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解决拖延的方法心理学精品11篇

有人认为“考场的战争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战”,只要能控制自我的情绪,避免神经过于紧张,最后必能赢得胜利。今天,问学吧小编为你带来了解决拖延的方法心理学。

浏览

1482

文章

11

篇1:这七个方法解决老年心理健康问题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学家与精神医学家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与视觉衰退,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交往减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从环境中退缩,变得孤僻、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常有怨恨情绪或易发脾气。那么,你对这七个方法解决老年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用正确态度对待疾病

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器官的衰退,老年人大多会体弱多病。能否正确对待疾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遇到疾病就惊慌失措,不但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容易加重精神负担,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相反,也不要讳疾忌医,隐瞒病情,而错过及时治疗的良机,造成病情加重。

2、提高心理素质,参与公益活动

要以理智的方式看待各种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使心情始终保持平静。适当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多献一份爱心,不但能让自己觉得对社会有用(消除“人老了无用”感),还能从内心感到欣慰和满足,这对保持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3、注意劳逸适度

尽管需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但在此过程中,切不可过度劳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4、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可延缓大脑退化,保持生命活力。因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刺激人体的适应功能,遏制疾病的产生与发展。相反,消极的生活方式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加重疾病,甚至加速死亡。

5、保持家庭和睦

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能避免产生孤独感。但有的老年人因思想守旧,固执,看不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而与子女产生意见分歧,致使家庭关系紧张。这既影响家庭关系和睦,更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对此,老年人应采取豁达,乐观的态度,以保持家庭关系和睦。

6、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交往

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积极的交往可使人从中找到许多乐趣,排除孤独,忘却种种烦恼,从而起到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保持心理平衡的作用。据调查,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同集体保持密切联系。

7、适当运动勤用脑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要勤于用脑。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不仅能促进全身和大脑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还能使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从而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怎么控制老人的固执心理疾病?老人找后老伴的心理特点?老人没孙子是什么心理?长寿老人五大心理特征?国外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样缓解心理焦虑 解决技巧方法

全文共 1929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压力和心理焦虑是许多人都会有的,特别是工作压力的施加让许多人都患上了焦虑症等,那么又该如何缓解和治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情况吧。

怎么样缓解心理焦虑

准备一条冷毛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脱掉鞋袜,用脚尖走路,走上几分钟,心中的烦恼便会跟着走掉了。

找一位乐观的朋友或同事倾诉,发泄一下情绪。

喝一杯酸梅汤或果汁醋,疏通肝气。

闭上眼睛,尽力想身体后面的景物,平衡前后脑的压力。

读你最崇拜人的格言,并认真思考,有镇定的作用。

多赞美及鼓励自己,不要遇到挫折就苛责自己。

做到晚上十点前睡觉,早上六点起床。

多看喜剧片,开怀大笑一番。

简化自己生活及欲望,因为生活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自己动手做东西,会使你更满足,更快乐,如可以烹饪或做自己最喜欢的事。

不要总是抱怨麻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而是要想老天让我与日俱增经验和智慧,生活因此更丰富。

经常到书店走走,读一些励志的书籍、漫画及幽默文选。

心理焦虑小知识

心理焦虑(psychologicalanxiety)是焦虑的组成部分。与“生理焦虑”相对。焦虑状态下的情绪体验与行为表现。处于该状态下的个体感到害怕、担心、紧张不安、烦恼,甚至感到惊恐或产生即将死亡感。[1]

行为举止上表现为坐立不安,面部紧绷,愁眉苦脸,肢端震颤,搓手顿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惶惶然不可终日。若适度,则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动员人的应付资源,促使人投入行动;若过度,则会损害认知功能。在不良情绪体验同认知功能损害间,有时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社会支持和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人摆脱困境。

