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高级词语解释不求甚解等于什么(最新20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词来形容,可以用词语、三字词语,也可以用成语,那么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形容高兴的词语有哪些。

浏览

2776

文章

270

篇1:部编版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词语注音与解释: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1.烟囱yāncōng:建造在屋顶上的竖立构筑物,包括建造在屋内的排除烟难闻的烟气或气体的一个或几个烟道;尤指其伸出屋顶的部分。

2.招架zhāojià:抵挡;承受。

3.驾驭jiàyù:比喻掌握控制;支配

4.熏陶xūntáo: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5.隐匿yǐnnì:隐瞒;隐藏。

6.憋闷biēmen:指心里烦闷

7.掂量diānliang:思考事情可行性、话语深意等。

diānliáng:〈动〉1.用手托着东西上下晃动来估量轻重。

8.礼聘lǐpìn:以尊敬的方式聘请。

9.一气呵成yīqìhēchéng: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10.不知好歹bùzhīhǎodǎi: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11.妙手回春miàoshǒuhuíchūn: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也说着(zhuó)手成春。

12.两肋插刀liǎnglèichādāo: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13.如坐针毡rúzuòzhēnzhān: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14.天伦之乐tiānlúnzhīlè:泛指家庭的乐趣。

15.望眼欲穿wàngyǎnyùchuān:形容盼望殷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 作助词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进阶词语解释作壁上观等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59.A.作壁上观[zuòbìshàngguān]

[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B.寸量铢称[cùnliángzhūchēng]

[解释]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C.人挪活,树挪死树挪动了,活得变死;人挪动了,死的变活(是指思想、思路、方法、工作岗位如果在原来的状态很难取得突破的话,不妨改变一下置身的这个状态,以前不可能的事情往往就变得可能了,以前我们认为的死路往往就变成了活路。

D.一言以蔽之[yīyányǐbìzhī]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词语释义的方法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词语释义方法

(5)探源法:指出词的来源,说明它的原义,进而辨明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如,一鼓作气:(引义、原义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把事情干完。

(6)意符法:就是利用形声字的意符来释词。如“门可罗雀”的“罗”字义符为“四”即“网”,其义为“门前可以张网捉雀”,形容门庭冷落。

无论哪一种释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最好是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准确释义,又能正音辨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高级词语解释诸子百家等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诸子百家发音zhūzǐbǎijiā释义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子虚乌有发音zǐxūwūyǒu释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出处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示例文贵征实,不蕲于振奇,所以愧文士~之习也。(清·沈惟贤《万国演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会考难点词语解释绵里藏针等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美轮美奂měilúnměihuàn轮:指轮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此处指高大,名词作形容词;奂:众多,盛大。古时形容房屋建筑的高大,众多与宏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美轮美奂本只形容建筑之美。

绵里藏针miánlǐcángzhēn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

民不聊生mínbùliáoshēng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形容人民生活困难。

摩肩接踵mójiānjiēzhǒng摩:摩擦。踵:脚后跟。接:碰。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重点词语解释怡然自乐等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75、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176、贻笑大方:大方是专家,行家的意思。形容给行家里手留下笑柄。(注:“贻”的意思是遗留。)

177、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异口同声:异,不同的。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178、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却同样美妙精致。比喻作品不同,却同样出色;也比喻不同的方式或做法,却收到同样的效果。

179、异想天开:异,奇异。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沆瀣一气等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沆瀣一气发音hàngxièyīqì释义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示例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发音huòxīfúsuǒyǐ,fúxīhuòsuǒfú释义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进阶词语解释钦羡等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51.A.钦羡

解释:词语分开解释:钦:钦(钦)qīn恭敬:钦佩。钦敬。钦慕。钦赞。钦迟(敬仰。旧时书函用语)。羡:羡xiàn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B.窥伺:kuīsì

窥: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伺:守候,观察。窥伺:进行某种不正当地偷看,居心不良。

C.洋洋洒洒[yángyángsǎsǎ]

[解释]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D.如饥似渴[rújīsìkě]

[解释]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常用词语解释近义词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弥漫—充满搜索—搜寻协助—帮助创造—创新燃烧—焚烧寻求—寻访永远—永恒颓然—颓丧光辉—光芒茂密—茂盛普照—遍洒追寻—追求

无比欣喜—欣喜若狂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各式各样—各种各样结结实实—扎扎实实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连绵不断—连绵起伏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蹑手蹑脚—轻脚轻手异口同声—不约而同寂静无声—鸦雀无声

无影无踪—踪迹全无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名不虚传—名副其实人烟稀少—地少人稀提心吊胆—心惊胆战

面如土色—面无血色禁不住—忍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知识点资料——词语解释第五册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1.汗青:史册。

2.流俗:指一般的风气。

3.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4.装潢:器物或商品外表的装饰。

5.运筹全局:对整个形势作全面的估计而制定策略,筹,筹划,想办法。

6.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7.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8.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9.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境。

10.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11.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12.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13.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14.揆情度理: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15.既然:已经。

16.阴晦:阴沉昏暗。

17.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18.心绪:心情。

19.谋食:谋生。

20.无端:无缘无故。

21.苏生:苏醒,重现。

22.愕然:吃惊的样子。

23.鄙夷:看不起。

24.瑟索: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发抖。

25.惘然: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26.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27.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28.恣睢:放纵,凶暴。

29.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语文进阶必背词语解释俯拾即是等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浮想联翩;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浮想联翩就是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皆是。

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高级词语解释众口铄金等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众口铄金发音zhòngkǒushuòjīn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示例群言淆乱,异说争鸣;~,积非成是。(鲁迅《三闲集·述香港恭祝圣诞》)

捉襟见肘发音zhuōjīnjiànzhǒu释义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示例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敝帚自珍等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敝帚自珍发音bìzhǒuzìzhēn释义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示例但写出以后,却不很爱惜羽毛,有所谓“~”的意思。(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炳烛夜游发音bǐngzhúyèyóu释义旧时比喻及时行乐。出处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示例古人~,良有以也。(唐·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重点词语解释之字作代词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难点词语解释趋之若鹜等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趋之若鹜发音qūzhīruòwù释义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鹜呢!”

墨守成规发音mòshǒuchéngguī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示例~,不敢勇于创造也决然是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相容的。(秦牧《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语文高级词语解释涸泽而渔等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发音hézééryú,fénlínérliè释义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黄钟大吕发音huángzhōngdàlǚ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常用词语解释久假不归等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518、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520、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涸,水干枯。hézhézhīfù

521、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522、开宗明义:宗,旨,指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526、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但还像个鸭子。

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Hu2wu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难点词语解释犯而不校等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犯而不校发音fànérbùjiào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请君入瓮发音qǐngjūnrùwèng释义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示例掬西江之水,为尔洗肠,即烧东壁之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常用词语解释及造句春华秋实等

全文共 199 字

+ 加入清单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造句:项羽来势汹汹,可还是被刘邦逼死江东,他不肯过江东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霸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英雄形象十分惹人注目。

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造句:中国男子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16强的说法是道听途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