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脑血栓到底能不能治好(汇集20篇)

浏览

4769

文章

253

篇1:脑血栓老人护理避免哪些误区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老人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大喜或盛怒。做到心境平和,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人的情绪安然,就不会引起血压升高,从而也就减少了脑出血的发病几率,脑血栓老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要让脑血栓病人保持每天都活动,不要因为腿脚不利索就不走,时间长了容易丧失行走功能;不能自己走的也需经常给病人用轮椅推出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对病人非常有利;按摩对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很好,可以找专业的人员按,家人也可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经常给病人做一做;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并保持低盐,水果也要经常吃,保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那么脑血栓老人护理避免哪些误区呢?

一、脑血栓根本不能预防那些长年坚持吃素、运动、靠深海鱼油代替药物却仍然遭遇脑梗的人,认为所谓的“预防”似乎没有用处。实际上,大量国际临床研究显示,与脑血栓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脑血栓风险就降低15.6%。

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梗风险。

二、定期输液稀释血管能预防脑血栓每年秋冬季一到,不少老年人到医院输液,认为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栓、心梗风险。这个观念危害很大。

首先,单一血黏度化验作为脑血栓检测指标缺乏依据,如今在很多大医院已经被废弃。其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是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脑梗、心梗。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脑血栓进程密不可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定期输液只是突击行为。

三、素食、多运动能预防脑血栓胆固醇异常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在导致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

而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过高。此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也遇到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只要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出现脑血栓。

四、体检化验单在指标范围内就是正常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五、保健品可以预防脑血栓采用保健品降低胆固醇、预防脑血栓的作用还不明确。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的主要药物,而且全球20年左右的用药经验已验证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脑血栓老人护理避免哪些误区的内容,在护理老人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上面的误区,本网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脑血栓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脑血栓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的抵抗力比一般人弱,而气温突变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而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的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粘稠度,下面来看看脑血栓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吧?

1)上消化道出血

它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应激性溃疡。

发生机制为下视丘和脑干病变所致,现在认为与视丘下前部后部灰白结节及延髓内迷走神经核有关。

自主神经中枢在视丘下部,但其高级中枢在额叶眶面海马回及边缘系统,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与脑梗死累及上述部位有关。

2)压疮

即皮肤压迫性溃疡,主要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而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

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高龄患者较多,肢体瘫痪长期卧床,活动不便,容易对于骨隆起等部位压迫,促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溃烂而形成压疮。

3)情绪异常

脑血栓形成也容易引起人体情绪异常,包括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

4)肺部感染

这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重症卧床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脑血栓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鉴别脑出血与脑血栓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鉴别脑出血与脑血栓呢?脑血栓(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牛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

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鉴别的要点是:脑血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醒时出现症状,病情进展缓慢,偏瘫症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越来越明显,意识常保持清晰。脑出血多因情绪激动、脑力紧张、使劲儿排便、用力举重物等,促使血压骤升而突然发病,病人突然感到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病情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展到高潮,随即发生偏瘫和意识模糊或昏迷,昏迷时病人呼吸深沉,带有鼾声。有的病人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仅靠临床表现难以鉴别,此时则需要做椎部穿刺检查,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x光断层扫描(CT)检查。

此外,老年人在发生脑血栓时,需要应用脑血管扩张剂、血栓溶解剂和抗凝剂治疗。脑出血病人需要安静,应尽量减少搬动,最好就地救治以防止出血加重,可用止血剂,酌用降压药物。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鉴别脑出血与脑血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老年人脑血栓该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脑出血是脑血栓发展的结果,维持脑不出血是很难,是脑血栓病人的愿望,所以脑血栓病人除了服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外,饮食调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中老年人脑血栓该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限制高胆固醇食物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配制成适宜于病人的康复膳食。

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脑血栓如何调理?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肉提供;应多吃鱼肉,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补充水分

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脑血栓如何调理?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家有脑血栓病人,也可选择下述辅助食疗方: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及降压作用。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有活血化瘀及通络降脂作用。但中风并发糖尿病,则不宜加蜂蜜。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5.脑血栓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血栓的病人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烹饪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控制糖类食品摄入量

虽然控制了脂肪的摄入,但不能忽视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脑血栓如何调理?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和含糖类的甜食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糖分的摄入。不过,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常见的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低盐饮食

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从增加食欲考虑,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蕃茄酱、芝麻酱。食醋除有调味作用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对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秋季应该怎样须防脑血栓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为脑血栓发病率最高的季节,尤以清晨如厕时老人发病者为最多。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秋季气候干燥,睡眠时体内水分消耗多;二是老年人血液粘度高,血管壁较硬较脆、弹性差;三是部分老年人肠蠕动功能差,大便干结,蹲厕时间长,周身血流不畅,下面来看看秋季应该怎样须防脑血栓吧?