焦虑了这样做

我们应该如何缓解焦虑呢?下面就是十种最有效的方法。每种方法的效果将取决于你的焦虑类型和现状问题的严重程度。

1、如果你的焦虑是“要是......,应该怎么办?”的问题,通过写下那些可行且能使问题易于处理的解决方法来回答它们。

2、与其在心里反复想,不如写下你的想法。比如,你焦虑过度难以入睡,就在床头的笔记本上记下你的问题。当你什么时候突发奇想,就可以常常去回头看看那些问题。

3、不要试着不去担心或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样反而会使你更加焦虑。当担心过度时,或难以控制具体关心的事情时,就问问你自己一系列问题来评估你的预测和能处理好的可能性。比如:“这(糟糕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发生了,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最有可能的结果又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才可以阻止(糟糕)的事情发生呢”

4、学会接受不确定的事是处理焦虑的一个重要方法。无论你为未来准备的多么充分,还是会有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事情发生。你越能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事,就越容易处理好意外的焦虑问题。

5、反复接触一个令人恐惧的场合是减少回避行为的最好方法之一。回避行为是指通过回避导致焦虑的场合来减少自己焦虑情绪的行为。这样就好像饮鸩止渴,回避的越多,你就会越发焦虑。如果你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有社交恐惧,那就给你自己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新的人,接触越频繁,就变得越自然。向你不认识的人问好,在杂货店的收银台和他人聊聊天,参加聚会,参加课程或是加入兴趣小组。这种接触一开始会很不自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并持之以恒,焦虑就会减少。

6、记录你的进展。坚持记录能使你更易于控制你缓解焦虑的效果。如果你能掌控焦虑的触发开关,了解缓解焦虑的策略以及焦虑症状改变的原因,你会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用速写纸,笔记本或是一个智能APP。

7、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以帮助你再次获得身体的放松,当焦虑问题引起肌肉紧张时,知道怎么放松你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

8、腹式呼吸是另一种用来在紧张场合放松身体的策略。保持你的肩膀自然下垂并放松,试着深深吸气至你的胃部。让你的腹部,而不是你的胸,像吸气时一样吐气。

9、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练习2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症状。但是要有耐心——也许得花上好几个月才能见到效果。

10、找出一本像《焦虑及应对手册》一样,基于事实的绝佳自助书。或者和正在实践认知行为学的心理学家一起工作,这对于治疗焦虑紊乱特别有效。

心理焦虑的原因

贝克及埃梅里(BeckandEmery1985)认为,焦虑是个体感知周围事物的情绪反应。若个体高估了某个情境的危机,同时又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出现焦虑症状。

在心悦会的心理学知识点中,归纳了引起焦虑的四个原因:

1、认知模式:当我们在心里告诉自己:“糟糕的事情要发生了!”就会感到紧张、害怕和担心。

2、逃避模式:我们会越怕什么越躲什么,越躲什么越怕什么,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和固化的心理阴影。

3、隐藏模式:很多人想做群体中的老好人和优秀的人,害怕发生冲突,担心得罪人,活的小心翼翼,这些也形成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4、生物因素:身体内部尤其是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分泌不足或过多,出现失衡造成的情绪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克服恐婚心理 解决恐婚的方法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的负面宣传是“恐婚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对婚后生活的过多考虑在面临婚姻时的表现形式就是对结婚的恐惧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迟结婚,甚至宁愿独身,也不愿意“受罪”。不管如何恐婚都非常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与生活。那么男人恐婚有什么表现,如何预防产生恐婚心理?如何克服恐婚心理?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如何预防产生恐婚心理

首先不要太心急,不要思考太多,尽量平常心去对待,然后放慢你婚礼筹备的脚步。虽然做事情要讲究效率,但太心急了也不是好事情,特别是结婚的事情,放慢脚步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货比三家,若你有条件或者真的没时间建议找婚庆公司即可,这样就不会患上婚前恐惧症了。

如何克服恐婚心理走进幸福婚姻殿堂

1、对于婆媳关系其实女生不需要特别紧张,其实很多婆婆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并不会过于的苛刻,同时要和男朋友多沟通,多去了解婆婆的性格和生活习性等。

