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腊八粥里面有什么材料(精彩20篇)

浏览

2219

文章

163

篇1:正月初八传统习俗是什么 放生祈福还是喝腊八粥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八这一天是有怎样的传统风俗呢?到底是要放生祈福还是腊八粥?其实在古代初八这一天也是十分热闹,有这样一句话叫:“大年初八,顺星散灯花”。顺星节是传统节日之一,而且民间传说初八这一天还是谷子的生日,因此也是谷日节。古代人非常重视农业,所以都会祈福今年粮食能有个好收成。那有关初八的传统习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各位解答内心的疑问。

1、正月初八传统习俗

放生祈福是正月初八的传统习俗。

古人会在初八这一天,将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2、放生祈福的缘起

当下世事,环境化恶,生灵尽涂,言群魔乱世不为之过,我等为众生,恒河沙数,虽不能扭转乾坤,但求正对苍茫,发心向善,随微石激潭,以期涟漪波荡,为宙宇洪荒补衡添壤。

唯此绵薄,点滴缘尚!

万千功德莫过放生,珍爱生灵,天人合一,转运四相,放生大善矣!

故此,梦缘堂于庚寅年春再度举办放生祈福法会,愿有缘人一同前往,共飨积德行善之义举。

3、谷日节

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谷日节在当今时代还有意义吗?我们认为,谷日节中所蕴涵的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值得继承。民俗也是可以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

在这个我们早已疏离了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①观谷

谷日节当日,全家着“六五”式军装,离开城市来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基本农业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让小孩和大人一起亲近农业,帮助孩子树立尊重农业、农民、爱惜粮食的意识。在体验的过程中,同时启发小孩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在大春节期间,来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远足活动。

②食谷

返家后,由孩子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如让孩子亲手和面蒸馒头、亲手制作面条、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导,而不要代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粮食的珍贵,劳动的不易。

③养谷

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人们难得亲近一次自然。建议谷日节,全家赴花卉市场选购一些观赏作物(市场有售,如“观赏谷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养护这种“作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是春节之前最重大的节日,对于腊八节,朋友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咱们一起来了解下吧。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诗词十首

1、《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 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2、《腊八日未雪不寒》

宋 方回

寒暖违时节,于民有弗堪。

岂应今腊八,恰似旧春三。

夜□蒸肤汗,朝壶溢唾痰。

浑疑北风雪,不肯到江南

3、《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

宋 王洋

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金仟吒言成道时,不认饕馋借称目。

谁谓毗耶清净身,何有尘埃更须浴。

今晨雪屋梳白头,南邻与馈如素求。

未须怊怅思往昔,坐变劲峭同春柔。

铺排短韵一作戏,为君姑续岁时记。

4、《唐辰腊八日大雪二首》

宋 张耒

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

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从破律,遣兴自吟诗。

何日依禅宿,钟鱼自有时。

5、《腊八日早漫成》

宋 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近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6、《腊八前四日》

宋 俞桂

天气晴和又作阴,老来畏冷自难禁。

余霙待伴留痕在,殊动骚人访戴心。

7、《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宋 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8、《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宋 赵万年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9、《腊八日夜直》

清 曾国藩

翻从官宿得闲时,仙掖深深昼掩帷。

静向古人书易入,寒偏今日酒堪持。

浓饘说献宫中佛,晴雪看分禁里墀。

日暮武英门外望,并阑冰合柳枯垂。

10、《腊八日发桐城》

明 陶安

邑人生怅怏,送别郭东门。

冻木知春早,晴风卷雾昏。

石桥分古道,野烧露新痕。

行处山农说,留声到子孙。

腊八粥的来历是什么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

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能够很好的联络感情。

腊八粥的故事有哪些

传说一: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认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三: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传说四: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大家饭”,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五: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腊八节腊八粥的故事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是大家都很喜爱的一个节日,“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这天非常冷。虽说不至于把下巴的冻掉,但是腊八这天冷却是真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八节腊八粥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不同的腊八风俗

江浙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广东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各地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佛教盛行后,佛祖成道日与腊八节融合,如杭州灵隐寺、苏州寒山寺等名刹至今仍会在腊月八日施粥。而在广东,腊八节的气氛却很淡。

广东也有人过腊八,不过主要在珠三角一带,是客家人从北方带来的习俗,但用来做腊八粥的材料已经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多用小米、红枣,而南方则多用糯米、百合、莲子等等。

