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蒙山烤全羊在哪(通用20篇)

山西太原蒙山适合一日游,要去玩的小伙伴看看这篇指南,就知道该怎么玩了。

浏览

3423

文章

35

篇1:洛南云蒙山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景区位于洛南县城北15公里处的麻坪镇境内,云蒙山为洛南群山之首。其主峰海拔1745米,峰峦高耸入云,雾山横绕,萦回不绝如缕,故称“云蒙山”,又称“书堂山”,称其书堂山是因为这里曾有过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

据《雍胜略》记载:古时有一日,一猎人在书堂山的沟壑密林处发现一只梅花鹿,鹿角枝多形壮,鹿身红毛白斑,四肢细长,强壮健美。梅花鹿发现猎人后一跃数丈,穿林越岭,越跑越快,猎人紧随其后,毫不放松,追至书堂山后的两个山洞前,突然不见了踪影。猎人左顾右盼,只见洞前桃红似锦,烂漫如春。洞中仙乐充耳,书声琅琅,好象书堂赋诗配乐一般。因时值寒天雨雪,竟出现如此情景,殊为奇异。猎人疑惑不解,想走进看个究竟,只见洞口倒立生长着一株古松,树叶随风摆动,如蛟龙腾空起舞,洞内有玲珑美观的山石,形如桌椅、方凳、锅盆、碗筷、灶台等,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另一洞洞庭高大,深不可测。洞壁上有的如山水绘彩,有的似百鸟朝凤,有的像百仙祝寿。洞内香烟飘渺,钟磬声声,气氛肃穆,幽中有雅,俨然书堂陈设。猎人甚感奇异,迅速走出洞门,便以刀刻桃树为记。次日登山寻找其处,满山树木尽皆带有刀痕,而读书之洞无从得知,于是书堂山因此得名。

书堂山上文化古迹甚多,名胜传说迷人。相传神化人物神龙雨师、赤松子云游于此;汉张良辅佐刘邦兴汉灭秦后,功成思退隐居于此;真人孙碧云曾结草茅屋于此藏修。“云蒙观华”“书堂雪花”皆为胜景。每当天气晴朗,旭日东升,站在山头举目北望,纵目秦岭天外,望见华岳朝阳、落雁,莲花三峰险峻层峦,名胜景观历历在目,使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初春时节,山上大雪弥漫,一片雪白,山下却是桃花盛开,0异常迷人。“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内犹现雪中花”正是这两大景观的生动写照。

如今人们三月春游,重阳登高,游览者络绎不绝,站在山上令人心旷神怡,豪情满怀,北望秦岭,珠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俯瞰洛水汹涌澎湃,浩荡东流,南环群山,莽莽苍苍,山川名胜尽收眼底,顿时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更加倾心极目地领略商山洛水这颗灿烂明珠。

景区地址:陕西省商洛市洛洛南县麻坪镇境内

乘车线路:洛南县城乘开往麻坪镇中巴车,到麻坪镇后无车到达可步行登山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蒙山开化寺遗址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开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开化寺遗址

时代:唐、宋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罗城街道办寺底村

开化寺旧址位于蒙山北峰,始建年代不详,因寺后有岩石,故称大岩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凿寺后岩石为佛像,在寺南约800米处建寺,赐额开化,后大岩寺改为开化寺后寺,新建寺为开化寺前寺。开化寺遗址现存大佛身躯与连理塔两处遗迹。大佛身躯高约60米。

连理塔始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坐西朝东,两塔间隔1米,总高8.3米,因塔基相连,故称“连理塔”。两塔均为砖结构方形楼阁式单层塔,边长3.3米,由塔座、塔身、塔顶3部分组成。南塔门楣题“化身佛舍利塔”,北塔门楣题“定光佛舍利塔”,现存为宋代遗构。

2019年,蒙山开化寺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蒙山丝绸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县抓住“东绸西移”的机遇,依托本地及周边盛产白厂丝的资源优势,初步建成了集桑蚕饲养、蚕丝生产、丝绸加工、真丝服装、丝绸家纺为一体的丝绸综合产业基地。目前,主要代表产品有蚕丝被、生丝、家纺缎、真丝绸缎、真丝绸面料等。