2、对于结婚的准备物品可以和男友一起商量,把所需物品都列在清单里面,然后按照清单去准备就可以了。

3、婚后生活的方面都是自己心理作怪,其实一个人很容易看出自己的另一半是否爱你,所以没有必要的过于担心,爱你的人会一直爱着你,让你一直生活在幸福的时光里。

4、睡眠不足会成为婚前恐惧症的诱因。睡眠不佳情况下,精神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和困扰,压力也随之而加大。所以,婚前保证准时入睡,睡眠时间控制在8小时上下,有助预防和克服婚前恐惧症。

5、男女双方需要不断地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加重感情,这是最重要的婚前心理准备。这项准备若不充分,其他准备再完备也不会保障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纵然是婚前物质准备应有尽有,亦难以弥补心理的损伤,维持夫妻真挚的恩爱。建议你们还是多了解一下再考虑结婚,或者婚前长谈一次,尽可能多的互相了解,或许可以消除对未来婚姻的恐惧感。

关于如何克服恐婚心理内容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婚前恐惧其实不是很可怕,主要是对于每个人的心理的想法和观念不一样,导致很多想法会发生无中生有的念头,其实婚姻是幸福美好的,但是需要你打开心扉,去大方的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实用!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汇总

全文共 1382 字

+ 加入清单

200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1.3亿,占人口的10%,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了解影响老年患者心理因素,以及如何制定相应对策提高他们的生活信心,是我们需要关注及探讨的。笔者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问题及相关对策总结如下。那么,你对实用!慢性病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汇总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共性心理问题

1.1 老年抑郁症

人进入老年后绝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有的存在2种以上。随着疾病的反复急性发作,住院次数的增加,生活能力的下降,老年患者抑郁症状时有发生,表现为闷闷不乐、忧郁压抑的消极心理。

1.2 经济负担的困扰

慢性病患者需要经济投入,有的患者需要很大的经济开销,加之病情反复发作,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他们中间多数退休后工资不高,有的没有经济来源,靠儿女贴补,所以住院所需费用成了老年患者的一块心病。

1.3 对健康状况担忧

主要反映老年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如疾病引起生活不能自理及患有中风偏瘫认知能力下降的患者;调查还显示,文化水平高的老年人对健康担忧反而更大,他们对疾病有所认识,因此提出更多的问题有时表现出担心忧虑,对死亡的恐惧。有的老年人对疾病恢复没有信心,总叹息在失去健康的痛苦中。

1.4 陪护问题

多数老年人提出,由于长期患病,生活不便常需要家属或子女的陪护,时间长影响陪护人的正常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及健康状况。因此觉得心理很过意不去,有的儿女对老人不孝,更增加了老人的悲伤心理,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如是雇佣关系,有些老人不能坦然面对,而不愿接受。

2 讨论

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躯体疾病的治疗与护理,还必须对已发生的心理抑郁症状给予高度重视,了解患者的情况,心理反应,及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多与之沟通,耐心解答问题,并给予心理支持,鼓励以乐观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

对于在住院费用有顾虑的患者,要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条件相对好的要鼓励积极治疗,在生命面前一切都不重要,力争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配合。经济条件差的尽量回避谈论钱的问题,并要获得陪护者的合作,协助医生制定出有效相对低廉的治疗方案,以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使患者情绪波动,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

对疾病康复过分忧虑的老年患者,要鼓励积极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病,并提出相应指导,如介绍健康知识,并可帮助制定具体的保健及康复措施,身体准许的情况下,鼓励尽早恢复自理能力,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健康恢复充满信心。

关于老年人的护理陪住问题已成为老年人心理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解决这个问题,护理人员要尽量与患者沟通,勤巡视,多开导,而且要把基础护理贯彻始终,并在住院的家属中间鼓励相互照顾,担当一些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并鼓励家属、同事、朋友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安慰。

3 体会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住院患者多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为了使他们能安心养病,护理人员尽可能从多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给予生理、心理上的支持,并与老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他们的心理表现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果你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天冷了,老人养生莫忘防范四种病?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患病老人心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孩子心理恐惧解决方法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驱散孩子恐惧心理?很多的孩子会存在非常严重的恐惧心理,面对事情的时候非常的胆小害怕,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就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心理健康专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引导。

