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做俯卧撑容易引发脑出血吗【汇总15篇】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冰箱放什么东西容易爆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听说可乐放冰箱冷冻,开启时瞬间爆炸,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冰箱爆炸会因为什么原因?

浏览

1567

文章

15

篇1:老人冬季进补不准确容易引发脑中风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脑中风又叫脑卒中,气候变化是诱发脑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脑中风患者,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时,并且患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中老年人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那么老人冬季进补不准确容易引发脑中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不要在清晨外出锻炼

曹爷爷一直有晨练的习惯,虽然冬日寒冷,但他还是坚持晨跑。锻炼身体本是好事,结果有天清晨他晕倒在晨跑的路上,被送进医院急诊科时,他已经口唇发麻,左边肢体无法动弹,血压升高异常。

专家提示:为何秋末冬初气候骤变时易诱发脑中风?胡珏解释,首先温度会影响人体的血压,室外温度每降低10℃,人的血压就会上升6个毫米汞柱。并且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血压升高,脑血管缺血,诱发脑卒中。

一般来说,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情况本就偏多,所以,冬季气温特别低时,老年人就别再清晨外出锻炼,在室内进行适当运动即可。

进补越荤越易堵塞血管

老刘是个东北汉子,爱吃肉食进补,又多以烧烤、火锅等方式制作肉食,脂肪和盐分的含量都非常高。一天早上,老刘一觉醒来准备起身,突然头晕、行走不稳伴右侧肢体不灵。120急救车将其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干梗死。

专家提示:冬季是一年中最好补养的季节,但进补并不等于恶补。杨非柯表示,冬季本就寒冷,血液循环受阻,血液浓度增高,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堵塞血管,引发脑卒中。

如果冬季进补不当,只会加剧病情的发生。肉类进补,如狗肉、羊肉、牛肉,如果用烧烤、火锅等方式制作肉食,脂肪和盐分的含量会很高,导致血液黏稠度高,同时摄盐过量会使血压升高,令脑中风的发病率倍增。因此,冬季饮食食荤要适量,多吃新鲜蔬菜,少油少盐,荤素适宜。

青年人吸烟酗酒脑中风找上门

28岁的小王,经常和朋友聚餐,把酒言欢。一个月前和朋友聚会吃饭,酒足饭饱后准备起身,他突然头晕倒地。被120急救车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脑卒中。询问家人其生活习惯,原来小王不仅是个“酒仙”,还是个“烟枪”。

专家提示:吸烟、大量喝酒是脑中风的高危因素。寒冷的冬季,寒冷会使呼吸道抵抗力降低,引发急性炎症,急性炎症通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反应,有可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促使斑块破裂,大量的炎性介质会破坏血液系统,凝血失衡,导致血栓形成。

而吸烟和酗酒最易导致呼吸道炎症,从而加速破坏血液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使脑细胞缺血,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此外,当人吸烟喝酒后,人的交感神经就会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有些管壁薄弱的脑动脉极易破裂出血,导致出血性脑卒中。因此,建议吸烟者应努力戒烟,喝酒避免过量。

打鼾者重症在脑中风高危人群中

38岁的仓库管理员小陈,最近遭到同寝室工友的投诉,小陈晚上睡觉打鼾厉害,严重影响了工友的休息,他自己也表示很无奈。上周二一觉起来,小陈发现自己左侧肢体不灵。室友发现后拨打120,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是脑卒中。打鼾憋气,是导致中风的直接原因。

专家提示:脑中风与严重的打鼾憋气有密切关系。随着打鼾憋气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脑中风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目前,国际上公认打鼾憋气是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以诱发和加重脑血管病。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1.打鼾憋气病人容易并发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这些都是引起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2.打鼾憋气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出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诱发脑中风。

3.打鼾者由于长期反复夜间低氧血症,引起脑血管收缩,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容易发生脑中风。因此,建议打鼾严重的人应尽早就医,避免脑中风冬季高发的危险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夜间给老人打电话容易引发中风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过去了,子女晚辈又要和父母分开了,去外地工作的子女打电话问候老人时最好选择合适的时间,不要深更半夜打电话给老人,否则可能会乐极生悲,尤其是夜间给老人打电话容易引发中风

家住济南的申大爷今年78岁,儿子在上海工作。前日凌晨1时左右,家中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大爷立即开灯跑到客厅接电话,原来是儿子打来的问安电话。这使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的大爷由于立即起床加上过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电话未接完就突然栽倒在地板上。老伴忙叫来邻居一起把大爷送到医院,被确诊为脑中风。

