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爬山注意事项(精品11篇)

浏览

6338

文章

11

篇1:老年人爬山要量力而行!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爬山有益身心健康,但耗氧量很大。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发生意外,尤其老年人腿脚不灵便,眼神较差,动作迟缓,一定要根据身体状况,注意安全。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老人登山的五个注意点:对于老年人爬山要量力而行!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1.注意自身状况

老人在准备爬山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身体。

如果患有心脏病,最好不要爬山。爬山的体力消耗大,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2.注意多喝水

早晨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候,也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段。爬山前哪怕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释血液,又可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爬山时也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最好喝含有适当糖分的饮料。

3.注意先热身

爬山前应做些简单的热身活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爬山的高度和时间,应根据体力和平时活动情况而定。以身体没有不良反应、无明显气喘为度。

4.注意科学休息

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休息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以站着休息为主。长时间休息可在20分钟以内,但不要马上坐下,应站一会儿再坐下休息。休息时,可以自己或相互按摩一下腿、肩、颈等部位的肌肉。注意不要躺倒休息,还要穿上衣服,防止着凉。

5.最好有年轻人同行

即便是身体较健康的老人,爬山也应找年轻人同行,防止迷路和发生意外。

老年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是否爬山,因为爬山是可以强身健体,但是前提是老年人有足够的体力来爬山,这是最关键的。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人什么时间去登山好?老人登山能健身吗?老人不适合登山锻炼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爬山的七项注意!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74岁的刘大爷退休后喜欢上了爬山,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前不久,刘大爷在爬香山时,突然跌倒在地,脸色蜡黄,抢救不及因急性心梗不治而亡。对于老年人爬山的七项注意!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解放军304医院老年病学专家李平生教授:爬山有益身心健康,但爬山耗氧量很大,老年人大都腿脚不太灵便,眼神不太好,动作迟缓,有的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爬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安全。

1。要因人而异。如果患有心脏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癫痫、眩晕症、高血压、肺气肿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2。冬天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去爬山。一般吃早饭后再去爬山为好。爬山时穿衣要注意保暖,鞋要合适跟脚。

3。注意多喝水。一方面稀释血液,同时可以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时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可尽快恢复体力。

4。要循序渐进。爬山前先做热身,然后按照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速度不宜过快,以没有不良反应、不明显喘气为度。

5。注意不要迷路。不要钻那些没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万一发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联系。

6。要注意科学休息。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休息站着休息为主,长休息应先站一会再坐下休息。

7。扭伤切忌局部按摩。最好冷敷20分钟至30分钟,便能达到消肿和止痛的作用。出发前可以随身带一点创可贴、紫药水等物,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人登山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样的登山杖适合老人使用?老人什么时间去登山好?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爬山的好处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爬山对身体有很多益处,那么对老年人有什么益处呢?佰佰和您分享。

1、在山间行走,沐浴山林的新鲜空气,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

2、爬山两腿用力交替登高,可使心脏产生更多的小动脉分支,促进毛细管功能的充分发挥,减少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发生几率。

3、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延缓肌肉萎缩,保持四肢特别是腿部的有力、灵活,减少摔倒几率。

4、爬山活动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使“老来瘦”成为现实。

5、爬山可以放松人的心理压力,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消除烦恼,解除焦虑,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更加好的体力和精力,减缓衰老。

6、爬山与赏景结合,奇石、怪树、飞鸟、险峰、遗迹等,仔细品味,意境想象,既乐趣无穷,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喜悦;又陶冶了情操,把“老”字抛到了脑后。

7、爬山可以充分享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身体中钙的吸收,少得或不得老年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爬山对身体好不好

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老年人而言,适当的运动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很多老年人喜欢去爬山。那么老年人爬山对身体好吗?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老年人爬山的装备

1、登山鞋

底子硬的鞋可以让脚掌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让双脚不容易感到疲惫,同时还能防滑,减少脚部受伤几率。

