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赛螃蟹的起源于哪里最新20篇

浏览

2739

文章

1000

篇1:世界难民日的起源和主题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难民日(World Refugee Day)是每年的6月20日,是 联合国难民署(UNHCR)确定的一项纪念日。起初,它是 非洲独有的纪念日(原名“ 非洲难民日”),因为非洲历来是包容、庇护难民数量最多的地区。现在,小编和大家说说关于世界难民日的起源主题!

主题

2001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尊重”,也是第一个“世界难民日”。

2002年世界难民日主题:“优先解决女难民问题”。

2003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难民青年”。

2004年世界难民日主题:“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

2005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勇气”。

2006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希望”。

200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联合国难民署没有指定的主题)。

2008年世界难民日主题:“保护”。

2009年世界难民日主题:“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

2010年世界难民日主题:“家园”。

2011年世界难民日主题:“一个流浪家庭已经算太多”和“一个被剥夺希望的难民已经算太多”。

2012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难民别无选择,你有”

2013年世界难民日主题:“用一分钟时间,支持一个难民家庭”。

目的

难民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的一大顽疾。为保证难民的基本权利,以及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难民地位问题, 早在1951年,联合国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由于,灾难、战争、民族及种族争端等使得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从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80多起战争或冲突,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难民数量一直高达2000多万人以上,1994年曾达到2742万人,其中,妇女和儿童占难民总数的80%,难民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难民问题的关注,并对难民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有所认识、尊重。2001年第一个“世界难民日”将主题定为“尊重”,即尊重难民作为人的存在。

起源

在1950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署以及1951年出台的《联合国难民公约》的共同推动下,世界难民保障体系得以建立。这一体系是用来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波所带来的人口流动的影响,并且通过主张难民权利以鼓励各国收留难民。

1967年出台的《议定书》进一步补充《联合国难民公约》,同时世界几个地区陆续建立的保护体制也有力地推动了《公约》的实施。

1974年6月20日,非洲大陆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更广泛的关注)。

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55/76号决议,在这个决议中,大会注意到2001年是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五十周年,并且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同意国际难民日与6月20日非洲难民日可在同一天举行。大会由此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花鼓戏起源于哪里?花鼓戏有着怎样的历史?

全文共 184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花鼓戏,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大多都只是听说过这个词但是从来也没有真正的见过。就像现在新时代年轻一带的人,大部分都已经不在去关注各式各样的戏剧了。但还是有很多喜欢我国戏曲文化的小伙伴们在关注着这方面的内容。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花鼓戏起源于哪里,有着怎样的历史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作为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

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源出于汉族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汉族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

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艺术学院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

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了花鼓戏曲调。

所谓“变手法”,是转调与变奏的结合。“改尾巴”、“换骨头”是改变调式和骨干音。“翻上去”、“落下来”是音程上下移位。“把板眼扯烂或挤拢”就是节奏扩展或压缩。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各地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而《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解放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湖南花鼓戏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和改编了许多传统剧目,其中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有《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等。

湖南花鼓戏是一种湖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花鼓戏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16届北京青少年机器人竞赛ASC机器人能力挑战赛——文明起源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上述机器人群是今年第16届北京青少年机器人大赛ASC机器人能力挑战赛中使用的ASC能力风暴机器人。

本次比赛的口号是“诚信与我同在,科技创造未来”

能力风暴机器人是一种模块化的装配机器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意插入,由主控制器、电机、传感器和积木框架四部分组成。在视频中,参赛者在比赛场地测试机器人,他们的比赛场地是有黑线的地方,就像篮球场

球场上的黑线是机器人的“路标”,也是机器人绕着这条线行走的基本技能。本次比赛的主题是“文明起源”。机器人将在这个不到2平方米的区域内完成以下8项任务:

1.弥诺斯宫

弥诺斯皇家宫殿位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它是东地中海文明的交汇点,受埃及文化的影响。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是希腊古典主义的先驱。

在今天的比赛中,小玩家的自动人行道机器人将“重建”弥诺斯的宫殿:重建宫殿上破损的台阶

2.战争的结果

机器人需要说的是,这种“战争果实”已经被成功地捕获在自己的口袋里。只有当他们成功地放进篮子里时,他们才能被落下。

3.神农尝百味

从树顶上摘下果实,把它和胜利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4.埃及战车

机器人撞击埃及战车的尾部,在红色模块的远端距离内,战车走得越远,分数越高。

5.公历

儒略历是一种取代旧罗马历法的历法,由罗马共和国的专制官员、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索斯切尼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实施。在儒略历中,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和小月交替出现。闰日在闰年的二月底增加,平年为365天,闰年为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在这次机器人比赛中,自动高度控制机器人需要绕过照片中的模块自助绕行一年。与此同时,四个塑料盖被碰了碰摇杆就掉了下来。

6.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古老文字。它是由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在比赛中,机器人需要携带上图中的楔形文字,并在场地的指定位置释放左侧。