孩子心理恐惧解决方法

一、爱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许。特别是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给孩子安慰和鼓励,使孩子受到父母的爱心,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事情。和孩子共同游戏时,应仔细观察孩子,真诚、具体地表扬孩子好的行为,避免敷衍、夸大其辞、随意下命令,使孩子随时都能感到父母的存在。家长的正确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外在动力之一。家长在充分了解和全面分析孩子的特点、能力、兴趣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从而丧失信心。孩子有进步,哪怕是细微的,家长都应鼓励表扬,使孩子有信心挑战困难。

二、引导孩子敢于尝试、提高挫折能力

家长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委托孩子承担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事先将可能发生的事告诉孩子,并了解他心中的忧虑。对于新事物,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家长应对他表示关怀并陪伴他寻找方法接受考验。

三、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如果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会增强很多,家长应去发掘孩子的独特天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之自豪,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不足之处,只要加以训练,就可以克服 ,以次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其自立、自信的态度。

孩子还小,可能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都没有引起重视,所以家长们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学会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恐惧心理。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勇敢的接受外界的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孩子心理脆弱解决方法

全文共 1871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生活好了,学习的环境也变得更优越了,但是,心理脆弱也成为了如今孩子的普遍问题。曾有专家做过调查,那就是全国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小孩子心理十分的脆弱,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下面小编准备了孩子心理脆弱解决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孩子危险心理

偏爱

父母会对子女表现出过分的溺爱、迁就和偏袒,会导致子女形成“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性格。这样,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过分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愿承担责任,不愿跟别人合作,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遭到大家的冷落、拒绝和孤立,渐渐地就会产生交往焦虑,总是担心别人会不会接受自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如果爱孩子的方式不当,同样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交往焦虑。

过度保护、干涉

由于对孩子的高度期望,父母很容易对孩子过度地保护和干涉。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考虑孩子的将来,害怕孩子会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对其活动范围进行了过多的限制,甚至在择友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规定。再者,很多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前途发展,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免受挫折,他们事事包办,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很完美,每一步都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做看似是对孩子好,其实不然。父母的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干涉,使子女往往很难产生对最初接触者的信任感与安全感,这种信任感与安全感的缺乏会随着儿童的成长而发展、延续直至变成一种对周围的人和世界的不安全感,从而影响了其子女在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导致其在交往中更多地采取回避与犹豫的态度,缺乏主动性。同时,过于依赖父母,缺乏必要的锻炼,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够,孩子容易自卑和否定自己,形成软弱和缺乏自主性的特点。

拒绝、否认

经常受到母亲拒绝的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变得胆怯、不自信,为人处世小心翼翼,惟恐遭人指责,甚至导致个性变得自卑,倾向于逃避社交以免“露丑”。由于过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刻意掩饰自己以期望得到外界的认可,这些孩子反而在社交中显得更紧张、局促、笨拙,使自己处于焦虑恐惧中。所以,母亲应该给予子女多点支持与肯定。只有得到父母的赏识,孩子才会赏识自己,进而赏识别人,而一个真正懂得赏识自己和别人的人,就容易在交往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就少许多无谓的焦虑了。

孩子心理脆弱解决方法

第一,改变家教观念,提升家长素质。家长给孩子的不应只是优越的生活条件,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自立自强,如何培养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孩子拥有的特长,必须从孩子的实际和兴趣出发,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在广博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第二,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能力。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家长 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第三,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

其实,孩子心理脆弱和家长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是惯着宠着,孩子被娇生惯养就会养成不良的性格,而且没有经过挫折,肯定心理会特别脆弱。所以说,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家长要做的。

孩子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看过“孩子心理脆弱解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四种恐婚心理及解决方法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婚前恐惧症就是不想结婚,造成这一心理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恐婚的心理,想了解的可以进来看看。

如何克服恐婚

1、担心婚后不自由

尝试承担怎样克服心理障碍,关键要看你自己是否想试着改变,在步入一段爱情生活的初期,单身惯了的人可能会有许多的不习惯,比如讨厌二人天天相对,讨厌生活琐事等等,但无论如何,都不要轻言放弃。不妨为自己设定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时间段,在这期间去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度过心理适应期后,你对爱情与家庭的信心,一定会飞快增长。

