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赏龟养护之刻纹渔龟怎么养【20篇】

浏览

1608

文章

58

篇1:观赏龟养护之布里斯班曲颈龟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侧颈龟

布里斯班曲颈龟是产于澳大利亚的龟种,属于保护动物,国内宠物市场一般很少见。

布里斯班曲颈龟学名为Emydura signata,顾名思义它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是一个很美丽的海港城市,这种龟龟也像这座城市一样,名不见经传,虽然罕见,但颇受龟友们青睐。

布里斯班曲颈龟属于侧颈龟的一种,属于蛇颈龟科(Chelidae)下的澳龟属(Emydura)。野生龟龟一般栖息于面积较大的池塘,湖泊等水栖环境当中。

布里斯班曲颈龟的水性不错,可以适应水位较深的河流等。所以在人工饲养的时候可以把水位设置的稍高一点,使其长期保留着游泳的本能。

布里斯班曲颈龟是典型的水龟食性,平时以动物性的食物为主,小鱼、小虾、泥鳅等等都是其喜爱的食物。除此之外,一些甲壳类动物也是布里斯班曲颈龟常吃的食物,想蜗牛、田螺、贝类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赏龟养护之萨尔文麝香龟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萨尔文麝香

拉丁名:Staurotypus salvinii

别名:沙氏麝香龟。

分类地位:动胸龟科、麝香龟属。

分布:墨西哥南部的瓦哈卡东部至萨尔瓦多。

鉴赏要点:背甲具褐色斑点,呈长椭圆形,中央具3条脊棱。腹甲具黑色蠕虫状条纹,四肢淡灰色,指、趾间有蹼。

生活习性:栖息于水流速度较慢的河流等水域。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2~29℃。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水生动物为食,喜食小鱼虾、瘦肉等。

个体大小:21~25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雌龟腹甲平坦、尾短、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近;雄龟腹甲凹陷、尾长、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远。

繁殖特点:每年可产数次卵,每次6~10枚。孵化期80~210天左右。

混养与否:宜单养。

饲养难易度:较难。

特殊要求:会排放出刺鼻的麝香液体以驱离掠食者,所以尽量不要捉弄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赏龟养护之刻纹渔龟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刻纹渔龟

刻纹渔龟又称阿根廷蛇颈龟、南美蛇颈龟,是渔龟属下的一种蛇颈龟。阿根廷蛇颈龟拥有长颈和粗糙不平的龟壳,尤其是年幼的品种。

别名:阿根廷蛇颈龟、南美蛇颈龟

英文名:Argentine snake-necked turtle

拉丁学名:Hydromedusa tectifera

成体大小:30cm

栖息地:较浅的池塘、沼泽、湖泊溪流和一些水生植被的河流,在沿海地区可能会进入半咸水水域,(在其范围内较冷的地区它可能会休眠水下,把自己埋在河床底下)

繁殖:一般在春季产卵,可产4枚卵,卵呈细长,白色

食性:幼体一般食用虾,蚯蚓,蚊子幼虫蜗牛水生昆虫鱼类和两栖动物,但更喜欢蜗牛

体貌:龟壳呈椭圆形,深褐色,椎盾盾甲较平肋盾呈锥形突起(幼龟时明显)第一椎盾最大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第四椎盾最小,第五椎盾是前小后大的梯形(也有2块颈盾),腹甲通常为黄色棕色,头部橄榄灰色,有黑边的白色条纹,从上颌骨向后延伸沿颈部、下巴和颈部下面有黑色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观赏龟养护之澳洲长颈龟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澳洲长颈龟

澳洲长颈龟(拉丁名:Chelodina longicollis)

别名:长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长颈龟属。

分布:澳大利亚东南部到昆士兰东部沿岸的水域。

鉴赏要点:背甲黑褐色,前部小、后部大,腹甲淡黄色,前半部和后半部几乎一样大,每个前后肢上均有4~5枚大的鳞片。

生活习性:生活在水流平缓的河流、溪流和环礁湖。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2~31℃。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各种水生动物为食。

个体大小:20~30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在性成熟期可以通过生殖腺来辨别,其他时间可从个体大小上进行辨别,同龄个体,雌龟要大一点。