7.数字奇偶校验

比赛场地的两个角落有一个偶数区(2,4,6,8,0)和一个奇数区(1,3,5,7,9)。玩家用积木做一个喜欢的数字,让机器人把积木放在正确的位置。

你认为这场比赛一点都不容易吗?然而,除了上述七项赛事之外,还有一项临时赛事将在当天比赛正式开始前2小时宣布。今年的临时活动是这样的

让机器人与塔上的球碰撞,让球落到它旁边的底座上。

面对这个临时任务,每个团队成员(2人)需要在现场设计一个程序。机器人使用C语言,但低年级学生也可以直接使用简化的流程图软件编程。

参赛者们正在抓住最后的机会,在开球前修改程序。

这种竞争需要平时仔细的编程和调试,以及现场表现。用裁判的话来说,“学生真的需要做好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对“好学生”的期望不仅仅是能够参加考试,还要有创造性、实践性、学习逻辑编程、学会冷静和轻松。

据信,参加比赛的每一组运动员都能获得与其努力相称的理想成绩。

体现运动员艰苦努力的参赛机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哈库麦是什么?达斡尔族“哈库麦”的起源是怎样的?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达斡尔族,可能很多小伙伴们都没有听说过,这也是中国古老少数民族的其中之一了。达斡尔族的人们在古时候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就来源于狩猎,那时候人们为了庆祝狩猎的成功,人们便会在享用食物的篝火边以舞蹈的形式进行庆祝。随着文化的发展,慢慢的达斡尔人已经不需要依靠打猎来维持生计了,但是这种传统已经流传下来了,在达斡尔族文化里,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中,占据地位,而这就叫做“哈麦库”。

哪里有“哈麦库”,哪里就有达斡尔族,这是人们的共识。“哈库麦”又称“鲁日格勒”,即歌与舞交织在一起的娱乐形式。它具有达斡尔族独特的韵律及风格。本文就其起源、发展及其走向谈些意见,和众家交流,以利于达斡尔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哈库麦”的起源——打猎说

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哈库麦”的产生是和达斡尔先民古时的生产生活分不开。达斡尔族的祖先为了生存采取集体狩猎的生产方式。一进到二十世纪初,在一些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集体狩猎作为血缘集团的传统习俗被保留下来。

集体围猎以哈拉为单位,围猎者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射杀被围困的动物。严酷的环境,生产技术的落后,至使达斡尔人必须结成一个个狩猎群体。由于胜利成果来之不易,又是靠群体力量而获得的,所以在饱享一顿晚餐的篝火旁,模仿围猎的队形。

人们先排成圆圈由远至近,作手持武器状,模拟野兽的各种形态动作:站、望、跑、跳等或嬉戏追逐打闹的情景。边跳边模仿野兽的各种叫声。“嘿、嘿”的逐渐地缩小圆圈,待接近圆心时,节奏加快。见野兽即以持毙,然后欢呼跳跃,唱起原始民歌以示庆祝。这就是“哈库麦”起源于狩猎经济生活之说。也就是“打猎说”。

“哈库麦”的起源——捉乌鸡说

还有一种是“捉乌鸡”说。早年,每逢农历五月,在江套子塌头墩子中间,草原上的乌鸡交配时公鸡追逐母鸡跑,并发出“咯咕,咯咕”的欢呼声。达斡尔猎人身披用乌拉草做成的蓑衣,蹲在塌头墩子上,远看就像一堆草,迷惑追逐的乌鸡。待乌鸡从猎人蹲着的塌头墩子下边穿过时,猎人伸手便将其抓住装进袋里,一天所获甚丰。

晚上架起篝火,全家或屯子里的大人小孩都来分享这胜利果实时,酒足肉饱之后,男猎人就模仿乌鸡追逐的情景,两手后伸做鸡扎撒膀子状,弯腰探头,前拖步急进,并模仿乌鸡“嘎、嘎”叫声,众人围成圆圈追赶,后分成两人一对,急斗对舞,左蹦右跳,前追后退绕弯追逐,赶上去追打甚是热闹,宛如猎人捉乌鸡的场面再现。

无论是“打猎说”,还是“捉乌鸡说”,均是反映在达斡尔族先民们的狩猎生活环境中的生产活动。“哈库麦”起源于狩猎歌舞是无疑的。狩猎歌舞不仅是达斡尔族,也是全国各少数民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这表明它是许多民族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沉淀了民族、社会、经济生活和产生方式的印记,也是民族历史衍变的文化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国的饮茶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饮茶先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饮用是在食用、药用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中国的饮茶起源是什么?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 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中国的饮茶秦汉说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

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餔。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斲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鳌。烹茶尽具。餔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 。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

中国的饮茶六朝说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提倡茗饮而始 ,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然因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地位。

中国的饮茶神农说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 ,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女生节的由来 女生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女生节在国内最早起源于山东大学,国内第一届女生节于1986年3月7日在山东大学科学会堂举行。此后,各大媒体分别就“女生节”这一新生事物做了详尽的跟踪报道,女生节逐渐在象牙塔间蔓延。后来,一些年轻女白领逐渐加入到过“女生节”的队伍中。

