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职场新人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和能力【优秀5篇】

浏览

3000

文章

5

篇1:在比特币投资中怎样培养良好的心态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在加密投资中,对于技术有要求,但同时,对心态也有很大的要求。

要保留改变立场的意愿

一个人对一个论题有多乐观都没关系,但假如一项资产的价格继续下跌,并达到止损,那么就选择平仓。不必立刻降低另一个出价。在这类情况下唯一应当考虑的选择是出售更多持仓。

最好的方法是随时、尽早地减少损失。

经济上的损失很可怕,但精神上的压力更可怕

持有一个正在损害投资组合价值的头寸不是什么好事,在经济受损的与此同时,它还会带来危害更大的精神压力。在出现亏损以后,可以试试花几天时间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比如你的家庭和个人幸福。

每一个交易者都会偶尔下错注,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要避免对一个仓位产生情感依恋。投资和买卖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对于一个XRP发烧友来说,想要出售已经亏损的头寸十分难,是由于极端乐观的长期持仓观点会让人更难接受损失。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了比特币的信徒身上,比特币价格之前涨到1万美元,随后在2020年3月狂跌至4500美元,而比特币的信徒由此陷入漩涡不知所措。

要对看涨的买卖有耐心,也要迅速退出亏损的买卖

投资者即使只做对了30%的选择也能赚很多钱。关键所在将止损控制在大约7%到10%,与此同时不断增加能盈利的买卖的头寸。

这才是正确的操作。假如头寸持续上升,市场趋势为正,那就多买入。要懂得学习如何在牛市中使用止损单来控制损失和增加头寸。还有一个有趣的策略是手动设置移动止损。

假设当前有10%的收益,那么用5%的收益锁定一半的头寸比较好。假如市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上涨,达到15%的利润,则可以将止损单上调,以锁定10%的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马上就要进入大学或步入社会的中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是十分关键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经过长期的实践也得出近似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能,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由此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实为相当重要的。那么要如何做到呢?

一、家庭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在人际交往时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学生,那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注意与儿女的沟通,教会孩子如何平等的与他们交流。

2、学会沟通方式,做合格的“倾听者”。

3、学会指导孩子,做正确的“人生指路者”。

4、教会孩子爱与被爱,培养良好人格。

5、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培养正确挫折观。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每日生活时间最长的地点,老师是学生每日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作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老师的教育方式与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老师更多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那么作为老师和学校,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

1、学校是学生的聚合,是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如何交往的平台。学校应多开展学生团体活动,增加学生们互相交流机会,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成长。

2、开设不同年龄段人际交往课程,让学生们从实践到理论充分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与方法。

3、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学生交往情况,提早发现交往困难学生,了解原因,着重辅导对症下药。

4、在班级内部实行民主选举,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还可以在班级和团队活动中进行爱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交往艺术。

5、老师也要尽量了解学生家庭、环境情况,对于单亲、困难等特殊群体学生应特别留心观察,及早解决可能的问题隐患。

6、指导学生正确的与家人沟通,帮助学生化解与家人沟通的困难。

7、在教学中一视同仁,对学生因材施教,一味苛求并不能得到好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还说过:“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约能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那些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家庭的小型化和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注意人际交往,这无疑使儿童受到很大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方法文章内容。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

一、善于寻找儿童态度的相似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分”的重要基础就在于他们对事物持有共同的态度。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那么他们对某种问题的看法就会一致,态度大致相同,这些人交往起来就会感情融洽、关系密切。因此,态度的相似性是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共同性越多,就越愿意交往。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组成内容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绘画小组、器乐小组、手工小组等,让孩子们在共同的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竞赛,既发展他们的兴趣,又增进他们的友谊。

二、充分利用儿童个性差异、进行需要互补

由于儿童的生理素质、生活环境和家庭影响的不同,儿童的个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性格上的差异,主动支配控制型性格和期待别人引导型性格,容易产生吸引力,彼此都愿意交往,以满足对方情感的需要,所以这是儿童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个性差异,并充分利用这个差异,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需要互补。如有的孩子爱说爱笑、性格开朗,而有的孩子生性腼腆、害羞,在学习、工作中,我们要根据这两种个性的孩子的特点,让他们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能把孩子们的学习搞上去,又能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

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儿童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系统,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构成。认知因素是儿童交往的基础,通过相互认同、相互依恋而产生相互友好、合作的情感,这种和谐的情感作用于儿童的行为之中,在儿童交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反过来,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又会引起相应的情感及行为反映,社会心理学家李雷曾根据人的交往过程概括出八种行为模式。