繁殖特点:性成熟需4年左右,一年可产2次卵,每次产卵3枚左右。

混养与否:较难混养。

饲养难易度:略难。

特殊要求:需要暗一点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观赏龟养护之黄头南美侧颈龟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黄头南美侧颈龟

黄头南美侧颈龟(拉丁名:Podocnemis unifilis)

别名:黄头侧颈龟、黄斑侧颈龟、黄纹侧颈龟。

分类地位:侧颈龟科、南美侧颈龟属。

分布:玻利维亚北部、厄瓜多尔东部、秘鲁东北部、圭亚那、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亚马逊流域。

鉴赏要点:

1.头部黑褐色,有黄斑,但成体为较暗淡的黄褐色,初看头部斑点可能会与巨型侧颈混淆,但仔细看区别还是相当明显的:巨型两眼间是两个细长的条纹而黄头的是一个斑点;巨型上喙一般整个都是黄色,黄头一般只是有两个黄斑落在上喙。

2.背甲中央有条脊棱,前后边缘不呈锯齿状。腹甲后部边缘缺刻。四肢黑褐色,后肢边缘有3枚大鳞片。

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湖泊和河川等水域中。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5~32℃。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能吃一些死鱼、小鱼、配合饲料等。

个体大小:背甲长45~60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在腋部的缘盾和腹甲结合处,每侧都有2~3个小瘤,雄性明显。

繁殖特点:在原产地通常6~11月间是繁殖季节,每年至少产2次卵,每次产卵15~25枚。卵长径45毫米,短径28毫米。稚龟背甲长约45毫米。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对水温比较敏感,需要配置高效过滤器。需要充足的阳光。

黄头南美侧颈龟腹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赏龟养护之坎氏长颈龟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坎氏长颈龟

坎氏长颈龟(拉丁名:Chelodina canni)

别名:长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长颈龟属。

分布:澳大利亚北部。

鉴赏要点:背甲棕褐色,前窄后大,腹甲淡黄色,中央有缺刻。头颈部淡棕色,颈部有疣粒,下颌呈乳白色。颈部特长。

生活习性:生活于湖泊、山涧、沼泽地和小溪流中。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为17~32℃,低于14℃时开始冬眠。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杂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动物性饵料,如鱼肉、瘦猪肉等。

个体大小:17~24厘米。

雌雄鉴别:雌龟头顶部为黑色,眼后及上下眼睑有一对淡黄色斑点。雄性头部均为黑色,头颈部及眼睑处无黄色斑点,尾部较长,泄殖孔离腹甲边缘较远。

繁殖特点:2002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对繁殖习性还不是很了解。

混养与否:不可混养。

饲养难易度:较难。

特殊要求:冬眠前要排空肠胃,温度不能长期低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棕竹盆景养护管理与观赏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一)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棕竹为南方植物,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和较庇荫的场所。夏季需搭棚遮荫,冬季要放进温室。

浇水: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夏季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冬季要适量减少。施肥:在春夏生长期间,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饼肥水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使其叶色翠绿。

修剪: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剪去其枯黄叶及病叶,如层次太密,也可进行疏剪。

翻盆:每隔2年翻盆一次,对新生的植株,可进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时间宜在春季3~4月进行。要换去1B2以上旧土,培以疏松的腐殖土。

棕竹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可人工洗刷杀之。经常施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止叶片黄化。

(二)观赏

棕竹姿态秀雅,翠杆亭立,叶盖如伞,四季常青,观赏价值很高。如作成丛林式,再配以山石,更富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观赏龟养护之麦氏长颈龟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麦氏长颈龟

麦氏长颈龟(拉丁名:Chelodina mccordi)

别名:长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长颈龟属。

分布:印度尼西亚帝汶岛以南。

鉴赏要点:背甲颜色变化较大,多为灰褐色,腹甲淡黄色,下颌和颈腹部乳白色,颈背部有小疣粒。

生活习性:生活在池塘、小溪和沼泽地带。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2~31℃。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食。

个体大小:21~28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在性成熟期可以通过生殖腺上的生殖孔个数来辨别,雌性三个,雄性两个;其他时间可从个体大小上进行辨别,同龄个体,雌龟要大一点。