老年病专家提醒,老人听到门铃或者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往往马上起身去开门或者接听电话,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因为突然的动作有可能导致某个血液凝块堵住通向大脑的动脉,这时就会发生中风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后仰洗头更容易引发中风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换新颜,过年前,去美容美发的人也多起来了。但据媒体报道,近期各地频频出现老年妇女在做美容时发生中风的例子,而且老人后仰洗头更容易引发中风。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朱建国教授称,大部分老人都有颈椎退行性病变,脑供血自然不足,后仰洗头时,会过度扭曲颈椎,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动脉出血,导致中风发生。

朱教授称,其实身体前倾采用传统的低头洗法更安全,低头是习惯性动作,不会过度刺激椎动脉。因此,专家提醒,美容美发场所几乎全是后仰式洗头发,一年忙到头的游子新年回家,若想为年老父母表孝心的话,不妨亲自在家为老人低头洗发,以防发生意外。

此外,洗头时水温要适宜,过冷过热都会刺激血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那些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尤其要小心,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副主任和渝斌提醒,如果近期血压不稳,更要避免后仰洗头。此外,还应注意不要穿颈口过紧的衣服,这样也会妨碍血液循环,引发不适。

老年妇女在后仰洗头时如果感觉头晕目眩,应尽快将头抬起,保持正常体位。出现中风症状后,要缓缓改变体位,身体放平,尤其是头部要放平,同时要监测血压。如果出现呕吐症状,要将患者颈部稍稍后仰,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发生。这时可服用一些抗血小板和活血化瘀的药物,实在不能缓解的话,就需要输液或住院治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人喜吃精粮容易引发高血压吗

全文共 1320 字

+ 加入清单

高血压病是导致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的“祸首”。高血压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那么老人喜吃精粮容易引发高血压吗?

有人调查了1400位60~64岁的老人,发现每日吃两顿饭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顿饭者(总热量相等)只有1/5患病。另有一份报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日就餐次数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专家们分析认为,空腹时间较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习惯1、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不良习惯2、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不良习惯3、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年来有人研究证明,正常的胆固醇并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腐败的胆固醇才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因此,一些动物油,特别是猪油不宜储存过久,若已变质,颜色灰暗有霉斑或有腐败味,则不要食用。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不良习惯4、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不良习惯5、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在此小编建议,家里有老人的朋友们,及时在生活细节中找到健康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时一定要依据老人饮食安全知识库的指引进行科学饮食,在老人有哪些不良饮食习惯方面下足功夫,让他们的身体更健康。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本网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消化道出血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老人消化道出血该如何护理呢?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平卧位抬高下肢,呕血时头偏向一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活动量,例如散步、伸展运动、活动四肢等。但是不能做剧烈的运动。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劳动相互调节,下面来看看老人什么情况容易患消化道出血吧?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序列在老年人中以胃溃疡、贲门撕裂症、胃炎、食管炎、癌肿、胆道出血、胰源性常见。其中消化道溃疡并出血者占40%。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老天人常见的是癌肿、憩室、缺血性结肠炎,其中80岁以上老年结肠憩室炎所致占50%。

1、胃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在老年足以胃溃疡多见,而且胃溃疡保守治疗控制出血的效果比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差。老年胃溃疡患病率高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①胃血管硬化和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②胃蠕动减慢,胃内容物潴留时间长,③幽门括约肌老化,不能有效阻止胆汁和肠液反流。

2、急性胃黏膜病变老年人由于胃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和胃黏膜下血管硬化,易出现以胃黏膜糜烂、出血之急性浅表性溃疡形成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伤病变。在老年患者中,药物是引起本病的最常见原因,其中以抗凝剂、非甾体抗炎药、泼尼松多见。即使应用小剂量(50mg/d)肠溶阿司匹林,43—482d(平均171d)后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心脑缺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如有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不宜长期应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作为抗凝药物治疗。此外,老年人各种应激如感染、休克、烧伤、颅内病变、呼吸衰竭、尿毒症等疾病亦是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常见原因。

3、恶性肿瘤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恶性肿瘤所致占25%,以胃癌最多见,其次为食管癌、直肠癌、结肠癌。有报道,在600例老年胃癌中显性失血为30.5%,大量出血占38.8%,这与既往认为胃癌为持续少量出血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老年人由食管静脉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仅占6.2%—11.5%,明显低于中青年患者(16%—34%)。值得注意的是1/3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是并存的消化道溃疡或胃黏膜病变所致,而非曲张之静脉破裂。

