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行人逆行高速被撞责任该如何划分赔偿【20篇】

行人不准进入人行横道,这是我们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那么具体的行人逆行高速被撞责任该如何划分赔偿又有哪些呢,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行人交通方面的安全规范,供大家参考。

浏览

5353

文章

27

篇1:行人横穿马路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尤其是横穿马路的危害非常严重。那么行人横穿马路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责任界定:

1.行人走人行横道线,且没有闯红灯的,行人无责。

2.行人没有走人行横道线,但是已经在机动车道上,机动车未注意诱发事故的,机动车主责,行人次责。

3.机动车临近时,行人突然闯入机动车道,急刹车都无法避免事故的,行人全责、主责、同责都有可能,取决于机动车一方是否也有过错,比如超速、经检测刹车不合格等。

怎么确保交通安全

1.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2.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3.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4.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5.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6.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7.尽量靠右行走。

8.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9.走路时精神必须集中,走路时要专心,不看书,不和同伴打闹,不生气等。

10.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11.我们不能为了赶时间或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而闯红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开车驾驶撞到闯红灯的行人如何划分责任

全文共 205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式过马路”如今已经屡见不鲜,几乎在国内的任何城市都能见到,那么如果是在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闯红灯的人该怎么办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开车撞到闯红灯的行人如何划分责任,希望能帮到你。

开车撞到人如何处理

(1)立即停车。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信号灯,如夜间事故还需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保持头脑清醒,要镇定,切记不要慌张。

(2)及时报案。

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拨打“122”电话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交警报案,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在警察来到之前不能离开事故现场。必要时,在报警的同时也可以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以及消防部门呼救、求援。

(3)抢救伤者。

如事故中有人受伤,应设法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除轻伤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抢救。对于能现场采取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在无过往车辆或救护车的情况下,也可动用肇事车将伤员送医院抢救,但要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做好标记,并要留人员看护现场。

(4)保护现场。

保持现场的完整性,能够获得事故发生时的原始证据,对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责任的认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交警到来之前应当保护好现场,因为交通法规规定:擅自移动现场者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除非因抢救伤者和财产需要,不得擅自移动现场肇事车辆、伤者、物品等,如果遇此情况特殊必须移动时应当在现场标明车辆与行人在出事时的位置。如遇下雨、刮风等天气,应就地取材,用塑料布、席子等物将痕迹盖起来保护好。如有必要,当事人可以用绳索等设置保护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避免现场遭受人为破坏。标围现场时,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如果车辆通行确实有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到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在交通队处理完现场,安顿好受伤人员后,再抽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只要在事发后的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就可以。

开车撞到闯红灯的行人如何划分责任

一、行人闯红灯被撞责任由谁承担?

在中国,有多条法规显示机动车遇到此类情况要避让行人,即便是实在躲不过的情况下撞倒横穿马路的人,如果有监控等证据证明机动车无过错,机动车也要负不超过10%的责任。当然这是为了保护事故中的弱势群体……

二、相关法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国外是如何判定的呢?

欧美国家:严谨的回答是要看发生在什么州,美国地广人稀,因为人口密度低的交通环境,道路宽敞发达,公共交通相对落后,绝大多数人选择驾车出行,不多的行人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再撞到人,大部分州的法律还是会判定车要负全责的。

其它的州呢,有的是责任比例分摊制,即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双方责任比例,但同时强调行人的路权高于机动车。

然后还有一些州法律规定,涉及事故的一方一旦被认定应承担50%以上的责任,那么就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行人如果违规在先,那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责任自负,得不到任何保护。

日本国家:日本闯红灯的情况很少见,而且就算是人自杀冲上来被撞的,也会是由机动车负责,这点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撞了人赔偿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红灯停,绿灯行。’这规则本身并不高深复杂,但如何让简单的交通规则融入到人们日常的交通出行习惯中,却是一道需要所有人思考的问题。

开车闯红灯的处罚

自从2013年新交通法颁布后交通规则变得非常严厉,新规规定,2013年1月1日闯红灯由原来的罚款200元扣3分改为罚款200元扣6分。有许多地方被电子眼拍到只罚款200元,而不扣分。 闯黄灯尽管不处理,但是也尽量不要闯。