2、登山杖

使用登山杖上山、下山可以省很多力气,尤其是减轻腿部压力,缓解腰部、肩部疲劳,同时还能减少滑倒、扭伤的几率。

3、护膝

当膝盖承受过多压力时,髌骨就容易被牵移,从而引发膝关节部位的疾病。戴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减少其受伤几率。

4、帽子、长衣长裤

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就会降低。在休息时,如果不及时穿上衣服保温,不但容易得感冒,此时,长袖衣裤和帽子就能派上用场。

5、水、巧克力和糖

糖类是人体吸收最快的物质,可以很快恢复体力。补水也很重要,最好多次少饮,每次喝两三口,人体才能有效吸收。

6、常用药品

除了创可贴、红花油等外伤用药,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带上平时吃的急救药,比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老人登山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要量力而行

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过程。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人陪同

这类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运动量。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

3、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

登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别小心预防低血糖。这类患者在爬山前应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一小时开始爬山。

4、骨关节病患者最好别登山。

人的膝盖经常保持半屈状态运动,上山又很费力,这样对于膝盖关节的磨损很大。经常有老人登山后膝盖就疼,其实往往就是由于磨损造成的。

5、早晨登山要注意

早晨空气中水分大,污染物都弥散在水气中,人呼吸后对健康不利。这时登山,锻炼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6、走缓坡胜于走台阶

老年人在缺乏润滑、关节老化的情况下,剧烈运动会很快造成关节的磨损,加重骨关节病的病情。所以,最好不要走台阶而是走缓坡。

7、上山步行,下山坐缆车

下山时,膝关节不但要承受人体自身重量,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所以,上山可以步行,下山一定要乘坐缆车,这样做还可以避免过度劳累。

8、不要迷路

不要钻那些没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万一发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联系。

老年人爬山对身体好不好

1、提高心肺功能

在山间行走,老人爬山的好处在于对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2、延缓衰老

山区森林中可达数万。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营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

3、增强视力

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4、增强四肢协调能力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的老人爬山的好处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

5、放松人的心理压力

老人爬山的好处能够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6、消耗体内多余脂肪

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

7、爬山能激发人的智慧

到空气新鲜的野外爬山是一种最好的积极性休息,可使原来十分紧张的大脑细胞得到放松。

8、爬山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经常爬山能够增加自信心,有利于摆脱不良的心境,使精神、心理更健康。

9、爬山是最好的镇静剂

当在风景秀丽、空气新鲜的山峦进行登攀时,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改善,因而对情绪抑郁和失眠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爬山对关节有无损伤

全文共 1697 字

+ 加入清单

爬山是很多中年老朋友喜爱的休闲健身方式,但有些老人爬山后却发现自己关节非常的疼痛。那么老年人爬山对关节有损伤吗?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老人爬山为何会关节疼痛

因为人在平地上两腿站立时,每条腿负担的重量是体重的一半,而用一条腿站立时,受力腿就要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对膝关节的压力明显增加。在爬山时,膝盖是弯曲的,一条腿承重大约是正常站立时的4-6倍,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爬山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膝关节运动次数人为地增加,关节磨损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再加上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要比直立时大,磨损过多,损坏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爬山也会损坏软骨组织。软骨是一种像海绵一样的组织,本身没有血管提供营养。人在运动时,关节处于收缩、舒张的交替过程,正常的行走可以通过有节奏的挤压为软骨提供养料。而在爬山等运动中,人的膝关节弯曲,负重增加,软骨不能正常地获得养分,再加上过度磨损,必然引起软骨病变。

老年人爬山对关节有无损伤

老年人爬山对膝关节有好处也有坏处,要适当适量。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地回答。爬山这项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对膝关节有好处也有坏处。爬山(或者走楼梯)的过程,膝关节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尤其在下山(下楼梯)时,会对膝关节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如果此时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机能较弱、膝关节承受能力较差,同时运动量又超过运动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对膝关节造成一定的损伤。

