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脑血栓前有8个征兆(实用三篇)

浏览

5065

文章

3

篇1:老人脑血栓前有哪些征兆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形成的老人由于病情发展快、恢复期较长,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低落、悲观失望、厌倦等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用护理技巧填补患者的体力、智力和意志方面的缺陷,促进自主生活的恢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脑血栓老人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呢?要让脑血栓病人保持每天都活动,不要因为腿脚不利索就不走,时间长了容易丧失行走功能;不能自己走的也需经常给病人用轮椅推出去,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对病人非常有利;按摩对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很好,可以找专业的人员按,家人也可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经常给病人做一做;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并保持低盐,水果也要经常吃,保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那么老人脑血栓前有哪些征兆呢?

一、睡觉流口水

如果老年人在睡觉时经常流口水的话,要留心脑血栓风险。劳累过度、初戴假牙等,虽然也可引起流口水,但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就很有可能是脑血栓或者脑血栓的先兆了。这类人流口水有三大特点:

首先,经常在夜间不自觉地流口水。门诊上经常听到一些脑血栓病人反映,自己夜里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会呛咳,甚至咳醒。这其实就是流口水造成的。

其次,患者流口水的时候,并不像劳累或者初戴假牙后流口水一样,睡觉时头侧向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而是总朝一侧流。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多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对这类脑血栓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自己除了有流口水的症状外,还出现过言语不清晰、一过性的单侧肢体不适、反应迟缓等。

再者,部分流口水的患者还会伴有周围性面瘫,如口角歪斜等,这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

二、哈欠不断

老人出现频频打哈欠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我安慰”。这种表现很可能就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立即就医。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三、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

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四、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五、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六、突然发生眩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门诊副主任医师彭国球提醒说,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七、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老人脑血栓前有哪些征兆的内容,本网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脑血栓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争取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脑血栓发生前的征兆有哪些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脑血栓危机,其实就在不注意的细节里…脑血栓不但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导致瘫痪。那么,你知道脑血栓的前兆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主要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脑血栓发病前的6个征兆

一、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二、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鼻出血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五、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什么是脑血栓?形成的病因是什么?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血管病变:

最重要而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硬化。其他还有血管发育异常、脉管炎、一些非感染性的脉管炎、动脉壁创伤如损伤、少见的主动脉、颈动脉的夹层动脉瘤等。

血液成分的改变:

血管病变处的内膜粗糙,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易于附着、积聚以及释放更多的五羟色胺等化中物质。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加、可使血液粘度增加,致血流速度减慢。此外还有血液病如白血并红细胞增多症和各种影响血凝固性增高的因素,均使脑血栓形成易于发生。

血液动力学改变:

脑血流量的调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血压的改变是影响脑局部血量的重要因素,当平均动脉压低于9.5千帕(71毫米汞柱)和高于24千帕(180毫米汞柱)时,由于血管本身存在的病变,管腔狭窄、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局部脑组织的供血即可发生障碍。

其它:

另外,有人对脑血栓形成的病人,通过与其他疾病患者配比对照,采集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饮食、精神刺激、体育锻炼、体重、血压、血糖、心电图、血清胆固醇等30多个成分进行网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异常、心脏并糖尿并高脂血、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喜食肥肉等与脑血栓形成的发病有关,其顺序为高血压病史、收缩压、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影响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出现哪些征兆要预防脑血栓形成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老年人是脑血栓的高发人群,发作起来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那么老人出现哪些征兆预防脑血栓形成呢?

1、突然剧烈的头痛

脑血栓在发作的时候,会有剧烈的头痛感,头痛的同时还会有昏迷嗜睡的症状,有的患者是在晚上因为头痛而痛醒,如果有这样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这些都是脑血栓的前兆,一旦出现,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鼻出血

鼻出血是脑血栓的前兆之一,尤其是患者数次大量的,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及早的去治疗,就是摆脱危险最好的方法。

3、突然眩晕的感觉

突然眩晕是脑血栓前兆最主要的表现,尤其是在清晨起床的时候,还有疲劳或者是洗澡之后就会常发生这种眩晕的情况,尤其是高血压患者,甚至会在1~2天里反复出现5次以上的眩晕。如果有这种情况,患者一定不要强撑,必须立刻到医院进行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的危险。

4、步态异常

如果出现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的情况,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脑血栓病情恶化,更难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人出现哪些征兆要预防脑血栓形成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