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让你三尺又何妨典故【通用20篇】

每一个节气都有它诞生的缘由,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独特的故事,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民间风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魅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让你三尺又何妨典故最新,欢迎阅读!

浏览

4890

文章

777

篇1: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唇亡齿寒讲的是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将玉石和宝马当作礼物送给虞国来借路。于是虞国借了路,而晋献公消灭了虢国之后,回来的时候又剿灭了虞国的故事。

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想要消灭虢国的话,就必须先经过虞国。这个时候大夫荀息建议,把晋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是苟息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于是晋献公便同意了苟息的计策。

果然不出所料,虞君看见礼物之后,非常高兴,答应借道。大夫宫之奇听说之后,赶紧阻止说:“不行啊!虞国和虢国就象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被消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但是虞君并没听宫之奇的劝说,还是借道了。宫之奇知道虞国灭亡的时间不远了,就带着家人离开了虞国。

果不其然,晋国军队消灭了虢国之后,回来的时候顺便又消灭了虞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哪里?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典故出自林翰明的《诫子弟》诗,后被写成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出自《诫子弟》,后被写成民间传说故事《六尺巷传说》,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就是张英家。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虽然在不同地区主角不同,都说明了邻里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有了争执,友好协商、互相谦让,这才是睦邻友好,和谐相处的典范。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是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他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他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他曾在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傲贤慢士什么意思?傲贤慢士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刘璋担任益州牧掌管整个益州。但是刘璋性格懦弱,而且实力弱小,他的部下张松打算暗地里叛变刘璋,联合曹操夺取益州。但曹操却丝毫不看重张松,也让张松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于是怀恨在心转投决定联合刘备。当然,张松叛变肯定是因为刘璋太弱,根本没有保护益州的实力,但张松后来究竟是想联合谁,这段可能是被演义过。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傲贤慢士”,就出自其中,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按照小说的时间顺序是在张松出使许昌之后。故事的主人公是张松。原文如下:

松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智能之士,久慕皇叔之德。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玄德曰:“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松曰:“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松此一行,专欲纳款于操;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明公先取西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明公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未知钧意若何?”

按照小说的情节介绍,刘璋得知张鲁即将举兵入侵,惊慌不已。益州别驾张松提出与曹操结盟,方可粉碎张鲁的计划。刘璋急忙派张松出使许都,却不料张松暗藏西川地图,打算将此图献给曹操,让曹操夺取益州。不过,张松在许都却遭到曹操的冷遇。张松一怒之下当面讥讽,被曹操赶走。

张松离开许昌返回益州中,经过荆州,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隆重款待,张松认为刘备才是仁义之君,决定将西川地图献给刘备,并建议刘备尽早夺取益州。也就是在张松与刘备交谈之时,张松痛斥曹操,其中就使用了“傲贤慢士”这句成语。

“傲贤慢士”这句成语的意思是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关于张松这个历史人物,我之前在“三国谋士系列”当中有详细介绍。历史上的他之所以背叛故主刘璋,主要是因为他认为以刘璋的暗弱难保益州的平安。那么,他打算依附的到底是刘备还是曹操呢?这个问题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介绍。不过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当他在许昌被曹操羞辱后,他才最终决定依附刘备。从《三国志》等史料来看,张松是在许昌遭到曹操的怠慢后才决定投靠刘备的。

《三国演义》中这一情节的描述与真实历史有两个重大改编。一是第六十回中的“松乃暗画西川地理图本藏之,带从人数骑,取路赴许都”,二是张松途径荆州受到刘备、诸葛亮隆重接待后的“玄德如此宽仁爱士,安可舍之?不如说之,令取西川”这段内心独白。尽管后来又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张松这长达数百字的对白,但作者的这番描述并非是想提高张松的人物形象,而是想告诉读者,张松原本想依附的对象其实是曹操而非刘备。只是因为曹操怠慢了他,张松这才不得已依附刘备。他所做的一切,其实也并非为益州百姓着想,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从这个角度看,在罗贯中的心里,张松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是个自私自利的伪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百发百中的故事 百发百中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养由基是春秋时的楚国名将,他的箭术高超。 晋国和楚国交战之时,晋将魏琪朝楚共王射了一箭,将楚共王的眼睛射伤了。楚共王回到军营对养由基说:“给你两支箭,你帮我报仇。”养由基骑马来到城下挑战,魏琪出城迎战,没等交手,养由基便一箭结束了魏琪的性命。楚共王很开心,给了养由基许多赏赐。

百发百中》的故事

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和晋军相遇于鄢陵。战斗中,晋将魏錡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约养由基两枝箭,要他为自己报仇雪恨。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还给楚共王复命。

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四号叶心,非常准确。

百发百中的意思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左冲右突什么意思?左冲右突典故介绍

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绪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将领。很多人好奇诸葛绪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认为他和诸葛亮是同辈或者后辈,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历史上对于诸葛绪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曾参与灭蜀之战,其间也曾被钟会诬陷,只是他没和邓艾一样最后被冤杀。诸葛绪在晋朝封了乐安亭侯,任太常、卫尉。这次同大家讲解的成语“左冲右突”,就和诸葛绪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发生在伐蜀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董厥、姜维、钟会和诸葛绪。原文如下:

却说辅国大将军董厥,闻魏兵十余路入境,乃引二万兵守住剑阁;当日望尘头大起,疑是魏兵,急引军把住关口。董厥自临军前视之,乃姜维、廖化、张翼也。厥大喜,接入关上,礼毕,哭诉后主黄皓之事。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徐图退敌之计。”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为敌人所袭,大势瓦解矣。”维曰:“成都山险地峻,非可易取,不必忧也。”正言间,忽报诸葛绪领兵杀至关下,维大怒,急引五千兵杀下关来,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杀得诸葛绪大败而走,退数十里下寨,魏军死者无数。

蜀兵抢了许多马匹器械,维收兵回关。却说钟会离剑阁二十里下寨,诸葛绪自来伏罪。会怒曰:“吾令汝守把阴平桥头,以断姜维归路,如何失了!今又不得吾令,擅自进兵,以致此败!”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绪恐雍州有失,引兵去救,维乘机走脱;绪因赶至关下,不想又为所败。”会大怒,叱令斩之。监军卫瓘曰:“绪虽有罪,乃邓征西所督之人;不争将军杀之,恐伤和气。”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司马昭下令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率兵三、四十万余众入侵益州,发动伐蜀之战。姜维闻讯后,立即带着廖化、张翼前往剑阁,与驻扎该地的辅国大将军董厥商议对策。就在此时,诸葛绪率部进攻剑阁。姜维大怒,亲自率部迎击,将诸葛绪击败。诸葛绪的失利令钟会非常恼怒,下令将其斩首。幸亏众将求情,诸葛绪这才保住了性命,但却因此被押往洛阳治罪。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左冲右突”, 意为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伐蜀之战,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据《晋书文帝纪》载,司马昭将伐蜀大军分成三路,西路大军以征西将军邓艾为首,向沓中进军,目标是牵制驻扎沓中地区的姜维。中路大军以雍州刺史诸葛绪为首率将领庞会、雍州各郡太守及士兵三万,自祁山向武街、桥头一线发动攻击,目标是切断姜维所部退路并阻止蜀汉援军进入沓中地区增援姜维。东路大军以镇西将军钟会为首,自斜谷、骆谷向汉中挺进。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诸葛绪因攻打剑阁失利而被治罪一事,却与真实的历史有着一定的差异。据《三国志钟会传》载:“会与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徵还,军悉属会。”从这段记载来看,诸葛绪之所以被罢职治罪,是因为被钟会陷害所致,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剑阁之战中败给了姜维。

说到诸葛绪这个人物,史料中的记载并不多。《三国志邓艾传》载:“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由此可见,在司马氏控制朝政时,诸葛绪已经是曹魏的高级将领,并负责淮南一线的战事。等到伐蜀之战开始时,诸葛绪又被任命为雍州刺史,成为伐蜀三路大军中的一路统帅。按照司马昭的战前部署,诸葛绪的主要任务是以诸葛绪及邓艾所部拖住蜀汉主力姜维所部,将其牢牢地牵制在桥头以西及沓中地区,使其无法支援汉中地区。但由于钟会的陷害,诸葛绪未能等到蜀汉灭亡就被夺去兵权并押往洛阳治罪。

不过,诸葛绪的结局却是伐蜀大军三路统帅中最好的一个。众多周知,钟会在战后因发动叛乱被诛杀,邓艾则是死于监军卫瓘之手。而据《三国志钟会传》注引《百官名》载:“(诸葛)绪入晋为太常、崇礼卫尉。”很显然,诸葛绪的冤案得到了平反,他也得以继续在朝中任职。司马炎建立西晋帝国之后,他也荣升为太常及卫尉这样干的高职。这正好应了一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探囊取物什么意思?探囊取物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出兵攻打刘备,结果关羽被生擒,不过曹操十分欣赏关羽,一直想把他招入麾下,所以对关羽一直很好。此后曹操对阵颜良,派出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关羽一人在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帮曹军立下大功,此后关羽还被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一直没有放弃回到刘备身边,也是让曹操感到十分无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探囊取物”,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发生在关羽斩颜良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颜良、曹操、关羽。原文如下: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

