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日常养生(最新三篇)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跑步成为全民健身的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这种群众性的健身运动与竞技体育是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抵御亚健康,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老年人日常养生,希望这些资料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1599

文章

3

篇1:老年人日常饮食养生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的体质也跟着渐渐衰退,因而,这个时期很多老年人都会比较在乎养生。养生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难,从日常饮食下手,就能起到养生的作用。那么,你知道要怎么在日常饮食上养生吗?

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误区

1、全拒绝吃肉和海鲜

老年人的身体处于负氮平衡,特别需要优质蛋白来来弥补因为分解代谢丢失的蛋白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瘦肉和海鲜都是优质蛋白的极佳来源,控制好量就行,对于绝大多数身体基本健康的老人,每天1-2两瘦肉,每周一次不超过200克的海鲜身体是可以接受的,不需过于担心血脂异常和痛风。

2、吃主食的两个极端

有的老人一天三顿饭都是精白米面,只顾口味和喜好,而有的老人热衷于各种养生咨询,三顿都是粗粮杂粮薯类。这两种极端都对身体没有好处,健康的粗粮吃多了也容易肠胃不适,严重时甚至发生肠梗阻。最好是粗细搭配,各占一半,而且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即使粗粮也应该尽量细做。

3、排斥喝奶和吃鸡蛋

因为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让很多老人对奶制品望而生畏,但是奶是最好的补钙食品之一,而老人正是钙质的常见缺乏人群,建议改喝酸奶,或者营养舒化奶,如果有时间有耐心,也可以用牛奶和面来做馒头。鸡蛋是全营养食品,据国外研究证实,每天一个鸡蛋会降低罹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如果担心胆固醇,每周控制在3-4个即可。

老年人日常饮食养生

1、饮食上要少盐

老年人本身就普遍存在三高的现象,如果在饮食上还偏爱重口味的话,那么对于血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食盐摄入过多,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的注意诱因,因此在老人的饮食中,得学会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2、就餐要细嚼慢咽

老人的牙口也慢慢变得不好,如果老人在吃饭的时候,吃的过快,就容易出现咀嚼不烂的情况。一旦食物咀嚼不烂,那么就会给肠胃加重负担,还会影响它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老人在吃饭的过程中,要尽量吃的慢一些,咀嚼得细一些,这样对于消化会更好一点,还能防止老人出现积食的现象。

3、一日三餐不宜过饱

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也就是说,吃的过饱甚至觉得撑了对我们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同样,在老人的一日三餐上,也不能吃的过饱,每餐最好把握在七八分饱就好,这样才能保证消化系统和肠胃正常的工作。

4、食物不能太过精细,适当多吃粗粮

有些子女认为,老人的饮食应当精细,这样才有助消化。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对于老人来说,长期食用精面,就会出现纤维素摄入不足的现象,这样非常容易出现便秘症状。老人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像燕麦、高粱、玉米等等,这些食物除了帮助老人顺畅排便之外,还可以起到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的日常养生宝典

全文共 2284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防驼背老人多做正驼操

第二章:中老年人暂停锻炼或停止运动的指征

第三章:规律性生活让老年人婚姻更幸福

第四章:老人夜尿多中药能调治

第五章: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按摩保健

人到了中老年身体个器官功能就会不断的减退,一些疾病困扰就不断出现,如驼背、夜尿多、白内障等。那么,老年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老人养生保健策略是什么呢?

防驼背老人多做正驼操

人到老年后,很容易形成驼

背,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老年人通过运动锻炼,驼背就可以得到较好的预防与避免。如果多进行腰背部肌肉的锻炼,还能预防后背发僵、腰痛等病症的发生。

有关专家指出,老人多做正驼操,对矫正驼背,预防腰背部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老年人不妨多进行这项运动锻炼。

具体做法如下:

l.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十指交叉,放于脑后,做有弹性的向后展体动作10次。

2.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交叉放在脑后,做向前屈身的鞠躬动作10次。

3.面对墙,分开腿站立,下肢伸直,两手扶墙,两腿交替向后抬高踢腿,各做15次,并尽量加大抬腿的高度。

4.背墙而立,足跟高墙一脚的距离。背部,臀部贴靠在墙上,做挺身后仰动作,背、臀部离开墙面,反复做10次。

以上动作都以锻炼腰背部的肌肉为目的,身体好的老人可以全套做,体质较差者可选其中1-2项进行。运动量以略感疲劳、休息几分钟后即可恢复为宜。老人常做这套运动,就可较好地起到预防驼背的作用。