福建

福州的传统腊八粥有个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个由几种果子做成的小狮子,取避邪之义。过去福州人一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制作腊八粥,细细炖上一夜,次日清晨,腊八粥就熬成了。

腊八粥熬好后,当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邻居,中午前送出。最后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点儿,取“年年有余”的兆头。在数九寒冬,喝一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驱寒暖胃,对人体健康也有裨益。

江西

腊八节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南昌人视“腊八”为过年的前奏。从腊八开始,家家户户就要准备花生、瓜子、腌肉、置办年货。民间有“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的说法。

“腊八日子不用拣,大吉大利福寿锦。”在南昌,腊八也是个传统的黄道吉日。这一天,南昌人除了要喝“腊八粥”,还常举行定亲、娶媳、嫁女之类的“腊八婚”。

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文化,而这种风俗文化也让相同的传统节日延伸出了不同的风俗习惯,看完以上这些,你是不是对各地腊八节的风俗习惯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呢。

腊八节腊八粥的故事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达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以淡泊物质来砥砺求道的心愿。渐渐地太子觉悟到:世间的人追逐物欲,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如果执着于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证悟菩提,最好是舍弃苦乐二边,过着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才能进趋解脱大道。

太子有了这一番体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但因太子的形体瘦弱,竟疲乏无力的倒在尼连禅河边,过了一会,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树枝方站起来,走不了几步,又瘫倒在岸上。这时,河边有一个名叫难陀波罗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门横卧在河岸旁,好像毫无气力似的,她立时生起同情的心,手捧乳汁前来供养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实在无法譬喻。饮后,五体通畅,渐渐的恢复了气力。于是涉河过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开悟证道,成就正等正觉。由于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当天,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相沿至今,此风气渐渐广传至民间,一般人也在这一天煮食腊八粥,成为民间风俗。

腊八的节日起源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腊八粥怎么做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的一款腊八粥却包含了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明目、安神、通便等作用,可谓是面面俱到。你了解腊八粥的不同做法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腊八粥的做法。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

传说1: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认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 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2: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大家饭”,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3: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传说4: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腊八粥的相关做法

腊八粥的食材准备

主料

小米 100g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食盐 适量

五香粉 适量

生抽 适量

萝卜 适量

葱 适量

菠菜 适量

粉条 适量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

2.粉条泡发,白萝卜切丝,葱和菠菜切段,豆腐切片。

3.炒锅放油,将豆腐煎至两面金黄盛出备用。

4.炒锅爆香葱段,放入萝卜丝,加入食盐、生抽和五香粉调味。

5.放入煎好的豆腐。

6.换锅,倒入炒好的菜,加入水和小米,大火煮开,转小火煮。

7.煮至小米开花,放入泡发的粉条。

8.粉条煮软后,放入菠菜段,烫熟菠菜,即可关火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几款香味可口的腊八粥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几款香味可口腊八粥

几款香味可口的腊八粥

红枣桂圆腊八粥

适宜人群:气血两亏的女性

原料:红枣、桂圆、莲子、花生、栗子各100克,大米、糯米、秫米(黏高粱米)各5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把秫米、花生、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和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水开后,转用微火煮。

4、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点评:小枣、桂圆、花生、糯米等,不但可以补血,还能补钙和补铁;秫米还有和胃安眠作用。对于女性朋友来说,粥里的米油一定不要浪费(米油就是粥熬好了以后最上边的油皮),它可是美容佳品。

薏仁黄豆腊八粥

适宜人群:肠胃欠佳的老人

原料:薏仁、红小豆、黄豆、绿豆各30克,干红枣25克,栗子仁、核桃仁、莲子仁、干百合各20克,大米、糯米各60克,黄晶冰糖30克。

做法:

1、将大米、糯米、薏仁、红小豆、黄豆、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干红枣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温水浸泡20分钟。

2、莲子仁浸泡,剥去苦心;干百合用温水浸泡至发软。

3、将所有原料混合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烧开熬成粥即可。

点评:薏米有健脾、补肺、清热作用;黄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调血脂、预防心血管并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本款腊八粥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特别适合胃肠功能弱的老年人。

燕麦荞麦腊八粥

适宜人群:“三高”患者

原料:燕麦、荞麦、粳米各50克,花生、榛子、杏仁、芸豆、芡实各100克。

做法:

1、芸豆、芡实放入碗中加水浸泡约1小时。

2、花生、榛子去掉壳,只要肉。

3、先将粳米、花生仁、榛子仁、杏仁、芸豆、芡实洗干净倒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1个小时,再将燕麦和荞麦倒入锅内一起熬制成粥。

点评: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对于糖尿并心血管疾病和血脂异常患者很有好处;荞麦中含有铬,有加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芸豆能使蛋白互补,而且纤维素较高;而花生、榛子、杏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可调血脂的不饱和脂肪酸。

松子核桃腊八粥

适宜人群:成长中的儿童

原料:松子、核桃仁、葡萄干、花生仁、红枣、桂圆干各50克,糯米、小红豆各100克,砂糖200克。

做法:

1、先将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2、将小红豆、花生仁、核桃仁放入电炖盅内锅中,加水6杯,外锅加水至最高水位线。

3、炖2小时后相继向内锅中加入糯米、红枣和桂圆干。

4、等粥熬到细软的时候,在粥中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即可食用。

点评: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的儿童,合理的膳食和营养的搭配十分重要。松子、核桃仁、葡萄干、花生仁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助于儿童成长。另外,儿童喝的腊八粥应尽量软滑顺口,用电炖盅熬得比较软烂,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消化吸收,也能防止孩子未嚼碎而整块下咽,发生危险。

黑米黑豆腊八粥

适宜人群:肾虚肾亏的男性

原料:黑米、香米、小米各50克,黑豆、葡萄干、红枣、核桃、枸杞各100克。

做法:

1、黑豆、小米提前泡3~4小时。

2、其他材料混合洗净。

3、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后转小火熬成粥即可(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3小时最好)。

点评:许多黑色食品都是绝好的保健食品。黑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锌、铁、硒等营养物质,能滋阴益肾,明目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钙、铁、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对于肾病患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腊八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

其中一种说法与释迦牟尼有关。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后决定不再苦行。这时一个牧女送了他一碗乳糜。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在十二月八日成道。这天正是夏历的腊月初八。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各寺院要用香谷和果实等做粥供佛,名为“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历史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家都要喝“腊八粥”。

食材介绍编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而有不同。有配合初八日,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其中米、胡萝卜、青菜,为不可少的三宝。此外,还有花生(或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或油豆腐、芋头等食材。若要再增加食材,可放四川木耳、红枣、素豆饼,不可放素火腿、香菇。

腊八粥食材的比例通常为:

蓬来米占百分之四十,糯米占百分之二十,青菜占百分之十,胡萝卜、花生(黄豆)各占百分之五,豆腐(油豆腐)、油条占百分之五,白果、莲子、芋头三者占百分之五,另外的百分之十衡量情形,可以不要。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煮粥之前,要把油加热,再放米炒过,随后将炒过的米放进热水锅里煮,就可将花生等材料放进去。整锅腊八粥有黄亮的油条、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青色的青江菜,色彩鲜明。

煮粥之前,有几样东西要先处理。第一、花生,前一晚先泡水:第二、皇帝豆不容易煮烂,可油炸一下再煮,或是用果汁机打碎,再放油炒过,很快就会熟。第三、莲子、白果要煮烂。第四、芋头要炸过。第五、青菜只要放叶子,不要放茎梗,且不能放太多。而油条也不能太碎。

稀饭不能太稠,要能有一点点稀稀的粥汁。起锅前,要熄火二至三分钟闷一下,再开小火滚一下,让所有食材再融和、熟透一下。可放胡椒粉提味。

吃腊八粥的意义,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

现 在的腊八粥的配料是依个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 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红枣等。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盐。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稗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腊八粥要怎么做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平时生活中你会做腊八粥吗?现在,小编来告诉你腊八粥的做法。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步骤

1.首先将花生、莲子、红豆、绿豆、红枣、麦仁、黑米、薏仁、糯米,泡入清水,二十分钟。

2.将泡好的食材一起倒入高压锅中,加小半锅清水。

3.放入桂圆,按下煮粥模式,煮好后,就可以盛出享用了。

腊八粥的食材准备

主料

糯米 50g

黑米 20g

麦仁 20g

薏仁 20g

红豆 20g

绿豆 20g

花生 30g

莲子 20g 辅料

红枣 10g

桂圆 适量

腊八粥的来历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系。那我们先来说说和信仰有关的,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得道成佛前,曾游历印度名川大山,为探究人生的究竟,寻奇人、访长者、刻苦 修行。有一天,他来到摩揭陀国,因又饥又渴,于是昏倒在地。这时一位好心的牧羊女用自己的午饭救了他。