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在官渡之战爆发初期,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多次斩杀曹军将领,令曹操担忧。在谋士程昱的建议下,曹操终于让关羽出马去对付颜良。最终,关羽不负众望,跃马横刀,一招了要了颜良的命,令曹操欣喜若狂,曹军众将也纷纷向关羽道贺。关羽却说自己的武艺不如张飞。曹操闻听此言,连忙将张飞的名字写在自己的衣袍襟底上。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关羽口中的“探囊取物”,意为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的“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关羽在万军从中取颜良首级,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自《三国志·关羽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为了增加故事的悬念,小说家在史料的基础上又增减了颜良连续斩杀几名曹军将领的情节,目的是为了以颜良的不俗武艺来进一步烘托关羽的武艺超群。这个故事设计可谓精彩纷呈,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就在这个故事的结尾处,小说家却出人意料地通过关羽之口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句话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到了小说第四十二回张飞大闹长坂桥时,读者才终于明白小说家的用意。因为就在这一回中,张飞单人独骑面对曹军数十万人马,曹操又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就这一句话就让整个故事前后呼应。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足以体现小说家的深厚功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东坡肉来历典故:北宋元年,苏轼被贬黄州,在东坡过起了农耕生活,并自称“东坡居士”。在那里,苏东坡每天除了劳作和赋诗下棋,还在闲暇时间琢磨起了烹饪技术,苏东坡有一道糯而不腻的烧猪肉博得了客人的高度夸赞。后来,苏东坡四处为官,东坡肉也随之传遍大江南北。

苏轼还曾写下一首打油诗名曰《猪肉颂》,来总结东坡肉的烹饪方法:“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由于“苏东坡”这篇“食猪肉”诗歌的传播,他的这套独特的炖肉方法也被人们看好,老百姓使用他的名字命名,“东坡肉”也就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牧野之战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牧野之战的成语有哪些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战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此同时还诞生了很多知名的成语典故,出自牧野之战的成语典故,第1个就是临阵倒戈。

事情发生在商朝末年,百姓生活在暴政之下,生活艰难困苦,西伯侯姬昌发动了军事变动,推翻了商朝暴政,在战场上之前由奴隶充当士兵的商朝军队纷纷投降成为了姬发阵营当中的一员,所以便有了临阵倒戈这一成语。

第2个成语是助纣为虐,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就非常容易理解,指的就是帮助商纣王做一些残暴的事情,就是这一成语的由来,所以牧野战争的确是引发了这两大知名的成语典故。

牧野之战的性质其实就是周武王姬发在继承了父亲西伯侯姬昌的事业之后,发动的一次战争,也被称为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的暴政,给人民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同心一意是什么意思?同心一意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鲁肃是东吴有名的大外交家,而且鲁肃的计谋也非常的多,因为自己善于游说,吴蜀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一个稳定局势。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同心一意就是出自鲁肃笔下,当时鲁肃想要拉拢刘备,争取荆州这块宝地,所以希望刘备能和他们同心一意,把这件事情给办法。但是途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鲁肃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鲁肃。原文如下: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表死后,鲁肃对孙权表示:“荆州与江东毗邻,水流向北,外有长江和汉江,内有高山峻岭相阻隔,城池如金属一般的坚固,有肥沃的万里土地,人民殷实富裕。如果能控制荆州,就有了成就帝王伟业的根基。如今刘表刚刚病逝,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一向不和,军队将领也分成了两派。

刘备又是当今凶猛彪悍之人,因与曹操有仇才寄寓荆州。刘表妒忌他的才能,并不重用他。如果刘备与荆州吏民目标一致,那么我们应该采用安抚的策略,和他们结盟交好;如果他们各有异心,互不合作,我们则应该设法夺取荆州,以便成就大事。

请让我前往荆州去吊唁刘表,慰问他的两个儿子和军中的将领,并说服刘备,让他安抚刘表的部属,用心相同,意愿一致,以便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欣然从命。如果此行能够成功,天下就可平定了。现在如不尽快前往,恐怕曹操就会先行一步了。”于是,孙权立即派遣鲁肃前往荆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鲁肃口中的“同心一意”,意为用心相同,意愿一致。这也是由鲁肃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夕。当时,曹操大举入侵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荆州局势变得扑朔迷离。鲁肃及时向孙权提出出使荆州的建议,想借此机会了解荆州的内部情况,打算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促成联合抗曹的局面。对于荆州内部刘表两个儿子政权而引发的混乱,鲁肃看得一清二楚。不过,他对刘备的看法却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在鲁肃看来,刘备寄寓荆州期间在当地已经拥有了极高的影响力,足以说服刘表的部属们同心一意对抗曹操。而实际却恰恰相反,刘备在荆州并没有得到荆州主政派系的支持,受到多方掣肘,实力并不强,影响力也非常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刘表死后刘琮决定投降曹操时,荆州大部分文武都赞成这一做法的原因。一句话,鲁肃高估了刘备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灞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灞桥有哪些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83 字

+ 加入清单

灞桥位于西安市城东,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桥。据说灞桥最早修建于春秋时期,是当时关中的交通要冲,负责连接西安东部各个主要交通道路。灞桥遗址是在1994年被当地人发现,桥墩有400米长,2004年经历一场大水后,又冲出了隋朝时期的10座桥墩,此后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或许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灞桥的历史,下面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以及一些灞桥的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送别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诗歌体裁,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抒发了对朋友最美好的祝福,而李白的"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则道尽了友人相离的不舍与心中凄凉的感情。灞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最钟意的抒情之地,每逢春天,灞桥上杨柳依依,柳絮随风飘飞,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而且长安人送客东行时大多都会在灞桥分离。友人离去,身边是如雪花般的柳絮,最容易触景生情,让人潸然泪下,因此便有“灞桥折柳”的典故。不过,灞桥却不仅仅有灞桥折柳,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灞桥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灞桥始建于春秋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曰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秦穆公在称霸西戎后,将滋水改名为霸水,并在河上建造一座木桥,因此称作“霸桥”,以彰显自己的霸业,不过不知为何,后世的地理学家在“霸”字前面加上一个三点水,因此“霸水”成为“灞水”,而“霸桥”也成了“灞桥”。料想当时的秦穆公该是如何的意气风发,气宇轩昂,不过在他手中诞生的灞桥却有着类似于南方婉约的气质,它如同一位江南子女一样,静静地伫立在长安城。

