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诸葛亮勉县武侯祠(热门20篇)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果诸葛亮出祁山让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会怎么样?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愿领人马分兵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可是诸葛亮不愿意冒险拒绝了。

浏览

2814

文章

653

篇1:诸葛亮在上方谷为什么没算天气?诸葛亮真的懂气象学么?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上为我们展示出来自己懂得气象学,只是在最关键的上方谷一战中诸葛亮没有算到当时的天气,让司马懿死里逃生。诸葛亮对于气象的预估为什么时准时不准呢?当然这也很正常,就算是放到现代天气预报也不是每天都准的,更可况诸葛亮只是个人。如果诸葛亮真能做到100%预测准确估计早就统一天下了。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中原时,和曹魏军师司马懿的军队摆开了战场,司马懿自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高挂免战牌,他想耗掉蜀军的粮食,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的想法,但是无论如何刺激司马懿,司马懿就是不上当,坚决不出战。

诸葛亮想出了妙计,故意用木牛流马把粮食运往上方谷,目的就是引诱司马懿偷袭在上方谷储备的军粮。诸葛亮想利用上方谷的地形,口小肚大的特点,利用火药炸死或者烧死司马懿父子三人。

假如说诸葛亮不懂气象学,这也说不过去,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利用了气象知识,也就是说不是诸葛亮不懂气象,实在是这种形成大雨的概率很低,这次恰恰让司马懿和诸葛亮遇到了,所以诸葛亮把这一切归结为天命难违。

葛亮千方百计的将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引入到了上方谷,同时也派士兵使用了自己的计谋,点着了周围的火,司马懿这时候以为自己要死在上方谷了,都拿起了手中的利剑向自己的喉咙抹去,谁知道剑上滴了雨,司马懿心中十分欣慰,说道,天不亡我啊!!随后诸葛亮被气死了。

如果是历史上,那真的没这个机会。如果是《三国演义》,只能说是剧情需要,魏蜀交战是主线,后面还有一个司马懿夺权的剧情,司马懿戏份太多了不可或缺,就算快被烧死了也必须被老天爷救下来。而魏吴交战相比之下被略写,为了给刘备军提气,朱然、潘璋就不客气地被提前发盒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镜先生为什么说诸葛亮不得其时 水镜先生真的料事如神吗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著名隐士,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他陌生。水镜先生为人低调,学识渊博,他向刘备推荐庞统和诸葛亮,助刘备成就一番事业。从这件事来看,水镜先生还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而且看人非常准,当然很多人怀疑水镜先生是否真的料事如神。其实,当我们在看待水镜先生的所作所为时,也要保持客观。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水镜先生的事迹,一起了解看看吧。“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都知道,司马徽出场是在刘备“马跃檀溪”的这一桥段中。当时蔡瑁设下计谋,宴请刘备,准备下手加害。刘备得到伊籍的暗中警示,发现蔡瑁图谋不轨,惊惶之下,借口离席不辞而别,在后有追兵的紧急情况下马跃檀溪,迷道进入山林野谷。

刘备在惶急逃脱途中,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一眼就认出了刘备,他是听一些来访师父司马徽的客人们谈起刘备外貌是“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因此就认出了刘备。这说明司马徽虽在山野林间,但对外面世界的局势发展和各方人物都了如指掌。在与小童的聊天中,我们还知道司马徽还熟悉庞德公和庞统叔侄二人,并对庞统的才能非常欣赏,“呼之为弟”。

刘备随小童到了司马徽隐居的山庄舍外,听到里面传出弹琴的音乐声,琴声停住,“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司马徽通过琴弦声音的变化而判断出了门外有英雄人物听琴。两人相见,司马徽又推断出刘备“今日幸免大难”,刚刚脱险。这是通过观察刘备的神情而发现的,“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这说明司马徽还体察入微,很善于察言观色。

随后两人谈到刘备为什么混到如今仍然落魄不堪,刘备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命途多蹇,所以至此。”但司马徽却认为这是因为身边缺乏辅弼重臣“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觉得自己麾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但水镜先生否定了他的观点,认为孙乾、糜竺、简雍等人“非经纶济世之才也”,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需要寻找真正的辅弼大才。司马徽预测了荆州刘表即将去世,政治局势将发生巨变。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夜间徐庶造访水镜先生,刘备在室内听见两人交谈,这就开始了他寻访贤能大才之士的决心。这就是司马徽的第一次出场。“出世”的高人

司马徽再次出现就是在徐庶母亲被曹操扣押,逼迫其北上效力之后,司马徽到新野来见刘备。闻知徐庶离去的原因,司马徽立即指出,“此中曹操之计矣”,并预言“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可见司马徽对事物的剖析是何等睿智!

随后,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卧龙先生”诸葛亮,认为此人“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一语震惊四座。但与刘备告别而去的时候,司马徽却又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是他预测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吗?当然也没有那么神奇。其实司马徽是知道了诸葛亮将会遇到他一生中最为强劲的敌人——司马懿,此时也出山了。

大家注意这个细节,司马徽与刘备在谈到各方人才的时候,说起到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和徐元直。刘备感叹“何颍川之多贤乎?”司马徽解释说天象大师殷馗(kuí)言道:“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而在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战火烧博望坡之前,司马懿也出来了,大家看《三国演义》第39回,司马懿初次登场,被曹操任命为“文学掾”,说他是“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

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司马懿是“河内温人”,但他的爷爷司马隽曾经做过“颍川太守”,毫无疑问,水镜先生对这个司马懿非常了解。再进一步推想,两人之间极可能有血缘上的关系,甚至有过思想上的交流,所以水镜先生能够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足以与“卧龙凤雏”相匹敌。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将会遭遇到强有力的阻击。

要说“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冢虎”司马懿两人之间谋略方面的差异,其实他们都是绝顶的高人,都洞明世事,堪破人心,都对时局的发展有着准确的辨析力和高妙的应对良策。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出世”的高人,一个是“入世”的智者;一个是与世无争,旁观者清,一个是身入险境,当局者迷而已。

世事发展犹如百川到海,虽百转千回却终归一途,总的走向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是由“势”来决定的,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发展过程却是经常受到人的影响的,江流入海的结局已定,所能改变的只是水流奔腾的路途,但纵然你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终究难以阻挡天下大势的滚滚巨涛奔涌向海。能在惊涛骇浪中一叶行舟,明析大势,知其所归,你就算得上是“高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刘备过世后,为何诸葛亮经常打败仗呢?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死后诸葛亮一直打败仗的原因?

这是因为蜀汉内部的矛盾逐渐的激化,另外外部敌对势力特别的强势,那么在此时可能就会有这一些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也应该知道是蜀汉的一些地方的基础,首先关于还有诸葛亮,这些集团在这一些人中,他们的资历是比较高的,也同样会受到刘备的信任,所以就能够有效垄断整个蜀汉的作用。刘备在世的时候,各个集团全部都会一直心向着刘备,他的领导才能还有号召力,也能够有效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

在刘备死后,三大集团的矛盾也同样会进入到一个越演越烈的阶段,这样也同样需要去转移矛盾的方式,那么就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同样是屡见不鲜的,很容易会解决矛盾,又或者是问题。

这也就是外部敌对的势力,在刘备去世之后儿子就登上皇位,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树立威信。在这个时候也是触犯内部特别混乱的时刻,曹魏也会选择趁机骚扰,更何况那个时候东吴也一直都在不停的等待时机。诸葛亮也会应对这一次的失败,不知道诸葛亮在经过思考之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其实诸葛亮的应对之策就是北伐,曹魏会用北伐来有效转移当前的矛盾,这其实就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做法。

用进攻的方式就可以使得蜀汉能够拥有主动权,和诸葛亮的心中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握,更不是特别的关心,因为当前最关键的就在于去拯救蜀汉,而并不是选择统一中原,从这一方面也会让大家明白,这或许就是诸葛亮经常性会打败仗的主要原因。因为诸葛亮也并没有把所有的心思放在那里,只不过是想要去打仗,所以在此时也同样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一些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周瑜与诸葛亮相差多少岁?为什么总觉得周瑜比诸葛亮年纪小?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在影视剧,还是戏曲表演当中,三国时期周瑜的扮相,总给人一种他的实际年龄要比诸葛亮小很多的感觉,甚至是在一些版本的影视剧中,明明知道他们的实际年龄大小,却还是选择了一个年龄大一些的演员来扮演诸葛亮,而且在民间似乎也有一种默认的共识,那就是周瑜要比诸葛亮小。那么,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周瑜与诸葛亮究竟相差多少岁?

