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络性心理障碍只对自身健康构成危害(汇总17篇)

浏览

6847

文章

17

篇1:心理9“毛病” 危害身体健康

全文共 2243 字

+ 加入清单

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活的更快乐,其实在生活中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关键。一些心里问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那么,哪些不健康心理需远离?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九大心理坏习惯威胁你的健康

一、总是追求完美

超人的标准、高高的期望值,会让幸福变得可望不可及。想想“完美”所要付出的代价,及时告诉自己,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

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觉得别人针对自己,会让你变得畏首畏尾。其实别人真的不太在乎你做了什么,将注意力转移到身边的人和事上,才能提高自尊心、轻松生活。

二、负面环境的影响

如果交往的人、听到看到的消息都是悲观的,消极的环境会让你的生活也充满痛苦、限制。不如多花点时间与“阳光”的人聊聊天,看看振奋人心的书籍,让自己心情舒畅。

三、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四、沉浸于往昔或未来

活在过去的回忆里、或不断为将来担忧,只会错失眼前的美好。最好专注于那些眼前的事情,比如每一项工作、每一顿晚餐等,如果走神了就深呼吸几次,把自己拉回来。

五、热衷与人攀比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六、爱钻牛角尖

对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只会让自己深陷纠结、痛苦之中。不如换种解决思路、或者干脆把它暂时放到一边,先做一些能释放压力的活动,回头再看棘手的事,也许根本不是问题。

七、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八、习惯快节奏静不下来

快节奏的生活,让你像陀螺样不敢停歇。试着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只把最重要的2—3件事列入任务清单,少些猜疑。简单的习惯,会让生活简约自由。

九、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学会放松,接近大自然,让自己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也许,这样会让你生活走入一个更美好的状态。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十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往是珍藏在心中的至宝.不懂吃亏,就不能完美地领悟人生:不懂吃亏,就不会有事业的壮丽辉煌。

2、文凭---文凭不等于能力。

一个人拥有高学历确实就拥有了不错的就业资本,但并不是有了文凭就说明一切,并不是有了文凭就有了能力,一个人前途多大,起决定因素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力。

3、病痛---坚强能战胜一切。

只有具备乐观和坚强的品质,一个人才能更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不合理的批评---没有人会踢一只死狗。

受人批评是一件令人难受的事,受到不合理的批评更加如此.有的人愤怒,有的人哀怨消沉,而有的人则变得理性而积极。

5、长相差---容貌不能代表全部。

一个人长相差并不是过错,每个人都应该真实地面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最终被别人认可是实力而非容貌。

6、处境---只有虚实,没有好坏。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相对的,是好是坏,那就要看你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他.个人的处境也同样如此,是好是坏,全在你的心间。

7、吃苦---吃苦不吃亏。

常言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吃过苦头的人,多是一些经不起考验的人。

8、哭泣---不是脆弱而是释怀。

不要顽固地把哭泣当作一个人脆弱的标签,当你累了,苦了,受伤了的时候哭泣是一种精神的良药,能让你哭过之后重振精神面对生活.人需要坚强也需要释放。

9、面子---随意,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随意,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一个完美的人生,不见得要赚很多的钱,也不见得要有很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简朴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乐而自在,也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

10、等待---等待是一种幸福。

等待是一种过程,就像冬天里的万物期盼春暖花开.等待是一种幸福,它让生命里充满最真实的未来.学会等待,你回发现生命中每一刻都很精彩。

8种情况说明心理不正常

1、焦虑状态。

对客观事物和人际关系,表现出不必要的焦虑、紧张,经常忧心忡忡,疑虑不快,虽然具有强烈的生存欲望,但对自己的健康和疾病存有忧虑。

2、抑郁状态。

情绪经常处于忧郁、沮丧、悲哀、苦闷状态;常有长吁短叹和哭泣表现。这种女性缺乏生活的动力和情趣。生存欲望低下。

3、疑病状态。

常有疑病情绪反应,有疑病性不适症状;自我暗示性强,求医心切。

4、燥狂状态。

情绪高涨、兴奋,活跃好动,动作增多,交际频繁,声音高亢,有强烈的欣快感。这种状态易发展为躁狂症。

5、激情状态。

经常呈现出激情状态,应视为心理缺陷。

6、淡漠状态。

对外界客观事物和自身状况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孤独、不合群。

7、幼稚状态。

心理年龄明显落后于实际年龄;情绪幼稚化,表现出“老小孩”式情感。

8、反常状态。

情感反常,不协调,甚至出现矛盾的情感状态。

总结:人在一生中要学会放开自己,不要总是和自己和别人较劲,释放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那么,以上小编为您准备的心理保健法来学习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病态心理危害人体健康!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病态心理危害人体健康

许多人具有病态性格而不自知,这样的性格不仅会常常伤及他人,对自身健康也极为不利。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性格,并随时加以自我心理调节和矫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处世心态,自我完善,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利莫大焉。

1、忧郁性格

忧郁是诸多异常性格中最常见的一种,忧郁性格的人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不开阔,常把一些事实或意见加以夸大,为之烦恼,不能自拔。他们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多来往、好生疑、常孤独;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自怨自艾;对事过于敏感、多愁善感;常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

有忧郁性格倾向的人应着重培养乐观主义精神,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和困难。更多参加户外活动,敢于对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倾吐自己的抑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心情,要学会分享别人的欢乐,也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