女生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女生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一般定义在3月7日这一天,三八妇女节前一天,是一个关爱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通过开展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活动,引导女生关注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文化内涵、业务能力、心理健康的活动,是高校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妇联号召女性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国内部分高校响应妇联号召,举办 “女生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全面才能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代表品牌之一。台湾地区从2013年起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台湾女孩节”,促使民众更重视女孩议题的权益。

关于女生节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1991年,诞生于广东工业大学的前身广东工学院,在男多女少的环境下,男生以“关爱女生”为宗旨,通过开展人文活动,引导女生提高思想素质和文化内涵,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心理健康。但时间不是3月7日,而是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为期一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命是起源于海洋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因为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水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杀死生命。地球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

因为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海水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杀死生命。地球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大约38亿年前,当地球土地还是贫瘠的时候,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开始在咆哮的海洋中繁殖。它的结构与现代细菌非常相似。经过大约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的原始细胞逐渐进化成原始单细胞藻类,这可能是最原始的生命。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为生命的进化创造了条件。这种原始单细胞藻类经历了数亿年的进化,产生了原始海绵、海绵、三叶虫、鹦鹉螺、蛤、珊瑚等。海里的鱼出现在大约4亿年前。

海潮是由月球的引力引起的。当潮水来临时,大海向海岸吹去。退潮时,大浅滩暴露在阳光下。一些最初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已经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的潮间带进行了锻炼。同时,臭氧层的形成可以防止紫外线的破坏,使海洋生物有可能登陆。有些生物会在陆地上生存。与此同时,无数原始人在这一巨变中死去。留在陆地上的生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适应了环境并逐渐发展起来。大约2亿年前,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出现了。哺乳动物也在陆地上出生,其中一些回到了海里。大约300万年前,出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203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们相当熟悉的节日了,在我国的历史中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别称

天中节

天中节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阳节

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荆楚岁时记》中说: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之为“端阳节”。

重午节

上古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纪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为干支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即为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到了汉代时,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初五日。

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越人祭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形式,南越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画上龙图形作为本族的图腾或保护神。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尤其是广东地区。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亦有个别地区称为“五月当午”。

龙日节

龙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东方苍龙七宿,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于北方隐没。仲夏端午,苍龙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因此称为龙的节日。端午时苍龙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粤人将端午期间下的雨水称之为“龙降水”或“龙舟水”,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是夏日食补与佐餐佳品。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与五红类似,江南民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不管是五红还是五黄,都包括鸭蛋在内,所以端午节吃鸭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江南一带,端午午餐要吃十二红,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江苏高邮的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故为十二红之一。清袁枚《随园食谱》对高邮鸭蛋称赞有加,高邮咸蛋也因之声名大振,越来越多的地方仿效十二红,也就有了端午的咸鸭蛋。

据介绍,鸭蛋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之间,属于平性食物,适合于一般体质,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鸭蛋中的蛋白质含量和鸡蛋相当,而矿物质总量远胜鸡蛋,尤其铁、钙含量极为丰富,能预防贫血,促进骨骼发育。咸鸭蛋中各种矿物质的更是丰富,特别是身体中迫切需要的铁和钙在咸鸭蛋中更是丰富,对骨骼发育有益,并能预防贫血。

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用清明前后的鸭蛋腌制的。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多。民谚说,清明螺,肥如鹅。鸭子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活食,产的蛋最饱满,气室特别小,营养最好。新鲜的鸭蛋有些腥味,经过盐腌制,腥味去除了,而且营养更容易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七夕节的起源是怎样的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现在七夕节也被人称为七夕情人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夕节的起源是怎样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夕节传统活动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7月7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的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干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节“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2夕节叫七夕节原因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3夕节的起源是怎样的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分节气习俗起源

全文共 3135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节气,正好是秋季过了一半时间,它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大家对秋分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有深入的了解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秋分节气习俗起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秋分节气的气象变化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秋分节气习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候南极

因为我国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

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在《史记·天官》中有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1、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天,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该由自然界的阴阳改变,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养收气;早起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夜晚越深,寒气越重,容易侵入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引起咳嗽等疾病。

2、胃保暖,防寒

秋分过后,气候越来越冷,要特别注意胃的保暖。注意忌口,不要吃太冷、太热、太硬、太辣、太粘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3、饮食温和,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是凉燥,燥伤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也可以适当多吃白萝卜、胡萝卜等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

4、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秋分时节进补,不能太多,要适量。补品要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补品才能补益身体。

5、适度运动,轻松平缓

秋天养生,以收为主。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项目,如:健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登山等。

秋分节气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花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植物都会开出鲜艳、芳香的花朵。那么,花的起源是什么?

