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人脂肪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优秀20篇)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患有的疾病之一,很多的老年人会畏惧这样的疾病,那么如何预防?下面一起来看看预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浏览

1000

文章

26

篇1:哪些原因造成老人脾气暴躁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常发脾气,会给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蒙上阴影,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哪些原因造成老人脾气暴躁?究其原因大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心胸比较狭窄。这类老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二是虚荣心过强。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三是性格变异。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四是疾病征兆。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

爱发脾气不利于家庭和谐与健康。如何调整老人心态呢?建议常爱发脾气的老年朋友,平时多参加一些集体社交活动,多找那些心胸开朗、脾气好的邻居、朋友聊天,经常与他们作伴。同时,也可请家人子女随时随地督促,这样,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可以改掉的。如果属于病症反应的脾气急躁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更多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人经常犯困可能是大脑衰老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天气暖洋洋的,很多的人一旦上了年纪,好像越来越爱打盹,我们在公园里,或者是公交车上,会看到,有的老人常常坐着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瞌睡和大脑衰老、耐氧能力减退,或者新陈代谢减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差有关,而且老人经常犯困可能是大脑衰老原因造成的。

1.心脏疾病。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睡不醒。经常出现犯困症状,说明心脏收缩功能可能出了问题,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

2.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萎缩、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有犯困的表现。

3.其他慢性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会降低新陈代谢的速率,导致其体内有毒的代谢物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进而影响到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也会出现整天犯困、睡不醒、多汗等症状。

4.尤其要当心的是,频繁犯困或看着电视就睡着,常常是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表现,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所以,发现家中老人犯困后,不要疏忽大意,最好观察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口干口渴、肢体活动不便等,如果犯困频繁,伴随症状又明显,就要及时到医院做对应的检查,找出病因并尽快治疗。

对排除以上病理原因,只是单纯犯困的老人,家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查找原因,比如是否晚上睡得太少,餐后过饱,经常吸烟等。要提醒老人平时不要吃太饱,多吃鱼类、谷类食物;坚持早睡早起,每天午饭后睡半小时左右;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注意室内通风;多吃水果或者喝点绿茶。家人要尽量多陪他们活动身体,多引导他们做一些感兴趣的事,以转移注意力。或者做一些穴位按摩:每天早晚按摩太阳穴(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等各3~5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造成老人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m/L。就称为高血糖,注意: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下面来看看造成老人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吧?

1、吃得多。饮食消化吸收是血糖的根本来源,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糖尿病需要限制饮食。但如果经常进食过量而无法消耗,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身体里,一旦胰岛素不堪重负,血糖就会高起来。

2、睡不够。不管是失眠还是熬夜,如果,血糖就会升高。博士研究发现,健康人每天只睡5.2个小时,连续8天,就能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40%。

3、脾气躁。人体有一套复杂的激素系统可以调节血糖,当人们处于发怒、暴躁等不良情绪当中时,随着等激素水平的升高,血糖也会随之升高。

4、。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内多种激素分泌就会紊乱。

与升高血糖的因素相比,能主动的因素却只有一个——运动。而从激素的角度看,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也只有。一天有1440分钟,其实,我们每天只需要拿出2%-4%的时间,约30-60分钟来跑跑步、打打球、游游泳,就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人失眠大部分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因此,保证睡眠质量对人们至关重要。为唤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关注睡眠的质量,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其实老人失眠大部分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透露,2011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确立为“关注中老年睡眠”。记者为此采访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科主任张哲成教授,张教授表示,中老年人是睡眠质量低下的主要人群,强调对该人群的睡眠保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睡眠出现问题时,大家除应关注睡眠障碍本身外,还需重视隐藏在睡眠障碍背后的中老年心理压力与疾病。

失眠背后是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睡眠问题有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感缺失、睡眠过多等症状。张教授指出,睡眠问题更多是由隐藏在睡眠质量低下背后的心理问题造成的。睡眠问题在中老年人群中体现明显。中年人群承担着促进社会前进发展的主要任务,背负着不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而老年人上了年纪,不再工作,与社会脱轨,子女成家,孤独感增强。因此,中老年人群常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此时,睡眠障碍便随之而来。中老年人群中患慢性失眠者居多。慢性失眠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情绪,更多的抑郁、焦虑患者往往以失眠为由寻求治疗,其他症状未得到个人或家属重视。当然长期心理应激导致睡眠障碍,如不加以治疗,持续时间过久,便会转为慢性失眠。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期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1.2万有睡眠问题的受访者中,中老年人占18.8%,其中77.28%患者为慢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通常认为“睡得越多,睡得越好”,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睡眠过多也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