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与民间形象之间往往会存在差异,三国人物尤其如此,以至于出现“历史诸葛亮”和“演义诸葛亮”的区别。比如历史上的诸葛亮比周瑜要小六岁,但在包括经典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在内的很多艺术作品中,诸葛亮的年龄看起来都要比周瑜大。

其实经典版《三国演义》的剧组知道诸葛亮的年龄比周瑜小,但一方面由于演员的原因(唐国强比洪宇宙年龄大),更重要的是鉴于当时民间的传统观念不接受周瑜比诸葛亮大,所以才在电视剧中让周瑜的年龄显得比诸葛亮小。那么民间为什么会觉得周瑜比诸葛亮年龄小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定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面把周瑜的年龄写小了,所以民间才会觉得周瑜比诸葛亮年龄小。但在《三国演义》的原著里面从来没写过周瑜的年龄比诸葛亮小,而且在周瑜去世的时候按照真实的历史写到了周瑜的年龄,这“锅”确实不是罗贯中的。

不过为了突出主角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确实给读者一种诸葛亮的人生经验胜过周瑜的感觉。这导致在传统戏曲中,诸葛亮是带着长胡子的老生,周瑜是没胡子的小生。而在传统相声《八扇屏》中,周瑜更是被放到了“小孩子”里面。

国人了解历史更喜欢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往往忽略了史书的记载。像“三国历史”,大部分都是读《三国演义》,又有几人去读《三国志》呢?

这虽然没有什么不好,但一些历史细节却存在巨大误差。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在潜意识中认为,诸葛亮的岁数要比周瑜大的多,然而史料记载正好相反,实际上周瑜的岁数要比诸葛亮大很多。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管拜蜀汉丞相,数次北伐曹魏失败,公元234年,在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21岁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辅佐孙权继位。公元208年,率军联合蜀军,于赤壁大败曹魏,奠定“三国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以此来看,周瑜要比诸葛亮大6岁。这与大部分人心中的,白须老者诸葛亮,青葱少年周瑜实在在不相符。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周瑜死的太早了,人们只记得年轻的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诸葛亮为什么会拜司马徽为师?庞德公才是诸葛亮大恩人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能在出山以前就名震天下是因为有司马徽这个老师,水镜先生就像是当时最大的一个IP,只要你是他的门徒那就说明你本身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诸葛亮其实也是一位有野心的人,早就可以去刘表手下当官但是自己却隐居起来,最后找到了刘备。而且诸葛亮一生中有位大恩人就是庞德公,没有庞德公就不会有卧龙这个称号了。

《三国志》里,陈寿曾这样评价过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这番中肯的评价,让人对诸葛亮的才能有了客观公正的全方位认识。然细究历史,诸葛亮的优秀,并非天生,而是来源于自己的谦卑与好学。

建安二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不幸病逝,17岁的诸葛亮于是带着自己的弟弟诸葛均归隐隆中,此时的他,其实有多种选择,可在刘表手下担任一官职;也可依附自己的两个权势姐夫去享受荣华富贵;但诸葛亮他有自己的抱负,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僻静处继续读书升华。

当然这读书之处不能太偏僻,离襄阳城也不能太远,要能方便自己随时去那人才聚集地请教。千挑万选,最终诸葛亮相中了隆中,此地距襄阳刚好7公里,真是再好不过。诸葛亮隐于幽山读书,并不是想完全与世隔绝,因为他深知随时掌控外界变化的重要性。在与外界的拜访过程中,诸葛亮各型各色的人都见识了不少,仅几天后,他就不再盲目四处拜访了,转而更加频繁去他二姐夫家。

原来,这诸葛亮二姐夫的父亲庞德公是荆州当时有名的名士,刘表曾多次请其出山做官,庞德公则扬言:“有一种鸿鹄的鸟,筑巢于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栖;有一种叫鼋龟的动物穴于深渊之下,使其夕而得所宿。人们的趋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且各得所其栖宿而已...”刘表听罢,只能叹息而去。诸葛亮闻后,却按耐不住的兴奋,笃定他就是自己命中的贵人。

据《襄阳记》记载:“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此时年少的诸葛亮,为了让自己名声打响,此时急需贵人相助。于是每次借着拜访自己的姐夫,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去到庞德公家,为表示自己对庞德公的敬仰,诸葛亮更是每次都毕恭毕敬拜倒在庞德公面前,庞德公一开始倒也不阻止,就是想要考验孔明的耐心。日子长了,庞德公逐渐对诸葛亮颇有好感,越发的觉得此少年天资聪慧,志存高远,踏实勤奋。

一段时间后,经过庞德公的引见,于是诸葛亮又拜了著名学者司马徽(水镜先生)为师,尔后,这诸葛亮便表现的一发不可收拾,而卧龙的名号也开始享誉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 究竟有何不同

全文共 2488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出川和诸葛亮出川,两人都在这同一件事情上做出过很大的努力,而韩信当然是成功出川,然而诸葛亮却始终都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到死都没有完成,很多人也为此感到非常的遗憾了。那为什么韩信可以做到而诸葛亮没有办法做到呢?韩信出川和诸葛亮出川的时候,有什么差别,两人为何最后结果差别那么大?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韩信能出川,不仅仅是韩信的功劳,还要记住刘邦的功劳。没有刘邦,韩信也出了川。拿诸葛亮与韩信、刘邦相比,诸葛亮出不了川,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1、从天下大局看,形势不同

韩信在刘邦的支持下出川与诸葛亮出川所处的天下大势不同。项羽推翻秦朝后,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分布天下,由此看天下,其实还是个乱局。刘邦被项羽分封到巴蜀做汉王,同时将秦朝叛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人分别分封为雍王、塞王、翟王,地盘都在关中,企图利用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人的力量将刘邦困死在巴蜀。

天下分封完毕,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回到封国首都彭城。项羽回到彭城不久,齐国起兵反叛项羽,项羽只得带着军队讨伐齐国。韩信在刘邦的支持下,趁项羽与齐国交战之机,东进关中。韩信东进关中的时候,尽管有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三股势力盘踞在关中。这三股势力虽然强大,但是各自为王,彼此之间缺乏协调,形不成合力对付韩信,相反被韩信抓住战机,各个击破。

韩信在刘邦支持下,带兵进入关中,集中兵力,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等二人。

诸葛亮北伐中原,虽然天下没有统一,但是相对韩信那时的形势比较稳定。尽管是三国鼎立,但是三国内部都比较安定,而且曹魏已经统一北方,曹魏与诸葛亮交兵无后顾之忧。诸葛亮仅凭蜀国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战胜曹魏的。

2、从蜀汉内部看,实力不配

当时刘邦的汉国实力相比于蜀汉具备三大优势。

第一,刘邦具备人才优势。韩信、曹参、周勃、樊哙等一大批将领为刘邦攻城略地。诸葛亮当时仅有老将军赵云、不被信任的大将魏延、从曹魏投降过来的王平、姜维等屈指可数的几位将军,而且这些将军单打独斗的本领与刘邦那些将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刘邦身边有张良、陈平等杰出谋士运筹帷幄。诸葛亮当时除了自己为自己出谋献策外,再也找不出如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