5、Dieulafoy病又称胃黏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是老年特有疾病,亦是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平均发病年龄64岁,病死率为23%是近来颇受重视的老年性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胃贲门部小弯侧食管与胃连接处的6cm内,偶尔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及降结肠。病灶微小,可呈2—5mm糜烂,中央可见直径1—3mm的动脉突出,呈喷射状出血,可富有血栓、如无出血、胃镜或手术中不可能发现。其发病机理不明,有学者认为是黏膜下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另有人认为是胃黏膜微小灶性缺损或糜烂累及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临床上若遇到老年人原因不明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主要靠胃镜,但检出率仅为37%,镜下可见:①胃贲门区喷射性出血,②胃黏膜微小病灶因被鲜血覆盖而难以发现③偶尔可见病灶中央搏动性小动脉。本病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但不能盲目探查或行胃大部分切除,以防遗漏贲门部出血灶,导致术后再出血。若没有手术条件时,可试用镜下硬化疗法或电凝。

6、结肠憩室炎随着增龄,结肠带和环状肌增厚,老年便秘增加肠腔内压力,均可诱发结肠憩室炎症。多数患者可无症状,

7、其他慢性结肠炎、肠道息肉或息肉病、肠道血管畸形,痔或肛裂等亦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当颅内压增高时,为了低颅内压,预防脑疝的发生和蛛网膜粘连,可以用20%甘露醇加氟美松静滴,进行治疗。当病人出现持续性的头痛、呕吐比较严重时,和药物疗不佳的情况时,老人蛛网膜后该如何护理呢?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内安静,减少陪住及探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及检查,床头抬高15cm,以利颅静脉回流。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对于易复发者,应坚持卧床2个月;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避免因不典型头痛、呕吐忽略了患者的病情,下面来看看老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吧?

1、动脉瘤

病因中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年发病率6/10万。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幕上,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占儿童SAH的20%,原因不明占10%。

2、血管畸形

一般认为30岁以前发病者,多为血管畸形,40岁以后发病者多为颅内动脉瘤破裂,50岁以上发病者,则往往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肿瘤引起。

3、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密切相关,国外动物实验证明形成动脉瘤有3个因素:Willis环压力,高血压和血管脆性增加,吸烟能影响这3个因素,引起血压急性升高,在3h后逐渐回落,与临床所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几率在吸烟后3h内最高相吻合,吸烟还可激活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水解酶释放,可引起肺损害与脑血管脆性增加,从而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人什么情况下容易脑出血

全文共 98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按学科和实用性,脑出血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外伤性脑出血主要由神经外科专著论述在非外伤性脑出血中,又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系某种原发性血管病变所致的脑出血,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淀粉样变性等,老人脑出血后该如何护理呢?脑出血抢救后,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左右转动,但不能抬高,四肢每2小时小幅度动一下,存进血液循环,不能自行下床大小便,以免再次发生脑出血;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减少泌尿系感染。定期帮病人翻身,擦拭身体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的出现,下面来看看老人什么情况容易脑出血吧?

1、高血压病

是脑出血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者约占95%,其中收缩压尤为重要。随着收缩压的增高,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体力、精神活动紧张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当压力超过了血管承受的能力,则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2、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可见于脑血管畸形,脑动脉淀粉样变性、脑瘤卒中、血液病、脑外伤等多种原因。脑血管畸形是较常见的原因,也是年轻人发生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非高血压性脑出血的1/4。

3、性格因素

即脾气躁的人易发生脑出血。据调查,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比其他性格的人脑出血的发病率高4倍。有这种性格的人,常具有强烈的求成、速达欲望,目标过高,热衷于竞争,有时间紧迫感,过于好胜,说话与行动节奏快,整天处于紧张状态,脾气急躁。由于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脉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反应强烈,致使血压升高,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

4、体重因素

肥胖可通过血压因素间接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生。研究证实,体重增加血压亦增高。降低体重可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每降低体重1千克,就使收缩压降低0.3千帕,舒张压下降0.2千帕。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2.9倍。

5、饮食因素

食盐过量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从而增加脑出血的概率。食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长期多食则有害。研究证明,食盐对血管壁有直接损害作用,可增加血管的敏感性,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增高,易发生脑出血。

6、其他

如吸烟、许久、饱餐、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行脚、排便、脑力紧张活动等均是脑出血的促发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损伤老人的免疫系统,导致血糖不平稳,还有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专家提示老人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有一些并发症还是直接威胁老人的生命,那么老人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呢?