失眠易引发多种疾病

睡眠问题多是由负面情绪引发的结构性失调。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的一种,它是焦虑、抑郁等情绪引发的躯体化症状,通常表现为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低下、情绪不稳定、出汗、心慌和精神不集中。与儿童神经系统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同,更年期阶段出现的神经功能失调,男女均有表现,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处于不断衰退状态,加上社会变迁,家庭结构转型,易出现情绪障碍,这一阶段人群中一半以上睡眠质量不好。单纯的失眠症并不多见,而众多失眠者多数不愿面对自己患上了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事实,继续听之任之,恶性循环。张教授指出,持续失眠症伴发抑郁焦虑等相关症状两周以上可能是心理障碍性疾病,应尽早寻求心理科治疗干预。另外,睡眠呼吸障碍也是中老年睡眠问题常见的疾病之一,夜间睡眠时呼吸停止持续的时间超过秒即被认为呼吸暂停,此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多是由中老年人鼻咽腔肌肉松弛和肥胖导致,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应积极寻求治疗,必要时需考虑药物和手术干预。

失眠严重应药物干预

轻微的失眠问题可通过调整情绪、放松压力、规律生活、调整作息时间来改善,严重的睡眠问题就要通过药物干预来解决。如今医学发展,治疗失眠的新型药物可不再成瘾,服用后可全面提高睡眠质量。当睡眠不足,通过规律生活调整心情无法解决时,就要考虑就医治疗、服用药物,每天至少保证六小时睡眠时间。由于睡眠问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张教授再次呼吁,中老年人应形成对睡眠问题的正确认识,单纯的失眠症较少,应更多关注失眠表象下的焦虑、抑郁情绪,一旦出现睡眠问题,需加以仔细评估,采取积极针对性治疗。睡眠对中老年人非常重要,关注睡眠质量就是关注生活质量,关注睡眠就是关注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人脚肿的症状及造成原因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的时候出现脚肿很多人都不在意,认为是小的事情人们就会忽视,但要是出现脚肿也是会影响到健康的,因此我们大家更需要发现老人脚肿时候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其中所出现的症状要做好了解,那么老人脚肿的症状及造成原因是什么呢?

1、若是因痛风引起的,那大脚趾、脚跟及膝盖部分会突然红肿胀痛,关节发热,疼痛难忍。

2、若是因为肾功能衰竭引起,会出现眼部、脸部肿胀,在脚跟、脚背轻按一下,肿胀处即凹下,肌肉像失去弹力。

3、若是心源性疾病引发脚肿,那老人还会有心慌、气喘、憋气等现象。

老人脚肿是什么原因

1、脚气病

如果只是脚肿而身体没有其它不适,可能是脚气病,因缺乏维生素b1所致,只要适当补充维生素便没事。2、痛风

如果你的脚,特别是大脚趾、脚跟及膝盖部分突然红肿胀痛,关节发热,动一下就几乎痛得跳起来,可能是患了痛风。主要的原因是体内尿酸积聚过高,无法通过大小便排出,因此尿酸走遍全身,多数走入关节,引致发炎。预防方法应从饮食入手,避免进食肥腻、高胆固醇食物及动物内脏。3、风湿病

如果你的关节经常肿胀,感到难以形容的酸痛、行动不便,但按下肿胀处并没有凹下,则可能是风湿肿胀。风湿病成因复杂,主要是长期气血亏虚,感受风寒所致。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亦会造成腿肿、疲劳、怕冷、肌肉麻痹、皮肤干燥和便秘等。4、体重过重

体内脂肪过多也会妨碍体液从腿部回转。5、药物引起

激素药物及部分降血压药和抗抑郁药物都有令双脚肿胀的副作用。

6、心脏问题

当心脏肌肉疲弱不能正常地向身体各部分泵血时,也会出现脚肿腿肿。

总之上面就是老人脚肿的原因和症状,咱们大家也需要对这做好正确的了解,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在发现疾病的时候发现问题的所在,清楚的了解后也要选择其正规的医院去除老人脚肿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老人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人头疼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头痛(headache)是临床常见的症状,通常将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统称头痛。头痛病因繁多,神经痛、颅内感染、颅内占位病变、脑血管疾病、颅外头面部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中毒等均可导致头痛。发病年龄常见于青年、中年和老年,那么老人头疼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如果春季剧烈头痛,并有发热、呕吐、抽风、身上出小红点等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流脑。

2、如果夏季头痛同时伴有高热、呕吐、神志模糊、昏睡或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乙脑。

3、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要特别警惕高血压脑病,如果有剧烈活动性头痛,并伴有眩晕、视力障碍、血压增高等症状,就要马上就诊。

4、老年人中度头痛的同时伴有头晕、意识障碍,尤其是局部偏瘫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5、慢性进行性加剧的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可能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导致,如脑瘤。

6、一侧鼻面部疼痛的顽固性头痛,并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鼻咽FK1。鼻咽FK1以前在两广地区多见,但是现在在中原地区也越来越多见,主要原因是家装污染造成的。