其中,“华虹”牌生丝、家纺缎及五丰公司“丽诺丝牌”真丝绸缎均为广西名牌产品,“八桂蚕坊”牌蚕丝被则具有柔软贴身、保暖舒特性。对敏感性皮肤、婴幼儿娇嫩皮肤及老年人皮肤瘙痒效果明显,是真正的绿色产品。此外,华虹公司生产的绢纺绵球质量广西第一、全国排名前2,其真丝绸系列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欧洲、日本、印度市场。(龙头企业:八桂蚕坊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华虹蚕丝股份公司、蒙山县五丰丝绸公司、广西梧州天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蒙山银矿遗址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银矿遗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城南30公里的蒙山,是宋元明时期的银矿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山古银矿遗址兴于南宋庆元六年,止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开采160多年,距今已八百余年。遗址主要分布在上高县蒙山太子壁峰方圆5公里范围内,已发现古银矿矿井20多个、冶银场1个、蒙山银场提举司遗址1个、知名古书院"正德书院"1座、佛教"圣济派"发源地"圣济禅寺"1座,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银矿遗址之一,具有重大的史料、人文和旅游开发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蒙山板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山板栗以蒙山栗树生长的优质板栗为原料。经过炒制、去皮加工、铝箔袋包装,充氮气封口,再经过121℃高温灭菌1小时制作而成。其在生产的全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的添加剂和色素,从而保留了板栗产品原有的营养成份和极佳的口味。本品不仅省去了您吃糖炒板栗去皮的烦恼,而且能让您更持久地品味糖炒板栗(糖炒板栗只有热的时候才好吃的,凉了就不好吃了)的口感。是一种纯天然、健康、卫生、营养的开袋即食休闲食品。其丰富的营养成份,独特的口味,时尚新颖的休闲包装,开袋即食卫生方便。不仅满足了您绿色健康消费之需求,更是您休闲旅行馈赠宾朋之佳品。

板栗,俗称栗子,又名瑰栗、毛栗、凤栗。有“干果之王”的美誉,被称为‘人参果’。古人称颂:果中栗最有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栗,肾之果也,栗能通肾,久食必强健”。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 生素和无机盐。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蒙山红肉蜜柚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县引进种植蜜柚已有20多年,目前全县红肉蜜柚种植面积近6000亩,产量1500多吨,其中广西惠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我县新圩镇屯巴山连片开发创建了万亩红肉蜜柚生产基地,目前已开发种植5000多亩,并于2012年获得了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红肉蜜柚在蒙山种植,成熟期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皮色金黄,皮薄无核,囊皮粉红色,汁胞红色,果汁丰富,肉脆化渣,风味酸甜可口,品质上等。果肉为淡紫红色,果汁率59%,果汁含总糖8.5-9%,总酸0.5-0.8%,可食率75-80%,可溶性固形物11.5-12.5%。汁胞呈色色素为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分别是琯溪蜜柚的55倍和46.8倍。适应性强,高产,商品性佳,因此被称为“柚中之冠”。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特产总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蒙山屯巴茶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屯巴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屯巴山的特产。屯巴茶茶条索紧结,匀直,冲泡后汤色清澈,翠绿,香高味美,甘醇回味久,品质优良。屯巴茶1981年被列为全国名茶;1983年列为广西名茶第三名;1989年在广西名优茶评比中获名茶称号;1990年获广西优质食品奖。

屯巴茶是一种产于广西蒙山的条形烘炒绿茶。清明前采摘一芽一二叶,经摊青、杀青、轻揉、青锅做条、烘干制成。屯巴茶是在20世纪60年代定型,1981年的时候曾被列为全国名茶,品质精良,是蒙山地区有名的茶叶品种。

屯巴茶的品质主要分特级、一至六级。色泽墨绿,有干茶香,滋味甘爽醇正,香高持久。主销广西。

屯巴茶,产于蒙山县新圩镇的屯巴山上,故称屯巴茶。1965年10月18日,蒙山县135名知青来到新圩屯巴山创建茶埸。66年文革串连,69年被分成若干组下放各乡缜生产队播队。现有茶场近千亩。