美丽芬芳的花朵装扮了我们的地球,然而地球上的花到底是从哪里起源的,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中美科学家近日联合完成了一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专著,以大量详实的资料证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包括美丽芬芳的花朵在内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地。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古植物学协会副主席孙革、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郑少林、美国科学院院士、佛罗里达大学教授D·迪尔切等五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这本名为《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及伴生植物群》的专著,目前已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被子植物也称“有花植物”或“显花植物”,是现今植物界最高级、最繁盛和分布最广的一个植物类群,全世界现有约400个科、近30万种。

早在100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曾因被子植物突然在白垩纪大量出现,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感到困惑不解,称之为“讨厌的谜”。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古植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对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先后提出过许多理论和假设,但均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而存在缺陷。

我国东北地区地层发育良好,植物化石十分丰富,是全球早期被子植物的重要化石产地之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对东北地区植物化石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1998年,孙革等科研人员首次在辽西北票地区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距今约1.4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并提出了“被子植物起源的东亚中心”假说,引起国际古植物学界和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近两年来,孙革等科学家对有关“辽宁古果”及其伴生的早期被子植物的研究,又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突破。在这本最新的专著中,科学家们以“辽宁古果”等早期被子植物为引线,系统、综合地深入研究了我国辽西地区晚侏罗世时期植物群的性质、组成,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生的地质、地理背景等。

孙革等科学家在书中认为:在晚中生代的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可能曾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及其伴生的构造运动,气候从开始的季节性干旱或半干旱气候,转变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然后又转入炎热及干旱。而频繁变化的环境和不利的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十分有利于新物种的产生,最早的被子植物便由此而产生。

科学家们推测,早期被子植物可能是以中国辽西-蒙古为中心,而后向北、特别是向东北方向辐射、迁移和发展,到早白垩世末至晚白垩世之初,在亚洲东北部特别是滨太平洋地区,早期被子植物已逐渐成为当时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以中国辽西或中国辽西-蒙古一带为核心的东亚地区,应被视为全球被子植物的起源地或起源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子饼茶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七子饼茶(seven sons tea cake),又称圆茶,以普洱散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精炼制成,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那么,七子饼茶的起源是什么?

1子饼茶冲泡方法

1、保证水温92℃以上(建议用优质的矿泉水);

2、第一道冲洗,让茶叶吸水舒展;

3、饼茶比较投茶量要小些,使用茶刀撬饼茶少投茶多闷盖为宜,大约5克左右;

4、每泡将茶汤倒尽;

5、热饮最佳;

6、高冲低泡,沿碗壁注水。注:普洱茶必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味道才会更好。普洱茶的功效很多人都不清楚,而普洱茶的喝法也半知半解,只知道普洱茶能减肥,普洱茶确实具有减肥的功效,尤其是掌握了普洱茶的正确喝法效果更为明显。

2子饼茶的起源

普洱府的成立是七子饼茶出世的前因,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西双版纳是当时最大的产茶区,为了垄断“大钱粮”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总店,由官方垄断经营茶叶,这是历史上中国中央朝廷正式插手、控制、垄断云南茶叶的开始。

雍正十三年,清朝中央朝廷正式批准颁布了云南茶法,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必须持有“茶引”朝廷批准每年发“茶引”三千,每引购茶一百斤,云南茶法还特别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个圆饼重七两,七个圆饼为一桶,每桶49两,每桶征税银一分,每张“茶引”可以买三十二桶,(合老称约100斤),上税银三钱二分,永为定制,

云南茶法将云南上市交易的茶、外销的茶之形状、重 量、包装规格用法律的形式定下。云南茶法的出台,七子饼茶的亮相,茶法催生除了七子饼茶。

茶法公布以后,有了统一的计量单位,无论是加工的、收售的、收税的都方便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

全文共 365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发展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起源与发展_中秋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目录

中秋节的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节最广的传统风俗就是中秋节吃月饼,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赏月

在中秋节之夜,除了吃月饼,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祭月

中秋节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在周朝,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祭月逐渐流传到民间,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宋代诗人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首诗写的就是中秋节观潮的风俗。

博饼

中秋节博饼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传说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命部将洪旭发明的。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其中尤以厦门地区为甚。所以,闽南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而在江南地区民间有在中秋节晚上制灯船的习俗,然后把做好的船灯放于水中,流向远方,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福。

走月

走月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走月是中秋之夜必须做的一个风俗活动。在古时候,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以寓月圆人亦圆之意,直至深夜方散。另外,在古时候,走月还有添丁之寓意。但凡没有生儿子的已婚妇女,在中秋节的晚上,都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供兔儿爷

在古时候,家家户户过中秋节请兔儿爷是一个传统,就如同过年放炮一样。请回的兔儿爷要摆在显眼的桌上,称玉兔为“兔儿爷”、“兔奶奶”。并且会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谢它带给人间的福祉,希望“兔儿爷”能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如今,我们很少能在市面上见到兔儿爷,一般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拜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玩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节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4009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总是在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很快就是一年的腊八节啦,不晓得你们了解过这个节日吗?知道腊八节的起源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腊八节的起源什么时候_腊八节是谁发明的,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节相关诗词★★