登山有它不利的一面;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与地面行走相比,人体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四至五倍。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大,骨质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旦磨损,几乎是无法恢复的。

符合个体情况地爬山,对于所有人群而言都是有好处的;盲目运动、不考虑个体情况,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采用怎样的运动方式、多大的运动量,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尤其对有风湿、关节炎的人群而言。

哪些老年人不适合爬山

1、慢性病老人

慢性病患者也不应该爬山,其中包括慢性肾炎、肾病、血液病、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伴有合并症。这些慢性病患者爬山时如过不注意身体的变化,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突发险情。如果在重阳时非要凑热闹登山的话,也建议慢慢爬,若半途累了即可下山,不要强求自己登到山顶。

2、体质不好的老年人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老年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均在衰退,而且他们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太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的过程。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女性50岁以上,男性40岁以上)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发人群,已患上高血压、冠心病的人,特别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人是不适宜爬山的。

3、骨关节炎老人

一般我们过了40岁,大多会出现髌骨软骨软化,如果再过量地对膝关节压力强度较大的运动,容易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老化,引发膝关节方面的毛病。所以,那些患有骨关节炎的老人,要避免爬山运动。

老人爬山要注意什么

注意多喝水喝水不仅能够将血液稀释,还能够避免运动时造成的缺水情况,在爬山的同时一定要随时记得补充水分,可尽快恢复体力。

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准备一块干毛巾,擦干汗水,不要脱衣摘帽,以防受风着凉。进餐地点应在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餐。

登山途中出现气喘、缺氧时,不可勉强登进,可在原地停歇,并作10~12次深呼吸,直至呼吸恢复均匀后,再慢速前进。

扭伤切忌局部按摩。最好冷敷20分钟至30分钟,便能达到消肿和止痛的作用。出发前可以随身带一点创可贴、紫药水等物,以备不时之需。

爬山应该量力而行,切不可一上来就用全力爬,要循序渐进,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对心脏会有损害。

老人爬山要准备什么

选择适当的鞋子和服装,有条件的最好选用登山鞋,内衣选用有保暖排汗功能的,外衣应具有防风、透气、防雨功能。

爬山时应选择熟悉的路线,不要钻那些没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万一发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联系。

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还可带一根手杖,既可节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

常运动的中老年人在爬山时一定要带上登山杖,减轻膝盖和腿部的负荷。另外,爬山前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韧带、关节得到充分预热,下山时戴上护膝,保持速度慢、步伐小的频率下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爬山好吗?下雪可以爬山吗?

全文共 1857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注重运动养生,爬山就是其中的一种,爬山不仅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很多老年人也喜欢爬山这项户外运动。那么老年人爬山好吗?下雪可以爬山吗?

老年人爬山好吗

老年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都在衰退,而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过程。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而且爬山用力不当很容易引起膝关节的损伤。

老人爬山记得带上登山杖

人上了年纪,关节会退化、老化、不稳定,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针对当下有些中老年人喜欢户外爬山运动,小编提醒爱爬山的老人,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膝盖。因为人在爬山时,膝关节会弯曲,一条腿弯曲后,另一条腿所承受的重量是人正常站立时的4倍甚至更多,特别是下山时承受的压力更大,容易给膝盖造成伤害。

常运动的中老年人在爬山时一定要带上登山杖,减轻膝盖和腿部的负荷。另外,爬山前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韧带、关节得到充分预热,下山时戴上护膝,保持速度慢、步伐小的频率下山。