7、一侧眼痛的剧烈头痛、眼睛发红、瞳孔散大、视力降低、眼球发硬,可能是青光眼。

8、一侧耳痛的剧烈顽固头痛,可能是内耳肿瘤。

人到中老年以后,得病机率就要比以往高出很多,就如人们常说的“四十之前人找病,四十岁之后病找人”这句真实的反应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如果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中,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从饮食和起居上是科学健康的,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衰老带给我们的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哪些原因会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虽然物质条件好了,但是因为有很多的老年人的心理压力还是有的,所以很容易造成营养失衡,那么老人营养不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不爱吃、吃不动、营养失衡、药物作用。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老人营养不良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不爱吃

老人味觉功能退化,经常没胃口,导致吃不下、吃不香。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老年人能量摄入量以每日1800—2000千卡为宜,吃得少就无法保证充足的营养。胃口不好的老人,要增加锌的摄取,多吃瘦肉、鱼、蛋、豆制品、核桃等。锌参与味觉素的合成,能增强味蕾机能。味蕾对汤类食物比对固体食物敏感,可适当喝些菜汤,多吃蛋羹等。饭菜温度要适宜,味蕾敏感的最佳温度为20℃-25℃。多进行室外锻炼和力所能及的劳动,促进胃排空,增强饭前饥饿感,提高食欲。

吃不动

老人牙齿松动,吃不了硬的食物,进而保证不了营养的摄入。“吃不动”的老人要从牙齿和食物两方面下手。首先,老人的牙出现问题,要及时寻求牙医的帮助,牙齿脱落要及时镶补,不要抵触佩戴假牙。另外,老人应多选择肉末、豆腐脑、菜泥、果汁等软烂、易嚼、易消化的食物。

营养失衡

许多老人存在偏食的问题,要么吃肉多吃菜少,要么“养生过度”,如认为吃粗粮好就顿顿粗粮等,让他们的营养失衡。其实,老人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全谷类食物即可起到预防慢性病的作用,所以合理的饮食应该是粗细搭配,肉菜均衡:谷类食物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每天125—200克。其中粗粮比重不宜太大,并尽量在白天吃,以免影响消化。如果晚上吃粗粮,就要粗粮细作,比如熬粥喝,或与土豆、芹菜、番茄、苹果、橘子等果蔬搭配。建议少吃红肉,如牛肉、羊肉,多吃白肉,如鸡肉、鱼,且要清淡、软烂。

药物作用

红霉素等抗生素有明显抑制食欲作用;某些中草药,如石膏、大黄、黄柏等苦寒败胃,熟地黄滋腻碍胃,也会抑制食欲;抗肿瘤药氮芥类可引起恶心、厌食。老人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和吗丁啉调理食欲。另外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食欲,服药期间要定期查肝功,明显食欲变差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脚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脚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多见于久病卧床的。有的老年人也常发生。引起这种病的原因是身体过度或长期卧床,维持脚弓的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无力维持脚弓的形状,使脚部的跖骨下陷,脚底板的肌肉出现疲劳。防治的方法是经常将五趾并拢屈曲,以五趾尖和着地走路坚持下去使脚弓早日形成便可减轻。也可在鞋底的中间钉上一块1厘米高、2厘米长、3厘米宽的硬橡皮垫。走路时脚心卡在硬橡皮垫上,使身体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跖骨上,即可减轻跖底痛。

老人应该怎么走路

老年人的跖腱膜弹性较差,功能降低,如果剧烈跑跳、长时间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湿的刺激,容易发生炎症。防治的方法是老年人不要剧烈跑跳,多用热水洗脚,平时尽量踮着脚尖走路,病情严重的请医生用强地松龙配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老人脚痛吃什么

在中年以后,肝肾精血逐渐虚弱,绝经以后肝更加衰弱,可直接导致筋骨失养。按照,治疗炎一般从补肝肾入手。因此,骨患者特别是绝经以后的妇女,更要注意滋补肝肾。

补肾食补最佳。如韭菜味甘、辛,性温,可温肾助阳,补肾强骨,对缓解膝关节酸痛症状有效。此外,枸杞、羊肉等都是很好的。每天喝杯,每周或半个月吃一次羊肉火锅,有助于补肾强骨。

老人脚痛的治疗方法

开窗法:即在较厚的海绵或毡子(或塑料泡沫)、鞋垫与跟骨痛相应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

垫高法:在足下痛点相应部位用绵花或旧布、毛巾等垫高鞋垫5~10mm,对跟下滑囊炎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扩散,缓解疼痛。

家里老年人出现脚痛的事情的时候建议可以先去医院看一看,让医生来检查一下,以便采取合适的办法来治疗。但是,一定要小心谨慎,不然老年人是吃不消的。而且有的老人自己本身就年纪比较大,行动不方便,家里人要给予关怀。