刘邦后方有萧何坐镇,为刘邦前线筹备粮草、兵员。诸葛亮后方的那些人找不出一个如萧何如此杰出的管家。

第二,刘邦准备充分。刘邦进入汉中以后,尽管只有几个月时间,但是在这几个月中,刘邦在萧何的辅佐下,秣马厉兵,粮草准备充分。诸葛亮的蜀汉入主益州,尽管有很多年了,但是一直处于动乱之中。

关羽襄樊之战,损兵折将,丢城失地。刘备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损失惨重。两次失败的战争,几乎耗尽了蜀汉的国力。刘备驾崩后,诸葛亮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恢复生产,就慌促北伐。每一次北伐,多因为后勤无法保障,草率收兵。

第三,韩信出川后,势力迅速壮大。当年,刘邦进攻彭城的时候,带着十五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尽管很快被项羽打败了,但是刘邦带着韩信出川,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一直盘踞在彭城附近的彭越,由此成了刘邦的盟友。彭越的加入,有效地牵制了项羽。

诸葛亮尽管六出祁山,五伐中原,但没有一次走进中原。相反一次次北伐,不但没有扩充势力,反而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耗尽了蜀汉国力,民不聊生。

3、从诸葛自身看,决策不当

诸葛亮之前,有三个人物值得诸葛亮借鉴,那就是秦始皇、汉高祖、东汉刘秀。秦始皇、刘邦、刘秀等三人都是结束动乱社会、统一天下的人物。在这三位人物中,诸葛亮效仿刘秀,企图如刘秀那样一战而定乾坤。

诸葛亮知道,凭蜀汉的势力是无法统一天下的。诸葛亮说过,北伐,也会让蜀汉灭亡,不北伐,蜀汉也会灭亡,与其这样,不如冒险北伐,以求一战而定乾坤。诸葛亮有刘秀那样的想法,却没有刘秀那样的智勇。

刘秀的成功。除了昆阳冒死一战,奠定刘秀基业之外,刘秀还勇于去北方开辟基地。刘秀去北方,与刘杨联合,平定了动乱的北方。诸葛亮每一次北伐,都是失利之后,又重新回到成都,之后又从成都出发。总是离不开成都这个基点。如果诸葛亮能如刘秀那样,能将势力扩展到北方,也许诸葛亮还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诸葛亮走不出成都。

从实际情况看,诸葛亮北伐与刘邦的情形很相似,都是以汉中为基地,然后东进。与刘邦相比,诸葛亮也具备一些刘邦那样的优势。如诸葛亮身边的大将魏延就向诸葛亮提出,要效法当年韩信的战略,从子午线出奇兵,袭击曹魏。诸葛亮却以魏延的计划过于冒险,否定了魏延的提议。

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铤而走险,如果能信任魏延,交给魏延一万人马,也许北伐还有一线希望。诸葛亮却没有刘邦那样的气魄。刘邦自信,能将军队交给韩信指挥,所以,韩信能出奇兵,进入关中,打败章邯。诸葛亮缺乏自信,不敢将军队交给魏延冒险,所以每一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诸葛亮能效法秦始皇,远交近战,那是最佳选择。诸葛亮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孙权的误判,以为以孙权为外援,全力对付曹魏,就有北伐成功的希望。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要诸葛亮离开益州,孙权就会趁机占领益州,让诸葛亮失去根基。

如果诸葛亮能如刘秀一样,在自己兄长刘縯被刘玄害死的情况下,仍然拥护更始帝刘玄;能像刘邦一样,明知项羽将其分封在汉中,有意将自己困死在汉中,也不惜冒险进入汉中;能像秦始皇一样,为了稳住实力雄厚的齐国,不惜以东西二帝并存的代价,稳住齐国,与齐国交好。

如果诸葛亮的蜀汉向曹魏称臣,稳住曹魏,然后全力对付孙权,消灭孙权,占领荆州,再回过头来对付曹魏,也许还有一线希望统一天下。诸葛亮在稳住曹魏的情况下,全力对付孙权,让孙权失去了曹魏这个依靠的对象。即使曹魏在诸葛亮对孙权用兵的情况下,趁机进攻蜀汉,诸葛亮也没有风险。

因为曹魏进攻蜀汉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从汉中进入益州,二是从荆州进入益州。如果曹魏从荆州进入益州,荆州是孙权的地盘,孙权会抗拒曹魏。如果曹魏从汉中进入益州,诸葛亮只要派人守好汉中,曹魏也无法对蜀汉造成伤害。当年,刘备不顾一切地东征孙权,就是基于这样的策略,可惜刘备慌促出兵,才酿成了大祸。

综上所述,诸葛亮要顺利出川,最好的决策就是效法秦始皇,远交近战,先消灭孙权,再对付曹操,才有希望统一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诸葛亮的接班人被刺死导致蜀汉灭亡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接班人被刺死导致蜀汉灭亡

在公元234年10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在这之后,蒋琬、费祎成为他的接班人,执掌蜀汉国政。此时蜀汉并未走向衰亡。但是一场刺杀案却改变了蜀汉的国运。当时作为诸葛亮的第二接班人,费祎却被曹魏降将刺杀,这便是蜀汉政治的转折点。

诸葛亮死后,当时的蒋琬、费祎基本延续着诸葛亮的治国方针,所以蜀汉维持了稳定。在253年正月初一, 郭修发现费祎比较容易接近,于是就利用新年宴会的机会,将费祎当场刺死。郭修原是曹魏的将领。后来在与蜀汉交战中,郭修被姜维捉住,被迫归降了蜀汉,可谓是“身在蜀营心在魏”。

费祎死后朝中乏人,奸佞上台。宦官黄皓开始跳了出来,肆意干涉朝政,导致蜀汉内部混乱不堪,国势日衰,逐渐走向灭亡。在费祎被刺死的那年春天,姜维就开始率数万人北伐,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损失也很惨重,极大地消耗了蜀汉本就不多的兵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诸葛亮

不让诸葛亮随行,是因为没有得到益州,那么就不能够丢掉荆州。荆州原本也并不是刘备的天下,这本身就是刘表的天下,但是曹操在南征的时候,刘表正好死了,所以儿子马上就选择投降。曹操就把目标直接就转移到刘备的身上,刘备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时间去做好部署,只能够仓促的应战,最终因为被打败直接的逃离。

刘备同意之后,马上就派诸葛亮进入到东吴,所以就需要在荆州留下一些非常有强势的人镇守,毕竟在益州还没有完全得手的情况下,也并不可以丢掉荆州。这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要知道诸葛亮一直以来实力都非常的出色,但是并不是军事方面的需求,所以把诸葛亮留下来也能够有效安抚民心。

另外庞统军事战斗能力很明显,要比诸葛亮更加的出色,诸葛亮的才能在荆州时期就已经体现在外交还有战略上。在此时就能够有效促成分流联盟,而且在军事这一方面诸葛亮从来也没有参加过实际的战斗,也没有提出过一些比较具体的政策,所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帮助到刘备。

庞统其实也没有具体的表现,但是如果不是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是不是会觉得庞统有这一方面的才能呢?其实庞统一直都告诉刘备,现在人力以及物力早就已经进入到枯竭的阶段。要想形成三足鼎立,这本身就很难实现,而如今早已进入到国富民强的阶段。刘备一直以来都会觉得在具体行动这一方面庞统还是非常有实力,在军事这一方面很明显要比诸葛亮更加的有实力,否则的话也不至于会得到刘备如此的认可吧,这也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庞统和诸葛亮正史里谁更厉害?庞统的死是刘备害的么?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蜀国的军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诸葛亮,但蜀国还有一位能媲美诸葛亮的谋士一直被大家忽略,这个人就是庞统。而且按照战功来说的话庞统可能还略胜诸葛亮一筹,无奈庞统英年早逝所以影响力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不过庞统的死刘备也要附上一定责任,当年庞统在吴国就是一个响亮的人才,只可惜蜀国各方面的资源还是匮乏很多,哪怕你再有才华平台太小也没用。