2、癔病性格

癔病性格也称情绪不稳定性格。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即使在非常轻度紧张的情况下,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情绪冲突表现,他们待人接物凭感情用事,“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动作言语都有点夸张,爱表现自己,喜欢博得别人的同情和赞扬。他们的感情和内心体验并不深刻,很容易转变。平时常想入非非,稍不如意就可能暴跳如雷,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往往惊慌失措,缺乏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仅靠意志控制是不够的,还需有一个痛苦磨练的过程。最好的方法是待平静下来后,冷静地进行自我反思,充分认识这种不良性格的危害,同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不可任感情随意发泄。

3、躁狂性格

具有躁狂性格的人,周期性地出现双向情绪变化,一段时间(数天到数月)情绪持续高涨或持续低落。高涨时,心情愉快、遇事乐观、兴趣广泛、藐视困难、口齿伶俐、自视颇高、脾气暴躁,甚至会有攻击和破坏性行为;情绪低落时,消极悲观、少言懒动、思想迟钝、自怨自艾,对一切都没兴趣,睡眠、食欲、性欲都有减少,容易感到疲乏无力。

这种人应当积极调动自己的意志调节自我心理。情绪高涨时,适当控制自己,或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情绪低落时,要鼓励自己,不要自暴自弃,可以相应做一些轻微的或者持续力稍短的工作。另外,平时应注意提高文化修养。

4、偏执性格

偏执性格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负很盛,自我评价过高。常常固执己见、独断独行,很轻易地否定别人的言行。因此免不了和别人经常发生争吵,并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即使在事实非常明显的情况下,也要强词夺理或推委于客观原因。这种性格的人又喜欢嫉妒,喜欢挑人家的小毛病,不承认别人的成绩。有时不定期地表现为过分敏感,多疑又多心,总以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因此,经常造成误会,人际关系紧张。

具有偏执性格的人,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弱点,须加强自我修养,对人通达谦逊,对己严格要求,多加检点。同时,在思想上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观念,一切从事实出发,待人接物随和一些,不强加于人。

5、分裂性格

具有分裂性格的人最显著的特征是冷漠、孤僻、害羞、胆怯、缺乏进取心。这种人一般不愿意直接与现实接触,喜欢苦思冥想,对他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对情绪或攻击性。他们懦弱,从小怕黑暗、雷电、昆虫等,甚至有时会产生幻觉,仿佛听到有人在强迫他们做事。他们工作不安心,办事缺乏信心,总感到不如他人,对前途感到渺茫。他们很难合群,比如客人来了,会躲进屋内,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爱清洁,生活懒散、不修边幅,料理自己的能力较差,活动均以自我为中心。

分裂性格者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也难以享受到人间丰富的情感欢乐。为此,这种性格的人应当鼓励自己多活动、多表现、多交往,消除一切多余的顾虑,杜绝毫无根据的惧怕,即使与人的交往中受到怠慢、冷落,也不要灰心,自己总要坦诚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长应重视哪些危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一个人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这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不容忽视。那么,家长重视哪些危害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

1、退缩性行为

有些孩子聪明又健康,学习成绩也不错,唯一不好的就是畏缩,在人多的场合,他总是静坐在一旁,别人问话,他脸涨的通红,不答话,有时咬铅笔、吮手指,对旁人似乎没有什么兴趣。像这种情形,一般称为退缩性行为。有这样行为的孩子在团体中很容易被别人忘记其存在。产生退缩性行为的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与所受到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2、破坏性行为

首先要分清什么是破坏性行为。孩子的某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破坏性的,但经分析,其目的很多却是建设性的。例如,孩子把闹钟拆开,想了解它是怎么响的;把彩色的玻璃镜砸开,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花等。孩子就是通过这种貌似破坏的行为来探究和认识事物的。因此,这类行为是健康行为。但是,有少部分孩子经常故意打破学校或邻居的玻璃窗、灯泡。故意搞脏别人晾晒的衣服、床单等,以损坏他人的财物为乐,那就是破坏行为了。引起孩子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各异,由敌对情绪引起报复、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发展、为了炫耀自己能干等都会导致幼儿的破坏性行为。出现严重的破坏性行为时要注意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3、性别倒错

性别倒错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上的性别认同与生物学上的性别不吻合,即生物学上确定性别的男性或女性,却强烈地认为自己是个异性。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表现:持续地向往穿着异性的服装;对异性感兴趣,不喜欢和同性在一起;长期认同异性,比如小男孩常告诉别人自己是小女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态、声调、姿势等,而且在外界压力下仍无法克服;经常不被同伴接受等。出现这种性别倒错,应及时带领孩子到专业医疗部门就诊。

总之,在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有很重要的注意事项,小编认为,有必要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关注并学习一下。关于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的知识还在持续更新,请您一定锁定我们的相关栏目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心理健康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这不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健全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网民,有的甚至网络成瘾,本文要分析的是,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该如何规避。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会玩电脑、上网是好事,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技能,但网络是“双刃剑”,它在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妨碍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

网络交友是在虚拟情景下进行,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方面,网络交友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而交际口才得不到锻炼,羞怯心理得不到纠正,交际行为得不到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2、影响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

情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由于这一话题的敏感性,由于人伦道德的约束,人们在现实社会很少公开谈及,但是网络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发布渠道,一些色情网站以挑逗人们的性心理,刺激网民的感官为能事,其淫秽的画面对处于性萌动期的中学生的吸引力和腐蚀性极大,不少人由此走向心理崩溃的边缘。据调查数据显示70%的上网中学生访问过色情网站,所以网络对中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

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互联网的使用与发展是一种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青少年都将成为互联网用户,它给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抢占至高点,探索新思路,才能打好主动仗,促进新发展。

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有宣传应生动活泼,内容上应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从而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解决困惑的心理问题,避免和减少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养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总之,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确认状态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青少年阶段特有的心理行为现象正是他们适应社会的表现,也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规避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目的在诊断与防治心理障碍(这方面可咨询本站的在线专家),远离网瘾,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三观”,形成积极的个性倾向,从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小口头禅大危害 让你的心理健康不起来