老人的足部保健方法

足部保健其实用不着去什么中心,自己在家就能轻松解决。首先,拿一个小锤子在脚底轻轻敲打,确认究竟是哪个地方的酸痛,酸痛的部位,就是你的痛点。摸准了患处,就拿这只小锤子对准痛点,轻轻地持续敲打3~5分钟。接下来,要绕着痛点四周以同样的力道轻轻敲打3~5分钟。最后,用手搓揉整个脚底,包括小腿肚,约3~5分钟。

按摩做完后,紧接着要用热水来泡脚,有利于促进脚部。若能用热姜汤来泡,效果会更好。泡脚的时候,双手也不用闲着,可以左右交替地按摩合谷穴。就这样一边泡,一边按压,30分钟即可。这几项功课,只要持续做1个月,疼痛症状就能明显改善。

此外,还要通过食疗进行全身调养,尤其是保护肾脏。这里推荐一道保肾汤饮——莲藕汤。中医认为,莲藕具有养心、健脾、益肾的功效。莲藕汤的做法也很简单:将莲藕洗净,连皮切片,体质较寒凉者要加15枚红枣,切开不去核;将所有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滚后,再用小火煮45分钟,滤渣取汤。对于肾脏虚弱的老年人来说,还可以把莲藕汤作为解渴的饮料,每天喝1200毫升,效果非常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什么原因会造成老人脚底疼痛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年纪大了之后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各种疾病这个时候也容易找上门来,而老人们得了疾病之后往往是最难受的,因为年龄的束缚,让老人觉得很不舒服,治疗起来也没有年轻人好得快,老人们经常活说自己的脚底会有疼痛的症状,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不管它,最后困难更大了,那么什么原因造成老人脚底疼痛呢?

脚部疼痛可能是因为过度的行走导致的对于的脚部的压力的,尤其是老人家开始身体免疫力下降,大多是会伴有的神经痛等多种疾病,平时尤其是多注意休息的,一般中医的治疗比较好,主要是具有的脚底按摩,针灸等多种方式缓解的脚部的压力的,平时也是可以使用的温水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的脚底的血液的循环的,而且身体的大部分的穴道都是属于的脚底的,所以平时需要经常的按摩的。

如果是突发的症状,可能是出现了骨质增生的情况,而根骨骨刺是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此病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也可能肌腱处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趾腱筋膜炎。这个病情要暂时暂停剧烈活动,尤其是走路都应该减少,并且要最好每天用热水泡脚,并且对于脚底板进行热敷。

常看到一些患者走路一跛一跛地来到物理治疗室,告诉物理治疗师,因脚底疼痛,走路一脚不敢用力踩地,尤其是早上醒来一下床,脚跟踩地的那一刹那最痛,有时像针刺一样痛,忍耐走几分钟后疼痛就会慢慢减轻,若不去理它,到下午疼痛又会慢慢加剧,甚至痛到无法继续站或走路。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是元凶类似以上的症状,可能是得了足底筋膜炎。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包括:足底筋膜因工作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例如老师及护理人员等;跟骨骨刺造成跟骨与足底筋膜交接处不断摩擦发炎;筋膜本身柔软度变差,如年纪大;脚足弓过大(高足弓)或过小(扁平足);体重过重、常穿硬底鞋……等因素,造成足部负担过重,尤其是足底筋膜经常受到过多或不正常的刺激,导致筋膜发炎的现象。

足底筋膜主要功能是用来维持脚底足弓,使足部具有弹性,吸收走路脚板着地时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当它过度使用或受到不正常的拉力,皆可能导致发炎现象。病人初期会有足底疼痛现象,尤其是在筋膜与脚跟交接处及脚底离跟骨三公分的位置,按压时会有压痛点,走路或站立过久,在此处感到一阵刺痛。这种症状若不处理,一段时间之后,便会造成足底筋膜退化,失去应有的弹性、周遭肌肉萎缩,影响脚的正常功能,受伤的脚因疼痛不敢承重,走路一跛一跛,久了就会造成另一只脚因过度承重造成膝盖疼痛退化、髋关节退化或常因走路姿势不良造成腰酸背痛、脊椎侧弯……等现象。

抬高双脚摆动脚板促进循环本身若是以上所提的高危险族群,可*训练足部与小腿肌群的柔软度及肌耐力运动;选择一双软底有吸震效果及具足弓的鞋子;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如站立或走路一段时间应短暂休息,并将双脚尽量抬高,脚板上下摆动,一来可让脚底筋膜得到充分休息,二来可增加下肢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如此便能有效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发生。

年纪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脚底疼痛的症状,原因很多,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原因,比如说老人们穿的鞋子不合脚,鞋子不够柔软都是会引起交底疼痛感的症状发生的,而老人们穿的鞋子不要太硬了,这样会引起脚底不舒服,多穿软的透气的鞋子,老人们平时应当加强身体的锻炼来预防各种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人经常发脾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也可以发脾气,因为适当的发脾气是有助于宣泄心里的不满,但是有时候老年人发起脾气来会六亲不认,变得十分不讲理,先不说这样会得罪多少人,从健康角度来看就不好,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老人经常发脾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吧?

