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怎样防止掉牙推荐20篇

不知不觉中,已经迎来了立秋气节,立秋一到,很多老年人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各种小毛病了,对于老年人来说,立秋做好养生更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老年人怎样防止掉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浏览

4712

文章

42

篇1:老年人运动健身怎样防止意外伤害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们的保健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崇尚运动健身,在健身的同时不可避免要发生运动性损伤。老人科学的运动方法是什么呢?老年人发生运动损伤与其自身的生理机能有关,超过60岁的老年人,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会出现明显的衰退,运动器官也会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出现如肌肉萎缩、兴奋性降低、速度减慢、骨质疏松等改变,从而引发运动损伤。老年人运动健身怎样防止意外伤害呢?我们和看看吧。

为了避免老年人发生运动性损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运动得当不但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从运动中受益,同时也能减少运动损伤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远离运动损伤呢?专家指出,老年人的自身生理变化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在健身运动中对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有所选择,建议老年人运动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戒负重练习。随着老年人肌肉逐渐的萎缩,肌肉力量也会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其次,戒屏气使劲。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大脑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和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第三,戒激烈竞赛。老年人不适宜进行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容易诱发意外。

第四,戒急于求成。活动量过大或突然增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第五,戒头部位置变换。老年人由于运动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容易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头部运动的动作,不适宜做,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出血,重者危及生命。应避免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

总之,老年人要避免运动损伤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掌握好以上几点禁忌,在出行的时候驾驶老年代步车,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防止慢性病复发需做到这5点!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有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在冬天非常容易发作。因此如果想要安全过冬,老年人就要注意防止这类疾病的发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药来控制疾病外,更应当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比如合理饮食,规律适当活动等,具体分为以下5点

①规律起居。冬季昼短夜长,老人要适应时节变化,注意适当添加衣物,调节作息时间,要“早睡晚起”。

②合理调配饮食。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可多补充肉类及高能量食品,以补充热量,但也要控制数量,如若一味油腻,则易生痰湿,反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③避免外邪侵入。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冬季寒冷,老年人极易感冒,常诱发肺炎等。因此,老人不仅要做到防寒保暖,还应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外出要戴口罩等。

④修心养性。冬季正是万物蛰伏蕴藉之时,此时老年人要心境平和,注意控制情绪,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关注情绪的调适。要以正面积极的、和谐友善的心理来看待周围事物,遇到不如人意之事不要过度挂怀,要淡然处之。

⑤适当运动。在冬季,老人最适宜的运动是散步,走路可刺激足部穴位,从而起到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但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应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活动量也要掌握好度。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防止慢性病复发需做到这5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子女如何教老年人在火车站防止被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情屡屡见诸报端,我们在痛斥这些无良骗子的同时,也要教父母防骗方法。那么子女如何教老年人在火车站防止被骗?如何在火车站防止被骗?下面和关注下吧。

打好预防针。做子女的平时要有意识地将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一些案例告诉老人,让他们对这些常见的骗局有一个了解,以防将来遇上了类似的情况时能够有所防范。

1、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主动向你打招呼的人

在广场,不要和任何陌生人搭话,包括巴士、旅馆拉客的,卖地图的、兜售电话卡的、借电话给你的。尤其是那些号称是你朋友的朋友的人,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骗子。

2、不要在车站周围打公用电话

私人的公用电话一般都做过手脚,随便一个电话,收你几百元,不给就会挨打。车站的IC卡电话有的也做过手脚,其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骗局,因此,在车站最好用手机,或者根本别在这里打电话。

3、千万别拣地上的钱包或者值钱的东西

如果有人拣了想和你平分,你也千万别以为那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那是骗子故意放在地上引诱你的,等把你带到一个角落里。你不但分不到钱,而且连你自己身上所有的钱也会一起让骗走的。

4、不要随便问路

有公交就最好乘坐公交,如果你不知道路,不要随便问路,最好在广场打的直接到你的目的地,一般来说火车站的的士还是比较正规的。

5、不要在火车站附近买东西

火车站附近的商家,十个有九个是黑心的。找假钞,撕钱角。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骗走你更多的钱。所以去火车站之前最好是买好吃的喝的。实在要买东西,也要尽量使用零钱。

6、尽可能结伴而行

所谓人多势众,相信三五个人走在一起。那些不法分子也不敢轻易下手。

以上是子女如何教老年人在火车站防止被骗介绍。想了解更多车站安全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怎样防止血管硬化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血管硬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是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那么,老年人怎样防止血管硬化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吧!