★★腊八节优秀作文 ★★

腊八节的起源什么时候

(一)腊八节起源于“腊祭”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源于“腊祭”的说法比较流行。“腊祭”条目: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脚猎大祭以报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腊”与“猎”相通,“腊祭”就是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从以上文字可知,腊八节起源于“腊祭”,与猎取野兽密切相关。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有学者以为,这是把“腊月”的起源误当成了“腊八节”的起源,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位。

因为从时间上看“腊祭”的年代更为久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技术社会形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渔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序列。也就是说渔猎社会早于农业社会。

“腊祭”应该存在于渔猎社会,《周易·系辞下》中有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的说法,说明从伏羲氏时代开始,早期原始人类的经济活动以渔猎经济为主。后来到了农业社会形态,还要祭祀神灵,但不再使用猎取的野兽,而使用富有农业特色的“七宝五味粥”。

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腊”字的“月”字旁是形旁,表示“肉”,“腊祭”实际上是用打猎得来的野兽的“肉”来祭祀神灵。可见,“腊月”是渔猎社会的产物,而“腊八节”绝对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二)腊八节起源于“佛成道日”

栗治国先生在《“腊八”新解》中这样描述腊八节的由来:“佛祖释迎牟尼在修道时因饥饿、困顿而昏厥在了哈比尔邦尼连任附近的菩堤树下,巧逢一位牧羊女打此往过,遂以粮、豆、干果熬粥救活了佛祖,终使其得道成佛,而这一天正好是汉历的腊月初八,佛教界称之为‘成道日’。佛祖‘成道日’煮粥祭祀的活动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节俗。”栗先生随后评价说:腊八节因佛而起的说法只是佛教徒的一种附会而已。”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首先,在时间上,十二月称“腊”,始于我国秦代。而释迎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余年的春秋之时其时十二月并未称“腊”。古印度使用的是印度历而不是夏历。印度历的释迎牟尼成道日在夏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不可能将释迎牟尼的成道日固定在夏历的十二月初八日。

其次,在行为上,佛教寺院僧众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腊月初八日寺院僧众可以用腊八粥供佛,但不等于说腊八粥起源于腊月初八日的释迎牟尼成道。换句话说,是先有腊八粥后有以粥供佛的行为。

第三,在广泛性上腊八节喝腊八粥几乎是全民一致的行为。佛祖的“成道日”只可能在寺庙僧侣和善男信女之中传扬,不可能成为全国百姓统一的祭祀日。

(三)腊八节起源于朱元璋

据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年少时家中十分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一年冬天的腊月初八,又冷又饿的放牛娃朱元璋挖到了一个老鼠洞,从里面竟然挖出一些大米、红豆、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就把这些东西熬成了一锅粥美餐一顿。

谁知这粥奇香无比,令他终生难忘。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当上皇帝,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在每年腊月初八都让御膳房进献此粥,成为宫中定制。后来这一宫中节俗逐渐演化为民间节俗。

学界认为,这也是附会之说。因为皇家、官家的认可和支持只能促使喝腊八粥这一节俗发扬光大,但用皇权强制将其推行到民间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再者,有史书记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就已有,并非起源于明代的朱元璋。南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说:“十二月初八日,大刹寺院谓之腊八,僧众设五味粥供佛名曰腊八粥。”

腊八节是谁发明的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八节祝福

1.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在腊八到来之际,送你一份真诚的祝福:希望你人生如腊八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粥一样永远甜蜜!

2.留恋腊八奇妙,怀念腊八美好,铭记腊八神秘,想着腊八甜蜜,就是一碗粥,也别太留恋了,喝一碗,喝出平安,端一碗,端出吉祥,送一份,送出快乐,祝福你,伴你温暖。

3.腊八腊八,来发来发,请保持快乐,让健康出发;请保持愉快,让顺利出发;请保持开心,让好运出发,请保持容光焕发,让意气风发,请喝碗腊八粥,让快乐出发!

4.情谊的碗里,盛满思念的腊八粥,品得是浓浓的意;生活的碗里,盛满祝福的腊八粥,尝得是甜甜的心;腊八节到,送你一碗腊八粥,愿你品得日子甜甜,尝得生活美满,腊八节快乐!

5.腊八粥节寓意多,家家户户煮辣粥。吃了辣粥冻不掉耳朵,闻了辣粥驱走邪魔。尝口辣粥身体健康,看了辣粥吉祥喜乐。愿你腊八节:吃一碗辣粥健康永伴!

6.一颗二颗腊八豆,颗颗如元宝金灿灿,一瓣二瓣腊八蒜,瓣瓣似翡翠绿莹莹,一口二口腊八酒,口口舒心情暖洋洋,一次二次腊八节,次次送祝福情深深,愿你腊八节开心快乐!祝你这一年幸福美满!

7. 友谊无须猜谜语,想着就行。金钱无须取不尽,够用就行。生命无须过百岁,健康就行。朋友无须有多少,有你就行。好朋友祝你腊八节快乐!