2、担心对未来ta不够了解

男女双方需要不断地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感情,这是最重要的婚前心理准备这项准备若不充分,其他准备再完备也不能保证婚后生活美满幸福,纵然是婚前物质准备应有尽有,亦难以弥补心理的损伤,维持夫妻真挚的恩爱。建议还是多了解一下再考虑结婚,或者婚前长谈一次,尽可能多的互相了解,或许可以消除对未来婚姻的恐惧感。

3、担心结婚后会影响工作和前途

首先要改变担心结婚会影响工作前途的心理。生子是一个女人的必经阶段,如果说22岁的女子是靠一点青春和乖巧博得好感的话,一个28岁的女人则需要体现稳重和能干。一个大龄女子为了工作而不结婚是完全没必要的,正常的婚育应该是公司和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4、担心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不要总是在想怎样克服心理障碍才能获得幸福,要付诸行动首先就要摆脱对婚姻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存在过高的期望与奢望,不要认为爱人样样都好,蜜月真的比蜜还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新家庭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负担的加重,意味着双双要为家庭尽力尽责,尽自己做丈夫或妻子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生从众心理解决方法

全文共 291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希望能把自己的班级带好,能让整个班级的风气良好,这就需要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学生的从众心理能帮助学生他们自己去改变自己,自己带好自己,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维护这种风气或者氛围,那么如何做好这点呢,下面讲讲办法。

学生从众心理解决方法

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加团体凝聚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特别是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使学生在情感上感到认同,依赖于这个团体,从而增加了团体的凝聚力。

当他们感到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越密切时,就越愿意采取与集体相一致的行为,同时还会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形象和利益,从而能自觉地约束自己。

2.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

当一个班级有很好的氛围时,还需要树立起积极的舆论导向和行为榜样。这种导向和榜样就是无声的语言,学生在这种导向和群体的压力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使之趋同于一致。

如果一个学生仍要坚持违背班级舆论的做法,他就会遭到团体的排斥,甚至是惩罚,使他体验脱离团体的孤独和游离于团体之外的种种困难。

3.培养独立个性,避免盲从

当对情境不了解或出现认知偏差时,此时的从众就是“盲从”。像一个抬头仰天的止鼻血者,招来一群抬头看天的人的笑话,就是一个对情境不了解而盲从的典型例子,这种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而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更容易由于认知偏差导致盲从,狂热的“追星族”即是一例。

另外,学生自身个性的不完善也是容易盲从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具有独立个性、良好自我观念的人,自我评价较高,自信心较强,具有较强的判断果断性,他们的从众率较低。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立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助于避免盲从。

4.教会学生应对消极团体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格外看重自己所处的团体,对团体有着很强的信赖感,因此不愿违抗团体的意愿,但是,这些团体的意愿不都是积极的,他们同样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消极的团体压力。

许多学生就是因为面对同伴的消极压力时不知该如何处理而屈从了,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为。当然对同伴说“不”需要勇气,首先应培养学生有明确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和训练学生敢于去拒绝,拒绝也需要技巧。所以,在增强学生拒绝的勇气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如何拒绝。

可见,老师在其中只起到引导作用,要让好学生带动坏学生,在班级里多多鼓励表扬好学生,鼓励中等生,适当批评和鼓励差等生,让好的风气一直是班级的优等气。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很多个性都是显露才华的一面,所以,学生的从众心理运用得好,管理事半功倍。

学生从众的表现

学习从众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

从众心理

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

消费从众

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恋爱从众

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说。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此外,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在大学校园也有相当的市场。

引发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

班级效应

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该班同学。某医学院93级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

宿舍效应

从众于老生、老乡也是新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新生涉世不深、情况不熟,易简单模仿和随从于他人的行为。他们有的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有的干脆“跟着‘二老走,永远不回头”,盲目从众。学习上表现为“老生(乡)怎干就怎干”,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乡)看齐”,如此,很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结局。某校一寝室,入学伊始,老生老乡频频光临此舍,传舞弊、赌博之“经”,送逃课、恋爱之“宝”,结果年终,二人留级,余四人侥幸通过。

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同兴趣的同学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缘圈”,成为大学生社交最广泛的形式。“趣缘圈”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往往对大学生思想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看过“学生从众心理解决方法”

从众心理的原因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不仅如此,在客观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孩子叛逆心理解决方法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只有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很多的儿童逆反心理更加的严重,这让很多的家长们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可是又担心会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现在了解一下如何消除儿童的逆反心理?