屯巴茶茶条索紧结,匀直,冲泡后汤色清澈,翠绿,香高味美,甘醇回味久,品质优良。屯巴茶1981年被列为全国名茶;1983年列为广西名茶第三名;1989年在广西名优茶评比中获名茶称号;1990年获广西优质食品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上高蒙山猪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上高蒙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蒙山猪是经过上高县群众长期精心养育形成的一个具有体躯大、耐粗饲、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繁殖力高、母性好、肉质佳、瘦肉率较高的肉脂兼用型地方猪种,归属赣西“两头鸟”类型,是江西八大猪种之一。体型有大型和中型两种,大型猪呈园筒形,成年猪体重达150-300公斤,中型猪体型中等,成年猪体重80-140公斤。肥猪屠宰率74.2%,瘦肉率45.06%。母猪奶头14-16个,平均窝产仔猪11.7头,窝产活仔数10.76头。该品种是推广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瘦肉率分别提高到52.2%和56.5%。县畜牧良种场是蒙山猪核心群生间基地,现有公猪10头,母猪100头,可常年大量向社会提供纯种及杂一代约蒙、长蒙良种母猪。

2013年,上高县六旺牧业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上高蒙山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上高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江中游,扼湘赣通衢要冲,北连宜丰,东接高安,南界渝水、分宜,西邻袁州、万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脉蒙山、墨山 贯穿全境。上高蒙山猪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蒙山乡、南港镇、翰堂镇、徐家渡镇、芦州乡、锦江镇、新界埠镇、敖山镇、上甘山林场、塔下乡、敖阳街道、野市乡、泗溪镇等13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4°28′13″—115°10′28″,北纬28°02′00″—28°25′16″之间。上高蒙山猪总生产规模12万头,年总产量9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上高蒙山猪头颈部和臀部为黑色,其余部分均为白色,身躯黑白交界处有2-3cm宽的黑皮着生白色,“晕带”明显,少数躯干出现1—2块黑斑,额中央、尾尖有白点,耳薄下垂,0数6—8对,排列整齐;皮薄骨细,肉色鲜红,肌间脂肪丰富,大理石纹理分布均匀清晰,肉质鲜美。 2、内在品质指标:水分含量63%—75%,蛋白质18.5%—25.3%,肌内脂肪7.80%—9.10%,谷氨酸2.10g/100g—3.20g/100g,蛋氨酸0.21g/100g—0.42g/100g,苯丙氨酸0.52g/100g—1.10g/100g,赖氨酸1.80g/100g—2.23g/100g,精氨酸1.10g/100g—1.43g/100g。 3、安全要求:上高蒙山猪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5033-2001)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蒙山龙雾茶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龙雾茶是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特产。蒙山龙雾茶不仅具有“叶片肥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一般山东绿茶的特点,还独具“花芽和鲜果的清香,充满浓郁的山野气息”,属山东绿茶之上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竟争力。

山东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产、自制、自销”一体化精制“有机高山绿茶”的种植、加工和流通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5月,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增加,员工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现已形成较强的基地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团队优势,进入企业、市场和品牌的快速成长期。

公司茶叶基地零星散布在群山之中,这里空气清新,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是优质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茶树大多散布在向阳山坡、崖壁山颠、溪旁涧侧,研究证明,茶叶腊质层增厚,内质含量增加。公司注重经典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山茶加工工艺,加工生产的茶叶独具山东山茶特点,品质优良,口感纯正,具有鲜果香和花芽香,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德国、日本、韩国及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园基地先后被授予“临沂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明星基地”、“临沂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工程示范点”、“有机茶生产基地”等称号。产品先后荣获“山东名牌产品”、首届“国饮杯”一等奖、“中国林交会金奖”、“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特优绿茶”、“山东茶及茶制品行业十佳品牌”、“临沂十大名茶”、“沂蒙优质农产品十佳品牌”等荣誉,并率先在全市取得QS认证、全省取得有机茶种植、加工双认证。 2009年公司通过沂水高山绿茶专业合作社对“沂水绿茶”进行地理标志认证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蒙山烤全羊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省蒙阴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蒙阴以“临沂名小吃”—蒙山烤全羊(获专利)等特色名吃而著称。

蒙山羊属绒毛皮肉兼有型优质地方羊种,性灵敏活泼,善于爬山,能在悬崖陡壁上采食。蒙山羊全身是宝,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较高的钙、铁、磷等无机盐和维生素A、维生素B等,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暖中补虚,益肾壮阳,开胃健力,利肺助气,豁痰止喘,养肝明目。蒙山烤全羊以1—3年的纯蒙山山羊为原料,配以蒙山天麻、当归、陈皮、香叶、青果、白芷等二十种中草药,放置炉上烧烤而成,外形完整,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食而不腻,深受顾客的欢迎和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蒙山大佛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大佛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