众所周知,徐庶因母亲被曹操扣押,在离别刘备时曾说道:“卧龙凤雏之大才,得一而可安天下!”卧龙,凤雏这两个名号是由当时的名士司马徽所封,认为这二人是并驾齐驱的当世奇才。然而我们似乎对诸葛亮的了解更为深刻些,这大概是因为凤雏庞统早死,才能未能得到发挥的缘故。

其实《三国志》中有记载,早在庞统身在周瑜手下做幕僚时,就提出了”铁索连环”的计谋,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庞统的“铁索连环计”,才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的关键所在。在庞统投身刘备后,刘备对他才能的认可以及信任都不亚于诸葛亮。庞统的死对刘备和诸葛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庞统不死三国可能会有另一番局面。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就算有长江天堑也无法阻挡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原本曹操统一天下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庞统与徐庶的”铁索连环计”却狠狠地把曹老板坑了一把,正是因为庞统的献计才让周瑜的火攻大败曹操提供了可能。但是孙权却因庞统相貌丑陋并没有重用他。

受此打击的庞统离开了东吴,来到了当时已经得到荆州的刘备那里,原本他是怀揣鲁肃和诸葛亮的介绍信来的,但本着大才的傲性庞统选择了官府的招贤榜,希望凭借实力得到赏识。但是凭借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的庞统依旧因相貌的缘故只被任命为耒阳县令,后来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让刘备认识到了他的才能。

公元211年,益州刘璋派遣怪才法正邀请刘备作为外援,共同抵御北方的张鲁。然而经过张松的介绍,法正很快就和刘备是一条心了,也希望趁益州刘璋暗弱夺取益州作为根基。此时庞统更是谏言:”曹操忙内政无暇南顾,若主公起荆州之兵必能夺取益州,三分天下之势可定矣”这简直说出了当时刘备的梦想。

于是刘备率领军师庞统,武将魏延,黄忠等出兵益州,留诸葛亮、关羽等坐镇荆州。刘备假装讨伐张鲁与刘璋在涪城会盟,达成共识后,由刘备出兵镇守北方的葭萌关,伺机攻打张鲁。由刘表提供粮草和地盘,为刘备做后勤工作。公元212年,已经在葭萌关驻守一年的刘备并没有向北方进攻,而是依靠刘璋的粮草把部队养的兵强马壮,因此与刘璋的矛盾日益激化。

当时摆在刘备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在未等刘璋下达逐客令前率兵返回荆州。二是乘刘璋不备夺取西川,成就当时诸葛亮为他描绘三分天下的蓝图。刘备自然不愿给人白白当了一年的守门员。于是找来军事庞统商议,庞统为刘备分析当前形势以及天下格局,积极支持袭取西川。并为此提供上中下三条计策。

上策: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一举平定西川。中策:假装班师回荆州,斩杀杨怀、高沛蜀中名将,夺其兵士粮草,然后进攻成都。下策:退兵回到荆州,结合荆州所有人马,慢慢蚕食益州。刘备听后言道:”上策太急,下策太缓,我看中策最为合适”。庞统虽知中策过于冒险但也无可奈何。

原本一切顺利,成功的引诱杨怀,高沛将其斩杀,到达雒城被蜀中名将张任所阻。庞统献计从大路和小路分兵同时进攻定可取胜。刘备引一军往大路,庞统从小路进攻,刘备感念庞统功劳将坐骑的卢让与庞统。当庞统沿小路走到落凤坡时,张任将士都误认为的卢马上的是刘备于是万箭齐发,就这样庞统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庞统之才不下于诸葛亮,早料定自己会死于落凤坡,这一切只是让犹豫不决的刘备拥有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罢了,临死前他将自己的攻去西川的计划草图交给兵士,并留下8个字:”今日我死,乃天命也。”刘备看到草图上的字后悔不该选中策让庞统冒险,诸葛亮看后不禁感叹失去一位挚友,一位知音,对漫长的兴汉之路多了一份迷茫,不禁怅然泪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诸葛亮和李严真实关系怎么样?李严为什么假传圣旨让诸葛亮撤军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去世后安排了两位托孤大臣,一位是诸葛亮还有一位是李严。只不过李严的存在感有些低,所以很多人对他的印象不深,实际上李严一直跟诸葛亮不和,刘备虽然把兵权交给了李严,但蜀国的实际掌权者还是由诸葛亮一人说了算。所以李严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经常耍耍小动作,这也让诸葛亮非常气愤,最后诸葛亮以延误军机罪把李严贬为平民。其实两位都是托孤大臣,理论上来说官职应该一样大,但是诸葛亮能降李严的罪说明当时蜀汉百官支持诸葛亮的还是大多数。

诸葛亮跟随刘备的时间更长,而且第一位主公便是诸葛亮,不像李严最早是刘表的手下。不过李严本人的确也是才华横溢,不然刘备也不会让他当托孤大臣。只是从蜀汉出身的人都比较看重感情,所以这方面绝对是诸葛亮占据了上风。对于诸葛亮来说,刘备交付他的遗愿一定要完成,哪怕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制定了北伐的战略,目的就是要匡扶汉室。这次诸葛亮打头阵,李严负责后勤。其实蜀军出门远征,后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粮食补给不到位那诸葛亮就只能选择回撤,这次出击就算白费了。

李严作为诸葛亮的死对头,也明白军粮的重要性,所以好几次找理由拖延军粮,导致诸葛亮前两次北伐都失败而归。到了诸葛亮第四次出击的时候,李严又发生了粮草运输不利的情况,而且这时候诸葛亮还收到了刘禅要求他撤军的命令。这也让诸葛亮感到非常的奇怪,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他一般不会干涉诸葛亮,而且在这北伐的关键时期让蜀军回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诸葛亮虽然内心充满疑问,但也不敢抗旨,所以放下大好优势只能回到汉中,不过回撤的时候杀掉了曹魏大将张郃,也算是有些收获。

不过等诸葛亮回去以后才发现这道圣旨是假的,刘禅根本就没让他回来,而这一切都是李严在背后搞的鬼。而且李严还恶人先告状,说诸葛亮连年北伐目的是为了掌握兵权,想要架空刘禅政权。这下算是把诸葛亮彻底激怒了,当时刘备托孤的时候都说诸葛亮要是想的话可以取代刘禅的位置,恐怕李严并不知道这件事。刘禅心里也明白诸葛亮不可能做出叛变之事,最后诸葛亮下令将李严治罪,贬为平民终身不得当官。刘禅也完全没办法阻止诸葛亮的决定,只能批奏。

李严也只能说他是自作自受,想要陷害诸葛亮最后却是自己被贬。可见当时蜀汉内部也不太平,刘备不在大家都各自怀有鬼胎。不过令人庆幸的是还没人敢动刘禅的位置,让刘禅成了三国在位最久的皇帝,如果刘禅中途被人威胁的话可能蜀汉的寿命就要大打折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何诸葛亮说火烧藤甲兵必损阳寿过于残忍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后,为何说“必损阳寿”

火烧藤甲军其实只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所采取的策略,那时候的刘备已死,孟获是南方的一个小部落,觉得在刘备死后自己就可以在蜀汉争得一席之地,所以就开始叛乱,最终被诸葛亮平叛。

诸葛亮在那时候采用了火烧藤甲军的策略之后,说了一句话,说是这样的策略一定会减少阳寿,为什么呢,首先,虽然诸葛亮曾多次使用火攻的办法来攻敌,但是以前多数都是用来对抗外敌,这次的孟获属于是内乱,用火烧的办法就显得过于残忍