全文共 4200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小小口头禅大大的危害让你心理健康起来

第二章:口头禅泄露他内心的秘密

第三章:口头禅:间接反映人的性格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随口就说出一些话语来,比如:“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这些就是我们俗称的口头弹,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口头禅对心理健康非常不利,为什么这样说的?跟着小编到下文看看吧。

小小口头禅大大的危害让你心理健康不起来

三类口头禅对心理健康不利

“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日常生活中,这些口头禅时常灌进的们的耳朵,有的口头禅表现得比较主观,骄傲;相反,有的口头禅则委婉、谦虚。那么,口头禅到底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窦东徽博士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了“口头禅”:口头禅是人内心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至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口头禅作为一种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三类对人心理健康不利的口头禅可要不得。

第一类,“我不行”、“我怕”、“我怯场”等,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口头禅,这一类通过负面信息来不断强化对自己的否定评价,会导致人们产生自卑感,对心理健康实在是不利。

第二类,人们要摒弃的使人产生刻板印象的口头禅。诸如“十商九奸”、“不塞红包能行吗?”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先前的经验来为人处世,当这些固有的看法一旦形成后,就会被加强,成为定势,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这些带有刻板印象的口头禅会给人们带来偏见,既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和谐,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

第三类,则是诸如“凑合着吧”、“没劲透了”、“活着真没意思”这些会传染给他人消极情绪的口头禅。不抛弃那些口头禅,则会让你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总之,别小看了简单的几句口头禅。家长关心孩子的口头禅,企业领导倾听下属的口头禅,朋友、同事间重视彼此的口头禅,都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心理问题,以小见大,对心理问题及早干预解决。

口头禅泄露他内心的秘密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口头禅和小动作,千万别漠视这些小细节,往往一个小细节就可以体现一个人最内在的本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男人的7句口头禅,这些口头禅足以泄露他的心理秘密。

精品男人是优质红酒,不是时时都有得喝;低档男人是二锅头,光看别人喝就有够难受;闺蜜的男友是烈性白酒,明知道喝了会出事,但总忍不住想尝尝……在恋爱中,女性朋友们寻寻觅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殊不知有那么多人却栽在男人的手里,成为男人玩弄的目标。

要想认清楚男人的真面目,实在不是太难得事,只要你多花心思去看去研究。恋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想要收获美满的爱情,必须付诸极大的努力。

如果你够细心,你会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口头禅和小动作,千万别漠视这些小细节,往往一个小细节就可以体现一个人最内在的本质。今天我们一起看看男人的7句口头禅,这些口头禅足以泄露他的心理秘密。以后,当你听到你身边的某个男人对你说这些话时,就要注意了!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些口头禅男女都有,常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说这话的人,有可能是谎言说多了,使得别人不大相信自己,总会怀疑自己。于是,导致了日后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口头禅,希望增加自己言语的可信度。

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若不是“狼来了”的谎言说多了,旁人也不至于常误会他。因此与此种人相处要警惕他的言论中是否会常有谎言,不要被兜进圈套去了。

2、“应该、必须、必定会”

此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在没有确认一件事情之前,不会贸然做出结论。他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让别人信服自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被认同感和喜悦。

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反映了他有“动摇”心理。动摇不是因为他对自己没信心,而是他内心的寻求认同的感性所致,他不希望由于自己的一次错误导致日后没有威信。

3、“听说、据说、听人说”

也许这种人对所说的内容很相信,但却不想让自己没有转弯的余地,因此会使用此类的口头禅,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不适合做领导。但是他的处世圆滑,善于保护自己却值得大为提倡。

他处处想得周到,为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要担负大的责任就是对自己很好地保护,这在很多领导中尤为常见。

4、“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系都不错,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但是你很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事情一旦明朗以后,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出事了无需负责任,顺利的时候就邀功,极度善于伪装,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5、“但是,不过”

这类人有些任性,因此,在旁人指出他的失误的时候,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而这些又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

他性情温和,说话很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不致令人有冷落感和失落感。他们说话委婉,让你们的相处较为融洽。与这类人相恋,你会发现什么你们都有商有量,不会发生剧烈争吵,他会有绅士风度般让着你,护着你。

6、“啊、呀、这个、这个、嗯、嗯”

这些口头禅词汇少,有点敷衍答应的味道。这些口头禅反映了男人思维慢,反应较迟钝,他们常用这些词作为间歇,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这也体现了男人深思熟虑成熟的特点。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他若是常对你说这些口头禅,则证明了他有点敷衍,不大放心上的意思。要想引起他的重视,你就要多花心思了。

7、“你不管”

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总是希望自己一力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无需爱人操心。有时候你想帮忙的时候,他会给你一句“你不管”。

听到这话的时候,女人觉得难以接受,有点被拒之门外的感觉,可是男人也许并没有要拒绝你给你脸色的意思,他只是真的不想让你操心,希望你好好过太平日子而已。因此不要为了这么一句话就放在心上,影响感情。

话又说回来,恋爱是两人的事情,出问题了两人一起分担总比一个人独力承担要来得好。也许说这话的男人是心中的大男人主义在作祟,他认为好男人就必须什么事情都自己承担。你们可以都沟通,让他认识到家庭是两人的责任,而你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做贡献。这样,相信你们的恋情能走得更长远。