老年人怎么预防血管硬化?

一、戒烟。由于在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些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到血管运动中枢,并且同时刺激到体内肾上腺素的释放,就很容易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所以在生活中要避免吸烟和远离吸烟的人,导致让自己吸到二手烟,二手烟的危害比直接吸烟更加严重。

二、要控制体重。肥胖也是引起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所以控制体重可以很好的减少一些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最直接控制体重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保持每天的饮食营养均衡,能够满足身体所需。也不要大量的摄入热量,让自己身体内的热量超过正常值。而且在平时还要少吃一些垃圾食品,像快餐、油炸类等食物。都是容易引发肥胖的。

三、要经常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对血脂、血压、体重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经常运动还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从运动中很好的释放自己。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体力等情况去做不同的运动,千万不能为了追求效果而让自己做不能接受的运动,这样不仅会让自己身体承受不了,而且还会出现一系列疾病。

四、合理的饮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跟日常饮食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像一些饮食油腻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血脂增高,血脂一旦增高就会附着在血管上,就容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发血栓危害生命。所以,在日常的饮食要特别的注意,减少摄入盐、糖、高脂肪等食物,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钎维素的食物,像水果蔬菜、五谷杂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如何防止心脏衰老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研究发现,老年男性跟老年女性相比,心脏会更容易出现衰老,所以,老年男性更需要注意养护心脏,防止心脏衰老。那么,如何做才能防止心脏衰老呢?专家认为老年男性可以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注意心脏的日常保养。下面来看看老年人如何防止心脏衰老吧?

男人心脏老得快,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1.男性比女性少一道雌激素防线。研究发现,女性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2.男性摄入高脂肪食物更多,具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更大,会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3.男性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往往承受着比女性更多的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的调节,增大心脏负荷、加速衰老。临床上,中青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中,男性要明显多于女性。

延缓心脏衰老,男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注意运动。男性心脏从40岁以后开始加速衰老,运动的意愿随之降低,尤其是到45岁以后更不愿意运动。此时要注意适度锻炼,但不建议进行篮球、羽毛球等剧烈运动,推荐快走、慢跑等相对舒缓的有氧运动。以慢跑为例,可选择在跑步机上进行,若之前运动较少则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每次可以只跑1~2公里,1周2~3次,随后每2~4周逐渐增大运动量。每次跑步不要超过10公里,并留意跑步机上显示的心率变化,若出现心率过快,则要逐渐减慢速度并适当休息。

其次,要定期体检。如果出现血脂过高等问题,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调节,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平时多留意自己的身体状态,若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再次,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当多吃菠菜、西红柿等蔬菜,多喝牛奶,少吃油炸食品。

最后,要注意心理上的调节。30~40岁的男性家庭和社会压力较大。有调查表明,职位、学历越高的男性,心脏相对更容易出问题。如果出现失眠、易怒、沟通耐心减少等,就要开始注意自我调节。要拿出50%的精力回归家庭,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制订积极的生活计划,如每几个月去看场电影、出去旅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如何防止和应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进行预防和应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预防和应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第一,饮食健康

老年人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吃肉、鱼、蛋、豆、奶等富含营养的食物。老年人饮食中的盐分、脂肪、糖分摄入应适量控制,以免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同时,老年人应多饮水,保证身体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泄废物,维持身体的水平衡。

第二,坚持适度的运动

老年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多种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等。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游泳等。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弹性,提高身体免疫力。

第三,保持积极的心态

老年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向上。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生活经验,避免孤独、抑郁情绪的产生。同时,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保持心态愉悦。

第四,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特别是对于高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更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第五,定期接种疫苗

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流感、肺炎等疾病,都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因此,老年人应该定期接种疫苗来保护自己的健康。流感疫苗是老年人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因为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死亡。肺炎球菌疫苗也是老年人需要接种的疫苗之一,可以预防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除此之外,疫苗接种也可以预防其他传染病,如乙肝、水痘、带状疱疹等。

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健康问题,防止常见疾病的发生。除了以上提到的预防措施,老年人还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控制好慢性病的发展。同时,老年人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参加适度的运动,享受生活。通过这些措施,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骑行锻炼怎样防止意外伤害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热身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和关节温度升高,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黏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这是提高锻炼质量、预防运动损伤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老年人骑行锻炼怎样防止意外伤害呢?我们和看看吧。