这午饭是用粘米、糯米粥混合在一起,里面还加上了一些野果。释迎牟尼吃起来感到无比的甘美。也就是在这一天,释迎牟尼得道成佛。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后来每到这一 天,僧众们诵经演法,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粥供佛,用此来纪念释迦牟尼 成佛日, 所以这一个供佛的粥,叫做腊八粥,久而成俗,渐渐通向民间。

这一说法其实还满可信的,因为历代有许多关于腊八粥的记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 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梅、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在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记载更详细:“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些都是见于典故中的有关腊八粥的记载。

腊八粥的相关做法

腊八粥的制作诀窍

1、所有食材分别分开浸泡20分钟,再煮粥。

2、冰糖量可自行调整。

3、电压锅用开水煮粥会更快捷食材也更易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节腊八粥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十二初八即是传统的节日“腊八节”,说到腊八节的习俗,相信不少人只知道腊八粥,其实腊八节的习俗多多,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绍一下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粮米、果食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也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会多结果实。

腊八原先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里不会肚子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腊八节喝腊八粥的由来

全文共 2169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是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也称作腊日祭、腊八祭或是王侯祭,在我国上古时期便开始流行腊祭的习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八节喝腊八粥由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腊八节饮食禁忌

消化不良者的腊八粥可以考虑少放黄豆、黑豆等,因为它们消化起来的确有点辛苦。可以放点暖身的糯米,多加点养胃的糙米。淀粉豆子和养生食材在烹调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

糖尿病人的腊八粥则相反,不要加入糯米和白米,更不要加糖。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黏稠感,同时要放一半以上的豆子,以便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减肥者的腊八粥重在咀嚼口感和饱腹感,也要少加糯米和白米这种太容易消化的配料,不加糖。要多加皮比较厚的淀粉豆类,比如各种芸豆、红小豆等,让粥的质地软而不烂。

至于孩子们的腊八粥,不妨加些切碎的坚果仁和水果干,增加香甜的气息,帮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这种健康食品吃下去。

我们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只在腊八这天和腊八粥见面。这样好的一种养生营养美食,为什么不可以经常登上我们的餐桌,为我们的健康多做贡献呢!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要知道,自上古时代,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为的是祈求丰收和吉祥。它是在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的。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

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

腊八节主要吃的食物

一、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二、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三、腊八粥

腊八节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四、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全文共 2661 字

+ 加入清单

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延续了上千年,至今都未改变,节日里传递的温暖情怀也从未间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腊八节的来历

传说一: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传说三:

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四: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传说五: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传说六: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传说七: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传说八:

在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最被认可的一种传说是牧女乳糜救佛祖。这一传说被认为是腊八节由来的传说中最为真实的一个,腊八粥也因此传说而来。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因忍看着众生经历生老病死之苦,离开了自己的宫殿,修行入道,但是释迦牟尼苦苦修行多年仍然一无所获。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

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牧女的名字叫苏耶妲,即为善生的意思,苏耶妲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腊八节有什么讲究

1、出嫁的女儿,腊八节不准回娘家

老话说:腊八节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去。还有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腊八这天,如果出嫁的女儿吃娘家的饭,会穷自己的家。

2、腊月不动土不搬家

风水上有讲:腊月是寒气比较重的一月,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听上去还是有点道理。

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经实施了全屋供暖,过去刻意请些朋友来新屋坐坐,增加人气。之所以有”腊月不能搬家“的说法无非是顾忌人住进去会手脚冰冷,担心对身体不好,需要提前暖暖屋才好。

3、吃腊八粥不过午

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准备腊八食材,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还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因为流传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寓意来年丰收有个好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腊八粥养生有什么功效

全文共 16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很多地方在腊八节这一天都会吃一种传统的民俗保健食品——腊八粥。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腊八粥的原料也多种多样。在冬季食用腊八粥最好根据自身需要“对号食用”,这样会更加健康。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原料的腊八粥有什么样的养生功效吧。