孩子叛逆心理解决方法

一、对儿童合理的反抗行为要尊重、鼓励。

儿童合理的反抗行为是有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二、正确理解儿童的逆反行为。

成人不能老是戴着一付有色眼镜去观察小孩,而要从小孩的角度去认识小孩,去理解小孩,去尊重小孩。儿童的逆反行为往往是由于他们对独立非常需求,而成人对他们限制过多造成的。随着小孩的成长,他的独立意识也不断的成长,儿童的独立愿望促使他想摆脱成人的干涉。而有些家长不理解这点,他们对小孩仍然是一切包办,这势必引起儿童的反抗。

三、对儿童的不合理的反抗行为则要制止、转化。

对儿童的不合理的反抗行为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不能采取一种粗暴的态度。可以采用改变小孩的认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冷处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然,最终目标就是要改变儿童对自己一概反抗行为的认识。

以上的介绍,都是可以有效地克服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家长们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都可以尝试,同时在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孩子物质上的需要之外,心理上的需要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才更利于他们的成长。

孩子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教孩子遇到困难学会自己解决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家长要随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

二、教孩子学会面对自己

面对挫折,家长应教会孩子该抱着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把每次挫折变成一次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挫折不是拦路虎,而是垫脚石。经历生活中的一次次挫折,才能慢慢成熟,逐渐长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增添勇气去战胜挫折。表扬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个蜜罐;批评是一种鼓舞,而不是一种刺激,我们既不能因为得到表扬而沾沾自喜,进而忘乎所以,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而气馁,失去上进进取之心。

三、教孩子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其实,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教会孩子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同时,要教会孩子学会沟通。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减少失误,减少摩擦;争取理解,注重与孩子沟通,和做到的感情,相互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使孩子想、愿意和自己沟通,否则父母就会失去对孩子教育的机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平时要抽时间跟孩子坐下聊聊,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总之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多与孩子了交换看法,沟通信息,交流情感。

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儿童自然会选择学父母。但是父母也要分场合做出一些行为,不要给孩子造成不健康的影响,同样的父母表现的感情好也会给孩子造成一个有爱的环境,这样也是一个家庭健康发展和和谐状态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学生在学习上有叛逆心理的解决方法

全文共 2382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学习上有叛逆心理解决方法

通常,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初高中学生的叛逆,殊不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易出现这种叛逆心理,只是表现方式有异于青少年。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叛逆,从字面上看就是反叛,逆反。

叛逆不一定会产生负面效应。为什么?因为不同人眼中对叛逆有着不同的标准。如在封建思想占统治时期,许多有志的青年人背叛了家庭、背叛了封建权威,大胆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二、叛逆心理的现象在高中生中普遍存在

据调查,约有98%中学生中存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我们学校不少学生叛逆心理很强。这里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高中生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为其喝彩。

三、叛逆心理对中学生成长的危害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其后果是严重的。

调查表明,叛逆心理对高中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转化。所以对高中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危害不能不引起重视。

四、高中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学生自身方面:高中生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大大增强,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他们不满足于教师和教科收给予的现成的关于事物的解释,希望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他们对别人的思想、观点一般不愿轻信和盲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会导致有时不容易接受正确的,但未经他们自己证明的论点,而对某些经自己深思熟虑的思想,不管对错,又容易固执己见而不易改变。

2、社会因素分析:青少年叛逆心理与行为受社会压力与不良习气影响。现实社会的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家长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会在家庭教育中传递给子女。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因承受家长的压力而迷乱,会因释放家长传递的压力而出现类似叛逆的心理阻抗。