小小口头禅,藏有大秘密,多留个心眼,你会更加了解他。

口头禅:间接反映人的性格

同事小王是个在办公室里极受欢迎的人。他为人活络,左右逢源,大家也都愿意和他聊,因为他的那句挂在嘴边的“还不错嘛!”的口头禅,在节奏紧张的职场中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那天,同事李大姐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丢下包,一屁股坐下,拿着手中的考勤卡边扇风边抱怨:“没见过这么肉的司机,今天我都比平时早5分钟出门,结果那个“面瓜”司机,赶上了所有的红灯,害得我下车一阵猛跑,8:58打的卡,多悬啊!”“还不错嘛!”小王的口头禅又冒了出来,“还不错,没迟到,那位司机特为你算好了时间呢,不是还富裕2分钟吗!”说的李大姐笑了起来,“嗯,权当跑步减肥了。”

小王的这句“还不错嘛”的口头禅一天要说N遍,遇到高兴的事,无疑是锦上添花,遇到烦心的事,小王的口头禅外加他那宽容、客观的劝解,无疑又是雪中送炭。早有同事说了,小王是颗“开心果”!

一句口头禅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在职场中,要做到小王这样的好人缘可不容易,而他的那句口头禅也让他获益匪浅。

“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日常生活中,这些口头禅时常灌进我们的耳朵,有的口头禅表现地比较主观、骄傲,相反,有的口头禅则委婉、谦虚。那么,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到底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窦东徽博士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了口头禅:口头禅是人内心中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的信息经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以致于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

口头禅作为一个下意识的表现,它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因为口头禅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情绪,人当时的一种心态,同时也间接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

口头禅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

口头禅的形成无外乎两个原因: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譬如,一个满腔热情的年轻人真挚的投入到恋爱中,爱情欺骗了他,当他失恋后,可能在一段日子里他会对爱情嗤之以鼻,他的口头禅也许就是“爱情这东西,纯粹是扯淡!”而当一个人多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后,积累效应就会在他的口头禅中得以展现。如果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见死不救、坑蒙拐骗,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现在的人啊,和以前没法比!”这样的口头禅了。

前一阵子,在央视八套热播韩剧《加油,金顺》里,“加油!加油!”这句话几乎在每集都出现。它是剧中女主人公的口头禅,每次遇到困难时,她都右手握拳屈臂,口中大声地喊“加油!”,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增强自信。这样的口头禅催人奋进,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这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

口头禅是人们心理宣泄的通道

积极的口头禅催人奋进,而有些口头禅则带有消极的意味。那么是不是这些听似消极的口头禅一定就是不好的呢?窦东徽博士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现在人们流行把“郁闷”一词挂在嘴上,难道真的是事事郁闷、处处郁闷吗?窦东徽博士介绍,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态变化快,通过这样的口头禅来倒倒苦水,让心理有一个舒缓、宣泄的通道,这样,反倒更有益于人们的心理健康。

而学生们每逢考试老爱把“这下可死定了”挂在嘴边。其实,这是出于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就是以某种心理的方式或手段,把自己与现实关系之间做出某些积极的适应性的改变,使自己较容易接受,不致于引起心理上过大的紧张和痛苦,以保护心理安宁的一种方式。学生们先将情况估计更糟些,通过口头禅来强化,当现实情况可能并不那么糟糕时,也就能及时得到心理安慰了。窦东徽博士介绍,这可被视为自我心理疗伤。

总结:综上所述,以上盘点的口头禅大家不要再说了,我们应该改掉有口头禅习惯,这样对心理健康有好处,心理健康,生活的更加美好哦。(文章原载于《都市健康人》,刊号:2012/03,作者:小怡,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问题老年人健康危害主要表现在七方面,你对心理问题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生活在都市里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

二、有些老人将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

三、到医院就诊的老人中30%至40%的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有关;

四、患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的老人,其致病的因素心理问题占主因并已超过生理原因;

五、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老年痴呆症等众多的老年疾病;

六、消极情绪是破坏身体免疫系统的凶手,是导致身心疾病的诱因;

七、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安的刺激,致使它发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怎么控制老人的固执心理疾病?老人养生心理须知?老人自杀的心理特征是什么?丧偶老人的心理特点?老人装病心理如何形成的?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是什么在危害职场员工的心理健康?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是什么在危害职场员工心理健康

是什么在危害职场员工的心理健康?

一、职业倦怠

当最初的新鲜感和挑战刺激过去后,工作渐渐进入常态,每一个职场人都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职场倦怠心理,这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职业倦怠心理的诱因有多方面:

当员工对自己的个人价值评价,与现实中取得的工作成不相符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较大落差;同时,由于缺乏理性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现属职位没有发挥出个人的专长与热情,也可能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再者,一些员工为了获得金钱与名利,或者为取得成就而透支身体健康等等,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出现。

二、职场抑郁

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职场员工心理健康出现的最常见问题第一项,就是抑郁倾向,这是职场中十分常见也最为严重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

有抑郁倾向的职场人,其身体、情感、思维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同正常人相比,有抑郁倾向的人明显有记忆、注意力障碍,工作兴趣严重丧失的情况。如果这种抑郁倾向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调节和干预,极有可能发展为严重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心理疾病--抑郁症了。而一旦患上抑郁症,往往只有专业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导致抑郁倾向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可能有遗传的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性格因素,比如完美型性格的人比较容易出现抑郁倾向,以及压力等等。除此以外,生活或工作中发生较大变故,比如被解雇、亲人亡故、事情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等等,也可能会造成抑郁倾向。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方面因素,工作、生活、社会角色的混杂,工作中与高层领导的冲突,及企业文化因素影响,和工作办公环境等,也会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严重危害心理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哪些?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一些烦心的事情,比如说一些失业或者是夫妻吵架之类的,确实这些问题是非常令人的烦恼,不过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生活中有的时候,一些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那么有哪些不良的习惯呢?