1.多食水果、蔬菜,以利润肠通便。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梨等,蔬菜有芹菜、韭菜和芋头等。

2.晚饭前可饮蜜水。配方:蜂蜜15亳升,兑白开水50毫升。既可润肠通便,调节胃肠功能,又能健身强体,延年益寿。

3.清晨起床后可饮低渗盐水。配方:食盐0.5克左右加白开水250毫升,既能吸收稀释血液,又能刺激胃肠蠕动,产生便意。

4.睡前可饮适量白开水,以保证补充夜间体内水分的消耗。

5.清晨如厕时,可改蹲式为坐式,而且时间不宜过长。

6.定期看医生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抗动脉硬化和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减少和预防脑血栓的形成。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季应该怎样须防脑血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脑血栓能不能治好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脑血栓指由于脑动脉壁病变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高而形成血栓,致使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部位脑梗死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类型,那么脑血栓能不能治好呢?

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壁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瘤破裂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栓。

脑血栓在中医学名里也叫中风,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

脑血栓很容易留下后遗症,就是发生中风偏瘫,中风偏瘫是指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表现为平视前方时看不到瘫痪侧的物品或来人,一定要将头转向瘫痪侧才能看到。

脑血栓的危害轻重不一,早期会有暂时的黑朦,单眼失明或偏盲,记忆力丧失,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一侧肢体麻木等、脑血栓的症状常于睡眠中或休息安静状态下发作,如果脑血栓合并高血压就比较危险,高血压易使栓塞破裂,最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大脑中动脉出血,导致偏瘫或者猝死,故有脑血栓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细心护理监督,并控制血压,以防意外的发生。由于脑血栓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建议得了脑血栓要及时的来院治疗,千万不要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脑血栓能不能治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血管性晕厥会导致脑血栓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血管晕厥听上去很吓人,和血管有关的病症都非常的让人们担忧,那么血管性晕厥会导致脑血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具体介绍一下。

脑血栓的形成通常和疾病、饮食有关,比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喜食肥肉等,其中高血压病史、收缩压、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主要因素。因此血管性眩晕是不会导致脑血栓的。

脑血栓早期症状及处理脑血栓的早期症状常见的先兆症状为:暂时的黑朦、单眼失明或偏盲;记忆丧失;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一侧肢体脑血栓有哪些症状脑血栓常于睡眠愿中或安静休息欲态下发病,部分可有头昏,头痛等前箭症稍.患者通常意识清晰,少数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一般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临床上根据发病快慢脑血栓前期症状有哪些?下列七种异常表现作为产生脑血栓的重要信号。近期出现过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手中拿东西忽然落地;&n脑血栓症状体征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我们的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晕厥的急救知识,希望能帮到您,关于更多的昏厥的紧急救治方法有哪些的详情,以及常见急救方法小知识,您可以登录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脑血栓的饮食注意哪些方面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是人到老年后的常见疾病之一,一般来说脑血栓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不能挽回的结果。那么老人脑血栓的饮食注意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就来为您介绍。

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2、控制总热量。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3、适量增加蛋白质。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4、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常见的甜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用量小,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无致癌性。可以放在溶液和面点制作中。

5、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6、注意烹调方法。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7、脑血栓的病人要经常饮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肠道,水分入血液后,随活动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晚间活动量小,睡眠前饮水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在此小编提醒: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要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掌握了引发老人脑血栓的原因有哪些的基础上,从饮食、保健、治疗、运动等方式方法上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多关注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脑血栓分为哪些种类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知道脑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但是对于脑血栓几种常见的类型却一点都不知道,这样对于治疗是没有好处的。一般医生确定使用什么治疗方法前首先需要弄清楚这位脑血栓患者是哪种类型,治疗可不能张冠李戴,这是十分危险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脑血栓分为哪些种类吧!