1.急性并发症:

通常来得“凶猛”而且随年龄增加,死亡率亦逐步跳升,不可不慎。常见的有酮酸血症、高血糖高渗透压昏迷,起因于老人容易发生心脏病、中风或肺炎,加上胰岛素分泌能力不足,水分摄取不够以及肾功能之衰退老化而引发严重之并发症。另外的常见急症包括低血糖昏迷,最多见的原因是降血糖药物之使用不当,加上体内代偿性荷尔蒙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之反应能力差,通常恢复较缓,因而加添其生命危险。

2.慢性并发症:

种类繁多,多起源于老化加上糖尿病控制不良而续发。包括:

a.常见眼疾: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

b.肾脏病变:除老化原因外,常因高血压控制不好,加上不当使用的消炎止痛剂及抗生素等药物而恶化。

c.感染症增加:老人免疫力差,常续发感染,例如肺结核症容易复发于糖尿病老人。

d.神经病变: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无力以及难耐之神经刺痛。

e.周边血管病变:截肢通常是其最后之选择,而且半数以上之病例发生于六十五岁上的老人,而且其病足截肢再发率亦高。

f.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老人较易发生心肌梗塞,且续发之心律不整、心脏衰竭以及猝死机率皆较高。

g.脑血管病变:由于病人多有明显动脉硬化症,而好发脑血管栓塞。

h.阳萎:导因于周边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

i.关节病变:引发疼痛及无法运动。

j.糖尿病皮肤病变:多因控制不良而出现。

k.其他:如忧郁症……等等。

老人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这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无论是哪一种糖尿病并发现,都会给老人的健康带来重大影响和伤害。所以,如果老人得了糖尿病,那就应该注意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这才是关键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睡前锻炼要讲究 仰卧起坐会引发脑出血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睡前运动要注意强度

去年“小品大王”赵本山睡前进行俯卧撑锻炼,结果出现了脑出血,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提醒人们:健康危机无处不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学的锻炼方法至关重要。

俯卧撑既锻炼了肩关节和肘关节,也锻炼了上肢屈伸肌群及肩部、背部、腹部和胸廓的各组肌群,就连臀部和下肢的肌肉也参与了静力收缩。在维持上下肢屈伸协调运动的同时,又配合了呼吸锻炼,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肺功能,故这是一项良好的全身运动。

但是,俯卧撑加速了全身血液循环,而俯卧撑运动时屏气,使胸内压、腹内压瞬间增高,促使胸腹腔内脏器的血液迅速回流至心脏,亦可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实验发现,做俯卧撑时健身者的血压与心率比静息时高出20%~30%。俯卧撑运动是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在血压瞬间迅速升高的同时,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耗氧量剧增,血液又被抽调到肌肉中,心脏血流相对减少。因此,对于原有基础疾患的人群,盲目进行俯卧撑时就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栓塞、出血等致命性疾患。以本山大叔为例,原本患有未察觉的脑血管瘤,以及可能存在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当其行俯卧撑时,血压升高,触发了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出血。

2007年,美国耶鲁大学曾对90名大动脉瘤破裂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4%的人在发病前1小时内做过重体力劳动,其中就包括做俯卧撑。而在我国,男性50岁~59岁动脉硬化率为86.2%,女性为60%,这些人做俯卧撑的风险不容忽视。

老人锻炼身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老年人在运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同时,身体检查的结果又可作为锻炼前的客观指标,便于与锻炼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判断运动锻炼的效果。如果身体一向较好,也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如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没有即可开始锻炼。老年人的运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健康情况、条件、爱好等进行选择。一般来说,以选择各个关节、各部分肌肉都能得到较好锻炼的运动项目为宜,如慢跑、快步走、游泳、太极拳等,而不应该选择运动强度过大、速度过快、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也可以利用运动器材进行锻炼。

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参加运动锻炼决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日积月累,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锻炼效果。同时,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宜小,待适应以后再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锻炼后,如果运动时感到发热、微微汗出,运动后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及睡眠均好,说明运动量适当,效果良好,就要坚持下去。锻炼的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要注意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静结合。此外,要掌握好动作的要领、技巧和锻炼方法。

