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老年人跑步锻炼好吗(合集12篇)

浏览

2274

文章

12

篇1:老年人跑步锻炼如何避免受伤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减肥心切,一开始就跑。现实上,这并不是最佳的减肥跑步法。人体内的动力分为疾速动力和储藏动力。只要你的运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体内的储藏动力“脂肪”才会变得加快的分解和小号。就是说,假如你的体能不是太好,你身体跑的很累,但是脂肪的消耗其实还没有开始。索引我们要掌握老人科学的运动方法,老人在跑步锻炼的时候怎样避免受伤呢?我们和看看吧。

防护

在损伤出现时,首先要做的是防止进一步的伤害。比如:对伤处进行固定,不增加新的痛苦,受伤部位获得保护,并进行支撑。

休息

脚踝受伤后,在疼痛停止前,尽可能不要用受伤的脚走路。在这段时间内,过度用脚只会延缓损伤的治疗进程,从而使疼痛时间延长。

冰敷

这样做的目的是令血管收缩,减轻渗出液、肿胀。冷刺激有止痛作用,并能强化肌肉组织中胶原纤维的早期恢复。具体做法是:冷敷受伤部位10~15分钟,停15分钟,再次冷敷,如此反复。

压迫

轻轻地用纱布或弹力绷带缠压住受伤部位,使其更加稳定。不要过紧,否则会阻滞流向伤处的血液。千万不要马上擦红花油、跌打酒,或者对伤处按摩、揉搓、热敷,这样会使损伤的组织炎性渗出液更多,绝对不利于损伤的恢复。

抬高

为了减轻肿胀,要把患肢抬高。比如,坐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把受伤的脚垫高,放在几个枕头上。如果在48小时急性运动损伤没有好转,就务必尽快去医院确诊。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几个避免老人健身受伤的注意事项,老人在出行的时候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跑步锻炼如何避免猝死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猝死的具体原因是运动过于紧张、激烈,超过了人体可承受的极限,造成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导致脑溢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急性心力衰竭,以至猝死。那么老人科学的运动方法是什么呢?怎么在锻炼的时候防止跑步猝死呢?我们和看看吧。

跑步中突然猝死,多数为快速的心室颤动,这种极快无规律的跳动,心脏不可能有任何能力去有效收缩来排出血液,使大脑没有血的供应,所以如果病人不及时救治,就会出现快速死亡。心室颤动是导致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实际是心脏基因的一些突变引起的心电活动异常;第三个原因就是大面积肺栓塞,长期卧床、不运动,下肢静脉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血栓,而腿部更是血栓多发地,腿部的深静脉血栓本身就容易堵住下肢血管让人失去行动能力,更危险的是,久坐后再稍一动弹,栓子就容易松动脱落,然后就像个鱼雷般冲向肺部,造成肺栓塞,此时发生猝死的几率非常高,这类肺栓塞又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1、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体力竞赛活动;

2、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也不能突然中止活动;

3、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应以运动时即刻心率高于平时心率的70%为宜;比如,平时心跳60次/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105次/分钟。

4、运动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不要勉强坚持,并要及时就医;

5、餐后不要立即运动,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

6、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运动,并要注意冷暖及时调整穿衣。如果在雾天、阴霾天、沙尘天等气象环境中锻炼,那就和吸烟一样有害。

老人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注意老人出行安全,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出行,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防止跑步猝死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年人跑步锻炼怎样防止意外伤害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任何一种运动都有一个同样的开始,那就是热身。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90%以上的运动损伤。老人跑步锻炼既能提高关节与韧带的活动范围和能力,又可减少肌肉的黏滞性,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与伸展能力。我们和看看老年人跑步锻炼怎样防止意外伤害吧。

在健身运动中,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呢?按照中医养生之道就是“中正和平”,凡事太过和不及都不好,所以现代流行的说法是“适当地运动”。除了注意防止身体意外受伤以外,最重要的是对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控制。那么怎样掌握这个“适度”呢?这就涉及到“阈限内负荷”问题。

