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八年级与朱元思书译文(精彩20篇)

浏览

6991

文章

1000

篇1:语文字音字形练习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恬静(tián)安谧(mì)心弦(xián)泰然处之(chǔ)

B.迤逦(yí)筛选(shāi)铿锵(jiāng)脍炙人口(huì)

C.绚丽(xún)韶华(sháo)魅力(mèi)家喻户晓(yú)

D.憧憬(cōng)虔诚(qián)应和(hé)锲而不舍(qì)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课本中重点字的读音,出现了形声字、多音字误读等问题。做好此题需要加强对课本中重点生字词的识记,准确掌握字词的读音,加强易错字字音的对比识记,更应注意分辨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B项"迤"是易读错的字,应读"yǐ","锵"是形声字,读"qiāng","脍"是形声字,读"kuài";C项"绚"是易读错的字,正确读音为"xuàn","喻"应读"yù";D项"憧"是翘舌音,应读"chōng","和"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hè","锲"为易读错字,应读"qiè"。

【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名著之《三国演义》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

一、常识填空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人。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

4、《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_____等。

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战役)中“_____”的故事深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_____

6、“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_____故事。

二、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蒋干盗书——()

3、三个臭皮匠——()

4、张飞绣花——()

5、张飞吃豆芽——()

6、诸葛亮弹琴——()

7、关公照镜子——()

8、曹操吃鸡肋——()

9、董卓进京——()

10、黄忠射箭——()

11、诸葛亮吊孝——()

12、刘备借荆州——()

13、关公面前耍大刀——()

14、阿斗当皇帝——()

三、概述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2、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

性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字词语解释完璧归赵等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136、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37、万籁俱寂:籁,泛指声音。俱,全,都。寂,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38、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39、妄自菲薄:妄,不合理地,无根据地。菲薄,轻视、瞧不起。毫无根据地小看自己。形容自轻自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知识点资料——词语解释第五册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1.汗青:史册。

2.流俗:指一般的风气。

3.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4.装潢:器物或商品外表的装饰。

5.运筹全局:对整个形势作全面的估计而制定策略,筹,筹划,想办法。

6.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7.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8.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9.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境。

10.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11.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12.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13.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14.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15.既然:已经。

16.阴晦:阴沉昏暗。

17.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18.心绪:心情。

19.谋食:谋生。

20.无端:无缘无故。

21.苏生:苏醒,重现。

22.愕然:吃惊的样子。

23.鄙夷:看不起。

24.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发抖。

25.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26.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27.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28.恣睢:放纵,凶暴。

29.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综合训练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综合训练

11.5月8日下午3点,社区在人民广场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

社区派九年级学生李阳去邀请王校长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假如你是李阳,你该怎么对王校长说?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非法小广告是影响城市形象的一大公害。据记者调查了解,经有关部门的整治,中心城区的电线杆、墙壁上的“牛皮癣”有所减少,但各大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墙壁上充斥着开假发票、高价回收药品,兜售迷魂药、假证、假币等非法小广告。

假如你遇到了一位正张贴非法小广告的中年女性,你打算怎样说服她放弃制造城市“牛皮癣”的行为?[4][5][6]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真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8)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行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的据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答案】(8)忽复乘舟梦日边;野渡无人舟自横;兴尽晚回舟【解析】注意“渡”的书写。

【解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既然已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各有千秋等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亘古不变: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

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钩心斗角:心:宫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狗尾续貂: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常用四字成语解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清;清楚,明白。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败絮”,破旧的棉絮。贬义词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是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意思是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给敌人以错觉,使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76.【2018山东省临沂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市文化广场奔去。

B.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研究几个人物,深究几个案例,吃透这些材料,让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写作上就会左右逢源。

C.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D.《经典用流行》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贬义词。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口语交际知识点:真题讲解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真题讲解

1.(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_______________。”

解析:口语交际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把自己置身于所创设的环境中,因题目创设的情境是行人对手抓栗子拿不出手的小孩的劝诫,因此答案要体现出“知足”和“劝诫”的意思来。

参考答案:示例:只要少拿一些,你的手就能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常用词语解释无以复加等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无以复加解释】: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鳞次栉比【解释】: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东山再起【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一气呵成【解释】: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沽名钓誉【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词语运用练习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获奖作文是他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B.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入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目前,全球大约有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普及程度让平板电脑相形见绌。

【答案】D.

【解析】A.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盘算,多含贬义。B.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与语境矛盾,应为“不负众望”。C.江河日下:指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D.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13.【2018广西玉林市】

阅读下面王春晖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第9~11题

我不苟同

(1)在对待事物时,人的思维总是有惰性的,总喜欢向别人思考成熟的方向靠拢,这种惰性会使人的思维定势定向,束缚住人们的思想,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去苟同他人的观点,应该换一个方向去思考,(A)去探索,就有可能找到新颖的观点或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①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判断。

(2)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远哲,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运用了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一道几何题,老师给了他零分,他找到了老师,老师说:“下节课你到讲台上解题,做对了,我给你改分。”第二天,李远哲走上讲台,边写边讲,说出

了他的全部解法,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给了他满分,由此可见,要想有一番成就

就不能苟同于他人的思想,就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3)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是一分为二的,②如果总是苟同他人的观点,那么就是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就像人们看待马谡,总是说他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这是正确的。但难道他自愿守街亭是逞匹夫之勇吗?他对形势高瞻远瞩(B)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在大军压境的紧要关头,他既不装聋作哑,也不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难,并以全家性命作保,这是何等的英勇!战败后他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遁迹深山,却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回蜀营。战败后的马谡,没有扯客观原国为自己辩护,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说情,而是堂堂正正地自缚于孔明帐前受刑赴死,这又是何等壮烈啊!③所以我认为马谡留给后人的不是骄兵必败,刚愎自用的深刻教训,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敢作敢当、忠君报国的高尚气节。由此可见,他人的观点不一定全面,我们不应苟同于他人,而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4)是否具有“不苟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打破了人们迷信了几千年的神创论,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C)而舍勒,这位伟大的化学家,无法摆脱前人“燃素说”的影响,与氧气的发现失之交臂(D)。