热身方法

1.热身运动时,除了常规的从头至脚的徒手热身方式外,身体各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也要进行充分的活动。还可借助跑步机、健身车等进行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2.全身热身后,要进行局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针对性活动。比如当日主要练肩,那就要对肩部进行针对性的热身,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颈前或颈后下拉,前、后各做1至2组,用轻重量,每组做15次。

3.热身运动一般以10分钟为宜,冬季可稍长些,约15分钟。热身时间不宜太短或太长,太短热身不充分,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太长体力过早消耗,影响正式锻炼。

整理放松

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也是必做的。它能使人体从运动状态平稳地回到安静状态,有利于偿还“氧债”,加速乳酸等废物的排除,快速消除疲劳,促进肌体恢复。

许多健身者不重视整理放松运动,练完就走人,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适征兆,但第二天或下次锻炼时就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或关节损伤等症状。

整理放松方法:

1.慢跑5至10分钟能全面促进肌体恢复;练完大腿骑5至10分钟阻力较小的健身车,既能缓解大腿肌的紧张状态,又能恢复肌肉弹性。

2.反方向拉伸练习。在健身锻炼结束时,适当安排与训练部位方向相反的肌肉拉长和伸展练习,对加速肌体恢复和预防运动损伤大有裨益。譬如,肩、腰部练习结束时,做单杠悬垂、提膝或前后摆动等放松练习,可迅速减轻肩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压力和酸痛,促进肌体恢复。

老人骑行之前要做好热身,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受伤,在出行驾驶老年代步车的时候,注意老人出行安全,保护老人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何防止老年人心理老化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老化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那么你对如何防止老年人心理老化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提高认识,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险性,要培养乐观开朗,胸怀宽阔和"不服老"的思想。人的心理活动无不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提高,明晓道理,才谈得上树立“人老心不老”的观点和产生老骥伏枥的行为。

2、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人生好像是一个生活舞台,尽管有主角配角,悲剧喜剧之别,但是只要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任何人都可以作出有益的贡献。"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容易导致心理老化。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永不停步,这样才不会感到生活贫乏苍白,枯萎乏味。

3、勤奋好学,积极用脑,广阅博览,可以延迟大脑衰老。

4、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调节至最佳状态,培养良好情绪。

5、永远对人生和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是防止心理老化的良好方法。好奇心就是接受新鲜事物,求知进取的积极生活态度。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6、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多种兴趣,专注和钻研并从兴趣爱好中寻求乐趣和活动。

7、经常动手,活动身体,不要懒于做事,创造条件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广结朋友,接触社会。

8、最后要懂得生命哲理:“人的生命总有尽头,但人的智慧和才能会永世长存”。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老人没孙子是什么心理?怎么控制老人的固执心理疾病?空巢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怎样治疗老人心理问题?独居老人的心理特点?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养生 如何防止老年人大脑老化

全文共 193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衰退,尤其是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衰退的更加的迅速,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做才能防止大脑衰退的那么快呢?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项目标。

大脑的衰退是我们衰老必经的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一个过程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做好预防措施才好。

如何防止老年人大脑老化

1.学着跳舞

2003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从不跳舞的老人相比,每周跳舞3~4次的老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要低75%。纽约蒙特非奥里医疗中心的老年医学专家认为,跳舞这种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流量,从而改善大脑的连接功能。所以,即使没有舞蹈基础的老人也可以学着跳跳简单的舞蹈,如广场舞等。

2.下棋

下象棋、跳棋等游戏有助于保持大脑灵敏度。法国学者在2013年发现,参与棋盘游戏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要比不玩棋盘游戏的人低15%。这种效应能在为期20年的追踪调查中持续显现出来。

3.适量阅读

阅读对大脑功能有益,且只阅读较少书籍或文章,有助于你对每篇文字付出更多的关注度,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大脑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桑德拉·邦德·查普曼博士认为,过量的信息会增加大脑负担,甚至导致大脑功能关闭,人们最好是每天阅读一两篇好文章,从深层意义上思索,而不是一口气读上20篇文章。

4.做编织

能让双手投入工作的活动(如编织、针织)是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它们也有助于保持大脑年轻。2013年针对全球约3500名编织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编织频率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们的编织活动越频繁,认知功能就越强。

5.玩视频游戏

简单的视频游戏,可以很好地锻炼大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玩了益智视频游戏后,受试者在问题解决、空间技能和持久力测试中的得分都有所提高。比如俄罗斯方块这样简单的游戏,就能有效增加大脑灰质的数量。