其次,藤甲军其实就是因为将士们身穿藤甲,抹了油,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但是一旦被火烧的话,就会被活活的烧死,算是很残忍了,所以说诸葛亮知道这样会减少自己的阳寿,这也算是为了后面诸葛亮在54岁就离世做了一手铺垫,算是罗贯中先生对于诸葛亮年仅54就离世的一种解释,但终究只是存在于三国演义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国志最推崇的三国八大谋士是谁?诸葛亮为何没有上榜?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很多人都能说出很多名字来,不过相比很多人还是非常推崇诸葛亮的吧。诸葛亮在很多人的心中,就是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说是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不过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了。而其实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心目当中,他给当时的三国的各自的谋士列了一个“八大谋士”的名单,这其中,三国里面分别有不同的谋士,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后世人推崇的诸葛亮居然不在这些人的行列之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没有诸葛亮,那这八大谋士又分别是哪些人呢?1.曹操阵营:荀彧、荀攸、贾诩

《三国志-魏书十-荀彧攸贾诩传》:“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三国志》对曹魏的记载有三十卷,其中前八卷是记载包括曹操在内的帝王、后妃,以及曾割据一方的诸侯,第九卷是包括曹氏、夏侯尚在内的宗室,接下来第十卷就是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的合传,至于其他众多谋士比如郭嘉、程昱、董昭、刘晔等人则是在第十四卷,可见在陈寿心目中这三人的地位很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陈寿认为荀彧有王佐之风,荀攸和贾诩仅比张良和陈平略逊一筹,这个评价是相当高了。

在陈寿心目中,曹操五大谋士,郭嘉和程昱则是第二档,比不过第一档的荀彧、荀攸和贾诩三人。2.刘备阵营:庞统

刘备麾下有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三大谋士,谁才是陈寿心目中的最佳谋士呢?我们来看看他的点评:

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很明显论参赞军略之能力,陈寿认为最厉害的那个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法正,而是庞统,因为陈寿把庞统和荀彧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而把法正比作程昱和郭嘉,地位略逊一筹。

至于诸葛亮,陈寿说得很明白,治世之良才,能力堪比管仲和萧何,至于谋略非其所长,就要差了一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谋士排名诸葛亮不要说前三名,能进前十都不错了。3.孙权阵营: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三国志》吴书部分,周瑜、鲁肃和吕蒙是一同列传的,从传记最后的点评可以看出,陈寿对他们三人是赞誉有加:

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陈寿尤其推崇吕蒙,认为他有国士之量,这个评价不是一般的高,同样被陈寿点评为国士的还有一个人,那个人叫张飞。

除了帝王之外,《三国志》只有两人得以单独立传,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陆逊陆抗父子一同列传),陈寿对陆逊的评价也不低,认为他是:“庶几社稷之臣矣。”并且还说刘备最怕的就是陆逊:“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

至于其他谋士,比如陈宫、沮授、田丰、徐庶等人,陈寿并未做出点评就不多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什么不找诸葛亮 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诸葛亮当时年龄较小,第二诸葛亮当时并无知名度,第三,在曹操的身边人才济济,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选择诸葛亮。当时的诸葛亮知名度并不高,无数人认为这无非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实力,曹操自然不可能会选择诸葛亮。

诸葛亮当时年龄很小

刘备当年邀请诸葛亮,其实诸葛亮才年仅27岁。这就意味着诸葛亮只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曹操没有理由去选择诸葛亮,而放弃其他的人才吧。

诸葛亮当时名声不显

诸葛亮是极其自信之人,曾将自己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放在一起对比,后来证明,诸葛亮确实和管仲之间有着不相上下的实力,可以佩戴物料,确实有着让人佩服的军事才能。但在没有走出深山之前,没有来到刘备的身边,无数人都认为这无非是自吹自擂,毕竟没有人见识过诸葛亮的实力。唯一相信诸葛亮的,估计也只是身边的这些朋友,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无非只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吹捧。如果诸葛亮真的有显赫的地位,相信也没有必要留在深山中,因此当时的曹操完全不知道有诸葛亮的名号,根本不可能会邀请他出山。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

自古以来英雄辈出,在曹操身边有无数的能人将士,比如郭嘉,司马懿,全部都是顶级人物。在曹操的集团中,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全部都有着一等一的实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此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放弃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而选择一个知名度并不高的诸葛亮。如果自己强行带走,可能无形之中还会给诸葛亮带去一波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诸葛亮的才能,因此曹操完全没有必要选择舍近求远,去邀请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如果诸葛亮出祁山让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会怎么样?

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果诸葛亮祁山让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会怎么样?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愿领人马分兵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可是诸葛亮不愿意冒险拒绝了。

操作方法

1

魏延下场如下:

1.走子午谷,不小心摔死;

2.被魏兵侦查到,等死;

3.到晚了,被丞相挥泪斩死;

4.到早了被夏侯楙坚守,饿死;

5.到早了虽然夏侯楙跑了,但走的时候烧光了粮草,饿死;

6.到早了夏侯楙跑了,还留了粮草,得到补给但因孤军深入,力战而死;

7.到的正好,并且夏侯楙跑了还留了粮草,和丞相一起攻下长安,记下大功出任大将军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但因和杨仪水火不容且自己人缘极差被整,被马丁宁砍死。

2

emmmmmm!夏侯楙一战成名!

魏大将军前无补给,后无援军!

全军......饿死、渴死、累死!三选一!

司马家最后对手竟是魏安西将军夏侯楙!

哈哈哈哈哈哈!魏国表示:感谢魏延大礼包!

3

系统播报:蜀军胃炎开传送降临长安。

系统播报:蜀军胃炎召唤流星破长安。

诸葛亮:胃炎666

司马懿:胃炎666

胃炎:妈蛋怎么到处都出魏军打过来了,孔明快来救我:

诸葛亮:胃炎666

司马懿:胃炎666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

子午谷这件事基本上子虚乌有,因为那是《魏略》说的。《魏延传》本传只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后面一大堆子午谷的执行细节都是魏略编的,根本不可靠,《魏略》的可靠性如何看看后面就知道,后面它还说诸葛亮死时本欲将兵权交给魏延,被杨仪陷害并强行攻击杀害,结果被裴松之斥为”此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可见在裴松之眼里,魏略对于季汉方面的事也就跟写小说差不多。

本传中唯一值得推敲的地方,在于那个”如韩信故事“,如果陈寿没有瞎编的话,表面上看,魏延献的计实际上就是韩信的旧例,而且当初还成功了。

所以我后来还特意查了一下楚汉之争时的暗度陈仓,却发现后来网友对此的研究是颠覆性的。那就是《史记》中并无取关中时韩信走了哪条道的记载,甚至《淮阴侯列传》中只有一句“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不仅没有韩信随军参谋的文字,连韩信的名字都没提。相比之下,刘邦、曹参、周勃、樊哙等人经陈仓取咸阳的过程,就有详细记载,所以我认为大体还剩下三种可能:

刘邦取关中的时候,韩信根本就没有参加,或者只是一个小角色,陈寿的“如韩信故事”也是编的,意欲提高魏延献计的含金量。

取关中时,韩信确实并不随刘邦主力行动,而另外带领一支人马,有些学者就通过《三国志》倒推韩信走的就是子午道,结果也可能劳而无功,于是司马迁都不好意思写到本传里。不过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不然魏延何以视之为成功范例?)。

取关中时,韩信另外带领一支人马,但走的并不是子午道,最后与刘邦军顺利会师函谷关。但是过程中并没有取得大的战功。也就是有些答主说的,“异道会于潼关”也许并非不可行,也没有看起来那么冒险,但这么做的前提是蜀军主力优势明显,毕竟历史上干掉章邯的活,其实大部分还是刘邦的主力(包括曹参、周勃、樊哙等人)干的,刘邦当初即便是分兵而行,偏师也并没有特别大的交战任务。

总之,无论以上三个哪个是真相,《魏延传》的措辞都要谨慎很多。网上流传最多的版本是《魏略》的10天奔袭下长安,这个一看就漏洞百出,要知道,魏延是公认的名将,守汉中十年深谙当地地形,北伐中也受到诸葛亮重用,不大可能出这么馊的主意,而裴注很多野史又很喜欢将一些名将脸谱化为莽夫甚至是白痴,这在关羽的裴注中已经充分体现了。