运动锻炼要持之以恒:要想通过体育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是每天坚持锻炼,每次锻炼半个小时左右;实在有困难时,每周锻炼不应该少于3次。同时,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注意掌握适当的运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做俯卧撑容易引发脑出血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俯卧撑容易引发出血。老人喜欢锻炼身体这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俯卧撑是一种很简单的锻炼方法,它能锻炼我们的上半身,增强心肺功能,但这项简单运动并不适合老人做。专家发现如果老人俯卧撑,就会有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俯卧撑既锻炼了肩关节和肘关节,也锻炼了上肢屈伸肌群及肩部、背部、腹部和胸廓的各组肌群,就连臀部和下肢的肌肉也参与了静力收缩。在维持上下肢屈伸协调运动的同时,又配合了呼吸锻炼,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肺功能,故这是一项良好的全身运动。

但是,俯卧撑加速了全身血液循环,而俯卧撑运动时屏气,使胸内压、腹内压瞬间增高,促使胸腹腔内脏器的血液迅速回流至心脏,亦可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实验发现,做俯卧撑时健身者的血压与心率比静息时高出20%~30%。俯卧撑运动是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在血压瞬间迅速升高的同时,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耗氧量剧增,血液又被抽调到肌肉中,心脏血流相对减少。因此,对于原有基础疾患的人群,盲目进行俯卧撑时就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栓塞、出血等致命性疾患。以本山大叔为例,原本患有未察觉的脑血管瘤,以及可能存在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当其行俯卧撑时,血压升高,触发了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出血。

对于老人来说,像俯卧撑这样的剧烈运动并不适合做。如果老人想锻炼身体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方式,例如走路、慢跑等等。俯卧撑本身是很好的健身方法,但放在老人身上就不太适合。老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运动方式,注意运动强度最好不要太大。当然,如果您的体质好,适度的做老人俯卧撑也是可以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做俯卧撑容易引发脑出血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排便不畅更容易引发脑出血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排便不畅更容易引发出血。脑血管病人大多为老年人,部分病人病前就患有老年性便秘,病后则更加严重。大便秘结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危害很大。一是由于大便秘结,可致粪中毒素吸收引起中毒症状;二是由于大便秘结致腹部胀痛,食欲不振;三是病人排便用力较大,引起脑出血、脑疝形成、心肌梗塞而致死;四是长期大便干结可致痔疮、肛裂。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排便不畅更容易引发脑出血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容易得脑出血老人有哪些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临床观察,具有发生恼血发病基础和诱因的人才容易得脑出血。那么容易得脑出血老人有哪些昵?

I、动脉硬化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壁就会逐渐硬化(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就是说人到中年以后,脑出血的发病机会就会有响应的增多。

2、高血压病者

临床资料分析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脑出血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和波动越大者的脑出血发病机会越多。因此,高血压病病人乃是脑出血的好发人群。

3、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者

现已查明这些代谢性疾病均与动脉硬化和高血慷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故此类病人也易得脑出血。

4、有脑出血家族史者

其脑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脑出血家族史者。

5、其它病因

如体重过于超重,烟酒嗜好恶习严重,进食过咸和性情急躁者的发病率也有相应的增高。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容易得脑出血老人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经常吃甜食容易引发哪些疾病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甜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包括很多老年人,可是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的衰退,所以如果过量的食用甜食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多疾病,那么,老人经常吃甜食容易引发哪些疾病呢?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甜食带给老年人的五大“苦”病

据调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有1/3的人酷爱甜食。经常大量进食甜食,不仅眼睛容易疲劳,视神经还会因为“营养短缺”而出现“故障”,诱发视神经炎等。

胆结石

据研究,过量的糖会增进胰岛素的分泌,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美国的科研人员发现,50岁左右的妇女吃甜食过多,易发胆结石。

乳腺癌

研究发现,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大量吸收胰岛素的器官,长期摄入高糖食物,能使血内胰岛素含量经常处于高水平状态,而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被乳房大量吸收的胰岛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营养不良

过食甜食导致血糖升高,可产生饱腹感,使食欲减退,影响消化和吸收,引起多种维生素的缺乏。尤其是人一旦缺乏维生素B1,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食、呕吐、消化不良以及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出现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抵抗力下降等营养不良表现。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了,老年人过量的食用甜食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怎样的危害,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了我们的健康老年人在吃甜食的时候一定要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吃隔夜饭容易引发肠胃炎吗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日常中常常为了节约都有吃隔夜剩饭的习惯,其实节约固然是好事,但是专家提醒吃隔夜剩饭对我们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伤害,因为剩饭在一夜之后会滋生成千上万的细菌,人一旦吃了之后很容易造成急性肠炎对我们危害非常大。那么,老人吃隔夜饭容易引发肠胃炎吗?小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答案是肯定的。