当战国结束时,新的霸主已经诞生,且只有一位,他就是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在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翦从灞上率军东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霸上。”灞桥见证着强大的秦军从此处出发,进行统一六国的大业。

同样是灞桥,当它再次看到浩浩荡荡的军队从城外开拔进来时,天下的主人却已经更换数位。先是秦始皇暴毙,公子扶苏被害死,秦二世登基,然后天下起义军蜂起,刘邦最先攻进咸阳,却“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来势汹汹,率领数十万大军驻扎在霸上附近的新丰鸿门,而著名的历史事件鸿门宴就发生在此地。刘邦听从张良建议,赴鸿门宴,最终死里逃生,并在此后一转攻势,打败了项羽。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成为天下共主,开创汉朝。

汉高祖刘邦从一位微末的亭长一路走来,最终建立了汉朝,成为开国皇帝。不过刘邦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吕雉和她的外戚势力把控朝中,掀起汉朝第一次外戚乱政。吕后在位时,朝中无一人敢与诸吕争锋,直到前180年,吕后去世,忍辱负重多年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人联合朝中大臣,将诸吕势力铲除,并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贤明的君主之一,他性格敦厚,待人宽厚,年轻时就被封为代王。在诸吕乱政被平定之后,由于朝中无主,汉惠帝也没有子嗣,因此便被迎立为皇帝。汉文帝在登基之后开始励精图治,澄清吏治,并对律法进行完善。在汉文帝的治理下,汉朝国力迅速恢复并强大起来,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汉文帝是一位朴素的皇帝,他生前生活非常节俭,死后也杜绝奢侈,在汉文帝的要求下,他的陵墓简单而朴素,《史记》记载:“帝治灞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就其水名以为陵号。”霸陵本是汉文帝的无字碑,而现在西安最著名的地名之一白鹿原原本叫做“霸陵原”,此名正是因汉文帝的陵墓而得。

灞桥的命运与汉朝可谓休戚与共,当王莽篡汉后,西汉的时代终结了,而灞桥也遭遇浩劫。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遭受火灾,大桥全部被烧毁,王莽下令重修,并改名为长存桥。王莽希望自己的新朝能够长存,但他在位不过十五年,王莽改制便宣告失败,而新朝也走向终结。

此后隋朝重建了灞桥,并将它改建为石桥。唐朝时,灞桥成为东亚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长安的交通要道,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和交通运输的需要,唐朝扩大了灞桥的规模,形成南灞桥和北灞桥。而在唐朝,长安人在送朋友离开时,总会在灞桥分离,因此形成“灞桥折柳”、“灞桥风雪”、“灞桥伤别”等一系列灞桥文化,“灞”字成为唐朝的时尚文字和时尚文化的代名词。比如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在《送李庶子致仕还洛》中“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道尽了灞桥的伤感之美,李商隐的“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此后霸陵也一直是西北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不过在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之后,古代灞桥还是被历史的风霜所掩埋,直到1994年时,当地人在灞河上取沙,意外发现许多庞大的桥洞和石雕,这才让灞桥遗址重现天日。

灞桥的发现意义重大,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同时在桥腹中还发现大量古代的瓷器和文物,对研究古代桥梁史和历史帮助巨大,其价值无法估量。为了保护灞桥遗址,它在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当中。

若是在春天来到西安,灞桥遗址是一处极好的景点,踏在拥有上千年历史的遗址上,天上是如雪花般飘落的柳絮,这番景色,一定美得不可方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追奔逐北什么意思?追奔逐北典故出处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是追奔逐北,追奔逐北的意思是追击逃亡的敌军,可能放到现代这个成语并不常用,但大家能多学一个成语也并不吃亏。追奔逐北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掌权后不仅要北伐,还要平定少数民族的战乱,所以这中间就发生了南中之战。那这背后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李恢传》,时间是在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主人公名叫李恢。原文如下:

先主薨,高定恣睢于越巂,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时恢众少敌倍,又未得亮声息,绐谓南人曰:“官军粮尽,欲规退还,吾中间久斥乡里,乃今得旋,不能复北,欲还与汝等同计谋,故以诚相告。”

南人信之,故围守怠缓。于是恢出击,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亮声势相连。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病逝后,高定在越巂郡放纵暴戾,雍闿在建宁郡胡作非为,朱褒在牂牁起兵叛乱。丞相诸葛亮出兵南征,先从越巂开始,李恢则依照战前计划杀向建宁郡。建宁郡的部分县聚集联合在一起,在昆明包围了李恢的军队。