一是心胸比较狭窄。这类老人凡事喜欢斤斤计较,别人稍微触犯了他,如无意中踩了他的脚,或不慎把脏水弄到他身上,他就不肯原谅,要大发脾气,甚至大骂一通。有的则对别人过于苛求,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发火。

二是虚荣心过强。有些老年人常常以“长者”、“老者”、“过来人”自居,在生活中处处要设法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一旦有谁冒犯了他,伤了他的面子,就会大动肝火,发起脾气来。

三是性格变异。老年人经常性地发脾气,实际上是心理衰老、性格变异的反映。这些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社交能力逐渐减弱,自我封闭性增强,遇事固执过敏,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

四是疾病征兆。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可能与身患某种疾病有关。如肝病患者,虚火亢盛,心情烦躁,平时容易发脾气。

老人经常的发脾气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睦,有时候也会让子女们苦恼不已,老人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和自制力是可以改变和防止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发泄自己的内心,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修身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人摔倒是什么原因造成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力量会下降,坚持散步、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体态,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参加一些能提高身体平衡性、柔韧性和肌肉力量的运动,可以预防摔倒的,下面来看看老人摔倒是什么原因造成吧?

1、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到平衡功能。医生认为,存在记忆功能丧失的老年人,其步态也会紊乱,判断能力受损,这些都增加了他们跌倒的风险。

2、眼镜的差错。

进入老年,视觉功能也会下降,所以要定期做眼科检查,以保证眼镜不会过时。卡拉曼格拉医生认为,有的老人兼有花眼和近视,他们适合准备两副眼镜,一副用于阅读,另一副用于走路。

3、药物的混合作用。

医生认为,任何会引起嗜睡的药物,以及包括一些止痛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助眠药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特别是首次服用或与其他药物同服时。甚至是一些非处方药也会造成跌倒,它会让人感觉虚弱和血压下降。一些用来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肥大和高血压的药物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4、感染。

感染病专家说:“多年以来,我惊诧于有这么多的病人会因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而摔倒,不得不住院治疗。”尽管他们是因为摔倒而被送入了急诊室,但其中很多病人有模糊的早期感染迹象,如身体虚弱或低烧。

感染病专家还说:“通过查看病历记录,有将近1/3的病人在跌倒前有虚弱、头晕、意识模糊或发烧的症状,在实际中数字可能会更高。”医生建议老人及其家属要特别关注感染体征和症状,有不适感及早就医,提前做好预防跌倒的准备工作。

5、感觉功能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感觉功能和对刺激的敏感性会不如从前,这也是衰老的表现。其中,双脚察觉地板凹凸不平和粗糙感的能力会下降,也很难分辨出地表是硬还是软。

以上是小编介绍老人摔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内容,本网老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出行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人嗜睡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退休后,时间比较的充分,如果不帮助自己的子女带孩子,做饭,时间较多,大多数的老人没什么事情做,没有事情做,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通常是睡觉打发时间。睡觉不一定是真睡,但是久而久之出现嗜睡的现象。那么老人嗜睡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专家表示,老年人嗜睡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脑部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下面,我们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年人嗜睡的原因,以帮助广大老年人尽早摆脱失眠。

1、环境因素

老年人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上老年人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因此,在了解老年人嗜睡的原因之后,做子女的应该注意给老年人安排好日常生活,注意适当的搞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使老年人感到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从而摆脱孤独、寂寞感。

2、药物因素

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老年人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因此,在检查老年人在嗜睡中,发现服用的药物中和用安眠药对嗜睡有一定关系,就应该停用、改用或减量应用安眠药物。

3、身体因素

一般情况下,身体因素是最常见的老年人嗜睡的原因。老年人多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因此,家人应注意老年人患内科疾病的情况,如出现老年人嗜睡的情况,应及时找咨询医生或去医院进行检查,谨防延误治疗。

4、脑部因素

当老年人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例如当老年人出现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出现嗜睡状态。

作为儿女应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如果发现老人存有嗜睡现象应采取相关检查查出根源对症进行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人为什么越走越慢?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为什么越走越慢的原因是:人类从30-40左右开始,肌肉每年会有0.5%-1%的自然流失,等年龄到达六十岁,肌肉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明显减弱。老人易患三高、静脉曲张等关节、肌肉型疾病,导致下肢肌肉供血量和代谢废物的清除速度减缓,从而影响走路速度,脚步变得迟缓。