繁殖特点:每年可产两批卵,每次产卵5枚左右,产卵温度要达到17.5℃。自然孵化时间较长,约需200天。

混养与否:较难混养。

饲养难易度:略难。

特殊要求:没有夏眠的习性,冬眠较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赏龟养护之窄桥匣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窄桥匣龟

拉丁名:Claudius angustatus

别名:窄龟、鹰嘴匣龟。

分类地位:动胸龟科、匣龟属。

分布:墨西哥东南部的韦拉克鲁斯,向东一直到伯利兹。但不见于尤卡坦半岛。

鉴赏要点:背甲上的盾片不满黑色放射状花纹,口似鹰嘴,上喙有三个明显角状钩,下喙呈钩状,甲桥很窄,腹甲上无韧带。

生活习性:栖息于沼泽、河川和湖泊的浅滩处。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1~30℃。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喜欢捕食无脊椎动物、鱼类和青蛙。

个体大小:背甲最长可达17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雄龟尾巴粗大,腹甲末端有V型缺口。

繁殖特点:每年可产卵2次,每次2~8枚。孵化期115~150天左右。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一般。

特殊要求:饲养时要注意光照度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黑松盆景的养护管理和观赏

全文共 2149 字

+ 加入清单

一)植物学知识

属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鳞片状开裂;冬芽圆柱形,银白色。叶针形,二针一束,粗硬,深绿色,长6~12厘米,叶鞘宿存。枝条横展,树姿古雅。

主要栽培品种

1.旋毛黑松,枝叶呈螺旋状扭曲。

2.垂枝黑松,枝条下垂。

3.金叶黑松,又称花叶松。叶中部以下近基部有一段呈黄色。

4.一叶黑松,二叶栓合为一,外面一叶内向深凹,内嵌一叶,不加细辨,宛如一叶。

黑松原产于日本。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等省普遍引种栽培。垂直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荒山、荒地、河滩、海岸均能生长。

喜光,适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耐干旱瘠薄,但不耐水涝;除重盐碱土外,中性土、石灰性土、微酸性土均能适应。根系发达,栽培成活率高,幼年期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对烟尘污染有一定抗性。

黑松为制作松类盆景的好材料,常与梅花、翠竹配植,组成岁寒三友盆景;如附以山石,则成松石盆景。黑松常用为五针松嫁接繁殖的砧木。

(二)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黑松多用种子育苗繁殖,发芽率高,可达85%,苗期生长旺盛。种子在10月中、下旬采收球果,曝晒脱粒,风选净种,袋藏过冬。春播宜早,苗圃地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为好,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播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再用60℃温水浸泡一昼夜(自然冷却),捞出后摊放温暖处,每天淋水1~2次,一星期后即可播种。4月中、下旬开始发芽出土,10天即可出齐,当年苗木可高达10~15厘米。盆栽可选用2~3年生粗壮的树苗,再进行加工造型。

山野采掘:在山野黑松林地,选取天然飞子下种,生长矮小而粗壮黑松野生苗,尤以石隙间生长的小老树树桩最好。采掘后,先进行露地培育,待根系发育良好,枝叶生长茂盛时,再上盆造型。

黑松树苗的培育,为适合制作盆景材料的需要,宜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较瘠薄处栽培,控制其水分和养分,使其主根粗短,而侧根的须根发达,茎干矮小而屈曲,枝叶密集丛生,姿态优美,苍古潇洒,为良好的盆景素材。

(三)上盆过程

选盆:黑松一般宜用紫砂陶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矾石、大理石等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选用釉陶盆。除了悬崖式宜用深千筒盆或中深的方形、圆形的盆外,其余各种树形均宜选用较浅的盆钵,形状则随树形而定。

用土:黑松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深厚,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或微酸性土为宜。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叶土,掺拌30%砂土为培养土。

栽种:黑松上盆时期以3月份萌芽之前为好,秋季亦可栽植。起挖黑松树苗,宜带宿土泥球,以利于成活。但对于向下伸展的直根可剪短一些,以便上盆。栽种方法可参照五针松的栽种。