下雪可以爬山吗

下雪最好不去山里,危险。

如果雪下得小,可以爬一些海拔不高的山,如果雪下得很大,最好不要爬山。雪厚度超过50厘米,且还在下,切记不要再爬,山还在,生命只有一次。

下雪爬山穿什么好

下雪爬山穿什么衣服

虽然看起来这一点比较白痴,但最为实际,尽量带一些比较方便脱、穿的衣物,但一定要轻一些,且折叠起来不占空间的衣物。

专业推荐:(上身)保暖透气内衣+防风抓绒衣+防风防雨户外冲锋衣

(下身)秋裤+防风防雨户外冲锋裤

一般推荐:(上身)保暖透气内衣+毛衣+羽绒服

(下身)秋裤或毛线裤+比较宽松厚实的运动裤

下雪爬山穿什么鞋子

一双好鞋可以帮到你很多,虽然所有的旅游步道都有人清扫,包括雪后。但是结冰的台阶同样很容易打滑,同时你可能还要去到一些没有清扫积雪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滑保护措施。

专业推荐:专业防滑登山鞋+冰爪+专业登山杖

一般推荐:抓地性较强的普通运动鞋+冰爪+简易竹竿登山杖

(冰爪价格比较便宜,不管您是老驴还是新驴,都推荐您买一双。)

老年人爬山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鞋子和服装,有条件的最好选用登山鞋,内衣选用有保暖排汗功能的,外衣应具有防风、透气、防雨功能。

2、爬山前先做热身,然后按照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速度不宜过快,以没有不良反应、不明显喘气为度。

3、爬山时应选择熟悉的路线,不要钻那些没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万一发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联系。

4、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还可带一根手杖,既可节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

5、注意多喝水。喝水不仅能够将血液稀释,还能够避免运动时造成的缺水情况,在爬山的同时一定要随时记得补充水分,可尽快恢复体力。

6、要注意科学休息。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休息站着休息为主,长休息应先站一会再坐下休息。

7、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走路要稳,时刻留神脚下,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不实。

8、每半小时要休息5~10分钟,可适当补充点水,但切忌一次喝水太多。在每次休息时,可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疲劳。

9、扭伤切忌局部按摩。最好冷敷20分钟至30分钟,便能达到消肿和止痛的作用。出发前可以随身带一点创可贴、紫药水等物,以备不时之需。

10、爬山应该量力而行,切不可一上来就用全力爬,要循序渐进,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对心脏会有损害。

11、如果患有心脏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癫痫、眩晕症、高血压、肺气肿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12、登山时要有正确的姿势。腿稍弯曲,身体略前倾,应挺直上体,抬腿时用髋部带动下肢,会较省力。脚落地时全脚掌着地。

13、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准备一块干毛巾,擦干汗水,不要脱衣摘帽,以防受风着凉。进餐地点应在背风处,先休息一会儿再进餐。

14、登山途中出现气喘、缺氧时,不可勉强登进,可在原地停歇,并作10~12次深呼吸,直至呼吸恢复均匀后,再慢速前进。

15、爬山应该量力而行,切不可一上来就用全力爬,要循序渐进,因为超负荷的运动对心脏会有损害。

16、下山时比上山时更容易发生事故,身体要向后倾。最好能扶着护栏。下山不要走得太快,这样会使膝关节和腿部肌肉承重太大,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损伤。

17、应面向山坡,张开两臂,伸直两腿(脚尖翘起),使身体重心尽量上移。

18、山中遇到雷雨,不要到山顶或高树下躲避。把带在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金属框的眼镜也一定要拿下来,以防雷击。正确避雷方法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也不要接打手机。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爬山锻炼的好处 中老年人登山不可不知的十件事

全文共 274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如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爬山,那么会让身体更加强健,因为爬山的好处多到数不清,赶紧来具体了解下。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爬山锻炼的好处:

一、治疗近视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极力眺望远处,放松眼部肌肉。然而城市中由于工业污染及热岛效应等因素,空气中颗粒悬浮物较多,能见度较差。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二、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因此在山间行走,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三、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四、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

五、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而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街道上氧气负离子的单位含量仅有100至300,而山区森林中可达数万。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营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

