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从而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解决困惑的心理问题,避免和减少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养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总之,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青少年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他们适应社会的表现,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规避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目的在诊断与防治心理障碍(这方面可咨询本站的在线专家),远离网瘾,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三观”,形成积极的个性倾向,从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