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是在有机体处于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搏量的时间,这时有机体的各组织器官都能获得最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机体处于充分受益状态。因此,把运动时心率在120~180次/分钟的生理负荷称为阈限内负荷。阈限下负荷的运动,不需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达不到刺激有机体超量恢复的阈值,因而收效很少;相反,阈限上负荷的锻炼,由于心率过快,心脏每搏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所需要的血氧供应,有损于健康。长期超过生理负荷,人体可能产生两种反应。急性反应是心肌衰弱,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且微弱,出现头晕、呕吐、面色苍白、极度疲劳等症状,甚至猝死。慢性反应是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多数是抑制过程削弱,长期疲劳,并伴有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对运动毫无兴趣等等。

运动时,体内各种能源物质逐渐消耗,但在运动结束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继而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超量恢复过程与运动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量越大,消耗的越多,超量恢复也就越明显。重复锻炼的间歇时间不同,运动产生的功效也不相同。间歇时间太长,下一次锻炼是在“超量恢复”之后进行的,身体机能仍保持在原有水平。间歇时间太短,下一次锻炼是在未完全恢复的条件下进行的,身体机能反而下降。间歇时间适宜,下一次锻炼正好在“超量恢复”时间内进行,身体机能就会提高。根据这一原理,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是健身运动安全、有效的两条基本原则。一般情况下,锻炼过程中,心、肺功能发挥最大能力并保持一定的稳定程度,需要3分钟左右。因此,把运动心率控制在阈限内负荷,最好是在130次/分左右,并保持3~6分钟,这样,锻炼的效果最佳,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出行,要注意安全。

所以老人一定照以上小编总结的方法锻炼,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跑步锻炼多长时间好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老年代步车替代了老人的走路,让人忽视了锻炼的重要性。早上锻炼好,还是傍晚锻炼好呢?只要适合自己晨练晚练都无妨。“从理论上来说,黄昏时分,大气内的氧气浓度最高,人的感觉最为灵敏,协调能力最强,体力的发挥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最强,并且这时血压和心率既低又平稳,确实是适宜锻炼的好时段。”专家说,但是,这并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就不适合运动。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老年人跑步锻炼多长时间好呢?我们和看看吧。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心肺功能、体质状态不同,其运动时间、运动频次、运动方式也不应千篇一律。应该说,锻炼的最佳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各人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有条件的话,专家建议,最好根据健康体检单和自己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咨询一下医生。

此外,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说,黄昏时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里赶,正是忙忙碌碌的时候,让他们每天挤出一个小时做运动,非常不现实。

其实,对绝大多数正常体质的人来说,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以及睡觉前一小时内,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果已经养成了晨练的习惯,持之以恒一定也会获益多多,根本没必要改成晚练。

运动时间够不够、运动方式适不适合自己,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精神饱满、食欲很好、睡眠质量佳,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以往差不多或变缓,那么恭喜你了,这说明你现在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非常适宜;反之,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测量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以往多6次以上,这表示你的运动过量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此外,运动量也切忌一成不变。比如跑步,一开始时间应该短一点,速度慢一点,身体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延长跑步时间、让速度更快一点。老人多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如何科学跑步锻炼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的恶化和各种疾病对中老年人的袭扰,人们开始对强身健体有了追求。而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没有时间场地限制,很快为大家所青睐。但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思考,什么样的跑步方式或多大的强度来锻炼就可以达到强身作用。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和看看老年人如何科学跑步锻炼。

选择跑步来锻炼身体是明智的,一般人们在跑步的时候并不注意方式方法,认为只需要去跑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想要使跑步健身的效果达到最佳,要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47%的市民跑步是为了舒缓压力及对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和强壮体质,以减肥和增重为目的的市民分别占到了25%和26%。在跑步频率方面,53%的人却由于对跑步的不了解,原本想缓解疲劳,结果却令身体更加疲劳。

长跑实现减重的效果比较明显,合理的跑步频率应该是一周3次,隔日跑1次,每次30分钟、5公里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跑步活动最为适宜。

如果以减肥为目的,建议跑步后再进行约20分钟的力量练习,以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而在营养方面则应遵循营养密度大但能量低的食物,比如全麦等含纤维较高的食物,蔬菜、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纤维,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以对抗疲劳和舒缓压力等亚健康为目标的长跑,还应配合科学的膳食措施,特别要注重早餐质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脂肪摄入,同时合理补充营养品,应食用有助于舒缓压力的食物,如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食物。而富含钙、镁的食物多为碱性食物,可平衡体内酸碱度,缓解疲劳。