新交规中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一次记6分。”但并非所有情况驾驶员都会被扣掉6分。若出现直行道左转等路口违法,仍然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违反禁令标志”记3分。同时被摄像头记录下来的闯红灯行为只进行200元罚款,不计分。

如果你误闯红灯立即停车只是刚刚越过停车线可以免处罚。一般电子眼会拍3张照片取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行人乱穿马路被撞怎么划分责任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马路上每天都有很多车来来往往,行人千万不要乱穿马路,不然很非常危险的。那么行人乱穿马路被撞怎么划分责任?下面小编会您答案。

行人乱穿马路被撞机动车无违规,行人负全责。机动车承担最小部分。

开车上路,司机最害怕的就是行人乱窜马路,一个不留神,弄不好就会出现意外。不但要给他看病,还要给他赔偿,为了保护司机的权益,十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出了修改。其中有一条就是专门针对那些不守规矩的行人:

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10%的赔偿责任。

我们这儿,被机动车撞死横穿马路的老人得不到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应当承担事故损害的全部后果,其它方当事人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

行人过马路该注意什么:

(一)人行道

行人要在人行道上行走,多人同行时就注意避免三人以上并行而妨碍别人通行。

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路段,行人应在非机动车道右侧1米范围内行走。(行人在上述活动空间内行走时,车辆不应侵犯其安全通行空间)

(二)行人过街设施

行人横过机动道,要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行人过街设施。没有这些设施时就直行通过,不要斜穿或追逐猛跑,也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让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发现行人后停车,保障行人安全。)

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注意车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

(三)横过交通繁忙的道路

当路上交通繁忙、车辆密集且车速较快,以致不能安全通过时,除非该处有人行横道,否则不要横过道路。如果车辆时密时疏,则应把握时机,待车流较疏时再通过,而不能冒险在车流中行行停停或往来穿梭。

(四)不要翻越护栏

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一般都设有人行道、车行道护栏,用以阻止行人过道路。行人不能穿越或倚坐。行人如果强行穿越的话,会使驾驶员措手不及,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现在交通事情多数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为了避免在发生建议大家了解点交通安全知识。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使用盲杖或者采取其他导盲手段,车辆应当避让盲人。

我国法律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在没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的路口,行人可按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

当家长和孩子处于道路两边,孩子准备横过道路时,家长应注意观察道路上的来往车辆。当看到机动车驶来时,应呼喊孩子站在原地等待,停止横穿道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这位妈妈看见孩子站在公路另一侧准备横过,发现有机动车驶来时,最好的做法是大声喊孩子站在原地等待。

行人横过机动车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到马路对面,走到路中间时,看到来往车辆频繁,应该原地等候,确认

安全后再通过。

我国法律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因此,行人在道路上可以倚坐在道路隔离设施上休息是错误的。

答:正确。学龄前儿童以及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中小学生放学或集体外出时,在路上要列队行走,列队在道路上通行的时候,每横列的同学不得超过2名。列队通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

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行走,要靠边行走。因此,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无车辆通过时,在道路中间行走是错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非机动车是很多的电动车的,那要是骑电动车把人给撞伤了也属于交通事故,那么电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如何的?来对这些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进行介绍。

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来确定。另外,交警划分的事故责任会影响到赔偿责任的承担比例,因为赔偿责任是以事故责任为主要依据的。

电动车和自行车均属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谁违章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如果电动车违反行驶规定(未确保行驶安全),故电动车应承担主要责任。

驾驶非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段,不得驶入机动车道,在未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段紧靠右边行驶。

(二)转弯或下车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

电动车跟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的划分是很重要的,因为可以知道是谁造成的交通事故,对于司机来说了解各类交通事故如何处理等办法还是有帮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摩托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的意外发生,所以我们要多加注意安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掌握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和各类交通事故如何处理,这样在发生意外时我们就不会手忙脚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摩托车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行人如何违规,具体情况请说明:是否全封闭高速、是否有中央隔离带、是否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路口是否有信号指示。