脑血栓通常表现是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常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等症,易发脑梗塞的多为中老年人。主要有以下几类。

1、脑血栓(血栓性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属于脑梗塞的一种。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脑血栓是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多发生在55~8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但治疗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脑血栓预后比脑出血要好,但一部分病人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

2、脑腔梗(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该病的诊断主要为CT或MRI检查。而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3、多发性脑血栓

多发性脑梗塞是指脑内有多个缺血性软化梗塞灶而言,又称为多发性脑软化。除常见的瘫痪、感觉与语言障碍外,还可能出现痴呆。医生们就将这种痴呆称为多梗塞性痴呆(即动脉硬化性痴呆)。多发性脑梗塞好发于50~60岁的男性,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是主要病因。本病的病灶越多,痴呆的发生率越高,双侧梗塞较单侧容易发生痴呆。所以,应该积极预防脑梗塞的复发。

由此可见脑血栓主要有上面文章中的三种类型,希望大家阅读完上面文章后可以对脑血栓这个疾病有全新的认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脑血栓,都是越早去医院治疗越好的,如果您治疗不及时的话,就有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如果您因为治疗不及时出现严重后果的话,自己要对其负责。

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尽在,在这里我们会为大家更具体的介绍突发脑血栓该如何正确急救,让大家知道怎样进行治疗比较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预防脑血栓最好吃些烤芹菜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好多人已经非常熟悉芹菜有帮助降血压的作用。那是因为芹菜里含有大量人体容易吸收利用的钾。于是只要家里有人患高血压,医生和家人都会让他们常吃点芹菜。但是,他们可能会没吃几口就吃不下去了,那是因为芹菜的含水量很大,容易很快有饱腹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预防脑血栓最好吃些烤芹菜吧。

中国保健协会营养安全研究所孙树侠教授说,国外相关研究显示,烤芹菜时散发出的浓浓香气,就是芹菜中最重要的疗效成分――二氮苯,二氮苯的最大作用是预防血栓形成,因而对血栓造成的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有预防作用。而且,芹菜在经过“烤”的过程后,更能够提高它的药效。此外,二氮苯还能迅速分解脂肪以及蛋白质,所以,吃烤芹菜还有助于减肥和促进代谢。

糖尿病患者每天吃点烤芹菜,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使糖分的吸收转慢,防止食后血糖值迅速上升。

至于吃的分量,每天约60克即可。吃的时间也没有硬性规定,如果能在空着肚子的时候吃,那是最好不过了。依照中医的说法,早晨吃还有助于气血的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脑血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脑血栓,这是很熟悉的一种疾病词汇,它在生活中是较为多见一种疾病,脑血栓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不能轻视。那么你知道脑血栓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吗,脑血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脑血栓就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临床类型

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

(1)完全性卒中

完全性卒中

发生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较严重,进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

(2)进展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43%。有的患者家属不了解脑梗死的这种特点,还误以为是药物导致病情加重。

2.依据临床表现特别是神经影像学检查证据分

(1)大面积脑梗死

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见意识障碍、四肢瘫和多数脑神经麻痹等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

(2)分水岭脑梗死

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也称边缘带脑梗死。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源于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

(3)出血性脑梗死

是脑梗死灶的动脉坏死使血液漏出或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后。

(4)多发性脑梗死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脑血管同时闭塞引起的脑梗死。

近几年患上脑梗塞和脑出血的人比较多,患上这种疾病是需要及时治疗的,所以每期都会为大家介绍疾病急救知识,让大家知道突发脑血栓该如何正确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突发脑血栓急救措施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患者朋友的正常生活,所以一旦患病就要及时的治疗,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突发脑血栓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脑血栓的征兆:

1、突然产生眩晕感,且一天之内眩晕感发生频繁。

2、剧烈头痛突然发作。

3、走路姿势异样,双腿无力。

4、半边肢体麻木无力。

5、不停地打哈欠。

6、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大量出鼻血。

7、血压突然出现异常(持续地过高或过低)。

8、突然出现嗜睡、困倦、耳鸣,舌头发麻。

突发脑血栓如何急救?

1.适当地活动

可以起到改善脑循环的作用,但有神志不清的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2.改善脑部血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图缩小梗塞面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等药。

3.溶血栓疗法

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溶解血栓。溶栓治疗应早期应用的原因,是由于血栓形成的第1天内,富含水分,易溶解,这样见效快,疗程短,但要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引起脑出血的严重后果。

4.高压氧治疗

经实践证明对治疗脑梗塞效果很好,可以大大降低脑梗塞的病残率。宜于早期应用,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次吸氧时间90~110分钟,必须在密闭加压舱进行,受条件限制。

5.调节血压

控制高血脂,高血糖的目的是控制发病的危险因素。但血压过高的不要降压太快;血压过低时适当给予提高。脑梗塞病人往往血糖高,对治疗不利,必须积极控制。

脑血栓的其他急救方法:

1、让患者平卧,头部略微垫高,将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最近的医院。

2、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要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上门实施救助。