8.腊八节到,送你八件宝,一曰忍,平安符;二曰让,舒心丸;三曰勤,摇钱树;四曰俭,聚宝盆;五曰慈,爱心果;六曰悲,甘露水;七曰诚,金刚钻;八曰孝,通天桥。八件宝,请收好,快乐幸福里面找。

9. 腊八送你“八宝洲”:祝亚洲发财,非洲旅游,欧洲购物,大洋洲度假,南极洲探险,南美洲投资,北美洲串门,仙洲定居。腊八节快乐!

10. 小豆、豇豆、红豆,豆豆传情;桂圆肉、龙眼肉、白果肉,肉肉见味;大米、江米、粘黄米,米米传香;白粥,红粥、腊八粥,粥粥祝福:腊八节快乐!

11. 在怀念中回忆过去,在珍惜中把握现在,在梦想中遥望未来,当幸福、快乐、健康、平安、开心、甜蜜、吉祥、如意降临在这个腊八:祝你腊八节快乐!

12.今天是腊八节,送你八气,愿你长得很有灵气,个人很有才气,家庭总是和气,经常会有喜气,天天充满朝气,做人很有福气,身上满是财气,时时有好运气。

13.腊八节到了,我用一勺快乐,两份真诚,三包富贵,四袋平安,五瓢好运,六箩健康,七盘甜蜜,八筐吉祥,用我灼热的心意,为你熬了一锅幸福的腊八粥,愿你吃出快乐,尝出幸福!

14. 我的话语虽不能像腊八粥那么香甜,我的祝愿也不能像八宝粥那样填肚子,但我希望我的祝福能为在寒冬的你带来丝丝暖意,祝你腊八节快乐!

15.一碗腊八粥,是指引心回家的路,是亲情热烈的潮涌;一碗腊八粥,是情谊粒粒的沉淀,是祝福切切的惦念。无论距离远近,心儿永远相拥。祝你腊八节快乐!

16. 今年腊八不送礼,送礼只送腊八粥。喝上一碗暖暖胃,过上温饱小日子。再来一碗润润喉,小康就在你面前。祝你新年大跃进,富贵逼人好运来。

17. 我用富贵枣,幸运草,平安散,健康丹,开心丸,成功果,吉祥水,顺利火,为你熬了一碗幸福如意腊八粥,愿你心想事成美梦成真。腊八节愉快!

18.腊八到,好粥到,一份祝福来报道:如意的红枣伴着快乐的桂圆,幸福的薏米和着美满的花生,甜蜜的冰糖融着安康的莲子,温馨的红豆携着轻松的水一起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你,愿你腊八快乐。

19. 腊八到了,送你时刻幸福米,送你十颗好运枣,送你十颗旺财豆,送你十颗忧愁干,送你十颗健康立(栗),熬制一碗甜美粥。祝你腊八快乐。

20. 腊八生火要烧霉气,防水要卸晦气,配料要多喜气,混料要多福气,煮粥要有财气,喝粥要有运气,祝福要有人气,愿你快乐惊喜,气气如意。

21.腊月腊八送健康,八宝谷物粥里藏。营养养生利肠胃,各种口味任你尝。亲朋好友齐相聚,开开心心话短长。深情厚谊身边傍,笑声阵阵传四方。祝你快乐健康!

22.红枣送出健康,桂圆送出甜蜜,鸡蛋送出团圆,大米送出如意,莲子送出友谊,红豆送出思念,绿豆送出清新,花生送出温暖,腊八煮成香甜,愿你快乐美满。

23.农历腊月初八,是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腊八节!用幸运米,开心果,美丽豆,发财枣,美满仁,如意蜜,健康糖和无忧水做一碗腊八粥送给您,祝腊八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腊八蒜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蒜是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腊八节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但一般只要是绿色的用醋腌的蒜都叫“腊八蒜”。那么,腊八蒜的起源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蒜起源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 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腊八算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应该怎么过年。

腊八蒜的腌制方法

按照老讲究儿,腊八蒜应该是腊八这天泡上,到了破五的时候,配上各色的饺子食用。 [3] 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腊八蒜主要功效

腊八蒜不仅口感好,卖相可人,其6大营养功效也相当了得。

1、它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有解腻祛腥、助消化的作用;

2、还能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3、腊八蒜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常食能延缓衰老,

4、经常接触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则能有效地防治铅中毒。

5、另外,腊八蒜还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6、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另外,普通大蒜性温,多食生热,且对局部有刺激,因此阴虚火旺、目口舌有疾者忌食,但是腊八蒜没有这些禁忌。

做法4

原料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过去人们都说不是腊八这天泡的蒜颜色不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醋泡蒜的反应就是绿蒜瓣辣酸;醋酸香而辣。如今您要是到老北京风味的餐馆用饭,吃炸酱面,一年四季都给您上一小盘翠绿的腊八蒜。

自制方法

紫头蒜1000克,米醋500克。

1、选用一干净陶罐或玻璃罐,作为泡腊八蒜的容器;

2、选好紫头蒜,去皮洗净,晾干,放入陶罐或玻璃罐,内中一定不要有油,倒入米醋直到刚好没过大蒜为止,盖好盖,将其置于10度-15度最好能晒到阳光的条件下,泡制10天左右蒜呈翠绿色即可,并移至阴凉处储藏,随取随用。

此泡蒜多于腊月初八那天泡制,因这个季节泡气温很适宜,故称腊八蒜。冬天经常吃些腊八蒜,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既杀菌,还解毒。成品蒜呈翠绿色,味道酸辣俱全,十分可口。就饺子吃更是美不胜收。

小窍门

泡腊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拌凉菜也可以用,味道独特。

1.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紫皮蒜?