6.用手书写

研究表明,当人用手写方式做笔记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这是因为手写这一动作会迫使人们在吸收信息时,对其进行更好的处理。

7.打盹

小睡能对大脑起到养精蓄锐的作用。德国研究者发现,仅用6分钟打个盹,记忆力就能明显提高。反之,存在睡眠问题(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和失眠)与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关联。虽然这些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每晚睡7~8小时,有助于你活得更长更健康。

8.从事家务劳动

最优数量的体力活动其实很容易达到。研究表明,洗碗、做饭、打扫卫生都可以计入日常活动的总和,它们与降低人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总体力活动数量最少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是体力活动数量最多的人的2倍。

9.为日常任务增加难度

无论是体力活动还是心理活动,你需要不断提高难度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不要满足于完成了简单的填字游戏,要学会破解脑筋急转弯问题。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体力活动,即不断延长步行的距离。

10.改变字体

下次你准备在电脑上阅读文章时,请尝试改变文章字体。哈佛大学一项小规模研究发现,改变字体能提高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回想能力。

几个个措施可防大脑退化

首要的是保护好心脏。老年人中患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高,此外还有糖尿病,这些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因此,需要尽可能地去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其次,老年人应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强度的体育锻炼方式,比如有的老年人关节还不错,可以选择打太极拳。关节不好但判断能力还不错的老人,可以选择游泳,重要的是需要规律运动,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才会对预防疾病有帮助。

此外,健康均衡的饮食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干预措施。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人类的三大主要营养来源,少了哪一种,营养的摄入都是不均衡的。

“国外研究强调多吃一些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说植物油以及一些坚果,多吃蔬菜水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坚果一定不能多吃,否则会增加肠胃负担,因为坚果的消化需要肠胃充分蠕动,老年人肠胃蠕动本身就已经减慢了,如果过多食用坚果,还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因此一定要适量。”

认知训练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重要意义。人的大脑功能需要不断地去训练,才能永葆年轻。“所有证据都提示,受教育少、不动脑子的老人,痴呆患病的风险更高。”很多老人爱忘事,做事经常出错,家人就尽量不让其干家务等,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为老人着想,但实际上,这种老人的脑功能会下降得很快。

认知训练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简单的棋类游戏就非常适合老人进行认知和记忆力的训练。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防止老年人大脑老化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以上的方法是经常用到的,我们不仅仅可以选择跳舞、下棋等等的一些娱乐活动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购物中如何防止被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很多黑心的机构和人员喜欢用一些小伎俩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进而通过销售一些不正规产品骗取老人的钱财,那么老年人购物中如何防止被骗?如何预防老人受骗?老人受骗后怎么办?接下来告诉大家一些老人防骗小知识。

1.要勤于观察老人的日常表现。如果通过观察发现家里的老人近一段时间作息时间反常,经常外出,而且不告诉你去向,就要小心了,有可能陷入别人的骗局,一定要及时沟通,不要忽视。

2.要留意家中是否经常出现小礼物。免费送给老年人一些小礼物是骗子惯用的骗术,先给点小甜头,以博取老年人的信任,慢慢产生好感,再进一步骗取钱财。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问清楚来源。

3.要做好家里的老人思想工作。家里的老人不会是都容易上当的,要做好另一个人的思想工作,让两人互相监督,特别是在财物上,监督好愿意上当受骗的人,尽量控制他的日常开销,防止财产损失惨重。

4.推荐老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老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跳舞,书法,看书,收藏,写作等等,可以转移老人的注意力,老人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乐此不疲,就不会接触和轻信他人的骗局了。

提醒您: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老人防范受骗的知识可以关注本网站进行查看,希望能帮到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怎样防止心态衰老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身体上的不行,而面对心理上的烦恼却置之不理。其实,不良心态对老人健康的影响更大,老人只有抱着坦然面对一切的心态,才能延缓心理年龄的增长。那么,老年人该如何防止心态衰老呢?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怎样防止心态衰老方面的知识。

1、提高认识,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险性,要培养“不服老”的思想。人的心理活动无不与认知有关,只有认识提高,明晓道理,才谈得上树立“人老心不老”的观点和产生“老骥伏枥”的行为。

2、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人生好像是一个生活舞台,尽管有主角配角、悲剧喜剧之别,但是只要树立积极人生态度,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有益的贡献。“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容易导致心理老化。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理想追求和生活目标,并为此奋斗终生,永不停步,这样才不会感到生活乏味。