当时,李恢的军队仅是敌军的一半,又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消息。李恢便欺骗南中的土人说:“官军的粮食已经吃完,正计划撤退去。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将士都已经久别故乡,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家乡,不打算离开了,干脆与你们一起共商大计。故此,在此特意与你们打个招呼。”南中的土人相信了李恢的谎言,守备日渐松懈。李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率军出击,打败南中土人。此后又追击敌军残部,南至盘江,东连牂牁,与诸葛亮大军交相呼应,最终平定了南中。李恢的军队立下大功,他也因此被封为汉兴亭侯,加授安汉将军。

此后,诸葛亮大军撤回成都,南中一带的少数民族再度叛乱,杀害驻军将领。李恢亲自前去征讨,平息叛乱,将那些叛军首领都迁到成都,从叟、濮等地获得耕牛、战马、金银、犀牛等赋税,补充军资。

今天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李恢在南中之战中的表现,叫做“追奔逐北”,意为追击败逃的敌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贾谊《过秦论》中的““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南中之战,是诸葛亮主政后的一件大事。经过数月激战,诸葛亮获胜。此战的结果如何,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中是这样描述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似乎是大获全胜。《汉晋春秋》中也称,叛军首领孟获曾经说过“南人不复反矣”之类的话。但事实果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按照这则成语故事的介绍,就在诸葛亮大军离开南中后不久,南中便再度出现大规模叛乱。类似的记载同样出现在《马忠传》、《张嶷传》等传记当中,可见诸葛亮的南中之战并不彻底,元没有达到诸葛亮口中的“今南方已定”的程度,南中地区依然是个烂摊子。幸好有李恢、马忠、张嶷这样的悍将留守,历经多年才稳定了南中的局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1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2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的是周顗一直维护王导,但是王导不知,反而一直怨恨他,后来王敦想要杀周顗,询问王导意见,王导沉默,于是王敦杀了周顗。后来王导才知道周顗一直维护并救了他。

3

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4

周顗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王敦之乱时,周顗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冬至节气的由来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8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都过冬至,可是我们对冬至并不了解,比如冬至节气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冬至节气的由来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冬至节气的由来

1、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2、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3、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的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的“至”是“到头”的意思,可不是“到”的意思。什么到头了呢?原来是阳光直射点南移或北移到头了。北半球在冬至那一天,太阳南移到头了,该北移了;北半球夏至那一天太阳北移到头了,该南移了。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个“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是冬至的那一刻。天文学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微秒级”。冬至点就是“近日点”,这时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最大。相反,夏至点上,地球在“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最小。

其实,中国在古代就知道“冬至点”的存在。【幼学琼林】上讲“立秋而桐叶落,冬至而葭灰飞”。葭灰就是芦苇膜烧成的灰。冬至那一天,把“葭灰”放在地面上,一到冬至那一刻,葭灰会飞起来,表示“冬至一阳生”的“阳气”把葭灰吹起来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9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吃什么

饺子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冬至一定要吃饺子,防止耳朵冻,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何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呢?在这个重要的节气,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感谢他在冬天用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熬制“祛寒娇耳汤”治疗人们的耳朵冻疮,所以,现在一些地区,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汤圆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还代表团圆之意。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至的寓意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冬至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的传说

冬至,又称“日短至”、“日南至”等,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坊间流传“冬至一阳生”的说法(记述在《恪遵宪度抄本》等作品中)。其实严格来讲,“阳”有阴阳概念的阳与太阳的阳。冬至后,太阳高度回升,而非“阴阳”概念中的阳气回升。冬至节气反映的是太阳光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偏移规律,冬至节气的到来标示着北半球各地这天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并非是阴阳概念中的阴气最盛的一天。“阴阳五行”属于“干支”范畴,“阴阳”的消长,是以“干支”为推算依据。冬至又是太阳回返的始点,自冬至起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的白昼逐日增长。冬至反映的“阳”,是太阳的阳,而非“阴阳”概念的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吹牛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人们用“吹牛”来形容一个人说一些大话、空话,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算是带有一些贬义的词语,但是为什么说大话是吹牛,而不是吹其他的,比如“吹马”“吹羊”“吹猪”呢?古代的动物也是有不少,为何单单用吹牛来说一个人是说空话,却不用其他的动物名字?吹牛这个词究竟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典故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吹牛是怎么来的

吹牛,也称吹牛皮,就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夸大其词,以抬高自己身份和地位,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漫无边际的吹牛,招人反感,让人生厌。

吹牛,是人们普遍通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在不同的地区,它的由来也有各自的版本。

有一种说法是在游牧民族地区,那时牧民们的贫富,都是用牛羊的多少来衡量的,当时牧民在喝酒聚会时,总是谈论自己的牛羊,有时为了炫耀自己,就夸大自己的牛羊数量。后来,牧民如果说了大话,就被人称为吹牛。