腊八粥的第二种做法

材料

江米,大黄米,红香米,黑米,大麦米,高粱米,薏仁米,大米,绿豆,红小豆,红芸豆,花芸豆,白芸豆,蜜枣8颗,冰糖20克

做法

1.先将豆类和米类分开,清洗干净

2.我买的是分好包装的,这样可以根据食材本身的需要来浸泡

3.在豆类中加入清水,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一夜,没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4个小时

4.继续在米类中加入清水。有时间可以浸泡半天,没有时间可以浸泡2小时

5.先将豆类放入锅中,煮20分钟左右,再倒入浸泡好的米类,熬煮45分钟左右

6.待粥微微浓稠时放入蜜枣,继续熬煮片刻即可离火。放入冰糖,即可实用

腊八粥简易做法

材料

白米,糙米,黑糯米,花生,莲子,核桃,燕麦,小麦,小米,玉米渣,红豆

做法

1、材料清洗干净。

2、按一份材料六到八份水的比例放入电压锅,加压20分钟。解压后便可以吃了。

腊八粥养生2:补肾益气放板栗

板栗腊八粥:补肾益气

冬季正是吃板栗烧鸡、板栗烧排骨、街边糖炒板栗的好时节。但是很少有读者会想到用板栗来熬粥,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专家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其实对于适宜养肾的冬季来说,吃些以板栗为主要辅料的腊八粥是非常养身体的一种食疗方法。《本草纲目》记载“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

唐代养生大家孙思邈也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此外,由于冬季寒冷干燥,有的人嘴唇会出现干裂,严重者可发生口角炎、唇炎等。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维生素B2,故应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2的食物。维生素B2亦称核黄素,它参与人体内生物氧化酶的催化过程。缺乏维生素B2会影响生物氧化,还会得舌炎、眼结膜炎、角膜炎及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当气温在0℃以下,相对湿度亦较低时,容易诱发或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症状。而板栗的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做成腊八粥之后,补益效果更佳!

腊八粥养生3:畏寒怕冷放桂圆

桂圆腊八粥:驱寒保暖

腊月里,气温寒冷,很多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场人士大都有手脚冰冷的问题,特别是早晨和晚上。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专家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手脚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因为气虚、血虚和阳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而不能温煦肌肤使人感觉寒冷。这些人需要服用有补气、活血和温阳功效的腊八粥来驱寒保暖。

桂圆亦称龙眼,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因此,这一类型的腊八粥首选桂圆为原料。此外,像红枣、花生、红豆、红糖、白果、枸杞子都是补血、温阳的好食品,可以将它们与桂圆互相搭配,连同粳米一起煮腊八粥喝,是很好的驱寒保暖良方。

腊八粥第一种做法

材料

白糯米少许,黑香米少许,红豆少许,花豆少许,薏米仁少许,红枣6个,花生米少许,大米少许,栗子4个

做法

1.材料:花生米,大枣,糯米

2.材料2:红豆,花豆,薏米仁,栗子,干菱角等

3.材料3.枸杞

4.我家的“锅照”

5.香甜滑爽的八宝粥

小诀窍

所有材料需提前泡发

腊八粥养生1:应酬频繁放薏仁

薏仁腊八粥:健脾益胃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年底的应酬,但是人在职场,应酬不可挡。临近过年,单位聚餐、酬谢客户、亲朋相聚,赶场吃年饭是常见的事。但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间,不少人的健康就出了问题。记者从医院了解到,每到年底,因频繁应酬导致疾病的患者都会明显增加,轻则出现消化不良,重则导致酒精性胃病、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甚至丢掉性命。

年底经常应酬的市民朋友们不妨借用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机会,好好保养保养肠胃,平时也可以作为养胃的食品食用。这类腊八粥不妨以薏仁为主要配料。

《本草纲目》记载薏仁能“健脾益胃,轻身延年”。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有利于帮助排除应酬时摄入的过多垃圾食物。薏仁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由吸附胆盐(负责消化脂肪),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液脂肪浓度。因此,薏仁腊八粥,适合经常喝酒、大鱼大肉应酬的读者朋友们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腊八粥的食用方法有什么

全文共 2927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腊八粥放什么食材就有什么的功效。有着不同的食用方法。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腊八粥的食用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粥食用方法2、准妈妈:香软腊八粥最适合