3、勤奋好学,积极用脑,博览群书,可以延迟大脑衰老。

4、永远对人生和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是防止心理老化的良好方法。好奇心就是接受新鲜事物,求知进取的积极生活态度。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5、善于把自己的情绪调节至最佳状态,培养良好情绪。

6、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多种兴趣。

7、经常动手,活动身体,不要懒于做事,创造条件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广结朋友,接触社会。

8、最后要懂得生命哲理“人的生命总有尽头,但人的智慧和才能会永世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外出旅游怎样防止意外伤害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退休后的老人突然闲下来玩网会觉得寂寞。作为子女,经常会给父母安排一些旅行。但是,小编提醒大家,老人出行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旅行途中容易出现一些事故,可能会发生摔倒和很多其他的意外,因此了解一些老人出行安全小知识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老年人外出旅游怎样防止意外伤害?老人旅游哪些危险需要预防呢?这里先和大家说两条出门必须要知道的老人安全知识。

步行出门防摔跤

在老人经常遇到的意外伤害中,跌倒排在第一位。据估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增加急剧上升。庄平指出,老年人跌倒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包括髋关节等部位骨折、硬脑膜下出血、软组织伤害或头部外伤。另外,有些老人会因为害怕再次跌倒,而限制自我活动,渐渐失去了独立活动的能力,不仅让身体功能愈来愈差,也造成家人的负担。因此老人步行出门,需要特别警惕。

老人出门,一双防滑的厚底鞋不可少,它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跌倒,穿着也很舒服。衣着方面也应注意,裤腿不要太长,衣服尽量宽松。尽量避免穿高跟鞋、鞋底过于柔嫩以易滑倒的鞋,鞋跟高度可在1.5~2厘米,尽可能选择底部带有纹理的防滑鞋。不同于年轻人的血气旺盛,老年人容易疲劳,活动量过大会出现头晕眼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等

携带物品

无论出门遛弯还是远游,以下5种物品最好随身携带。

1.联系卡。上面写清楚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以及疾病史、服药史,方便迷路或发生意外时,别人能及时联系到老人家属。

2.方便药盒。心脑血管患者容易出现突发状况,这部分人应随身携带药盒,里面装上硝酸甘油、降压药等急救药品,并且附上小标签和服用说明,发生危险时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救治。

3.拐杖。给老人准备一根拐杖可以有效预防跌倒,尤其是对腿脚部不灵便的老人。

4.老花镜、助听器。上了年纪,一般都会出现眼花、耳聋的症状。他们很可能看不清地上的香蕉皮而摔倒,听不见身边的车辆声发生意外,这时,老花镜和助听器就可以帮上忙。

5.老人手机。给老人买一个大屏幕的专用手机,设置几个常用号码的快捷键,如120、110,以及子女的联系号码,一旦发生意外,只要老人意识清楚、手脚能动,就能在第一时间自救。

对于一些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建议最好和子女一同出游,准备一个老年电动代步车,这样体力差的老人也可以享受到出游的乐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老年人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防止发生危险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了,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老年人虽然长寿并不健康,由于疾病的缠身,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生活质量下降,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很多的影响。这种情况也引起了老年人自身的关注,他们渴望健康,健身便成了他们最大的需求,老年人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防止发生危险

对于健身的方式老年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动”字,认为动的越多身体也就越健康,而结果并不那么理想,有的甚至出现了意外,究其原因是偏离了科学的轨道,热情使他们走进了误区。医学专家提示,老年人健身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条件和爱好等个人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以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剧烈运动是致命的杀手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缓衰老。但是,如果运动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老年人健身的起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与不参加锻炼或偶尔参加剧烈运动的人相比,其死亡率降低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减少35%,充分说明低能量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运动时间每天可一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循序渐进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法则,至于剧烈运动应列为禁忌。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的文化差异来采取不同的健身方式,但是步行是最好的基础,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肌力都有明显的益处。老年人应该有阶段性地做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果身体很健康,也可以自我检查一下,如连续下蹲10-2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否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正常即可开始锻炼。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一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四季变化相适应,而绝不应违背自然变化的规律。因此,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更应该注意春避风,夏避暑,秋避湿,冬避寒。老年人要改变陈旧的健身观念,有一句古话“饭后百步走,寿活九十九”被当做老年人的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因为吃饱饭后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的60分钟血压下降,而心率上升15次/分钟,中度运动后有些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年人如何防止脑动脉硬化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动脉硬化,是常见于老年人的疾病。它是一种慢性的动脉闭塞疾病,发病群体男性多于女性。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四肢发凉、麻木等,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在生活中,如何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预防该病出现的。那么,老年人如何防止脑动脉硬化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1)预防高血脂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动物性脂肪摄入,尽量减少食用动物内脏、奶油、蛋黄等高胆固醇食品,多食用蔬菜、水果,如发现患了高血脂症要长期服用降脂药物。