看了上述小编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如何跑步来锻炼身体是更科学的了,大家要根据自己跑步的目的来决定跑步的频率和方法,如果是为了改善亚健康状态,那还得配合以合理的饮食,另外在出行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老人在健身的时候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年人跑步锻炼多远距离好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跑步多少为宜?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到了运动健身的好处,纷纷投身体育运动中来,跑步时其中之一。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告诉你中老年人跑步多少为宜。

1、很多老人经常使用老年代步车出行,不妨跑步锻炼身体,保持自己的健康。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2、慢速放松跑。快慢程度可从人的体质情况出发而定。老年人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比走步快一点为宜。跑步时呼吸要有节奏,做到深、长、细、缓,呼吸与脚步配合,可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要用腹式深呼吸,吸气时鼓腹4,呼气时要吐尽,步伐要轻快,肌肉要放松,双臂自然摆动。运动时间每天半小时左右,跑步时心率每分钟不要超过一百二十次,以皮肤出汗而不气喘为度。

老年人如何选择跑步时间呢

1、忌雨天、雨后、雪后、雾中跑

有些老年人进行跑步锻炼,习惯风雨无阻,这样做是错误的。身体暴露部位受冷雨刺激后易诱发多种疾病。若在雾天跑步,由于雾滴含污染物,易吸入大量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各种过敏反应。另外要忌迎风跑。老年人可迎风时走,侧风和背风时再跑。

2、太阳没出来前不宜跑步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跑就是应该越早越好,因此喜欢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家门进行跑步,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跑步,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3、空腹时不宜跑步

老人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由于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最好吃点东西,过半个小时再开始热身跑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年人跑步锻炼注意事项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说跑步是性价比最高的锻炼方式,能让身体变得更强壮,更加有抵抗力,又方便简单随时都可以做。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跑步就不是一件太好的健身方式了,打个太极可能更适合老年人一些。那么,老年人跑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和看看吧。

挺胸、收腹是跑步时的基本动作,对于老年人来说,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很多的老人身体肥胖,腹部向外隆出,跑步时不适当收收腹,下肢抬高时就会受到限制,容易被绊倒。其次,人在跑步时,机体的耗氧量增加,这时单独的胸式呼吸不能满足机体氧供,需要腹部肌肉参与到辅助呼吸中,使膈肌的抽动幅度加大,以增加肺的通气。再次,经常收缩腹肌能使腹部的肌肉和脂肪“运动”起来,不仅能使肌肉强壮,还能有效地燃烧掉多余的脂肪,收到瘦身健体的双重功效。很多老人容易出现疝气,就是因为他们的腹肌长时期得不到有效的营养和锻炼,变得十分菲薄,从而对腹内的器官如肠腔的限制作用减弱,肠腔就容易突破腹肌间隙的潜在腔隙,突出到皮下,这样就形成了疝气。

另外,有些腹部膨隆的老人,原本寄希望于跑步能使其腰腹变小,没料到跑了一段时间后,肚子却越跑越凸出,这也是由于他们在跑步时,没有很好地收腹提气。跑步时不注意收腹提气,除了不能使腹肌得到锻炼而变得松弛外,还会使内脏器官以及沉积在大网膜上的脂肪随着运动不断地撞击腹壁,后者受到牵拉,就会更加向外膨出,所以跑的时间越长,肚子凸得越厉害。

所以老人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能够要注意以上事项,在出行的时候可以驾驶老年代步车,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年人跑步锻炼有哪些好处

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对人体的作用比较全面,能锻炼人的心脏,增加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跑步可以促使冠状动脉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保证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脏,从而可以预防冠心病。跑步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调整全身血液分布,消除瘀血现象,由此可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老年人跑步锻炼有哪些好处呢?我们和看看吧。

跑步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引起体内糖元素大量分解,减少脂肪存积。这对预防冠心病、糖尿病、器石症和胆囊炎有积极作用。适当的跑步,尤其是慢跑,还能增进食欲,使消化吸收功能较差、体重不足的虚弱者增加体重。