中老年人暂停锻炼或停止运动的指征

1.下列情况应暂停锻炼

(1)体温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3)身体某一部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4)运动器官外伤未痊愈者(功能恢复者除外)。(5)各种传染性疾病未愈者。

平时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体内各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增强,神经灵活性和均衡性提高。一旦突然停止运动,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或身体不适等不良的心理和躯体反应,运动医学中称之为“运动成瘾症”。有些因特殊情况需停止锻炼的,也应逐渐递减每天的运动量,以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

2.停止运动的指征

运动时如发现下列症状,应停止运动,及时就医:上身不适(包括胸、臂、颈或下颌,表现为酸痛、烧灼感、紧缩感或胀痛)、无力、气短、骨关节不适(关节痛或背痛等)。

总而言之,中老年人在养生健体方面要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因地制宜、注重卫生和持之以恒。

规律性生活让老年人婚姻更幸福

据报道,保证老年人婚姻幸福的方法有很多,如相互尊重,吵架不过夜等。但美国波士顿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规律的性生活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后,科学家们宣称,如果老年伴侣依然保持规律的性生活,他们的暮年将会更加幸福。调查显示,每个月做爱一次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近80%称他们的生活“非常幸福”。而在过去一年中从未做爱的老年人群中,仅有59%表示自己生活幸福。

研究人员杰克逊称:“该研究将打破那些制约老年人性生活的条条框框,性生活和快乐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性健康展开更详细的研究调查。”

老人夜尿多中药能调治

夜间尿多的现象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这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还会给健康造成一定的隐患,因此,是一件使众多老年人深感烦恼而又非常尴尬的事。此外,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的多尿现象(非大量饮水而引起),在中老年人群中也比较多见。

中医认为,夜间多尿为肾气不足所致,多尿则系气虚、阳虚不能固摄所致,常因肾阳虚及脾肾两虚引起。

肾阳虚表现为小便频数且清长,或夜间尿多,腰膝酸软及冷痛,畏寒,手足不温,动则气短,舌苔白滑,舌质淡嫩且胖。治宜温补肾阳固摄小便。

胡桃益智山药汤:胡桃肉15克,益智仁12-15克,淮山药15-20克。三味共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巴戟益智仁汤:巴戟10克,益智仁9克,复盆子9克。三味共煎汤,每日1剂,煎两次,早晚空腹服用。

脾肾两虚表现为尿频量多,气短乏力,语声低微,懒言,四肢无力,纳少便溏,腰膝酸软,夜间尿多,苔白质嫩。治宜补益脾肾固摄尿液。

淮山益智五味汤:炒淮山24克,益智仁15克,五味子9克。三味共煎汤,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

菟丝螵蛸止遗汤:菟丝子12克,桑螵蛸10-12克,复盆子10克,五味子9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

六子补肾丸:韭菜子、菟丝子、五味子、女贞子、复盆子、枸杞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2丸,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按摩保健

老年性白内障是由于老年人眼晶体退化,细胞代谢障碍,使晶体透明度下降,混浊,逐渐出现视力模糊的常见慢性眼病。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对于早期老年性白内障,通过保健按摩可以大大延缓其病情发展过程,提高视力。

1.操作者用双手中指分抹眉弓5~8遍。

2.两手快速搓热,迅速抚于眼部,重复4~5次,使眼部感温热舒适。

3.两拇指弯曲,用拇指背关节处轻擦两上眼睑10~20次。

4.用拇指、食指捏揪两眉之间印堂穴。

5.用手指按摩太阳穴、四白穴、睛明穴、风池穴。

6.用五指捏拿脖颈。

7.最后,两眼向左右方向各旋转十余次。

总结:另外有的人会认为老年人不应该有性生活,其实老年人性生活有利于老年人夫妻感情的和谐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小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老年人需暂停锻炼或停止锻炼。(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益寿宝典》,刊号:2012年3月号,作者:李晓、张先松、,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的日常养生保健原则

全文共 2295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老年人要注意四个健康警戒信号

第二章:四“慢”成就老人健康长寿

第三章:老人睡前做6件事可延年益寿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健康状况也会随之下降。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必须做的事情,让老年人全身心得到健康并彻底放松,同时也能提高你的睡眠质量,让你充满精力地工作,究竟是什么事呢?