(2)预防高血压病。40岁以上的人要经常测量血压,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担,自我调节神经功能,保持平稳情绪,避免情绪激动。控制盐的摄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3)糖尿病的预防。控制糖的摄入,不应每天过多食用甜食,经常检测血糖,发现患了糖尿病要及时治疗,治疗包括科学控制饮食量和饮食种类,食物以蔬菜、豆制品为主,面食、米饭为辅。

(4)彻底戒烟。吸烟对人体有很多危害。吸烟可以使人体外周小动脉、微动脉持续痉挛,促使动脉硬化发生,使血管内膜损伤,管腔狭窄,最终使中小动脉闭塞,产生肢体缺血症状。

(5)多参加户外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室外活动是老年人最方便的方式,但活动量要适度。不应参加过度心脏负担的剧烈活动。散步、太极拳、老龄门球、老年健身舞等都有宜于肢体血液循环,又不过度增加心脏负担,是值得提倡的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老年人如何防止钙流失

全文共 261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防止流失你知道吗?我们平时老是说要补钙补钙,其实注重平时的饮食习惯,就可以防止钙流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预防老人钙流失的方法。

老年人补钙的方法

1、运动是老年人补钙的最好方法

单纯补钙而缺乏运动,补钙效果不佳。而运动可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所以,老年人不妨参加一些非力量型的温和运动,比如做体操、打打太极拳,或者伸伸腿、扩扩胸等都是有益处的。即使长年卧床的病人,也应每天尽可能下床1小时,使骨骼承受体重的负荷,使肌肉多收缩活动,这对推迟骨质疏松进程大有好处。

2、老年人适量服用钙剂来补钙

适量服用钙剂也很重要,每天服用1000毫克,晚上睡前服用效果最佳。最后,老人每天要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不是特别强烈的时候,如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

3、老年人多喝动物骨头汤补钙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4、老年人多吃蔬菜补钙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5、老年人多喝牛奶补钙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6、老年人多吃海带和虾皮补钙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老年人吃五种食物最补钙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

2、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另外,长春骨伤医院专家在此提醒您: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3、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除此以外,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老年人补钙注意事项

老年人补钙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食物的钙已经明显没有年轻人体质的好,钙的吸收也是大打折扣了。所以老年人除了进行食补之外,建议再配合钙。之。缘片进行补钙,对预防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有很好的效果,对老年人的健康都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食补以外,老年人平时可多户外运动,晒晒太阳,这样对钙的吸收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猜您感兴趣:

防止老人钙流失方法

在我国,骨质疏松已经不再是老年女性的专利。年轻女性中骨质密度岌岌可危的人并不少见,而中年男人中发生轻度骨质疏松的也比比皆是。在补钙品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有很多人非常困惑:为什么现在生活好了,骨质疏松却更多了呢?是什么让我们骨骼中的钙偷偷跑掉,让吃进来的钙没有发挥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说几个预防钙流失的日常习惯。

少吃盐

有测定表明,肾脏每排出2300mg钠,同时就会丢掉40-60mg的钙(Nordin BEC, 1993);也有在成年人当中的24小时代谢测定研究发现,每排出1000mg的钠,会同时丢掉26.3。如果一位中年女性每天多吃1000mg的钠(相当于2.5g的食盐)需要排出,又不多摄入钙,排泄的钙全部来自于骨钙,那么每年会多损失1%的骨钙 ,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摄入量是5g每天,可是我国居民达到了9g每天 北方地区达到了12g每天。所以要少吃盐少吃大鱼大肉

一项人体研究发现,当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48g、钙摄入量500mg的时候,尿钙排出量为4.2mmol/d,实际需要摄入970mg/d的钙来维持身体的钙平衡;蛋白质摄入量90g/d、钙摄入量同样为500mg时,尿钙排出量为5.0mmol/d,实际需要摄入1215mg/d的钙来维持身体钙平衡中国人日常习惯的白米饭白馒头为主食、肉类为主菜的饮食模式,一旦富裕起来,钙摄入量又少,动物蛋白质又摄入过量,其实是最不利于骨骼健康的。

