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重点词语解释及造句用兵如神等句子(汇编20篇)

浏览

6632

文章

281

篇1:语文重点词语解释惩恶扬善等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25、惩恶扬善:惩治邪恶,鼓励从善。(注:“惩”的读音为chéng)

26、.触景生情:触,触动。看到眼前的景象受到触动而激起某种情感。

27.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28、.春和景明:和,温和。景,日光。春光温煦,阳光明媚。

28、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敲边鼓等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良莠不齐liángyǒubùqí莠: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人。

安之若素ānzhīruòsù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从善如流cóngshànrúliú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像流水一样,比喻迅速。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别人说话;帮讲话的人向听者传达思想。(暗带些许贬义)她不失时机地为他敲边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难点词语解释犯而不校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犯而不校发音fànérbùjiào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请君入瓮发音qǐngjūnrùwèng释义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示例掬西江之水,为尔洗肠,即烧东壁之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哀鸿遍野等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干将莫邪等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干将莫邪发音gānjiàngmòyé释义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出处《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祸起萧墙发音huòqǐxiāoqiáng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

(8)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9)荒凉、冷落的意思。萧索

(10)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瑟索

(11)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惘然

(12)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膜

(13)看不起。鄙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修改病句之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句子词语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两全其美等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74、两全其美:做一件事情,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感到满意。

75、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76、流离失所:所,安身之处。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因灾荒、战乱等流散分离。

77、络绎不绝: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78、落英缤纷:英,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掉落的暮春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紧锣密鼓等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57.A.再接再厉[zàijiēzàilì]

[解释]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B.紧锣密鼓[jǐnluómìgǔ]

[解释]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C.取而代之[qǔédàizhī]

[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D.琳琅满目[línlángmǎnmù]

[解释]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醉翁亭记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重点词语解释

①林壑尤美(山谷)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饮少辄醉(就)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托)

⑦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散)

⑧云归而岩穴暝(聚拢;昏暗)

⑨野芳发而幽香(香花;开放)

⑩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绿荫)

⑪伛偻提携(文中指老人、小孩)

⑫泉香而酒洌(清澈)

⑬山肴野蔌(菜蔬)

⑭杂然而前陈者(交错的样子;摆开)

⑮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

⑯弈者胜(下棋)

⑰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⑱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⑲树林阴翳(遮盖)

❷一词多义

①而

②秀佳木秀而繁阴(茂盛)(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③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④谓太守谓谁(是)(太守自谓也(称))

⑤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形容词,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动词,以……为乐))

⑥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临溪而渔(到))

⑦名卷卷有爷名(名字)(名之者谁(给……命名))

⑧得卖炭得钱何所营(得到)(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

⑨高风霜高洁(高爽)(而年又最高(大))

⑩开开我东阁门(打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

⑪其醉能同其乐(人们)(太守之乐其乐也(他们的))

❸古今异义

①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今义:意思或愿望(古义:情趣)

③射者中 射今义:用推力送出或受到压力挤出(古义:投壶)

❹词类活用

①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②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顺着山路)

③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④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⑥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高级词语解释孜孜不倦等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孜孜不倦发音zīzībùjuàn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示例他长年累月~地工作。

左右逢源发音zuǒyòuféngyuán释义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示例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的形势。(邹韬奋《经历·青年“老学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常见词语

全文共 252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解释是初中语文试卷中常考的题目,这道题目虽然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目,但很难考得满分。为了方便大家更高效率地复习,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2)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模式

(23)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素材

(24)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2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7)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8)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常用词语解释础润知雨等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413、础润知雨chu3: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414、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415、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416、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

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417、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难点词语解释程门立雪等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程门立雪发音chéngménlìxuě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行云流水发音xíngyúnliúshuǐ释义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出处宋·苏轼《答谢民师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示例结构如~,层次分明,先后呼应。(茅盾《〈力原〉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L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中考语文常见四字词语解释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理直气壮(lǐzhíqìzhuàng):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力挽狂澜(lìwǎnkuánglán):澜:波浪。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历历在目(lìlìzàimù):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

两全其美(liǎngquánqíměi):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湖心亭看雪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重点词语解释

①是日更定矣(这;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②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撑;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③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

⑤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酒杯)

⑥上下一白(全白)

⑦及下船(等到)

⑧与余舟一芥(小草)

⑨客此(客居)

⑩舟子喃喃曰(船夫)

❷一词多义

①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是日更定矣(这))

②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约两小时))

③一上下一白(全)(余拏一小舟(一只))

④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

⑤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疑问代词,哪里))

⑥别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

❸古今异义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余今义:剩下的(古义:我) 强今义:勉强(古义:竭力,尽力)

白今义:颜色,与“黑”相对(古义:古人罚酒用的酒杯,文中指酒杯)

❹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②是金陵人,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③与余舟一芥(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

④上下一白(数词作副词,全,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敝帚自珍等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敝帚自珍发音bìzhǒuzìzhēn释义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示例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炳烛夜游发音bǐngzhúyèyóu释义旧时比喻及时行乐。出处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示例古人~,良有以也。(唐·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语文七年级词语注音与解释:第9课《我的信念》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固执】gùzhí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执著zhízhuó】著,通“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懈,不能超脱(贬义)。后来指坚持不懈地追求某样东西不放弃,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褒义)。

【鞭策】biāncè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

【虚名xūmíng】①空虚的名称,没有实际内容或与实际内容不合的名称﹑名义等。②不符实际的声誉。

【报酬bàochóu】①得到他人帮助之后进行报答。②有时又指薪水,工作后所得到的物品或钱财。

【奢望shēwàng】过高的希望。

【蹂躏róu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呵责hēzé】呵斥。

【懊恼àonǎo】心里别扭;烦恼。

【沉醉chénzuì】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迷醉mízuì】迷恋,陶醉;沉迷。

【猝然长逝cùránchángshì】突然。

【问心无愧wènxīnwúkuì】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地方。

【获益匪浅huòyìfěiqiǎn】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匪,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进阶词语解释遏止等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50.A.遏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是指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B.过江之鲫[guòjiāngzhījì]

[解释]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C.蓬荜生辉[péngbìshēnghuī]

[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D.聪明反被聪明误[cōngmíngfǎnbèicōngmíngwù]

[解释]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