老年人要注意四个健康警戒信号

一、体重是否下降?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某些健康问题的信号,老年人体重下降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做饭困难:老年人操作能力下降,可能他们连做饭都会感觉到困难,长期饮食质量的下降会导致体重的降低。

味觉或者嗅觉丧失: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味觉或者嗅觉也会下降,尤其是在60岁之后。另外,疾病或者某些药物也会导致味觉或者嗅觉的丧失。老年人对食物感觉到无味,饭量可能就会下降。有时候体重下降是由于严重的潜在疾病问题,如营养不良、痴呆、抑郁或者癌症。

二、是否可以照顾自己?

注意老年人的表现,衣服是否干净?是否可以照料好自己?每天生活行为如洗澡、刷牙和梳头等是否正常?是否有痴呆、抑郁或者其他异常行为?

也要注意到父母家里,他们是否正常关灯?房间是否干净?是否会经常发生意外事情?如烧伤等。忽视家务可能是痴呆、抑郁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的信号。

三、精神状况是否正常?

注意到老年人的情绪并询问他们的感受。如果情绪或者表现异常可能是抑郁或者其他健康问题。询问父母平时的活动,是否参与一些简单的锻炼或者社区娱乐活动?是否与朋友们联系?是否保持着自己的爱好或者其他日常活动?有没有参与一些组织或者俱乐部之类的?如果是信仰宗教的,他们是否规律地参与这些活动?

四、散步是否正常?

注意到老年人如何散步。他们是不愿还是不能够走像正常那样的距离?是否是膝关节或者髋关节炎导致的步行困难?他们是否需要拐杖或者扶车帮助步行?肌无力、关节疾病和其他年龄相关的改变都可导致老年人的步行问题。如果老年人走路不稳,就容易发生跌倒,这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

如果经常出现以上问题,你可能就需要引起警惕了,即使你住的地方离父母很远,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如:经常与父母联系,询问他们的近况,要让他们说实话,看他们是否需要看医生或者作出相应改变。如有必要,考虑向亲人、父母的朋友更详细了解他们的情况。

鼓励老年人进行规律的医学检查,如果你担忧父母的体重下降、抑郁情绪或者其他信号和症状,带他们去医院经行检查排除疾病。另外,还需要根据情况规律地进行体检,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要经常监测血压和血糖。

排除安全隐患。如果你的父母家中或者周围具有一些安全隐患,尽量把这些排除掉,如排除不掉的提醒他们注意这些。如马桶或者门把手是否太高,如果太高可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

考虑是否需要家庭护理,如果老年人不能照顾自己,考虑请保洁打扫卫生或者请保姆帮忙照顾。

四“慢”成就老人健康长寿

1、进餐慢

老人在视觉、嗅觉和味觉普遍减退的情况下,注意饮食安全特别重要。进餐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可避免把碎骨、鱼刺等小块异物卡在食管或呛入气管,招来严重后果。

2、走路要慢

人每天都得走路,但老人走路宜慢不宜快。慢步缓行,可以防止跌跤而造成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3、排便要慢

老人容易便秘,如果排便时操之过急,直肠黏膜以及肛门边缘容易被撑破。特别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排便时突然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最好使用座便器,让其自然解出。

4、改变体位要慢

不少老人因心脏功能的衰退和脑动脉退化,血管弹性降低,血容量和血含氧量减少,体位改变时往往发生头晕眼花等状况。因此,老人变换体位时,一定要注意动作不要太快,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发生眩晕、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

老人睡前做6件事可延年益寿

1.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2.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3.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4.开窗通气

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风大或天冷时,可开一会儿,睡前再关好,有助于睡得香甜。但注意睡时不要用被蒙头。

5.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6.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国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总结:老年人想要让身体得到良好的保健,就要懂得一些护理措施,做必要的保健,让老人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