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知远避暑宫等曾有辉煌的历史。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高遏云天,气势非凡。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目前,虽佛身清晰,但蒙山大佛头像已毁,佛身残破,蒙山大佛正在蒙难!大佛对面存有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造的连理塔。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罗城寺底村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351-6159898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蒙山桑蚕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 mori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属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薄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中幼虫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自孵化至吐丝结茧需要22-26d,一头蚕一生约食下桑叶20-25g,一般经四次眠和蜕皮,至生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末龄期的食桑叶量占其总食桑叶量的85%以上。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桑蚕的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蒙山纯天然蚕丝被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1、“桑云”蚕丝被以100%桂东优质纯天然蚕丝为填充料,利用现代生产工艺流程经脱脂、抗菌处理,经传统手工充装,精湛绗缝工艺制作而成;

2、采用“全幅平面网叠”新工艺,被芯阡陌纵横、耐用不结饼,蚕丝延展和分布匀称,具有极好的均匀度,整体性、柔顺性及蓬松度。结构相当规整,品质极其完美;

3、蚕丝是天然动物纤维,医学报告显示其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滋养、平衡人体肌肤、促进细胞活力,增进睡眠、减缓衰老之功效;

4、“桑云”蚕丝被轻盈舒适,具有极佳的保暖性。极符合人体睡眠工学,人体心脏和血管在睡眠时免受过大的负压,使你的睡眠更舒适,更健康;

5、蚕丝内含特殊的“丝胶”(SERICIN)成份,具有亲肤、抗菌、抗过敏的特质,使人体皮肤细腻光滑,保持青春活力;

6、天然蚕丝的构造成分与人体皮肤极为相似,能防止许多皮肤的病变和骚痒症,是极高“亲肤性”的天然物质,极有益皮肤健康。现国内外已将婴幼儿的贴身衣物选择纯天然蚕丝等无刺激性,具有亲肤性质的材质制造,大大提高了下一代的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蒙山旅游攻略一日游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是比较小众的一个旅游景点,我们来说说如何在这里开展一日游。

操作方法

1

蒙山的地理位置在四川省雅安市境内,所以这边的山比较多,并且山上的植被很茂密,建议自由行。

2

蒙山的降雨量很足,夏季雨水很多,空气比较潮湿,到了盛夏有一些闷热,如果是冬季来这里,有可能遇到下雪天,路边有结冰。所以建议我们可以选择春秋季节来这里。

3

蒙山的门票价格是65元一个人,这里最大的特产就是茶叶,这里是茶叶的发源地。并且这里还有各种古代寺庙建筑。

4

蒙山上的山峰特别有自己的特点,这里的山峰层层叠叠,并且有很多比较陡峭的山峰,有的石头直接出里在山顶,非常壮观。

5

蒙山上的寺庙有几处可以去自己看看,比如说天盖寺、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等。在这里的寺庙没有太重的商业气息,反而比较适合信佛的人来这里潜心祈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蒙山灵芝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本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

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器官机能正常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蒙山大佛消失之谜,蒙山大佛为何消失600年?

全文共 1529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有很多古代遗留下来的佛像,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乐山大佛,非常宏伟庄重的一个佛像。而除了乐山大佛之外,还有一些佛像,其中有一个充满了谜团的蒙山大佛,之所以有谜团,是因为它曾经在历史上无故消失了600年的时间。这600年里,蒙山大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消失,是怎样的消失,后来又为什么会出现了呢?

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然而,它却无故消失了600年。蒙山大佛为何消失600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开蒙山大佛消失之谜。

蒙山大佛生于北齐551年,1千5百多岁,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它高66米,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 就这么一尊大佛却从人们的视野中神秘消失600年。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二十多公里的蒙山。据史籍载:蒙山大佛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元代以后,蒙山大佛神秘“失踪”。直至六百多年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山西太原当地一个叫王剑霓的老人发现。

佛像全高六十多米,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比四川乐山大佛低,但比其建造时间早162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然而,它却无故消失了600年。蒙山大佛为何消失600年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开蒙山大佛消失之谜。

在《北齐书》“幼主恒纪”中记载着:“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这个“宫”就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晋阳西山在哪里,《北齐书》中并未讲明。晋阳西山即太原西山,这里的天龙山天龙寺、龙山童子寺、蒙山开化寺三处都有大佛,到底哪处才是“西山大佛”呢?