中老年人登山不可不知的十件事

1、避免坐夜车的行程-早一天出发

周六日假日安排,许多户外组织会把需要安排三天的行程,压缩成周五晚上出发,而成为赶夜车旅程;中老年人对于生活作息的突然改变,并不如年轻朋友们具有同样的适应能力,一旦坐夜车时无法好好休息,到了登山口后又不容易入睡,等到隔日清晨开始上路时,很容易就会有疲倦易眠的状况,更何况还有高海拔山区高度适应的问题。所以行程的安排不可不慎,建议还是多请一天假,以悠闲的心情抵达登山口再开始行程。

2、行程安排宜轻松-不要赶时间

中老年的驴友在参考登山记录时,必需注意评估自己的步行速度,不要安排过度劳累的行程,因为在青壮时期身体劳累后恢复较快,即使当日行程过度劳累,当晚营地休息入眠后,隔日即可充分恢复不受影响;但是中老年的驴友,只要当日有过度劳累的行程,就会影响隔日的登山活动,此外,身体过度疲累时,也可能造成原有的隐疾变成严重的病症,在山上会因无法及时送医而导致病危的风险。还要特别注意高度适应的问题,切勿勉强快速登高。

3、身体不适时就取消活动-避免生病时勉强参加活动

已经安排好的行程,如果前一天因为身体微恙,例如遭受风寒感冒等疾病时,是否坚持参加既定的行程,常常让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特别要给中老年驴友的建议是,如果对于身体的状况是否能承受既定的行程有所怀疑时,应立刻决定取消行程,而不需将是否能退费?或是担心队友的不谅解列入考虑,因为一但踏入山区的行程,如果病症加剧,就医之路就会变成困难重重。如果是在行程中发现自己有感冒或身体不适的状况,应立刻告知领队及队友,必要时先暂停活动,并利用身体状况许可时撤退下山,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山永远在!

4、气候状况不佳时宜改变行程-避免进行高山多天数的活动

安排好的登山行程,如果遇到大雨等气候不佳的状况,常令人感到郁闷难过,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此时高山上凄风苦雨,走在山坡上没有任何遮蔽物,当风强雨急时,很容易就会陷入失温的危机。随着年纪增长,气血循环不如年轻时畅旺,对于寒冷的抵御能力也较差,如果一定要外出爬山,可以考虑选择近郊的单日行程,即使碰到恶劣的天候,也可以在当日行程结束时返家,洗个舒适的热水澡,并换上干爽的衣物。

5、上山也要按时服药-不要忘记携带药品

很多中老年人都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平日需定时服药以控制病情,有这类疾病的中高龄驴友,在安排多天数的登山行程时,要记得携带足够药量,并在登山旅途中,保持平日按时服药的习惯,因此类的疾病如果突然中断服药,再加上登山时身体的劳累,很容易造成病况恶化而陷入危机。

6、避免在队伍中落单-选择会等待你的朋友同行

中老年人在登山运动时,身体会发生疾病状况的机率,远远高于年轻的朋友,所以在安排登山旅程时,选择脚程差不多及步行速度相当,旅程中可以彼此照应的伙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一旦有意外事故发生时,也能适时地留在身边陪伴照顾。记得要避免选择喜欢冲在队伍前面,完全不管后面队伍状况的领队或向导,根据历次山难事故的经验,当身体状况恶化时,如果有人陪伴在身旁,当事者获救或康复的机率较高。

7、熟悉CPR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

现代人由于饮食及生活习惯、或高血压病史等原因,发生心肌梗塞的病例已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中老龄的驴友在从事剧烈的登山运动,如果有胸口疼痛、心悸、脸色苍白、呼吸短促、冒冷汗时,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必需立刻停止活动。当感觉可能发生心肌梗塞状况时,最好的自救方式就是深呼吸及咳嗽,产生类似心脏按摩的效果,平时也应熟练CPR急救方法,必要时可以及时挽救队友的生命;另外,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登山时可以将心肌梗塞的急救药方三硝酸甘油挂在脖子上,并告知同行的领队及身边的驴友以防万一。