女性怀孕早期一般早孕反应严重,此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更何况是香糯软烂的腊八粥。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和新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些: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也很含有较高的铁。

腊八粥食用方法5、肾亏:栗子能补肾益气

花生和核桃是熬制腊八粥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可补气健脾;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松子仁能滋润心肺、通调大肠,栗子能补肾益气、治腰酸腿软。

腊八粥食用方法1、粥油:美眉多喝粥油美容

许多黑色食品都是绝好的美容食品。比如黑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锌、铁、硒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黑米能滋阴益肾,明目活血。黑豆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钙、铁、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食用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对人体健美影响很大。核桃仁中含有美容不可缺少的维生素E,堪称美容食品之冠。松子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好。

不少美眉都喜欢喝腊八粥来美容,但是这里还有个美容小秘密,那就是不要舍弃粥油。粥油其实就是煮粥时反复煮沸而浮于粥面上的那层浓稠的液体,也称米油。中医认为,粥油味甘性平,其滋补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若能喝一碗米粥,黑瘦者不出百日即可肥白。

腊八粥食用方法3、老年人:可多放点大豆

老年人应饮食多样化、多吃大豆及其制品,腊八粥符合这些要求。而且腊八粥多在晚上食用,也符合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大豆中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可以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症。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腊八粥正好软烂易消化,加上粗细搭配,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对预防老年性便秘有一定作用。此外,由于粥中水分较多,稀的食品容易引起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肠胃引起疼痛。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可以把腊八粥稍微熬稠一些,而且最好在食用腊八粥的同时吃些干的食物,如烧饼、馒头等。

腊八粥虽为节令小吃,但由于现 在各种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于人体吸收、老少皆宜,所以腊八粥不必等到腊月初八才喝,它可以作为日常营养配餐和调剂饮食生活的一道美食,尤其适宜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食用。

腊八粥食用方法6、糖尿病:燕麦降低胆固醇浓度

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腊八粥中的各种豆很好,能使蛋白互补,而且纤维素较高。许多研究已证实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血糖,特别是燕麦、大麦和一些豆类所含的可溶性纤维,可在胃内形成黏稠物质,影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不会导致餐后血糖突然上升。某些坚果,如花生、榛子、杏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可调血脂、降血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即便是含淀粉较多的栗子、莲子、芡实的膳食纤维含量也都在1.2%-3%之间,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远比精制的米面低。荞麦中含有铬,有加强胰岛素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所以,糖尿病病人可多选燕麦和荞麦作主料。糖尿病病人喝腊八粥最好不要放糖,如果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菊糖、木糖醇甜味剂。

腊八粥食用方法4、高血压:薏米预防高血压

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等。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腊八粥食用方法介绍:

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作用,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腊八粥如果在“腊八粥”内再加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何首乌、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燕麦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妨在粥里放点燕麦。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腊八粥食用方法7、心血管病:黄豆降低血中胆固醇

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绿豆则对高血压有辅疗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腊八节除了腊八粥还吃什么

全文共 2064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源于宋朝,如今虽然已过千年,但熬腊八粥、喝腊八粥的习俗依旧延续至今。那么腊八节除了腊八粥还吃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腊八节吃腊八豆的原因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农村里做腊八豆只在冬天,为什么不能一年四季做腊八豆呢?家庭小作坊自做腊八豆只能选在冬天,因为只有在冬天气温低时,空气中的某些致腐细菌少,才能在豆子发酵时不至于腐败。腊八豆发酵环境一定要干净,否则生不成白毛霉,会生出黑霉、黄霉,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人眼里,腊八豆脏的原因。

《楚辞》里有“豆豉,大苦咸酸”的记载,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了腊八豆。民间制作腊八豆的方法,是在入冬以后选用上好黄豆,煮熟后,自然发酵,加盐、酒、香料,再入坛腌制。一般在农历腊月初八后开坛食用,故称“腊八豆”。腊八豆中的各种豆类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有消食化瘀、开胃的功效。

腊八节除了腊八粥还吃什么

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住)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腊八蒜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糕

也许听上去这个名字会觉得有些陌生,不过腊八糕同样是属于腊八节的好美食,外观看上去觉得像米饭等,不过里面包含的种类极其丰富,比如红枣和黏米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光是吃上一口都会觉得清香浓郁,丝毫都不会觉得腻味,还能说是十分难得的美食。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腊八节是小年吗:不是

但是腊八与年的关系,大概是有句俗语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每年的腊月初八,而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

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寓意是什么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日。通常在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制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那腊八节喝粥有什么寓意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寓意是什么呢,以供大家参考!