3、 患者出现呕吐症状时,要将患者的头部侧向一面,以避免呕吐物进入呼吸道。

看过“突发脑血栓急救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脑血栓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病人多数发病时无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局灶征缓慢进展多在数小时或2——3天内达到高峰。少数病例脑梗死范围较大,或累及脑干网状结构,则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同时合并严重,也可伴有症状,下面来看看脑血栓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脑血栓患者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不管是菜还是炒菜用的配料都要注意,最好炒菜的时候用植物油,炒菜的时候也不要放肉。还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个周可以吃三个蛋黄,这不是说每周吃三个蛋黄就行,吃的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相当于三个蛋黄。其实我建议吃含胆固醇的东西,最好就是吃蛋黄,因为蛋黄中的胆固醇是比较好的一种。

2、脑血栓患者要减少热量的摄入

这个热量是说每天吃的食物的总热量,其实这个只要少吃脂肪高的东西,热量就能控制住,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生食最好,如果嫌太单调,可以拌个沙拉吃。

3、脑血栓患者要多吃通血管的食物

脑血栓是因为脑动脉被堵住了,所以要多吃通血管的食物,像是木耳芹菜都是比较好的。可以吃些地龙提取类,如多肽地龙,这个可以减少药物伤害,改善微循环不错。木耳可以拌菜吃也可以在炒菜时夹在里面,芹菜根和红枣一块煮水喝可以减低胆固醇。还有就是,吃完饭后和一点点醋可以软化血管。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脑血栓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脑血栓有什么症状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人过中年,身体的大部分器官都开始走“下坡路”,其中,脑血栓更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有着吓人的“四高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那么老人脑血栓有什么症状呢?

1.流口水

突然说话不利索或流口水。

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先兆。

2.突发性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常见。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天至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将增加。

3.突发性剧烈头痛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且伴有抽搐,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且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头痛剧烈且在夜间痛醒者易发脑血栓。

4.哈欠连连

80%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发病前5天至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5.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6.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前兆,比如脑血栓。

7.剃刀落

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致剃刀落地,1分钟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狭窄,导致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8.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9.偏侧麻瘫

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年至5年,半数以上的人会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10.高血压病人鼻出血

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若高血压病人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半年内可能发生脑血栓。除上述先兆症状外,呛咳、吞咽困难、突然出现半身麻木、嗜睡、耳鸣等也是脑血栓的前兆表现。

凡出现以上征兆之一者,都应及早检查、早防早治。

在此小编提醒: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要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掌握了引发老人脑血栓的原因有哪些的基础上,从饮食、保健、治疗、运动等方式方法上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多关注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脑血栓形成康复期的护理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据临床统计100例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出现偏瘫者95例,占95%;经过系统健康治疗,生活能自理80例,占偏瘫人数84%以上。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心理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漫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首先了解患者的希望和期待,患者希望能被医务人员尊重和重视、期待安全可靠的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应给予这方面的满足;建立舒适安静方便的修养环境,可减轻久卧病床患者的身心疲惫和减少行动不便带来的烦恼和沮丧;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协调其社会生活,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肢体功能锻炼护理

(1)按摩从入院开始,患肢就处于功能位置,按摩可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减轻浮肿,使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每日2次,每次15-20min,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按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给予按摩或揉捏。

(2)在床上活动瘫肢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

1运动训练首先要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由易到难。

2肩关节活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如用手摸脸、前额、枕头等;坐位时直臂前举、外展、后伸及上举。

3肘关节活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释拳等。

4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也可通过用匙、用筷、写字、梳头、系扣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

5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

6健肢的主动运动健肢的主动运动是提高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改善全身健康的一种方法。

3、站、立、走的指导

随着病情好转、肌力的恢复,首先选取半坐卧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适应后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床边站立,当患者能独立站立和保持体位平衡后才开始逐步练习行走。

4、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失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有的甚至超过运动功能障碍,语言训练越早越好。首先帮助患者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通过语言与逻辑性的结合,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其次借书写方式表达,将日常用语、短语写在卡片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短到长教他朗读,通过以上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5、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对TIA应积极治疗,以减少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肥胖。

6、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训练与休息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密切观察病情,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训练,预防并发症,加强保护,防止受伤。在锻炼中必须有人照顾,当患者有独立日常生活能力时再逐渐脱离助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脑血栓病人应该吃什么好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现在是突发猛进的发展,但是人们的身体却是越来越不健康,当身体不健康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疾病,而相信人们对这个脑血栓疾病比较熟悉,因为脑血栓给人们带来伤害是很多人都会觉得恐惧的,一旦患上脑血栓疾病就麻烦了,那么如果不幸患上了脑血栓还是需要及时做治疗,对于脑血栓疾病来说,从饮食上来改善也是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脑血栓病人应该吃什么好?