3、家庭因素: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在众多家长的眼中,子女从小听话,是乖乖女,乖乖仔;长大了也应该是听话的;他们一如既往的管束着子女。

单亲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矛盾突出的家庭;青少年期缺少家庭关爱也是易发群体,极易发生心理叛逆;而且往往叛逆更加彻底和敌对更加严重。

4、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过于经验主义而不考虑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脱离教育实际,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问卷调查表明,有19、21%的高中生不满老师用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五、消除高中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方法

1、提高认识。中学生应充分认识这个阶段的叛逆心理是一个心理的弱点。因为在这阶段中学生情绪容易冲动,看问题还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什么时候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对待问题情绪化,总是与他人唱反调。中学生应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辩是非的能力。多采纳别人的好建议,学会宽容,胸怀要宽广,目光要远大,不要钻牛角尖,走向死胡同,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交流和沟通

(1)和父母沟通。对父母来说,应该多关心理解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也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敢于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而不能采取简单的对抗方式。

(2)和老师沟通。老师有时候虽然要求比较严格,但并不是不讲道理,老师都期望每一个学生能健康的成长。只要你真诚的老师交谈,老师肯定会愿意提供帮助的。

(3)和同学交流。

3、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冲突是因为外界的要求和自己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如果你对自己要求提高,冲突自然就会减少,叛逆也会减少。比如学校禁止校内骑车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你认为是自己应该做到了,你就会很自学的遵守,不会以叛逆的心理去对待。比如父母希望你少玩游戏,把精力多放一点到学习上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认识,就很容易和父母达成一致。

4、让个性更加坚强

现在离异家庭的子女比较多,他们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坚强的性格,养成良好的心态,学会理智、全面的看待生活、家庭中的这些变故。

5、受了委屈,心中不愉快,有时可以发泄一下,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剧烈运动,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不要积累在心中,要象回收站的垃圾一样及时清空。

6、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7、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叛逆心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他们,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子女谈心,决不能专制独裁。孩子希望父母希望家长、老师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来教育自己。在他们犯错误时,希望老师和家长要给予理解,给予帮助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的原因,指导吸取经验教训;要耐心教育我们,要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悔过;不希望给他们太多的责备,他们毕竟还是学生。

你要孩子怎么对你首先你要怎样对待孩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我们在教育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肯定某些叛逆的合理性,也肯定青少年叛逆的客观性。叛逆的背后是成长的需要,是寻求关注的需要,是要求我们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自尊,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理智成长的空间和通道。对我们初中生来说,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叛逆心理,不要去做盲目的叛逆。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顺利的渡过人生的这个关键期吧。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期糟粕”的态度,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们进入新的环境之后,如果调节不好自己的心理,那就很容易变得孤僻不合群,不能够与身边的同学老师和睦相处。所以现在心理健康专家为大学生们介绍,解决心理的方法

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三、人际关系:让我们真诚地握握手

在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由于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由于高中阶段“孤军奋战”式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在调查中了解到的学生抑郁和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因此,要教育学生善意地和他人相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和鼓励,不要轻易怀疑他人,甚至轻视、厌恶他人;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不把自己的意志和见解强加于人,既乐于助人,也坦然接受别人的情感和帮助。实践证明,有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好的心情。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团活动,和更多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虽然说大学生们受到的是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心理问题和知识上的教育又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所以说大学生就需要找到最合适的心理调试方法,拒绝一些心理疾病对正常生活产生的伤害。

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二、适应能力:你在他乡还好吗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调节作用的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人的一生都是由“组织”决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大小一般不会对人的进退产生多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人都必须接受市场的筛选,竞争的考验,任何人都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否则便会被无情地淘汰。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了解社会,并逐渐适应社会。

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一、自我意识:自己的事自己作主

自知、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自制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内涵。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给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是自知;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珍惜自己的品德和荣誉,是自爱;遇事不退缩畏惧,不妄自菲薄,是自尊;有强烈的自信心,有积极的进取精神,是自信;凡事要么不作,要做就力求最好,是自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御各种不良的诱惑,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是自制。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这些,但是应该教育学生注重在这些方面进行自我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