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豆腐脑有点酸什么原因(优秀两篇)

浏览

541

文章

2

篇1:豆腐脑发酸的原因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豆腐脑,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营养食品。又称老豆腐,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养分食品。人体对其吸收率可达92—98%,豆腐脑除含蛋白量外,还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类维生素和矿物量。特别是用石膏做凝固剂时,不只制出成品多,而且含钙,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对防软骨病及牙齿发育不良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豆腐脑的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家常味豆腐脑,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豆浆经食用石膏点成后就是老豆腐,因为卤水点出的半成品是不能吃的,所以我们常吃的老豆腐都是经食用石膏点出来的。

豆腐脑的最大特点是豆腐的细嫩,故称豆腐中的脑,因此要掌握点卤的技巧。它要求熬浆用微火,不能溢锅,使豆腐脑不糊、不苦、不涩,勾卤时用急火,一开锅就行。卤的烹制要用鲜羊肉片和好口磨汤,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炖肉的技法熬卤,才能保持卤的新鲜。豆腐脑除含蛋白质外,还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剂,含钙量会有所增加,对防治软骨病及牙齿发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不过豆腐脑有时发酸,豆腐脑发酸的原因是什么呢?使用的葡萄糖酸内酯用量过多,或者是质量一般。

今天小编对豆浆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识别腐败变质的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豆腐脑为什么出水 可能是这个原因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正常情况下,好的豆腐脑是不会出水的,但是有时候偏偏就会买到了会出水的豆腐脑,其实很多人也弄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下面介绍豆腐脑为什么出水可能是这个原因。

豆腐脑为什么出水

豆腐脑水多可能是豆子和水的比例没有把握好。一般豆子和水的比例是1:5或1:6,只有按照这个比例,豆腐脑才能做成功。

豆腐脑的好处

1、强身健体。每百克豆浆含蛋白质4.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1.5克、磷4.5克、铁2.5克、钙2.5克以及维生素、核黄素等,对增强体质大有好处。

2、防止糖尿病。豆浆含有大量纤维素,能有效的阻止糖的过量吸收,减少糖分,因而能防止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日常必不可少的好食品。

3、防治高血压。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是有力的抗盐钠物质。钠是高血压发生和复发的主要根源之一,如果体内能适当控制钠的数量,既能防治高血压,又能治疗高血压。

4、防治冠心病。豆浆中所含的豆固醇和钾、镁、钙能加强心机血管的兴奋,改善心机营养,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流防止血管痉挛。如果能坚持每天喝一碗豆浆,冠心病的复发率可降低50%。

5、防止脑中风。豆浆中所含的镁、钙元素,能明显地降低脑血脂,改善脑血流,从而有效的防止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生。豆浆中所含的卵磷脂,还能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

6、防治癌症。豆浆中的蛋白质和硒、钼等都有很强的抑癌和治癌能力,特别对胃癌、肠癌、乳腺癌有特效。据调查不喝豆浆的人发生癌症的概率要比常喝豆浆的人提高50%。

过量吃豆腐脑的坏处

1、导致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进入人体内的植物蛋白经过代谢后,大部分会变成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但是老年人和一些肾病患者的肾功能下降,要是他们食用过量的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其出现肾功能衰退,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2、导致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旦食用过量,就会使这些蛋白质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消化不良,会使人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的症状。

3、导致碘缺乏病

豆腐中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可以促进人体对碘的排泄。因此,人若长期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体内碘的大量流失,使其罹患碘缺乏病。

4、引发痛风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类物质。而嘌呤代谢失常是引发痛风的关键原因。因此,痛风患者食用豆腐过量时很容易会引起其痛风发作。

5、引起动脉硬化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进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半胱氨酸。而半胱氨酸会损伤人的动脉管壁的内皮细胞,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引起动脉硬化。

豆腐脑的禁忌人群

1、凡平素胃寒,饮食之后不适或作闷,反胃之人忌食。

2、患有慢性肠炎,易腹泻,腹胀,夜尿频多,遗精梦泄者忌用。

3、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不宜食用。

4、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儿童不宜多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