只要是非全封闭高速公路、快速路,机动车都应付事故的主要责任甚至全责。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确定责任如下:

一、机动车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甚至全责

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1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该避让。”

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二、行人应负事故次要责任,甚至无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2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这些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家要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关注,它上面会有更加精彩的内容为大家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比例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非机动车中,电动车的使用最为频繁,驾驶电动车时,意外总是无法预估的,那么在电动车造成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赔偿比例有哪些?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的比例如下;

1、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通常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第三者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责任的非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2、对有证据证明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一)非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机动车、行人一方70%赔偿责任。

(二)非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应承担机动车、行人一方50%赔偿责任。

(三)非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机动车、行人一方30%赔偿责任。

(四)非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机动车、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知识责任划分和赔偿标准都可以通过的工作人员详细的了解,这里有非常多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下期还会给大家讲解交通事故赔偿必备常识有哪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赔偿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不注意遵守交通秩序,所以说在横穿马路的时候就会被机动车相撞,有时候机动车速度也会很快,撞到了行人,那么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赔偿标准是如何的?

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同等责任的,可以按照机动车百分七十,行人百分三十的责任来主张权利。

依照《交通安全法》76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方承担赔偿责任。当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其中包括了同等责任的情形。

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同等责任的情形下,既然按规定应当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那么这个减轻数额是多少呢?对此,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并因此授权于地方法院自主决定。一般而言,此时对于机动车的减轻比例在以下范围内进行,结论:当出现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机动车赔偿比例在30%至40%之间,也即机动车方需承担60%--70%的赔偿数额。

温馨提示,机动车和行人相撞后如果不能和解,那么还是要走法律程序,所以说这些交通事故赔偿必备常识都可以通过的详细了解,多了解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汽车逆行怎么处罚及事故责任划分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汽车如果出现逆行的情形,是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要依法对驾驶者进行处罚。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带来汽车逆行怎么处罚及事故责任划分,希望你喜欢。

可以逆行的汽车类型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道路养护车辆、工程作业车进行作业时,在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驶路线和方向不受交通标志、标线限制,过往车辆和人员应当注意避让。

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驶。猜你还感兴趣的:

汽车逆行出事故责任划分

非机动车逆向行应该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逆向行属于违章行驶行为,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负担主要责任。不过具体以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三项“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汽车逆行处罚决定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39号令,车辆逆行扣分标准如下: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或者逆向行驶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的逆行的处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交通工具。那么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知道更多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入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入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减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一90%的损害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一70%的损害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40%一50%的损害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一30%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更多的各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条例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比例

全文共 1674 字

+ 加入清单

交警会根据事故双方的行为对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把责任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下文编辑为您一一介绍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及赔偿比例,仅供参考学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交通事故责任通常分为五级: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是彼此对应的,即全部责任对应无责任、主要责任对应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对应同等责任。

一、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其他方当事人无责任:

1.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2.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其他方当事人无违章行为的,由过错一方当事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3.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交管部门无法查证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4.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及毁灭证据的,由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5.驾驶机动车发生与本车有关联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不立即停车,不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6.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7.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一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的,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双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3.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不确定责任对交通事故无法查证事故事实的责任认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但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

交通事故责补偿比例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负全部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表示,修正案草案在维持过错推定原则的同时,明确了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情形下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的比例,既能侧重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能较好地体现公平原则,进一步增强了可操作性。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承担比例多少

1993年6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发布的《北京市实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若干规定》,其中的第六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负全部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60%至80%;负同等责任者,各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50%;负次要责任者,承担符合规定损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想要了解更多各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请到,更多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行人在机动车道被撞责任怎么划分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经常发生一些行人机动车道被撞的交通事故。那么这种类型的交通事故责任该怎么划分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行人在机动车道被撞责任划分标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期限