还有一种说法,和屠夫这个职业有关,以前杀猪杀羊时,为了轻松刮掉猪羊身上的毛,会在杀完之后,在它腿的下部割一个小口,再用工具顺着皮肉之间剥离一下,然后用嘴往里吹气,让皮充气膨胀起来,这样就容易刮掉身上的毛。但杀牛不能用这个办法,因为牛皮又硬又厚,根本吹不起来。后来有人就发明了吹牛这个词,意思是不切实际的说大话,就象吹牛一样办不到。吹牛一说也就流传了下来。2、为什么不说吹牛吹羊

在过去,杀猪宰羊采用的都是“吹气法”。宰猪羊时放完血,屠夫会在猪或羊的腿上靠近蹄子的地方隔开一个小口子,拿东西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儿往里吹气,吹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时候只要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了。这就叫吹猪或者吹羊。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运用到牛的身上。因为牛体不仅型庞大,皮又很坚韧。要是想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那一定得有非常惊人的巨大肺活量才行,常人基本不可能做到这点。所以吹牛皮就相当于不可能完成的事,要是一个人经常说一些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拿别人就会说他是在吹牛皮。

关于吹牛皮,其实还有一个说法。古代交通不太方便,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份境内时,因为沿途水流湍急、流沙又多,木质的舟经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运输困难,想出了皮筏代舟的方法。

皮筏子在古代又被称为“革船”,因为它是用羊皮或者牛皮制成的。人们需要剥下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脱毛,再将其浸水、暴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绳子将皮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固定在木排下,这样就做成一个木筏了。

古代当然是没有打气筒的,所以想将袋子灌满气就只能靠嘴吹了。羊皮袋比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但是牛皮袋体积又大,皮质又坚韧,想直接用嘴吹起来根本不可能。因此,在黄河上游这一带,要是有人说他自己能够吹起一个牛皮袋,大家都会觉得他是在说大话,没有人会相信。所以对那些喜欢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来夸耀自己的人,当地人往往会说“你要真有这个本事,就去黄河边上吹牛皮好了。”慢慢地,吹牛皮就成了空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且逐渐流传开了。3、吹牛的出处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 翁叔平 两番访鹤, 吴清卿 一味吹牛。”

茅盾《子夜》五:“管车王金贞和稽查 李麻子 本来不过是流氓,吹牛,吃醋,打工人,拿津贴,是他们的本领。”

巴金《要不要制定“文艺法”?》:“‘四人帮’吹牛整整吹了十年,把 中国国民经济吹到了崩溃的边缘,难道那位作者就看不见,就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事无巨细什么意思?事无巨细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去世后,相当于是把整个蜀汉都交给了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治国的能力和刘备相比还是差了不少。而且诸葛亮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操心,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事无巨细,背后的故事就是说诸葛亮治国的缺陷。如果诸葛亮能更加合理的处理朝中问题,说不定还能让自己的身体和心态都更加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事无巨细的意思还有典故,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蜀汉帝国的后主刘禅时期,主人公为诸葛亮。原文如下: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宫病危,将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后事托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能够安定国家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尚可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着说:“微臣作为股肱之臣,一定竭尽全力,效忠朝廷,忠贞不二,至死不渝。”刘备又下诏给刘禅说:“你和丞相相处,要像侍奉父亲一样。”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后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后,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政事不分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这段记载中出现的“事无巨细”,意为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这也是由《三国志》作者陈寿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刘备病逝前,蜀汉帝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不仅因为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使得蜀汉帝国实力大减,还因为此时蜀汉南中地区的叛乱越演越烈。而此时的刘备已是病入膏肓。为了稳定政局,刘备在永安托孤,将蜀汉帝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刘备去世后,蜀汉帝国便进入了诸葛亮时代。

诸葛亮治国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用“事无巨细”这句成语来形容恐怕是最合适不过。这么做的好处很明确,可以保证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得到完全的发挥,也因此出现了蜀汉帝国“道不拾遗”的景象。不过,这种作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一来难以发挥部下的作用,容易形成一言堂。二来对诸葛亮本人的身体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正如司马懿得知诸葛亮连二十杖以上的处罚都要亲自处理时,不禁脱口而出:“(诸葛)亮将死矣。”

从现在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事无巨细”并非一种高明的做法,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难怪诸葛亮仅仅五十四岁便病逝了,一句话,自己活活把自己给累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血气方刚什么意思?血气方刚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75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得知自己和黄忠同为蜀汉五虎将后还有些不乐意,认为黄忠不配和自己同列。其实蜀国不仅是关羽和黄忠闹过矛盾,魏延和黄忠也曾发生过一段小插曲。刘备进攻益州,黄忠曾主动请缨要求出战,魏延却认为黄忠年事已高,不适合打头阵,就因为这事两人还差点动起手来。下面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血气方刚”,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发生在益州争夺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黄忠、魏延和庞统。原文如下:

玄德聚众将问曰:“谁敢建头功,去取二将寨栅?”老将黄忠应声出曰:“老夫愿往。”玄德曰:“老将军率本部人马,前至雒城,如取得泠苞、邓贤营寨,必当重赏。”黄忠大喜,即领本部兵马,谢了要行。忽帐下一人出曰:“老将军年纪高大,如何去得?小将不才愿往。”玄德视之,乃是魏延。黄忠曰:“我已领下将令,你如何敢搀越?”魏延曰:“老者不以筋骨为能。吾闻泠苞、邓贤乃蜀中名将,血气方刚。恐老将军近他不得,岂不误了主公大事?因此愿相替,本是好意。”

黄忠大怒曰:“汝说吾老,敢与我比试武艺么?”魏延曰:“就主公之前,当面比试。赢得的便去,何如?”黄忠遂趋步下阶,便叫小校将刀来!玄德急止之曰:“不可!吾今提兵取川,全仗汝二人之力。今两虎相斗,必有一伤。须误了我大事。吾与你二人劝解,休得争论。”庞统曰:“汝二人不必相争。即今泠苞、邓贤下了两个营寨。今汝二人自领本部军马,各打一寨。如先夺得者,便为头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发动益州争夺战,向雒城进军,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四将前去增援,泠苞、邓贤领二万军离城六十里,扎下两个大寨。黄忠主动请战,魏延却认为黄忠年事已高,难以抵挡泠苞和邓贤这两位名将。魏延请求由自己代替黄忠出战。黄忠闻言大怒,提出要与魏延比武,魏延也一口答应。最终,刘备出面相劝,并采纳谋士庞统的建议,让黄忠、魏延二人同时出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魏延口中的“血气方刚”,意为精力旺盛。形容年轻人激进的进步热情。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论语》中的“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小说中提到的黄忠、魏延争功的故事情节,在史料中并无依据,而当时刘备与刘璋之间的交战地点也不是在雒城。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于涪,皆破败,退保绵竹。”从这段记载可以得知,两军的交战地点是在涪城而非雒城。

从上面的这段史料记载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小说中出现的刘璋部将泠苞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员将领的真名叫做冷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失误,很可能是版本不同所造成的。谈到黄忠与魏延的关系,历史与小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按照小说的描述,黄忠与魏延曾同在长沙,魏延还救过黄忠的命。但历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据《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这说明魏延很早就加入了刘备阵营,并非是在荆州期间才投身刘备集团的。因此,小说中所谓的魏延救黄忠一说也就不可能出现,仅仅是小说作者的虚构而已。

说完了历史的原貌,再来谈谈小说情节。该情节提到,黄忠提到当众比武,魏延满口应允,这说明魏延并不惧怕黄忠,认为自己足以战胜黄忠。不过,魏延真的能击败黄忠吗?我们不妨先来对比一下两人在小说中的单挑战绩。

魏延在小说中曾经有过九次的单挑记录,对手分别是文聘、庞德、马岱、泠苞、祝融夫人、兀突骨、曹遵、王双和司马懿。在这些对手当中,仅有庞德是小说中的一流武将。两人交锋的结果是魏延输给了庞德。黄忠则有十三次的单挑记录,其中不乏关羽、张郃、夏侯渊这样的名将。在这十三次单挑中,黄忠仅仅是在最后一战中被马忠射中,其余战绩非胜即平,尤其是他面对关羽尚能在百余回合之内力保不败。单单从这一战绩来看,魏延就不是黄忠的对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西游记里的四大洲来自哪里?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开篇,就写道:“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梵文的意译,正确念法应该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这四大洲的划分并不是吴承恩虚构出来的,以四大部洲划分天下,是印度佛教中对于宇宙世界的一种想象,《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众多佛教经典中都有记载。

《长阿含经》中对世界的认识是认为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大洲分别为:

1、东胜身洲(东毘提诃):位于须弥山东方,本洲的众生人身殊胜,因此以身胜为名。

2、南赡部洲(南阎浮提):位于须弥山南方,此洲盛产阎浮树,又出产阎浮檀金,其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

3、西牛货洲(西瞿耶尼):位于须弥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宝做为货币而行买卖交易,其地形如满月,人面亦如满月。

4、北俱卢洲(北郁单越):位于须弥山北方,洲形四方,每边各长二千由旬,状如盒盖,由七金山与大铁围山所围绕,黄金为地,昼夜常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割袍断义典故 管宁割席告诉我们的道理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有一对朋友,名叫管宁和华歆,但是二人三观不同,面对黄金和权贵,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无比羡慕,于是管宁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个故事也就是后人割袍断义和划地断义的原型。表示两个至交好友或者同胞兄弟划清界限,不再为伍。

割袍断义出处

“割袍断义”又称“管宁割席”,出自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南朝宋国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割袍断义的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个饱学之士管宁和好朋友华歆共园中锄菜,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菜,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但是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贪念,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这件事说明,华歆的修为和管宁比要差着一截。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这个故事也就是后人割袍断义和划地断义的原型。表示两个至交好友或者同胞兄弟划清界限,不再为伍。