据相关科学报道表明,走路是一种温和却有效的锻炼方式,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走路的过程中,需要身体的骨骼、肌肉、神经三大部分的默契配合才可完成,如果每天能坚持步行半小时左右,对于骨骼与肌肉的锻炼,能延缓衰老,较晚的步入腿脚不便的行列。

另外生活中,走路姿势也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走路内八字的人可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走路手臂不摇摆可能跟后背有关系,罗圈腿可能是骨关节炎患者,走路步子小可能是因为膝盖骨骼退化,应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到老了的时候,出现更多问题,那时便是为时已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满口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来说,老人家经常容易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等现象,而人们也常常认为牙齿松动或者长白发便是步入老年了。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会经常出现牙齿松动的现象呢,很多朋友多偶不太清楚,而牙齿松动一般不是一两颗,而是满口的牙齿松动,所以老人家在吃东西的食物,往往会难以咀嚼食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老人满口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吧?

一是牙龈内侧与下面部分存在异物又长期得不到清理,细菌滋生刺激长期存在所致;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开始缺乏维生素C,牙龈吸收营养功能有了一定的障碍,也会或多或少发生萎缩,使牙根暴露,这种叫生理性萎缩。牙龈萎缩导致的牙齿脱落,建议可以使用生物疗法牙黄金,由于牙槽骨的健康是由牙龈的健康决定的。

控制牙龈萎缩,不仅是根治牙齿系列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避免牙槽骨被吸收的核心问题。事实证明,牙黄金能让牙龈重新膨胀,但已经被吸收的牙槽骨是无法重新长出来的,因此牙槽骨对牙齿的稳定力度无法完全复原。但通过牙黄金的作用,康复后咬软食物没问题,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尽早尽快保护牙龈。

对于老人家出现满口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这个温性,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所了解了。其实这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是由于老年人缺钙或者牙龈萎缩等原因导致的。如果老人咀嚼严重影响吃食,可以到牙科医院镶假牙。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满口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人睡眠质量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老人即使夜间睡眠时间足够,但在白天仍然感到非常困倦想睡,医学上称为白天过度思睡。据估计,大约有13.6%~25.2%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到重度的白天过度思睡,下面来看看老人睡眠质量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吧?

国际睡眠基金会的迈克尔·J·霍夫博士曾经讲过:“过度思睡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先兆。”而广州有医学专家认为,老年人睡眠质量差与许多潜在的医学问题有关,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

75岁老人失眠与病有关

李女士今年75岁,多年来一直患有失眠。她在入睡前总是觉得双脚有说不出来的不舒服,偶尔会有触电的感觉,伴有腿部抽动,她非得要动一动腿或下床活动活动才感到舒坦。更让她心烦的是,即便睡着了,她还会频频醒来,几乎一小时醒一次,搞得她夜里睡不够,白天昏昏欲睡。她的老伴也说,妻子睡熟后两条腿每隔几十秒钟就抖几下,他有时开灯看看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她的两个大拇指总是奇怪地往外伸。经过医生检查,李女士患了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

胖人容易被憋醒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王炅称,老年人白天思睡的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些较胖、脖子短粗的老年男性容易患有此病,他们在夜间睡眠时常常打鼾,严重时呼吸会突然停止,直到缺氧憋醒;有的人还可出现肢体抽动,甚至起来梦游。他们在夜间反复憋醒导致睡眠不足,日间自然精神差,感到头昏脑涨,长期下去还容易出现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等。

王炅介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因复杂,少数人是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病变,而大多数人是上呼吸道结构不正常,或者是咽喉部神经肌肉控制异常,例如有鼻息肉、扁桃体增生肥大等。这种病会逐渐发展,肥胖、感冒、饮酒和衰老等因素可加重病情,尤其是胖人,颈部脂肪的沉积导致他们上呼吸道的口径缩小,气道容易阻塞,胸腹部脂肪的沉积则增加呼吸负荷,因此,肥胖之人难以睡得安稳。

对于有这类症状的老人家,王炅建议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以明确诊断,然后可以根据病因的特点选择用小型面罩呼吸机帮助夜间呼吸,或者在口腔科或耳鼻喉科做手术去除气道阻塞。在生活上,患者尽量保持侧身睡眠,可以在背上垫上一些东西或者靠墙侧躺;肥胖的人应减肥。

两条腿不让人睡觉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也可导致老年人白天思睡。

王炅介绍,在老年人群中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的发病率高达20%~60%,其特征表现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高度刻板的肢体运动,常见的是小腿胫前肌发生收缩,大脚趾有节律地伸展,偶尔出现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弯曲。这些动作每20~40秒可出现一次,每次持续0.5~5秒不等,至少连续动3次。严重的运动障碍发作常导致患者惊醒。