8、除了跟着路标走之外-要学习登山定位与地图使用

很多登山多年的中老龄的驴友,因为习惯参加有组织有队伍的团队,或是仅依赖追寻登山路条的提示,一旦在路中落单,遇到叉路口标示不明时,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路的危机,此时如果心慌意乱,就会越陷越深而困在山区。建议有登山习惯的中老龄的驴友,一定要学习定位及地图研判的知识,以及如何在山上紧急露宿,保护自己免于受潮失温的登山知识。

9、不要背的太重-适度让装备轻量化

当身体筋骨的强壮度不如壮年时期,要学习适度减轻登山装备的重量,来避免因为背负过重,而造成运动伤害或是过度劳累的状况。如果经济能力许可,可以安排协作或背夫来帮忙分担行李重量;如果不想花费太多费用,也可以考虑多吸取轻量化登山的知识,来帮助自己从使用的登山装备中进行减重。即使有安排协作背夫的中老年驴友,由于步行时不会与背夫走在一起,所以要切记重要的食物、饮水、保暖、防雨装备不可离身的安全登山观念。

10、平日注意生活作息正常-定时适度运动锻炼身体

喜欢登山运动的中老年驴友,一定要特别注意平日的身体锻炼,以及定时运动习惯的养成;也要避免没有经过适度训练体力,就贸然进行多天数或困难的登山行程。如果平时没有保持运动习惯,也没有经过任何体力训练就贸然登山,除了会对身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之外,还会让自己陷入山难的风险与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在爬山时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重阳节那一天,老年人会选择出游登山。登山既修养身心,又能开阔视野,亲近自然,使身体得到锻炼。秋高气爽,与亲朋为伴,登山畅游,既有雅趣,又可健身。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老年人常识的小编就为您分享一些关于老年人登山的十大注意事项,避免老年人在登山时受到人身损害。

一、防止意外

出游时,老人应尽量避免走陡峭的小道,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以免发生意外。锦江之星提醒您,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

二、不要过度疲劳

美好的春景、秀丽的山河,常使人流连忘返,马不停蹄地连续观赏。这样,极易出现过度疲劳。如果出现乏力、多汗、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时,应尽早休息,不可勉强坚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应加强自我监护。

三、预防突发常见疾病

人老身先老,难免有些小毛病,但这出游的时候,忽略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在此锦江之星强烈建议老年人出游需带上常备用药。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必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四、注意饮食卫生

出游时,老年人因会消耗一定体力,要适当增加营养。但对各地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等锦江之星建议您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切记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生冷食物,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经口而入。

五、预防感冒

感冒看似小病,但人在感冒期间身体免疫能力急剧下降,对于老年人讲,很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至此,锦江之星提醒您外出时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鞋袜大小合适,不宜坐阴冷潮湿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致病。在出游时如遇雨受凉,到家后可用生姜、葱头加红糖适量,用水煎热服,以驱风散寒。睡前用热水洗脚,睡时脚部适度垫高,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六、注意防寒保暖

秋高气爽,出门登高游玩好不惬意,但如今秋天气候多变,反复无常,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很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因此,锦江之星提醒您应备足备齐衣物、用品等,以防不测。

七、预防摔伤,滑倒

这就建议您出游时莫忘携带手杖。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为您把出游时滑倒的几率降到最低。因此,锦江之星建议高龄老人外出旅游时应携带手杖。

八、预防过敏症状

重阳到来,登高赏菊是自古就有的习俗传统。但在这里锦江之星提醒有过敏史的老年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也可事先口服朴尔敏等抗过敏药,以防花粉过敏。

九、预防旧病复发

异地出游时,不只是老年人,年轻人也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和“水土不服”症等,应重视预防。锦江之星提醒平时需要用药治疗者,不可擅自停用,否则,可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