对于乳制品摄入较低的中国人来说,豆制品是膳食中钙的重要来源。

从减少钙流失角度来说,用豆制品来替代一部分动物性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用淀粉类杂豆替代一部分谷类食物作为淀粉来源,豆中含有维生素K和大豆异黄酮,有利于钙的利用率对骨骼健康来说是最理想的。

多食醋

除了硫酸根离子,其他一些阴离子对钙的排出也有影响,比如用醋酸盐和碳酸氢盐来替代氯离子,可以显着减少尿钙的损失(Sebastian A,1994)。换句话说,少吃些盐,多吃些醋,对提高钙的利用率是有利的。用富含碳酸氢盐的硬水来烹调,也是有益无害的。

午餐吃红薯可防止钙流失

据报道,香港营养学家正式宣布,午餐适量吃一些红薯除了具有减肥、抗癌等效果之外,还可帮助防止人体体内钙的流失。

红薯可以说是最近几年最热门的养生食物,它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钙、钾、铁等10余种微量元素。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营养学家也称赞红薯为“营养最均衡食品”。通过长期研究,营养学家发现红薯含有的大量钾和镁两种物质可以维持人体体内的离子平衡,减缓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钙质流失。

与此同时,营养学家还证实红薯还具有减肥、抗癌等功效外。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红薯最好在午餐这个黄金时段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年人卧室如何防止磕碰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卧室装修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卧室的格调和布局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室内家具选择应该体现人体工程学,符合老年人身体使用,那么老年人卧室如何防止磕碰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老年人卧室防磕碰安全措施都有哪些吧。

1、老年人的一大特点是好静。可放置一些老人们爱看的书报杂志,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过好每一天。老人房的设计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家中有爱看书的老人,那么房间内可设计成书斋型卧室;如老人有过军旅生涯,其卧室最好配置一些与军事相关的饰品,如军刀、战马等造型,可引发老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和无限思考。对家居最基本的要求是门窗、墙壁隔音效果好,不受外界影响,要比较安静。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一般都有体质下降,有的还患有老年性疾病。即使是有些音量较小的音乐,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也是“噪音”,更不要说本身就属噪声的碰撞喊叫声了,所以一定要防止噪音的干扰,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

2、从科学的角度看,色彩与光、热的谐调和统一,能给老年人增添生活乐趣,令人身心愉悦,有利于消除疲劳、带来活力。老年人一般视力不好,起夜较勤,晚上的灯光强弱要适中。还有别忘记房间中要有盆栽花卉。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之源,有了绿色植物,房间内顿时富有生气,它还可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使室内空气清新。有的老年人喜欢养鸟,怡情养性的几声脆啼鸟语,更可使生活其乐无穷。在花前摆放一躺椅、安乐椅或藤椅更为实用,效果会更好。

3、老年人一般腿脚不便,对于老人来说,流畅的空间意味着他们行走和取物便捷。在选择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家具时应予以充分考虑,要求家中的家具尽量靠墙而立,家具的样式宜低矮,以方便他们取放物品,为了避免磕碰,那些方正见棱见角的家具应越少越好。在所有的家具中,床铺对于老年人至关重要。

4、无论是固定台面(吊橱)或是移动的台面(家具)都应低,特别对于身体虚弱、手腿不便的老人台面高度更应低些,一般以方便适用,不经常爬高或不爬高取物为准。

5、最好使用优质无釉砖、木地板和强化地板等,忌用花俏和几何形图案的地砖,在上面铺上防滑垫,以免产生视觉偏差而滑倒、跌跤。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卧室如何防止磕碰的相关措施,希望大家在给老年人卧室装修时一定要注意相关事项,防止老年人在卧室中出现磕碰。如果想了解更多卧室安全小知识,请您时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如何防止老年人掉牙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出现了掉牙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所以一些老年人掉牙以后,都认为影响到自己的咀嚼和健康,同时也影响到了形象,所以很多掉牙的老年人,下面来看看如何防止老年人掉牙吧?

1.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2.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饮食护齿

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

4.按摩牙龈

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防止老年人掉牙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生活中防止便秘的保健措施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便秘本身并不会发生致命的危险,可是若是您春秋较大,患无心脑血管疾病,那便秘对于您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危险峻素:便秘使得排便时必需用力,那样血压就会升高,机体的耗氧量添加,很容难诱发脑溢血、心绞痛和心梗而危及生命。果此,连结大便畅达是十分需要的,下面来看看老年人生活防止便秘的保健措施有哪些吧?

