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六试卷合集20篇

小学语文要怎么复习呢?有什么方法吗?下面问学吧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语文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3956

文章

1000

篇1:语文字词语解释触等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25、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éng)

26、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27、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用于劝说、希望和警告的场合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28、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

中考语文试题-口语交际专项训练

附答案(教师专用)

18.(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2分)

(2)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实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13课《短文》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1.怡情yíqíng:使心情愉快。

2.练达liàndá:干练通达。

3.枝节zhījié:指植物的枝和节;比喻有关的但次要、琐细的事情。

4.统筹tǒngchóu:意思是通盘筹划

5.藻饰zǎoshì:修饰(多指文章):词句朴实无华,不重~。

6.狡黠jiǎoxiá:狡猾;诡诈。

7.诘难jiénàn:诘问,为难

8.涉猎shèliè:1.粗略地阅读:有的书必须精读,有的只要稍加~即可。2.接触;涉及:学生生活是作家们较少~的领域。

9.聪颖cōngyǐng:聪明敏锐

10.滞碍zhìài:不通畅。

11.要诀yàojué:关键的窍门。

12.劝诫quànjiè:劝告人们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13.高谈阔论gāotánkuòlùn: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寻章摘句xúnzhāngzhāijù: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15.味同嚼蜡wèitóngjiáolà: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16.诸如此类zhūrúcǐlèi: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17.吹毛求疵chuīmáoqiúcī: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18.狂妄自大kuángwàngzìdà: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19.开卷有益kāijuànyǒuyì: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读书总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真题考点--句子衔接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21.(2012湖南岳阳)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③①⑤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①⑤③②④D.③⑤①④②

3.B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二、古诗文填空(请用0.5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共12分)

17.《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

,。

1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1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请写出你熟悉的古诗词中与上述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

【答案】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通,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焉”“遣”“曈”等字词的书写。

考点解析】名句默写方法及题型

名句默写方法讲解

1.要重视“三名”的背诵

在“名篇、名段、名句”这“三名”中,“名句”尤其值得关注。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无不在“名句”上下功夫,因为无论题型怎样千变万化,最后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2.要熟悉中考的常见题型

中考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①补充型默写,这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传统题型。此类试题或空前或空后或空中间或空两边留给考生作答,无论怎样变化,难度都是很低的,不过也因为难度低而常被考生忽视,结果丢分不少,令人深感遗憾。究其原委,大多是考生没有认真细读各地的评分标准--有任何一处错误均不得分。因此复习时必须做到“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文句要认认真真地写”,否则易题也变为难题。

②归类型默写,这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过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好题型。其特点是从某一角度出发,按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归纳总结,有助于知识的深化。

③理解型默写,这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使学过的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牢记于心。此类试题虽然难度较大,只要考生能潜心钻研,细心理解,也能化难为易,获得成功。

④联想型默写,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的迁移、联想能力。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古今融为一体,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

⑤运用型默写,这也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更着重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做到所谓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最为理想的学习境界。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10.,文学家、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官职,后辞官归隐,世称“靖节先生”。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咏荆轲》、《读山海经》

11.,初唐四杰之一(另外三位是、、),著名文学家,字子安,《滕王阁序》是其代表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写的名句。

12.,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作品结集为《王右丞集》。与同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并称“王孟”。赞其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8、古诗文默写。(14分)

(1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已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2)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要真正地拥有幸福,不仅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还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私奉献精神。

(龚自珍《已亥杂诗》)

【答案】8、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和理解性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1)--10小题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11)(12)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稍大,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注意“赢”“作”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竹篮打水一场空歇后语是什么意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歇后语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歇后语指劳而无功,白费力气。与“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徒劳无益、徒劳无功、 敝鼓丧豚。“竹篮打水——一场空”出自唐代寒山的《诗》。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用例

1.他虽然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花了大气力,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竹篮打水一场空钱拿到了,会开过了。

3.他连做梦都在想着自己能够平步青云,可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4.在几次围剿中,尽管反动派奉行什么杀光、烧光和斩尽杀绝的“清剿”政策,但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谁想长生不老,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6.你们召集这些人肯定废了不少的功夫,到头让他们弄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7.为什么要推辞?从古到今为了当皇帝打的头破血流比比皆是,还装出不愿做皇帝,万一各位大臣反悔不劝谏,我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8.都别说了,按照指示,我们距离目标不过只有一里而已,小心被人听到了风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9.而且山路崎岖,一不小心跌倒滑倒,那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10.另一伙大盗也见最大钻石被人拿走,竹篮打水一场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2.【2018甘肃省白银市】

2.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峰峦雄崎,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渺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

【答案】2.(3分)D

【解析】气宇轩昂:多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适用于人或高大植物,而不能形容建筑物。此外,“气宇轩昂”和“仪表堂堂”都可形容人“相貌不凡;有气度的样子”。但“气宇轩昂”偏重于“气宇”,特指人的气概、精神;而“仪表堂堂”偏重于“仪表”,特指人的容貌、外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语文名言名句生活情趣篇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新春茶话会上,市局领导与代表们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B.我讨厌那些背后搬弄是非,期期艾艾的小人。

C.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的困难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