家里做的饭菜不能隔夜,如果存放在冰箱里隔了一夜后也必须热透了才能食用。如果感觉有异味,就决不能再吃,否则很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平时患有胃病的人会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造成的危害

急性肠炎的危害有哪些?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专家介绍,肠炎的危害如下:

1、大量便血

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输血治疗。

2、便秘

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3、腹痛

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4、中毒性扩张

急性肠炎有哪些危害?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死亡率可高达44%,易并发肠穿孔。

5、腹泻

因炎症刺激所致,程度轻重不一,腹泻为本病最主要症状。轻者天天3—4次,呈软便或糊状便,可混有粘液和脓血;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6、肠穿孔

皮质激素的应用被以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7、肠狭窄

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的哪些动作是最容易引发关节疾病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关节是随着年纪增长衰老最快的一个地方之一,所以老年人在晚年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关节,专家说,上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着4.8倍的体重,下楼时承受6.7倍的体重。所以老年人要记住,不能长时间的爬楼梯,这样就会非常容易对髌骨关节产生压力,久了就易造成软骨间的疼痛。平常的习惯性动作却很容易伤害到你的关节。那么老人的哪些动作是最容易引发关节疾病呢?

一、手经常劳动

在生活中,很多家庭主妇干家务,劳动量虽然都不大。但长时间洗碗、擦地等,手腕关节肯定痛。再加上长时间受凉水刺激,更容易发炎。过度负重,则会引发手腕及手肘的关节炎。

解决方案: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劳动。洗衣服、洗碗尽量用温水。

二、盘腿坐

很多人喜欢盘腿坐,有些年轻人还喜欢盘腿坐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其实,在盘腿坐的同时,膝盖软骨已经受到了压力,还要同时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如果盘腿坐使用的力道不对,时间一久,有些人的膝盖甚至立刻就能痛得起不了身。

解决方案:有盘腿习惯的人,可以只弯一条腿,自然轻松就好,不要把两只脚都弯曲盘在一起,更不要用力将腿下压。

三、上下楼梯

大大小小的身体关节中,以膝关节最常、也最容易受伤。专家说,上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着4.8倍的体重,下楼时承受6.7倍的体重。非常容易对髌骨关节产生压力,久了就易造成软骨间的疼痛。

解决方法:尽量放慢上下楼梯及上下坡时的速度,可以尝试侧身45—90度;下坡时,尽量使用扶手;老人可以多用拐杖,减轻身体对膝盖的重量压力。

四、跪着擦地板

专家说,门诊中不时会遇到膝盖疼痛的女性前来就医,她们大多是习惯在家中跪着擦地板,引发的髌骨股骨疼痛。跪着擦地板,髌骨的压力会压在股骨上,等于两块骨头间的软骨直接压到地面上,时间一长,有的膝盖就无法伸直,起不了身了。

解决方法:尽量不要跪着擦地板,即使非要跪着擦,可以考虑在膝盖下方垫个软垫,且跪的时间不能太久,最好每10—20分钟就要休息一下,可以保持血液循环,滋养关节软骨。如果想舒服些,不如干脆就直接坐在地板上,或是准备个小板凳。男女都一样。

五、看电脑、电视姿势不对

颈椎的第5、第6节是最容易受伤的地方,除了运动伤害,颈椎的伤害大多与姿势有关。人体的颈部自然呈现C型曲线,是让头部在往下压时,力能均匀分布到每一个关节。但现代人常看电脑、看电视但又少运动,头部往往不知不觉中前倾,久而久之,颈椎的曲线会被改变,造成颈椎中、下段受力较大,“上班族”、司机尤其严重。

对腰椎的伤害,也大多来自姿势不良,或施力不当。因为胸椎及肋骨大多已经固定住,所以一些活动所需承受的重量几乎全都交给了腰椎,一旦姿势不好,重量就压在腰椎的那几节,日积月累下来,就会越压越糟。一不小心,在日常生活中,提行李、突然弯腰捡东西、搬书、穿袜子、咳嗽及打喷嚏等简单动作,都可能会伤到腰椎。

解决方案:人的脊椎之所以设计成一节一节的,就是为人类不时要弯曲活动而生,即便是某一种姿势特别标准正确,一直维持不变也会产生疲劳进而发炎,所以一定要尽量维持身体的放松。保养颈椎及腰椎的方法很简单,不管是哪种姿势,最好每30—50分钟动一动,换个姿势,就可以减轻颈椎及腰椎的疲劳和压力。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的哪些动作是最容易引发关节疾病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