操作方法

1

过分依赖手机,现在人人都会使用电子产品,如果不使用电子产品,就会让人感觉特别的焦虑,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一些焦虑症以及抑郁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应该尽量的过分依赖手机的情况。

2

没有自己的时间,尤其是一些结婚之后的男女,往往为了家庭,工作,孩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琐事,让自己每天的精力都消耗殆尽,其实在生活中找一个时间,安安静静的,自己独处一会儿,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把这段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3

睡眠严重不足,想要让身体健康,就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而在心理方面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睡眠严重不足就会影响到身体以及精神等方面,会造成身体系统出现严重的故障。

4

生活态度太苛刻,生活中有一些人总是喜欢斤斤计较过于严苛,做任何让自己感觉尴尬的事情都觉得无地自容,这样的人活得太认真,当然也太累,其实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尴尬的事情,可以大笑解决,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5

糟糕的人际关系,生活不光是自己,而且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周围的很多人,那么就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自己的人际关系非常的糟糕,那么就容易让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之中。

6

做事拖拉,有一些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总是喜欢做事拖拖拉拉的,可能是自己不太喜欢做这些事情,但如果这些事情造成自己特别的焦虑,甚至是感觉自己失去动力以及害怕,这其实就是产生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7

不爱运动,想要让自己的心里更加的健康,在生活中就应该多运动,因为运动能够降低抑郁的风险,而少运动的人往往就比较容易患上抑郁症,其实生活中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说跑跑步或者是爬爬楼梯之类的,都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兴奋。

8

走路弯腰驼背,也就是说走路的姿势不对,而这种走路弯腰驼背的人,他的手臂挥舞的幅度肯定就会比较小,那么也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走路的时候无精打采,总是背负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这样心理方面肯定也就不顾健康阳光,所以走路的时候应该昂首挺胸,才能够展现积极活跃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危害心理健康的10个习惯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很多让人烦恼忧伤的事,都会使人抑郁,例如亲人去世、失业或财务困难等。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网小编列举出以下10种会破坏好心情的小习惯,以及如何改正它们。

1. 生活态度太严肃:众目睽睽下被人行道上的裂缝绊倒,有人会一笑了之,有人则会觉得无地自容。如果你的反应属于后者,表示你活得太认真了,应该让自己轻松点。伦纳德说,有很多研究显示大笑对健康的好处,包括心理健康。大笑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速效药。可以每天读一些笑话,看一些喜剧电视节目,或多与性格开朗的朋友相处。

2.睡眠不足: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克莱说,睡眠影响了情感和精神能力,以及身体的运作。人体通过睡眠进行再造,如果睡眠不足,这套系统将出现故障。应找出睡眠欠佳的原因,并尽量建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3.没有自己的时间:孩子、工作、家庭、其它琐事,这些都让你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伦纳德强调说,找时间独处非常重要,哪怕只有10分钟。如果不在自己身上花时间,抑郁和焦虑将占据心灵。应为自己挤出时间,更重要的是保持这样做。

4.做事拖拉:你做事时总是拖拖拉拉,可能是因为感到枯燥,也可能是不喜欢做这件事,这些都情有可原。但如果是因为这件事使你感到焦虑,或你害怕失败,拖延反会使你更伤脑筋。伦纳德建议在解决这件问题前先做一些令人放松的事,像听音乐、跑步,这些活动能缓解焦虑,使你在做事时感到一点乐趣。

5. 糟糕的人际关系:伦纳德说,他有很多客户经历焦虑和抑郁,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源于糟糕的人际关系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他们的搭档使他们觉得自己无能又自私。有时人们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认识到他们的抑郁和焦虑来自于人际关系。

6. 走路时弯腰驼背: 《行为治疗与实验精神病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说,我们的感觉会影响走路的方式,反之亦然。研究人员发现当要求参与者走路时伛偻肩膀,弯腰驼背,以最小的幅度挥臂,他们会感到情绪下降。此外,走路时无精打采的参与者总会记起更多负面的回忆。走路时应抬头挺胸,显示出自身积极活跃的一面。

7. 对每件事物拍照:年轻人大多沉溺于社交媒体,不停地把看到的每件事物拍照放上网。但胡乱拍照会破坏你对这些事物的真实记忆。研究人员、华盛顿州Bastyr大学辅导和健康心理学系副教授克莱说,镜头就像眼前的面纱一样,而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在拍照时应专注在事物本身,最好是坐下静静欣赏。

8. 忍受欺凌:学校和职场中随时会出现欺凌。据调查,美国约5,400万员工(34%)曾在执业生涯中遭受过欺凌﹔超过70%的人目睹过职场欺凌。心理治疗专家伦纳德说,一个人的自尊和骄傲在公开场合不断遭到恶意攻击,其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会使人情绪波动,甚至为逃避现实而不去上班。

9. 严重依赖手机:你还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完全不用电子设备是什么时候吗?如果不记得了,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克莱说,所有这些电子产品都会产生过度刺激,如果经常使用,会让人无法休息和促进身体、头脑再造,最终导致抑郁和焦虑。应为这些电器安排“休息日”,每周1次停用所有的电器,哪怕只有半天也好。

10. 不爱运动:研究显示,每周锻练3次能使抑郁的风险降低19%。伦敦大学学院追踪了1.1万名1958年出生的成人,直至他们50岁,定期记录了他们的抑郁症状和运动量,发现运动与抑郁之间确实有关联。情绪抑郁的人较少运动,反过来,少运动的人也更有可能抑郁。事实上,他们每次进行运动都会使抑郁风险降低6%。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外出运动,时间不用太久,走路、慢跑、爬楼梯等方式均能让人头脑振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经常过度紧张会危害身体及心理健康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经常过度紧张危害身体心理健康,但整天无所是事没有适度的紧张感对身体还有危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五大原则保持适当的紧张就能有助心理健康。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老人生活质量。那么老人经常过度紧张会危害身体及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1、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尽力坚持自我服务性劳动。尤其是儿孙满堂的老人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俗语云:“有儿四十即先老,无儿八十正当年”。这很值得有的老年人玩味。