腊八节喝粥的好处

1.制作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五谷杂粮非常丰富,让腊八粥五彩缤纷。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美味有营养,又能够增福增寿,强身健体,具有补益的作用。

2.用腊八粥祭祀完祖先之后,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乡亲好友之间还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情谊更浓。

腊八节祝福语

1、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马上就要过年了,为了你能准时回家,建议你提前买车票,还站在那傻看短信笑什么,还不快去买票,要是回不来,我就画个圈圈诅咒你。

2、腊八节,送你一份特制八宝饭,成分:真心、思念、快乐。营养:温馨、幸福。制造商:你的朋友。有效期:一生。

3、腊八送八,送你八到:耳聪目明,听到看到;心有灵犀,梦到心到;谦谦君子,说到做到;百事如愿,想到得到!祝你腊八节快乐收“粥”福。

4、我点击整个春天看到了你的笑颜,我复制了你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我的思念把它另存为永远,我打开我的手机给你送上最真诚的祝福:祝腊八节快乐!

5、腊八粥,好温暖,让你冬天不再寒;腊八粥,很甘甜,愿你好运福连绵;腊八粥,真新鲜,朋友情谊永不变;腊八节到了,送你腊八粥,祝你天天开心!

6、开心为水,爱心当米,甜心作糖,痴心是枣,看着我耐心的钟表滴答,给你煮一碗腊八粥,幸福快乐粘住你的嘴,亲,腊八快乐。

7、熬一锅红汁辣粥,送亲朋都来品尝。味道香辣情意暖,情深意浓凸温馨。吃着健康心中暖,品着味道流齿香。御寒防冻身体舒,平安吉祥魔不缠。快乐腊八节!

8、月亮遮面看人间,腊八节日红火光。家家户户煮辣粥,祈盼吉祥幸福添。千里冰封雪茫茫,难阻亲情聚粥餐。热热闹闹满堂彩,腊八节日尽开颜。愿你腊八节:喜笑颜开美满吉祥安!

腊八节喝粥有什么寓意

腊八节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正是源于对大宋忠臣岳飞的怀念,人们开始在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粥寓意着和谐温暖,幸福美满、家和万事兴等,盛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1.腊八粥是祭祀的供品

腊八是祭祀神灵祖先的重要日子,祭祀用的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变成腊八粥。因此在这一天人们要准备好腊八粥来祭天拜地、祭祀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的恩泽庇佑,祈求来年万事如意。

2.庆祝丰收

腊八粥是采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各种食材汇聚了一年中每个季节的收获,具有合聚万物、调和千灵的含意,也是向天地神灵展示了一年来的收获,庆贺大丰收,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好收成。

3.积德行善

古时候富人家会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施舍给乞讨者、穷人等。在这天寒地冻的季节里,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还可以抵御冬天的寒冷,这是喝腊八粥珍贵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全文共 2269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饮食传统就是吃腊八粥,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那么,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原因。欢迎阅读。

腊八粥的传说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当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入山修行,长途跋涉,走得又饿又累,昏倒在河边,正遇一个牧羊女从此经过,将他救起,并喂他一碗用杂谷米熬成的粥,佛祖从此“得道成仙”,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因此,有不少庙堂都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举行仪式,熬“腊八粥”敬佛和施舍给穷人。

一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 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另外,关于腊八粥的来源还有一种民间传说。相传朱元璋幼年时家境贫苦,为人放牧,经常饥肠辘辘。一日,忽然看到田边有只硕鼠钻入洞中,他用一根树枝掏了掏,竟发现鼠洞内藏有玉米、芸豆等多种杂粮,于是他将这些杂粮洗净熬粥充饥,吃得十分香甜。后来朱元璋起义成功,当了明朝皇帝。他吃腻了珍馐美味,回想起当年喝的“杂粮粥”感到余味尚存,遂命御膳房熬制。御厨在粥中放入芡实、莲子、桃仁、栗子、小枣等;朱元璋觉得十分好吃,于是赐予文武百官品尝,不久流传民间形成习俗。