5

一万人走子午谷,古子午谷约一千汉里,800汉里是唐朝后。

子午谷有子午关防御,子午谷是难行的大道,有斥候。

曹公爱屠城,渭水之战曹操入关中,数万户百姓经子午谷到达汉中,这么明显的道走个屁。子午谷人人尽知,不过比较难走罢了。

曹真一个多月才走一半,然后碰到大雨退军。魏延昼夜兼程,按曹真两倍速度也需要一个月以上才能出来。有人认为小股部队速度快,但那只限于二百里内,超过二百里后速度依赖于后勤补给。

子午谷长千里,难不成魏延的五千运粮兵背着百斤粮草物资还能日行百里?而且还是难行的山路?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认为魏延十天可以走出子午谷。

而魏军再迟半月也可以收到蜀军北伐消息,而魏延即使三倍曹真速度,二十天内别想到子午关。

只需少数兵力往子午关一堵,魏延能干嘛?如果分出千余魏军于子午关,魏延死无葬身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刘备临死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 不给诸葛亮 这才是刘备高明之处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的信任和李严的高度重视。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即将告别人世。在临终前,他召集了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前来托孤,交托他们辅佐少主刘禅。尽管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情谊深厚,但李严在这一重要时刻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刘备的托孤之举并不仅仅是对诸葛亮的信任,更是对李严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李严在托孤中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他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两人关系并非从属,而是平等。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负责统领内外军事,并镇守永安白帝城,这实际上就是接管了兵权,将诸葛亮的军事权力架空。

这种安排并非偶然。永安白帝城不仅是刘备托孤之地,更是面向东吴的重要战略据点。当时蜀汉与东吴的关系紧张,刘备对东吴可能的反攻保持警惕。他将军权交给李严,还将重要的边防要地交由李严镇守,可见他对李严的重视程度。

李严并非历史中的“打酱油”角色,他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就表现出重要的才能。刘备最初进军益州,李严作为成都县令,实际上是一个“首都市长”的角色。在刘备入侵益州的过程中,李严的投降对加速刘备的胜利进程起到了关键作用。李严的投降使得刘备迅速获得了重要的战略据点绵竹,并获得了大量物资。李严的倒戈行为在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李严不仅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他还在政治和法律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能。他积极参与制定了蜀汉的法律条例,对益州的建设贡献巨大。他的多才多艺和全面能力使他成为蜀汉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然而,李严在受托孤后的表现却出现了变化。他似乎逐渐迷失在权力之中,变得自私且不顾大局。诸葛亮在北伐时,李严的一系列行为显示出他对权力的追逐。虽然他曾在政治、军事、法律等方面展现出过人才能,但在某种程度上,权力也可能改变了他的为人。他的这些行为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和不满。

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的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他对李严才能的认可和对局势的判断。李严在政权建设和军事作战中表现出色,虽然在托孤后出现了一些不当行为,但也不能否认他在蜀汉政权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李严的故事也反映了权力对个人的影响,以及政治斗争背后的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上赤壁大战的时候,诸葛亮到底在干什么呢?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赤壁之战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现在大家都几乎的知道了,赤壁之战其实并不是诸葛亮的所做所为了,而是另有其人了,那么我们就不防再说说当时诸葛亮是没有参与赤壁之战,那么他当时在干嘛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不要错过了,欢迎一起点评分析了!

刘备“三顾茅庐”时是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而赤壁之战是208年7月至208年11月。《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基赋税,以充军实。”

从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出,三国时期军师中郎将是掌管后勤的,职务是低于将军的。当时关羽为偏将军,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这是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是208年春天出山,208年7月赤壁之战开始,当时刘备是46岁,诸葛亮是27岁,在这几个月的时间,虽然诸葛亮的《隆中对》打动了刘备,但刘备不可能委以重任。一个是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才能还有待观察,另一个就是刚下山就委以重任,难以服众。这段时间里诸葛亮的职务《三国志.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从诸葛亮被刘备指派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吴抗魏”来看,诸葛亮的职务应当是个参谋。

《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安16年,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先主即称帝位,策亮为丞相”。从这里看,诸葛亮下山3年后,才被刘备任为将军,直至刘备称帝,诸葛亮被任为丞相。诸葛亮是从下山,一步一步经过实践锻炼,才逐步掌握蜀国军政大权的。

诸葛亮208年下山到208年7月做刘备的参谋,没有任何军政权力。实际上赤壁大战与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借东风”、“草船借箭”、“火攻”等都是周瑜、鲁肃和黄盖的功劳。诸葛亮最大的功劳就是促成了孙权和刘备联盟抵抗曹操,赤壁大战一开始就没有诸葛亮什么事了。赤壁大战后,曹操兵败,从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去做皇帝?

全文共 175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临终托孤时,深知自己的儿子刘禅并不是一个能与自己相比的人,也许是出于“嫡长子”的身份,刘备别无选择。他也告诉诸葛亮,若是刘禅委实不能做这个君主,他可以取而代之。然而大家都知道,即使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也一直奉他为主,那么他又是为什么没有取代刘禅,自己做皇帝呢?

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一意地在成都替刘氏看家。不到五年,他就坐不住了。如果允许对古人的心思胡乱猜度的话,我会想,诸葛亮不计成败地北伐,一大原因,是要回避皇帝刘禅。刘禅对诸葛亮又敬又怕,敬也罢了,这位相父智逾周公,自己的德才,怎么掂量也不及成王,能不“严惮之”?诸葛亮坐成都,刘禅吃也不敢吃,玩也不敢玩,束手束脚,着实没什么风光。诸葛亮自己也别扭,做臣子的令皇帝怕,岂是长久的事?虽然眼下君臣情笃,但日久天长,必生龃龉,有道是距离产生美,不如离得远些,君臣两便。

建兴五年三月,诸葛亮进驻汉中。从此,到七年后病逝五丈原,他再也没有回过成都。其五次北伐,七番用兵,岂能撼动曹魏?这一点,以他的智力,不会看不出来。所谓尽人事以听天命,天命如何,诸葛亮心知肚明,那么剩下的,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在公而言,不愿效公孙述之坐以待毙;在私而言,要以死于王事为自己的结局。

那么,回到那个老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不赶下刘禅,自己当皇帝?刘备临死的时候,已说过“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遗命在耳,诸葛亮此时“夺了鸟位”,也可以说是“奉旨篡汉”,有何不可?诸葛亮虽然忠诚,并不愚蠢,如果事皆可行,区区一个“忠”字挡不住他。那么,不可行的是什么呢?

诸葛亮清楚,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材料。我们看他的《诫子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云云,知他的性格,多内省而自敛。这样的人,当当丞相是可以的,要做开国皇帝,就差得远了。

皇帝并不像咱们想的那么少。从秦始皇开始算,中国称过帝的人,可能成千上万,特别是在乱世,夥涉为王者,遍地都是。只是绝大多数,顶多算山大王,或山皇帝。最寒酸的一位,只有两个臣民,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大将军。文武夹辅着,这个皇帝去讨正宫娘娘,半路上被人捉起,国祚不永,亦云悲哉。

这么多皇帝,分为两种,一种是继承人,一种是创基人。普通人生而不是现成皇帝的子侄,要创造幸福,只有靠自己。其中很要紧的,是胸有大志。当年刘邦去咸阳公干,看见始皇的排场,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看到始皇南巡的威风,对他叔叔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另一位陈胜,年轻时在田里做工,便怀鸿鹄之志。他有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实在是帝制时代的最强音。