(5)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综上所述,④我们不应该苛求前人,更不能迷信前人。我们应在思考问题时迸射出逆向思维的火花,努力开拓一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新世纪。

9.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答案】9.A(应用顿号)

【解析】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和后面“与诸葛亮不谋而合,足见其才智”相照应,使用正确;失之交臂:意思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附和语境。“去思考”“去探索”两个短语并列,应该用顿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成语大全及解释安身立命等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34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4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

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写作、说话很有用国学经典古籍名句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中,流传下来许多古籍,在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至今,在许多重大的国家或外交场合,古籍中的经典名句还经常被引用。

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中,写作学习中也有时常引用几句古籍名句,会显得比较有深度呢!

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延伸】骄傲是失败的另一个名字。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孟子》

【释义】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准备好工具。

【延伸】想要办成事,先准备好工具。

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使之运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延伸}最大的成就,是德行。

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释义】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织个网。

【延伸】与其羡慕,不如付出行动。

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释义】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延伸】人品体现在细节中。

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释义】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有时福是祸,有时祸是福。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

【延伸】有时候,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反之亦然。

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释义】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延伸】自强不息,有德行的人,才是君子。

八、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释义】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百尺大的房屋,也会因为一缕小烟而焚毁。

【延伸】细节决定成败。

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充《论衡》

【释义】冰冻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延伸】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延伸】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十一、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世说新语》

【释义】从竹管中看豹,只看到一点斑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延伸】以小能见大,以小也能失大。

十二、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释义】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

【延伸】环境造就人。

十三、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墨子》

【释义】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延伸】只要有实力,不求名来名自扬。

十四、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

【释义】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

【延伸】优势,有时也会变成劣势。

十五、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释义】用人要用他的长处,不要对他的短处斤斤计较;用人要用他所擅长的,不要对他所不擅长的斤斤计较。

【延伸】惟才是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优生辅导明朝填空题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2.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5.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__鲁迅___。他小说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记》。

12.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尚书》、《礼》、《易》、《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语文名句默写116题,收藏!

全文共 3878 字

+ 加入清单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年岁虽老而壮心不减,这样的情怀古诗词里常有体现。比如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10,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有诗句“乌啼不复当时境,依旧钟声到客舟”,这是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或者“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相关的一句即可)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两章》)

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2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2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2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2,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3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8,人们常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表达自己在艰难困苦面前,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展望。

3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4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4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要施展雄才大略、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8,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49,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5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5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

万里《小池》)

5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6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68,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6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7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7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破阵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7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73,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为国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这与宋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7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7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_。(李清照《武陵春》)

7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7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这一思想贯穿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品格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

8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8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8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8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8,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89,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9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9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诗经·秦风》)

9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9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98,“代表南京的汉字”五强揭晓,“宁”位居首位。“宀”为“家”,“丁”为“成年男子”,意有“成年男子在家”才能安宁。“家”也就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情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中“家”字流露出诗人浓重家愁,杜甫《春望》中“家书抵万金”中“家”字道出了诗人思家情切。

9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0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10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0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10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10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0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10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1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1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1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16,替别人着想是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道德情怀和普世价值,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听邻家吹笙古诗翻译 听邻家吹笙原文及译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听邻家吹笙》的译文:吹笙的声音好像是隔着彩霞而来的,不知是出自墙外的哪一家。重重的大门紧锁,无处可寻,怀疑其中必有千树的桃花,灼灼其华。《听邻家吹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唐代〕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赏析

首句“凤吹声如隔彩霞”具象地写出“隔彩霞”三字,设想奏乐的环境,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不知墙外是谁家”不仅进一步渲染了笙声的奇妙撩人,还见出听者“寻声暗问”的专注情态,也间接表现出那音乐的吸引力。“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全诗联想想象等方法极其浪漫地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

《听邻家吹笙》的作者

《听邻家吹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郎士元。郎士元字君胄,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之主要著作的基本内容归类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采自15个地区的诗,其中大多数是民歌;“雅”有《大雅》、《小雅》,是产生地王都附近的诗;“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诗。

2、《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洲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4、《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历史事实。

5、《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西厢记》写书生张生与崔相国之女莺莺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

7、《世说新语》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东晋年间许多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

8、《三国演义》以蜀汉与曹魏的斗争为主线,描写了自汉末群雄逐鹿至西晋统一历史进程。

9、《西游记》以孙悟空为中心,写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黑暗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10、《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篱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11、《聊斋志异》描写歌颂爱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揭露现实政治的腐败和政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

12、《桃花扇》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13、《长生殿》一方面颂扬李、杨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作者的爱情理想;另一方面又谴责他们荒淫祸国,企图达到“垂戒来世”的目的。

14、《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离死合的爱情故事,提示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真题考点--词语运用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41.【2018湖南省郴州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5月24日的莽山“山谷风铃节”上,近万支风铃和风车将温泉区装饰成了童话般的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C.在郴州市青少年宫庆“六一”文艺汇演中,孩子们惟妙惟肖的小品表演让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了。

D.4月9日,郴州市“禁毒知识”比赛正在进行,杨乐同学准备充分,对答如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C(“忍俊不禁”本身就是“笑”的意思,后面不用再跟“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