然而此说并不可信,因为腊八粥在宋代已被普遍食用。腊八处于秋收后的一段农闲时期,粥料的多种多样,象征着丰收的喜悦。同时对来年的五谷丰登充满希冀和憧憬。腊八的到来,意味着春节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腊八节为什么吃腊八粥

说到腊八粥,就必须说到腊八节,此节日起始于周代。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古人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助佑的结果,要举行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报谢典礼,称为大蜡。《郊特牲》之中记载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乡之也。”蜡祭仪式结束以后,古人要进行宴乡活动,用新产的黍糜做粥,大伙儿聚餐,欢度佳节。那应该是早期的八宝粥。

真正意义上的八宝粥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至于腊八粥用料,北宋以杏仁、桃仁、果脯、江米、黄豆、豆子等;南宋时以胡桃、松子、柿栗之类;元代粥色则是殷红的,亦称红糟粥、朱砂粥,可能用赤豆、莲子、花生、红枣之类致红的原料。

腊八粥营养丰富,是食疗佳品

腊八粥以多种食物煮在一起,不仅营养丰富,有的还有药用价值。清代营养学前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说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来说,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不论哪种腊八粥,都有暖肚、润肠、补脾、清肺等功能,利于健康。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作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薏米富含膳食纤维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主要配料,常用黄豆、赤豆等。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等。中医认为其具有健脾除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五红腊八粥怎么做好吃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五红腊八粥的做法,资料仅供参考。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 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 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 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 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的习俗:吃腊八粥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 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 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 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 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6.

2红腊八粥的步骤

1.首先将枸杞泡水2分钟,搓洗干净备用。

2.备好其它的材料:红小豆20克、红皮花生米15克、红莲子15克、红枣5个、桂圆10个、粳米50克、糯米30克、大麦仁20克

3.将上述“2”材料清洗干净,放入电高压锅内胆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

4.盖上锅盖,设置粥档,浓郁口感,电高压锅开始工作。

5.解压后将枸杞加入,再次启动电高压锅,不要盖盖。

6.当看到锅再次小沸腾时,断电,这锅粥就煮好了,非常的粘稠浓郁。

吃时根据你的喜爱可以加红糖或不加都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腊八粥的相关传说

全文共 20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仅书面记载的也已有一千多年了。自然有着不一样的神秘传说。那么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腊八粥有着什么样的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粥传说三: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 腊八节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粥传说四:为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粥传说二: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腊八粥传说六: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4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 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 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 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腊八粥传说七: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5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腊八粥传说五: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的传说一: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腊八粥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腊八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课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展示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表现出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家庭亲情的眷念。

《腊八粥》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简介

《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他的原名叫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上官碧、璇若、休芸芸等,是我国的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他的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雪晴》、《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全文共 1597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腊八节不能做什么

1、腊八节不搬家

民间有”腊月不搬家“的习俗。浙江一带又忌正月、九月迁屋,以为是月迁屋不吉。从风水的角度看,腊月腊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

我国在古代一般是不喜欢搬家的,俗话说得好“人搬穷,火搬熄”,但是可能有的特殊情况不得不搬家,比如地方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这种情况下有被认为是“树挪死,人挪活”,所以搬家又有“辄捐弃旧宅,更造新居”之说。

2、腊八节不回娘家

按照过去的老说法,一年之中总有几天时间,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说是忌讳,是有讲究的。进入腊月以来,第一个忌日就是腊八。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在腊月里,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过。

3、吃腊八粥不过午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有着联络感情、积福、积德行善、祭祀祈福、庆祝丰收的寓意象征

联络感情:各家各户分享自己熬制的腊八粥,以此来促进邻里街坊之间的感情;

积福:据说在腊八这一天把干剩饭煮成腊八粥赠给信徒,称为“福寿粥”,说是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积德行善:在旧时候,大户人家往往会熬制腊八粥,然后施舍给穷人,这对于施舍者而言是一种积德行善的功德;

祭祀祈福:在古时候,每到腊八节的时候天子都要进行腊祭,以此来祈望五谷丰收,来年风调雨顺。古时候的干物称为腊,后来慢慢就由干物演变成了腊八粥;

庆祝丰收: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几乎聚集了一年中各个季节所收获谷物,制作腊八粥以此来庆祝丰收,欢庆丰收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