刘备之有大志,从一点上就看得出来:他自称是汉朝的宗室。诸葛亮呢?从小就没这种志向,等到做了丞相,有了大权,现要立志,来不及了。

仅有志向还不够。要做开国皇帝,最要紧的素质,是性格中的某种因素。比如刘邦的时代,大家平起平坐,你是枭雄,我也是枭雄,凭什么你不听我的,我倒要听你的?刘邦性格最突出的一点,是盛气凌人,当亭长时,对属吏“无所不狎侮”,当上了王公,待人更是无礼,呼喝下属如小儿。人性的弱点,是屈服于强者,投靠于强者。而强者的强,并不总是在智力和势力的意义上,多数时候,还是性格决定命运。陈胜称王,而吴广为假王,二人的高下,只在性格。和刘邦一同起事的,还有萧何、曹参,这二人论才论德,都比刘邦高,而一为主上,一为臣下,就是气势之别。

社会学家有研究,人们说话,一部分是在交流信息,另一部分,是在控制与接受控制。普通人说话办事,多少总要为对方着想一下,真正的强人,从无这种忌讳。他们知道,只有自己多占一步,才谈得上让别人让步,而所谓皇帝,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对他让步。在人类的原始时代,可能曾有那么一个阶段,领袖是力气大或岁数大的人,而自从政治权力一出现—一开始是神权,社会就被那种性格的强者领导了。

比刘邦更好的一个例子是朱元璋。刘邦为人大度,是个不错的领袖。朱元璋凶狡猜忌,然而为开国皇帝,他性格的强悍,实有过于刘邦。我们看他,只识得几百个字,就随意论衡文事,评点诗文,上达圣贤,下及群臣,仅此一项,便可知道他的自信,非常人所及。你可以叫它勇气,也可以叫它厚颜无耻。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人当了皇帝。

诸葛亮,自然也是性格上的强者,但还不够强;能驾驭人,但心有顾忌,而未能全心投入驾驭人的快乐中去。所以他当不了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过节?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精力,临终前还在安排事宜,再加上影视剧的塑造,为人自然应该是仁和大度,除了对待敌方阵营的对手,他对待己方的魏延的态度却也让人难以理解。按理说,大家都是为了蜀国的未来,为什么诸葛亮偏偏就如此厌恶魏延呢?

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六出祁山得寸土,却也不得不去见先帝了。但是,他却给身旁的人留了一道意味深长的遗言:“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这句话在杨仪听来是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意,让自己与姜维率三军先退回汉中。而魏延觉得这是诸葛亮允许自己带领亲兵,继续北伐。这便让本就有嫌隙的杨仪和魏延矛盾激化,相互攻讦。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杨仪也被削去官职,羞愤自杀。

很明显,诸葛亮是故意引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他指定的接班人姜维就是这个渔翁。魏延效忠蜀汉多年,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诸葛亮如此厌恶他,而宁愿选择从魏国投降来的姜维呢?

脑后反骨不过是小说戏言,不能当真,那么还得从魏延的为人上寻找答案。

首先,魏延跟关羽有点像,傲视同僚。魏延是个独当一面的大将,对待将士能做到赏罚分明,同甘共苦,所以将士们愿意跟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他对文人士大夫就有点瞧不上眼了,懒于结交,所以跟朝中文臣不和,也为诸葛亮不喜。《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其次,魏延性格爽直,口无遮拦。这在旁人(特别是诸葛亮)看来就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刘备在世时,魏延为表忠心就经常自夸如何如何大败曹军,丝毫不给关羽张飞留余地。到蜀汉后期他已是第一大将时就愈加张狂,诸葛亮刚死时还说过:“丞相虽亡,我自见在。”这样的话,意思就是诸葛亮虽然死了,不是还有我魏延在吗?

再次,魏延为人独来独往,不善拉帮结派。魏延不但不亲近文臣,跟马超、黄忠、赵云这些武将相处也不是很融洽。由于他特立独行,刚直耿介,如果由他接诸葛亮的班,恐怕难以服众。

然后,魏延功勋卓著,有功高震主之嫌。魏延的资历可能逊于五虎,但绝对高过关兴张苞,堪为长辈,这在蜀汉后期是个很特殊的身份。魏延还累有功勋,参与了整个蜀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五虎将逝世以后,更成为北伐的中流砥柱,这让诸葛亮也不得不对他忌惮三分。

最后,兵出子午谷的奇谋,多少让诸葛亮有点下不来台。诸葛亮用兵一生谨小慎微,稳扎稳打,所以他不愿采用魏延的奇谋。诸葛亮用兵向来大权独断,部下只有服从,而这次魏延独持异议,后来证明又确是妙计,让诸葛亮颇为尴尬。

总结一下就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延续都立下了莫大的功劳,非常值得后人的纪念和缅怀。然而他对魏延的偏见却使这位大将蒙受了冤屈,才能得不到施展。从魏延自身看,他一生忠肝义胆,大节不亏,却疏于小谋,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果刘备真得到天下会除掉诸葛亮吗?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诸葛亮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诸葛亮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有策略家,可以说,诸葛亮说的事情几乎都会实现,诸葛亮也是被赋予了神机妙算的称号。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则消息称如果刘备真的到天下的话还会除掉诸葛亮吗?历史还会有转机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开国皇帝杀害功臣这种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所以说我们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刘备最推崇的祖先刘邦就是这样一个人,东汉开国的功臣中也就几个人善终了,像功劳最大的韩信都被杀了,当然这也是因为韩信个人的问题了,但是杀功臣这件事确实事实。 那么在三国里被称为贤君,最重兄弟感情的刘备会在赢了天下之后杀了自己的功臣么?要知道是当时的刘备自己找事,就凭蜀国的那些人才,只要慢慢发展上几年,绝对是能干翻曹魏和孙吴的。

但猜测只能是猜测,刘备是不会杀掉那几个大功臣的,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原因。首先就是对刘备威胁最大的人是谁?那肯定是诸葛亮了,要不是诸葛亮的话,刘备也只能当一个小小的诸侯了,或者成为曹操的手下。但是刘备是不会提防诸葛亮的,因为诸葛亮真的是为蜀汉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刘备对于诸葛亮有多信任和尊重,刘备死之前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行,就让诸葛亮当皇帝,这样才能让蜀汉的事业延续下去,这是直接把天下送出去了啊。可是即使刘禅确实很无能,但是诸葛亮依然为了实现先帝之托,尽心尽力的辅佐他,多次北伐,这份忠心千古无二啊。

毕竟历史上那些被杀的功臣都是一些心高气傲的人,而诸葛亮却淡泊名利,出山之前就给童子说要他留下这些农田,以后还有回来耕种,要不是在逆天改命的时候被魏延这小子给打扰了,诸葛亮帮助刘备赢得天下之后是绝对会继续回老家种地的。至于关张二人,那肯定是不会被刘备下手的。先不说二人的忠心程度,处处都为自己的大哥着想,二人身上的旧伤都不知道会不会让他们两个活到刘备赢得天下的那一天。

后来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去攻打东吴,其实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论如何,蜀国的实力肯定都要削一大块,所以说诸葛亮和赵云等人也是竭力阻拦。但是刘备说了,要是没了兄弟,自己要着皇位干什么,执意伐吴,最后死在了路上。对自己的兄弟都这样了,他还能在以后为难他们么?

刘备最后能和孙权、曹操抗衡的原因就是他手下有着很多的牛人,而这些牛人几乎都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这主要就是因为刘备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贤君是做不出那种坑杀自己功臣的事情的,就算是坑杀了,那也是在他忍不了的时候,但也绝不会是孔明和关张几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贬低诸葛亮?和易中天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4151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也有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或许也有很多人听过易中天讲解三国故事吧。不过,易中天的很多观点其实让很多人还是并不太能赞同的。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贬低诸葛亮,与之前将诸葛亮视为神明的态度是大大不同的,而现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会变成这样呢?1.易中天为什么黑诸葛亮

易老不是贬低诸葛亮,而是坚持事实。现代人认识诸葛亮大多都是看三国演义而不看历史。而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正统的神话小说,自然要神化蜀国(诸葛亮关羽等)魔化魏国(曹操)弱化吴国(孙坚周瑜等)。事实上诸葛亮很有才,但不如演绎般神。陈寿是一代良史,其所生活的年代晋距三国不过五十年,所写三国志自然更加可信。陈寿也不存在贬低蜀国,他对刘备,对关羽,对诸葛亮都作了很多正面的肯定,如果他有意贬低蜀国,完全可以把他们写成缺心眼。避尊者讳,这个有,历朝历代都有,陈寿毕竟活在司马家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陈寿的爸爸被诸葛亮砍了?