十、防晕动症

晕车、晕船、晕机是最常见的晕动症,空腹、过饱、疲劳及睡眠不足都是常见的诱因,要注意避免。轻微的晕动症,闭目休息或卧床后即可消除。反应较明显的锦江之星建议您在旅行前半小时口服晕海宁、眩晕停或地西洋。如果发生晕动症,而又无药物治疗时,可针刺或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

佰佰提示:

登山前应先检查身体,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体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注意!老年人晚年爬山常会生这种病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锻炼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但是老年人锻炼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大锻炼方式,我们知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是会逐渐的下降的,对于爬山这样的运动要量力而行!对于注意!老年人晚年爬山常会生这种病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很多喜爱爬山的中老年人都有相同经历,开始时膝部出现疼痛,坚持一段时间后膝部疼痛加重,尤其是上下台阶时膝部疼痛明显加重,甚至晚上睡觉时也出现膝部酸软乏力疼痛。此时就要注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问题,要及早到医院检查。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和逐渐出现的膝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膝骨关节炎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受累膝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破坏、软骨变性及软骨下骨质硬化等。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女性6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

为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那么亲睐爱爬山的中老年人呢?很多中老年人以前因工作等各种原因,缺乏运动,等到退休后膝关节软骨已经开始退化,如果即刻开始爬山运动,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的退化和磨损,从而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旦得了该病就要及时治疗。

该病早期应该注意减轻体重,尽量避免做容易加重软骨磨损的运动,如上下楼梯、爬山、下蹲起立运动;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如游泳、散步、仰卧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训练及不负重位关节的屈伸运动,可以预防、延缓和减慢膝骨性关节炎的进程。

中期可以采用微创膝关节镜打磨冲洗技术,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减缓膝关节软骨退化;晚期出现“O”型腿,疼痛难忍者,可以采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年人登山小贴士?老人登山需要注意什么?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人春季登山注意事项?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爬山好不好

全文共 1722 字

+ 加入清单

爬山对于人体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身体较弱并患有一些疾病,有些并不适合爬山。下面来看看老年人爬山好吗?下面小编带你一一了解!

老年人爬山有什么危害

要说爬山有什么不好的话,就是对膝关节的损害了。上山时还好,膝关节承受的仅仅是你自身的重量,这与平时没什么差别,但下山的时候就不同了。从物理学原理可知,下山时,膝关节不但要承受人体自身重量,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就是地球引力和山体坡度形成的人体下冲力。如此一来,膝关节的磨损就会大大增加。

老年人的精血容易不足、津液匮乏,特别是关节腔内的关节液缺失。缺失严重时,一活动,膝关节就会发出“叭叭”的响声,这是膝关节老化的信号。在这种缺乏润滑、关节老化的情况下,剧烈运动会很快造成关节的磨损,加重骨关节病的病情。所以,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最好不要走台阶而是走缓坡,这样才能保护关节、肌腱和韧带。

老年人爬上要注意什么

1、老年人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体内各个器官功能都在衰退,而爬山是一项耗氧量很大的运动。准备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过程。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应马上停止运动。

2、多喝水

一方面稀释血液,同时可以减轻运动时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时要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可尽快恢复体力。

3、科学休息

爬山中途休息应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休息站着休息为主,长休息应先站一会再坐下休息。

4、循序渐进

爬山前先做热身,然后按照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速度不宜过快,以没有不良反应、不明显喘气为度。

5、早晨登山要注意

要指出的是,很多人都喜欢早上去爬山,其实早上并不是最适合爬山的时间。这是因为,早晨空气中水分大,污染物都弥散在水气中,人呼吸后对健康不利。需要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及其他物品,例如食品、水壶、毛巾、草帽、照相机、望远镜和娱乐用具等。还要根据老年人自身身体条件,准备常用的药品,以备急用。