不宁腿综合征也很常见。王炅介绍,国外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总人口的1%~10%,我国的患病率估计在1.2%~5%左右,以中老年人多见。这种病的主要表现是下肢出现难以描述的异常感觉,患者经常反映从两条腿的骨髓里发出刺痛、烧灼感或瘙痒感,往往在下地走一走或者捶捶腿之后会感到舒服一些。严重者要起床不停地走路方能缓解,导致晚上休息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人脚底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出现脚痛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那么老人脚底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骨刺会引起老人脚底痛

足跟痛,是由于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

2、神经受到压迫会引起脚底痛

神经进入掌部管道,由于受到压迫,就产生症状。管道之所以会变得狭窄,引起神经压迫症状,常常是与外伤、骨、等有关。尤其是在关节没活动的情况下,如经历过睡眠或没活动一些时候,压迫的现象增加。

3、鞋子不舒适会引起老人脚底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4、足部骨间肌损伤会引起老人脚底痛

足部骨间肌,跖骨头横韧带,因长期过度牵伸而造成慢性损伤,也会引起足底板痛。

5、足骨发育畸形会引起老人脚底痛

足骨发育畸形,跖骨向内侧偏斜,不能有效地负载体重,随之由第二和第三跖骨取代,从而损伤了跖骨头横韧带,同样也可以引起前足底板痛。

6、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引起老人脚底痛

脚部疼痛可能是因为过度的行走导致的对于的脚部的压力的,尤其是老人家开始身体下降,大多是会伴有的神经痛等多种疾病,平时尤其是多注意休息的,一般中医的治疗比较好,主要是具有的,针灸等多种方式缓解的脚部的压力的,平时也是可以使用的温水泡脚能够有效的促进的脚底的血液的循环的,而且身体的大部分的穴道都是属于的脚底的,所以平时需要经常的按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造成老人孤独心理有哪些原因?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老年人来说,孤独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通过研究表明,孤独会给人不开心的感觉,还会存在很大的杀伤力。如果老年人患上孤独症,会对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工作才行,下面就来了解下造成老年人孤独心理原因是什么?

1、环境因素

有些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比如,孤单的环境,陌生的环境,突变的环境等。

2、自我评价不当

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3、自我意识太强

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4、情绪情感障碍

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有可能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

5、缺乏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造成老年人孤独心理有很多的原因,如果想要避免出现孤独心理,日常生活中老人们可以多去寻找一些业余爱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变得更加充实一点。只有每天处于快乐和忙碌的状态之中,才能避免引发出更多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什么原因造成空巢老人大量出现?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空巢老人多是指一些不和儿女同住的老人,他们在生活和心理上缺少儿女的照顾。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空巢老人的出现呢?关注老人安全的本安全网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造成空巢老人出现原因有哪些的安全知识。

造成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明显提升,种植物不受限制,耕地因企业占地不断减少,被征地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多,种地与务工收入比对,形成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打工人员中部分人员已成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较高不愿返乡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个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过独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这部分老人大多是经济上能够独立,精神生活较为丰富,身体状况较好的低龄老人。二是老人对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进了城或是迁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们不愿意离开久居的环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坚持守着老根据地。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二是子女压力大(子女的子女读书等),无暇照顾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选择独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紧张等条件制约,无法与子女同住。四是极少数子女具备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

4、社会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住房条件改善,许多子女婚后拥有自己的住房,与老人分开居住,造成空巢。二是子女在外就业就职进了城,造成空巢。三是因女儿婚嫁而离开家乡异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儿的老人因女儿出嫁而形成空巢。

5、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不管造成空巢老人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子女在外即使再忙也应常回家看看,不要让老人产生孤独感,不要让年老的他们孤苦无依。想了解更多如何关爱空巢老人的安全常识,请继续关注本安全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女性老人手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手发麻,多是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所以很多的人都会想知道女性老人手麻有什么原因。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女性老人手麻的主要原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手麻的治疗方法

1、按摩胸部,强心固本

用一手拇指沿膻中穴(位于胸骨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隙处),四指沿天池穴(位于胸部乳头外侧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第4肋间隙凹陷处)、神封穴(在胸部正中线旁2寸,第4肋间隙凹陷处)按摩。

另一只手从颈部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处)向下至胸底鸠尾穴(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半寸处)上下按摩,共计100次。

2、按摩颈部,活血化瘀

以左右手分别用拇指和四指分开,掐捏喉部上端廉泉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上缘凹陷处)、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处)和其下端的天突穴各100次。

再以左右手分别有节奏地按搓颈后的天柱穴(位于颈部斜方肌处缘之后发凹陷中,约当后发髻正中旁开1.3寸)和哑门穴(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1、2颈椎棘之间的凹陷处)各64次,按搓时要辅以头部的俯仰动作。

3、梳洗手臂,理经祛邪

用右手掐捏左腋窝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尔后再从上而下,由下而上梳洗手臂内外侧。