如: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映;由攻击、处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反抗的反映;由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的反映等。根据以上理论,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看出,行为动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正确运用交往行为是儿童具备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使儿童的行为符合人际交往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创造有利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逐步调整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一、创造良好的生态距离条件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活动中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空间距离近,见面机会多,提供了交往的便利条件,容易使双方产生好感,建立友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因为邻近的人能及时互助的缘故。因此,我们要针对儿童从众、爱热闹的心理特点,为他们创造适当的生态距离条件。如:可以把居住较近的同学集合在一起,组成楼院小队、街道小队等,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开展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进而产生乐于助人的情感,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提高交往频率

儿童之间的关系带有很强的知觉性,所以我们要指导他们提高交往的频率。因为交往次数越多,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越多,容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共同的体验,增加彼此的认识程度―知觉性,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较深的友情。在日常生活中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事例很多,都是由于长期交往而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在开展“互帮促学”活动中,我们要指导、督促儿童多给朋友写信、互发邮件或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他们创造见面的机会,增加相互了解,增进双方的友谊,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职场新人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职场新人如何培养良好心态

职场新人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哈尔滨市某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显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中,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症状的比例高达90%,不少职场新人或多或少心理患上了“厌班症”。

职场新人诉“水土不服”

毕业于某高校金融专业的卢曦,今年7月到大庆某银行当业务员,工作上虽没有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可单位里的人际关系却让他受了很多委屈。起初,满腔热情的卢曦还几次就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优化工作程序方面,向领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大都没有了下文,同时他隐约感到同事开始在背地里议论他,这让他十分困惑和委屈。想起这些,卢曦就感到迷茫和无助。

今年8月,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刘娟在哈尔滨一家大型国企做办公室文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文件,偶尔参加一些单位的活动。这份在别人看来轻松的工作,在刘娟眼里却越发得感到单调和无聊。一个月下来,不到2000元的薪水更让她无法接受,她说:“现在同学聚会的时候,总要‘晒晒工资’,同学里我是最少的,我心理很不平衡。”

“我这个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干到中层?每天收文件、发报纸能有什么发展?入不敷出的可怜工资哪年才能买上房子?”有几次刘娟都萌发出“跳槽”的想法,可都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

培养良好职场心态

针对职场新人的诸多烦恼,心理学博士胡远超老师分析认为,每个新人刚刚上班都会有一段“孤独期”,一般一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就能过去。但也有一些新人,由于事先对新岗位估计不足,往往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不顺心,从而产生“厌班症”或其他不良心理。

胡远超认为,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要学会根据实际环境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标,遇到困难可以多和同学或心理医生沟通,多给自己做正面的心理暗示,随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但职场毕竟不是学校,不是家庭,一些学生的“骄娇”二气要彻底戒除,切忌以自我为中心,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合作精神,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社会上某些潜规则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方面不能苛求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主动接受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场老油子还得像孩子们学习,澄清自己的内心,用人单位和部门集体也需要从对事业长远负责的角度出发,‘检讨’自己。”

人力资源部主任王艳对此也颇有自己的想法,“企业对于新人的要求并不苛刻,谁都不是生来就能承担重要的工作,作为新人最重要的是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能力,大学生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善于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保持积极的态度,就能够较快地成长,并在企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

全文共 3208 字

+ 加入清单

离异单亲孩子的性格特征可分为孤独型、依赖型和自卑型三类,在人际交往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文章内容。

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特征分析

1、孤独型

阿东,小学三年级,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而父亲长年在外打工,他只能寄居在姑姑家。由于从小失去父母的关爱,小小年纪的阿东早早地就意识到自己与别的孩子不同,因此对别人的言行格外敏感、多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只要受一点委屈,就大发雷霆,整天像个小刺猬一样,人际关系相当紧张。

这类孩子,他们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在交流中对他人要求苛刻,既不能使别人了解自己,又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能正确地去理解他人,其结果往往是自己即使在同学、朋友、亲人、老师的包围中,也难以排除孤独感。这种行为与青少年时期的强烈交流需要产生的心理相矛盾,使自己陷入痛苦。这样既不利于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妨碍正常人的人际沟通,影响人际合作。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将自己排除在集体、社会之外。使他们的性格日趋内向、孤僻、多疑、敏感。由于其不允许别人了解自己,又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进而也难以理解他人的真正意图。

2、依赖型

小豪,男,小学五年级,两年前父母离异后随母亲一起生活。以下是老师与小豪的一段对话:

师:双休日两天,你一点家作都没做,态度还这么不好,难道你有什么理由吗?

生:我就是有理由。我星期天都要上补习班,补习老师会给我很多作业做,如果做不好,他就告诉我妈妈,妈妈就会揍我。

师:你就不怕老师也把你不做家作的事告诉你妈妈?

