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职场应不应该邀功(精品2篇)

浏览

3191

文章

2

篇1:狗狗之间的争功与邀功心理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腊肠犬(详情介绍)

关于狗狗心理学目前国内宠物医院还未涉及到这一科室,但很多书籍上已发布了许多关于狗狗心理学的文章,那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关于狗狗是否有争功、邀功心理。

两头猎狗在一起追捕猎物时,往往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有时,甚至暂时放下猎物,进行内战,以决高低。两头猎狗都想为主人获取猎物,这是狗狗争功心理的外在行为。狗狗争功的目的是为了邀功获得奖赏。当一头猎狗获取猎物,将猎物交给主人时,往往抬头而自信地注视主人,等待主人夸奖或给其食物。这种邀功心理是被人驯化后发展起来的心理活动。

人们在训练狗狗时,往往以奖赏作为训练的一大手段,当狗狗完成某一规定的动作行为时,总是以口令或食物予以奖励,这种训练形式强化了狗狗的邀功心理,有时狗狗是为了获得这份奖赏而去完成某项工作,甚至发生争功行为。

狗狗的这种心理活动提示我们,在日常的训练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培养狗狗的这种争功心理,在表扬、奖食上要慷慨大方,满足狗狗的邀功心理,尤其在狗狗完成某一动作,表现出色自信地邀功时,更应及时地给予奖励,强化作业意识,促使狗狗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建功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人都是如何邀功的?古代职场邀功也是一门手艺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很少会去主动邀功了,因为大家个性都比较强,而且也拉不下面子。但在古代职场上,邀功邀的好也是一门手艺活,说不定还能让你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那古人究竟是如何邀功的呢?其实有时候自己明明有功,但上司却不知道,这时候还是很有必要让自己的上司明白的,毕竟你的上司比你忙,他也不可能把所有精力就放在你身上,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完完全全叫做邀功。古人的邀功技巧那才叫一绝。

三十六计很多计谋,只是听闻,就能察觉其中的刀光剑影,而“指桑骂槐”乍一看,却像两个市井流氓对骂的场景。这样的计谋到底在战场中如何应用呢?

指桑骂槐之计,往往是因为“槐”不能骂或者暂时不便直接下手,所以先拿桑开骂。这条计策虽云“三十六计”之一,实际上在军事上的应用,还不如在政治斗争中用的多。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君主提出规劝意见,大多采取迂回方法,或以物寓人,或以假寓真,委婉地使君主接受自己的意见,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文明的“指桑骂槐”。

古代的政治寓言,在孟子、庄子等人的言论中连篇累牍、比比皆是,这些先贤大圣们规劝列国君主,直言不讳的很少,基本都是绕着弯地讲。

比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并无如此标题,是后人为了阅读方便所加)。

在这篇短文中,孟子向梁惠王进谏之前,预设了一个“王之臣其友”的靶子,说“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

意思是,这位臣子到楚国游历,把妻小托付给友人,结果托付非人,妻小没有照顾好。这当然要受批评了,梁惠王说,这种朋友就该弃之。

孟子便顺竿劝谏,说“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逐渐从桑说到了槐,弄的梁惠王张口结舌,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不光孟子这些大贤人如此,一般食客也这么干。像那位“客孟尝君”的冯谖,孟尝君待他不好,他便在门首弹剑作歌,言必称“长铗归来乎”,借剑暗讽,终于使孟尝君醒悟而重用之。

晋文公流亡回国后当了君主,他的功臣介子推却没有受封赏。他的从人们可怜他,便写了几句话贴在晋宫门上,“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见书方悟,于是急忙追论介子推的功劳。

政治劝诫中使用指桑骂槐,多是照顾别人的面子和情绪。而实际政治斗争中采用指桑骂槐策略,则更有一番妙用。

隋文帝独孤皇后想废掉太子杨勇,起初杨勇并无过失,独孤皇后便拿杨勇的宠妃云氏说事,指责云氏身为长嫂,容不下小叔子杨广。

隋文帝杨坚当年因为兄弟不和深有所憾,对兄弟们娶的媳妇意见非常大,认为家里不和都是所娶非其人所致,故而一见独孤皇后如此说,逐渐对杨勇夫妇起了成见。

后来废长立幼,于此甚有所源。旁敲侧击,有时竟比当面挞伐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