再按合谷穴(将一手拇指指间关节纹正对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边缘,此拇指尖所指之处)和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掌骨的掌中纹处,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所指)各64次,最好再以同法换手按摩。

4、伸长颈部,疏筋解痉

双手提至腰部,吸气,然后慢慢向下压去,脚底用力抓地,挺胸收腹,颈部有意识地向上伸长,吸取天地之灵气。

女性手麻的原因

1、上肢神经卡压:

(1)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间麻醒史,醒后活动可好转。严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缩,影响手的精细动作,这是因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即所谓的“腕管综合征”;

(2)是环、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间麻醒史,严重者伴有肌萎缩,环、小指的屈指力下降,影响精细动作。这是因为神经在肘部受到卡压,即所谓的“肘管综合征”。

2、颈椎病:

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颈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之一。颈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觉异常以外,还伴随其它症状,如:颈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动障碍等。确诊颈椎病并不困难,只要照一张X光片就可以了。另外还有一种检查颈椎病的简单方法,一个人托患侧头部,一手握患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

3 中风:

引起手麻的另一常见疾病便是中风了。如果经常出现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肢体麻木、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患者平时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的发生。

女性老人手麻的原因

脑缺血

老人多患有高血压,会促使血管痉挛、高血脂,引起血管硬化,加这血黏度增高,睡眠时血流又缓慢,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脑缺血而导致手发麻。所以老年人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液流变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平时要多饮水,可在医生指导下服丹参、维脑路通等药物。

颈椎病

表现症状多种多样,手麻就是其中的一种。对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理疗、牵引和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平时要做颈部缓慢活动的保健操,睡眠时枕头高低、软硬要适宜,睡姿要正确,就会避免颈椎局部血管和神经组织受压而导致手麻。

糖尿病

糖尿病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就是其中一种,可引起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对糖尿病要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补充维生素B1、B6、C,配合使用银杏叶制剂、川芎嗪等药物,就可以消除四肢麻木的症状。

痛风病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占1%是痛风所致。一般经治疗,手麻及关节疼痛都能得到改善。

末梢神经炎

老年人由于长期消化吸收功能差、营养不良,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导致末梢神经炎,引起手麻。只要增加一些营养,多补充维生素B1,手麻就会消失。

臂神经受压

多是在睡眠时姿势不正,颈项偏斜或手臂受压,压迫了臂神经,引起手麻。只要换个睡姿,活动一下手臂,手麻就会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人脂肪肝原因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酒精性脂肪肝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发生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分4个阶段:脂肪肝,脂肪肝炎,脂肪肝炎伴纤维化,肝硬化,故脂肪肝可威胁人们的健康,做好预防可防止脂肪肝的发生,那老人脂肪肝该如何护理呢?脂肪肝患者应该增加每日食物种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每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种,靠一种或简单的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营养需要。因此按照合理比例,应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和水果、豆类制品、奶类制品和油脂,下面来看看老人脂肪肝原因有哪些吧?

1.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大量饮酒对人体消化、神经、循环等系统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对肝脏有直接毒害作用,其损害程度与饮酒量,饮酒时间和方式均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显示,每天摄入150~200g乙醇10~12天后即有人形成脂肪肝。另有统计显示,每天饮酒160g以上,10年内42%的人患酒精性脂肪肝,32%的人患酒精性肝炎,14%的人患酒精性肝硬化。饮酒刺激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末梢组织脂肪动员增加,认为是脂肪肝加重的因素之一,同时嗜酒者对食物的需求减少,伴有营养的消化吸收障碍,可加重酒精的中毒作用。

2.非酒精性脂肪肝

(1)肥胖性脂肪肝:体重超过标准的20%~25%时为肥胖,严重的肥胖病人脂肪肝发病率在61%~94%,肥胖病人周围脂肪组织过多,释出的未酯化脂肪酸增多,肝内脂肪贮积速度超过分解速度,加之肥胖病人常用低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蛋白质-热量失衡,均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营养不良性脂肪肝:主要由于热量供应不足及蛋白质摄入低下或吸收不良等引起。饥饿时血清自由脂肪酸增加,可致脂肪肝形成,空回肠旁路术和胃分隔术均为外科控制肥胖的方法,其术后并发症,均包括肝脂肪变性。

(3)糖尿病性脂肪肝:约50%的糖尿病病人伴发脂肪肝,Ⅰ型糖尿者因胰岛素缺乏而出现脂肪分解,血浆脂蛋白清除能力降低,而致脂肪肝形成。Ⅱ型糖尿病者主要是由糖类摄入过多而致的肥胖所致。

(4)药物及毒物性脂肪肝:引起脂肪肝的药物见于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等。常见的致脂肪肝毒物有四氯化碳(CCl4)、黄磷、异丙醇、三氯化烯、砷、铅、汞等,上述药物及毒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5)其他:原发性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炎症性肠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