1、要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时宜吃清淡、细软、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宜采用蒸、煮、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注意

脑血栓患者首先能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在此基础上配合食疗,会有很大的收效,其饮食应注意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可给些新鲜蔬菜切成细末,水果压汁频服。如超过24小时不能进食者,可给鼻饲维持营养。日常饮食应注意:

1、限制脂肪摄入量。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通过以上对这个脑血栓患者应该吃什么好做了介绍过后,相信我们很多脑血栓患者在这点上都学到了很多知识,而脑血栓患者的饮食生活确实是很重要的,患上了脑血栓过后就必须要坚持做治疗,这样可以控制脑血栓这个疾病的发展,也要避免脑血栓疾病会更加的严重,脑血栓一旦发生过后给人们会带来很多的伤害,而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做好饮食的改善,也需要在食用饮食的时候注意很多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患脑血栓老人如何运动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也是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因此患脑血栓老人如何运动好呢?主要有以下七点:

1、在床上活动瘫肢鼓励患者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

2、关节的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以及活动足指关节,逐渐达到上抬瘫痪肢体。

3、运动训练首先需要利用各种方法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运动,进而预防关节挛缩,运动训练从简单到难。

4、肩关节活动卧位时上举手臂,手臂向着不同方向移动,例如用手摸脸、前额、枕头等。坐位时直臂前举、外展、后伸以及上举。

5、肘关节活动肘关节屈伸,其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伸,掌指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抓拳、舒展掌指等情况。

6、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等动作的。也可通过用匙、用筷、写字、梳头、系扣子等动作来训练手指。

7、按摩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以及减轻浮肿,使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运丰富,改善营养,建议每日按摩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上肢从手指开始至前臂、肩关节周围,其下肢从脚趾到小腿、大腿、髋关节周围,连续1周,按摩需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

在此小编提醒: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要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一定要积极的预防,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脑血栓的发病率,彻底远离脑血栓的危害。在掌握了引发老人脑血栓的原因有哪些的基础上,从饮食、保健、治疗、运动等方式方法上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多关注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老年人舌痛要注意预防脑血栓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发现老年人舌痛要注意预防脑血栓。医学上称舌痛为灼痛症,也称舌微血管炎。这种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尤以60岁左右的女性老年人为多。

临床医生在为舌痛的老年人检查时,发现大部分患者有动脉硬化和血脂增高,100%的患者有血粘度增高。这说明舌痛的老人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供应不足,使舌体局部静脉瘀血,产生丙酮酸和多肽类代谢产物,刺激舌神经产生舌痛。

因此,老年人舌头出现疼痛、麻木、肿胀、活动不便时,应进行口腔和全身检查,并及时治疗,防止脑血栓形成。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年人舌痛要注意预防脑血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属如何护理脑血栓后遗症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经过治疗,勉强能够自己走路,但还不能活动自如,而正处于恢复期的脑血栓患者,下面来看看家属如何护理脑血栓后遗症吧?

首先应控制血压,此外脑血管恢复期和后遗症患者,都需在家中继续治疗和康复,所以家属学会护理十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日常生活护理应注意:

1.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居室向阳、室温以18~20°C为宜,湿度以60%为宜,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衣着应柔软,冷暖适中,内衣最好为纯棉,透气性好,并勤换、勤洗。

3.床铺整洁、干燥,经常晾晒和清洗。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应多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或服缓泻剂,如蕃泻叶代茶或以开塞露通便。坚持患肢康复锻炼饮食的家庭护理应注意:膳食营养全面,除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外,还应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由于长期卧床,老年人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每日应吃些粗纤维食物。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属如何护理脑血栓后遗症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脑血栓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可导致患者瘫痪。脑血栓发病多在安静或睡眠的状态下,部分脑血栓患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认识脑血栓的前兆,对于预防该病,及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脑血栓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血栓最常见的前兆有哪些?

1.哈欠不断是脑血栓的常见前兆。有资料显示,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如果你或者你发现家人频繁无故打哈欠,就要警惕是否脑血栓的前兆了;

2.血压异常也是脑血栓前兆的典型表现。当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及时是血压突然降到80/50mmHg以下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脑血栓形成的前兆;

3.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如有上述情况之一,或是脑血栓的前兆,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眩晕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6.意识障碍,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的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走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这种脑血栓前兆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有生命危险。

从上述的几种情况不难发现,脑血栓的前兆往往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大意。识别脑血栓的前兆,对于降低致残率增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脑出血和脑梗塞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在平时要多了解一些急救知识,就会知道突发脑血栓该如何正确急救,想要知道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请登录来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