什么叫说清事实?什么叫还原历史?《三国志》就是正史吗?陈寿在晋国任职,敢对司马家劲敌诸葛亮评价太高吗?陈寿的父亲被诸葛亮治罪下狱就无所谓吗?诸葛亮已经被大多数人推崇上千年,曹操也是争议人物,某人作为一个想出名的作家、学者,如果和大家一样称赞诸葛亮,批判曹操,那就随波逐流了,很难被公众关注。现代社会要想火,肯定得与众不同,另辟蹊径,所以这些历史人物就成了牺牲品。如果普通大众为了这些互相争论,对历史的认知好像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帮助人家更火了。

易中天教授讲三国的本质是“拿着史料反演义”,虽则对小说大加挞伐略有些无趣,不过在不少人把演义当正史的21世纪初,确实有普及三国正史的意义,功劳不小。

正史《三国志》是既褒曹又褒刘,毛本《三国演义》是拥刘贬曹,所以易中天要反过来,褒曹贬刘贬诸葛。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易只是历史的科普者,并非历史研究者,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爱憎是可以的,甚至还能让普及讲座更加精彩。问题是,因为易中天自己的爱憎,夹杂了一些私货——具体的,包括混淆史料与演义(比如,说刘备就会哭)、对史料选择性采用与忽略(比如,夸了曹操一堆,说曹操缺点是残暴,然后举的例子居然是曹操杀死讨厌的许攸,而不提曹操杀吕伯奢,屠城杀降),以及歪曲解读(比如,说曹操在白马之战后带着民众撤退,是怕袁绍屠城,又说刘备携民渡江是强迫民众走的)等。这下,可就要误导听众了。

拿诸葛亮来说,举一个例子:著名的武侯祠“攻心联”,本是对诸葛亮的褒扬。易教授偏要解读为“批评”。遭到网友的群起反对后,新录制的里面删除了这一部分,可是后来又发了一篇长文辩解一番。总之,感觉就是费劲巴拉去论证鸡蛋是方的……

《品三国4》中,易中天将讲述三国鼎立后,一个个走向灭亡直至被西晋统一的过程。其中易中天新解诸葛亮,指出诸葛亮的擅权与曹操并没两样。“汉献帝固然是傀儡,刘阿斗又何尝有权?至于诸葛亮本人,就连职务也和曹操一模一样,都是丞相。”易中天表示,两人的政策都是“虚君实相”,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易中天看来,同样擅权的诸葛亮和曹操的民间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都是文学创作所赐。“在文学创作中,社会不但需要正面典型,也需要反面典型。”易中天说,曹操挡了士族地主阶级的路,只能等着被画成一张大白脸。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就演变成了“天使”。2.不扶刘禅是为专权于身

“通常的说法很简单,刘禅扶不起来嘛,智商低、能力差。事实上,刘禅并不弱智。”易中天这样认为。

易中天举出一个明显的例子: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

易中天推测,诸葛亮之所以不还政给刘禅,是想实现自己“虚君实相”的政治理想。3.坚持北伐源于“野心”

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来,诸葛亮其实很清楚这些,他之所以坚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设计将来要北定中原,“尽管荆州丢了,形势变了。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只要他有一丁点机会,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4.挥泪斩马谡为平内乱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中著名的段子,但在易中天看来,其中疑点重重。

“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你就要杀他,你有多少将军可杀?蜀国人才本来就少,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易中天表示,蜀国内部很不稳定,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力量相互抵制。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情枉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5.易中天为什么黑诸葛亮

因为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的,而诸葛孔明又是蜀汉的顶梁柱,可以说没有诸葛武侯就没有西蜀的疆域,光靠勇猛无敌的五虎将,那刘备可就比吕布还惨了。人家吕布至少还有个陈宫,貂蝉也很聪明,而且不是褒姒、妲己那种女人。所以说,三国演义的主要笔墨自然就到了诸葛亮的身上,所谓言多必失,讲的越多,那么让人研究的就越多,自然褒贬也就越多。而赞扬的声音太多,如果易老师也跟着人家继续赞扬,那么体现不出他的价值,所以他就选了贬低,借此抬高人气,显示自己的学识,让人注意自己。此为其一。

其二嘛,文人墨客通常有个毛病,总爱凸显自己的才能,而贬低他人,越有才越如是。因而易老师对打击这位几乎被神化的军神,不遗余力。

主要就这两点了,至于什么喜欢曹魏、东吴什么的,其实跟第一点同理,不是他真的喜欢,有才的人都知道,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要带着批判的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所以作为教授的易老师,不会有个人的好恶在里面。只是因为曹魏、东吴不是三国演义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所以想爆个冷门,大家不是都说曹操是奸雄嘛?是贼嘛?那么他就偏偏要说曹操是枭雄,是人才。这样就能成为焦点了。

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说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引咎责躬,厉兵讲武,当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之时,他上此表请求再次伐魏。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有一篇《出师表》,因此这一次的被称为《后出师表》。这篇《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写?历来看法不一。

东晋的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当然认为它是可靠的。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他持论谨慎,不言其非,也不言其是,不过,他客观记述的情况,却能启发人们去怀疑《后表》的真伪。所以,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就怀疑《后表》是后人伪撰的,他认为,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欠考虑,陈寿《三国志》不载此文“极有卓见”。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或者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或诸葛亮误记,但有一件事却不可能误记,即赵云之死。赵云是建兴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虽然失利,但未大败,更不至于丧生,他还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退军以后的事。这是《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的。但上于建兴六年(228)十一月的《后表》却说赵云和另外七十多名战将都已经死了。这个明显的漏洞很难作别的解释。

更主要的是,《后出师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表》是上给后主的。诸葛亮这时尽管揽蜀汉大权于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后主窝囊无能,但后主毕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刘备临终之重托,因此,他对后主一向是恭谨的,虽时时苦心劝谏,但措辞总是诚恳委婉,《前出师表》就是这样。不像这篇《后表》,开头就直说后主无能,当面指问:“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诸葛亮说的话。

近年有人提出,《后出师表》应是诸葛亮所写。因为张俨与诸葛亮同时稍后,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很熟悉,如果《后出师表》为人伪撰,张俨不会不加辨别就把它收进《默记》。至于陈寿,因为不敢犯司马氏之讳,所以不敢把骂他们为魏贼的《后出师表》收入《三国志》本文。

但较多的人恐怕还是认为《后出师表》不是出自诸葛亮之手。比较而言,这一种意见理由充分一些。

《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又比如,《后表》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或者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或诸葛亮误记,但有一件事却不可能误记,即赵云之死。赵云是建兴七年(229)死的,他在第一次北伐中虽然失利,但未大败,更不至于丧生,他还被贬为镇军将军,这是退军以后的事。这是《三国志·赵云传》和注引《云别传》明确记载的。但上于建兴六年(228)十一月的《后表》却说赵云和另外七十多名战将都已经死了。这个明显的漏洞很难作别的解释。

更主要的是,《后出师表》的行文不像出自诸葛亮之手。《表》是上给后主的。诸葛亮这时尽管揽蜀汉大权于一身,他也清楚地知道后主窝囊无能,但后主毕竟是他的君主,而且他受刘备临终之重托,因此,他对后主一向是恭谨的,虽时时苦心劝谏,但措辞总是诚恳委婉,《前出师表》就是这样。不像这篇《后表》,开头就直说后主无能,当面指问:“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诸葛亮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