(四)整姿技术

加工:黑松的整姿加工以攀扎为主,修剪为辅。攀扎可用金属丝,亦可用棕丝。

培养黑松盆景,如采用幼树苗为材料,以2~3年生的健壮苗木为佳,将主干作一定的弯曲加工,剪去多余的枝条,再将保留的侧枝攀扎成平伸或下垂状,以后逐年进行加工,3~5年即可成型。

山野采掘的黑松树桩,养胚后一年即可上盆加工。有些树桩主干较粗大,与侧枝不协调,可作适当的切削加工,劈掉一部分。还可根据造型需要,保留一部分枯枝干,以显示苍古姿态。

黑松的整姿加工宜在12月至翌年3月进行,这时处于休眠期,树液流动缓慢,修剪整形,无松脂外溢之虞,对树木生长影响不大。在生长期整形,只可攀扎,而不宜修剪。

树形:黑松盆景可制作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和悬崖式,也适宜制作附石盆景和挂壁盆景。黑松具有典型松树形态特征,其造型要求可参照五针松的造型,但黑松针叶粗硬而较长,不一定剪扎成片状,可通过摘芽方法来控制其枝叶生长。

(五)养护管理

放置场所:黑松适生于阳光充足、湿润通风的环境,但小型盆景在盛夏高温时,不宜强光曝晒。冬季可置于室外,最好连盆埋进向阳背风的地里,仅将枝干露出土面。如放在室内越冬,则室内温度不宜太高,并须在清明前出房。

浇水:黑松喜干燥,浇水不可过多,宜干透再浇,但经常在叶面上喷水,对生长有利。春、夏季适当扣水,可使新枝低矮,针叶短小。

施肥:黑松不喜肥,每年春季生长旺盛期可施2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秋季再施一次经过发酵的饼屑即可。

修剪:黑松的修剪以摘芽为主,每年3~4月间新芽伸长,但尚未抽生针叶时进行。一般摘掉每根顶芽长的1B2左右,如不需要增长枝条的盆景,可将顶芽全部摘去。此外,对于影响树木姿态美观的枝叶,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

翻盆:黑松的翻盆,可每隔3~5年进行一次,时期以2~3月间为宜,秋后亦可。翻盆时剔除旧土1B2左右,剪去枯根、烂根,剪短部分长根,最好同时进行枝叶的修剪。

病虫害防治:黑松的病害主要有叶锈病、落针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和松梢螟等。

松针锈病乃松瘤病可喷洒65%可湿性福美铁或福美锌的300倍液,进行防治;落针病可喷洒波美0.5度石硫合剂。松梢螟及红蜘蛛等虫害可用50%杀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观赏

黑松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针叶四季浓绿,冬芽银白色,可终年陈列观赏。黑松为阳性树,要求光照充足,在生长期,尤其在抽芽发叶期,不可长时间放置室内观赏。多年培养的黑松盆景,呈龙蟠凤翥的奇姿,老干苍劲,虬根盘曲,表现坚韧不拔的生机。"林中百丈松,岁久苍鳞蹙",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赞颂松树姿态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观赏龟养护之泥龟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泥龟

拉丁名:Dermatemys mawii

别名:中美河龟、尖鼻泽龟。

分类地位:泥龟科、泥龟属。

分布:中美洲。

鉴赏要点:背甲中央具嵴,头部的吻长且向上翘,自鼻孔经上方至颈部有一条浅色条纹,上喙边缘呈细小齿状。

生活习性:生活于大河、湖和环礁湖中,除产卵外,很少上岸活动,几乎终身生活在水中,它们多在水下活动,尤其夜间活动更活跃。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1~29℃。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草食性,喜食水生植物。

个体大小:背甲最长可达65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雌龟腹甲平坦、尾短、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近;雄龟的腹甲凹陷、尾长、肛孔距腹甲后缘较远。

繁殖特点:每年9~11月为产卵期,每次产卵6~20枚不等。卵白色椭圆形,壳坚硬。卵长径57~70毫米,短径30~34毫米。孵化期90~115天。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家庭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水源的供应,确保水温的温差在4℃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赏龟养护之巴西渔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巴西渔龟