割袍断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爱情故事?背后典故介绍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能大家在其他作品或者影视剧中也有看到过这句话,但你知道这背后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吗?在天上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下愿为并生连理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誓言,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爱情就是要这样缠缠绵绵。但这个故事恐怕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些心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典故,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期许,也是一句忠贞不渝的誓言。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可它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

你以为连理枝天生就是长在一起的吗?不,不是,至少传说中不是。

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河南封丘。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便心生恶念。为了能时常看到她,康王令人在青堆村东筑一土台望之,名为青陵台。接着他差人访查,得知是此女子是中书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于是康王命韩凭将妻子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凭在台下自杀,息氏亦投台死。

宋康王将其二人分葬于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各生一梓树,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树栖鸳鸯,雌雄各一,声音凄婉感人。宋人哀之,给这棵树起名为「相思树」。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此地时,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他著名的诗篇《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说,相传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流落人间。因其父为玉皇,人们称其女为玉女。她降生在两江之交的地方——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一户农家。玉女长得十分美貌,不仅天姿聪慧,而且心地善良。她与邻居的田姓小伙子自幼一起玩耍,一起放羊,一起长大成人。

后来当地的头人他抓走了玉女,田姓小伙子得知后邀约了几个村子的伙伴前去要人,闹得天翻地覆。这场人间争斗又被玉帝得知,玉帝派出天兵天将,要人间交出玉女。小伙子趁乱救出玉女,二人逃到金沙江边,天地为媒,结为夫妻。玉帝要玉女返回人间,玉女不从,玉帝降洪水于金沙江淹死了二人。洪水退去后,江边长出了连理枝。

钱蕙荪是大家闺秀,其父爱如掌上明珠。蕙荪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美丽出众,且以文才知名。前来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亲总要亲自考试。可就算父亲看过眼的,到蕙荪那里也会被驳回,而且理由十分中肯。惹得表兄梁霞城说她“你的才华,真可以说是上官婉儿再生。”

这个叫梁霞城的年轻人,与蕙荪为中表兄弟,擅长诗词。蕙荪的母亲去世后,后妈对她很约束很严,蕙荪平时循规蹈矩,唯独与霞城表兄十分亲密,二人互相读书请教,整天在小屋里谈诗论文,一点也不避嫌疑。二人互生爱意,可梁霞城的父亲却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表妹为妻。蕙荪知道后,整日哭泣,也未将心意告诉父亲。

后来,钱家回乡养老,霞城也因事到外地。直到有一日,一位姓秦的公子到来,他家世好,样貌好,又有才华,钱父没跟女儿商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直到两家议定互送聘礼时蕙荪才得到一点消息。表哥听说后也匆忙赶回,可木已成舟,二人相顾无言。最终,蕙荪自杀,表哥随她而去,两家人将二人合葬,园中长出了两棵树,枝叶交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扶义征伐是什么意思?扶义征伐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96 字

+ 加入清单

荀彧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人,也是协助曹操挟持汉献帝的人。有人认为荀彧实际上是一位非常纠结的人,自己一心向汉但又帮助曹操抵汉,最后因为不忍看到曹操夺权也是选择了自杀。不过早期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荀彧还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这次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扶义征伐背景也是荀彧和曹操之间的故事,赶快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荀彧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主人公是荀彧。原文如下:

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荀彧说:“纵观古代成功与失败的人,果真有才略的,虽然弱小也必然变得强大。如果不是这块料,虽然强大也会变得弱小。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现在同明公您争夺天下的人,就只有袁绍了。袁绍外表看似宽厚,但内心诸多忌刻,任用人才但又怀疑他们的忠心。曹公您贤明豁达不拘一格,用人各得其所,这是在器量上胜过他。

袁绍遇事迟疑,顾虑多,缺少决断,缺点在于不会随机应变,往往失去机会;明公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因事制宜,这还少谋略上胜过他。袁绍统率军队宽柔缓和,没有统一的法令,士卒虽然人数众多,其实很难运用,明公您法令明确,赏赐和刑罚都按照法律严格执行,士兵虽然少,但都拼命作战,这是在武力上胜过他。

袁绍凭借祖先累世的资历,悠闲从容,假装有智慧,以此沽名钓誉,所以那些仅有虚名但却没什么本事的人大多依附他。明公您用至诚的仁义来对待别人,注重诚心而不看重虚名,立身行事谨慎简约,从不吝惜对有功者的赏赐,所以天下那些忠诚事主、注重实效的人全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在道德上胜过他。您拥有这四胜的条件,再加上辅助天子,依靠正义讨伐逆贼,谁敢不顺从?袁绍的兵势虽然强大,但又有什么作为呢?”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荀彧口中的“扶义征伐”,意为倚仗正义讨伐不拥护朝廷的人。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

这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在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两年,当时曹操不仅实力远不及袁绍,且在东部、南部都有隐患,对于能否战胜曹操毫无把握。此时,荀彧提出著名的“四胜论”,预测了战争的最终结局。不过,在曹操接连击败吕布和刘备、收降张绣,解除了后顾之忧直接面对袁绍之时,心里依然没底。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的袁绍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