1、不需要检验、鉴定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2、需要检验、鉴定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一般应自勘查现场之日起3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经批准,可以延期10日。若还需延长,须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3、“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第五十条规定,交通警察应当自勘查现场之日起七日内,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破获案件后七日内,需要检验、鉴定的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后三日内,向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提交“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 第六十条 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在二日内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进行审核;对复杂、疑难案件,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负责人应当组织专家小组研究....审核: 第六十一条 对“交通事故调查报告书”经审核同意后,交通警察应当按照规定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通知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相关证据,说明认定的理由和依据,宣布交通事故认定结果,并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对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当事人记录在案。

行人在机动车道被撞责任划分标准

我国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根据事件的过错方是谁来进行划分,根据道路安全法规定,行人不得在除人行横道绿灯的时间外进入机动车道。

如事件的主要过错方在行人,而机动车的话如果也有违反规定驾驶和信号指示灯的话,那么机动车驾驶承担主要责任。

如事件的主要过错方在行人,而机动车的未违反相关规定驾驶和信号指示灯的话,那么机动车驾驶承担50%责任(最新交规规定机动车通行要注意瞭望避让行人);

如事件双方都没有责任的话,那么机动车驾驶承担人道主义责任负责赔偿行人医疗和工伤等费用。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责任划分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行人主要责任70%,车主次要责任30%。具体责任由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一)全部责任: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2、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3、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行人过马路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全文共 1051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事故在我国天天有发生,很多都是发生在过马路。那么行人过马路被撞责任如何划分呢?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看那一路段有没有斑马线,有没有红绿灯,行人有没有违反交规。这样就可以判断责任的大小。谁违规谁担的责任就大。

再一个马路是比较偏辟的地方,没有斑马线、红绿灯、路口,但是,行人过马路时,应该避让机动车,避让不及时被车撞要看当时车速,如果车速过快,机动车责任较大,如果车速很慢,行人责任较大,主要看交警怎样出具事故证明,交警可以根据汽车的刹车印判断车速,如何判定责任,警察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责任划分。

一些人问:行人过马路该注意什么?

(一)人行道

行人要在人行道上行走,多人同行时就注意避免三人以上并行而妨碍别人通行。

没有设置人行道的路段,行人应在非机动车道右侧1米范围内行走。(行人在上述活动空间内行走时,车辆不应侵犯其安全通行空间)

(二)行人过街设施

行人横过机动道,要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行人过街设施。没有这些设施时就直行通过,不要斜穿或追逐猛跑,也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让司机有足够的时间发现行人后停车,保障行人安全。)

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须注意车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

(三)横过交通繁忙的道路

当路上交通繁忙、车辆密集且车速较快,以致不能安全通过时,除非该处有人行横道,否则不要横过道路。如果车辆时密时疏,则应把握时机,待车流较疏时再通过,而不能冒险在车流中行行停停或往来穿梭。

(四)不要翻越护栏

在交通繁忙的路段一般都设有人行道、车行道护栏,用以阻止行人过道路。行人不能穿越或倚坐。行人如果强行穿越的话,会使驾驶员措手不及,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撑握交通安全知识能规范市民行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安全行车十五想: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况要周详;

马达一响想一想,集中精力别乱想;

起步之前想一想,观察清楚再前往;

自行车前想一想,中速行驶莫着忙;

要过道口想一想,莫闯红灯勤了望;

遇到障碍想一想,提前处理别惊慌;

转弯之前想一想,需防左右有车辆;

会车之前想一想,先慢后停多礼让;

超车之前想一想,没有把握别勉强;

倒车之前想一想,注意行人和路障;

夜间行车想一想,仪表车灯亮不亮;

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

雨雾天气想一想,防滑要把车速降;

长途行车想一想,劳逸结合放心上;

停车之前想一想,选择地点要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行人闯红灯被撞责任划分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行人红灯的现象随处可见,算是中国的国情了,殊不知,行人闯红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接下来小编分析下行人闯红灯被撞责任划分

行人闯红灯被撞,机动车承担事故责任的同时行人也要承担责任。行人的损失,首先由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按照责任分担。但如果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怎么划分责任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横穿马路是违章行为,其后果的严重性往往不堪设想。那么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怎么划分责任