又称:巴西蛇颈龟

学名:Hydromedusa maximilian

当地人称:Cágado da Serra

成体大小:21cm

栖息地:沙底浅溪和新热带雨林,通常在溪流落叶中休息,暗淡的光线使他们的背甲枯叶一般很难被发现

繁殖:可产3枚卵

食性:幼体肉食性,主食昆虫,水蛭,蚌类,两栖类小型哺乳类(有时也食腐肉)鱼类偶尔也吃些植物

分布:主要分布在巴西东部和东南部的巴伊亚、米纳斯吉拉斯、圣埃斯皮里图州、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

体貌:龟壳呈椭圆形,深褐色背甲,较平滑,幼龟的龙骨突起,随着年龄增长会消失,2块颈盾第一块椎盾最大的,呈前大后小的梯形,第四块最短,第五块椎盾呈前小后大的梯形鼻子稍微突起它的背甲以及皮肤光滑在嘴角处有一块突出的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观赏龟养护之东方动胸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东方动胸龟

东方动胸龟(拉丁名:Kinosternon subrubrum)

别名:头盔泽龟、普通泥龟、泥动胸龟。

分类地位:动胸龟科、动胸龟亚科、动胸龟属。

分布:美国东部。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K.s.subrubrum分布于伊利诺伊南部及印地安纳,向南至亚拉巴马南部、佛罗里达北部,向东至纽约;密西西比亚种K.s.hippocrepis分布于德克萨斯及俄克拉何马至密西西比及密苏里;佛州亚种K.s.steindachneri分布于佛罗里达半岛。

鉴赏要点:背甲长椭圆形,中央隆起,似半只鸡蛋,前后缘不成锯齿状,头侧面和颈部具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生活习性:生活于水潭、湖泊、池塘等地。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2~28℃。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杂食性,蜗牛、鱼卵、虾、水草及藻类均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食瘦猪肉、鱼肉等,少量食苹果、香蕉等。

个体大小:15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雄龟腹甲末端的V型缺口较大较深,尾巴粗大,尾巴尖端有硬棘。雌龟的尾巴细小。

繁殖特点:每年3~7月为繁殖季节,每次产卵1~9枚。卵长径22~29毫米,短径13~18毫米。孵化期100天左右。

混养与否:宜单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对水温比较敏感,尤其是换季时水温的变化不宜超过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观赏龟养护之希氏蟾龟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希氏蟾龟

希氏蟾龟(拉丁名:Phrynops hilarii)

别名:斑点肚侧颈龟、蟾龟、希氏蟾头龟、尖吻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蟾龟属。

分布:巴西、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

鉴赏要点:背甲顶部扁平,黑褐色,边缘黄色。腹甲的每块盾片上都有黑色不规则斑点,从鼻孔开始有一条黑色的细线至颈后部,下巴底下均长有一对触须(触须出现个体颜色差别,一对白色、一对黑色、或各一色)。

生活习性:栖息于水底土质柔软、水草繁茂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带。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4~32℃。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小鱼及软体动物为主要食物。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小鱼虾、乳鼠、蜗牛、蚯蚓、面包虫及混合饵料。

个体大小:最大背甲长40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雌龟的体长要长一些,尾部较短;雄龟头大,四肢长,尾部粗长。

繁殖特点:希氏蟾龟是多次产卵的水生动物。卵为圆球形,直径31毫米左右。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产卵最早时间在5月中旬,最迟是在6月上旬,产卵终止时间均在立秋前后几天内,盛产期在芒种到大暑之间。一般一只龟一年产卵3~5窝,每窝卵20个左右。差的一年一窝,一窝只有2~5个卵;好的可在5窝以上,一窝卵数高的可达30个。同一只雌龟产的卵,前后窝间隔时间为15天左右,短的为10天,长的达一个月以上。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较易。

注意事项:

1.希氏蟾龟喜欢晒背,因此要设置晒背点。

2.需要使用较大的水族箱,饲养一只希氏蟾龟要用180加仑的水族箱,每增加一只龟,至少要增加100加仑的水箱空间,同时因为其胆小怕人,最好在水底安放大块软木片或洞穴之类的躲避场所。

