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延年益寿的方法(精彩2篇)

秋高气爽,老年人的出游热情日渐高涨,一些价格相对低廉的老年团队线路在悄然升温。恰逢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也正是老年人的节日,不少旅行社表示,本周五将会出现“银发一族”的出游高峰。业内专家提醒,老年人出行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特别是要加强维权意识。

浏览

7299

文章

2

篇1:老人想延年益寿有哪些中医方法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而在古代人们就知道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健康,预防疾病,并且也总结除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供后人参考,下面来看看老人延年益寿有哪些中医方法吧?

1.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布满了相关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温浴后搓涌泉穴,可去病延年。

2.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谷道,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3.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4.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5.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6.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中医认为,耳为肾之上外窍,双耳灵健则肾经通,肾气充足,肾精盈满,则听觉灵敏。扯拉、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7.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健康二者紧密相连。凡情绪乐观开朗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健康运转,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因此,古人的摄生之道之一便是安心养神。

8.提高睡眠质量—四大宝

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提高睡眠质量有四大法宝。首先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还有,睡前减慢呼吸节奏。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人培养兴趣爱好 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助你成为长寿老人,有谁不希望自己到老身体依然强健有力气,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充实自己,养好自己的身体。要知道健康是成就快乐老人的关键,小编提出8条健康长寿秘诀,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多与朋友聚会游玩,这些是延年益寿最好的方式。那么,你对老人培养兴趣爱好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培养自身兴趣爱好

如果您退休在家,感觉无事可做,与子女相处时间也较少,那么不妨试着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退休后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吧。养花、养鸟、钓鱼、摄影、太极拳、收藏等等都是适合老年朋友的不错的选择。在电视或广播中应尽量收看或收听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节目,修身养性。家住成都郊区的马大爷今年78岁,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钓鱼成了马大爷的最爱。“每天早上9点我就会准时去河边钓鱼,都好几年的习惯了,自己找点事情做,生活过得也挺有趣的。”

2、学会培养幽默感

幽默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认为老人就不会有幽默感更是错误的。人年纪越大,就越要学会培养幽默感。当年轻人在老人面前说错话让老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试着用幽默的语言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样既能彰显老者的风度,也能维护年轻人的面子。如果老年朋友不小心在朋友面前说错话,那也不用担心,试着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一笑而过。任何年龄的人只要有幽默感,就容易打破尴尬局面。

3、身边备好常用物品并有规律的摆放

老年朋友由于年纪大,记忆力差,经常会出现找不到自己要用的东西及忘记是否做过某件事的情况。建议老年朋友身边要备好常用的物品,例如老花镜、助听器等物品就要摆放在显眼的固定的位置,方便随时取用。在拜访常用物品时,最好有规律的整齐摆放,这样能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这些物品。

4、多与孩子相处并结成朋友

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身后跟着年轻的夫妻,这一场景是不是既温馨又幸福呢?老人不仅要跟老人交朋友,还要学会多与孩子相处,同孩子一起时,可以和他们逗着玩,开开玩笑,参加年轻人的活动,例如打游戏、玩桌游、跳健身操等等。与年轻人或孩子相处,最好把他们当作朋友,与他们聊一些心事,学会诉说同时也要学会倾听,这样关系会相处得更好。

5、正视疾病并避免谈论死亡

着名心血管内科老专家章茂顺先生是一位健康开朗的老人,虽然已经75岁高龄,但仍然定期到医院坐诊,他的健康之道很简单,那就是“平和心态”。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年朋友常常会由于自身的一些疾病而心绪不宁,胆战心惊,但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疾病,自我暗示疾病与衰老是伴随而来的,那就不会那么害怕。此外,不管是与家人还是身边的老伙伴们,都要避免谈论死亡的话题,这能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的乐趣。

6、多参加集体活动结交朋友

朋友是快乐的源泉,有朋友的生活一定不会枯燥乏味,孤单寂寞。对于大多数老年朋友而言,子女忙于工作,不在身边,因此常常会有孤独之感,有时有心事也不知道对谁诉说。这时,走出家门,经常参加一些老年集体活动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老年朋友们可以报名参加一些舞蹈队、太极拳队、老年旅游团,或者去老年大学学习,这样不仅能消除孤独寂寞之感,还能结交新的朋友,丰富老人的生活。

7、尽量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人上了年纪,行动不便,但这并不代表老人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要年轻人来代劳。老年朋友首先要有“人老心不老”的心态,要学会去挑战自己,对于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好自己亲自去做。例如能走动的老人就不要让他人代劳购物,眼睛看得清报纸就不要让他们代为朗读等等。

8、学会自我肯定自身对家人的价值

不少年轻子女会发现,父母年龄偏大后,常常会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而生气。从事销售工作的王先生对记者诉苦到:“我有一次随意的说了一句我妈做饭不好吃,谁知她就生气了,从那以后就拒绝晚上给我们做饭。”其实,像王先生母亲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心理医生钟老师指出,老人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慢慢感觉自身被需要的程度降低,这种危机感促使老年人极力想在子女间找回存在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其实,老年人要学会心胸宽广一些,大度一些,要学会自我肯定自身对家人的价值,可常常进行自我暗示:我对子女来说很重要,我不会因为年纪大而被子女忽视。

老年朋友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延长寿命,但重要的是提升生活质量,只要生活质量提高了,身体自己也会变得更硬朗,身心愉悦才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如果你对老人兴趣爱好该如何培养?钓鱼对老年人心理的好处?老年人下棋对心理有好处吗?钓鱼对老年人心理的好处?老年人下棋能缓解老人焦虑情绪吗?钓鱼对老年人有什么好处?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兴趣爱好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