当年武则天曾专门为大佛制作了硕大的袈裟,可见其兴盛,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饱受战火摧毁和自然侵蚀的大佛在元末时佛头崩落,腹部以下掩埋于土石间。1983年时,一位叫“王剑霓”的太原人,在普查地名时,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发现当时还有一处地名叫做大肚崖,觉得非常奇怪。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于是展开实地调查,逐渐一步步地发现大肚崖其实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了,露出的高高的胸部,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达数十米,现在看到的整个佛身是后来挖土漏出来的。

佛像背后的山崖顶上的平地还有绵延大约五百米的古建筑遗迹。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1] 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 [1]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2017年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蒙山龙雾茶博园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龙雾茶博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蒙山龙雾茶博园坐落于著名生态旅游之乡——沂水县院东头镇。这里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曲溪飞瀑,流水潺潺,是沂蒙红嫂祖秀莲的故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森林覆盖率达54.2%。这里地处山东省山水圣人和黄金海岸旅游大格局的中心地带,随着青莱高速、长深高速建成并在沂水交汇,全镇旅游的可进入性大为提高,特别是滨河大道建成通车后,形成了沂水、沂南、莒县等周边县半小时生活圈,临沂、日照等市一小时生活圈,成为“临沂后花园”。

园区核心基地位于著名生态旅游之乡山东沂水院东头。五、六十年代实施的“南茶北引”工程,把原本在南方生长的茶树种到了山东内陆海拔数百米的高山之上,这些侨居高山的茶树历经几十年风雨,造就了半野生性的品质。针对这一特点,园区探索出了一套独特加工工艺,使加工生产的茶叶独具山东高山绿茶特点,耐冲泡、香气高,具有怡人的鲜果香、花芽香,充满浓郁的山野气息,成为绿色生态时代的新贵,深受消费者喜爱。先后荣获“山东省茶业十佳品牌”、“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中国林交会金奖”、“国饮杯一等奖”,产品被认定为“中国有机绿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占地3万平方米的茶博园集茶文化展览、茶艺表演、科研、加工、培训、旅游、购物于一体,被认定为““山东省金牌购物店”、“山东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客服电话:0539-2591788

地址: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蒙山龙雾茶博园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原十大旅游景点之蒙山大佛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太原坐落于山西,说起太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悠久的历史让它拥有了文明古城的称号。这里四季分明,景点更是数不胜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太原十大旅游景点之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蒙山

位于开化沟内,主峰海拔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知远避暑宫等曾有辉煌的历史。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

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高遏云天,气势非凡。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略低于四川乐山大佛,但早于乐山大佛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大佛对面存有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建造的连理塔。

蒙山大佛简介:

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

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

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2017年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曾蒙山大佛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

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

1983年,参加太原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因调查地名时,王剑霓发现太原蒙山一带有很多带寺字的地名,还有一处地名叫做大肚崖,觉得非常奇怪。实地调查时,发现大肚崖其实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露出的胸部高度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达数十米。佛像背后的山崖顶上的平地还有绵延大约五百米的古建筑遗迹。

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的简讯中报道了这一消息。2001年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新修佛头工程开工,2008年1月,佛头安放完毕,10月7日,完成修复的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隐蒙山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位于洪雅县青衣江南岸。因晋朝处士庞居正字隐蒙隐于此处而得名,江边原有《庞仙遗迹》石碑。其山由八面山延伸而来至江边断岩百尺形成天然形胜。山头多松柏、杜鹃,原有纯阳观、临江寺等寺观,照壁上雷成雨绘有“江山揽胜图”,旁题一联“千舟一揖临江寺”、“万水河山增壁光”巧妙地把千州一驿的“临江寺”和洪雅名人曾璧光联在一起。

原来山头建有“高斋闲院”的临江驿站,是往来公务人员的下塌处和县人登临揽胜之地,洪雅八景之首的“临江晚渡”即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雅安蒙山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雅安蒙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雅安蒙山简介 蒙山风景名胜区,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座落在名山县境内,距县城7.5公里。蒙顶海拔高度1456米。它历史悠久,以夏禹治水踪 迹所至而名列经史;它久负盛名,因蒙顶茶入贡室而闻名遐迩。

属东南亚暖温带季风季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年降雨量达1158.1mm,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220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大氧吧”,是人们健体、疗养、养生长寿的最佳去处。它集众多名山优势于一身,雄、奇、险 、秀、幽、奥,奇嶂绝壁,-花潮,飞泉流瀑,云雾霞光,形成了蒙山古道奇观、虎踞龙蟠、三关雄姿、碧水垂帘、龙门三潭等五大著名景观。游赏其间,令人乐而忘返。

四川雅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