D.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答案】A

【解析】B.“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C.“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谦敬颠倒。D.“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三国演义》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

7、《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答: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8、“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答: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9、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答: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16.【2018广西河池市】

3.下列选项加点的词语能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A.行走在小桥流水之间,蓦然回首,你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突然)

B.青青翠竹,既美化了环境,又陶冶了情操。(不但……而且)

C.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夸夸其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侃侃而谈)

D.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焰火表演,如梦如幻,观看者无不叹为观止。(望洋兴叹)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结合语境辨析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种题型,前提是对成语(或词语)的理解,只有事先理解了它,才能知其义,明其用。另外,还要结合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同时还要关注是否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妥、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等。本题中:A项,“蓦然”的意思是“突然,猛然”,故可替换;B项,“既……又……”表示的是并列关系,用得对,而“不但……而且……”则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用在此处不恰当;C项中“夸夸其谈”的意思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含贬义;“侃侃而谈”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含褒义,所以不能替换。D项中“叹为观止”的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望洋兴叹”,“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二者意思截然不同,所以不能替换。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不进则退等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不进则退:不前进就要后退。

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易放难收:放:发出,开放。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告诫人说话要谨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用书堆积起来的大山中,要想攀登遥远的高峰,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耐心、尽力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走向成功。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要想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潜心”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这句诗可以做为座右铭来激励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学习上哪怕不聪明,但是只要勤奋,就会有所收获,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成语。(4分)

1920年早春拂晓,江南一个cù(1)▲拥着杏花的小农舍里,木板搭就的简易桌上,小油灯旁,一方yàn(2)▲台里是新磨的墨汁,边上的小碗碟里,是红糖。29岁的陈望道手拿着蘸着墨汁的白米粽,一边duó(3)▲步一边念念有词地翻译着《共产党宣言》:“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推门进来的母亲看到满嘴乌黑的儿子,rěnjùnbùjīn(4)▲:“粽子蘸红糖甜吗?”陈望道连声说:“甜!甜!甜!”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点赞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1.(4分)(1)簇(2)砚(3)踱(4)忍俊不禁(每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唐宋专题诗人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登快阁》《题郑防画夹》《牧童诗》,苏门四学士。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祖籍江南西路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由於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优生辅导现当代填空题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14.司马迁,字_子长__,__西汉___(朝代)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是《史记》,它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它的原名是《太公史书》,是司马迁历时十余载而成的一部传世之作。全书共_130__篇,52万多字,共分为五部分:8书、_12本纪__、_10表_、_30世家___、__70列传__。其中成就最高的是_本纪___和_列传__。它开创了记传体之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本书被鲁迅誉为"__史家之绝唱__,___无韵之离骚_____。"

25.罗贯中,名_本__,号__湖海散人____,明末小说家。代表作《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一部著名说,代表着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全书共__120__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知识点名言警句:关于潜能的励志名言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潜能励志名言

13、没有人知道失败和成功间的差距是多么得小。它们之间只相差了一个词的距离,那就是胆怯。问一问福特,问一问爱迪生,问一问所有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会告诉你,把失败从成功中分割开的裂沟是多么得狭窄,也会明确地告诉你,依靠坚持和信念必然可以让人从失败走向成功。

14、一切疾病的真正起因是恐惧。你在脑海中勾画出疾病的形象,然后,身体就按照你建立的这些模型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恐惧怎样使面色日趋苍白,怎样使心脏众停止了跳动继而附和杵锤的节奏。恐惧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恐惧阻碍消化,恐惧让皱纹爬满年轻的脸庞,恐惧把乌黑秀发染得灰白。思维控制着人类身体的各种机能,如果你的潜意识中充满了关于疾病的恐惧——感冒或粘膜炎,发热或消化不良,那你的意识就会通过身体把这些疾病都呈现出来。

15、我们要多设想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健康、强壮、富裕和幸福,将那些贫困、疾病、恐惧和焦虑驱赶出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像把垃圾倒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一样。抛弃它们吧!尽量避开和远离那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

16、倘若你真心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即使它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一个伟大的计划还很渺小,你依然高瞻远瞩,对你自己的爱好深信不疑,那么你将永远不会担心那些无谓的债务、财富的匮乏和目前发展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地球是由它自己掌控的,它本身就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17、我们的周边有无限的财富,但是我们必须在工作中运用我们的智慧,把这些财富化为有己,为我们所用,为整个世界所用。所以,不要被一些暂时性的东西遮蔽了双眼,不要让短期的资金短缺和其他的物质性的东西束缚了前进的脚。更不要花心思在别人身上而试图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赶紧到遍地黄金的地方去吧!

18、请记住,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难点词语解释迫在眉睫等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迫在眉睫发音pòzàiméijié释义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出处《庄子·庚桑楚》:“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列子·仲尼》:“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示例新的内战危机忽然又~了。(方纪《挥手之间》)

不毛之地发音bùmáozhīdì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常见病句类型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照应不周的毛病。遇上这样的病句,就要把不搭配的内容删去,把语序不当的调整。

例1: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面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例2: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学生文联代表大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同学关于如何办文学社团的意见。

例3:新形势下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创造、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能力。

例4: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例5:在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