生:不会的,以前的老师会同情我,让我在学校补好就没事了。就算真的告诉,最早也要到下星期一,总比双休日在家挨打好。

师:这次不行,补完了,还必须让你妈妈到学校来,因为你的态度实在不好。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好心”的家教老师成了孩子家庭作业的“枪手”,当然,其母也是一图耳根清静,有时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此,孩子对家教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对妈妈产生了敌意,对老师更是瞪大了惊恐的双眼,与同学的关系也可想而知了。

单亲家庭会对孩子造成危害,这一点对离异家庭来说是都承认的,所以这种家庭的父(母)多少都有点由此而来的内疚感,这很正常。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内疚感支持着、无原则地补偿给孩子,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很容易把孩子变成一个被宠坏的人。这些孩子一旦发现自己有充足的依赖理由,他们就会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毫无责任心,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父(母),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不会自己系鞋带穿衣、整理书包、不愿意独立写自己的作业,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3、自卑型

班里的沈某自从进入四年级以后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自信心极差。他课上总是没精神,从不回答问题,作业字迹潦草。较为严重的是,这孩子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性格忧郁、冷淡,对一切失去信心,总认为自己是不幸的。

在一个家庭中不论缺少父爱或母爱,总会引起旁人的关注和好奇。因此,如果家长没给孩子沟通好,很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创伤。孩子从小失去了父爱或母爱,自认为自己很不幸,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因而学习、生活的信心不足,经不住失败与挫折的考验。

培养单亲家庭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

(一)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正确的交往意识是学生产生交往需求的基础。心理学认为,交往意识是个体对交往活动的产生和开展起着制约作用。在教育实践中,首先,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条件,不断地让那些孤僻离群,狭隘抑郁、怯懦自卑的学生获得积极的交往体验;帮助他们确定积极的、合适的交往目标。培养他们参与交往活动的信心;更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的“闪光点”,为他们的进步喝彩,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交往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二)端正交往动机。任何交往活动总是由一定交往动机所引起的。所谓交往动机是指激起个体进行交往活动或者抑制交往活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愿望。它是引起个体进行交往或者抑制自己交往活动的内在原因,是直接推动个体交往活动的内部动因,是决定交往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心理活动的过程来看,交往活动的动机,不外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其一是认识即对社会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与自己的关系、自身的行动及其后果意义的认识。任何交往活动的动机都包含这种认识在内。其二是对交往对象一定的情绪或情感。人之所以能在交往活动中克服各种阻力和障碍,正是由于情绪。情感的强大推动的结果。

(三)保持良好的交往情绪。情绪是一种主观体验,它对人际沟通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离异家庭学生交往倾向被动。交往心理不正常,被人理解和接纳的程度低以及持续的情绪困扰将严重地影响他们日后的发展。因此应的、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交往情绪指导,帮助他们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以及促进时理解和交流,并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效的方式是创设交往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设定的活动中,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情绪、情感,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分享、分担他人的情绪、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这样的形式对那些由于认识偏差引起的情绪障碍特别有效。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增强学生对情绪的自控力和调节。平衡能力。

改善单亲孩子人际关系的策略

1、营造和谐的氛围,不孤独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能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单亲家庭孩子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为此,老师总是以身作则,从不在班上讽刺,挖苦他们。 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平时,特别关注像阿东那样孤独型的孩子。在活动课中,大家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享受充满阳光的生活。只要课任老师的齐抓共管,全体同学团结互助就能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

在与案例中的学生交往中,我发现阿东对音乐很感兴趣。于是我建议他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听音乐,控制自己的情绪。阿东还喜欢打篮球,当他情绪不佳时,我鼓励他找个谈得来的同学一起散步、聊天或打球;或者在日记本上写上“心平气和”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当昔日的小刺猬变成小企鹅时,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必然日趋好转。

2、扬起自信的风帆,敢担当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平时我总是尽量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找回自信。上例中的小豪,其实认真时字写得很端正,而且效率很高。每当作业上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单独当着他的面,发一条表扬的短信给他妈妈,有时还以减少他的家庭作业量作为对他的奖励。慢慢地,小豪的作业自觉多了,有时我故意问他:“今天作业完成有困难吗?”他总能笑着说:“没问题,我是学习的小主人!”每当看到他轻松的表情和与同学快乐玩耍的样子,我为他由衷地感到高兴。

3、敞亮宽广的心胸,我自信

当班里出现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除了对他们更多的关注外,一般的做法会为其保守秘密。其实,有时把话题说开,创造适合学生的畅所欲言的机会,敞开孩子的心扉,同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记得在一次班干部竞选演讲中,一位一向自卑、封闭的单亲孩子,居然在演讲中自信地说出:“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间就不止一位单翼天使,我们是不是可怜的孩子?我觉得不是,因为‘上帝在我们面前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这些单翼天使,只有彼此拥抱,才能展翅高飞。只要我们学会关爱、学会宽容,我们便拥有了最坚强的翅膀,我们同样可以高高地飞翔!”多自信的孩子,他讲得多好啊!他的演讲打通了单亲孩子的人际交往通道,真是妙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