1、饮食外必需无适量的纤维素。

2、每天要吃必然量的蔬菜取生果,迟晚空肚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喷香蕉1-3个。

3、从食不要过于精细,要恰当吃些粗粮。

4、晨起空肚饮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配合腹部按摩或转腰,让水正在肠胃振动,加强通便做用。全天都当多饮凉开水以帮润肠通便。

5、进行恰当的体力勾当,加强体育锻炼,比如仰卧屈腿,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都能加强腹部的勾当,推进胃肠爬动,无帮于推进排便。

6、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

7、连结神色舒畅,糊口要无纪律。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生活中防止便秘的保健措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防止老年人听力下降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有很多的老年人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为了避免日后失聪,什么也听不到,这些老年人应当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加以保障,保护好自己的听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防止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方法。

老人听力下降吃什么

1、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耳朵的耳道也是由粘膜组成的,只有粘膜健康,我们的听力才会更好,而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来源,而维生素A就是保护粘膜的,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因此,经常吃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对我们的听力是有保护作用的,含有胡萝卜素的蔬菜很多,比如胡萝卜、木瓜、南瓜等,都含有很多的胡萝卜素,建议大家可以多吃一些。

2、富含镁的食物

镁也是一种矿物质,耳动脉的健康需要大量的镁,耳动脉中如果镁元素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所以,适当的摄入含镁的食物,对保护我们的听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3、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耳朵里面有很多很小的骨头,用来传递声音,只有这些小骨健康,听力才好,如果这些小骨出现骨质疏松等,那一定会严重的影响听力,因此,想要听力更好一定要适当的补充钙和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含在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

4、含铁丰富的食物

注意铁元素的补充,能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45岁以上的人群,就要注重铁的补充。含铁丰富的食品主要有紫菜、虾皮、海蜇皮、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香菜、黄花菜等。

推荐一款药膳:用黑木耳40克,用温水泡发,洗净,切成细丝;红枣5枚,去核,切细;粳米100克,淘净。三者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粥。每周吃3次,长期坚持,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5、富含锌的食物

锌是一种矿物质,虽然在身体里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听力而言,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因此,饮食中多摄入含锌的食物,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听力,牡蛎中含锌很高,可以选择,此外,啤酒、酵母、芝麻、核桃、花生、大豆、糙米、全麦面也含有锌,可以多食用。

猜您感兴趣:

防止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方法

1、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2、戒挖耳

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科学的方法是耳道奇痒难忍时,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内服维生素E、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

3、谨慎用药

人到老年,疾病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过量,或者服用时间过长,可与其它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药治疗。

4、经常按摩

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

5、情绪稳定

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年人如何防止心理疾病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精神疾病通常以抑郁症为最多,而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也就是说情绪低落、情绪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出现日常兴趣下降,精力不济,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自觉头脑反应变慢,老人生理特点对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胆小谨慎,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担风险,生怕打破平静的生活和平衡;易孤独,由于离开了岗位相对减少了同他人的联系,极易产生孤独感,依恋和交际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忧郁寡欢;嫉妒多疑,同年、同在一岗的同志相比较显示出较大反差,于是一方面加剧了自卑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嫉妒心理;童稚心理,下面来看看老年人如何防止心理疾病吧?

1、正确认识衰老

对衰老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衰老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日升日落、花开花败一样,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衰老。

2、合理安排生活

退休后的第一个半年是老年人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最明显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又有一技之长的话,老人可以再就业;不想在朝九晚五的工作的话,应尽量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多参加一些老年人的集体活动。60~80岁的老年人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一下大自然。而85岁以上的老人我们就称之为高龄老人,最好是通过社区或者家人在家里组织一些活动。

3、家人的关爱

夫妻一方出现了心理问题,另一方的要尽可能地关心体贴她,可与她一同做家务,多陪她坐坐,聊聊,逛逛市场、公园,勿因为她整天神情沮丧,而对她冷淡或发火;做子女的多回家与老人团聚,让家中重现往日的热闹和温馨,使老人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4、朋友的影响

有几个开朗、豁达的朋友也是财富,请一些过得快乐而充实的老年人影响她,引导她参加一些老年人的活动,比如晨练、跳舞、唱歌、打门球、郊游等,鼓励她重新走入社会,开拓自己的人生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