2、生活起居节律化,对自己决不姑息迁就。古语云:“起居无节,半百而衰”。老年人都应引以为戒。

3、必须树立生活目标,不断增强求新动机,心情愉快,满怀信心地去生活,这也是老人心理健康的有效保证。

4、要做工作,而且要做自己乐意做又有数量质量要求的工作,在工作中和晚年的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愉快的、紧张的活动中可以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正如孔子所说:“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坚持体育锻炼。严格的体育锻炼制度不仅增进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维持老人心理健康以及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如果你对老人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够更健康?中老年心理健康中老年的心理疾患?老人心理健康的5原则?等有关老人心理健康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心理健康保持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少年心理健康危害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从小长大,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总是会遇到很多的疑惑和矛盾,要是他们调整不好心理,让心理处在失衡的状态,那就容易产生更多心理疾病,这样对他成长的伤害是巨大的。下面,就来看看哪些心理会影响到青少年?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害——生理与心理之间失衡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国青少年在生理上普遍发育较快、成熟早,提前出现第二性征.因而他们时时处处想以成年人的面目出现,并渴望得到社会、学校和家人的认同,独立意识呈强化趋势.

然而,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知识结构上不合理,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感情比较脆弱,情绪波动性较大,在价值判断上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行为方式的选择上往往感情多于理智.所以,青少年身上多容易出现心理的我难以调节、控制和指挥生理的我.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害——心理和生活之间失衡

一般来说,青少年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都是尽善尽美的.因此,他们企盼顺利的多,预料失利的少;对自己宽容的多,严格要求的少;希望得到的多,愿意付出的少.

当他们接触到具体的活生生的生活现实时,当期望实际值低于内心期望值时,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我与心目中的我相去甚远,从而产生怨天尤人的不满情绪和缺乏自信感.

青少年心理健康危害——现实与理想之间失衡

青少年在各自的心目中都喜欢对未来编织绚丽的蓝图,都有着美好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都想学有所成、业有所创,都不甘落于他人之后.但是,他们的理想往往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不切实际的成分较多,加之对社会、对他人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理想变成现实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所以,当理想不能实现或没有完全实现时,当前进的道路上出现挫折坎坷时,他们就会产生种种惊恐和不安心理,就会由热望转向失望,出现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失衡感.

孩子如果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其实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他们很多时候,无法有效地去克服和解决,所以希望家长在对孩子教育过程当中,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迟暮心理变化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全文共 1560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身体衰老、体弱多病、社会适应能力逐渐下降;离、退休后赋闲养老,易滋长老朽感和末日感的悲观心态;子女婚嫁后另立门户,老人会产生孤独、寂寞以及对子女的牵挂心理。下面是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那么,你对迟暮心理变化可能危害身体健康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焦虑

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的一种焦集的心理体验。焦虑并非都是病理性的,只有在去除诱因后焦虑仍持续存在,或总是毫无原因地出现焦虑情绪,而且焦虑的程度严重或持续的时间过长时,才成为一种病态心理。

1、焦虑的临床表现

严重的焦虑表现为惊恐发作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惊恐发作时有剧烈的心跳和呼吸急促症状。患有广泛性焦虑的老年人表现为愁眉苦脸、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此外,还可能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及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

2、焦虑症的对策

心理治疗耐心倾听、安慰、解释、支持等治疗可暂时稳定和缓解症状;行为疗法(如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可提高患者对焦虑症状的自控能力;认知心理治疗可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具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能较快解除焦虑症状。不过在选择药物的种类和调整药物的剂量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年老体弱和内脏功能减退的特点。

二、抑郁

老年人易患抑郁症,其症状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缺乏愉快感、自我评价低、睡眠差,甚至有消极厌世的言行。老年人抑郁病情严重时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抑制,出现类似老年性痴呆症“真抑郁、假痴呆”的情况。

1、为何人到老年易抑郁

家庭结构改变以前全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如今子女成家分居,老人孤独寂寞,若再丧偶,老年人经受不住打击,容易抑郁成疾。

触景生情见到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亲朋好友、远亲近邻相继离世,会联想到自己在世之日已不多,容易积郁成疾,罹患抑郁症。

角色改变以前是年富力强、养儿育女、现在反过来要子女来照顾,甚至成为子女的负担。若子妇对老年人缺乏关心,超级大国年人很容易郁郁寡欢。

其他因素如疾病缠身、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经济拮据、家庭矛盾多等。

2、抑郁症的对策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老年夫妇应互相关心、注意与小辈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多干涉子女生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多与年轻人接触,从他们身上汲取青春活力。

早诊断、早治疗不仅要诊治躯体方面的不适,同时还要重视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三、痴呆

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的原因是大脑退行性病变或(和)脑血管性病变。早期发现、及时应对老年性痴呆症非常重要。

1、老年性痴呆症的早期表现

记忆力障碍对新近发生的事易遗忘,例如老花眼镜随手一放,要用时却回忆不起放到何处而到处寻找。

各种能力减退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弄不清年、月、日、星期几甚至上、下午以及计算能力减退等。思路不像以往那样清晰,较难找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行为反常、怪僻行为怪僻,一反常态,令人难以理解。如喜欢收集废纸、垃圾等。