跑步能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动脉硬化。同时跑步还能锻炼神经、血管,预防高血压病。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在野外进行适量跑步,可消除脑力劳动的疲劳,预防神经衰弱,治疗心脏血管神经官能症。但是,每天如坚持长跑,也不能跑得超过10公里,因为剧烈的有氧锻炼可能会增加体内产生的荷尔,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力。如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否则对心肺功能无帮助。

跑步可以燃烧脂肪,体重61公斤的人慢跑45分钟,可消耗热量2009焦以上,同时能塑造肌肉,对腿部和臀部效果更明显、全身心地释放压力,跑步是各种体育运动中最平凡、最普及、最好的运动方法,如果你想健康,请你跑步吧!以健康减肥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且速度要慢些,以保持均匀呼吸为度。若停止此运动,应逐日递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以免引起“反跳性肥胖”。

跑步时血液循环的速度比安静状态时快很多,氧、营养及各种生化酶等能快速及时地送到相应的组织中去,而且大量毛细血管开放,可使许多滞留在身体里的废物和毒素被汗“冲刷清理”出体外,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大扫除,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干净、清洁、健康。

心脏是全身血液供应的总枢纽,生命的动力。长期坚持跑步,会使你心肌强壮有力,蛋白和肌红蛋白量增加。在x线透视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运动员的心脏比一般人大,外形丰满,搏动有力。一般人心脏容血量为765—785毫升,而坚持锻练的人容血量可达1015—1027毫升,心跳可比正常人减慢10—20次/分,这样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跑步能增强心脏的耐受力,大家知道,一般人当心跳超过100次/分时,就会感到头昏、心慌、气喘;而长期跑步的人,可忍受到150次/分。

人在跑步时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加大,初跑者肌肉有很强的疲劳感。人在跑步时每一步的体力付出比平时要大许多倍,此时的肌肉能耗引起的外部表现主要是心血管系统活动发生的变化。这就形成了人体心血管系统运动,可称其是“心血管体操”。

老人跑步锻炼好处的多多,但是一定要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出行的时候可以驾驶老年代步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年人跑步锻炼多快速度好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呢?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到了运动健身的好处,纷纷投身体育运动中来,跑步时其中之一。那老年人慢跑的速度是多少?下面小编告诉你。

跑步是最常见的一种大众运动,它的优势和好处很明显,它没有地点限制,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器材限制,一切都取决你的选择,你选择跑或者选择不跑。但跑步对于老年人来说,就不太一样了,毕竟老年人上年纪了,慢慢的跑才更适合他们。

研究表明,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氧气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心肺功能。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较低,而锻炼能提高吸氧能力。

跑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当。体弱的老年人要先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长距离,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运动量与快走相似)。体力稍好的可跑的长些,从300米或500米开始,然后根据体力逐渐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练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这样反复进行20次约30分钟。

糖尿病病人不适合跑步,因为即使跑步中的一点小损伤也会感染,如果坚持要跑步的话,过程中要多加小心注意,不要跑太快。

老人跑步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作决定,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时刻保护自己的健康,在驾驶老年代步车的时候也要注意出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年人跑步锻炼有哪些误区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是一种很常见的运动,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很喜欢。不过老人体质较差适合跑步吗?老人跑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老年人科学运动的方法是什么,跑步也有误区,跑不好还会损伤身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跑步健身有哪些误区吧!

跑步应该避免以下五大错误:

误区一:开始跑的时候就猛跑

许多人减肥心切,一开始就跑。现实上,这并不是最佳的减肥跑步法。人体内的动力分为疾速动力和储藏动力。只要你的运动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体内的储藏动力“脂肪”才会变得加快的分解和小号。就是说,假如你的体能不是太好,你身体跑的很累,但是脂肪的消耗其实还没有开始。

误区二:不做热身活动就跑

跑步健身的话,应当要提前的做好一些必要的热身准备,一方面是热身之后再去锻炼会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另一方面,热身之后再去跑步,这样的预热能够让你的脂肪尽快的准备还燃烧。

误区三:随意穿双鞋就跑

随意套上双鞋就去跑步,健身后果会打折,许多人爱好穿板鞋跑步,专家说板鞋鞋底过于平坦,缓震效果不好,也会直接招致膝盖受损。鞋子是跑步配备,选择专业的跑鞋还得留意是否合脚,准绳就是情愿大一点也不要小一一点点,不然对脚会产生磨损伤害。