老年人爬山好不好

老年人爬山有益身心健康,但爬山耗氧量很大,老年人大都腿脚不太灵便,眼神不太好,动作迟缓,有的患有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老年人爬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安全。

在爬山的过程中要注意自我的感觉,如果觉得胸闷,不舒服,或是运动后夜间失眠等等,就说明运动过度了,应该暂停爬山。到了一定年龄的人(女性50岁以上,男性40岁以上)都属于冠心病的多发人群。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特别是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人是不适宜爬山的。其次爬山时要注意安全。

老年人爬山的好处

1、提高心肺功能

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因此在山间行走,老人爬山的好处在于对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2、延缓衰老

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而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

3、增强四肢协调能力

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的老人爬山的好处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4、放松人的心理压力

老人爬山的好处能够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登山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

哪些老年人不适合爬山

1、骨关节病患者

以上山为例,人的膝盖经常保持半屈状态运动,上山又很费力,这样对于膝盖关节的磨损很大。经常有老人登山后膝盖就疼,其实往往就是由于磨损造成的。但许多老人却认为是没有活动开而造成的,于是更加拼命活动,结果磨损越来越厉害。这类人可以选择慢走来健身。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这类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运动量。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注意随身携带药物。

3、糖尿病患者

医生指出,登山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别小心预防低血糖。这类患者在爬山前应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一小时开始爬山。此外,糖尿病患者一旦伤口破溃很容易感染,因此登山必须穿好鞋袜,而且袜子不能太薄;要选择好走的路,防止摩擦磕碰,回家后也要记得在洗浴时仔细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细小伤口,如果有要及时消毒处理,老是不愈合的伤口更要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晨练健身不适宜爬山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丰富晚年生活,经常会参加一些健身活动,比如健身。最近,在鄂西北某地,人们都在为登高晨练而不幸去世的李奶奶惋惜:多好的老人,刚刚享受退休后幸福的晚年,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对于老年人晨练健身不适宜爬山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然而,更多的人在惋惜的同时也不禁流露出一丝不解:晨练一定要登高吗?在高处锻炼,万一有什么意外,就会给抢救带来困难。李奶奶今年刚退休,住在烈士塔附近的小区,烈士塔是这个城市的最高点,登上塔要爬100多级台阶,既是体力的锻炼,也是耐力的考验,这正是李奶奶选准每晨5点准时赶到烈士塔顶锻炼的原因。

然而,这天早晨,当李奶奶登上塔顶后,明显感到心慌、胸闷、头痛,当同伴发现她脸色不好扶她时,她颓然倒下,口吐白沫,昏迷不醒了。和她一起锻炼的一个同伴忙往山下冲,但无奈年事太高,跑得慢,等赶到山下的电话厅,拨通“120”急救电话时,距李奶奶倒地已20多分钟。接到求救电话的“120”值班人员带着抢救器械火速赶到烈士塔下,但救护车不能爬台阶,医护人员只能抬着担架一路小跑上山。当他们好不容易攀上山顶时发现,李奶奶是个又高又胖的老人。要抬着一个胖老人下山,尤其是已经昏迷、怀疑为脑出血的老人,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何等的艰难啊!他们既要讲速度———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又要保持稳定———脑出血者须保持平静和平衡。不幸的是,老人终因脑出血面积太大、出血时间太长,而失去了抢救机会。

近年来,一些晨练的老人喜欢选择爬山去锻炼。认为此举除能进行登高外,还能呼吸新鲜空气,是锻炼的好地点。其实,登高更有诸多不利:海拔太高,空气中的含氧量较少,对本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来说,将十分不利。此外,在人少、过于偏僻的地方锻炼,一旦发生意外,很难被人发现。即使被人发现,由于通讯和交通不便,也给早期急救带来诸多困难。

如果你对老人经常登山好吗?老年人登山有什么好处?老人春季登山注意事项?老人登山能健身吗?老人登山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是老年人登山杖?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登山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