3.希氏蟾龟有冬眠习性。

腹甲的每块盾片上都有黑色不规则斑点

下巴底下长有一对触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赏龟养护之圆澳龟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圆澳龟

圆澳龟(拉丁名:Emydura subglobosa)

别名:红纹曲颈龟、红肚澳龟、红肚短颈龟、锦曲蛇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澳龟属。

分布: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

鉴赏要点:背甲棕红色,椭圆形,缘盾边缘和缘盾的腹部为淡粉红色,腹甲、甲桥和甲缘的腹侧有着显著的亮灰色和粉红色,头部暗灰色,眼眶后具有1对淡黄色条纹,四肢灰褐色。幼体体色艳丽,成年后体色退化。

生活习性:生活于小溪、小河和湖泊地带,人工养殖时,喜欢待在日光或是加温灯下进行日光浴。

生长温度:圆澳龟喜暖怕寒,23~30℃是适宜温度,15℃以下冬眠。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杂食性,以水生甲壳类及昆虫为主。人工饲养条件下,食小鱼、蠕虫、瘦牛肉、肝脏、螺、虾等,也食混合饲料及一些绿色蔬菜(如莴苣)、南瓜、水果等。

个体大小:一般可长到25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10厘米以上方可辨别雌雄。雄龟比雌龟小,腹甲后缘缺刻口较大,尾巴较长,雌龟尾巴较短。

繁殖特点:人工饲养下很容易繁殖后代。9~11月有产卵现象,背甲长20厘米的雌龟可产卵7~21枚。卵硬壳白色,呈长椭圆形。孵化期约42~49天。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不过幼龟容易出现皮肤及甲壳疾病,对水质要求较高。

特殊要求:一是在饲养时要控制投喂量;二是在冬季最好使其自然冬眠;三是饲养时用老水为宜;四是要保持经常晒背的习惯。

幼龟背甲及腹甲对比

成龟体色退化

眼后的淡黄色条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观赏龟养护之锯齿侧颈龟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锯齿侧颈龟

锯齿侧颈龟(拉丁名:Pelusios sinuatus)

别名:棱背侧颈龟。

分类地位:侧颈龟科、非洲侧颈龟属。

分布:非洲东部。

鉴赏要点:背甲黑色,中央有一条脊棱,后部缘盾呈锯齿状。头顶黑色,侧面、颈部淡褐色,四肢淡褐色,指趾间具蹼。尾淡褐色且短。

生活习性:栖息于湖沼、河流等地。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3~28℃。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贝类、小青蛙和蠕虫为食。

个体大小:本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背甲最长可达46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雌龟的体长通常比雄龟长,尾巴较细,雄龟有着较雌龟长而宽的尾巴。

繁殖特点:每年10~11月为产卵期,每次产卵7~13枚,孵化期为80天左右。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一般。

特殊要求:水族箱中的水位不能太深,不要超过40厘米,底质最好用鹅卵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观赏龟养护之钢盔侧颈龟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钢盔侧颈龟

钢盔侧颈龟(拉丁名:Pelomedusa subrufa)

别名:沼泽侧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侧颈龟属。

分布: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全境,马达加斯加岛,阿拉伯半岛南端。

鉴赏要点:背甲呈长方形,棕色,每块盾片间的连接线呈深棕色,头顶部和颈背部呈淡灰褐色,散布深褐色小斑点,喙呈人字形,喉部乳白色。指趾间具发达蹼,前肢和后肢均为5爪,尾巴短。

生活习性:生活在广阔的湖泊、河川和沼泽地带。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3~29℃。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肉食性,以各种昆虫、小型动物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吃猪瘦肉、小鱼等。

个体大小:22~25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雌龟的体长通常比雄龟长,尾巴较细,雄龟有着较雌龟长而宽的尾巴。

繁殖特点:繁殖季节为晚春或初夏,通常每窝产卵13~16枚。卵长径38毫米,短径20毫米。孵化期75~90天。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一般。

特殊要求:水族箱中的水位不能太深,不要超过40厘米,底质最好用鹅卵石。

沼泽侧颈龟背部

沼泽侧颈龟腹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观赏龟养护之马达加斯加壮龟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大头侧颈龟