误区四:跑步速度很快

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如许跑步的功夫坚持时间不长,更主要的是并没有耗费什么脂肪。人体的能量分解的话主要是通过两大运动:有氧和无氧运动,有氧的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两大类。机体只能停止无氧供能,因此脂肪是无法介入供能的,所以只要低强度的活动才是有氧活动,脂肪才会主动员作为能量供给而被耗费。

误区五:每次跑20分钟

根据一些可靠的调查可以发现,如果你的热身运动做的足够充分,慢跑20分钟时是疾速动力耗费的量是差不多的,储藏动力脂肪就调动起来预备一些燃烧的工作,假如这时中止你的活动,就达不到燃脂瘦身的作用的。所以,要想经过跑步来瘦身,一定不能够少于跑过20分钟,45-60分钟最佳。

结语:老年人身体机能差,跑步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随随便便进行跑步健身。一定要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注意老人身体健康,在日常出远门的时候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年人跑步锻炼如何避免突发疾病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在于运动,最完美的运动就是跑步。但有些人认为只要跑,就必定受益,殊不知,若跑得不当,将适得其反,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减退,跑步时一定要做不计速度的轻松愉快的慢跑,决不能做速度快、强度大的冲刺跑或跳跃运动。你知道老人科学的运动方法是什么吗?老人在跑步锻炼的时候怎样避免疾病呢?我们和看看吧。

运动量要适中:老年人体力、健康状态都不比年轻人,所以运动量要适当。当运动时感到浑身发热、微微出汗和结束后感到轻松、愉快,食欲、睡眠比以前好,这说明运动量适度。如果运动中感到头昏、胸闷、心悸、气促,运动后食欲减退、睡眠不好、明显疲劳,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心率来掌握::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身体比较弱的老年人,脉搏中应超过220减去自己年龄数后再乘以0.65次/分。如一个60岁的老人,运动后的脉搏率不应超过每分钟104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脉搏可以在220减去年龄数后乘0.70次/分,以60岁为例,运动后脉搏每分钟不应超过112次。

预防跑步急刹车:应在减速的情况下再继续慢跑一段路或走动一会儿,活动四肢或按摩肌肉等,并不断做深呼吸,然后缓缓停下,使原来开放着的下肢血管有一个调节过程,不使回心血量骤减。

运动健身时间和强度的选择:充分合理安排健身时间和运动强度能够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

在柔软的地面跑步:老年人足部的天然减震系统已经退化,应该选择在柔软的地面上进行。

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即使跑步中的一点小损伤也会感染。

此外,跑时要讲究心理卫生,排除一切杂念,保持愉快的心理状态。假如感到慢跑单调,可增加些快走,后踢腿跑,扩胸展臂,深呼吸等动作。通过多种形式的调剂,增加欢乐和兴趣。老人出行的时候可以选择老年代步车出行,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年人跑步锻炼有哪些安全隐患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跑步是大众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美国足部医疗协会的专家指出,跑步可以对足部进行有效的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对全身的健康都很有益。对于老年人来说,掌握老人科学的运动方法很重要,老年人跑步锻炼有哪些安全隐患呢?我们和看看吧。

跑步前不做热身

跑步后应从慢走、慢跑等“动态”热身开始,逐步加大运动量,此过程通常以10-15分钟为宜。此外,停止跑步时候也应该逐步减慢速度,以免出现眩晕感而摔倒。

跑步的速度太快

老人跑步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运动极限。如果体力跟不上,就容易摔倒。

运动量过度

老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如果是以减肥为目的,运动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40分钟为宜,否则很容易体力透支。

跑步姿势不正确

跑步是有氧运动,全身都会参与其中,跑步时如果含胸弓背,或者一直扶着把手,不但起不到运动的效果,而且还会加大腰椎的压力,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腰肌劳损。

跑步不专心

很多老人跑步时喜欢左顾右看,这会分散你的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受伤,尤其是那些脚下不稳的老人,以及运动强度较大的人。如果觉得枯燥乏味,跑步时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研究表明,节奏明快的音乐可以有效提高运动效果,增加运动乐趣。

老人在跑步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以上小编总结的几个问题,出行的时候可以使用老年代步车,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出行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