《安全法》第61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第62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由此可见,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时若车辆正常行驶、没有违规则行人负主要责任。具体要看事故现场情况,让交警来划分责任。

不良的交通习惯

1、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2、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3、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4、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5、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综上所述就是小编总结的走路出行安全小知识,希望大家看后会有所收获。更多常见的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有哪些?欢迎咨询小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机动车与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车辆越来越多了,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以及各类交通事故如何处理,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机动车行人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

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入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减轻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比例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80%一90%的损害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60%一70%的损害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40%一50%的损害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20%一30%的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按照《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按比例分别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交通意外事故造成损害的,按照公平、合理、自愿的原则进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

这些就是我们为大家所提供的,大家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关注。上面有很多精彩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划分海上拖航中产生的赔偿责任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海上拖航是一种运输方式,在海上拖航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天灾人祸之类的原因,造成承拖方、被拖方或者第三方的人身财产等受到损害,那么该如何划分承拖方和被拖方,或者三者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呢?下面就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1、我国海商法关于承拖方免责的规定

《海商法》第158、159条规定,起拖前或拖航中,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不能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双方均可以解除合同,并互相不负赔偿责任。

《海商法》第162条规定,经承拖方证明,被拖方的损失是由下列原因之一所致,承拖方不负赔偿责任:(1)拖轮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拖方的其他受雇人、代理人在驾驶拖轮或管理拖轮中的过夫的;(2)的拖轮在海上救助人命或企图救助人命或财产时的过失。

2、承拖方与被拖方之间的责任划分

当拖航合同中没有上述关于责任划分的条款时,应当按照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确定,通常有指挥原则和过失原则两种划分方法。

指挥原则,是指由负责指挥拖航作业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指挥拖航作业的可以是承拖方,也可以是被拖方。负责指挥的一方如能证明本人或其受雇人员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则可以不负赔偿责任,但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过失原则,指对于被拖方或承拖方在海上拖航过程中遭受的损害以过失为基础来确定损害赔偿责任的归属。《海商法》第162条规定,在海上拖航过程中,承拖方或者被拖方遭受的损失,由一方的过失造成的,有过失的一方应当负赔偿责任;由双方过失造成的,各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责任。

3、承拖方的免责事由

在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一般将承拖方的免责事由视为任意性规范,鼓励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合同无相关约定时,才适用法律规定。

在国际上所通行的拖航格式合同中,对于承拖方能否享受过失免责的规定不尽相同,如日本航运交易所的承包式拖航合同和中国拖轮公司日租式拖航合同规定,对被拖物和第三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失,即使是由于拖船所有人或拖船船员或拖船上其他工作人员的(包括引航员的)的过失,或由于拖航设备的潜在缺陷所致,均由被拖方承担责任。

4、承拖方、被拖方与第三方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

如果在海上拖航过程中造成第三者的损害,例如,拖轮或被拖物碰撞他船,造成他船的损害,承拖方和被拖方的赔偿责任按侵权行为的责任原则确定。《海商法》第 163条规定,在海上拖航过程中,由于承拖方或被拖方的过失,造成第三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承拖方和被拖方对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机动车逆行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责任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车辆逆行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那么机动车逆行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责任吗?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车辆逆行怎么处罚

机动车逆向行驶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靠左侧通行,则视为逆向行驶,逆向行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章行为,驾驶机动车逆向行驶,会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逆向行驶与正方式过来的车辆是两个行驶不同的方向,非常容易造成交通违章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情形非常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率非常高。

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逆向行驶行为严格打击,如果驾驶人有逆向行驶的交通违章行为,则处以驾驶人200元违章罚款,驾驶证扣3分。如果驾驶人在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则处以驾驶人200元罚款,驾驶证一次扣12分。

二、逆行出事故怎么划分责任

非机动车逆向行应该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逆向行属于违章行驶行为,且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要负担主要责任。不过具体以以交警部门认定为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三项“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怎么划分责任的条例,想要了解各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标准请到,更多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行人逆行高速被撞责任该如何划分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现实当中,不仅机动车经常会出现逆行的情况,行人也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那么行人逆行高速被撞责任该如何划分呢?小编会给您答案。