2、老年性痴呆症的对策

关爱老年人,防患者未然关心、爱护老年人,了解老年性痴呆症的早期表现,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人护理要找专人护理老人,保证营养,防止走失、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认知功能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认识功能训练,这对其记忆障碍等认知症状的恢复有利。

人到老年发生的生理变化(比如老态龙钟等)人人都能见到,可是老年人发生了心理变化甚至危及到身心健康,却不是众所周知了。做儿女的要多照顾老人,使其安度晚年。

如果你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老年人受到严重精神创伤怎么办?老年人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状?脾气古怪的老年人日常如何对待?老人心理异常的几种症状?巨大心理创伤会伤害老人大脑的记忆吗?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创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解老年人心理健康三危害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专家认为,会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大家要密切注意。那么,都是什么危害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了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老人生活质量。那么详解老年人心理健康三危害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李奶奶今年60岁了,退休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因为平时工作忙,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而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突然变了样。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儿子都已经40岁了,老太太还天天打电话问他吃饭、休息的情况,对孙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全面掌握。时间一长,全家人都开始不耐烦。李奶奶心里十分难受: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

专家分析:

心理咨询师说,李奶奶的这种表现心理学上称之为老年人的“牵挂心理”。对于这种“牵挂心理”的成因和危害,专家做了如下分析:

一、老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老人退休后将感情和生活重点放在儿女们身上,是完全正常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年人突然无所事事,导致心理落差较大,变得特别需要和看重他人、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

但由于生活圈子变得狭窄,因此老年人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二、过度牵挂危害健康

过度牵挂儿孙会让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发病。专家认为,有“牵挂心理”的老年人,其实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避免过度牵挂。

首先,老人要学会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即适度关心、适度放手、适度分离。

其次,老人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另外,老人还要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抑郁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三、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子女,对老人们的“牵挂心理”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当家,这是独断专行的老派家长作风。其实这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关怀被牵挂的心理表现。

因此,做子女的应当怀着同情理解的心态与老年人多沟通,千万不能因此而疏远老人,更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如果你对老人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中老年心理健康中老年如何强化记忆?怎样才能增进老人心理健康?等有关老人心理健康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心理健康保持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长必看:尿床危害,夜间尿床影响心理健康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健康日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心理不健康的人比身患残疾者的人生更加不幸。有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却是由于小时候尿床引起的。那么,家长必看:尿床危害夜间尿床影响心理健康。就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尿失禁学会的专家认为,儿童夜遗尿症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杀手,因为它直接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焦虑、恐惧集体生活,个别严重者甚至出现难以与他人沟通、偏执、具有暴力倾向等精神障碍,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中要求儿童越来越早地参加集体生活,很多孩子整托,进住宿学校,可以想见,尿床这种难以启齿的事情,将会给孩子的幼小心灵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孩子5岁以前,偶尔夜间尿床,并不是患病的征兆,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记忆力比较模糊,羞耻心还不强烈,所以,即便尿床,对他的心理健康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是,5岁以后的孩子,如果依旧比较频繁的尿床,就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了。如果通过检查排除了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器质性疾病,那么就可以断定孩子患有了儿童夜遗尿症。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生殖系统外各方面发育都已经接近成熟,如果仍旧不能控制夜间排尿,一般是由于神经系统对于膀胱的控制能力不完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充分造成的,所以,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造成顽疾。特别是5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记忆力了,如果依旧夜间尿床,并因此经常遭到家长的呵斥,同学、老师的讥笑,定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

英国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儿童夜遗尿的国家,早在19世纪初便对这种疾病进行了病理研究。通过长达近百年的研究,国际医学界发现夜遗尿症决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科学家发现,5岁孩童患有此症的比例为15%,10岁儿童比例为7%,而20岁左右的青年遗尿症患者约占1%。最近香港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4%的7岁儿童患有遗尿症,而且,家族遗传因素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父母双方有一方患有夜遗尿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便增加到50%,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夜遗尿症,那么,孩子的患病率便会高达75%。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尿床”,竟会有如此明显的遗传特性呢?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如今这个谜团即将被揭开,瑞士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夜遗尿症的致病基因已经找到,它位于染色体13q的位置。同时,日本的一项调查证明,有夜遗尿症的患儿比健康儿童的语言发育较迟。

相比较国际社会对于儿童夜遗尿症的重视,国内就要稍显冷清一些,甚至许多医院、医生都还不认为“尿床”也是一种病,一些家长们更是把孩子尿床当成“正常现象”,最多不过呵斥几句,殊不知这几句轻率而发的呵斥,没准就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阴影。由于中国社会对儿童夜遗尿症的不重视,治疗手段不完善,家长在辅导孩子克服疾病的过程中不注意对孩子隐私起码的尊重,导致许多孩子因常年医治无效,不信任医生和家长,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而拒绝治疗,无疑这会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更普遍的是,患有夜遗尿症的儿童,由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紧张,并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夜遗尿症,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尽早治疗。一则可以排除患有相关脏器疾病的可能,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在孩子出现尿床的情况后,应该要多安慰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战胜尿床的决心。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心理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年轻时在社会叱咤风云的精英,往往到了老年赋闲在家,无法接受巨大反差和失落,日积月累就会对精神产生严重影响,从而导致老年期精神疾病的发生,老人生理特点对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同年、同在一岗的同志相比较显示出较大反差,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童稚心理,下面来看看老年人心理疾病对健康危害有哪些吧?