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实,泡出的蒜脆香。

2.泡腊八蒜为什么得用米醋?

米醋色淡,泡过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那老醋熏醋泡过蒜色泽发黑,蒜瓣也不够绿,口感较差,尤其是熏醋,略带糊味,也许这正是它的特色。

★★★★

做法6

食材

主料:蒜头1000g

辅料:米醋适量

步骤

1.蒜头剥去外皮,用水洗后控水晾干。

2.把蒜装进一个无油无水的干净玻璃容器。

3.玻璃容器中倒入米醋。

4.米醋淹没蒜。

5.瓶口处要密封,盖上盖子。

6.放置七天左右,蒜头都湛青碧绿了就可以吃了。

小贴士

腊八蒜要选择米醋来泡,坏的蒜要捡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情人节起源的国家是什么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2月14是情人节,又叫ValentinesDay(圣·瓦伦丁节),是欧美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那么关于西方情人节的起源知识是什么呢?小编精心收集了西方情人节的起源相关知识,供大家欣赏学习!

情人节传说故事

传说一:传说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暴君克劳多斯当政。当时,古罗马内外战争频繁,为了补足兵员,暴君下令:凡是一定年龄的男子,都必须进入军队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整个罗马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暴君对此大为恼火,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就在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其中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瓦伦丁(Valentine),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他们秘密地主持婚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

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于是他暴跳如雷,将瓦伦丁打进大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瓦伦丁受尽折磨而死。为了纪念这个敢于与暴君斗争的勇士,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圣瓦伦丁节”,以后渐渐演变为情人节。

传说二:情人节最早可追溯到早期罗马的牧神宗教节庆(2月15日)。当时有个风俗是:在牧神节的前夕(2月14日晚)举行的活动中,每个女孩子的名字都会被写在一张小纸签上,每个青年男子都会从盒子里抽签,被抽中的她就成为他的爱人。但是,后来,,加之战乱连绵,又禁止士兵婚嫁,使所有的恋人都被迫分离,然而,暴政禁止不了爱情。有个教徒瓦伦丁公然反抗皇上禁令,秘密地替未婚男女举行婚礼,因此被逮捕入狱,并于2月14日被砍头。

多年过后,罗马成为宗教国家,许多为信仰殉道的教徒成为了人们景仰的圣徒。为了纪念殉道者圣瓦伦丁,就将2月14日定为瓦伦丁节而取代了牧神节庆,在西方逐渐演变成在2月14日这天寄卡片或送礼物给所爱的人。

传说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古罗马青年宗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宗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的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一片深情。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宗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传说四: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原本是为表示对罗马众神的皇后约娜的尊敬而设立的节日,约娜同时还被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小伙子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在过节的时候,就可以与自己选中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一直配对,而且最终会坠入爱河并步入教堂结婚。后人逐渐将两天的节日合并在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不但是表达情意的最佳时刻,也是向自己心爱的人求婚的最佳时刻。

情人节起源的国家

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宗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并得到典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情人节幸福祝福语

如果你是大海,我愿化做沙滩让你天天亲吻着我的脸.如果你是一只候鸟,我愿化做你的羽翼伴你南飞北渡,为你遮挡风雨.情人节快乐!

如果你是甘乃迪,我就是你贾贵琳,为你日夜美丽;如果你是拿破仑,我就是你约瑟芬,为你在所不惜!祝福亲爱的你,情人节快乐!

如果漂亮是一种罪,你已罪恶滔天!如果气质是一种错,你已一错再错!如果智慧要受惩罚,你岂不要千刀万刮!预祝天下第一气质美女情人节快乐!

如果世界只剩十分钟,我会和你一同回忆走过的风雨,如果世界只剩三分钟,我会吻你,如果世界只剩一分钟,我会说次我爱你!

如果我是风,我愿随你一起飞翔;如果我是叶,我愿紧贴你一起变黄;如果我是太阳,希望带给你温暖;如果我是星星,希望带给你梦想。情人节快乐!

如果我是玫瑰我将给你芬芳,如果我是太阳我将给你阳光;如果我是钻石我将给你永恒,如果我是你的爱我将给你我的全部!祝情人节快乐!

我期待着我能在我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满口假牙的时候,还能和我爱的人相互扶持,相互依偎,蹒跚地一边走,一边欣赏公园花坛中盛开的红玫瑰,老公,我爱你!