马达加斯加壮龟(拉丁名:Eymnochelys madagascariensis)

别名:大头侧颈龟。

分类地位:侧颈龟科、壮龟属。

分布:马达加斯加群岛。

鉴赏要点:吻部上翘,上下喙均呈钩状,前后肢边缘有3枚大的鳞片。

生活习性:生活在流速缓慢的小溪、沼泽地和河流中。

生长温度:适宜生长温度23~30℃。

栖息性:水陆两栖龟类。

食性:杂食性,喜欢吃小鱼虾、青蛙,人工饲养时喜爱吃各种水果和蔬菜。

个体大小:背甲长44厘米左右。

雌雄鉴别:雄龟在腋部的缘盾和腹甲结合处,有明显的小肉瘤;另外雌龟个体要比雄龟略大。

繁殖特点:每年10月开始陆续繁殖,每次产卵8~20枚。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食物中要有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嫩枝条等。

吻部上翘,上下喙均呈钩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赏龟养护之西氏长颈龟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西氏长颈龟

西氏长颈龟(拉丁名:Chelodina siebenrocki)

别名:扁头长颈龟、扁头蛇颈龟。

分类地位:蛇颈龟科、长颈龟属。

分布:澳大利亚北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南岸及托雷斯海峡中部分岛屿。

鉴赏要点:背甲棕褐色,腹甲黄色,头颈部、颈背部为深灰色,头颈部平滑,下颌、颈腹部为淡灰色;长颈龟以特长的颈部而得名,颈部不能完全隐匿于体侧。

生活习性:生活于小溪、湖泊、河川、湿地、池塘和沼泽地带。喜生活在淤泥中,如遇到旱灾河水干涸时,它们会钻入土中夏眠直到雨季来临。

生长温度:23~32℃,平均气温是27℃。

栖息性:水栖龟类。

食性:以肉食性为主且喜爱活饵。人工饲养时喜食肉类、小鱼、面包虫、蚯蚓和混合饵料。

个体大小:最大会长到30厘米。

雌雄鉴别:雌龟大于雄龟,雌性的尾部短,泄殖孔离腹甲边缘较近,雌龟的背甲中央时常带有凹陷。雄龟尾部较长,泄殖孔离腹甲边缘较远。

繁殖特点:约7~10年成熟,交配在水中完成,只有雌龟在产卵时会上岸,每年5月开始产卵,每次产卵4~17枚,约180天后即11~12月开始孵化。

混养与否:可混养,也宜群养。

饲养难易度:是一种很容易驯养的龟类,抗病力强,极适合初养者饲养。

特殊要求:不要让刚买的幼体冬眠,最好在龟两岁后体质强健了再冬眠过冬。不用在龟缸中准备陆地。水的高度以龟站立时头可伸出水面为标准。

背甲棕褐色,头颈部、颈背部为深灰色

腹甲黄色

西氏长颈龟又叫扁头长颈龟、扁头蛇颈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观赏龟养护之丽龟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丽龟

丽龟(拉丁名:Lepidochelys olivacea)

别名:太平洋丽龟、姬赖利海龟、榄蠵龟、橄龟

分类地位:海龟科、丽龟属

分布: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等热带海域。我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数量不多。

鉴赏要点:头、四肢及背甲呈橄榄绿或灰绿色。背甲呈心形,长和宽几乎相等,背甲后部边缘呈锯齿状。腹甲为淡橘黄色。头颈部有对称的大鳞片,前额鳞2对,喙略呈钩形。四肢桨形,有大的鳞片,指、趾间具2爪。

生活习性:海水中生活。

栖息性:海水水栖龟。

食性:杂食性,以水母、漂浮的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食,也食小鱼、鱼卵及海藻。

个体大小:海产龟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龟,一般甲长600mm左右,不超过800mm,成年丽龟体重在45kg左右。

雌雄鉴别:雄龟的尾巴较长,而雌龟尾巴则较短。

繁殖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1月产卵,每次产卵100~150枚,孵化期为2个月。

混养与否:可以混养。

饲养难易度:容易。

特殊要求:在人工养殖时要保持海水内各种无机盐的比例。

海滩上的丽龟

左:产卵丽龟 右:丽龟幼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