1、孤独寂寞感。

人到老年,生活变化很大,首先是无所事事闲得慌,其次是缺乏情趣闷得慌。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又帮不上忙,心里就会烦躁,就会产生孤独感。

2、枯燥无聊感。

人到老年,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用干,整日在“吃、睡、坐”中轮回周转。这样日复一日,心理上就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感,感到生活无趣、无味。

3、颓废无为感。

有的老年人用颓废无为的心态对待夕阳生活,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蹦不起来了。生活懒散,啥事不干,生活如坐针毯,度日如年,自己的积极形象也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4、累赘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变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再为家里做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和包袱,是“三饱一倒”的“活害”,觉得生活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煎熬,因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

5、黄昏末日感。

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临近了生命的尽头,就像天快黑了那样的冷寂,从而产生惆怅之感。还有的老年人受宿命论的影响,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不唱春之歌,反奏黄昏曲,身心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6、怀旧回归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恋过去,常沉缅于对已往的追求,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怀旧情结。有过多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会集中于过去艰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绪满肠;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则对战争的残酷而伤感悲哀,忧心忡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南京市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防护三级网络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南京一名高中女生在校外被一外地男子劫持并遭遇不幸。事件发生后,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立即对有关学生和家长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当时有2名一同前往的女生,除受到惊吓外,还因为没能救下同伴而产生负罪感。工作站派出人员对她们给予最及时的心理疏导,还为整个班级作了集体心理辅导。这样的危机干预,是“陶老师”工作站的日常工作之一。

长期以来,南京市政府致力于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热线咨询、专家面询、课堂教育“三块阵地”,确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管理”的架构。全市有651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3%以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882名,平均每所学校近3名。全市基本形成一个能够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开展全方位服务的工作体系,“陶老师”工作站就是这个“体系”中令人瞩目的团队。

作为这个机构的领军人物陶勑恒,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呕心沥血,用“陶老师”为工作站命名,更使工作站家喻户晓。经过18年的发展,作为全国第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提供经费,依托地方高校资源为专业支撑,向当地青少年提供公益性心理服务的专业化机构,“陶老师”工作站已经从一个由老师冠名的工作站演化为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从当初单一的电话咨询发展为今天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纵向上看,“陶老师”工作站(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和基层学校心理咨询室及医学心理治疗机构共同形成了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网络。在这样的三级保障网络体系下,中小学生在校接受预防性、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旦遇到困扰,首先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如果学校心理咨询员感觉困难,可转至“陶老师”工作站,“陶老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后如觉得需要医学心理治疗的干预,会转至医学心理治疗机构,形成了一个无缝对接的网络。

横向上看,“陶老师”工作站有着全方位、立体化的内部工作架构;由“陶老师”热线、“陶老师”心理咨询中心、“陶老师”心理辅导流动服务站和“陶老师”信箱四个基本工作单元,构成一个具有四位一体全方位功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健维护系统,为中小学生提供排除心理困扰及障碍咨询。“陶老师”热线服务包括24小时热线电话、qq谈心和短信平台,可以解决学生一般性困惑;“陶老师”心理咨询中心提供面询服务,学生可以和“陶老师”促膝相谈;一旦发现来电者处于危险之中,工作站立刻派出24小时待命的危机干预专家,进行主动的电话或现场干预,以帮助对方度过危机,脱离危险。

作为南京市教育局指定的培养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基地,“陶老师”工作站还面向网络其他节点,组织多种培训。面向广大一线教师,开展心理保健专题辅导,培训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教师职业厌倦的预防和调适工作;面向社区,推出了“南京市社区培训项目”;面向家长,开设“亲子教育”公益讲座。在奔波与思考中,他们把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编织得更加严密。

“陶老师”工作站还不断加强自身团队的专业化发展:用政府资助和自己筹集的专项基金,资助骨干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热线工作组与市脑科医院有关心理治疗专业人员定期研讨疑难个案及心理咨询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开展了沙盘治疗、校园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操作技能、催眠治疗等一系列培训活动……这些措施使得“陶老师”工作站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水准。

18年,86195次接听成功的热线电话;6876宗个别及家庭咨询与治疗;138次来到基层学校,向6247人次提供现场服务。最近5年,143次的危机干预中23次惊心动魄的现场干预……

如今,“陶老师”工作站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心灵的港湾。南京市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做法,也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社交情绪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人交往当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受到情绪的影响去跟别人交往的同时,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人的心理健康,那么女性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社交情绪对心理健康有哪些危害?

1.降低效率

你不能不承认,社交媒体一方面帮助我们彼此之间每天都更易连接,同时也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并降低工作效率。大脑很难同时专注于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如果你一边工作,一边浏览YouTube上的视频,那么你就是在拿你工作的质量与精确冒险,在降低你整体的工作效率。

2.脱离现实

社交媒体关注琐事,比如你的好友昨晚吃了什么或者你姐妹裙子上的猫等等。诚然,它确实有趣,但它并不是生活的改变。真正重要的事情,例如订婚、生育、毕业等,很少在社交媒体上与朋友分享。正因如此,你在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影响了你的现实生活,这是有待商榷的。

3.社交恐惧

Facebook上的朋友更新状态与拿起电话甚至一起去喝个咖啡、了解到她的生活并不是完全一样。然而,在网络上跟四十多个“好友”聊天,送出生日祝福后,你会感到筋疲力尽,并犹豫要不要进行真正的面对面的对话,而积极的面对面的对话可以正向地改变大脑的化学成分。

4.情感淡漠

当你登录上Facebook,不一会,你就会得到一打有关升职、生育、结婚、中彩票的消息。这些消息太好了以至于你不断地对比自身的情况,并对这些事情感到漠然——即使它有可能被夸大。记住,人们常常只分享自己好的那一面。

提醒您:社交情绪的影响非常大,令女性交友安全也得不到任何保障,所以多了解一些女性安全知识和女性社交安全小知识,为自己做好防范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