你的照片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清晨看着你,上午看着你,中午看着你,下午看着你,傍晚看着你,晚上看着你。咕噜咕噜……老公,我肚子饿了。我要吃情人节大餐!

老公,老公,老是工作老为公。美酒多少杯手中,也要回家放轻松!应酬好歹随意弄,老婆想你分分钟!!!

来自老婆的情人节提醒:可靠消息,如果情人节这天你没给你老婆买花,也没发情人节祝福短信,她会将家里的花瓶插上一把青菜,并拿着鸡毛掸子等你回家跪键盘!所以一定记得买花回家哟!

老公,无论你选择妻子还是情人,我都是你唯一的选择,对么?对于我来讲,你就是唯一。情人节快乐,宝贝!

你看着我微笑,任由我胡闹,提供专属怀抱,总是喊我宝宝。我知道,我要的幸福已经得到。老公,谢谢你让我遇见你,谢谢你让我爱上你,谢谢你让我拥有你。我们一定会永远幸福下去!情人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DIY的历史起源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DIY的历史起源

DIY起源与用法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可以正式译为自己动手做,但通常不需详译人们也大都能理解其意义。DIY原本是个名词词组,但在中文环境里除了当名词用之外,它往往是被当作形容词般使用,意指“自助的”。

起源与用法

DIY是一个在196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概念,原本是意指不倚*或聘用专业的工匠,利用适当的工具与材料,*自己来进行居家住宅的修缮工作。虽然起源不明而且可能是渐渐形成的概念,但通常提到DIY这用语的兴起,常常会归功至一位英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工匠贝利·巴克尼尔(Barry Bucknell),他最早明确的定义DIY的概念并且大力推广,使得这用词广为人知。

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DIY这用语主要是专门针对住房整修、庭园维护时,人们不想花费太多的费用找寻专业人士施工,而是利用自行购买或租用工具与购买来的材料,在闲暇时自行整修房屋的行为。但渐渐的DIY的概念也被扩及到所有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物上,例如自行维修汽车与家电产品,或甚至购买零件组装个人计算机等,没有特别明确的使用范围定义。而且,DIY的目的也由一开始时节省开销的理由,慢慢地演变成一种以休闲、发挥个人创意或培养嗜好的风气。

DIY在今日已经是个不需额外解释就能理解的常用字汇,由于它可以广义用在任何自行动手做的事物上,在台湾的年轻族群中,它还常常具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衍生用途,用来含蓄地(或戏弄性地)意指人类的自慰行为。

相关产业

在DIY的概念形成之后,也渐渐兴起一股与其相关的周边产业。首先,为了教导一般人学会简单的施工技能与各类工具的用法,一些DIY的教学指南书籍开始被撰写、出版,甚至演变为专门的各式DIY杂志。为了让想要DIY的人们知悉市面上可以选择的工具与材料种类,一些专门的产品型录因应而生。1970到1980年代,随著电视与录放影机的普及,原本平面的书本型态教学指南也转变成更加生动且容易理解的DIY电视节目或学习录影带。这些演变,逐渐形成一个以DIY为中心的出版媒体事业。

另一个随著DIY而兴起的产业,是以贩售DIY用工具与材料(通常是建材类商品)为主要营业项目的销售通路。这类的商店除了最传统的五金行之外,随著连锁店与大卖场的概念开始兴起后,DIY工具与材料的销售产业,也逐渐与这类商业型态结合,产生了全新的连锁大型DIY卖场,或如一些此类厂商给自己的自称——家居改善中心(Home Improvement Center)。DIY销售之所以特别适合与大型卖场结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些DIY用的工具或材料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不适合在分散的小型商店摆设贩卖。另一方面,一间屋子里所可能会用到的建筑材料品项繁多,也不是一般的中小型商店可以负担得起,因此由此类大型卖场所霸占的DIY零售市场,逐渐在全球各地形成。而DIY卖场在顾客群的分布上,男性消费者的比重远比女性高许多,在欧美地区,此类卖场往往是许多男性周末假日时流连忘返或消磨时间的最佳空间。

比较有趣的是,在台湾地区有些DIY大卖场也提供顾客购物后,送货到家与代客施工的服务。像这样的服务方式其实是与DIY凡事自己来的原始理念相抵触的,但却颇受时间与住处空间有限的此间民众欢迎,是种因应不同的国情而有所修正的特殊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起源与习俗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起源习俗由查字典科普知识资料整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楹联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那么,楹联的起源是什么?

楹联书写格式

对联源文件_春节_海报设计

对联源文件_春节_海报设计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6、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楹联的起源

楹联习俗源于中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4]婚庆对联源文件__PSD分层

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现代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21世纪初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始于中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二字最早出现在晋代的《风土记》中。但实际上,端午的习俗却早在这之前就有了,如龙舟竞渡祭祀的习俗早已存在。

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事实上,我国南方吴越一带直到东汉时才开发。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