行人逆行高速被撞责任划分具体由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划分责任。一般情况下逆行的一方要负主要以上责任,如果另一方无明显过失,逆行方就是全责。但有时无过错方驾驶员会负10%的责任。

行人过马路该注意什么:要遵守交通信号灯,横过道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切勿翻越隔离栏;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要特别注意避让来往的机动车辆,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横过道路,切不可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雨天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巨大的。据统计,雨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比晴天高出近25%,其中因驾驶员操作失误、不注意雨天安全行车的要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80%以上。因此,驾驶员很有必要掌握一些雨天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1)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由于雨天视线比较差,因此要保持比平时更大的车距。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下降,雨天行车观察路面情况将更困难,特别是高速行驶时,雨刮片向上浮起,扫水能力更差。另外,雨夜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会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线模糊。因此最好给前挡风玻璃上点蜡,这样可以在玻璃表面形成蜡膜,雨刮器扫水会非常彻底,还可以保护玻璃。

(2)要正确制动。由于雨天路面滑溜,使制动距离加大,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制动过猛,因为紧急制动或制动过猛很容易引起侧滑。再就是要特别注意刚下雨的头几分钟,尤其下毛毛雨不久,路面灰尘及沙土还没有被完全冲洗干净,吸了水分的沙土就变为黏土,非常容易滑胎,行车时应该注意降低车速,特别注意不要急刹车。

(3)要保持正常的胎压。在雨中刹车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压强把轮胎与路面的雨水排开,如果轮胎气压不足,会使轮胎触地面积变大,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减小,从而导致刹车时力量减弱,不能很快将轮胎与地面间的雨水排出,致使滑行距离变长。同时,要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因为轮胎磨损过度,容易在胎面与水面间形成水膜,造成车辆跑偏、甩尾和制动距离加长。

(4)要避免发动机进水。不要高速过水沟、水坑,这样会使水产生飞溅,导致实际涉水深度加大,容易造成发动机进水。如果涉水深度超过前保险杠,则容易从空滤、进气口进水,行车时应该多警惕,最好随时检查一下这些部位,检查时如果发现空滤潮湿或者进水,应该赶快停车采取措施排除。同时,要注意检查前风挡处的防水槽排水是否通畅,避免雨天积水造成发动机进水熄火。

(5)雨天停车时不要关闭发动机。虽然有发动机盖防雨,但难免留有空隙及地面溅起的水花淋湿点火系统,造成发动机无法启动。如果过水时熄火,千万不要尝试再打火启动。

(6)要注意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异常行为。在雨中许多行人过马路时往往是低头猛跑、埋头急奔而不顾及周围的情况。因此,驾车时应沉着谨慎,注意观察,减速慢行,保持足够的纵向和横向间距,必须随时做好刹车的准备。

(7)要选择安全路面行驶。久雨或暴雨天气可能造成道路、桥梁损坏,要注意路基疏松和可能出现坍塌。在傍山路、堤路或沿河道上,不宜靠边行驶或停车。超车、会车时更须注意,防止路肩坍塌造成翻车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机动车逆行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逆行是指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下面为大家介绍机动车逆行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划分?

逆行处罚

1、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2、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

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或者逆向行驶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的逆行的处罚: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超速罚款标准

1、时速超过限定时速不到10%的,给予警告;

2、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3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500元罚款;

3、在限速为50公里以上8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000元罚款;

4、在限速为80公里以上100公里以下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20%的,处15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2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0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的,处1500元罚款;

5、在限速为100公里以上的道路,时速超过限定时速10%以上不到50%的,处2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1500元罚款;超过限定时速70%以上的,处2000元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行人横穿高速路被撞如何划分责任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图一时方便横穿高速公路或者随意在高速公路上逗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那么行人横穿高速路被撞如何划分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行人违反了关于“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禁止性规定,而如果机动车驾驶员属于正常驾驶,无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的交通事故,行人应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机动车驾驶员不承担事故责任。不过,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并不完全等同。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因此,机动车即使无事故责任,也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民事赔偿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